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9560021
作者:骆以军
页数:628页

作者简介

魔术时刻戏剧性滚落的泪珠,精密练习过上千次的侧脸低头微笑——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女儿。
什么事情都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被预知了,剩下的只是绣补拼缀那朽烂斑斓的花片,这真是最深的悲哀。
亦真亦幻的岛屿纪事,影影绰绰的剪影侧写。量子力学里充满诗意,经验匮乏者掷下骰子,展现的却是现代人贫乏却多余、悲欢难以言喻的自我孤独宇宙。在《女儿》里,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原本可以……”,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自己,最后总是为大大小小测不准的伤害掠夺去了人生。
女儿,作为爱、文明、救赎的原型,在漫长疲惫的未来里,她们将如何弥散、传播、叠加、干涉,自行演化;直到被观察到的那一瞬间,方塌缩成真?
我们当然是在一个分崩离析,全面启动的伪经验世界。我想《女儿》已不是《雷峰塔》里的女儿了。——骆以军

书籍目录

每个字词都裂解,骆以军的两个世界
蓝天使
私语
在微若之前有个房间
走钟
护士
宙斯
一个悲伤的故事
大房子
父亲
粒子互缠I
粒子互缠II
红楼梦
双面维罗尼卡
阿达
科幻小说
睡人
袭人
浮花浪蕊
公主
红包场
贾母
大雨
我老师夜间酒馆
深夜酒馆
核爆
斩蛇
最后的故事
那一夜I
那一夜II
梦里

内容概要

骆以军,台湾当代小说家,1967年生于台北。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及文学评论,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长篇小说《西夏旅馆》2010年荣获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首奖。


 女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知道駱以軍要寫這本長篇已經好些年了,這些年,從他在香港駐校時偶而傳來的片段,我們彼此通信間提及的故事,到後來陸續發表的篇章,我似乎已然隱隱知道這個「女兒」「女兒機器人計畫」是怎麼回事,但我更清楚的是,作為一個長篇小說家的駱以軍,從<西夏旅館>逃脫,如何開始一個新的文體,建立一套新的論述,那種打掉自己,為了下一本新書重建自己過程。有時真想只是跟讀者說:「別考慮,買就對了!」書架裡總得有幾本書,是你可以一讀再讀,屢攻不下,甚至後來如老戲迷,偶而翻開一篇章,就從你喜歡的部分讀起,不能總是只看臉書文章,只讀小兒子,只想快速地、片段地「汲取」駱以軍這個老好人每夜為我們寫的聊癒故事,當我們喜愛一個作者,我們要像付出一段感情那樣,學習認識他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他引為畢生志業的長篇小說。買就對了,漫漫一生裡,你會隨著生命的複雜經驗,越來越懂得他書中的世界。或者,越來越懂得他老好人以外的面目,接近他那只有用小說才能抵達的心志。起初是關於一個「如果他有一個長得像駱以軍的女兒」的故事,歐,不,我們都哀嚎,但後來,那是女兒這一書的首篇「藍天使」,一個老人悠悠然想起他有個女兒,在哪?怎回事?那女兒變成了個不理人的,面容慘澹的,被世界隔離於外的邊緣人?這是老人最大的憂慮。或許也是駱以軍最大的憂慮。如果我創造出了一個被我遺忘了的怪物,誰去愛她?她會變成什麼?故事總是慢慢展開的,那個女兒機器人的故事,如在夢中的敘述者,如在夢中的讀者,也想問問王與拖雷,是怎麼回事?我們被拖進哪一層次的夢中了?但沒關係,故事好看,量子力學、科幻未來,全面啟動的夢,被一層一層翻開再翻開,事物的全貌,如果有這回事,也得熬過兩百頁再說。後來我讀得非常悲傷,不知為何,那種始終與駱以軍是兄妹、寫作同輩的心情,突然被召喚為我曾經為自己構想過的,如果,我重新用小說把自己生出來,並且生出我父親,那麼,有好多問題,好多困惑,好多傷害,是不是都可以在小說裡被停止,重來,置換,變成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洪荒之前,小說開啟之前,小說家腦中世界那個女兒形貌未定,人格未明,還來得及之前,我們透過小說,透過寫作,寫出自己,寫出我們的孩子,寫出我們的父母。停止一切悲傷與破壞。來得及嗎?我可以再寫許多個發生在駱以軍寫作「女兒」這些年我所知的創作者他經歷的事,我可以描繪孵育這個小說的旅館,咖啡屋,他不斷逃竄、走入、以及脫離的密室,我可以再說幾個故事,感人的,搞笑的,延遲那最終令人心碎或心震的尾聲。但我多麼以我的朋友為傲,做為長篇小說家,他脫離了如光環籠罩的「西夏旅館」的文體,他脫離了初老、暴躁,進入一個悠緩的,很奇怪真的像是某種神秘什麼被他創建出來了,可能是小狗,鸚鵡,深夜裡讀著臉書流淚的女孩們,其實,就是「愛」,這樣的事物,感受力,一種真真實實的力量,在他以為自己老壞、朽毀,疲憊哀傷之後,那個充滿力量與彷彿巨掌般卻又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細細攪動的發條,扭轉電力,要喚醒生命那樣地,溫柔,困惑,終於把自己的巨大蹲低在拂曉的清晨,像牽著一個孩童,虛空中的女兒,天緩緩地亮了,夢要退去了,握在手心裡的真實感受還那麼溫暖。我鎮重地捧著這本「女兒」,為他感覺高興,也為自己高興,我們終於大到可以好好地悲傷,流淚,垂睡於晃晃的搖椅,任時光的流繼續,千年已度過了,一個醒轉,要去餵狗了,小兒子醒了,下一本書還在等著我們。那幸福也不過就是一個打盹的時間。翻開「女兒」吧,感受那種亙古時間終於也偶而降臨你的生命,更為困難且必要的閱讀。絕對必要的一盹。
  •     我可以再寫許多個發生在駱以軍寫作「女兒」這些年我所知的創作者他經歷的事,我可以描繪孵育這個小說的旅館,咖啡屋,他不斷逃竄、走入、以及脫離的密室,我可以再說幾個故事,感人的,搞笑的,延遲那最終令人心碎或心震的尾聲。      但我多麼以我的朋友為傲,做為長篇小說家,他脫離了如光環籠罩的「西夏旅館」的文體,他脫離了初老、暴躁,進入一個悠緩的,很奇怪真的像是某種神秘什麼被他創建出來了,可能是小狗,鸚鵡,深夜裡讀著臉書流淚的女孩們,其實,就是「愛」,這樣的事物,感受力,一種真真實實的力量,在他以為自己老壞、朽毀,疲憊哀傷之後,那個充滿力量與彷彿巨掌般卻又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細細攪動的發條,扭轉電力,要喚醒生命那樣地,溫柔,困惑,終於把自己的巨大蹲低在拂曉的清晨,像牽著一個孩童,虛空中的女兒,天緩緩地亮了,夢要退去了,握在手心裡的真實感受還那麼溫暖。
  •     在那做梦人的梦中,被梦见的人醒了。——博尔赫斯《虚构集》《女儿》其实讲述的是一个角色的诞生。在每一个女儿的“制造”中,迂回地接近目标,待她真正快要出现在你眼前,夏然而止。那些制造出的声势,光影的摇曳,虚拟的回忆,仿佛衬出一个真实的“影子”。你始终看不见这个人,因为她是 虚构 ,是不存在之真实。。。骆以军还更进一步(脑洞大开)的延伸到了宇宙的诞生,同样是一个以0到1以至无穷的过程,是以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玄之又玄的内容,大爆炸,薛定谔的猫,量子物理,无限可能之世界,生物计算机...很不适合边泡茶边读,要一口气。。。骆以军的语言像一条连绵的音符,把眼睛从书本稍稍挪开几秒,就出戏了。那种迷幻的状态一旦消失,再进入又要恍神几秒。。。读骆以军的作品,常常保持全神贯注。专注观察手部动作,你知道那关键的一刻必然存在。但在你还没意识到之前,事情早已发生,任凭你倒带、慢放、快进,也难找到兔子从帽子里变出来那关键一刻,这是几近魔术师般的高超技巧。《女儿》比以往的任何一本作品都要“碎”,奔腾如黄河泛滥的细节,亦真亦幻。你难以辨别哪些是作者真实的经历,哪些是从虚空中取物,譬如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从一杯茶中荡漾开去的回忆之波痕,经过拼接、添加和切削的。。。如果把书写的过程比照变态杀人狂,额,或者弗兰肯斯坦?把自己的别人的尸块用锯子针线拼接在一起,血肉横飞的那个画面,就是骆以军的写照了吧,感觉他就是这么在写。花20多天爬完这本书,又因为一些原因回看了老作品《脸之书》,我还是觉得骆以军其实没有什么话要说。——缺乏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这本书几乎就是董启章《天工开物 栩栩如真》的骆以军版!这已经僭越了马尔克斯以自己的语言表现《睡美人》的那种致敬,或者说较劲。莫非台湾的小说家受日本文化熏陶颇深,连毛病都一样?永远保持喷发式高产,水准却很难提升,甚至越来越差。。。小说里留意到了很多次 重复 的描写。如“像发光的巨大荧光乌贼”“像梵高的《食薯者》在一种说不出的忧悒静默中”。骆以军的风格很容易重复,同一片蓝色的天空用一百种方式去描写。。。但如果一千次一万次的去写,我想连作者都会忘记自己是否编织过同样的话语,仍以为自己还在“创作”。。。不禁想起略萨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里那个天才剧作家,完全搞混自己是否有写过这样的桥段,创作过那样的作品,陷入一种般疯狂的状态。作者可以是大撒谎家,我不认为只有完全裸露自己的写作——私小说,独白体,才是好小说。可即使是谎言,依然可以看到作者的心。它是“被思考,被构造,被书写”出来的文字,而不是一张持续嚅动的嘴唇,把一切“值得写”的事物转换成文字,难道书写只是一种惯性?或者说像日本的某些作家一样,恐惧停顿带来的巨大空虚,害怕一旦自己搁笔数载(月?天?),不仅读者会将他遗忘,迄今修炼的技艺也会一朝皆废?我仿佛窥见了骆以军的尽头,天花板,他已经把自己挤压到了极限,剩下的要么超越,要么毁灭。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一字一詞一宇宙。講故事的盡頭。
  •     读骆以军,就像游泳,有时候会呛水,有时候又会发现海底大片绮丽景色,让人叹服。
  •     就像周迅章子怡赵薇林志玲化为四处私人页面,CtrlF关键词【演艺】,将上千条讯息打印成四张大纸并拢一处,一颗头钉直穿而下,在钉子贯穿四张各不相同的字句纸面的那一瞬,读者像是钉尖处新打磨成的万千个铁元素之一,你在那个时间节点里,一瞬间经历了四位演员的人生。而这,就是骆以军的叙事
  •     终于找到合适的形容了。毛姆他们那个时代惯常的小说写作是铺一条单向的人生之路,而麦克尤恩,亨利米勒和骆以军的小说更像是可以自由组合创作的魔方,存在着一些隐晦的核心的主题概念,外部也存在着许多表象的碎片化组合,来拓宽主题的广度,同时暗暗挖掘核心概念的深度。很立体。
  •     骆以军平均每本书都要提3次川端康成的睡美人....真执念...
  •     相对于大陆的城市环境和读写氛围,台湾伪中产阶级城市漫游小说家骆以军领先了太多身位,我们只能仰视。但书写机器就算以高超技艺一味的自动开动下去,然后怎样?
  •     怎么能这么难读这么长 把故事揉杂进句子里 一个句子就是一个冗长的梦境 希望再次翻开的时候我有能力把它读完
  •     读得很压抑,但也很惊艳
  •     不喜欢这种写作风格,也不喜欢到处乱嫖的书中人。
  •     認為寫得比『西夏旅館』好,雖然沒有完全跳出西夏的濃郁的構建風格,但是明顯是更加“接地氣”,更感動我心了。
  •     读得累
  •     辞藻华丽但略冗赘
  •     接受不了这种阴森幽冷的文字,以及意识流般的叙事。看了十页,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丢下不看了吧
  •     重读
  •     “他讲故事有那种像性冲动一样的欲望,已经达到了每个字的物质沉淀,一字一词都不放过。”
  •     读到一半,因为太忙,只好放弃;作者叙事的密度令我心醉神迷,跟随他的知识网络下探,如性爱高手将你引入高潮。然而,我清楚地知道,作者毫无创见,他对所引述的任何知识都怀抱着庸碌的看法,这更像是一本文艺青年指南或小说练习簿。更体会到《荒人手记》的难得。
  •     T T 我看不懂。每一章顺序随意调换排列组合好像也没差。
  •     阅读体验好差啊
  •     不喜欢,但是被开头的部分惊艳过
  •     差点儿读死
  •     还好
  •     作者平均每页要用到5个“像⋯⋯”、“⋯⋯一般”、“如⋯⋯”,而且大多是视觉上的比喻。或许把眼前的事物联系到另一个表现更丰富的事物上更能挤出好句子,但我觉得很可能是作者缺乏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作者太过多愁善感,“滴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blahblah
  •     我觉得不能谈写的好不好,只能说他把琐碎的故事塞进了句子里(不是段落,是句子,以至于整个大故事支离破碎,不断跳帧),但是这些可怕的细节又每每吻合了我心中不可言喻的阴暗点,那些可耻的角落
  •     燒腦,但是的確精彩,下一位華語諾貝爾文學獎
  •     妈蛋 我繁体版买过来还没看完竟然给我出简体版。。。。骆以军的书怎么同步得这么快。。。
  •     这个无中生有的“女儿”被玩坏了...拆解组合衍生各种感官解析,我混乱的通翻一遍,被裂解得不知去向了...
  •     何必把小说放进碎纸机里搅碎呢。好好讲就不能是好故事了么。感觉作者写作时的自我感动溢流满篇。惶恐。
  •     排列组合的手法给三星,恶劣变态的主题减一星,结尾缓和加一星。我们被世界理解的方式。这个社会、世界的真相。拖延了一周完成阅读,本的目的是阅览一些描写。处于低落状态的一周,小悟,不受束缚何必自求束缚。社交网络时代人人看到了你而不发言,或保守或觉距离畏惧,然如一点接连数管道,阀门闭合在我。真正的自由心中无束缚,恶恶善善,因自由意志而勇猛,因自由意志而乐于自处动态浪途。家乡、旧组织、旧关系网黯淡我,这是一个千年机制控制的国度,不是懦弱,既要寻社会真相,定先由内心自由勇猛。(看过老舍的《谈读书》,看完《活着为了讲述》,再减一星。终于评了两星,开心。)
  •     骆以军这本书的分量,让人想到唐诺的《尽头》。这类书起初一读再读,屡攻不下,但到头来,却每翻开一篇,都能欢欣肆意地通读下去。当喜爱的作者开始触及新的领域,我们都该像付出一段感情那样,重新学习认识他最重要的部分。
  •     阅读这本书是自我纠结折磨的过程,一方面觉得不明其意 不解其味,不必勉强艰难阅读,另一方面又被不知名的东西吸引牵连,想亲自探索。在梦中怎么能明白另一个人的梦中梦呓语,醒来怎么能完整复述?
  •     又是边读边忘。老骆的意象流到是与时俱进的很。读完也只能说一句,终于读完了,ご苦労様でした。
  •     终于读完了,好累。
  •     想起本科跆拳道教练半夜聊qq和我说“念文化那会骆以军就在我们走廊上蹲着抽烟。”那种对才华崇拜我想我懂了。
  •     一头雾水,跳读、省略定语也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爆炸的呓语啊,还有片段的故事,读到后来完全放弃了完整的故事性或者还有任何意义的意味,自暴自弃地翻完了
  •     在我读过的当代华文作家中,骆以军的文字是让我最觉惊异,甚而有那么一点点渗人的。他的文笔太特别了,美得自带鬼气。而他的小说,往往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水泥搅拌机里,扔进各种各样的什物(一部电脑?一部断代史?日本漫画?一整套文学名著?再加一组游戏软件?等等等等),绞碎了之后倒出来铺满一地的碎片,然后再由作者以其惊人技艺一块块拼接组合成他的小说世界。简直是过度繁复之后的一切尽成灰烬。而什么又是《女儿》呢?“女儿”便像是灰烬尽头,重新孕育出的崭新神袛:一座竖立在核爆之后废墟上的“少女神”哪……
  •     千 辛 万 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