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治療(上)》章节试读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9576935695
作者:歐文·亞隆
页数:310页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1页 - 全书

以下部分笔记来自原文摘抄:Thomas Hardy:“如果有变得更好的方法,就是彻底看一看最坏的情形”。生命与死亡相依相存: 每件事都会消逝,我们害怕消逝,可是纵然会消逝、会害怕,我们还是必须活下去,这是生命中最不言而喻的真理之一。 死亡是一生最重要的事。学会好好活着,就能学会好好死去,反过来说,学会好好死去,也才能学会好好活着。 Cicero: “思考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 Seneca:“只有愿意并准备好结束生命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滋味。” Saint Augustine:“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自我才会诞生。”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认为,死亡是生命中无法逃脱的一部分,一生对死亡的关切会使生命更为丰富,而不是耗尽生命。虽然形体的死亡会使人毁坏,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死亡观念的整合,可以拯救我们,而不是宣判我们进入恐惧的生活或凄凉的悲观主义,它就像催化剂一样,把我们投入更真诚的生活方式,并能增加生命的乐趣。 Jacques Choron提出三种死亡恐惧:1 死后的情形;2 垂死的“事件经过”;3 生命的终结。 Robert Kastenbaum提出前两种是与死亡有关的恐惧,只有第三种“生命的终结”(结束、削减、毁灭),才是最核心的死亡恐惧,我在本书这几章要谈的也就是这种恐惧。 最害怕死亡的人正是没有好好活着的人。卡山札基问:“为什么不像个饱足的客人,离开生命的宴席?”--------全书总结:别想那么多关于“死不死”的事儿了,没啥用。反正那一天早晚会到来,好好的活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精彩,好好享受造物主的一切,好好提升自己的内在,学会感恩,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永远把“今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就是活着,这才是王道。注意:这并不是说要沉迷于酒色糜烂的生活。好好过好每一天重点在于专注于自己内在的提升,这和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自我提升“相关的内容不谋而合。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二章,生命、死亡、焦虑 - 第二章,生命、死亡、焦虑

她流泪的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要杰克能一直爱她。。。
另一个,就是她觉得她和杰克共享许多美好而重要的经验。。。
还有一个,就是害怕失败。。。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81页 - 第二章 生命、死亡、焦虑

他(齊克果)認為恐懼是害怕某種東西,而憂慮是害怕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幽默地注明「並不是指無事可做的什麼都沒有」。人憂慮(或焦慮)的是喪失自己,成為無物,這種焦慮是無法定位的。就如羅洛·梅所說的,「它會同時從每一面來攻擊我們」。無法了解也無法定位的害怕,就無法去面對,而成為更可怕的寂靜,會引發無助的感覺,必然產生更進一步的焦慮。(弗洛伊德覺得焦慮是一種無助的反應,他寫道:「焦慮是一種信號,表示有危險存在。」而個體,「預期會發生一種無助的處境。」)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86页 - 第二章,死亡焦虑的临床表现

婚姻的失败威胁到她的特殊感,这种感觉是否认死亡时最常见、最有利的防御方式。
在中国,很多人用显赫的“前世”来特殊化自己,这也是很多国人否认死亡很常见的防御方式。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82页 - 第二章 生命、死亡、焦慮

人生偶爾會遇到某種令人震撼的經驗,撕裂防衛機轉的帷幕,讓原始的死亡焦慮浮現在意識之中。可是,潛意識的「自我」會很快地修補這個裂縫,再度把焦慮的本質隱藏起來。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393页 - 第六章,责任——责任与存在内疚

可是人要怎么发现自己的潜力呢?人怎么在遇见它是认出它呢?人怎么知道自己迷失了呢?海德格尔、田立克、马斯洛和罗洛梅都会同声回答:“透过内径!透过焦虑!透过良心的呼唤!”他们一直同意存在的内疚是正向的建设力量,是呼唤人回归自己的向导
  若是没有对自己全然“负责”之后的“存在内疚”,恐怕一个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存在内疚所带来的焦躁不安的感觉,让人不得不实现自己。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160页 - 第三章,儿童对死亡的概念,死亡焦虑与精神病理的发展

每一个小孩都见过昆虫、花朵、宠物、其他小动物的死亡,这些死亡可能成为困惑和焦虑的来源,引发小孩找父母讨论关于死亡的疑问和恐惧。可是面对人类死亡的小孩,就会承受巨大的创伤。
  其他小孩的死亡特别可怕,因为动摇了只有老人才会死的想法。年幼而重要的手足死亡,对小孩是重大的创伤,小孩的反应可能非常复杂……
  活的东西是像自己的一个象征(因为都是活的,有相同的属性)。其他东西死亡小孩还可以承受,因为毕竟不那么像自己;人类的死亡对于小孩来说创伤会比较大,因为更加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如果是身边同龄的小伙伴死亡,那么对小孩来说创伤是尤其巨大的,因为这更加像自己了,更容易联想到自己可能的处境。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36页 - 第一章

存在的立场强调不同的基本冲突:既不是本能收到压抑所造成的冲突,也不是内化的重要承认所造成的冲突,而是个体面临存在的既定事实所造成的冲突。我所谓存在的“既定事实”是指某些终极关怀,这些固有的性质是人类存在世上必然会有的部分,是无法逃避的部分。
人要怎么发现这些既定事实的本质呢?从某方面来说,这个任务并不困难,方法就是深入的个人反思,所需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孤独、安静、时间、脱离日常分散我们注意力的生活(我们的经验世界充满这种分散注意力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推开或排除日常的世界,如果我们深深反思自己在世上的“处境”、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界限、我们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达到所有根据之下的根据,必然会面临存在的既定事实、“深处的结构”,我称之为“终极关怀”。这个反思的过程常常被某些急迫的经验所催化,这些经验被称为“临界”或“边界”处境,例如面临终极的死亡、某些重要而不能改变的决定,或是某些提供意义的重要架构完全瓦解。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135页 - 第三章,儿童对死亡的概念——对儿童的观察

摘录如下:
男孩:我昨天晚上看见一只死蜜蜂
医师:看起来死掉了吗?
男孩:它是被杀死的,有人踩到它,然后就死了。
医师:像人死掉一样吗?
……
生活中的每一个死亡的经验,不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可以让儿童联想到自己。没有什么比死亡和死人更加可怕,因为这很容易让儿童联想到:自己,也会死亡。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53页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讨论伊底帕斯情结时,指出伟大的文学作品能留存下来,是因为读者心中会有某种东西一跃而出,拥抱真理。虚构人物中的真理使我们感动,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真理。此外,伟大的文学作品还教导我们认识自己,因为这些作品真实得令人感到刺痛,就像任何临床数据一样真实。
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不论其人格与各种小说中的角色如何不同,终究是高度自我坦露的人。……如果伊丽莎白女王或腓特烈大帝或海明威,阅读自己的传记,他们会宣称:‘啊!并没有泄露我的秘密!’可是,如果娜塔莎·罗斯托夫阅读《战争与和平》,她会用双手遮住脸,惊呼:"他怎么会知道?他怎么会知道?"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84页 - 第二章 生命、死亡、焦慮

……殘存在潛意識中的原始死亡憂慮,這種憂慮是生命織錦的一部分,是在生命早期就已形成,在發展確切的概念形式之前就已存在,這是令人顫慄、不可思議、尚未成熟的憂慮,是存在於語言和意象之前和之外的憂慮。

《存在心理治療(上)》的笔记-第315页 - 第六章,责任

责任的意思就是始创的根源,要了解什么是责任,就要了解人是自己创造了自我、命运、生活的困境、感受和苦难。不接受这种责任的病人,就会不断责备别人——别的个人或力量。对他们来说,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疗。
  当我开始承担自己成长的责任的时候,我感到浑身充满力量。因为我知道,我之前被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环境的塑造到此为止,那么哀怨也到此为止。此时和之后的一切都将是我自己的决定,而我也承担这决定所带来的影响。


 存在心理治療(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