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41142166
作者:何夕
页数:355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段人类即将遭逢并陷溺其中的宇宙历史;这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无可抗拒的超级灾难。
地球生物圈能够诞生并存续,完全仰赖于某种精巧到不可思议的幸运,但这样的恩宠却又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危难。
“年”是汉族神话里在除夕之夜为祸人间的凶兽。传说原本虚妄,但当某一天人类终于有能力凭借智慧观照自身的命运时,却赫然发现“天年”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早已显露峥嵘。那是真正的宿命,没有理由,无需解释。在绞索般步步进逼的“天年”面前,万物之灵的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为了不可语冰的孱弱夏虫。
在这个七亿五千万年前肇始的故事里,与“天年”的对决从来没有过胜利者。
现在,轮到了我们……

书籍目录

引子一 史前之前
引子二 哥本哈根
上篇 卷入者
中篇 江哲心
下篇 太平门计划
尾声 太阳坠落

内容概要

何夕,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1971年,十九岁时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迄今问世的二十余篇作品中,有十三篇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含四篇读者提名奖),由此可见何夕作品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何夕的作品涉及宇宙探险、时间旅行、平行时空等多种主题,尤其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代表作有 《六道众生》《伤心者》《爱别离》 等。


 天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刘慈欣写《三体》三部曲之前毕竟有了《超新星纪元》和《球状闪电》的积累,情节展开悬念设置是有一定基础的。作为何夕的第一部长篇,《天年》缺少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动力。前面挖了N个坑,每条线索都没有往前进展,全留最后揭开谜底,这样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悬念,而是故弄玄虚了(特别是人物说话喜欢卖关子,欠扁的感觉)。回想何夕的短篇写法也是类似的,当年看《异域》看了80%还是一头雾水,但最后解开科幻内核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但是这种结构放在长篇里就不太适用了,层层拨开谜底的效果没有达到,核心的惊奇感反倒被拖沓的节奏稀释了。小说内容有超过一半是人物对话,有不少为交代情节设置的对话略显牵强。另外一个有点搞笑的是每个主要人物似乎都特别爱抽搐,不是肩膀抽一下就是脸抽一下,然而“抽搐”的原因有时候还是这个人自己心里的秘密,读者尚不了解,这样这个本来就有点夸张的反应让读者更缺乏认同感了。回想何夕以前的作品,几乎每部都要加入一点男女爱情戏,这次《天年》也未能免俗,然而那个中年婚外恋的设定实在让人感觉有点多余,徐娘半老这种审美也不禁让人唏嘘……说说科幻设定,“超流体纤维”有点圈量子引力的意思,最后一段用切断纤维来推动太阳看来是借鉴了《台球》,结合马太的相对性假说,还颇自圆其说。可惜小说的结尾刚刚有点大片开演的意思,就剧终了,看来是留着写续集。另外有点疑问的是,借用了半个宇宙的引力把太阳拉动了原子直径大小的距离,这,只能说测量精度还真是挺高的……我们假定推着太阳跑可行,但是地球不能落下啊,你这样太阳推走了,地球的轨道离心率就要增加,远日点会越来越远。当然了如果太阳都能推动,地球更不在话下,不过别的行星到时候不管也不行,要不轨道一打乱整不好就得出娄子,至少八大行星都得带上,嗯,这还是个精细活,就怕时间来不及。一个bug,“海王星跑到天王星内侧”,看来何夕是记混了,穿到前一个行星轨道里的那是已经降级的冥王星。太阳系行星轨道不是随便来的,大行星公转周期之间多少都有共振关系,要是两个大行星轨道互相穿插那可不得了,不说早晚撞上也是要留一个飞一个。关于有数学能力的物理学家,其实没有那么稀少,现代就有彭罗斯、惠藤,都是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从发展史来看,数学中的很多分支的发展是靠物理学推动的,并不一定现有数学工具才有物理。
  •     如果只看《天年》这个名字和豆瓣上本书的简介,会下意识认为《天年》和钱莉芳《天意》、《天命》是一个系列的作品。但真正看上几十页,把引子一和引子二看完,马上就能意识到,其实《天年》着眼的是宏大的末日题材,而且小说写得非常……硬。这和他短篇的风格,实在是很微妙地不太相符呢。一言以蔽之,这本书讲的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次发生大灭绝的原因以及人类应对这种灾难的手段。从这个构思来看,《天年》应该只能算系列第一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视角导出大灭绝的根本原因。这两年随着中国科幻逐渐进入长篇时代,在近几年的长篇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末日题材,比如得了雨果奖的那本书,还有宝树的《时间之墟》、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当然也还有这本《天年》。之前看到一个普及人工智能的帖子,虽然帖子本身说得有些危言耸听,不过随着年岁渐长,倒是越发相信大过滤器的确存在了。大过滤器之于文明,也许就如同生命之于一个人。有时候坐班车上下班,会不由自主地在想,如果突然出现大灾难,让整个文明社会没办法运转,那人类文明基本就毁于一旦了。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人类的分工合作,各行各业在自己的领域都已经走得太远,如果一个领域的精英因为某种意外事故全灭,那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就要倒退几十年;而如果所有领域都遭受这种灾难,那现代的文明社会基本也就完蛋了。如果想一直维持居安思危的观念,为了人类社会能够尽可能长地延续下去,那么往更远更深的地方探索,不断发展各种有用或者没用的科技,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民主化,民众对财政的支出也越来越理性和……短视。就连NASA也需要时不时地搞出一个大新闻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这样才方便从国会预算里面多争取到一些研发资金。如果说科研只是人类给自己买的彩票,那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舒服的时代,民众倒还真是越来越不愿意买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彩票。所以,意识到大过滤器的存在,从一个方面来说,反倒能让人类从优渥的物质生活中惊醒,看清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时间节点。能够讲清楚这些东西,就足以表明《天年》是一本很棒的科幻小说,足以让人一口气把《天年》看完。也许正是因为要讲这么宏大的内容,所以《天年》才不得不硬起来,并且在作品中加入很多领域的细致描写和研究,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这本书变得丰满可信,才能在宏观层面上讲好这个故事。也许是国内科幻作家纷纷在写末日题材的缘故,从《天年》的构思、情节铺陈,以及略显苍白的人物造型设计等各个方面来看,这本书都和刚得了雨果奖的那本名作有很微妙的异曲同工之处。但如果说《天年》这本书是在模仿那本名作,或者说《天年》的构思完全受到了那本名作的启发和影响,那么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我也说不出口,要注意到何夕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短篇风格的优秀科幻作家,如果评价他的首部长篇只是蛰伏在别人的阴影之下,那么这种评价对何夕而言实在是太不公平。《天年》虽然有着300多页的篇幅,但这仅仅是大事件的开篇,期待后面何夕写出自己独特的长篇风格。
  •     相比于《三体》的酣畅淋漓,《天年》感觉显得力有不逮。读前半段担心多线索的叙述得不到好的收束,后半段又觉得过于仓促。本书掉书袋的问题是最影响阅读体验的,像其他朋友说的那样,科幻写成了科普的感觉。多领域的涉猎是本书一大优点,但同时不同领域彼此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又显得有些生硬。好多人(包括我)喜欢和三体比,这部作品的确也有三体各个方面的影子。举个小栗子:以文婧和庄颜为例,同样着墨不多,甚至感觉文婧着墨更少,但是文婧的形象更加饱满。我认为这也是何夕老师的优势所在吧。看其他评论说这是系列的第一部,拿小说里的话,“成,住,坏,空”。那就是说这部作品只是一个体系中的基石,还处在“成”的阶段。希望之后的展开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说了好多缺点,依然不妨碍给出4星的评价,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八星
  •     这本书可以浓缩成一个短篇故事,可能是因为何夕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的缘故。从个人的生死和地球的四季上升到整个人类种族的存续以及宇宙尺度的「季节」交替,讨论了宗教信仰,以及环境对种族和文明发展的影响,甚至还承担了一部分科普的作用,不得不说书里大量的专业名词以及解释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而每一个想要探讨的话题似乎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和延展。
  •     何夕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关于宗教的理论,很受影响。至于总体而言,想讲的太多,所以太杂。不过还是期待续。
  •     觉得后面还行,前半部分太啰嗦了,感觉为了悬念而悬念。希望下一部能改掉这个毛病。
  •     看完了何夕的首部长篇《天年》,小说里预言的末日比同题材的其他作品更为真实可信,这也令这个末日让人读来更觉彻底和绝望。但比起这个末日,当读到文婧在梅里雪山主峰给杜原留下的永别遗言时,那一刻冷彻心扉又和数千万年的大冰期有什么区别呢?
  •     语言和情节毫无吸引力,看了五分之一也找不到继续看下去的闪光点
  •     简直没法看,靠唱赞歌得的奖吧
  •     书里说围棋还没有被人工智能攻克,AlphaGo就出来了。 书里说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屠呦呦就得奖了。 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过我们所有人想象了。。。
  •     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铺设悬念太长,感觉进度很慢。。。所以说有下一部吗?
  •     20161030涛涛哥推荐,可以读读看。20161102集中在kindle上看了4天,中国科幻作者对于太空大尺度描写的功力的确越来越好了,这个故事从人类命运或者说从探讨人类命运可能性的角度来说都是相当棒的佳作,读来让人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但中国科幻作家对于故事的把握,对于人性的描写,对于整个故事框架的设计还显得稚嫩,主线,明线,暗线每条线都断断续续略显混乱。可惜了这么洪大的想象,原本应该能更出色。另外何夕如果能有自信出上下两册,再把各条线丰富下,故事演进处理得更平滑,那将会是又一本代表中国科幻的佳作
  •     铺垫太多,干货太少。涉猎之广泛固然是当年的何夕,但思考知深入远不如今日的大刘。爱过~
  •     中规中矩又了无新意,凑字数的感觉……
  •     虎头蛇尾,结尾仓促,不过创意还行。
  •     我居然是耐着性子读完的,没有三体般引人入胜惊心动魄。人物刻画无力,人性描写不深刻。而且我没弄明白你最后拿太阳开刀是为了什么呀?你个因果关系还没交代呢尼玛
  •     没有想象中的好,书中很多点子是何夕短篇来的
  •     四分之三的铺垫过长,后文对天年本身的描绘和人类的抗争却一笔带过;前期被吊足了的胃口,反更令人失望。最后草草地收场,感觉小说只写了一半而已。
  •     两星半。
  •     三星半。行文稍稍生硬了点,结构也比较混乱,部分人物的塑造让人想起何夕老师过去的一些作品。何夕老师第一次的长篇创作不能说是很成功的,但是作为系列第一作,中规中矩倒是算得上。期待后续作品。
  •     体验一般……
  •     冰河释放火山
  •     还记得高三连续几个晚自习读完后的感觉,读下来很流畅,文笔很好,作为三部曲的开篇,并不完美,期待续作
  •     完全是有了一个想法,然后生硬地堆砌一大堆与主题无关的材料。
  •     在现有科技水准上向前一步的宏阔构思,既有技术硬度,也有文学想象。人物形象还是差一点儿,不过个别的人物形象在科幻小说里只是加分项,不太糟就行。我觉得这篇文里冷淮很有爱。永远的江哲心XDDDD
  •     设定是亮点。几乎要让我相信了。但硬的地方太多,人物纸片一样,有某些社科上的论点我印象深刻,但只是一些。只能算是长篇练习之作。(虽然短篇我也不怎么喜欢)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从末日题材来说,这本不如大刘的《超新星纪元》。从生物七节引入,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人文色彩浓厚,还是何夕的那种感觉,但其中关于宗教的描写....无法说出其中的奥妙。勉强三星,毕竟是最喜欢的何夕~
  •     等飞机的时候看了节选 很久没有看何夕的书了 他的短篇以人性的描写和人物刻画优美著称 可是今天再看 感觉有点拖沓重复 观感并没有很好
  •     设定不错,但视角太碎,节奏太散,人物没立起来,故事点到为止。可能是何夕第一部长篇还难以驾驭。三星。多给一星期待下一部。
  •     看了一晚上看完的…发现长大了和小时候看科幻不一样了,这其中好些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忍不住会想去查文献看是作者的思想还是真有这个理论…故事说的还算不错,可惜冷冻胚胎的部分,吴新后来到底怎样了没有交代,以及吴新是怎样有如此物理学眼界的呢……ps我亚马逊买的书错版了,尾声后重复了p327-355,莫非原本是番外结局哈?
  •     人物太多而乱了阵脚,不过设定还是很有看头~
  •     作者长篇小说掌控能力还有些欠缺
  •     期待下一本
  •     软科幻。。 从政治历史出发。 不算典型科幻,我不太喜欢
  •     场面很宏大,但是描写情感剧情时有些生硬。
  •     何夕从六道众生到伤心者,拿出的都是颇有人文关怀的软科幻佳作,和大刘有着不同的味道。这次的长篇变硬了,情节略显拖沓,但是设定挺好,语言流畅,读起来还是很过瘾的。四星向上,期待后续作品。
  •     失望啊,直到最后才开始真正开始讲故事。为了后续的几本作品,前面三分之二的铺垫过于漫长了。
  •     1神父是不会亲自登门拜访然后劝解人皈依宗教的。类似的不可信比比皆是,并且我国要搞宗教发展也是不会让境外什么罗马教会插手的,更别提范哲呗选中的原因竟是他写信给香港那边,这样便证明忠诚?2科幻文学里面的人基本不说“人话”。但科幻座驾往往喜欢绕圈子,喜欢解释,所以大段大段夹杂着生硬的科学知识的台词,变成了推动情节、交代信息的“解释”或者“注解”。由此《天年》还有其他国内科幻文学,阅读的感受好比看一叠悬念极低,但又爱射悬念的流水账………
  •     卧槽从科普角度何夕老师这部简直满分,看得我又心痒痒要去重新翻理科教材了……核心构思还是很棒的,围绕核心历史、宗教、人文各个领域、各种题材的呼应我本人是很喜欢的,不过确实太多的平面化人物视角和大段的科普灌水把故事性给冲淡了,略有遗憾……看到何夕老师出硬科幻长篇还是很开心的,至今仍对六道众生念念不忘
  •     废话太多,情节冗乱
  •     太硬,太多边边角角,有点像看又臭又长的电视剧的感觉。神秘组织的存在基础很有硬伤,他们与主流的分歧原因只因为认识的浅薄,而不是因为根本理念的区别。抛去这些,创意很棒!
  •     正是这样使我为中国科幻而痴迷
  •     天年在主题上并不是那么“刺激”,但是并不影响何夕老师把天年的含义和将会带来的影响讲好。毕竟这一部只是铺垫,很期待后续
  •     设定不错,前面的铺垫太长,等到重点部分全篇已经结束。人物塑造没有什么特色。
  •     299「道教因为太乐观被蔑视了哈哈哈哈」
  •     末日题材,不可避免的会跟《三体》比较,单薄了太多。
  •     感觉铺垫了那么多,组了那么大的局,结果雷声大雨点小,浮出水面的东西也不过如此。
  •     科普内容过多,看着头疼,只能跳过
  •     剧情略显无力,语言勉强及格,人设混乱不堪,好书,非佳作,科幻世界吹大了
  •     也许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总是擅长描绘事件,而非刻画人物。能看出有《三体》的影子,但是收尾略显简单了些。
  •     看完天年,我整个人得到了升华。我终于可以面对三体开杀后两部了。毕竟三体一只是让我想打死叶文洁,还不像天年这样想打死作者。 TMD这就是把一个中篇注了无数水骗钱。我都不说人物塑造等了,光是情节架构都烂无可烂,故弄玄虚。看在整体概念和文笔上各给一星。
  •     文风还是很何夕的,可惜情节比较拖沓,剧情缺乏张力,给四星纯属情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