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02
ISBN:9787532701520
作者:(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
页数:243页

内容概要

杰里米·里夫金,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经济趋势基金会(Foundation on EcOnomic Trends)总裁,著有关于经济趋势、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著作七部,被译成15种语言,其中《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间大战》、《生物圈政治学》和《工作的终结》等书有广泛影响。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这本书无非是在一再向我们强调,不仅我们每个人都会死的,我们的子孙也总有一天会全部灭绝的,不止如此,我们这个可爱的蓝色星球也会灭亡的,我们视为生命的源泉,一直的敬畏、崇拜、歌颂着的太阳也会最终湮灭的,以至在宇宙这个神秘奥妙的大舞台上上演的一切有智慧的无智慧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机的无机的事物——从多情的诗人到不断跳跃的无辜的原子——最终都会走向“热寂”结局。那时候的宇宙会如此平静就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就是书中要阐述的世界观,一种悲观至极致的世界观。不过我向来坚持这样一种观点:悲观的世界观往往导致积极的人生观。当你明白命运不可逆转时,当你知道结局注定是不幸时,当你意识到生命的真谛并不存在崇高的意义时,你就再也不会为了某些虚无飘渺的终极目标而给自己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或许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整个进程中——吵闹着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心不在焉的学习、被老师和家长责骂、遇见心爱的女孩儿、失恋后痛哭流涕、学业有成、美满的婚姻、成功人士、人生低谷、东山再起、突如其来的意外、幸福的家庭、夕阳红、儿女成材或不肖、归去——是的,直至死亡你的所有追求不在有任何意义,你的故事只存在于他人的记忆里,所以你所能做的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拥抱生活,享受人生的每个阶段,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得意还是失意,学会欣赏周围的一切——清晨的阳光、流水的响声、触摸树木的生长、人生百态——直至人生帷幕缓缓落下。以上是读此书发散的一些感想。事实上,个人觉得这本书的观点过于危言耸听,有哗众取宠之感,况且书中漏洞百出、牵强附会之处比比皆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文科生用一条严谨的科学原理重新审视了所有的人类常识观点。虽然本书观点不可尽信,但是它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我们的世界和世界观,开阔了不少思路,还是值得一读的,以下是几点总结:1、人类历史的进程就能源消耗的进程,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这个角度还是挺新颖的,颠倒了我们以前对科学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认识。2、经济学是门自然科学。这是我读完此书另一个大的体会。凯恩斯说过“一个一流经济学家必然同时是一个一流哲学家、政治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看来这个说法还不够,还要在后面加一个物理学家。将能源的应用引入到经济学领域作为商品价值的判断,在以熵值为标准作为统一的换算单位。我觉得这个倒是蛮靠谱的,至少比老马的劳动价值说要靠谱。3、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我们现在能够享受球赛、电影、音乐会、展览,难道我们真的像书中说的活得还不如几千年前的猎人幸福吗?4、关于时间的概念。我们知道,时间的产生是依托于空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常说的第四维,那么以熵值来计算时间会不会导致时间成为独立于空间的绝对值,即使没有因果关系,那么熵值有没有可能作为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另一个表征量呢?
  •     人类社会大致经过了以下各阶段的生活形态——狩猎-采集型社会、农业社会、以及我们现在处在的工业社会。我们先前总是以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肯定要比古代人舒适许多。但是现在看来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将事实理清。狩猎-采集型社会的人每天直接以动物和植物为生,由于人口比现在少得多,总体消耗很少,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将这种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几乎耗尽。这就处于一个熵的临界点。于是他们逐渐过度到耕种的农业社会。其实是前一种生活方式较为舒适,取得能量的中间流程很少,所产生的熵极小。耕种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辛劳的生活方式。因为你不知道种下去的东西到底能不能长出来。经过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这种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也已耗尽,此时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蒸汽机这玩意大家都知道,小学课本上写蒸汽机是由一个叫瓦特的天才的科学家在家里偶尔发明出来的。但是我们不大了解的是早在古罗马的时候蒸汽机就发明出来了,但是当时的奴隶主有足够的奴隶干活,根本用不着蒸汽机,于是它当时只是用来观赏的。但是在几千年后,当人类再次达到某种熵的临界点,蒸汽机的发明就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后来的事情不用再重复,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进入了一个通过各种机器高速运转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能源被开采出来,在过去的两百年时间里,我们正在想尽一切方法,用最快的方式耗尽这个地球上的一切。因为地球上的物质是恒定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有用转化为无用,或者说要把无用的再次转化为有用需要几亿年的时间,但是没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绝种了。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花了200万年的时间,再增加10亿只花了100年,第三个10亿只花了30年,第四个10亿只花了15年。对于人口众多带来的灾难没有什么人能比我们中国人更能体会了,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拥有1700万人口的拥挤不堪的城市来说。我们从小的世界观是科技的进步是人类伟大的胜利,科技可以创造财富,人类终将达到共同富裕和世界大同。但是了解了热力学定律之后我们就知道,上述一切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已处于人类社会的晚期,也就是说离那寂灭不远了。里夫金老先生说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沮丧,因为热力学定律本来就是关于宇宙的真理。当初伽利略提出日心说时也引起了普遍的沮丧,但是其实如果正视它,你会发现似乎事情也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之所以感到沮丧是因为这几百年来,我们始终对于物质有种过于疯狂的追求,一旦听说人类不可能永远这样生活,就感到绝望,后世的人或许会对我们这几百年以来的人生观感到不可思议。这本书在最后提倡了一种低熵的生活方式,一种面向未来的太阳能模式,一种较为节俭的较为持久的生活方式,它无疑将成为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存在吗?前些天在报上看到瑞典已经有计划,在20年后彻底告别矿物能源,完全使用可以再生的能源生活。但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好像还离此很远。
  •     虽然是80年代的书,但作者却真正预见到了当今社会的本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破灭了人们制造第一类永动机的美梦,即能量从无到有,但是它却没有反对把热转化为功从而获得能量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第二类永动机。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孤立系统中熵不断增加定律,埋葬了人们制造第二类永动机的愿望。 但是第二定律却还不足以抑制人们的自欺欺人。 很多人藐视第二定律,其理由是地球是不是孤立系统,有太阳的照耀,另外原子中蕴藏了大量的能量,无须担心。 少为人知的是候选的热力学第四定律,即最大功原理(http://en.wikipedia.org/wiki/Maximum_power_principle)。这条定律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但是也无人能够否认。 这条原理阐述的是开放系统中的演化规律,即系统演化倾向于不断增加流过自身的功率。 打个比方,吃两晚饭的人比只吃一碗饭的人更有力气,于是进化就逐渐淘汰了只吃一碗饭的人。于是,消耗的饭越来越多。 生态系统也好,人类社会也好,都是开放系统。作者在书中的大量篇幅正是在叙述这一原理!可是很多人却没有看明白,以为作者只是在说第二定律,从而觉得有些不知所云。 技术的利用就是在加快能量的流动,是为了人更多更快地利用能源。问题不是在于人类社会在耗散能量,而是人类在耗散越来越多的能量! 这才是关键所在。还有,这里的能量在某种意义上是包含资源的,因为资源的富集和能量直接相关。地球虽然有太阳的照耀,太阳能是有限的,而且是低密度的。 地球上虽然也储有很多原子能,但是其利用具有很大风险,大家现在都看到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完就记住一件事,超英赶美从热力学第三定律看纯属扯淡,无关政治意识形态
  •     没读完
  •     烂得如同人民日报一样。
  •     逻辑混乱
  •     随意那个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对此书都不会有什么触动
  •     受益匪浅
  •     熵与时间 熵与历史观 论述这类抽象概念间的关系比较有启发 其它具体到能源军事农业等领域的论证就有点牵强了
  •     “时间磨灭了世界的价值”
  •     我想说 完全没看懂
  •     不值得一读
  •     有不甚严谨处,仍不失为发人深省之作。
  •     又是一本体现西方现代科学回归中国古代思想的书。里面很多观点跟我以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整体上本书略显偏激。
  •     看完序就好了,开脑洞的大猜想,童年的疑问有了归宿。。。
  •     这本书没有什么价值。
  •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是,讓我意識到,自己自從運動以來,認知發生的一系列模糊的變化,原來是從非再生能源型的世界觀(與之對應的是機械論世界觀,高熵、工業社會……)轉為一種平衡的、流動的循環型能源觀念。世界觀起了變化,生活自然不同了。雖然書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生成,不乏絕對之言,但卻給人以好的思考。誠如作者所言,本書將注意力集中在作為過程而非作為最終狀態的熵上,從這個地球能量消耗/消費的狀態,我們的注意力應該最終轉移到涵養自身,如何減少損耗,如何處理精氣神的盈虧,以及明白在這消費世界里為何及如何“自發的樸素”,作者最後,說到東方哲學,宇宙,以至於──“愛”,是推己及人。
  •     三观震荡,基本整本书在说人类没救了,想求得缓刑“无为”胜过“有为”
  •     用爱发电之流
  •     这本书怎么说呢,两个经济学家写的东西。基本上整本书就是围绕「从熵的角度看,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人类无法继续发展」这么一句话展开的,大量的例子,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无非都是为了用现象论证这个结论。所以本书其实写的很浅显,想要再深点的东西,结果就没有了,感觉更像是一本环保类的书籍了。
  •     最上乘的编剧手法来源自宇宙现象。热寂灭。
  •     前面的论证有点软弱,最后一章的方法论就有趣多了。
  •     感觉有点太不现实了
  •     无意中读到了一本物理学的书 什么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早已完全还给老师了...没有想到若干年后物理极差的我随手捡到了一本来读 没完全读明白是因为到一半的时候没兴趣听物理学家解释世界
  •     经济学家用了物理学的观点证明了熵增的不可逆性.虽然很多地方给人有点扯但是居安思危的思想还是得有的.
  •     高中在外国文学上看了篇“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化”的文学批评就屁颠屁颠全抄进小本儿里了,还正儿八经给别人讲,今天才知道这又又又(切克闹)是吃了物理奇差的苦了!——人生苦主:物理学(别拦我,哭一提餐巾纸)
  •     出版于三十年前的书,熵的思维依然适用于解读当代问题,从大都市病到抗生素滥用,从信息过载到能源危机。而书里所有解释所依托的只是两条热力学定律,过程全凭作者的自圆其说。其实,人类面对的种种问题,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世界观的问题。
  •     看看
  •     可以给小范围的封闭环境提供启示,前部分对笛卡尔牛顿理性机械论的反驳很精彩啊!但用热寂说否定一切文明福祉得出个死缓的判决就太偏激了,结论也很扯,召回上帝、回归田园不又是个和熵增相悖的反演么
  •     感觉没有特别超出认知范围,只是翻译看得脑仁疼。
  •     文中有些观点是为了自我实证而强行出现的,并不能很好地说服我。有一句话我倒是非常赞同:“只有有意识地尊重我们称之为地球的这个封闭系统的资源极限,我们才能做出对于人类的继续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     扯扯
  •     5.6和6.7出现了逻辑混乱(学习中从经验整体到抽象支离到底是熵增还是减?)第一二章多好见解。所谓“世界观”说到底自足就行,作者这里显然不缺,看不惯的人难免要跳出来指摘。
  •     有点绝对,但要张扬观点,只能绝对。一切都在一特定的基础上展开的,可基础的牢靠性及外扩性还有待商榷。某些观点不十分正确,另解决方式的设想不切实际。感觉人类会迎头奔向灭亡也不会掉头往回走的。按作者分类,多数人该是实用主义者。
  •     10%的共鸣度,另外90%作者似乎也没打算说服读者一副爱信不信的态度。
  •     我的世界观来源之一
  •     一种世界观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     感觉作者不是很严谨。讲地球资源耗尽时,并没有提到我们需要的能量和太阳能提供的能量之间的差。另外,结论过于悲观,缺乏充分认证。
  •     大胆非主流
  •     承认自己的有限,让自然的进程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自由展开。停止自我欺骗,无止境的追求进步和不朽的尝试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明白熵的道理,就像明白每个人都会死这个道理同样重要,也同样被忽视。我们害怕承认最终的寂灭,因为那会让人失去自我。而自我从来就是一种卑微的幻想。承认那无可挽回的死亡吧,也许我们还能更明智的在生的有限时光里做出最符合“爱”的选择。
  •     上世纪的书 也算是反乌托邦吧
  •     为了让这个宇宙的熵增加得慢一点,决定戒网一周 -_-!
  •     Life becomes so much more bearable when you accept that one day you are gonna die anyway.
  •     自己能力有限。。只看懂一部分
  •     热力学第二定律向我们显示,时间不过是熵的某个功能。当世界发到最大熵状态,再无更多能量做功的时候,由于万物陷于一片沉寂,时间便会终止。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形成的世界观,物质和能量只能是单向的状态,从有用到无用,在封闭系统下,归于死寂。虽然80年代的书,但对当前也有意义,唯一的问题是地球是否是封闭系统?
  •     低碳,环保。
  •     请注意:第一,这本书出版自一个相信自然科学的研究必将改变社会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年代;第二,这本书的结论已经大体被推翻;第三,这本书仍然在全球的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第四,正面看待这本书反思性的内容,同时保持阴谋论的批判思维。
  •     不可逆性的热力学第二定理,不但是时间的本质,也是现代环保理论基础。
  •     这个伪科学家有点中二
  •     世界是趋于混沌状态的,所以,我们应该宽容
  •     对于文科生来说,提供一种新的视域。熵理论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对于简化生活,提高效率有一定的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