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上下)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1997-8-1
ISBN:9787532519866
作者:司马迁
页数:2556页

作者简介

《史记》(上下)编辑推荐:标点符号采取一般用法,按本丛书规定的统一体例进行。对于底本中因刊刻而改动的避讳字则径改,但对作者写作时使用的避讳字则大多未作改动。异体字则参照国家颁发的整理表加以统一。

书籍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编辑推荐

  标点符号采取一般用法,按本丛书规定的统一体例进行。对于底本中因刊刻而改动的避讳字则径改,但对作者写作时使用的避讳字则大多未作改动。异体字则参照国家颁发的整理表加以统一。

图书封面


 史记(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檀氏评书]史记-经典古籍作者:史叶儒檀 日期:2005-10-20 檀氏评书:经典古籍,不用介绍大家也都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古文学对中国几千年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曾国藩好《论语》,毛泽东喜《三国志》,古文学是不少伟人的床头书。《史记》也一直是我的床头书,虽然我不是伟人。读史记可知人心千变,读史记可知世纪沧桑,读史记可知成败英雄。当遇到挫折时,看看千年前的英雄如何应对“胯下之辱”,顿然无恨。当在失败的痛苦中时,看看一代帝王如何东山再起,为之一振。当成功癫峰时,看看成千古霸业怎么毁于一夕,不可不察。史记汇聚几百年中国古典哲学于一体,百家学说于一身,不可不看。http://yipop.net/tdon/article.asp?id=120
  •     无需探讨史记的伟大,那就单说说上海古籍这个版本,首先是简体横排字大易读;更要紧是带三家注的全本,即南朝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隐、唐张守节的正义。集解,集各家说,裴骃父即裴松之,若太史公生著史世家,则裴家当为注史世家!裴解兼收并蓄,载明出处,于注史存史成就不亚其父;索隐,释其微旨,司马贞音义并重,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又长于驳辩,喜尚品鉴,读之常有精到之处;正义:疏通其义。张守节略逊小司马,然其长于地理,读史不可或缺。既然卓越如此促销,自然不能错过。上午到手,随手翻阅处冰清沁香,妙处难言,略写小文以记之。
  •        《越王句践世家》的末尾,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范蠡的次子在楚国因杀人而入狱,范蠡打算派少子去营救。他长子觉得家里出事,不派他去,是一种耻辱,便要自杀。范蠡的夫人也劝范蠡,就让长子去吧。范蠡只好准备了一千两黄金,又给故交庄生一封写了信,交给长子,嘱咐他到了楚国,把东西交给庄生,就什么也不要管了。庄生收到了黄金和信,对楚王说,说自己夜观天象,发现会有对楚国不利的事情发生,只有做积德的事情,才能躲过此难,楚王决定大赦。范蠡的长子得知这个消息,以为恰巧遇上楚国大赦,就去庄生家索要黄金。庄生本来打算在事成之后,把黄金退还给范家。可是长子的做法激怒了庄生,在把黄金退给长子之后,庄生对楚王说,路人都在议论,范蠡的家人贿赂了大王的左右,大王才决定大赦的。楚王大怒,下令先把范蠡的次子问斩,然后再大赦。长子就这样带着次子的尸体回到定陶。一家人痛不欲生,只有范蠡一个人笑嘻嘻地对长子说:“我早就知道你会害死你的弟弟。你出生的时候我还很穷了,你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爱财。不像你弟弟,出生时我已经是巨富,不知道赚钱的辛苦,所以不在乎它们。这也就是我最初要他去的道理。“最初我读这个故事的,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范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好眼睁睁看着次子丧命。可是既然范蠡这么了解儿子的性格,为什么不在信里面对庄生多交待几句,要他不要和长子一般见识。或者干脆把长子派到楚国,但不叫他找庄生,而是悄悄派少子见庄生呢?总之,范蠡要救自己的儿子,完全是有办法的。唯一的解释是:他是有意看着他儿子被处死的。可哪有这样的父亲,宁愿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杀。在分析完长子和少子的性格差异,范蠡说:”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好悲哀的。我日夜就等着你把他的尸体带回来。(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范蠡说这话的时候,竟带着几分得意。原来范蠡是在和身边的人玩一个游戏,你们不是不相信我的判断,觉得长子可以做成这件事,好吧,那就等着看结果吧。就像一个顽童,明明知道前面有陷阱,还是对问路人说,你们往前走吧,然后等着看他们回来时狼狈的样子。要不然,范蠡怎么会面带笑容地等着长子带着次子的尸体回来,还得意告诉长子,还是我了解你们吧。长子如果知道他父亲是这样想的,会不会有被玩弄的感觉?为了玩这个游戏,范蠡付出了次子的生命,可对范蠡的来说,游戏比儿子的命重要。让我们回顾范蠡波澜壮阔的一生。范蠡出生贫贱,文种拜访他的时候,他还要找兄嫂借体面的衣服。后来辅佐句践,兴越灭吴,号令中原。然后乘舟浮海,玩到钱财耗尽,隐姓齐国,辛勤耕作,不久家资数千万。随即散尽千金,去定陶经商,又再次积累了亿万家资。在齐国的时候,齐人听说范蠡很有才干,想请他做宰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如果西施嫁给范蠡的传说有几分可信的话,那么这段话完整的版本应该是:“我当文官当到了齐国的宰相,当武官当到了越国的上将军,经商身家亿万,娶妻娶到了西施。”中国历史上,还有第二个说出过这么牛的话么?可范蠡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得意,而是喟然而叹:功名利禄,香车美人,就这样到了人间的极致,这个世界太没有意思了。史记里说:“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在齐国他改名鸱夷子皮,在定陶他自谓定陶公,每迁居一次,每改一次名,是不是就是他开始新的游戏的标志呢?原来对范蠡来说,人生不过是由一个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构成。高官财富这些人人趋之若鹜的东西,他不但没有留恋,还在得到它们的时候,感到深深的怅然:范蠡不是总觉得“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久受尊名,不详” 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游戏该结束,最高的等级,最好的装备,对一个结束了的游戏,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范蠡会在齐国“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他此时的心情,大概和一个玩家经历了数日的努力,终于打败了最后一个敌人,在安静的夜晚,默默看着结局动画的出现相彷吧。游戏,是的,一切只是游戏,他既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又是那个角色的操纵者,他是范蠡,是鸱夷子皮,是陶朱公,但重要的是,他是他。他在游戏之中,又在游戏之上。所以长子次子都可以成为他幽默的对象。所以面对越王的挽留,他说”君行令,臣行意。“在他的意面前,他人,王权,伦常,名声,都不过是虚拟的意向。在春秋战国那个骚动而喧哗的年代,功名利禄就像陷阱上的诱饵。可有多少人,看到了诱饵背后的重重杀机,也还要挺而走险,到了刑场之上,才感叹“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也有人像庄子那样充满智慧,在“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之中选择了后者。唯有范蠡,明明知道是一场游戏,还积极的参与进来,在罗网收紧前一刹那,把诱饵席卷一空,然后转身而去,还不忘随手把诱饵仍在了地上。似乎他殚精竭虑地去追求那些东西,只是为了证明,那些东西是不值得追求的。这就是范蠡的游戏人生:大多数人被乱世玩弄于股掌之中,他却玩弄了乱世。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字体不错。很喜欢。
  •     到底有多少是历史,有多少是虚构——这真是个问题,但是后人几乎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坚定地把书中的所有当作历史,大的事件,小的细节。小细节,也是历史吗?我们只能当首故事来读吧!最常用的故事手法是,almost,差一点就!还有,坏事之前必有人进谏,谋士比将帅的作用大,文人改变历史。
  •     a
  •     至今仍是心中最爱 全记在脑子里是骄傲啊
  •     最近十囫囵吞枣的把这本书给读完了 ,不过有点小晕没大读明白,不过确实从中受益匪浅,希望有时间的话,再读一次。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有道理的阿。
  •     看了我想阉了我自己。
  •     喜欢,文言文越读越舒服
  •     必须一读再读
  •     要看就看文言版的,写得精彩
  •     恨只恨是横排简单
  •     history repeats itself, for thousands of years.
  •     小时候倒是爱看这类书
  •     当时看的是白话版,有感悟...
  •     偶看
  •     此书有翻译
  •     爱读历史。曾经汹涌年代
  •     略贵
  •     读了小半部,就高中毕业了,就再也没有拿起来过。这些年来,是浮躁了。
  •     从史记开始
  •     蜻蜓点水而已
  •     个人认为是原文评注版中的最佳版本,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1世紀初期看的
  •     六年级在从广州回来的火车上,一位中年人向我们借着看,看书神态安详。本来对此书兴趣不大,后面应该是被这种安静地看书的神态影响着,也拿起了这本书,可我始终只是停留在上册~
  •     虽然有些话不是当事者说的 是司马迁说的 但还是相当精彩 千古流传
  •     作为历史爱好者,不买本这个放家里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     读过一半。《史记》有英雄气。
  •     历史,又或始终的继续
  •     跳着看的,只看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人物。非常有意思,力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