特权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108046598
作者:[美] 多塞特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哈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全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然而,她那耀眼的光环之下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本书作者获得杰出教育的梦想终未能在哈佛得到实现,他发现学校里充斥着精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权欲和野心。学生及其父母,甚至校方管理者和教授,都将大学视为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阶层的踏脚石,而非献身于卓越学术研究的机构。他对《平权法案》、“政治正确”、生源构成、分数制度和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生动地描绘了现代大学生活的图景: 酗酒、恶作剧、性生活探险、攀爬社会阶梯和钻营求职门径等等。本书是一个年轻哈佛人的自述,真实坦率且诙谐风趣。它是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世纪之交美国精英教育的生动纪实和反思,也是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施特劳斯B-32的瓦解
第二章 古老的男孩俱乐部
第三章 苏珊娜·帕美的奇异生涯
第四章 求知之门径
第五章 爱情故事
第六章 安全的性生活
第七章 自由主义者的内战
第八章 最后一个夏天
第九章 之后的日子
致 谢

内容概要

罗斯· 格雷戈里· 多塞特(Ross GregoryDouthat),生于1979 年,美国保守主义作家、博客家。
他是《大西洋月刊》的高级编辑、《国家评论》的影评人以及《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的撰稿人。他经常出现在电视和博客网站的辩论节目里。2009 年,他取代威廉姆· 克里斯托尔(William Kristol)担任《纽约时报》评论版的专栏作家, 成为该报保守主义声音的喉舌。多塞特是《纽约时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评论版专栏作家。
多塞特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市,在纽黑文市长大。他1998 年进入哈佛大学,2002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他经常为《哈佛绯红报》撰稿,并担任校内保守主义报纸《哈佛卓越报》的编辑。多塞特的母亲是一位作家;父亲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是一位获奖诗人。多塞特的家庭先前属于美国五旬节教派,后来皈依了天主教。2007 年,多塞特与《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阿比盖尔· 塔克(Abigail Tucker)结婚,现居华盛顿特区。


 特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教育社会学里有一个文凭主义假设,现代社会的地位获得机制主要是教育,而具体而言,又以所获得的文凭作为教育水平之反映和获得职业的资格,依据文凭使文凭持有者进入某一阶层。其实,现在看来似乎文凭本身不足以发挥作用了,与其谈论文凭,不如谈论包含文凭而不限于文凭的“简历”。《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的教育》这书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读,可作小说,因为作者文风轻快辛辣,围绕个人又以常青藤砖墙背后的“秘闻”为卖点,颇可以用作杀时间的读物;另一方面,也可作一幅“简历主义”时代的精英阶层,或统治阶层的肖像,同社会学发生些许勾连。具有封建性的社会中统治阶层常常无需担忧自身的阶层再生产,直接的子承父业、子承父位、或其他以亲属关系为标准的社会继替原则保证了统治阶层后代的无忧无虑,伯爵的庄园恒为自家家产,村落族长的直系后代恒为族长,两个婆罗门的后代恒为婆罗门。现代世界里,先赋性地位逐渐被获致性地位取代,直接的代际资本传递萎缩,于是大家就都需要建造自己的简历了。无论出身如何,家庭成分怎样,想要获取统治阶层的社会地位,都需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把简历上每一条造得尽可能好,再把条目的长度拉得尽可能长。本书作者笔下的哈佛正笼罩在这样的焦虑感之下。终极俱乐部(final club)是众人艳羡的组织,得以进入其中者的简历增光不少——俱乐部的人脉网本身就是旁人难以企及的资本。作者本人曾被几个这样的俱乐部“猛击”(punch)过,却最终无缘被吸纳入会,于是抱憾整个大学时代。帕美是作者同级的哈佛生,光彩照人,交游广泛,但当她因盗窃社团资金而被捕时,人们才发觉到她其实出身普通,只是不择手段地营造出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这让她被校内俱乐部和媒体大量关注,打造出一份耀眼的简历。哈佛校内舆论一边倒地抨击她的同时,她却也被认为是哈佛真正的“本体”——跻身上流社会的欲望和对被其排斥的恐惧。与其他精英大学相同,哈佛也经历了分数通胀的过程,考试成绩作为简历和通往社会地位的渠道的一部分,越来越为学生们所重视,教授们感受到学生方面的压力,于是”Gentlemen’s C”变成了“Gentlemen’s B+”。其实,在对成绩的重视背后,是对学业的工具化和忽视,是大学学术水准的名不副实。作者把大学里流行的“自由主义”分为客厅自由主义和街头自由主义,其实就是泛左翼中的温和派和激进派。六十年代当然是街头自由主义极其盛行的时代,但随着街头的大学生成为了“资本主义堡垒”中充当统治阶层的“那些人“,温和路线无可挽回地占据了上风。新时代运动以来,六十年代大学里的反叛精神被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总体性认同取代了,打造一个通往光明未来的简历的焦虑感取代了四月暴力事件。简历主义时代的焦虑感也深深地影响着哈佛人的性与爱,性被严格地限制在“不破坏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范围内,完善的避孕手段确保了不会影响简历的安全的性。耗费时间而又毫无用处的浪漫主义爱情是被尽力避免的,除了“安全稳定”的“见习夫妻”关系。那么,这些未来的“统治阶层”(ruling class)又来自怎样的社会背景呢?表面上,哈佛以种族多样性为招生目标和引以为傲的宣传,其实,无论学生们肤色怎样,他们的阶层来源和教育背景几乎是彼此雷同的——绝大多数哈佛本科生都来自富庶城镇郊区的私立学校和中产以上阶层的家庭。另外,低阶层出身的哈佛生被隔绝于大学的主流生活之外、种族间的自我隔离也是引人注意的“华美的袍子下的虱子”。9.11以后,整个美国陷入了震惊的恍惚中,作者和其他哈佛人一样,似乎突然惊觉到“历史并没有终结”,似乎“拿原则作交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新的、严酷的时代开始了”。新任校长萨默斯提出恢复预备军官训练营,一反美国知识分子的常态积极宣扬爱国主义。一时间,哈佛校园里的阴霾一扫而空,萨义德、乔姆斯基一败涂地,正能量成了意识形态的主流。但是,一年以后,曾以为自己将去伊拉克打仗的毕业生还是去了华尔街,爱国主义又一次被打造简历的冲动所打败。毕竟,全球的资本主义没有随着世贸双塔一起倒坍,整个社会体系的流动机制丝毫未损,简历主义还是简历主义。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将西方大学的技术训练和道德漠视看作大屠杀的原料之一,简历主义的背后,可能也只有后工业社会中变本加厉的工具理性。当我们合上这本有点儿奇妙的小书的时候,环顾四周,作者从哈佛毕业十二年后的中国精英大学又何尝不是简历主义和阶层再生产的天下呢?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也不过是程度而非方向上的。愈是生产统治阶层的机器,就愈是再生产统治阶层的机器,进入哈佛或北大的学生,最可能是从小浸淫于家庭的优势文化资本中,又尽享家庭经济资本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身处最好的大学这一事实就使他们在大学中完善简历的努力也具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因而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提供了最好内生性制度激励。如此这般,较高阶层的后代在比别人更有利的资源支持下付出更多更有效的努力,最终取得父辈那样的阶层地位。当然,这只是大学作为再生产机制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大学当然也是阶层开放流动的机制,是社会平等化的推手。后者在中国体现得比在西方更明显,公立精英大学在人事和资金上被政府牢牢把持,政权合法性所要求的社会平等、开放必然地体现在关于大学的政策中。正在减少的自主招生名额、低廉的学费、被取消的竞赛保送生制度,都体现着中国大学向着阶层再生产机制的反方向移动的趋势。至于学生们对简历的重视,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安全爱情”、“客厅自由主义”、成绩高于学术之类,恐怕是寰球同此凉热了。
  •     其实整本书看下来,作者对哈佛内部的教育持的批判态度更多还是偏向消极那一面。很多就是这几年文人、评论家、媒体等批评中国大陆大学的一些问题:学术环境不纯粹,教授、学生功利心太强,考试分数膨胀课业很水……说到底,原因部分在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大都有争强好胜,好吃懒做的一面。一旦课业繁重、课外活动增多,增能顾及方方面面。时间虽如海绵中的水,但一旦出现唾手可得的捷径谁不为之蠢蠢欲动。讲师、教授也理解这种心态(说不定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便考前划重点,印材料,最后哪怕考的不怎么样,也迫于整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给个好看一点的分数。毕竟手下的这些学生都有背景,都争强好胜,都希望有个好前途。另外,纯粹的学术需要对所学的纯粹的热爱,而即便是高等大学高材生当中,真正对自己所学热爱的也是少之又少,真要每个大学都呈现学生完全投入学术,不为名利所动简直天方夜谭。在这些前提下,想要过上满足的生活,大多数人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到了金钱、地位上,加上从小的“哈佛激励性家庭氛围”,可说自私可说强势的性格,以及精英主义的justification,功利主义完全至上了。作者也指出了“英才教育是意识形态的表象,社会和经济的层次划分才是实质。”“哈佛的多样化流于表面,实质上大多人来自上层社会。”“哈佛教给我的,并非我当初以为要到那里去学的东西。”……其实看了这些论点/观点,很多人能够想象内部是种怎样的教育(假设作者描述的都是客观,起码就他所接触的课程、环境来说),抛开周围的人脉、背景,那些出名的title,剩下的一切,又有什么呢?我想到一群精英共同进入某个地方,就跟任何大学一般的学习,互相借助关系找到自己要的东西然后毕业,而那个地方其实换成哪可能都一样了。关键在于人是这些人。当然说到底,不论是教授学生,一个人在学校呆多久都不能了解方方面面,所以要强势的定论这个学校“一定XXX”也是不可能被认同,但说到底,你若想着可以借里面一些“奋发向上的例子激励下”,那就打消这个念头吧,去看《风雨哈佛路》好了。当然对人脉的重要性又有了一点认知。毕竟,现在我还是个认为“只要自己有能力,总能越过那些‘关系’门槛吧”……上次参加一个展映会,一制作人大声批评戴安娜,说她企图帮助下层人民改变社会结构这种想法和行为都是错误,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这是不能改变的,想要颠覆它就跟破坏生态系统一样,是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我倒也反驳不了什么,正如教育问题,我实在想象不出哪天我们的大学一个个都洋溢着纯粹的学术笑容,完全乌托邦一般的在人们期望中,无论是授课、活动还是毕业生都做的恰到好处。因为现在社会中很多问题,哪怕是一些人为的,似乎都是设定好的一般,都不能避免。即便没有恐怖分子,美国那么多人有枪,哪个人哪天一下子怎么想了一下(这种不确定性是有普遍性的)就开枪杀了人,于是有全民激愤,各种官方发言,说要整顿,但其实是在尝试拆掉一个轮回罢了,能行得通吗? 我是在提这个问题,当然我不希望出现任何伤及生命的事。这种矛盾,也是为什么人类很渺小吧。
  •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和思考,甚至有些思考是有深度的,比如final club、“实用的浪漫主义”、成功导向的背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等等。哈佛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不是一个简单的H可以概括的;而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场景以及熟悉的情境,固然有会心一笑之处,比如学生深夜交论文,但是更让人怀念那些学生、老师、朋友和校园。的确,哈佛不会主动地教育你、指导你、塑造你,或是有效地反击无序、懒惰和名利野心,但是她以宽容而悠游地姿态告诉你,你可以聪明、自由、自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并不深入的描写了作者自身的几段经历。翻译很糟糕
  •     作者尚年轻,行文跳脱,这样的内容也值当写一本书出来?
  •     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在哈佛的这几年随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迄今还是没有想明白,但是当我去年五月坐在哈佛院子里,看着孩子们往天空里仍各种诡异的东西,当我站在widener的书海里,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在这个院子里,真真正正的呆上四年,不为生计而忧愁,学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读那些没用的书,周末去酒吧里醉酒
  •     从作者的教育经历,可以对哈佛神话的内在略知一二。也许功利主义不仅仅是中国大学的问题,这一点我们早已实现国际化了。
  •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努力黑了一把哈佛。可惜不够深入也不够广泛。关于大学里的精英文化和阶层意识,是个需要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寒门子弟要想出头总是需要付出更多,教育公平仍然遥不可及。PS:不知道是否翻译的缘故,行文略别扭,不流畅。
  •     英才教育只是表象,政治经济分层才是实质
  •     除去冗长的对话和开头的枯燥,后面好看得飞起。。。。“特权的吸引力太强大,我想摆脱它的愿望太软弱,太半心半意。我不曾冒过风险,从未担忧过自己的性命;而其他人却在为我们的国家打仗。”
  •     我好奇的是,作者写到最后一章捞到的纽约中产阶级女友最后是不是后来自己的记者老婆?
  •     后半部分还想收回来!
  •     哈佛回忆录【。章一 宿舍政治;章二 俱乐部传统;章三 戏剧女王大起底;章四 学习;章五 耍朋友;章六 性生活;章七 学运;章八 实习;章九 毕业季【——换成这些题目就_(:з」∠)_……一二四七还比较有趣,其他章节╮(╯_╰)╭
  •     语言有点罗嗦,内容是很有新意和深刻的。
  •     象牙塔似的高等学府可能已经不再存在了吧,不管是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但即使是这样充满瑕疵的大学生活,也让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并且不断感慨青春的美好。即使在哈佛的荣光之下也有黑暗面,正如这个社会正如我们的生活,用怎样的心态去学习才是更重要的吧。喜欢第五章的爱情故事
  •     先占个坑
  •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
  •     文字略显冗长拖沓,但很有新意,读起来有收获和发现。
  •     对于了英美的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某些教育乃至人生真相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只是没有人愿意去面对
  •     读的时候一直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感觉很多例子都有共通。毕业的时候觉得对自己的四年、对教育体制、对这个社会未来的精英阶层都有点失望,却又对母校颇多眷恋。本书结尾让我突然明白,我心里的不舍正是作者所谓的许诺,对自己也对世界。
  •     对精英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的反省。作者并不试图划清自己与这些成功人士的界限。批判的尽头并非一无是处,接下来的问题是 如何在庸俗的风气中坚守一些可能珍贵 可能真实的价值。顺便感慨一句:美利坚人民对自己创造出来的自利价值观深信不疑,并对市场化后的中国造成深远持久地影响。。。(题外话是:关于B+什么的 自己可以去蹲墙角好好反思一下 太羞愧了)
  •     Throw the H bomb.
  •     结尾力道不够,然而前六章已经足够五星了。
  •     实有特例,但是向来如此。
  •     不是因为对哈佛有兴趣,而是它和我们也太像。尤其读到三四章的时候。从骨子里讨厌这种“精英”,但想能为自己未来的孩子所做的,大概也就是提供这样一个自己嫌恶的平台。多样化,学识,都是一种欺骗。今天我突然发现其实我没有某些人那么强的名校情结,却也有那种loser的强烈焦虑,为着学习资源被浪费而可惜。说回来,觉得和学做工又可以联系起来。这个世界的真相真是赤裸得可怕。|我也很想写一篇盘踞我心里很久的关于这个话题的故事。
  •     呈现出来的中文和内容其实是对不起这个封面和新知文库的招牌的 没有文采的流水账(或是糟糕的翻译
  •     全新的视角,和微观的情景呈现出来。
  •     大致就是,多样性的文化背景是扯淡,社团是扯淡,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扯淡,通识教育是扯淡,分数是扯淡。不管在哪儿念大学,都有类似的问题
  •     作为哈佛毕业生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作者文采飞扬地把母校黑了一把。书中并非所有篇幅都围绕精英阶层教育,兼论少年往事,更贴切的标题可能是“我的哈佛岁月”。作者的哈佛只是一家之言,他一再强调自己的政治立场,但论及的通识教育、学生抗议、职业规划等问题足以让迷信哈佛箴言的国人醒来了。
  •     所谓特权,不是指拥有,而是隔绝。好像遗世独立的天界,永不会接触世间的凡尘。
  •     这就是为何我在藤校、清北生中更难发现同类的原因。他们都是热衷并精通金融软件法律的辣鸡而已,包括作者在内。囿于年岁与阅历不足,本书的编排与思考都相当糟糕。唯一有价值的点是,作者作为一个保守主义者(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吧),在晚期资本主义中唯有“街头自由主义者”能些微激起他的政治热情。在成功与理性之外,唯有后现代新左能与保守主义多少留存一些共通的激情。
  •     GPA inflation那部分不就是我们的现实吗?这本小书看来有点不伦不类,当小说呢,翻译不够流畅,不知原文的文风如何,宋塔格我也是醉了…
  •     曾经也和儿子一起去到那个红砖绿草坪的校园参观,莫名的喜欢; 也因其光环闪耀而崇拜但不知所以然。哈佛学子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哈佛,书中既是对四年学习生活的记述,也充满对美国精英教育的反思。现实的裹挟无可逃避,反思是纠偏的张力。是一本从美国本土学生的角度体会观察美国大学书。
  •     喜欢作者这种冷眼:身处其中又时时抽离。遗憾的是有一些无意义的叙述,影响节奏。
  •     语言生涩,叙述呆板,文化隔阂,翻译蹩脚,共同造就了这么一本无奈的书。看到三联书打半价,加之之前一口气读了一本新知文库死亡有多久,于是一口气买了五本新知文库。这本书证明,三联打半价,会变成1.5联。
  •     翻译不流畅,注释还有错误。但书仍值得一读。哈佛也算是美国梦的一个侧面,精英主义也不过是人们不得不选择坚信的“磐石之一”。作品更像是一本专栏文章的结集,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哈佛的特质,整体较松散,但仍有趣而不失启发性。
  •     收这本书有什么意思
  •     为啥评分只有7.6?很好看啊!人啊,期望不能太高。
  •     十多年前的书现在还是很relatable
  •     不太喜欢它的叙述方式。但里面充满了自黑的骄傲。
  •     人类走到今天,如果还不能面对阶层这个现实的话,容易焦虑。
  •     最适合读它的时间是在高三的暑假,晚了就没啥用了
  •     中国名校毕业的人应该读读这本书,中国骂名校的人也应该读读
  •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学府,哈佛大学是美国精英教育的向往地,但作者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却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我们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充满“污秽”的哈佛大学。
  •     在新书阅览室匆匆翻过。【不管你走得离世界的中心多么近,那里总是有另一道门,另一个里面——一个你不能进去的地方,一个你得不到的奖品,一个你不能满足的愿望】
  •     好絮叨 一般般
  •     还不错
  •     读完这书,我与作者有同感。白左就是作者所说的客厅里的自由派。他们将自己的精致的功利行为渐渐毁坏了美国的传统价值,正在损害美国的基础。我同感的是,这批人不仅在毁灭美国,对世界的危害更大。令人担心的是这些人正成为世界领导国家美国精英的主流,警惕啊!
  •     四、七、八、九章最出彩。但译者的中文水平似乎有点对不起连服装品牌都加译注的良苦用心。
  •     可以和Shamus Khan的Privilege: The Making of an Adolescent Elite at St. Paul's School参看,教育天然有固化阶层的功能,但privilege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衍变,会以相应的样态来实现传承。
  •     如果哈佛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又是什么?初级阶段的利己主义?
  •     真的是一本好书,有趣味又真实。非常推荐和市场流行的哈佛父母成功学一起看。
  •     关于高校精英的讽刺真的很赞。但是不同意作者一个观念。关于如何选择自己课程和行业,为什么要希望学校的引导呢?这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而学校,能把能提供的选项给你,已经很好了,如何选择是自己的责任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