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书评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807659136
作者:一行禅师
页数:408页

佛陀传

《佛陀传》我想,每一个想要选择这本书的人,大概都是佛学的爱好者,或者是那些想要对佛教有研究的人。当然,选择这本书,也是因为我对佛学有一些喜欢。说到佛法,没有接触过的人大概认为他是非常高深的,接触之后才发现,有些地方是非常的平易近人,有些地方才是博大高深、无所不包。至于这本,给我更好的理解就是关于佛陀。许多人心目中的佛陀,不仅是佛教的创始人,而且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胜者。这个印象在我心中也是这样,知道看到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是有错误的。如果不是看到这本书,恐怕在我的心中,佛陀就是神灵。《佛陀传》这本书出版于1991年,原名《故道白云》,内容直接取材于24本巴利文、梵文以及中文佛典,据说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就成为全世界佛学爱好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从一个放牛娃缚悉底与佛陀的一段因缘开始讲起,绵绵不断地讲述了佛陀八十年的人生经历。读着书中的故事,佛祖释迦摩尼的形象就是一个温和的智者,他从来就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申通和我们一样会感觉到困惑和痛苦。但是佛陀的心是伟大的,他也有家人也有妻子孩子,自从一个人独自走向修行之路开始,她就坚定了拯救众生的大愿。情怀二字是这本书最主要的格调,佛陀年轻时候的情怀,乃至老年时期健康状况的描述,把这位圣人与长者与我们之间的每一个人都拉近了距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所说的佛性,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心中隐藏的星星的没有被说出来的对大千世界的怜悯之心,也是通过修行苦思才能够从自己内心发掘出来的。“自利利他”的信念也是每一个佛教徒的信念。佛陀不仅是伟大的、慈悲的,还是真实可爱的。这本《佛陀传》,如果你认为他是在讲一个人的一生,那就不完全对了。一行禅师的修为和对佛陀一生的追求,再加上他的大愿,注定这本书里有着太多的心血。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心路写得最好,这本书就是一本优秀的书,佛陀的本真呈现在我们面前,佛家的心路也时时让我们在领会着。2014.05

世味无常,佛陀有情

-----读一行禅师著《佛陀传》这本旅法高僧一行禅师的代表作《佛陀传》是一位远方的朋友寄来的。佛家讲缘,新年刚过去就有幸得到这本书,想来一定是我与佛有些缘分的,为此心里很是欢喜。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几乎每天都要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静下心诵读。作为当今世间最有影响力的神宗高僧,一行禅师致力于传播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传递正念生活之道。他于1991年完成出版的这部《佛陀传》,是大师几十年来学佛修持的心血集成。他以放牛的小牧童缚悉底跟随佛陀踏上修行之路的一段因缘为引子,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串联成一个整体,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印度最辉煌的佛陀时代,乔达摩在世八十年间不平凡经历、以及佛教起源与奥妙。有别于一些文字深奥、晦涩难解的佛教著作,一行禅师在书中采用简洁直白,通俗易懂的文字,在还原佛陀的本来面貌和成佛之道的同时,还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因此,对于初次接触佛学,和希望对佛教有一个基本认识的人来说显得浅显而易于接受。我虽不是佛门弟子,但此次有机会阅读大师之作,除了更真实准确地了解佛教外,更重要的是理清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和疑惑,明确了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应该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尤其是颠覆了一直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将佛教与民间神明混为一谈的印象,对于佛教的认识理解也不再单纯局限于念佛、吃素、打坐、诵经等形式。一行禅师还愿了一个真实的佛陀,他如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父母妻儿,也有过痛苦困惑。为找寻替所有众生脱苦之道,而选择了出家、修行、历经重重磨难,并最终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四十九天时大悟。他感叹“所有众生都潜藏着开悟的智慧种子,可惜我们多生多世都被淹没在生死的汪洋里!”他发现“所有人真正渴望的爱,是慈爱和悲悯心。因为慈爱是替别人带来欢乐的心量,而悲悯心则是替别人解除苦难的胸怀。”佛陀视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弘化、度众终生却不以创世主或主宰神自居,他以他素有的循序渐进的启发,和睿智的解惑对谈,与弟子一起对爱、美、谦卑、恐惧、依恋、欲望、慈悲、孤独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议题进行探讨,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因为佛陀对自己承诺,要把他的发现与大众分享,以使他们从苦痛之中解脱出来,为人们面对生活的难题,寻找人生真理提供勇气和力量。除了对世事深切的感悟之外,佛陀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的感恩与尊重,以及在自然中领悟,在平实的生活里体会的修行之道,都无不深深地感染我们,让我们的浮躁与肤浅相形见绌了。其实这也是佛法最光辉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要求你为此改变什么,也不要求你你做任何不希望做的事情。但它却能够使你从实际生活当中,学会宽容放松自己,学会看淡世间的物欲名利,让身心回归平静明朗。

重行故道,细看白云

晚上用睡前时间看完了《佛陀传》,一本充满了温情与智慧的书。佛陀如同一位导师,而不是一位神明,实实在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他也有过烦恼,也有过妻儿,受伤时也会出血,生病时也会不适。佛陀没有任何神通,但拥有着对世界的透彻认识,与参悟了物质世界实质的智慧与禅心,所谓大彻大悟。我很喜欢曾经看到的一句话:“佛陀生病如果会痛苦,那么他便不是佛了,如果不会痛苦,那他便不是人了,而事实上,佛陀会痛,但不会苦”。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是谁也无法躲避,而苦是由痛产生的主观意向,解脱之道便是看透“痛”的本质,而去脱离苦海。专注当下,参透无常。这应该是看完全书后最大的收获。专注于一花一叶,专注于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路,每一口食物,逐渐静下来,似乎一切都那么自然,都那么美好。这实在是一门修行,一门静心之道。无常即是无恒常,一起不断变换,相互转化着的,没有什么能从“存在”变成“不存在”。无常的概念总让我想到物理上的守恒定律。能量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难道不正是“无常”之道吗?想起大二的时候买的一本书,里面曾谈过理论物理与佛家思想的关系。当时不甚理解,现在想来应该翻出重新一阅。一颗种子破土长成大树,但种子没有消失,它已经成为了树的一部分,而树的每一条枝干,每一片叶子,也都是种子的延续。正如这本书的原名《故道白云》,佛陀入涅槃,但觉悟之道已传颂千年。“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行过的路,仍在我们脚下。”

与佛陀相遇

这本《佛陀传》我看得很慢很专心,加之文字也多,因而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想这也是作者一行禅师写作这本书的初衷——不必着急,慢慢读来,走近佛陀。我们常常在寺庙中见到的那个高高在上,被众人膜拜的塑像,他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行禅师告诉我们,佛陀是个历史中存在的真实的人,他不是被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生而为佛。他虽出生有奇兆,身份很高贵,成长很顺遂,但直至那时,他还是只是一个释迦族国王的儿子。有一天,他抛国别妻离子,只身踏上修行之路,历经七年的艰难,终于怔得大道,被他的弟子称为“佛陀”,即“觉悟者”。一行禅师的行文实在是非常好,娓娓道来,柔婉舒缓,佛陀的人生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那些河流、树木、青草、花朵、天空、白云、山峦、农田、牧童、少女,都是这画卷不可缺少的元素。佛陀的悟道与得道,都与周围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想要消除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也想拯救更多世人于痛苦之中。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象佛陀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他必定面容柔和,眼神清澈,语言坚定。想象着那一群比丘,围坐在佛陀身边,听他讲道。若能穿越时空,身为其中一员,那必定是幸福的。他讲述自己所悟之道时,常常会先讲故事,尤其是对那些孩童们,他的故事让他们十分入迷,然而那故事的启发,却是深入人心的。佛陀,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传道者。其实,我并不信仰佛教。在去过了许多寺庙之后,又往往感到非常迷惑。富丽堂皇的寺庙,在高高的佛像边,堆放着小山般的供品。花大价钱烧高香的人们,闭着眼睛喃喃自语,又或者向着一个木胎泥塑大磕其头。而寺中的僧人们,有的在门口售票,有的在供桌旁打盹,有的在向周围的人们推销各种价钱的高香,又或者摆出一副半仙的样子给人们算命。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会想,这里有佛像,有穿僧袍的人,有寺庙,可是这里有佛吗?有法吗?有僧吗?当一个人想要成为比丘,佛陀会为他受戒,并且会让他念诵,“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佛陀说,一个比丘只要三件衲衣,一个钵就够了。然后,就是潜心修行和向世人弘法。佛陀说,我所教的只是修行的方法,不是应该对它执著或崇拜的。佛陀说,你见到佛所教的,就是见到佛。如果你单是见到我这个身体而不见我所教的,那便完全没有价值了。佛陀是伟大的,他所传达的教义也是伟大的,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言出必行的践行者,也是一个参透人生的哲学家。当然,没有一种教义是完美无缺,并且能够让所有人信服的。对于那些“在家的人们”,佛陀指出了一条道路,这条路的沿途有艰辛也有美丽的风景。他鼓励人们努力去走,体味艰辛,也享受美景。不必执著于这条路的终点,但一定不要忘记沿途认真走过的每一步所感受到的每一处风景。这就是佛陀所创立的伟大的“生活禅”。信不信仰佛教,其实并不重要。但吸收佛教中好的教义,的确可以让人气定神闲,可以有更慈悲的胸怀,更包容广阔的爱。看看调停僧团内部纠纷的“七灭诤”——面对面坐谈,尽量记述冲突细节,不倔强,自行承认过失,接受裁决等等,不仅可以让人静心思索,修正言行,更可以用来处理生活中的纠纷。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已受益颇深。佛陀不是神,他是个人,所以佛陀的临终遗言是:“比丘们,细听‘如来’现在要说的话,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佛陀虽死,教义却不死,它似巨大的种子,千百年来一直在生长。身入红尘,遍尝烦恼,体验人生的各种困苦,人类一直在寻求各种解脱之道。佛陀说,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解脱之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性,觉悟的潜能就是佛。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既是人物传记,也是一本语言优美情节动人的小说。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中体味佛陀的大从容与大智慧,也了解到佛教的许多历史和知识。可以说,这是一行禅师的佛陀,毕竟,这个近3000年前的人,他的故事经过了无数代的记载和传承。但,正如佛陀所说,见到佛陀所教的,就是见到佛。所以,必有一个佛陀,深藏在这本书中,等待着与每一个读者相会。。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算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新版《故道白云》——《佛陀传》。想说说自己的感受。一行禅师的佛陀事迹描述,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教的意思。那是一个平实、和蔼、亲切的佛陀,与普通人无异,禅坐于菩提树下,静思、冥想,于是得悟大道,心念慈悲,普度众生。书本的角度是从众生看过去的,在众人的眼中,佛陀就在眼前站立着,面带微笑,为他的信徒讲解佛教的四谛、八道、十二正法。我可以不看那些深奥的教义,但我无法摆脱佛陀如此和蔼良善的笑容。那种说法的感受,从来不是满灌或者强迫的。我终于可以理解一行禅师那句“与佛陀一同行走、呼吸、行大道”的意思了。那不是信徒的夸赞,更不是崇拜者的谬论,那是真切地存在于这本书的情感。如非对佛教、对佛陀有深厚情感的人,不能写出这样的语言、词句。书写得平实,不难懂。我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凌晨四时,晨光微露,我却没有睡意,反复回味着书中,那个和蔼、亲切的佛陀形象。因为之前对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比较熟悉,所以着重看了目犍连的故事。他曾是一名苦修大师的弟子,因为仰慕佛陀的说教,而与朋友舍利弗一同投于佛陀门下,聆听佛陀的教导。曾记得有一次看视频,讲解六道轮回的故事。那个故事中,卫城小国的民众遭受着战火的侵袭。目犍连尊者于是请教佛陀,允许他前去搭救。但佛陀没有允诺,只说因果不虚,不能强行改变。但慈悲之心让目犍连尊者不能眼看着民众受苦,于是施展神通,用衣袖将民众救走。结果,当他将一众百姓带回住地后却发现,衣袖中只有一滩血水,没有活着的人了。目犍连尊者终于明白,因果报应、真实不虚的道理。其实故事与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偶尔在看到因果循环、生死轮回的道理时,想了起来。所谓神通,大概也是后世信徒尊崇尊者加上去的神话。这样听上去,更多地像命定论。佛陀之所以会成为佛陀,是因为命中注定,而民众之所以会死,也是因为命中注定。但我还是觉得,佛教的理论,积极的更多。佛陀会成为国王还是佛陀,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目犍连尊者会去救民众,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至于民众,因为上一世中,那些民众为村民,他们杀死了一池塘的鱼儿。那些鱼儿转世之后成为敌军,又杀回来,完结前世仇怨。有点扯远了,很好的一本书,我想我会再买一本,放在床头。

我即佛陀——读《佛陀传》

  本人早在2001年即皈依了佛门,成为一名在家修行的居士。佛对于我有两种含义:首先是宗教的,是一种信仰,我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有点信仰其实挺好,可以让你活得相对轻松些;其次,我觉得佛学也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看世界的方法。当然,从根本上说,宗教即是哲学,两者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定位。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更形而上,而宗教则更注重一些仪式性的东西。  基于此,我在读诵佛经的时候对世尊佛陀也是两种印象:首先是佛经中所说的那位超自然的存在,是如来佛,法力无边,可以渡一切苦厄,可以在忉利天为天王说法;而同时,佛陀又是佛经的著作者,是佛学理论的创始人,是开创新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第一位修成正果的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位和孔子一样的先驱。当然这两个身份也不可能完全分得开,因为释迦牟尼所宣讲的佛法,最终都指向如来的正果;而如来的法力,也都要通过一种智慧向世人传达。而对于一位学佛的人来说,首先接触的还是佛陀所宣讲的佛法,最想了解的还是佛陀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智慧;而即便是对于那些只把佛学当成一种宗教的人们来说,佛陀作为第一个在末法时代修成正果的先驱,他的生平也极其值得探寻。  一行禅师所著的《佛陀传》,就能够帮我们了解佛陀。  这本传记的结构很有意思,它通过一个后来成为佛陀弟子的小孩子——缚悉底的视角来讲述佛陀的生平。这个缚悉底是一个放牛娃,在放水牛的过程中认识了佛陀——当时佛陀还没有成道,还只是乔达摩·悉达多——而悉达多就在认识缚悉底的地方,在一棵菩提树下悟了道。可以说,缚悉底和他的小伙伴们是佛陀悟道的见证者,同时他们也有幸成为了佛陀悟道之后第一批聆听佛陀讲法的听众。书上甚至告诉我们,“佛陀”这个名字也是这群小伙伴当中的善生提出来的,而这位善生即是佛陀修行苦修之法饿晕了之后,用乳汁和米饭将佛陀救活的那个小女孩。  缚悉底后来跟随了佛陀,并逐渐认识了佛陀的弟子,在他和佛陀的其他弟子互相讲述佛陀的故事的过程中,佛陀的生平逐渐完整地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行禅师并没有拘泥于某个过程是谁在讲述,而是跳脱开去,由他自己来担当讲述人的角色,而当需要转折和衔接的时候,才会再提到讲述者。不过,读者还是能够隐隐地记得缚悉底这条主线,直到最后仍然从他的视角进行了收尾:“现在专注踏着的每一步,缚悉底都很清楚自己是重步着佛陀的足迹。佛陀之道,就在他的脚下。佛陀曾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里。每踏安详的一步,都会令佛陀的故道与白云得到重生。”“佛陀是本源……这些河流所到之处,佛陀都会在那里。”这个结尾,也可以看到一行禅师的用意,他在这里告诉我们,佛陀的精神永存。这也是为什么本书最初的名字叫做《故道白云》的原因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讲述佛陀生平并不是本书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告诉我们佛陀为什么会成为佛陀,他的思想和智慧都是什么。在这本近四百页的书中,佛陀的讲道说法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为我们很完整地梳理了佛陀基本思想和教义。佛陀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世界的紧密相关性:“我们通常都以为一片树叶只会在春天生长。但乔达摩却见到它久远以来已经存在于阳光、白云、那棵树和它自己。如果见到那树叶从未出生过,他也会见到他自己从没有出生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紧密相关,所以从根本上说,也就没什么分别:“那片树叶与他的身体为一。他们彼此都没有个别、永恒的自体。任何一样都不能够脱离宇宙其他的一切,独自生存。见到所有现象的互依性,悉达多了悟到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他明白到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因为互依和无我,所以一切的执着都是无意义的。“一般人就是因为存有错误的见解而被困于无穷的苦海里:他们相信那些无常的东西是恒常的;无自性的东西是有独立本体的;无生灭的东西是有生灭的;而他们又把不可侵害的分成不同的部分看待。”如果看透和放下,我们的人生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和痛苦。  佛陀的世界观是把“我”和世界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他才会圆融、才会包容一切,才会有大爱。佛门其实并不是哲学,因为佛陀从来不回答形而上的问题,因为纠缠那些问题并无助于我们合理地看待这个世界;佛门也不是宗教,因为佛陀的世界里没并有神的存在,而且佛陀认为只要能够像他那样看待世界,谁都有证得果位的一天。所以我把佛门看成宗教和哲学都不准确,但它依然是一种信仰,一种智慧。  两千多年前,佛陀入灭。但两千多年来,佛陀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这世界当中。当佛陀心里的话又重新进入我的心里,我就可以说,我即佛陀。当您看了我的文章的时候,我也可以说,您即是我。而我们都以这样的思维看待世界,看待他人,不挑剔别人,只反省自己,世界该会多么美好。

心中有佛即是佛

人人都知道佛陀的大名,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佛陀,但你心中的佛陀真的就是那个真实的佛陀吗?这个看似有些绕嘴的问题,其实内核却非常深刻,因为它将关乎你的信仰。试问如果你所理解的那个佛并不是真正的佛,那你的信仰似乎也便不真切了。于是,我们不仅要虔诚,要沐浴斋戒,要心中有佛,更要了解佛陀,那个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人心的伟大人物,而这本《佛陀传》,无疑是走进他的最佳读本。首先本书的作者就值得我们尊敬。一行禅师,这个相貌平凡的越南僧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了无限的普世价值。越南战争期间,他组织青年人致力于和平运动。战争结束后,他也仍在为和平与人民幸福所奔走。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和平事业,也正因此,他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当之无愧。一行禅师在越南被人称作“当世佛陀”,在越南人心中,他就是佛,但是支持一行禅师坚持下来的很大原因,就是他的心中始终有佛陀那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即心中有佛就是佛。我们今天很多人都自称信奉佛教,家里供着佛,出外拜着佛,闲暇谈着佛,唯独心中没有佛,只是浮于表面,那他一辈子也无法寻觅到佛法的真谛。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佛陀那充满苦难但又极度光辉的一生,里面也渗透进了许多一行禅师自己的思想。你不仅可以走近佛陀,把他从神坛上请下来,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更会了解很多佛学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心中永远记住,只要你心中真的有佛,那你就是自己的佛。

去往彼岸

   《故道白云》,生日礼物,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本以为这本佛陀传会像寺庙里的壁画中一般讲述各种神迹、降妖伏魔、大显法威的神奇故事,但却是一本平和安详的书。就跟书中讲述佛陀缓缓前行、娓娓道来、一心弘法、普度众生的功绩一般,这本书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心态是否平和、妄念有无增加、能否继续微笑着面对一切。   除去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渲染,却包含了生死、因果、觉悟、践行;平和的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却悄然播撒了种子在心里;平淡沉稳的讲述,却隐藏着践行和勇气和深刻的智慧。完美?似乎没那么完美,佛陀也有艰苦的寻道之路,也有命悬一线之际,也要面对生离死别,也有担心和忧虑,也有生老病死。不知道观想和证悟是怎样的过程,但似乎彻底的喜悦会从中萌生。   也许是巧合,读完佛陀涅槃的章节。掩卷抬头之际,发现耳边的音乐放着“The end of the world. No i’m not afraid to die. I just want to say good-bye to all i know......” 我不知道佛法的奥妙精深,但却被这平和安详所感染,从这最浅薄表面处遥望着彼岸。自己不证道,永远也体会不到。正如书名所述,佛陀之道就在脚下,佛陀曾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里。能如佛陀般行走,那你就是佛陀。能如佛陀般望见那云,那你就是佛陀。从这里到那里的彼岸,但愿有勇气和智慧到达。   

一个好看的佛陀传记版本

书从十年前与佛陀结缘的牧童缚悉底跟着佛陀出家修行开始写起,追述了佛陀降生前的异象及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的过程。重点写了佛陀身负使命降世,当时社会不公平的种姓制度及贵族的腐化堕落,促使他寻找解决的办法。在长时间和妻子深入民众和村庄,帮助社会上最贫困的人的过程中,悉达多认识到人们不单是被困在社会不公平和疾病的折磨中,还被他们自己的心智所产生的忧悲苦恼束缚着。因此认为:心底的平静才是社会工作的真正根基。他认为,宗教的探索并不只限于研读圣典,而是要兼顾禅坐静思的修习,才能达到心智的解脱和释放。所以,悉达多决定在他目前的生活中修学大道。生子之后,悉达多不告而别,出家学佛,寻找替所有众生脱苦之道。在导师的指点下,悉达多的修行非常顺利,短时间即达到了导师们修行的最高境界,但依然未能了脱生死。于是,悉达多放弃了对传统与经典的依赖,靠自己找寻大道。坐在毕钵罗树下,悉达多把甚深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终于开悟: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无常和无我就是生命必需的条件。没有无常和无我,任何事物都没法生长和发展。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分别个体的妄见。于是,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路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能够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他辨察到在体内存有无数众生,所有其他众生也就是他自己。体内每一个细胞都蕴藏着天地万物,而且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看到的生死,只是现象而非实相。众生因为不明白他们实与万物同体,而陷于苦恼。这种无明,产生了无限的悲忧、恼乱和困扰。了解明了就是解脱的钥匙,锻炼念念留心体察,看到一切事物的核心,才能达至解脱和彻悟。并且体悟到,所有众生都潜藏着开悟的智慧的种子,彻悟的悉达多决心把他的发现与大众分享,以使他们从苦痛中解脱出来,得到自在与安乐。证得大道的悉达多第一次开示的竟是一群村童,以吃橘子为例,生动形象地让这些小孩子理解:要修习生活上的留心专注,才能加深对一切的了解。这样,才能明白自己,进而了解他人和一切的事物。那时,便会更有爱心。当每个人都了解别人时,所有的人便会相互包容,互相爱护。那时,这个世界就再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了。悉达多找到的大道即为觉醒之道,于是,悉达多有了“佛陀”(一个觉醒了的人)的称号,那棵毕钵罗树也有了“菩提树”(觉醒的树)的称号。“菩提”与“佛陀”同一根源,皆是觉醒的意思。“所有众生都本具开悟的心性,每个人都存藏着开悟的种子。众生都不用向身外求悟,因为他们本身就含藏着宇宙间的所有智慧和力量。”佛陀的这一伟大发现,即“众生是佛”,这为佛教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得知这一结论的人们,尤其深受种姓制度之苦的人们,是无法不燃起见到佛本性的希冀的。所以,佛陀弘法四十五年,泽被整个恒河流域的国家,成为影响最大的宗教潮流。想不到,一个外国人写的佛陀传,竟然是这样好看。感谢译者艰苦认真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看的一个佛陀传记版本。文字指瑕:1.第31页、75页、163页、195页、223页等,多次出现了该用“阴”的地方用了“荫”。根据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2.第123页,第四段第三行中“思惟”当为“思维”。

安于当下 专注于此刻

终于看完朋友力推数次的《佛陀传》,本以为无非和之前看过的佛教书籍相同,不想却让我看透和看开了一直以来很迷茫的一些事情,我不是佛教徒,但这次收获的感悟我认为对这个年纪的我们(特别是女朋友们)都很有用,所以很想拿出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希望我们都能做到真正的安于当下,专注于此刻。佛陀说:“生命只可在目前的一刻找到,但我们很少会真心投入此刻。相反,我们喜欢追逐过去或憧憬未来。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我们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忆和明天的梦想。唯一去与生命重新接触的方法,就是回到目前这一刻。只有当你重回这一刻,你才会觉醒过来。而就只有在这时,你才可以找回真我。”试着回想我们此刻拥有的烦恼与痛苦,有哪一件不是和过去/未来发生关系的,或已成为既定事实,或是不切实际的猜测/幻想;我们再试着回想我们曾有过的猜测/幻象,后来都真的成为事实了吗?还是多数不在自己的预判之内或出乎意料了?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怎样,但敏感如我,每天心里都有无数的猜测/幻象/想法出现,真的实现了的却并不多。所以,这些胡思乱想都不是必要的,而多数痛苦的来源却恰恰来源于此,所以我们要安于当下,专注于此刻。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六根清净,佛陀的境界也不是谁谁谁都能做到的,但我想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自己陷入不切实际的思绪时马上警觉并转移视线,做到这一点,对于保持心情的平和应该也会很有帮助了。(这两天我小试了一下,感觉效果不错)安于当下,并不代表我们不思索未来,佛陀能够安于当下,却一直做着他毕生追求的事业:感化大众,给每一个平凡的大众都带去解脱的方法;比丘们能安于当下,是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寻求解脱之道。安于当下,要求我们对于未来有明确的思考和目标,并真正的转化为动力,做不到这一点,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我想也是无法安于当下的。安于当下,专注于此刻要求我们真正的保持心的纯粹。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曾说他的心已被全部污染,无法再去轻易相信别人了。目犍连在劝说一位因过去遭遇而堕落成为妓女的妇女说:“你为何这样悲观呢?无论你的过去怎样,你都可以改变自己,创造未来。脏衣可以洗净啊,一个满载混乱和疲乏的心,也可以被觉悟之水净化过来。佛陀说过,每个人都有醒觉和找到平和喜悦的潜能。”如果因为无法相信别人而让你痛苦/不开心/看事情复杂,那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就像佛陀那样,即使最亲密的人背叛了你,也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化他/宽容他,即使当时并没有给予正面的回馈,但终有一天,事实会证明一切的,这一点我在之前的经历深有体会。看似懂了很多道理的我,应该在之后的生活中还会继续痛苦下去,我也不知道这段感悟可以陪我看开多久,但我想至少此刻的我是解脱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安于当下,专注于此刻”吧。虽然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每一个自我,都拥有去过好此刻的权力,我们只有一起去努力去过好此刻了。亲故们,共勉之。(请大家不要嫌弃语文不及格的我)

佛的真谛

在婆婆弥留的前几个月,她还尚能在她二姐的陪伴下,坐飞机去到二姐在东北的家。东北好像是一个佛教极为盛行的地域,总之,在她回来的时候,尽管已经食难下咽,但还是先回到她婆婆的房间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是她做媳妇几十年来第一次给九十多岁的老婆婆洗头。婆婆跟我的老婆婆打年轻就闹得不可开交,却在最后的日子言归于好。这也使得老婆婆在婆婆去世之后真诚地流了一些眼泪。一向独断的婆婆甚至给我道歉,说以前自己太过专断,伤害了我许多。我甚为惶恐,继而觉得难过——我知道,婆婆这是在为疾病忏悔,因为她告诉我,她在东北的时候那些学佛的人教过她什么。她还带回来一些光盘让我看。我知道,她在真诚忏悔,以期佛祖保佑,让她能够在这世上的日子多一些。佛真的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吗?其实我身边不乏给我宣说佛家思想的人,可是他们给我说的时候,总是说学佛可以祛病防身,说学佛就完全体会不到病痛,学佛可以富足等等等等。所以,我总对佛将信将疑,如果佛祖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些学佛之人就应该都平静喜乐,为什么仍然是心念钱财与病痛,仍然一副满是欲求的样子呢?本以为这么厚的一本《佛陀传》晦涩难懂,谁知道不忍释卷的两天便可读完。这里面没有诘屈聱牙的文字,没有艰涩难懂的术语,甚至没有神乎其神的神迹,有的只是一种平静忘我的叙述。在这里,佛陀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同样曾经有着爱与痛苦的凡人。他也曾为离开妻儿而游移不定,也曾体会亲朋去世的悲戚,也曾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也曾遭遇凡人所遭遇的病痛……这只是一本秉承佛家不妄语的思想而著成的释迦牟尼的生平之书。看完《佛陀传》,我想,可以解决我许多的疑惑。首先,佛并不是能够赐予你战胜病痛的超能力,而是,他教会你的是关注当前,体会本体。他在告诉你,“你”并不是“你”,而是一具可以观察的肉体,甚至于“体会与感受”也并不属于你,而同肉体一样,是游离于“你”之外的一种物质,你需要做的只是观察而已。如果果然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所谓生死和病痛以及喜乐,这些不过是与我们无关的一些东西,而这些无关的东西当然不属于“你”,那么我们又怎么会感到痛苦或者快乐?在这个层面上,佛其实是教给人类超脱的本领,真能够做到超脱,那么自然就具备了脱离痛苦的能力。作者在对佛陀生平进行详尽的介绍中,也对各种佛经的来历进行了详细叙说,在其中对于一些佛教初学者的疑惑也自然给予了中肯的解答。他所解答的佛教在我心中才是一种伟大的宗教,而不是利用各种条件诱惑世人的宗教,他交给你的事观想自在,而不是在诵读佛经的时候心中默念欲求。

故道白云

厚厚的一本书,现在的名字太直白。还是喜欢原来的书名:故道白云。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走过的路,仍在我们的脚下。有诗意,又很安心。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悟道,转法轮,入灭,禅师用白水的心情写出来,平淡的写着佛陀的一生。越来越欣赏这种淳朴的生活 - 说朴素的话,做朴素的事,用朴素的心。没有大悲大喜,也就不会耗费无用的心力去执着什么。记得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一次经师和戒师发生冲突且不断升级,佛陀企图介入时被一个比丘阻止“师父,请你不要插手此事,回去静修吧,这事与你无关。我们已是成人,一切都懂得自己解决。”佛陀是怎么回应的呢?他站起来,离开了礼堂。他回到自己的房子,拿起乞钵,步往挢赏弥乞食。之后,他独自行入森林里乞食。吃完后,他又起来离开挢赏弥,向着河那边走。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就是他的随从罗祇多和阿难陀也不知道他离开了•••••离开了足有一年零四个月才回来,找舍利弗谈话,告诉舍利弗他的心事“我们必须一起尽力防止这美丽的精舍有不和的事件发生。”还有佛陀入灭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比丘们,细听如来现在要说的话。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正确理解空的含义,活在当下

有些微凉的周末,下着雨。 和朋友约喝茶,因为某种原因,周六推周日,周日又推下周,结果整整两天一个人,清茶一壶,北海道和香一柱,捧着一行禅师36万字的《佛陀传》一页页地读。 关注《佛陀传》这本书,毫不犹豫地纳入我的云一斋,是因为很早以前,我的母亲就皈依了佛门,有了法号。不管母亲云游到了哪里,她都会去住处附近的庙堂上香,添灯油,拜菩萨。到了晚年,母亲更是和信徒们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佛门圣地。虽然至今我还没有随了母亲的信仰,但一直以来,我都对母亲的佛深深感恩。因为母亲的佛给了母亲信念,给了母亲平安,给了母亲希望。记得我刚来厦门的时候,母亲因担心我过得好不好,夜不能寐,及她的菩萨安慰了她。菩萨说,不用担心,她在那边很好,会越来越好。于是,我也就朝着母亲的愿望,一天天好下去。 言归正传,一行禅师的《佛陀传》是一本佛学入门书,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原名《故道白云》。一行禅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地道出佛陀的生平故事,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到灭寂的一生。阅读《佛陀传》,让我深切感悟体会佛法的大道,也许是今日浮躁社会最清凉的享受。 周日的黄昏,终于读完了厚厚的《佛陀传》。合上书,我做了一次深深的吸呼。《佛陀传》让我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空”。原来所谓的空,不是一无所有,也不是不存在,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存在,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在《佛陀传》P300-P304有佛陀与阿难陀关于“空”与“观空”的探讨,举了个“碗”的例子来说明,让我受益非浅。碗装了水是满的,倒了水似乎是空的,但不是,因为有空气,还是满的。退一步说,碗是空的,但看深一层,碗里还是有水,因为碗的存在有赖于水的存在。进一步,还有火的存在,因为造碗的过程需要火来完成。再看下去,还能见到空气。没有空气,火便没法燃烧,陶匠也没法生存。然后还有烧陶瓷的柴薪,树木,令树木生长的雨水、阳光和泥土,等等。碗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因此一切法都是互相依赖以生死存亡的。生活中,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因为大家彼此都是关联的。 《佛陀传》不解决生死问题,但能带领人们超越生死,解除生活的烦恼。佛陀告诉我们,真正快乐的来源,是自由和自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经验到生命的美妙。快乐就是察觉着现在发生的一切,同时绝无执著和忧惧,活在当下。 读《佛陀传》,那些与我们生活有关的故事,都有佛理。在P89-P94,讲述了对橘子的关注,也是一种修行。对橘子的关注体现在,剥橘子的的皮,知道在剥它的皮;剥下来放进口里,知道是把橘子放入口里;体验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知道是橘子的芳香美味。吃橘子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忘记它。那么橘子是非常真实的,吃它的人便也是真实的了。从吃橘子,与橘子的接触和沟通,看我们是否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体会这一刻的美好。这就是佛陀说的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不思念昨天或明天。 从橘子我想到做人,与朋友交往。如果我们能做到佛陀说的专注、真实,那么我们就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自己别人受到伤害。还是佛陀说的,有了了解,才可以有爱。而有了爱,就可以有接收和包容,这才是生活的美好之道。

与心中的佛陀近距离接触

佛在心中,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佛陀,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自身的佛性,这本《佛陀传》是一行禅师为我们敬奉的,原来一行禅师是越南僧人,正如他所说的自身经历过的“苦谛”让他见到了脱离痛苦的“道谛”,他一生都致力于和平的事业,即使后来流落到法国,但他心中的佛性不灭,他始终怀着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也就是星云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为大家设立静修道场,他带领着我们走进佛陀的生命历程。《佛陀传》这本书直接取材于24本巴利文、梵文以及中文佛典,从一个放牛娃缚悉底与佛陀的一段因缘开始讲起,绵绵不断地讲述了佛陀八十年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佛陀,一个生活化的佛陀,他少了几分崇高,却让我们生发更多的信仰。一行禅师用朴实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佛陀富有人性的一面,不仅是我们拥抱了身外的佛陀,而且让我们与心中的那个佛陀进行心心相印的觉悟。伴随着佛陀一生中的就是这些丰富的佛教思想,如开盘所讲的“佛陀讲《看顾水牛经》”,佛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里面谈到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已让我们有了醒觉的意念。全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主要讲叙了佛陀悉达多的出生、少年以及结婚生子,到了后来的彻底开悟,“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的过程,当我看到悉达多通过念念留心专注的觉察进而达到心、身和呼吸的完满合一,心中自然油生敬佩和感动之情。其中跟随佛陀的修士时时的发问,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我们此刻真正寻思的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静修等等。让我最受用的就是“活在当下”,佛陀对于吃橘子有着自己的看法,佛陀对于吃橘子时候的专心,留意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我吃着橘子的每一片时,我都觉察到它是如何的难得和美好。我吃橘子时,一直都没有忘记它。所以对我来说,橘子是真实的……”这就是活在当下,拥有一种澄清的心,然后用心地体悟这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忽视了橘子或苹果等的真实味道。生命就是要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中篇和下篇讲叙了更多佛陀的思想以及经历,佛陀的一生也经历了生老病死,在这两个篇章里面我学会了平衡自己,正如佛陀所说的,“唯一不会褪灭的没,是慈悲与解脱”,对于痛苦我们不应该苦苦地执着,而对于他人我们应该慈悲,而不是相互比较憎恨,我们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潜能,我们要向世间万物学习,懂得舍弃和释怀。佛陀面对着父王亲人的去世,国家的衰败和战争,僧团内部的斗争和分裂以及他人的攻击等等的苦难,他时时刻刻都有广博的心怀和超脱的智慧,他让我们学到了一种“缘起性空”的真谛。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最简单明白的人生道理,佛陀对孩子们说:“生活得专注留心活在当下的这一刻。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是一个彼此互助的社会,我们要学会容忍和大爱,珍惜生命,活在当下。B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觀自在

自悉達多•喬達摩在菩提下覺悟成佛,自法輪在人世間轉動,自第一句偈語點悟出生命的真相…… 古往今來,多少有情眾生棄離紅塵,與古寺青燈為伴,抑或供佛於室,朝誦暮念,只為在佛法中尋求生命的安寧。佛教在歷史的長河裡沉澱、演變和發展著,無論是否為其信徒 ,世界都不乏都對這一精妙深廣的宗教悉心研究,欲窮理盡性的學者們。他們或許不為永恆的解脫,不為成為超凡脫俗的覺者,而是為了還原宗教本身的意義,為了追求真相與真理而探溯佛教。研究佛教的學問也因此而日漸系統和廣博。學習佛學,無疑要從佛教創始開始,而瞭解其創始人佛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現今,有關佛陀的傳記隨處可見,但其考證來源和敘述功底良莠不齊。又礙於印度歷史神話般的敘事風格,確切的佛陀生平已難定論,所以我初步選擇了四本作者身份較為不同的佛陀傳記閱讀。第一本是日本學者副島正光所著《釋迦其人與其思想》,本書對佛陀生平介紹較為簡略,基本是按照傳統文獻拼譯來。第二本是梁實秋主編的《釋迦牟尼》一書,這本傳記將佛陀一生極其神化,語言過分美化,非常不切實際,但在敘說佛陀傳教的言語奧義上,也不乏可取之處。第三本是麥克爾•凱裡澤(Michael Carrithers)教授所寫的《佛陀—至善的覺悟者》,此書不同於他的《佛陀小傳》,重點擺在講述佛教義理上,對佛陀生平事蹟較為淡化。最後一本是駱繼光教授所著的《佛陀的智慧人生》,從全書整體的敘述來看,作者沒有陷入過分褒貶的窠臼,考證明晰,所以最終我選擇以這本傳記為書寫報告的主要參考。二、 概述釋迦牟尼佛大概降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父親淨飯王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母親摩耶夫人,是拘利國的公主。摩耶夫人四十五歲誕生太子。悉達多太子誕生七天,母親去世。姨母為淨飯王繼後,撫養太子。釋迦牟尼七歲學習學問技藝,兵法和強身健體的武術等。十六歲時,與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結婚並生下一子名為羅睺羅。宮殿中生活優裕,但悉達多始終不能感到身心的快樂。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夜裡,悉達多拋棄一切,帶著侍從車匿,騎著犍陟白馬,偷偷離開了王宮,到深山曠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脫與人生的真理。悉達多最先在禪定修行者阿羅洛迦羅摩和優陀伽羅摩子處學習數論和無色界的禪定。由於不滿足於所學即離去。後來,悉達多和追隨的五比丘在河邊、森林、荒野中作極端的苦行。然而,最後悉達多領悟到苦行只會折磨自己,和解脫沒有關係,於是放棄苦行另尋解脫之道。同時尋找飲食以恢復身體健康。 追隨的五比丘錯以為他放棄了修道追尋而離去。35歲的悉達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悟得正道。隨後,他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繼而餘生多徒步遍遊於東北印度諸國,宣講佛法,廣泛接納信眾。主要在竹林精舍和祗園精舍兩處地點固定授法講說。八十歲時,佛陀行至離拘屍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的娑羅林,在兩棵沙羅樹之間,右脅而臥,半夜入滅。三、收穫(一)胸懷、堅持、智慧——聖人之所以為聖讀完佛陀傳記,縱觀其一生,且不提被世人刻意神化的種種帶有神力和虛構的傳說故事。單從佛陀一生的選擇和追求來看,他無愧於聖人之名。聖人之所以為人所敬仰、為後世所追念,其具備的首要品格,即是心懷天下蒼生。人生而為個體,以自身的需求為第一,生而有慾。在社會性的結構下,結合人類的自身成長,慾望往往愈來愈盛。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滿足個人身心的私慾,從未念及對整個世界和他人的付出貢獻。佛陀生於優裕的環境,卻能不凝滯於錢財、權勢等身外物。反而積極求索內心的真理,以自度度人為目標,用自己修行的種種苦楚換得生命的真相,讓世人在求索的路上少了茫然無措、少了疑惑徘徊。實在做到了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境界。其二,自而立年出家,誠心求教,又肯耐受苦行之法,這對於青壯年男子來說,需要多麼強大的執念戰勝去身心之慾!證悟之後,周行佈道四十餘載,期間不以自身的崇高地位而逸樂安享,始終誨人不倦。即使是在年色衰微之際,仍能以凡人之軀不畏遠涉,病痛交加時仍弘法釋道,這是用短暫的生命在接近無量的功德。若不是心念篤定的人,如何能堅持得下來!四十載在時間洪荒中固然如彈指一剎,但於人卻可視如長久,肯把一生付於一件事,亦是作為聖者的必要條件。“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而這件事,又是如此值得堅持。其三,淩於普世的智慧。 昔有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至妙的智慧終究借由聖人而出。十二因緣與四聖諦的問世,如同那陰陽化生的八卦符號,從此改變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根本認識。老子有雲“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眾生不可追求聖人之智,反之更凸顯聖人智的重要性。佛陀的覺悟看似是頓悟,實則少不了覽閱世間萬物,經年累行。最後菩提樹下一覺只是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正如佛陀涅槃時的四句所言:“諸行實無常,汝等勿放逸。當自於精進,成就聖賢法。”修行終究是靠點滴積累日益精進的。我們嘗試接近佛陀的智慧,佛陀也以廣大的胸襟分享於我們。那麼佛陀的智慧如何度化眾生呢?這就是我接下來所感悟到的——我執與不執。(二) 我執與不執(1)當行梵行,舍離於有。能感悟和學習佛法,我必感激前塵的善緣,可有善緣,並不一定有福報,這還需要自己去領悟和踐行。在接觸佛家經典前,我是個典型的宿命論者。我確信生命裡一切都是安排好而絕不會改變,其中因果人智尚不可及,人力亦不能作用。然而,在研習佛陀所言之時,結合諸先賢的闡釋,我逐漸改變心念,不沉溺於消極宿命論中,而是一點一滴開始為心中所願而做善行,凡事注重身口意三者,儘量不主觀造惡業。除此以外,我在踐行過程中也明白了, 佛陀言“業”,我想,並非要言業力本身吧。因緣隨轉,既然輪回不滅,我身固存,無論 清淨虔誠還是汙穢造作,造業難免。好業生好果,但執著於成就“業”本身,也難免拜託不了限制與障礙。“業障”不僅存在於壞的果報,而是存於整個“業”的影響之中。如果世人執著於不造業,反而是被其束縛住了。佛強調一個“空”,業亦是空的,執著於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好因好行之中,是所謂使善行“正中偏”。不做而做,無用而用。真正忘記自己在行梵行,才是叫舍離於有,才是真正的道。(2)願得現時,莫存順逆。《信心銘》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願得現時,莫存順逆。”想要得到真理,看透問題,就不要存有任何積極爭取又或是抵觸的態度,不要先入為主地選擇。順其自然必帶來最好的答案。世間萬物,不爭亦不躲,不執著也不放棄。這就是我執與不執最終的真理,此言恰為上文最好的注腳和詮釋。然而這其中的佛法又深於前者——這裡已經深入從行為上升到精神面。面對生活,盡人事是第一層,聽天命是第二層,面對結果,卻終會歸於:“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故行與性,執與不執,了然於心。四、待探讀完佛陀傳,在為聖人一生的偉大而感歎,也為無邊的佛法而深思,但同時伴隨更多的疑惑等待我繼續探求。(一)節欲禁慾?釋迦牟尼佛當年為人生的老病死現象所撼,為求得不陷於老病死的苦難中而開始尋求永恆的涅槃之法。佛的肉身逃不過老病死,然而他在窮盡智慧的情況下擁有了法身。佛陀出離於六道外,可以以旁觀者清的姿態俯視塵世間的生離死別、苦樂瞋喜。然而這其中的一個代價是棄絕情愛、欲望。這令我想到了最近呂克貝松所導演的科幻電影《超體》。女主人公因可以100%地使用人類大腦而獲得古往今來無人能及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她感覺不到肉體的痛苦,亦因了然一切的本質而不存在情慾愛戀。人的生命在無窮無盡地想要接近真理,但是我們接近了真理的最終目的呢?是為了真理本身嗎?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觸碰到了極致的真理,無欲亦無念,無牽亦無掛時,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亦或是我們的存在在宇宙洪荒裡本身就渺如微塵,從無意義。佛陀面對一個深愛自己弟子的女子講述佛法,並收其為門下女眾希望可以讓她斷絕愛意,皈依佛法。最後,那名女子也確實被佛陀的智慧折服,乃至於無比後悔當初自己執著於愛情。讀到此處,作為女子,恕我仍不能理解。世間情愛本是自然而然的產物,孔子讚《詩》之男女情為“思無邪”。若正當的感情是應該被棄置的,追求真理和無病痛無老死的心靈才是人間正道,那正如我上文所問,求到了正道,我們又如何呢?生之短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執著亦有所不執。關於慾望,應“節”不應“禁”。我想這也是走中道的佛陀的本意。心念及此,近來人事相擾仍不得安,不禁讓人暗自嗟道:中道難走,情事更甚!真是世人都太愚鈍,還是情不可怯!回到問題——欲本無錯,有欲求才有佛法,有欲求才有八正道、四聖諦,有欲求才有人追隨佛,即使是“欲得現時”也是欲!慾望就是生命,棄絕慾望就是放棄人生!不是人人都有法身去神行於道,並非人人都能從“情解語”到“識解語”的勘破, 活在當下的一舉一動裡,實現“欲”也可以是生命的圓滿!(二)僧眾何別?佛本只講法,後因僧團人數日益增多而學法者良莠不齊而制定了戒律。從一個角度來說,真正的學法者不會受到戒律的限制。他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何種境遇、職業……得覺悟者往往不在現今之僧伽眾之中。這好比“精《易》者不言易”一樣。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過分拘泥於戒律中,可能反而有損于修行。由此見,作為僧人,與普羅大眾中有智的修心人的區別,是否僅是修行道路的不同,而最終趨向同樣的彼岸呢?五、結語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了凡四訓》亦言:命由心造,福自我求。佛陀終其一生,為世間撒下智慧的種子,不為世人皆窮盡其理,只為人人正念正己,無愧於心。故今日在世,我不為造好命,也不為求福報,為的是在天地間無所愧畏的佇立;為的是這一世不曾光陰虛擲;為的是生生世世的輪迴裡,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和寧靜。

一念心清净 莲花处处开

本来以为会有些晦涩的书籍,却不知不觉越来越喜欢读。佛陀开悟之前的部分,好像在读神话故事,这本书,每次都读很小的一部分,却每每感到内心安宁。以前读过蔡志忠关于佛学的漫画,里面的很多道理都很认同,这次慢慢读下来这本书,就像之前只知道一些成语,现在却知道了背后的故事和由来。后来偶尔看到别人的佛经,读上一读,里面的名字和内容,因为看过这本书,有时候能懂个五六成,如此一二,也很有趣。其实我更喜欢前面的故事,读起来完全可以理解,那时候,佛陀还是作为一个人而有各种喜怒哀乐和故事,越到后来就不太懂了,顿悟之后的佛陀,是宗教中的神,四大皆空,有时候我还不能理解。但是里面的有些句子,细度之下还是会感到平和。开始希望慢慢读下去,可以解答心中的疑惑,虽然每次读的时候,都会觉得平静,却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不是里面没有提到,而是提到了,我仍然无法理解,也许以后会突然想起其中一二吧。一些印象比较深的片段:107页:富商之子耶舍,因为物欲享受容易且过多,精神匮乏找不到意义时,佛陀对他说:“耶舍,人生的确充满苦恼,但也有很多美好。沉迷于娱乐固然对身心有害无益。如果生活得简单健康,而不被欲念贪求所奴役,你是可以经验到生命的其妙美好的。”物质把人架空到一定高度,就无法再经验更宽广美好的人生了,就像缚悉底出身高贵的比丘朋友,如果不是加入佛门,后来也体会不到骑水牛的感觉。就像我看到城市中出身长大不断学习的小孩子总是有些孱弱,而非本地的、城郊的、乡村的孩子偏于健壮,或许是是被激烈的竞争和过分的照顾,架空了身体的强壮吧……163页:“有了了解,我们才可以去爱,当我们了解一切,所有痛苦也就可以消解。”里面的故事记忆有些模糊,或有出入,说的是哥哥责怪妹妹哭闹,并打了她,只因为不了解妹妹病了,知道后立刻帮助她。似乎,人们有时候,并不问对方需要什么,只是付出自己想付出的,享受了自己付出是在爱的感觉,而并不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因为不了解而产生了偏差的爱意,有时让对方苦恼了。而根本想去不了对方而强加一些的,已经不是爱了。188页:“一般人所说的爱,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妇、亲属、宗亲和国民的互爱。……人人都想着爱他们的父母、配偶、子女、孙儿、亲属和国民。就是因为被困于执着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忧虑意外降临在心爱的人身上。当意外真的发生时,他们便会大受打击、伤痛至极。……执着与分别心都是导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这些,我只能明白他说的是真的,却不明白后面所说的大慈,没有分别执着的慈爱。或者说,能明白,但自身却带着疑惑,俩者是,不可代替的,他所说的好像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是爱的多就是会有忧虑,有意外就是会被悲痛,不过倒是听说过,自己家的孩子生病了或是怎样,遭遇悲伤,就救助了更多的其他的孩子,最后走出悲伤的故事。那么他讲的道理,就是发生之后怎么不那么悲痛,或者找怎样的正确的活下去的路吗?好像也不是……243页:“有时候,人类是非常残酷的,这全是因为他们的无明、嗔恚、贪欲和嫉妒所致。但人类其实也可以对别人很慈悲和了解。”

解惑之书——《佛陀传》

每个人都在接触佛陀,即使在他不知不觉的时间。当头棒喝也好,阿弥陀佛也好,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佛陀的语言和教旨。最不济当我们还未认识文字之时便已经为“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叫过屈,为唐僧千里迢迢求取真经感到“如来”难见。在读了《佛陀传》以后,我有了新的认识,修行易,而修成正果难。我们很难领略到佛陀的大智慧,那种通晓宇宙和本身、自我的了解。现在的人把生活的简单复杂化,以彰显智慧,其实不然。我们的智慧更应该顺应自然,同得同乐,而非相互碾压以求得安慰。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存在而庆幸。对于佛教,我一直有很多困惑。比如——拈花微笑。为什么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起金色波罗地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便把微妙法门,一生所学,付嘱摩诃迦叶呢?为何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便胜了神秀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又是为何呢?“南顿北渐”说的又是什么?“当头棒喝”又是说的什么?对于佛陀,我们有过太多的猜测。而《佛陀传》正是一行禅师为初入门的佛学爱好者的一本“教科书”。他用通俗的言语,描述了佛陀的一生。从出生,立志修道,到悟道,到传道,最终到涅槃。把这其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接受了佛教的种种和佛学的精妙之处。也传达了佛祖的终身教义——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是万物……在读过一本《禅的故事》后,对里面达摩一苇渡江,面壁悟佛的故事和很多神僧的佛偈,我开始对佛教开始感兴趣。后来,又读过一本著名的叫《苏菲的世界》一本有关哲学理论的书中,也曾专门介绍亚洲的一种哲学理论,讲得就是释迦摩尼的观点。他认为佛教也是一种东方对宇宙、自然与人之间的一种超凡认知。这更让我对佛教的言论由一种偏颇改变为一种热爱。带着这种热爱和迫切想要了解的心态,我捧起这本原名叫《故道白云》的《佛陀传》。这本书写的要远比看很多的经书更让人容易了解。也是对很多的让人费解的经书中,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等等诗文一般的语句给予一个白话文的解释。但是,这并不代表读了这本书就会完全了解佛的教义。要想了解的更透彻的话,每句话还是要认真读取和思索。所以,即使,我草草读完,也还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可见,佛法的教义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达到大境界啊!但是,这本书隐藏了佛祖的光环,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对宇宙、自然和人本身达到“大道”的体悟艰难过程。在经过各种阻拦、误会、分歧、苦行后,他竟然毫无保留地传与各个阶级,甚至是挑粪的“苏立陀”这样最底层的,在当时阶级森严的甚至是“不可接触者”的贫民。这种大境界和慈悲让人不得不感到敬佩。对于佛陀的教义是不是很难呢?我认为六祖慧能的一个佛偈能让人了解的更加透彻: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可见,佛由心生,并不是让人一定出家礼佛才能得道。反而,在日常中立身根本,也可以领略到佛陀的智慧。否则,鲁智深也不能“遇潮而圆,遇信而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总之,这是一本有关佛教的一本“白话文”教科书。如果,对佛教感兴趣的话大可以读上一读。即便不能学到通天彻地的无边佛法,也可以让人的内心“燥热”清凉一下。这,对现在的社会很有好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虽然这本书不合我的口味,不过那些喜欢瑜伽或者是对小乘佛教感兴趣的人,倒是不妨一看。顺便说一句,国内我们祖祖辈辈信奉的都是大乘的汉传佛教,而作者一行禅师修行的则是小乘的南传佛教。我虽然没到要上“无信者之墙”那么严重,但也不是什么信众,更确切的说,我只是个“万物有灵论”者,倒是和西幻小说里的德鲁伊差不多。但我母亲是信佛的,她也认识不少的信众,她们都很虔诚,大都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就算是倾家荡产购买宗教服务的也不是没有。也正是如此,我越发的对宗教反感,总感觉这种东西跟洗脑似的。佛家不是佛教,人文不是哲学,或者应该说,在没有‘教’的时候,佛是佛,道是道,主是主;可一有了‘教’,佛也不是佛了,道也不是道了,主也不是主了……非汉传佛教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和我们传统文化理念的巨大差异。我们从念着《三字经》,听着历史传说故事长大的那天起,就在潜移默化般的被“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那样传统的儒家文化刚烈气质中熏陶。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导,就是为人要懂得感恩,念恩。铭记的也是不管在何时何地,旁人无条件的善意都是很珍贵的东西……虽然别人可能只是感觉举手之劳而无所求,但是我们得助者,却是不能不心存感激的。当然,助人本就该就是无所求,只为本心通达的,但是付出了没想过要回报,和一片好心却浪费在了白眼狼身上⊙﹏⊙b肯定是不一样的!可小乘佛教所宣扬的那一套,什么,【圆满的布施,是施者与受者都明白,所谓的布施喜舍都是不真实的,是空的。连受也是空的,本来就不存在的。空性揭示的是,你不可能在施予别人时不施予自己,因此没有所谓的施者与受施者。所以,布施变成自在,一种无比自在的行为,你甚至没有必要称它为‘布施’。】【一朵盛开的花没有在‘布施’,它开花,仅此而已。施者并不会赞美自己的布施行为,也不会庆幸自己的天赋,更不会对受施者表现出任何施惠的态度。】这话都对,但怎么看着这么让人感觉别扭?( ̄_ ̄|||)这是要告诉那些大和尚,你们完全不必对我们这些施主心存感谢吗?掏钱就和没掏一个样……话说,我们不‘布施’也不过就是本分,‘布施’了才是例外吧,可“布施”怎么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本分了?【佛说,利益他人才是真正自我满足之道。如果我们以慈悲的态度对待、帮助他人,人们会有所反应,而且会得到许多不同方式的回赠,这样才是真正长久的快乐与平静。】的确实是劝人向善的智慧之语,但回过头来再看,我总是心疑这句话,不过是为了劝人们对“有需要”的僧侣布施,白白贡献出自己的血汗钱。当然,可能当年佛陀说这话的时候没这么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现状就是太多的宗教人士都是在这么使用这话的。在时下的这个功利社会,成功人士的龌龊腌臜永远被光鲜的幕布所掩盖。当大家乐此不疲的谈论这些个人有过多少女人、招过多少次妓、劈过多少次腿,话语里不只是兴致勃勃,甚而是带着羡慕的。虽然不情愿,可却也只能接受这种现状。时下的中国,经济利益已然扭曲了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社会越来越烦躁,人心越来越复杂,再然后,坏事做的多了,就开始求神拜佛的求佛祖保佑了。而宗教,这种有组织的团体,就开始发展壮大了。拜我的母亲所赐,家里已经有了成箱的佛经故事之类的弘法书籍,甚至可以说,我从小就是在这样“善恶有报”的故事下熏陶长大的。一枝花上各开了两朵……我的母亲外厉内茬,一身的本事全冲着家里人使上了,受了外面的气就忍气吞声的“念佛吧”,却能回家来歇斯底里的展现她对这个家的统治力;而我,虽然说不上是外柔内刚,但骨子里总也算是底限的,从来也不会认为全世界都理所应当的该我欠我,别人就都得理所应当的容忍我……她说,我不像是她的孩子,我很庆幸,幸好我从不像她。老实说,我家里也有大大小小不同开本,但内容大同小异的好几本佛陀故事。价格最贵的那本,是十几年前买的讲述释迦摩尼故事的画册,图画精美到令当时年纪幼小的我爱不释手,好像还是港台那边的出版物。只是可惜配的都是繁体字,让人看的半懂不懂的。也曾经记吃不记打的再次傻到向母亲央求,理所当然的被拒绝了。可我的母亲留着这本书,并不是想把这本书当做印刷品一样的用来阅读,反倒是当成了请回来的佛画像一样的供奉了起来。我小时候偶尔还会还趁她不在家,偷偷拿下来翻看。后来她信得越发疯狂,我对宗教这种东西就越没有好感,再就没碰过那本书了。现在再看的话,书中曾经色彩艳丽的精美图画,已然在烟熏火燎下褪色斑驳了。所以对这种纯文字的书实在是没兴趣,但因为是网友推荐的,实在抹不开面子,也只能将就着看了。总算是这本书宣传的噱头很响,什么“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而作者一行禅师本人也是相当知名的。多少还是对这本书抱有期待的。但现实是,这书让我大失所望。应该说,我看了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幸好我从来没买过这个一行禅师的书~!看他的写法,他本人修习的应该是南传佛教的路数,但我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汉传佛教。如果说,我对本土教派已经没有好感了,对于这种外来的教派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好感了。的确这两者没有什么路线正确与否的区别,可好比是让一个自幼接受中国传统填鸭式教育长大的孩子,突然改换成了外国的那种依靠个人自主的学习方法,是肯定会适应不良的。先来说说这两者的不同吧,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从它们的差别,就能看出为毛现在在国内“小乘”时兴起来了?大乘和小乘现在在国内优势互换,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环境不同的关系。时至今日,中国的老百姓不想再做顺民了,外部社会的大环境也不允许这些老百姓再继续浑浑噩噩的做顺民了……虽然,在明知道以自身的努力无法达成愿望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人们还是愿意去相信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的。不过,时代终究已经不一样了。所有古代的传教,都是把人推上神坛,再宣扬神坛之上者的神通,这既是为了传教蛊惑那些愚夫愚妇所需,也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现代的传教,都是把人拉下神坛,再宣扬神坛之下者的智慧,和他们留下来的生活哲学。大抵是出于现代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与其提出个没法证实的神迹,倒不如给人以切实的心理安慰,倒是还能更有用点。就像佛陀,他自己都说自己没有大神通,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直到进入了科学昌明现代,在神话传说成了哄小孩的故事,不再是体现信仰的精神的当下;所有在古代被推上神坛的先贤们,也纷纷被拉回了人间的今时今日——他才是佛,先是人。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传播到中土改良后的汉传佛教,契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和底层百姓的心理,所以得以发展壮大。因为其对人民有欺骗麻醉作用,所以即使是当时典籍教义矛盾百出的佛教,依旧能够屡屡被外族统治者利用来统治人民。而且,最宠信佛教的往往都是胡族屠夫,比如五胡乱华的五胡,正是靠着他们,在中土发展的不太好的佛教才正式站稳了脚跟,而后来的元朝和清朝统治者也是极端崇佛。但是,他们自己的统治阶层本身信仰的都不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大乘佛教,而是专注“修持己身”的小乘佛教,反倒是让老百姓都去信奉那个“割肉饲鹰”“冀求来世”的大乘佛教了。而为毛在印度本土的“小乘”,发展的却不如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的印度教?这只能说明了,凡是虔诚信仰佛教的国家和子民,都是无法拥有健全精神的——人人都只求来世不顾今生,根本无法团结起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加上后来的伊斯兰教入侵,和【本来就是和佛教血缘相通,教义完整的印度教】的冲击,立刻灰飞烟灭。  再有,从宗教习俗上汉传佛教和作者修行的南传佛教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只有汉传佛教是禁止食肉的。早先的原始佛家的僧侣都是乞食为生的,因为佛家讲究“凡生命皆不可杀”,禁止自取自杀,即不可亲手屠杀及亲见其死。所以,僧侣禁止自己烹制食物,禁止自己种植猎取食物,因为这些都是和剥夺生命有关,是业,会有因果。僧侣只允许乞讨食物,只允许乞讨够自己吃的食物,而且是向每个人乞讨,不得挑剔乞讨的对象,也不得挑剔乞讨到的食物,简而言之,僧侣只允许接受奉养为生。而化缘乞食无法强求,所以僧侣是食肉的。而立足本土的汉传佛教,因为僧侣(或者说寺庙)本身有财产,并不指着乞食为生,在中国古代反倒是吃肉不容易,逐渐改成了吃素持斋。当然也有梁武帝禁止食肉的关系,但是感觉关系并没有那么大,毕竟梁朝的寿命不长。还有,就是相较于大乘,小乘的佛法传承更重视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师徒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学徒和师傅,徒弟伺奉师傅是徒弟的义务,而且要绝对无条件的服从师傅。《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可能最早“法不轻传”的做法,也只是出于‘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了的想法。结果后来越来越扭曲,甚而是发展到了,请高僧必须要用大量的黄金才能叫“尊重”。当宗教的传播者,教义的掌握者,逐渐的变成了一帮子指佛吃饭、仗佛穿衣的贪婪之徒——财富的过于集中,怎能不令人眼红!……掌权者几番的灭佛灭法,也不过是惟人自召罢了。比起以前看过的那些单薄佛陀的故事,这本书厚的不可思议。应该是文体不同的关系,之前看过的那些佛陀的故事,都是文言文或者传统白话文写成的,感觉会更正式;而这本书里,用的是比过去的白话文更加白话的现代文,令人更有代入感。再有,内容方面除了更详细的传教布道的佛家的教理教义和某些经文的阐释,还注水了不少的具体修行的方法,像【觉观呼吸】之类讲怎样具体的修身之类的。倘若剔除掉了故事里所有会涉及到“非人”的神通等等的内容,替换成了冥想世界之类更具有现实可能的东西,内容思想上也完全是属于小乘佛教的。说白了,这就是本由专业人士写的通俗小说,和但丁的《神曲》一样。或许都是很有深度、很有内涵的作品,但仅能够代表作者个人的世界观。怎么说呢,把神话传说转换成了作者自己的东西,人物还是那些人物,故事的主题也大致不变,但故事情节什么的,完全就不是那些故事了——对此,同人小说中有一个专有名词,管这叫‘架构’。单就以这本书而言,作者给我的感觉与那位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十分相似……两者都是擅长将高大上的“冷”东西,通俗化、流行化的‘名人’!你说他浅薄,糟蹋东西也罢,你说他睿智,为普及推广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也好……总之,人家就是有名!讨厌他的人是不少,可他照样赚得是盆满钵满,反正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总有喜欢他到了肯为之掏钱的。PS.【】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