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4264341
作者:(美)杜鲁门·卡波特
页数:359页

作者简介

★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吸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杜鲁门•卡波特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特作品,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 ——村上春树
★ 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
★ 55周雄踞美国畅销书榜TOP 1
★ 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全球百部英语非小说”
★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史上最经典的百部推理小说”
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死神来临前夕 1
第二章 不明人士 79
第三章 水落石出 165
第四章 角落 263

内容概要

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1924-198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幼年身世坎坷,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问世,奠定了“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地位。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仅两周即登上美国畅销书榜第一位,且雄踞一年之久。这部“非虚构小说”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
1984年8月25日,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洛杉矶友人家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吸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冷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冷血》以“非虚构小说”著称,书中有大量直接引用的采访实录和文字资料,作者将他的“观察所得”和引用内容打散拼合,重新建构故事线索。全书共4章,每章内部按照其所表现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段落群,这种方法和电影的剪接类似,每一段落群相当于一个场景,每个场景通常只有一个中心人物或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在场景之间的过渡中隐藏着作者的意图,不同场景硬碰硬的相撞诱发了其内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比如第一章中作者将克拉特一家的4个人物各自独立分段,采用不同的叙述方法为其场景中心人物绘制肖像,并与佩里和迪克的段落交叉进行。书中的克拉特一家与佩里和迪克是两组对立人物,按照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在场景中尚未发生直接冲突,但作者通过场景并置的方法使两组人物之间迅速建立联系,并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潜在的冲突。举个例子:第1章中的第2和第3场的对照。第2场的中心人物是克拉特先生,从他的外形描述开始,接下来依次是:他的社会地位,他的婚姻家庭概况,他对妻子的不安和对女儿的管束,他的住所(他自己设计的),他的生活规范,他的财产和他的奋斗经历,他的农场和他的奋斗目标,最后以他和几个猎人的相遇为结束。第3场的中心人物是佩里,从他的早餐开始,接下来是他的财产,他的身份,他的外貌,他的幻想,最后以他和迪克的相遇为结束。这两场的内容是对两个主要的对立人物进行概述,场景的结束都是相遇。下面根据具体内容作比较:外貌特征:克拉特先生“很有男子气概”,“一张自信的面孔充满了健康的朝气”,“体重和当年从堪萨斯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时一样”。这是一个健康、自信、积极、行动力强且有着严格自控能力的人。再看佩里:“他身上的某些部位和其他部分并不协调”,“他不会比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高多少……看上去奇形怪状”,“这是一张变化莫测的脸”,“每一个角度都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佩里的外形表现出扭曲、矛盾的特征,并且极端情绪化。身份:克拉特先生有着多个头衔,“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佩里则刚刚假释出狱,并且被禁止再进入堪萨斯州。 财产:克拉特先生拥有大片肥沃土地,几百头牲畜,储藏丰厚的粮仓以及完善的个人住宅。佩里:“一只硬纸板做的手提箱,一把吉他,两只重得要命的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地图、歌词本、诗集和旧信。”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早餐习惯:克拉特先生:“每天早晨,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对他而言已足够了。”显然他是一个生活健康、自律的人,他所选择的食物对身体毫无刺激,是一种对身体采取保护方式的饮食习惯。佩里:“三片阿司匹林、冰沙士、几根摩尔香烟”。全部都是刺激性物质,完全脱离身体的现实需要,几乎不提供营养,而仅仅是为了缓解神经和压力。个人经历:克拉特先生算得上白手起家,通过多年的努力而取得现在财富和地位。佩里的个人经历就是他的幻想:幻想到各地旅行,探宝和淘金,目前还没有一个幻想得以实现。个人目标:克拉特先生:使自己的农场和土地“变成人间的伊甸园。”佩里:实现自己的幻想,比如当众表演和寻找海底沉船。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克拉特先生几乎完全是佩里的反面。他是个务实,自律,恪守原则,具有将自己的目标一步步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他生活的每一面都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包括宗教对他来说也更接近生活准则而不完全是精神信仰,比如因家庭宗教的派别不同强迫女儿放弃感情,不碰任何有刺激性的东西,即使是咖啡和茶。克拉特先生逐步建造了自己的世界,而他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中心和准则。相对于克拉特先生的现实世界,佩里则是一个纯粹的幻想者。他过着一种接近流浪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财产,他的全部财产实际上就是他的幻想。佩里热衷于收集文字记录,他的“全部家当”包括大量的地图和广告小册子,还有歌词和诗集,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可找到的和自己幻想有关的现实依据,他借此来塑造幻想和心目中的自己,成为自己没有机会成为的那类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佩里的幻想几乎都是不可实现的,对他来说幻想的魅力就来自于它们与现实的距离,他以此维生。再看写法上的联系,在第3场开头就直接提示了对这两个人物的比较(“他和克拉特先生一样,也不从喝咖啡”),接下来作者在对佩里的描述中穿插了迪克“实用主义的态度”的评论,迪克是在第3场中出现的唯一其他人,他的评论穿插在佩里的幻想中间是个桥梁,他计划了这件事,作为中间人将克拉特先生和佩里联系在了一起,这是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相遇(在第2场和第3场的结尾作者都安排了一次相遇)。关于克拉特一家作者对这4个人物的设计可以分别概括:克拉特先生:控制;南希:服从;克拉特太太:退缩;凯尼恩:秘密。这几个词代表人物在场景中的主题。首先,克拉特先生似乎在各方面都几乎完美,能力出众,意志坚定,以“公正和宽厚闻名”,在妻子状况不佳长期分居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对伴侣忠贞,还擅长做家务,简直是无可挑剔。但拥有这样一个理想丈夫和衣食无忧的生活,克拉特太太却濒临崩溃。她曾经是个快乐的人“但一帆风顺的成长却令她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惬意之事的组合。”也曾自信和热情“她在少女时代曾荣获演讲比赛的奖项”,“……热情而迷人的邦妮”,但现在她已经支离破碎。通过分析克拉特太太的场景并与克拉特先生作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完美家庭也并非那么完美。在第6场中克拉特太太的主要动作是退缩。在场景开始她和乔莉妮的对话:“谢谢你,但是我没胃口。”;“你去吧,亲爱的,我会陪乔莉妮等她妈妈来接她的。”;“如果乔莉妮不介意的话。”;“我希望你理解,我希望你不会认为南希粗鲁吧?”;“是的。我所有的孩子都很能干,他们不需要我操心。”;“是的,他们不需要我。”(在这里她突然感觉被现实打击,而出现情绪失控的征兆,她的反应是喝咖啡,期望缓解压力);“唔,你家有弟弟,男孩子吃得才多哩。科拉特先生和凯尼恩,我知道他们对于馅饼从不厌烦。但是厨师不行——南希现在对馅饼看不上眼。你也一定会这样的。不,不,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原谅我,亲爱的。我肯定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厌倦的。我肯定你会永远快乐……”这里一共是14句话,其中10句话都含有道歉或是悲观的意味,从温和的道歉逐渐陷入无法控制的悲观。接着她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进行正常的对话,为了挽救自己和安抚乔莉妮,她开始了第一次退缩:选择进入了自己的收集品小世界。退缩到一个她觉得自己可以把握的安全地带,并且可以感觉到别人对她的爱与关心(她的收集品都是家人送的礼物),但也流露出她在现实世界和自己的家中难以找到归属感(“这些小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也许你永远不再回家了。所以随身带一点自己的东西很重要,它们是真正属于你的。”)接下来“屋里只剩下克拉特太太一人了。”她开始了第二次退缩:走廊尽头的一个摇篮提醒了她现实世界的困难与压力,这次明确的提到了克拉特先生(“如果赫伯不满意怎么办?”),所以“最好还是锁上卧室的门,假装什么都没听见”。然后她回到自己房间,与前文的收藏品世界不同,她的房间没有其他人所看到的幸福表象,她的实际生活状态就像这个房间“简朴”,“冷清”,门窗紧闭,以此来保持与外界现实空间的距离寻求安全感。之后是关于她的一次崩溃,一次内心真实情绪的爆发(“而我样样都得不到乐趣。包括一生中最好的时期,包括在孩子们身上——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意。”)。最后是第三次退缩:沉入睡眠,她将自己在最大程度上与现实世界隔绝。按照书中的时间,这时应该是接近中午,但最后一段的描述让人感觉仿佛夜幕低垂,场景陷入沉寂,再往前一步就是死亡了。这个场景充分展示了克拉特太太的个性:温柔、虔诚、悲观。她对现实生活感到恐惧,自我评价甚低,无法正常处理现实事务和与人交流。而这一切的原因来自于她的丈夫:克拉特先生。现在对照克拉特先生和克拉特太太:形貌特征:克拉特先生:强壮,健康,“下巴方方正正的”,“体重和当年从堪萨斯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时一样”。克拉特太太:“传教士一般的心形脸”,“体重只有九十八磅”,“瘦骨嶙峋的手……”。神情:克拉特先生:“无所畏惧的自信。这使他脱颖而出,不过这为他赢得尊敬的同时,也多少限制了别人对他的爱意。”克拉特太太:“无助的表情……”,“尽管克拉特太太自己不太放松,但却具有一种令人放松的品质,正如自身没有防备的人对别人也不构成威胁一样。”生活习惯:克拉特先生:“饮食有度”,生活作息很有规律,到处旅行,社交活跃。克拉特太太:每天早晨喝两杯咖啡,然后就不再吃东西,“深居简出”,每天需要长时间睡眠,无法正常与人交往。个人追求:克拉特先生:“事业的公众大道,步步高升,尽如人意”,“天生的领导者”。克拉特太太:“她什么也不是,也不想是。”(这句话里有一种反抗的意味)。宗教信仰:克拉特先生:不仅是自己,也是全家人包括雇工都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坚守自己的看法”,“任何他觉得‘没有益处’的娱乐他都不喜欢”(这句话重点在于“他觉得”)。他的宗教与现实密不可分,对于触及他规则的人不讲情面。克拉特太太:“但她并没有万念俱灰,对上帝的信仰一直支撑着她……”宗教对她来说是宽容和仁慈,这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支持,因此宗教是她的精神支柱。做事方式:克拉特先生:“精明能干”,通过多年的努力,稳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从农场经营到自家住宅设计亲力亲为,几乎无所不能。克拉特太太:曾经“受《南丁格尔传》的激发……学习护士专业。……两年后,她承认,医院的现实……令她感到恶心。然而直到今天,她仍然为没有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而后悔……”很明显她做事全凭情感驱动,理性的计划和行动非她所擅长。情感经历:克拉特夫妇俩人是相爱结合,但克拉特先生居于主动地位“他希望和邦妮在一起,而她也坠入了情网。”“他希望”,克拉特太太的反应是顺从。关于克拉特太太的精神状况:克拉特先生:为此感到“很不安”。按照南希的怀疑,他可能到了为此打破自己规则的程度(吸烟)。克拉特太太:深陷于自责和内疚,由于丈夫是那么完美,那么错误就只能是在自己身上了,她是个善良柔弱的人,从未企图怪责别人。对物质的态度:克拉特先生不断的扩展和丰富自己生活中的现实物质,他的现实王国日渐稳固。克拉特太太则不断的缩减,对物质的占有带给她很大压力,她宁可什么都不要(“她什么也不是,也不想是。”)。另外克拉特先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的地盘观念很强。“在他的圈子之外,他从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一个热爱社区的死硬派,认为这种背叛行为是对社区精神的冒犯。”他“待人谨慎”,但是在他的家庭和他的农场里,他是唯一的准则。在他的疆域之内,其他人必须服从,在第二场中,他的出场仿佛君主一般,巡视他的王国:他的妻子,子女,农场都是他的一部分,和他是从属关系。他的方法是身体力行,通过严格的自控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典范人物,但他的强硬意志使周围人倍感压力,妻子不堪重负,濒临崩溃。女儿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全镇人的宠儿”,但面对自己的恋情被阻挠,她想到的是“我只想做他的女儿,做他希望我做的事。”克拉特先生也许不算冷酷无情,但他确实要求别人的绝对服从。再看南希: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她像她的父亲一样,几乎无所不能,面面俱到。“她最鲜明的特征——优秀的组织能力——是从她父亲那儿得来的,这个特征是其他一切品质的基础。”在第4场,南希的主要动作是协调,她安排着自己繁忙的一天,保证每个人都照顾到。她自始至终都是在交谈,忙于和周围人沟通,她非常关心和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和情绪。她的出场伴随着轻快的语言和动作,生机勃勃,但只有在私人时间里和好友交谈的时候,才真正透露了她的情感核心:对父亲的顺从。她为自己的恋情被父亲无情阻挠而焦虑不已,但所能做的却只有服从。她强烈希望自己所做的事被父亲认可,她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凡事做到最好,是因为当父亲面对同样情况时也会这样做。凯尼恩:家中的小儿子,对他的描述相对简单,但可以看出他与南希完全不同。他热衷于“一种狂野而美妙的乐趣”,在“密室”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他似乎总是一个人魂不守舍”),而不是一种被人认可的公众生活。凯尼恩在文中并未与父亲表现出冲突,但从书中描述来看,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死亡,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就拿凯尼恩来说吧,虽然目前他倾向于工程或科学,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个天生的农业好手。上帝保佑,总有一天他将经营这块地方。”)。通过将克拉特一家中每个人的特征和状况进行比较,才能够全面了解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克拉特先生。虽然他在全书中占的篇幅并不大,但他是被害者,在这场谋杀中是罪犯的对立面。在后文中,我们看到警探杜威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克拉特先生为什么没有反抗。在充分了解克拉特先生的性格以后,就可以明白其中的主要原因。克拉特先生完全没有预料到佩里会动手杀人,他的性格核心:绝对的自信,促使他完全按照自己的准则去判断事物,但佩里的行动完全不在理性范畴之内。佩里不会按照一件事的收益来决定是否该做这件事,克拉特先生和佩里之间的格格不入导致他无法预测佩里的行动,他不知道这个即将杀死自己的人背后有多么深的仇恨和愤怒。他的被杀,不是因为功利目的,而是幻想对现实世界的一次复仇。另一个原因则是妻子的状况使他极度不安,希望能够避免发生激烈冲突,因此延误了反抗的时机。关于第1章的结构两条线索:第1条线是固定地点,先是对霍尔科姆村整体的概况描述,然后以河谷农场为中心,最后扩展至霍尔科姆村及加登城。人物是霍尔科姆村的村民以及克拉特一家。第2条线是运动的,从奥莱西镇开始,一路行至河谷农场,再返回奥莱西镇。人物是佩里和迪克。第1场是介绍霍尔科姆村的概况及生活状态,整个霍尔科姆村的地貌呈现出横向发展的空间状态(“这里土地非常平坦,视野及其开阔;旅行者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马匹,牛群以及像希腊神庙一样优雅耸立着的白色谷仓。”)。建筑的描述接近于平面布置,场景,地点,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固定而静止(可以想象一下在绵延的横线之间,缀有一个个静止的点,彼此之间有着巨大的空间相隔)。整个霍尔科姆呈现出稳定,疏离,极小变化的气氛。这一场景与第4章的第16场互相对照,①第1章第1场:霍尔科姆村被称为“那边”;第4章第16场:行刑室被称为“角落”。整个故事就是佩里从“那边”走向“角落,从边缘走向尽头。②霍尔科姆村的场景描述是横向空间的铺展(荒凉);州立监狱的死牢描述是纵向空间的堆叠(囚禁)。第2场是克拉特一家的中心人物克拉特先生的概述,本场和第3场对照。这个在前文已经分析过,结尾预示克拉特先生与佩里的相遇。第4场是介绍南希,本场结尾是南希与好友苏珊的交谈被迫中止,对应第5场结尾:迪克将车修好,马达咆哮,准备就绪。一个是行动和声音的被迫停止;一个是声音和行动的爆发。第6场是克拉特太太的精神状态,本场结尾是克拉特太太将衣服收起,做临睡准备,对应第7场结尾佩里和迪克换上外衣,整装待发。一个是沉入睡眠归于静寂;一个是兴致高昂,开始行动。第8场和第9场的开头都是一次地点转移。两场结尾内容是对立双方力量的对比。第10场的前半部分是凯尼恩的个人生活,中间过渡到一个在后文中反复出现的家庭主题或者说家庭场景。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主要人物的家庭背景详细描述之外,还有大量人物的家庭背景和状况被提及,一系列的家庭场景是故事隐含的重要背景(与主题关联的家庭场景特征:①家庭主要成员在场或作为其他成员的话题中心出现。②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反映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③具有情感力量。)并与故事的另一重要主题(复仇)相对比。这两个主题的对比会在后面详说。先看第一章的部分:本章的家庭场景部分包括第10场后半段,第12场,第14场这三部分构成一组。首先是凯尼恩,南希还有赫尔姆先生在克拉特太太的花园里谈话,他们谈话的内容是关于家庭生活和未来的家庭成员,凯尼恩和南希的交谈平和亲切,带有一种愉快的亲密。然后是第12场,克拉特先生签署人寿保险合同,这件事与凯尼恩和南希的交谈发生在相近的时间段,这份合同在这里带有遗嘱的意味,克拉特先生在这时短暂的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谈话都是关于他的家庭以及他对妻子的焦虑,但他对未来还是很乐观。第14场是南希的男友博比的视角,作为在案发前最后与克拉特一家见面的人,他讲述了和南希之间的感情以及最后和他们一起度过的几个小时。这三部分中克拉特太太都没有出现,但她的不在场始终对在场的人有影响,这个家庭中隐含危机,但仍然是一个整体,彼此有关心和交流,特别是南希和凯尼恩,他们之间的感情平等亲密。再来看在本章中与这组家庭场景对应的一组场景,即第11,13,15场的佩里和迪克的关系变化。在第11场佩里在和迪克发生分歧以后想到了威利-杰伊(“真正的,唯一的朋友”),表面看来威利-杰伊和迪克完全不同,但他们对佩里的感情都是虚假的。在这里我们看到威利-杰伊对佩里的刻意迎合(“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迪克与佩里谈论他的幻想(“喜欢和佩里一起分享美梦”),佩里的内心迫切需要别人的认同,因此他对这两个人都需要,威利-杰伊使他骄傲自怜的心得到满足,而迪克负责一个冷酷无情的外表,他将这两人作为自己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佩里与威利-杰伊的失之交臂实际上是又一次被遗弃,由此我们开始了解佩里关于这个计划的真实想法,他将这件事归结于宿命。与迪克明确的目的性完全不同,佩里对于计划的参与并没有太多主动意愿,也没有完全的心理准备,他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在第9场佩里与迪克之间已经出现分歧,而第11场表现了两人更深层次的分歧。在第13场开头是佩里的“自弹自唱,自得其乐”,然后他与现实突然相遇了(“他盯着那开阔一望无际的土地……显得空旷而孤寂。他憎恨这里。”),他对此感到恐惧和无力,在接下去和迪克的对话中,他开始用幻想与之对抗,迪克的反应是打断和拒绝,而佩里坚持自己的叙述和演唱,这两个同谋实际上完全无法沟通,佩里和迪克不可能达成一致。他们之间的冲突蕴含着失控,结尾处满月的升起,预示了事件即将不可挽回的发生。在第15场第一次直接出现迪克的心理活动,他对佩里的刻意追求和利用,他们的友情完全建立在虚假基础上。这组场景中佩里的情绪一直处在强烈的变化中,迪克则较为稳定,他为自己的目的感到兴奋,急于证明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情绪变化与后文佩里所讲述案发时的两人情绪变化一致。他们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剧,一种破坏性力量在冲突中逐渐积累。这种即将失控的破坏力量将与一个家庭相遇。第16场和第17场,两条线索的时间和地点开始重合。在之后的第18到第21场中叙述了案件发生后的影响,按照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顺序逐渐展开扩散。先由与克拉特一家较为亲密的案件目击者(苏珊,埃瓦尔特父女)开始,并没有直接描述被害者的惨状,而是强调目击者的情绪反应;之后是直接对谋杀现场的直接描述,由一位不熟悉克拉特家的目击者(拉里)讲述,较为冷静客观的语气中加入少量评论及情绪反应;消息开始扩散,邮递员特鲁伊特和邮局负责人克莱尔太太是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消息,即通过间接了解的方式知道,并呈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情绪反应:恐慌不安和冷漠;然后消息通过电台扩散至加登城,间接了解此事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的恐惧如同一股冷泉,由起初的浅浅水流骤然加深。”)。这之后消息再由人群逐渐走回与克拉特一家更为利益相关的人:保险代理(金钱道义);其他亲人(血缘和情感);苏珊母女和博比(情感),在第21场的结尾处再度转到拉里,他再度成为目击者,这次是对情感的直接目击,而拉里中止了自己的观看。第22场是佩里和迪克从霍尔科姆返回奥莱西镇暂时休整的动作。至此两条线索都表现了一个回归然后中止行动的动作,线索的行进告一段落。
  •     这本书作者叙述的真的细致,非常引人入胜。刚开始一直都在猜测佩里和迪克为何会如此残忍的杀害克拉特一家四口,还以为是仇杀或者其中还有别的故事,可是最后才知道仅仅是因为抢劫,不想留下证人。但是造成这两人的残忍和冷血的原因确有很多个,童年不幸的遭遇,父母的缺乏关心和控制欲,最后当然还有社会的冷漠和冷血。其实这样的惨剧真的非常多,无意识的杀人,但是像佩里这样的杀人犯可能不多吧。佩里如果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话,那么一定是个优秀的人,他是多么与众不同,喜欢看月亮,喜欢幻想,喜欢音乐,还能画一副好画,对世界和未知的事物也充满期待。毫无疑问,他是这本书里最让我感到可惜的人。当然,还有克拉特一家,美丽的南希本应有缤纷多彩的未来,她不会想到生命会止于此吧。看完这本书,我越来越认为童年生活对一个人以后的人生真的很重要,人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但是由于偏见的存在,人们的冷血可能在所难免,但是还是希望像佩里这样的人都能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吧。对人不冷血,多一些关怀,现在就从自己开始吧。
  •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果然还是第一章了,眼睁睁看着那些善良的人们走向的既定的悲惨结局,作为读者的我们就只能读下去等它发生而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我就想要尽可能从书中情节逃离出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发生在堪萨斯州20世纪50年代的时空遥远的故事罢了。当然——不管是翻译精美还是原著作者笔力了得——这种自我安慰改变不了没有悬疑推理的元素,但让我联想到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对佩里和迪克的心理描写跟《模仿犯》Book2(。。这么精确)很相似啊,对罪犯的行为描述精确,罪犯看起来对自己的行为那么的无所谓,读着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做的事真心的气愤(?)和难过(模仿犯里自负的小女孩…)啊。作者似乎有意把残忍的现实和悲悯的情绪带给读者看,有部电影是讲卡波特写这本书的,早就听说,过几天去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发不可收拾
  •     冷静到简直要逼疯人
  •     厉害
  •     借发生在堪萨斯州一个恬静农场的灭门案,杜鲁门·卡波特冷静而克制地审视人性,把纪实文学写得如同小说一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写的真好,目前看过最好的纪实小说
  •     无因的恶...说真的找不到也想不明白犯罪动机在哪里……难道仅仅是年幼时的不幸嘛?不懂、不明白
  •     “他和迪克正在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上狂奔。”非虚构性文学讲出了一个戏剧般的故事。笔触冷静却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卡波特的才气在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     第一次读这样独特的犯罪题材小说,感觉挺奇妙
  •     冷静而克制,清晰讲述了罪犯的孤独无望。
  •     和村上的感受一样,看完深觉自己缺乏写作的才能,除非有一天能脱胎换骨……
  •     哇塞,出乎意料的好,出乎意料的好,不一样的作者,不一样的呕心沥血,天才与反省之间,马上去看下卡波特的电影。力荐!
  •     杜鲁门卡波特评价梦露:“外表闪闪发亮,可内心却令人痛惜地一片黑暗。”卡波特自己又何尝不是?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上帝一辈子不曾给我什么,你却写信给我,称我为'朋友'。
  •     犯罪者不以为自己在犯罪最让人恐惧
  •     双线叙述案件,看得很过瘾,但看到最后没觉得罪犯很被人同情
  •     20170118
  •     故事结构单一,但是剧情却不无聊,好像有什么东西吸引你不停看下去。一个几句话就能说完的案件,作者却花费大量时间还原事情始末,心理描写十分详细,语言也很流畅,将近400页的书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     一草一树木,一花一世界。把心沉下去读,罚不是出路,及早的关爱才是拯救的正道呀。
  •     应该去读读英文
  •     作者获取信息的翔实和完整程度还是很惊人的。
  •     童年家庭父母亲的关爱与否对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的影响太大了 即使不是每个那样的孩子最后都走上极端的犯罪道路 但能自我痊愈稀释掉所有不满痛苦情绪的孩子又有几个 当他们暗地里自我挣扎自我劝慰进行自我救赎只是为了告诉自己要好好活着 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时候 这是简直不能再孤独的旅程了
  •     两条线索交叉叙述,衔接得天衣无缝。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非常吸引人。译文很流畅
  •     虽然一开始就让你知道凶手是谁,但还是一步步的吸引你读下去。翻译的好坏真的直接是这本书会不会被读下去的关键,译者很棒。
  •     The boast of heraldry, the pomp of power, And all that beauty, all that wealth e'er gave, Awaits alike the inevitable hour: The paths of glory lead but to the grave. 炫炫之豪族,煌煌之王侯; 美貌所招徕,财货所添购。 最终皆难免,灰飞烟灭时; 荣华何足道,百年归丘垄。
  •     他做了不可饶恕的事。他是个值得可怜的人。
  •     充满关怀
  •     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这句话既是佩里,也是卡波特自己。 像是过了一次漫长的自我审判,惶恐,不安,最终尘埃落定。
  •     大概是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念还不够全面,我无意探究犯人如何可怜,我只在乎你是否处以极刑,即正义战胜邪恶。细节叙述的无比详细,而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客观的,冷静的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     断断续续地终于在周五看完了,案件的写实,凶手的狂妄,以及最后那场正义的审判,都是那么的酣畅淋漓,细致到位。
  •     读了好几遍然后忘得一干二净
  •     冷血的可怖在于你无法追根溯源找到残忍的源头所在,残破衰败的孤独者或通识富足的大学生,都可能在成长中丧失怜悯和同理心,也可能他们从未有过,成为冷静果断的杀人犯。他们对人的价值判断如同对待一件器皿、一只动物一般,他们隐藏在每一幅普通的皮囊之下,难以分辨。
  •     唉 没能喜欢上
  •     【2017.3.04--第九本】精彩!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流畅,舒服。传奇的“卡波特”… 不过,最近杀人案看的确实有点儿多,得缓缓了。
  •     心情挺沉重⋯⋯开始为克拉特家感到惋惜和难过,后来了解杀手后又无法理直气壮的指责杀手⋯终结这六条生命的到底是什么呢?记得绝望的主妇里有一集勒耐特对因丈夫出轨而持枪打死破坏自己家庭的小三的女人说过:每个人都有痛苦,而我们都把苦咽到肚子里然后继续生活,而不是拿着枪去射杀无辜的人;也记得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说过:不要怜悯死者,要怜悯活着的人,那些活着但心中没有爱的人。学会爱,关怀他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虽然是好评畅销书,但对于我和我的处境来说还是很沉重(读的第一晚还做了噩梦)少给一个星……
  •     读了很久了。但是到现在还对堪萨斯那个小镇,被害的一家以及敏感柔弱却暴戾的凶手印象深刻。仿佛都是我了解已久的人。卡波特的写作才华和仔细的调查工作都太让人惊叹
  •     长篇特稿 但是 默默说一句价值观有些模糊
  •     追寻恶意萌生的过程。最可恨的人,往往有着最可悲的过去。
  •     玛丽看着希柯克的眼睛,不禁想起了一件童年往事:又一次,他看见一只野猫掉在陷阱里,虽然想救它,但是野猫眼中散发的痛苦和仇恨令她的怜悯之心化为乌有,只感到满心的恐惧。
  •     畅快淋漓。第一章是铺垫且不容易进入角色,后几章以一个晚上一章,并且要克制自己不要再往下看的速度读完。若我能读英文原版,应该更能体会到英文的妙吧。
  •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纪实性犯罪文学,最后一章中关于人格分裂者犯罪心理及定罪的探讨,是个永远存在争议的社会问题。人无绝对善恶,有果必有因,只有更美好的社会环境,才能遏制暴力因素的滋生
  •     小说就像电影的剧本,四个部分。书里的信件内容,翻译的真心不错。
  •     后面关于精神病判定和法律的争议有趣。
  •     2016年,精彩
  •     “我的人性只够怜悯自己” 心情复杂 “冷血”是你也是我 霍夫曼演得真是好 翻译很流畅
  •     被打包快餐败掉了耐心,一开始蛮难读进去的。读这本书好像是一个获得permission的过程,哪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卡波特写得是很好,那些只上过小学的农民写的信,说的话赤诚无比,反而是书里最有力量的部分。
  •     人们其实都不太会把他人的委屈和清白放在心上。 对应之下,我估计也是精神病患者。情感冷漠,活着无意义。
  •     多少小说被翻译拖累
  •     无因的恶呀
  •     我所看过的一切优秀非虚构都有卡波特的影子!新闻也需要慢功夫啊,白银案能不能有个纪实作家去写这么一本啊!
  •     虚构与现实交错。前面几章的细节太过于琐碎,少了一丝真相的冷静和感召力。不过到了佩里和迪克被捕后那两章的描写就十分出色了。最喜欢最后一章,漫长的审判,平静地等待死亡。最重头戏的绞刑场面写得冷静又克制,而结局又回归细腻。
  •     对案件与人投入长时间的调查,对谈,挖掘,走进人的过去,了解越多,于是不再是简单的敌视,轻蔑,愤恨吧。而是深深的怜悯,或者说怜悯也不准确,是与那个人的心里,那些黑暗的东西共通。它会纠缠你,勒紧你,让你痛不自禁。它始终都在。不能消失,不会停止。通过文字去呈现它。然后可以告别。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