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10086388
作者:薛凤旋
页数:360页

作者简介

107幅精细地图,从石器时代到当代中国
追寻重现中国城市文明的演变轨迹
【编辑推荐】
从石器时代,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中国,梳理总结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脉络,剖析城市发展变化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全书收录百余幅精细地图,直观呈现城市的历史面貌,带你重游千百年前的中国城市。
【内容简介】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市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书籍目录

序 言  薛凤旋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薛凤旋,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2008—2012年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市、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香港发展地图集》等。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探寻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道路——读《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赵青新城市是文明的载体。中国城市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与西方文明及其他文明有很大不同。如何认识这种不同,从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打造出我国独特的城市精神,这是城市学家薛凤旋教授撰写《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的目的。按照西方史学界流行的观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意味着技术突破通过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的变化引起社会的质变,就像美国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描述的,早期文明的传播是以蛙跳式的运动越过一段较远的距离,从一个可灌溉的河谷跳到另一个可灌溉的河谷。这就是西方城市兴起的起源。中国的城市不具备这种特点。西方部分学者据此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城市和城市文明。实际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说法。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曾经就此问题深入研究。他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其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初城的出现并非来自经济发展或其必然需求,而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的精英阶层对当时农业社会榨取剩余价值及保障其统治地位的一种工具。薛凤旋推崇张光直的观点。从夏、商至西周,随着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确立,西周城市建设采纳了古代典籍《考工记》所描述的“营国制度”,即城市等级原则和城市规划原则,体现出封建和敬天祭祖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等级观念、五伦的人际关系以及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的意义。这表明了中国传统城市功能和结构特点的形成,树立了中国特有的城市文明。《周礼•天官》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以为民极。”通过薛凤旋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梳理,可以看出,从周代开始,大多数中国城市就非常强调行政功能,并且围绕行政需求进行城市规划。方城十字街、方城井字路,布局要求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左边建祖庙,右边建社稷台,左边是孔庙,右边是武庙,文庙、武庙都有一定规矩。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就如《吕氏春秋》所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上述国皆指城)中国人的宇宙观是非常强调“中”的秩序的。这也是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很大的不同点。中国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职能,古城、古建筑、古老的器物,有很多反映古代城市文化的东西。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建设过于强调工业化,很多历史古城都遭到无情的摧残。近年来,城市现代化进程往往不注重保护历史遗迹,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热潮,对于很多古城是新一轮的破坏。还有借古城保护之名,热衷于盖庙修塔、建造仿古建筑,或者给老房子刷上金漆盖上琉璃瓦。许多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内涵,这样的城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会适合人居。丢失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就是丢失了城市的灵魂。因此,薛凤旋强调的“恢复中国城市儒家精神”的观点,有其实践意义。不过,他将之归因为西方价值观与中国国情有许多相悖之处。我认为,这需要辩证地看待。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脉络断裂,其中的儒家精神更是遭到挑战、甚至被抛弃。从儒家城市理念来讲,比如对城市整体格局的把握,对城市公共设施如排水道等的设置,对城市民居与周围环境等的和谐度的考虑等,这些思想对现代城市仍很有启发和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应该是现代城建的最高境界。西方的文明,自古希腊城邦起,城市都崇尚公民自由。而儒家集权思想对于我国城市行政工作的负面影响是必须克服的。从技术层面来讲,西方城市生态学、建筑学、空间组织等,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国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独特的城市建设道路,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科学合理地吸收他国的经验为我所用。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稿。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很好的综述读物
  •     还是过于简略
  •     博论与古籍经典考据的综合体
  •     从石器时代到当代中国,追寻重现中国城市文明的演变轨迹。
  •     有点太简单了
  •     前几章还有些内容,后面几章简直就是初中历史教科书,还是写的比较差的那种。。。。
  •     只能说,“抱歉,我不是规划局或建筑系的”。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没什么收益
  •     文章就像期末论文一样东抄西抄,没有核心内容
  •     错误不止几处,勘误十分心烦,结尾也是狗尾续貂,但还是给五颗星,瑕不掩瑜
  •     详细梳理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史,解析中国传统城市的儒家精神,并且在最后一章概括总结,中西城市对比,对现代城建也很有启发。可以说作者的城市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学术的书但阅读并不枯燥,能联想到当前城建的很多问题。后浪的好书,推荐!
  •     有图,图里有错误,比如第12章中的南京地图里的“沣水县”应该是溧水县,其他还有别的错,文字部分也有。本来想给四颗星,减一颗吧
  •     一本资料书=_=
  •     是我想太多,关于三代写的好详细,到后面简略的实在是好随意好任性。╮(╯_╰)╭
  •     考工记 城市规划史 城市革命 左祖右社 前殿后寝 柴尔德 芒福德 马克思等城市理论 反对城市为西方文明特有产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