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304058937
作者:赵周
页数:248页

后记

2011年3月5日下午,北京的苏州街边,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的一个培训教室里,我给人大培训学院主持拆书帮现场学习。来参与的20多人都是人大往届MBA毕业生,所以这个活动也有一点校友联谊的目的。从前是每月一次读书会,后来改成了每两周一次拆书帮。    那天我们拆的图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本非常优秀的关于亲子教育的实用类图书。但我们把它的内容拆解成在工作场合的沟通指导:如何应对同事的情绪、如何理解技术专家的思维方式、如何让你的建议更被重视、如何有效辅导新人……20多人都参与得很兴奋,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自己的经历,还是发言表达自己加工的案例。    结束后,十几个人留下来,聊读书,聊学习,聊拆书帮这种学习方式。我印象最深的问题,是一位叫Julia的女士问的,她曾在开场时自我介绍是某家上市集团的HRD。她说:“我们董事长很爱读书。他每次在机场都会逛候机厅的小书店,挑几本在飞机上看,回来就跟我们说他读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联想到我们公司的什么问题。有这样的老总,我们这些管理层人员也都读书,也希望所有员工都读书。我的部门有个工作,就是每季度都要给基层以上管理者发几本书。问题是,我后来跟进,发现大部分员工领了书都不看。最多的理由是没时间。可他们再忙也忙不过老总吧。我看就是人们不喜欢看书。赵老师,对不喜欢看书的职场人,你有什么办法?”    我记不清楚当时是怎么回答Julia的了,大概是说读的时候联系自己,这样更有趣,也不必要求读完全书,这样更轻松……诸如此类。    Julia没有再追问,但我猜她对这个答案不满意。我自己也不满意,因为觉得这样恐怕并不足以让不喜欢读书的人开始喜欢读书。    那天之后的一两个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不喜欢读书的人,企业可以做什么?”    然后我读到一本书,里面记录了一个有点儿残忍的实验。    1965年1月,宾州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年轻的研究生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把一只狗放到特制的箱子里,然后给它电击。电击的强度不至于伤害小狗,但会让它非常难受。小狗蹦跳乱窜,很快发现,当它的鼻子撞到箱壁的一块板时,电击就会停止。在几天内多次开启电击,小狗很快就学会了用鼻子去推那块板。几天后,他把小狗带到另一个大箱子中。这个大箱子叫作“往返箱”,分为两部分,中间用一个矮闸隔开,一边有电,一边没有。小狗在进入大箱子后,几秒钟就发现可以跳过矮闸来逃避电击。    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新鲜的,小狗的反应都是可以预测的。    塞利格曼又带了一只狗,放到小箱子里,加电击。只是这次没有可以关掉电源的板了,小狗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电击停止。    几天后,把这只小狗带到那个往返箱中。始料未及的事情出现了:虽然矮闸很容易跳过去,但小狗没有跳。它待在这一边,忍受电击,平静而无奈。它根本不想尝试去看看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小狗学会了“无助(Helplessness)”。    这个实验非常著名,它首次确认了“习得性无助”这种现象,进深的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广泛发生在现代人类身上。塞利格曼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要让人做一件事情,有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兴趣驱动,一种是利益驱动。要么他喜欢做这事,要么他不得不做这事。对箱中的小狗来说,跳过矮闸当然是后者。    所有的职场成功人士,都强烈认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如Julia的老总,如张瑞敏、柳传志、马云、任正非、李开复、王石……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每个职场工作者都挑战不断、压力很大、不进则退,这种情形下,学习不必与兴趣有关,但一定与利益有关。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如果有件事不得不做,但有人还是不做,那只能是因为他认为做了也没用。在学习上,他已经“习得性无助”,不认为有什么法子能够帮自己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高效地提升能力。    他到别人家里,看到占据三面墙的书柜,会提出疑问:“这些书你都读完了吗?”然后,他会为自己找出“我无法这样读书”的理由。    他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听到跟自己惯常做法不一样的思路,会挑战:“老师你讲的这些对我们的情况能有帮助吗?”然后,他在工作中依旧故我,或者尝试新技能稍稍遇挫后就断定还是老路好走。    他东奔西跑送孩子挤入重点小学,又花钱给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自己在电视前的时间却远多过阅读的时间。    这样的人,孩子能在他身上看到对学习的信赖吗?领导能在他身上寄予成长的厚望吗?在激变动荡的中国,他能顺势应变、逐波弄潮,成为胜出者吗?    如果企业中很多人有这种心态,那么谈“建设学习型组织”就如同在当今社会谈建设某某主义一一没有人会行动,没有人真的信,压根儿就没有人在乎。    那么,怎么帮助那些对学习已经“习得性无助”的人?    塞利格曼说,既然“无助”可以习得,也一定可以治疗。比这更好的是,“乐观”也可以习得。    在企业中定期组织拆书帮现场学习,帮参与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接收知识、联系自己,在没有风险的环境中将知识拆为己用、演练技能,几次之后,就不知不觉强化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他们会尝到学习的甜头。    大家一旦发现阅读其实不必读完也不必记住,发现把知识“拆为己用”后可以实打实帮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愿意主动学习。无助将被治愈,即使仍然谈不上乐在其中,也会愿意花时间去阅读,去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去改变行为、升级能力。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身边暂时没有拆书帮现场学习的机会,欢迎来新浪微博@拆书帮参与拆书帮在线学习。    改变并不容易,但是必须。好在有拆书帮,在这里我们一起信仰学习。

作者简介

经济学家指出,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是美国的4倍。在这样的疯狂变化中,怎样适者生存?答案是:你的学习能力要比美国人强4倍。你也许读过彼得•德鲁克,但你管理组织、管理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吗?你也许读过菲利普•科特勒 ,但你营销产品、营销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吗?你也许读过一些职场指导书籍或是职场小说,但除了唏嘘感叹,你的收入因此增加了吗?
《这样读书就够了》帮助职场新人快速转变学习思想,强调学以致用、以读者为核心的读书法,让你的学习能力增长赶得上GDP,收入增长赶得上CPI!
-------------------------------------------------
阿里巴巴、支付宝、中海油、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腾讯、新浪、百度……多家名企千余名员工口碑推荐!
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职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急迫的、自我提升的需要。跟随“拆书帮”,你可以把经典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用得上的能力,相信你自己、你的同事和老板都会感受到你的进步 ,这样不断的进步会让你成为真正可用的人才!
——百度副总裁 郑子斌
在当今节奏飞快、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拆书帮”让一个人乃至一个组织有效、迅速地抓住一本书的精髓,引导读者拆为己用,甚至惠及他人,这的确很有意义。
——腾讯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永武
对于任何一本书,读者都可结合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阅读的内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本书的精华“拆为己用”。在我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中,也经常用此法读书、收集资料,颇有成效。故向职场中人推荐。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我们一生都在为职业与事业的发展做知识准备。如果要通过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就是活五百年也不够!拆书帮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帮助我们去感受书籍,去理解、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逻辑内涵,用有限的时间读懂更多的书籍。生命有限,知识无限!
——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月庆
多年前赵周分享他在阿里的“拆书帮”实践,让我大呼精妙。拆书帮将一群爱书之人集合,让书中的文字与情节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让读书真正可以改变思维、行为,成为自我培训的最便捷途径。小投入,大收获。
——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培训部经理 许晓晖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一: 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二: 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三: 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如何解决三大问题
第二章 这样读书就够了!
为什么你读书还像要考试一样呢?
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
为什么培训比读书贵几万元?
帮助学习效果提升百倍的I
从“读书”到“拆书”
拆书帮:让读书变得容易、轻松、有效
拆书家:掌握I 的灵魂人物
拆书帮现场示例之《杜拉拉升职记》
第三章 通向高级学习者之路
你是哪个阶段的学习者?
初级学习者
高级学习者
学习促进者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
你也可以成为拆书家!
第四章 拆书帮与成人学习理论
拆书帮理念的实践方法
与高级学习者相关的成人学习理论
与学习促进者相关的成人学习理论
小结
第五章 拆书帮现场学习全攻略
筹划
现场
课后
拆书帮现场示例之《即战力》
第六章 没有你拆不了的书
实用类图书
理论类图书
叙事类图书
其他类图书
小结
第七章 拆书帮职场核心能力
拆书帮职场核心能力
示范一:拆解出KC4 说服能力
示范二:拆解出KC4 说服能力
示范三:拆解出KC20 超越思路的能力
示范四:拆解出KC20 超越思路的能力
职场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示范五:拆解出KC3 提问能力
示范六:拆解出KC3 提问能力
示范七:拆解出KC3 提问能力
小结
第八章 拆书帮与学习型组织
内部拆书家:企业自己的学习导师
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与知识管理
拆书帮在线示例之《SPIN 销售巨人》
后记
附录:拆书帮现场学习FAQ
本书内引用图书版本信息索引

编辑推荐

《拆书帮系列图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编辑推荐:学富五车不一定能成为职场达人,学历、证书也不是能力的标签,经验丰富也未必如何。拆书帮——自修职场核心能力的“内功心法”,盼望给热爱学习的职场人再加一把助力之火。

内容概要

赵周,在浙江大学学理论物理,毕业后去阿里巴巴做销售。后来做团队管理、数据库营销、培训管理,离开阿里后做国企的市场总监,学术书店的副总经理,后来做的事都与帮助职场人提升技能和能力相关。
几年间,在受训企业和学员中受了些好评,直到自我怀疑的那一刻——有一天上完课后,脑海中闪过念头:“一群这么优秀的职场工作者,聪颖、灵活、年轻、积极,他们需要听我讲三天课吗?他们自己读三本书难道达不到一样的收获吗?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五年后,有了“拆书帮”这本书。
其实一个人读一本三十块钱的书,完全能达到参加三千块钱培训的效果。任何实用类图书都行。
“拆书帮”在不同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美的、中海油、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MBA、支付宝、腾讯、百度等)实践,参与学员无不赞叹。赵老师更在企业中培养出十几名“拆书家”,给企业留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论和主持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职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急迫的、自我提升的需要。跟随“拆书帮”,你可以把经典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用得上的能力,相信你自己、你的同事和老板都会感受到你的进步,这样不断的进步会让你成为真正可用的人才!    ——百度副总裁  郑子斌    在当今节奏飞快、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拆书帮”让一个人乃至一个组织有效、迅速地抓住一本书的精髓,引导读者拆为己用,甚至惠及他人,这的确很有意义。    ——腾讯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永武    对于任何一本书,读者都可结合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阅读的内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本书的精华“拆为己用”。在我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中,也经常用此法读书、收集资料,颇有成效。故向职场中人推荐。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我们一生都在为职业与事业的发展做知识准备。如果要通过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就是活五百年也不够!拆书帮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帮助我们去感受书籍,去理解、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逻辑内涵,用有限的时间读懂更多的书籍。生命有限,知识无限!    ——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月庆    多年前赵周分享他在阿里的“拆书帮”实践,让我大呼精妙。拆书帮将一群爱书之人集合,让书中的文字与情节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让读书真正可以改变思维、行为,成为自我培训的最便捷途径。小投入,大收获。    ——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培训部经理  许晓晖

名人推荐

阿里巴巴、支付宝、中海油、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腾讯、新浪、百度……多家名企千余名员工口碑推荐!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职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急迫的、自我提升的需要。跟随“拆书帮”,你可以把经典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用得上的能力,相信你自己、你的同事和老板都会感受到你的进步,这样不断的进步会让你成为真正可用的人才!——百度副总裁 郑子斌在当今节奏飞快、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拆书帮”让一个人乃至一个组织有效、迅速地抓住一本书的精髓,引导读者拆为己用,甚至惠及他人,这的确很有意义。——腾讯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永武 对于任何一本书,读者都可结合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阅读的内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本书的精华“拆为己用”。在我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中,也经常用此法读书、收集资料,颇有成效。故向职场中人推荐。——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我们一生都在为职业与事业的发展做知识准备。如果要通过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就是活五百年也不够!拆书帮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帮助我们去感受书籍,去理解、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逻辑内涵,用有限的时间读懂更多的书籍。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月庆多年前赵周分享他在阿里的“拆书帮”实践,让我大呼精妙。拆书帮将一群爱书之人集合,让书中的文字与情节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让读书真正可以改变思维、行为,成为自我培训的最便捷途径。小投入,大收获。——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培训部经理 许晓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个过程中,人渐渐坐满了。后来的人没有椅子,站在后面也参与得津津有味。 那天拆解的是我自己翻译的一本书,主题与销售相关:《SPIN销售高价成交》。但来到现场的,有一多半的人不是销售岗位的人员。他们说,看到海报上说,这本书可以提升自己在任何工作岗位上的顾问形象,增加自己的职场价值,就很好奇,所以来看一看。 后面的两个多小时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我在做讲解、激活、促动和催化的工作,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大家在给出自己的案例。很多案例的精彩,远超过我的预期。活动结束后,很多人留下来跟我聊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到多么兴奋,有人就表达,除了图书内容和我的讲解,其他同事的案例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记得有一位技术部的主管这样对我说:就像Web 1.0指的是网民上网去看编辑编好的内容,而web 2.0,比如,豆瓣和微博、Twitter和Facebook,则是“用户创造内容”,在拆书帮中每位学习者加工出自己的 案例,然后相互学习,这该算是“Reading 2.0”。 在后续每周的拆书帮活动中,每次都有50%~60%的人是之前参加过、之后又来的。作为一个全凭自愿的企业学习活动,这个比例被人力资源部评价为“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每次开始之前,都会有人在内网上问我们:“是不是必须读过这本书才能来参加拆书帮现场学习?”开始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最好读过。不过没读过也一样有收获。”从第5次开始,我直接在海报上加了一句:“不要求必须读过这本书。”因为我发现(这个发现其实是出乎我意料的),无论之前读过没读过,对拆书帮学习的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几乎每次活动都有惊喜。在第5次时,有个客服部的员工6点多就来了。他告诉我,他之前参加了3次拆书帮活动,前几天在家翻起自己很喜欢的一本书,读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改变。他问自己:这段内容很有趣,我能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么?他说,在拆书帮,不仅学到“鱼”,还学到了“渔”。 还有一次,行政部的总监阿梅带着自己部门的同事来参加《杜拉拉升职记》的拆解活动。他们都读过这本小说,这次参与也非常活跃,结束后阿梅问我:“能不能拆一本《包容的智慧》?”这本书是台湾高僧星云法师和凤凰传媒总裁刘长乐的对话录,内容涉及佛学、管理、人生等方面,阿梅很喜欢,曾送了部门同事每人一本。


 这样读书就够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4条)

  •     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还是很多的。尽管并没有完全把书读完,第四章后就匆匆带过。这样做并非是没有耐心,相反,这恰恰符合本书的核心思想——成人学习思路,即学以致用。新的启发1:改变“读书看不完”或“不想看书”这种充满压力的状态,让我改变思想: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本身,而不是书。简单来讲,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你是不是把它读完了,而在于你能不能在读完书之后改变自身的行为,从而创造价值。新的启发2:书中系统地概况了“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即成人学习是主动的、为解决问题的、注重参与的学习,并且这种学习能够将经验的作用最大化。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会更多地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书来学习,而不是“拿来主义”,简单机械抄抄别人家的书单。新的启发3:学到了RIA读书法(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即阅读+解读+学以致用。这种读书的方法并非要求整本书全部阅读,而是挑选相关片段做精读,再进行解读思考,最后与自身经验和经历结合来做反思拆为己用。这就是“拆书帮”活动的基本流程,与自己进行不用的是,在拆书帮会有更加专业的“拆书家”来引导大家进行反思和体验。将这种读书法更加具体化应用于日常就形成了“便签读书法”:读书同时用三张便签做笔记,第一张重述核心知识点,第二张描述自己与此相关的经验,第三张思考今后要如何运用这个知识(场景代入)。个人感觉,这种读书方法适合读实用类书籍,可以立即应用,效果比较明显。文学或者社科类不太合适,但这种思路是很不错,因为它强调了“反思性实践”的重要性。——————————————————“知行合一”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不易。本书将方法一步步展开,适合初级阅读者学习。高级阅读者亦可以学习如何帮助别人学习,当然于我而言,这一步还比较遥远,所以后面几章就匆匆略过。
  •     最近从秋叶大叔那里知道了这本书,我就买了本来看,结果戳中了我的心。一直以来我都会为借了的书没看完而内疚,即使是看完了也还是内疚,因为记不住啊。结果作者很爽快,说,成人的阅读模式跟学校读教科书的方法怎么能一样。成人阅读就是要提取对当前有用的东西,即使没有列提纲,没有读完全书又何妨?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从前我读的那些书似乎又变得有价值了,他们哪一个没有一些片段影响了我,当时的想法仍然能够回忆得起。这样的读书,真的轻松好多。另一方面,最近我在参加培训,听着听着就会想到书里的拆书帮。好的培训师真的可以带你少走很多弯路,带领你去新的境界,当然最终靠的还是自己。其实我还没完全看完,不过已经忍不住要写书评,力荐。
  •     总体上“对我来说”是一本比较有用的书在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后,仍觉得少了点什么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对于如何应用书中的理论一无所知,换句话说,理论和应用之间对我来说隔着一座山。而这本书的便签读书法理念,无疑给我的读书方法增添了一分活力。我也据此对读书笔记进行了调整:• 摘抄(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并写下感想启发(A1)联系自己相关经验,或看过的案例;联系相关知识(A2)自己如何应用【并在大脑中彩排一遍】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应用这种方法将笔记评论部分内容分为摘抄部分、经验部分和应用部分,而这也与《如何阅读一本书》部分理念相呼应。书中的其他的一些理念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虽然这本书本身也许不算优秀,而且实际上大部分内容围绕着拆书帮这个组织展开。但倘若便签读书法真的能稍微改变我的阅读习惯,那这本书对我的价值真如书中所说,超过书价格本身千万倍了。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阅读于2015年11月
  •     考虑去拆书帮玩才看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而且后面很多还是讲的拆书帮组织的搭建
  •     2016年9月读。给3.5星吧。拆书方法不错,就是写得不怎样,全书拖沓。
  •     好书!读书的效果比读书的数量更重要,预期花很多时间翻来翻去,不如用更准确的方法把一本书吃透。
  •     对读书比较有指导意义,很好
  •     2017.1
  •     如果你不准备成为一名拆书家的话,只需要阅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就足以。RIA方法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要能在之后的读书中充分使用这个方法,朝着书中所说的高级学习者努力
  •     拆书帮的一本软广,不过里面的很多对于成年人读书的方法态度的说明还是让人豁然开朗的
  •     ria拆书法将理论用于实际
  •     前三分之一精品,中三分之一有启发
  •     如果确实像作者所说的那种情况:没有时间阅读,又想“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的话,那用这本书写的“拆书法”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个体来说,如果不想成为拆书帮的培训师,读前面四章就够了。话说回来,这本书本身是一本实用书籍,“拆书法”也是有断章取义的倾向的,作者赵周是默认或者说赞成这个倾向的。所以,这本书的适用是针对“成人”的“读书”的。可不能把“拆书法”用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拆书”这个名字,其实已经很明显地表达出它不是着眼于书的整体的,这样的活动更接近于培训,而跟正统意义的“读书”或者“阅读”的概念已经相去甚远了。
  •     实施起来感觉不太容易 一般读的时候都没有拆书的意识
  •     商品包装完好,送货速度尚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生物专业),我每年都要读十多本与本专业无关的“闲书”。这本书是我最近两年读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所谓最有价值,就是说我本人从这本书学到的东西最多。    下面谈一谈感受最深的几点:    1)成人读书的方法和目的。也许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我比较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管读哲学类还是管理类图书,常常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并乐此不疲。但时间长了,发现效果并不好。因为工作比较忙,时间都被切成碎片,所以很难抽出空来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如果总想着通读全书,那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而放弃。即使读了几页,有别的事情就撂在一边,过几天就全忘了。    这本书非常明确的提出,成年人读书,不是为了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添砖加瓦,用书本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进行联想,最后要用到实际中去。这样的读书方法实际上避开了时间碎片化的问题。哪怕只有五分钟,读了一小段,也可以反复琢磨,用到实际中去,就有收获。一本书哪怕有一点启发,这也就够了。我想这是本书命名为《这样读...书就够了》的缘由。    2)为什么同一本书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同一本书,有的人感觉很好,收获很大,有的人感觉一般般,没什么特殊之处。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反思的深度不同,反思越多的人,越能够将理论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获得共鸣,同时可以进一步用理论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至少不要重蹈覆辙。读书,本质上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我以前也读过许多实用类的图书,老美的书大多数还行,中国人写的书就感觉书本说的道理都太直白,没有什么新鲜的信息来吸引我读下去。    3)边读边反思是进步的关键。三国、西游、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小说都可以拆解,而且不同的人拆解的结果各异。有的人悟出了A,有的人悟出了B。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类的叙事类图书只是一个刺激,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反思的契机。有点像德波诺发明的水平思维方法中的“随机词”,只是一个激发物,只要能够激发思考就行。    当然,如果是实用性的书籍(例如经典的管理图书,或心理学图书),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理,比单纯的个人反思更深刻一些。    4)同样的原理可以用来阅读专业文献。我因为职业的缘故每天都要读一些英文的论文,常常遇到一种情况就是“读过就忘”。现在看来,可能主要是反思不够,没有跟自己的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如果论文提供的信息不能与自己的经验(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建立联系,那么是很难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总之,我很有收获。推荐每一个想读书、但又感觉效率不高的成年人来读这本书。 阅读更多 ›
  •     #一个书名毁掉一本书系列#如何把知识拆解成你的能力,前四章可供个人学习,后四章可供打造学习型组织借鉴
  •     这样读书就够了书名比较欺骗人,这样读书也不够,有方法但是不过,能学习的东西不多, 核心就是要学以致用,重要的提取概念,联系自己以往的经历思考,最后就是以后怎么应用,保证学到用到 不过最后提出的不学习的人被淘汰,如同祭祀财神的猪头一样还是很醒脑的,不学习早晚要淘汰 最后的5章节比较适合企业培训一类的,对于个人意义不大了
  •     拆书法给了很多启发!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让我一辈子受益!做个拆书帮!感谢!
  •     当工具书看
  •     内容非常空泛的一本书,前面一大段都在吹嘘自己的理论有多好,而事实上说的内容却很空泛。拆书这种理论还是太断章取义了,不推荐。
  •     自己也看了看,感觉不大适合自己,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很值得阅读的
  •     我能说看完整本书我脑中无限循环:拆书帮拆书帮吗?每句话都有这三个字,不知道说些什么鬼?乱七八糟湊,本来还想法子弥补我之前没看过那些书的内疚感,想把书读精,这本书完全没有什么作用。
  •     它让我明白致用类书籍的目的是改变行动,让我明白成人学习是为了加深对经验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能力等,总之,读书要化为己用才有效果。后面5-8章对看不太下去,感觉对个人学习好像没什么用,想成为拆书家就很实际,因为没细看那几张,意见不一定正确。
  •     特么的,劳资花了三十几块钱,就买了一本拆书帮宣传手册?!建议不要买,你除了知道看书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来看之外,学不到什么东西。
  •     拆书帮的镇帮之宝
  •     年龄大了就自然而然这么读了,但是不知道其实运用的就是这种拆书法。只是写读后感的时候老是被说看不懂。希望我能总结出书说了什么,然后读后感。这其实就是许多喜马拉雅收费说书在做的事情。我的读后感是点,是对书中一些内容的体会。而说书是面。本书说没有必要去读完整本书,但是在书的前面又提到可以在书的最后写上索引。理想的模式是说书加上拆书吧。
  •     是有启发的,更多的看到了自己已经有的好习惯,并且如何加强,还看到了一些自己原来没想到的点,后续可以用。抛开对工具书的偏见,我看到了很多人思维习惯的不同,看书看电影看万事万物,留一份好奇和为什么的心,真的区别好大~(为了更有效率的读教科书而看这本书,结果拿到对自己的一些肯定和激励,也是挺好的收获)
  •     读书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读百本书,却无一用。二是读一本却能终生受用。“RIA”对于不能学以致用.或者正要培养阅读习惯的人还是十分受用的,当然也不可盲从。阅读者就像是演员,好的内容便是你的剧本,你需要分析其中隐藏在背后的主要特征,然后结合你以往的经验演绎出来,最终呈现给自己也需要展现给观众~
  •     以读者为中心读书.
  •     赵周老师讲拆书的一本书。掌握这个方法可以快速从一本书中获取知识点。但是这个方法跟李笑来老师讲的只字不差的阅读有些矛盾。我的做法是,速食类的书可以拆书读,经典类的书还是要只字不差的阅读。
  •     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类图书,核心知识是便签读书法以及成为拆书家
  •     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书拆为己用,便签读书法对于致用类图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书后半部基本都是在介绍拆书帮这个组织。
  •     致力于行为改变和能力提升,非常靠谱,实用性很强,书里有很多的联系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值得推荐阅读,相信你会大吃一惊
  •     讲如何拆解读书,最重要的一句话:“便签学习法确实有用,起码让我觉得即使全书看不完也没有那么愧疚了,因为我读过的便思考过、反思过、也知道该如何应用解决现问题。”
  •     在微博上看到推荐,果断下单买了。看完了三分之二,感觉还不错。 关于看书,相信很多人有这种感觉,就是再好的书,当时看了觉得非常不错。时间一长,大致情节还记得,但这本书究竟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变和帮助,那就很难讲了。基本上书归书,我还是原来的我。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最起码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的读书历程是这样的“不停的买——看一部分书——从头到尾看——看完就放着了”。随着看书的增多,也读了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书,比如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等。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看书方法。应该说,我是有了自己的看书方法后,再看此书,更有感触。 如果能够按照这本书介绍的读书方法去读书,你会发现“读书确实能帮助你”,而且是很实际的帮助。当然,任何一本书都是作者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分享,能否有效,还需读者自身的实践。
  •     不实际,不推荐
  •     本书的主旨:通过拆书法(ria)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能力。优点: 一、排版不错,在举例,引用和作者自己论述各个内容用了不同的颜色和段落表明,间距适中,可做笔记等。... 阅读更多
  •     功利
  •     吃好感冒药都准备睡觉咯,本来打算读这本书催眠得,读了一个半小时,决定熬夜也得把拆书帮这本书给拆了。很实用,推荐给团队了
  •     什么鬼 书
  •     基本思路就是学以致用
  •     发货速度很快,第一天下定,第三天就到了,收到包裹时,包装完好,因为时间原因,还没有拆开看书的内在质量,后期继续追加。据说这本书,对于实践会有很大的帮助,期待!
  •     12.20 读了2个小时。跳过了很多地方,收获也很多。之后做详细的笔记
  •     也许职场人士都有一种感受就是,很想看书、学习,于是买书,然后……搁置、蒙尘。工作繁忙,家事繁琐,很难有专门的大段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所以,看完《这样读书就够了》,觉得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一本书的重点,并通过结合案例(自己的或他人的都可以)迅速学以致用,转化为职场核心能力或其他职业能力,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非常实用。
  •     读一本书其实并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掌握,如果可以了解并运用一两个点,你读这本书的付出就百分百回票。本书的作者教给你一种实用的方式“拆书”。通过这个办法,你可以自己更好更快的读一本书,而且还可以将你的所得分享给更多的人。喜欢读书的朋友一定要读下。
  •     学以致用,拆书法是笔记好的方法,只有多练习才能体会到好处。
  •     1、标签法,让人能将之前那些每每读到让人脑补的画面,能够有所变化和记录的方式 2、假设和结论关系,感觉对PDJ方式有别的想法 3、p2sp,最脑补到点的一部分,直接能画出看推理小说时画的关系图。 就看后面对这工具能怎么用
  •     看完本书,的确有些说得很在理,书中提到“与其花几千/几万去培训一堂课,不容认认真真拆解一本书”;其实所有的培训内容都在书中能找到,只要会读书,会运用,看书的效果比培训差不了;书中提到拆解书(致用类图书)的几个步骤:阅读--反思--演绎--运用,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角色“拆书家”,觉得这个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一般自我读书人很难到达拆书家的理解高度,这才是实现拆书的最大障碍;但,纵观本书,开启的是一种思路,带给人进一步思考如何读书、如何用书的方式,值得哪些希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职场人士购买;
  •     好书,好方法,没读透
  •     说实话,这本书没读完,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     如何高效学习的实践版,角度太片面,整体构架不稳定。
  •     一般,方法类的书读一本为主,其他的东西可以读,但不必读。针对读书方法类:《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最佳。无出其右。
  •     对于部分书尤其重视的应是学以致用!看完了,读书笔记整理完了,这本书还是作者的,当你将书中所学用到生活中时,这本书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     非常有用,但书中说的怎么应用,虽然也给了小工具,但是我目前做起来还是觉得有点难,不知如何下手。
  •     现在自己还没有正式进入职场进行工作,所以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内容自己还有完全有感悟之处,但是自己从这本书里面学到了一些关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方法。 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将这些方法多多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     一套成体系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既是其社群的宣传手册,又是操作指南,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有一些不赞同的地方,感觉这样学知识非常不系统,应用性强但更多是拆书群众的各种想法,与书本作者的智慧离得太远。
  •     是一本好书,还想再看一遍,没有细细读完,期待
  •     便签读书法,联系实际,拆书帮活动流程。
  •     #带娃刷kindle#适合长久未读书但是认为读书可以给自己带来一定提升的、阅读范围局限在各种商业管理类畅销书的、喜欢按照详细的规则一步步操作的职场新人组成的读书会。
  •     学到了RIA
  •     值得一读,对自己很有帮助
  •     开始的引言部分还比较有新意。但后面的拆书内容就是陈词滥调甚至不了了之了。
  •     读此书,受到很好的启发。学以致用,拆书, *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 以后我怎样应用。 这点,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这才是教我们如何读好一本书。
  •     分类法读书。对书籍分类,对书籍的内容分类,然后分类的内容联系实际情况,改善和应用。
  •     很是失望,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阅读的书籍,而是介绍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拆书人!
  •     方法:1.找出对你有用的片段,我找到的就是拆书方法;2.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在微博里写;3.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这本书就是很快读完找出主旨并应用的;4.以后我怎么应用,以后实用类的书籍都能这么读。本书核心是学以致用。实用类书得用起来才极大体现价值。
  •     本书的逻辑很强,思维导向也比较到位。适合很多读者和写书者去模仿和学习。而读书的方法R.I.A是精华。书中阐述的道理和大量的读书例子都是围绕作者的核心办法来展开,不过更多内容还是需要线下实践的,加入“拆书帮”的活动,至少成为拆书家才能更好的将书中的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初级读者就按R.I.A方法先去阅读致用类书,等有了积累,自己做自己或他人的拆书家就不是问题了。之所以是三星,更多想参加线下的实践去感受拆书的魅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