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电影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020058150
作者:张靓蓓 编著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十年一觉电影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书中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对演员的看法及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的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书籍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 李安繁体中文版序 李安种树记 张靓蓓童年往事我脸上有个酒窝,大家都说好看,我说:“狗咬的。”天天补习,还是落榜!第一年考大学,我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因为紧张,第一天第二堂考数学时,第一个钟头我腹痛脑涨,豆大的冷汗直滴,一个字都看不清楚,复选加上倒扣,考了个0.67分,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电影梦·生命毕业后耗了六年,心碎无数,我若是有日本丈夫志节的话,早该切腹了。直到《推手》、《喜宴》的剧本在台湾得奖了,整个运势从谷底翻扬上来。我拍片后,许多人都很好奇我太太是个什么样的贤内助。她对“妻以夫贵”的事情很不以为然,就很不上道地一语道破:“我只是不管他,leave him alone。”推手拍《推手》前,我简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银行存折里只剩下四十三块美金。徐立功来纽约看毛片,到我家吃饭时,还奇怪我家怎么穷得连张餐桌都没有,我这才告诉他:“你没看到《推手》里那张被砸烂的餐桌?”有一天徐枫请吃饭,陈凯歌、王家卫、张国荣等人都在座,那些菜真好吃,我一想到远在美国的太太不能同享,心里面很难过,就跟身旁的王家卫说了说。真是憋得太久了,气刚顺过来,还不太习惯。喜宴《喜宴》是我唯一露脸的电影,只有一句台词:“那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赵文瑄是我见过的演员里有内涵的一个,在我带过的新人演员里,他大概是被我磨得最多的一个,我想他可能伤到,直到现在也许还有点怕我。在纽约时,我刚拍完片走在路上或是去坐地铁,都要特别留神别撞到人挨打。因为在片场,我走路可以是横着走的,大家都会自动让开。 饮食男女在现场,我胆子小,不喜欢骂人;对人发脾气,我自己伤得更深。最后那场戏,吴倩莲愈紧张愈吃螺丝,拍到第六遍还是不行。我终于忍不住发飙,大吼一声,冲出去踢门。杨德昌得了奖,他妈妈说:“你今年几岁啦,拍了几部电影,可以找些正经事做啦!”我爸爸那时也这样想,直到《理性与感性》拍完时,他还说:“小安,等你拍到五十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到时候就退休去教书吧!”理性与感性执导华语片和西片有何不同?我的看法是: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总统。拍华语片就像是做“皇帝”,大家听令于我;拍西片就像当总统,总统是要出去取悦每个人的。明星跟一般演员真的不一样。譬如休·格兰特,我就奇怪,一开始他为什么那么爱搞怪、不听话,到处跑来跑去,不站在一个地方演。后来我发觉,他就是不喜欢跟别人并排演戏。你只要把其他演员摆在他对面,你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乖得很。冰风暴拍戏时,我落过一次泪。拍之前,我只跟琼讲了一句话:“你还爱不爱这个人?”她突然间哭得直喘,可是镜头对着她拍时,她又不哭了,就憋着那口气,发抖地把戏演完。到拍完收工时已是清晨七点多,我大概抱着她有五分钟之久,她才慢慢平静下来。收工后,我坐车回家在路上想起来,觉得很感动,不自觉地也掉下泪来。与魔鬼共骑我选角时一向会先考虑戏好不好,不过拍多了,发觉“上相”很重要。选角色,我先看适合与否,有名最好,如果没有,就会尽力去把他做出来。屠城戏一共拍了八天。在拍片现场只听男人们彼此问:“你死了几次?”“九次了!”女人们也忙着分配角色:“你演太太,她演妓女。这么大的城,总会有妓女吧!”“好,我演。”卧虎藏龙玉娇龙这个人物本来是很帅气的。但碰到章子怡就改了,因为当时章子怡是个很娇滴滴的女孩,做不出我原先想像的“阴阳共生”的玉娇龙。只好按章子怡来改角色特点了。一些资历深的明星,如周润发,我会说出“形象”与“气氛”来鼓励他。像拍竹林戏时,就点出他要有“玉树临风”之姿,还不是直接跟他讲,是说给武术指导听,稍微大声点,他在一旁听到,劲就来了。吊在林梢时他直问:“我有冇玉树临风啊!?”为了坚持原音重现,真是做到我都躺下来了,才做出如今这个样子。当时我曾心生念头,想先杀了演员,再咬舌自尽! 奥斯卡第五十八届金球奖由朱莉娅·罗伯茨颁发最佳导演奖,当她念出我的名字时,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因为根本没准备感谢词,只好把事先为“最佳外语片”准备的谢词挪前使用:“我的惊喜之情难以形容。我要感谢我强悍的太太,她是《卧虎藏龙》里除了碧眼狐狸以外所有女角的典范。我到大陆拍片一年,处理了我的童年幻想与中年危机。”派对结束,大陆制片刘二东过来跟我说:"再见了,导演,这场经验真的很值得!"我一时间百感交集,人坐在车子里,二东身在车外,我俩卡着车门,顿时抱头痛哭。电影梦在我们的教养及印象里,影剧界是很不堪、没规矩、乱糟糟的圈子,因此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孩子们去学电影。入行十年,我个人的经验却与儿时的听闻迥异。我觉得人生里乱七八糟的事似乎更多。电影比人生简单、比人生理想,它是很舒服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喜欢拍电影,或花钱买票关到一间黑屋子里去跟一群人看电影的原因。附录: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编辑推荐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将李按十年电影追梦历程的执著与艰辛娓娓道来,真实、真诚、真性情电影内外的文化见地与人生见识振聋发聩,自信、温厚、君子风。奥斯卡见证,影像记录,文字留存。了解李安不能不读的一本书,有梦想的人应该读的一本书,中国导演必需学习的一本书,影迷读后享受一生的一本书。

前言

这本书记述了我电影生涯前十年的第一个大高潮,感觉上,(《卧虎藏龙》真是一个阶段的总结,一切并非故意,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如今看来,还真是“十年一觉电影梦”! 打从入行起,每做一部片子,纵使翻江倒海,我也就拍了;之后去宣传,都得说说我当初拍片的冲动。其实就算片子拍完,我仍有许多地方不明所以,我比较老实,人家一问,我会想要讲清楚,每逢不通之处、又得自圆其说时,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闯了祸,拍完片后又自陷重围。由于张靓蓓的邀约,出这本书,等于帮我将那些隐藏在旮旮角角的困惑再次翻出,去理清楚、连起来。我重回往日时光,一趟反省下来,好像真是到了一个阶段。之前拍片我闷着头往前冲,到了《卧虎藏龙》,我启动各方资源,回笼去做创新,又往前闯出一个更大的世界。人也跟着迈入中年,心情开始转变,我也不自觉地透过拍片往自我解剖的路上走。我常自问,为什么从第五部片子《冰风暴》开始,我每部片子的结局都带有“死亡”的因素,一开张我拍了四部喜剧,《理性与感性》拍完,我一直回不去喜剧,想也找不着题材,可能因为我的显性已经表现够了。《冰风暴》起,我开始有兴趣摸索隐性部分,碰触潜意识里一些无法掌控的领域,如此才能摸到新鲜的东西,才有那种处子感。寻求刺激,让我持续处于亢奋状态,也折磨着我的:身心;但这股亢奋,又支撑我度过身体的不适。长期下来,精神、肉体几乎难以承受,老感觉是在“解构”自己。久而久之,在我的电影里,结尾都以悲剧收场、以死亡终结,似乎要追求到某种美感才能结束,《色,戒》也是一样,走向死亡,成了’我电影中主角的宿命,包括活着的人(易先生、俞秀莲、罗小虎等)也要去体会逝者(王佳芝、李慕白、玉娇龙等)的滋味。我是不是在追求一种绝对值,也在满足一种求死欲望?对我来说,创作欲好像不是求生,而是求死,是自我解构的一个演化过程,当你冒险追求绝对值时,经常处于临界点上,如履薄冰,兴奋感与危机感共生,求生与求死并存。我是一个心智与身体都较晚熟的人,个性比较温和、压抑,因为晚熟,所以我很多的童心玩性、青少年的叛逆、成年对浪漫的追求,以及我的提早老化,其实是一起来的。就在自觉比较成熟时,我年轻时该发生又不发生的事,突然在我中年危机、身体开始往下掉的时候,就这样都冲撞上来。打从《卧虎藏龙》起直到现在,我都在经历这些。拍《卧虎藏龙》时,我正和刚冒起的中年危机感搏斗,还不承认,还在尽使少年的那股傻劲蛮力;及至《绿巨人浩克》(Hulk),我更是一头栽入,好像要把剩下的半条命也拼掉似的。(《卧虎藏龙》规模甚大,又有很多我不解之处,且引发出许多文化现象,依我原来的个性,应会稍事收敛,但我反而更拼命;拍《绿巨人浩克》时,我更直接面对好菜坞的商业与制作机制、挑战电脑动画、碰触美学领域,进而摸索我心底的不安、父子间的紧张,触摸死亡与创作的关系。我觉得体内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硬要蹦开,我也不自觉地以暴力的方式去表达出来! 拍完《绿巨人浩克》,我才真的认命,人到中年,岁月不饶人,以前身体根本无须考虑,如今还要去与它共存。《绿巨人浩克》之后,我身心俱疲,很想就此收手;可是不拍电影,整个人又很沮丧。就在父亲首次鼓励我继续拍片时,我决定拍《断背山》,其实动机也很单纯,我就是想用它来休养生息。拍摄时,我尽量不多想、不动气,人虽没什么力气,但还是很投入,每天按部就班,把该拍的拍完,拍法感觉和拍《推手》时差不多。拍摄当中,我曾因为疲累想停拍,面对演员偶尔也会想:干吗要这么挤榨他?这是前所未有的念头。拍完《断背山》,整个人也养了过来,五年来困扰我的病痛,也逐渐控制下来。有人说,《断背山》有种自然天成的味道。我想,如果不是《卧虎藏龙》及《绿巨人浩克》耗尽一切,《断背山》也不会拍得这么松活。我别无他意,没想到它会引发出这般回响,至今依然余波荡漾;更没想到是它带着我跨越过一个阶段。到了《色,戒》,我的精神来了,挣扎奋斗的着力点也不同了。七年来,我变了,外在的世界也变了。《卧虎藏龙》时,我第一次来大陆拍片,谁知道在外面转了一圈,如今又回大陆来拍《色,戒》。这七年里,大陆各方面变得很多。想起((卧虎藏龙》时,我带着大陆电影工作人员开始与世界影坛接轨;到现在,他们真的接了,现场工作时,不论事情大小,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很顺溜、很舒服。((色,戒》的戏份本来计划香港、大陆各占一半,后来一些香港的戏,都移到大陆来拍了。这些年来,我也陆续感受到《十年一觉电影梦》的回响。记得2002年这本书繁体版出版前,张靓蓓约我给书写序,当时我比较担心解析自己是否会引起反感。出书以来,一开始虽不很热络,但慢慢有许多反应回来,感觉很善意、很温馨。这本书道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成长的一个心声,书中电影部分虽着墨不少,但回响最多的则是社会意义,是对我们这个年代的共鸣! 我觉得台湾外省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原文化,他有一种延续,大陆是个新发展,香港又是另一回事。由于《色,戒》是个年代剧(periodpieces),是四十年代的东西,所以我是从我的文化背景出发,间接来做诠释、表达。这次让我觉得,好似离散多年的“旧时王谢” ,如今归来,似曾相识,大陆也好奇台湾的发展。许多年来,我们在台湾承继了文化中国的古典养分,同时也吸收美、欧、日等各地涌入的现代文化,多种元素混杂变化,但都在一个较为渐进的形式下进行,个中带有一种舒缓、亲切的特质。就在彼此交流当中,我感受到,对于文化中国的古典传承,大陆是相当在乎,双方有许多共鸣。因为这本书,我结了很多善缘,当初答应张靓蓓,我是想从我文化根源的角度发声,所以书中不论我受访说话或她写作询问时所用的语词、口气等各方面,均立足台湾,就因为我们都是在这个文化教养下成长的一代;也因为这个文化到了我们这一代以后,已然渐行渐远,现今若不留点鸿爪,日后想要按图索骥,怕也难寻!就算为文化传承尽点心意吧,这本书或可作为中原文化在台湾发展的一个线索。现在年龄渐长,我总有个感觉,这几年来,不论拍片、讲话或写文章,越来越说不出个道理来,我可以拉里拉杂地接受访问,但要我理出个所以然来,一方面力不从心,一方面也不愿意。其实到《卧虎藏龙》那个阶段,我也是东讲西讲,支离破碎,许多东西还想不通,也没有深思,如今回想,其实很多东西是张靓蓓帮我理出头绪、言之成理的。就因为写这本书,她常会追问,她想不通,也不愿意笔下糊涂带过,就问我,逼着我要去想,事实上那段时间里我想通了很多东西。其实这本书有个特点,它不神秘,我们从头道来,蛮老实的,因而结了很多善缘,这和书的内容与我们两个的态度有些关系。我们有这样一本书出来,对我是一番自省,真的很值得,我要谢谢她! 书里蛮完整地表达了我至《卧虎藏龙》阶段的整体经验,:其中有传统的东西,也有地域性的东西。如今在大陆首度出版,正好是我从《卧虎藏龙》起绕了一圈,又回大陆;再拍《色,戒》时,情况已经不太一样了。我来大陆再拍华语片,书也在这时候出版,我想,是有一些意义的! 2007年7月28日

内容概要

张靓蓓,美国乔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学士。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讲师、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纪录片《无米乐》、《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现专事写作。
著有:《艺术家素描》之《侯孝贤》、《杜笃之》篇等。主编:《视角边缘——吴其谚文集》。译有:《大英视觉艺术百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全集》第一集《埃及与古代近东》、《再见特吕弗》。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十年一觉电影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8条)

  •     跟李安死磕,其实是跟自己死磕。死磕了不短的时间,我有点入魔了。他太丰富了,我的想法也太多,一直不敢下笔,以至到今天,点滴思路已经很难汇集成一条主线,我就想到哪说到哪。还是得先说电影吧。对于李安来说,他的电影是真实的,现实是虚幻的。“十年一觉”,李安自己说是觉悟的觉,我理解是睡觉的觉。他电影中的每一个精心的设计,灵光闪现,其实都是他自己对一个精神乐园的追求。他自己说:电影比人生简单。电影比人生完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玉蛟龙,都有一座断背山。蛟龙在现实中会像《在别处》的封面,束缚不仅来自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还来自自己的心。李安在电影和他的自传中露出了太多锋芒,他远不是只有表现出来的那种儒雅,他的野性都在电影中了。对电影的热情就是对梦的热情,但说是“电影梦”,这纯属是推手了,这是人生梦。他的老婆因为受不了他不拍电影时的死样子而跟他有矛盾。实际上,我还是挺怀疑李安与他老婆之间的爱情的。因为,我觉得他这个人就是活在自己的梦幻和实现梦幻的行为——拍电影上的。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把精神倾注在别处的一个人,可以在另一个他不属于的空间中给爱情留有一个通道。他天生就是为电影而生的。但这个世界对于他不是没有意义的,为他的梦提供了素材。他出生至今的经历给了他的梦色彩。而在这其中,我感受最深是从矛盾冲突到挣扎到协调。针对的就是与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的相同的一个冲突——中西文化冲突。就我自己来说,从小基本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义务教育那会,最怕的就是诗词歌赋后面会有个教学要求——全文背诵,当时就感觉是心中一团乌云。我个人认为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国文化中的处世哲学。不管是老庄还是孔孟。那些哲学都构成了中国人一切选择的根源。面对纷乱的世界,我们如此渺小,但又要苟活的有尊严,有乐趣,处事哲学是我们唯一的救世主。西方人也是人,他们活着依赖的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哲学,具体是什么我不了解,我连自己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都不了解,更别说西方的。但从已经实践过的种种全盘西化的实验我感觉,西方文化是会在中国水土不服的。但同时,文化又是一定会不断变化的,主动也好,被动也好。百余年来,东方文化的改变和没落更多是被迫的。因为,世界的强音总是从强者发出。而包括李安在内的我们,这群倒霉鬼、幸运儿就生在了这个东方文化衰落,西方文化强势的历史路口上。生在台湾的李安,面临的是文化裂缝。台湾肯定比大陆继承中国文化好得多,但也肯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深受家庭中式教育长大的李安,艺术专科后出国攻读电影,后居住在美国,他的根是中国的,或者说是在大陆的。推手、厨艺、武侠、大漠就是他对中原的向往。但同时,美国的一切又成就了一个梦旅人一段段旅途的实现。如果不是美国的电影制作体系,这个旅人是很孤独,我想这不是李安追求的。他是愿意把梦拿出来实现的。两种文化的强烈冲突集中在李安一个人身上。太沉重了,于是《推手》、《喜筵》、《饮食男女》中的一个个家庭和一大群家庭成员都被李安创作出来分担自己的压力。那时候,他拿不出什么办法,但分担了肯定轻松些。更主要的是,当文化冲突在他的家庭中形成了父母(主要是父亲,这也是典型的文化射影)对他的要求,当他面临自己的梦想和对父母的忠孝时,他终于拿出了作品,得到了成就,既实现了自己的梦,又告慰了自己孝敬的心。《饮食男女》中,父亲突破传统束缚,老牛吃嫩草,喜得第二春,而且味觉恢复。看似最前卫的“二丫头”反而成为了维系家庭的主力。我想,这里面包含了李安对父辈的思考、期待和他对如何实现真正的家庭的精神团圆得探讨。之所以说他拍的是华人电影,决不是因为他是个华人。无论他电影中的内容还是他在现实中处理因拍电影而面临的选择中,都能看出他对文化裂缝的衔接。他在努力实践着,我感觉他可能还未找到一条完全清晰的路,这个历史的裂缝他一个人很难衔接的。但他已经在努力的走着,而且越来越有力量。对这方面思考如此之多,是因为和自己有关。大陆的孩子面临的不是文化裂缝而是文化沟壑。很多东西被强行毁灭了。所以,我们更困惑,更没有依靠,精神上像走失的孩子。临终关怀医院的院长李伟在去北大得讲座中给了天之骄子们当头一棒——你们都是不知好歹的人。因为好歹是要有是非观,有道德,有信仰才能有标准的,否则就是一团浆糊,怎么会知道好歹呢。处世哲学不是虚无缥缈,而是生命存在的证据。我们面临的比李安面临的更难。但好在有这样一个人在前行。并不需要李安打前锋,我们跟上,重要的是他的人生激发了我们去思考自己身处何处,将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     最近几本书是混着看的,完全不搭界。 《十年一觉电影梦》里面提到李安在美国默默无闻的那六年,一起为电影梦奋斗的年轻人,有的熬不住改行了,有的像李安一样,继续写剧本找投资,穷,寂寞,看不到希望,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就成功了。其实,更伟大的是李安的太太,一个女人出去养家,丈夫煮饭带孩子,搞些看上去没有什么钱途的形而上的东西,他的太太没有甩了这个没用的男人,实在很了不起。我,也不一定能做到。 他的太太是在实验室做科研的,长得不漂亮,当年李安在大学很受女孩子欢迎,尤其是漂亮女孩。这样看,他还是蛮会挑老婆的。 其实,还是比较看得懂饮食男女、喜宴和推手这样很中国味的电影,很遗憾,李安觉得这些不是自己的代表作。这本传记也说明,一个人要成功,背后要很多的助力,自己,家人,合作伙伴,和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书中的败笔是传记作家越厨代疱,老喜欢用李安的口吻说些酸溜溜的总结陈词,被噎住了好几次,几乎气得要丢下书不看了。 很多人都喜欢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这些人多半上了点年纪,总会不失时机以为你好为名,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你。父母会这样,老师更是如此,也许工作了以后也会遇上,最可怕的是,如果老婆或老公喜欢对你耳提面命,人生真是太悲惨了。有的老人言中听,有的只会让人倒胃口。人有时候总会犯贱,偏偏不听前人的教训,就是要对抗地心引力,就是要撞个鱼死网破,像我。 连岳的专栏之所以可以算是公煲鸡汤,就是他那种不按牌理出牌的黑色幽默。千奇百怪的问题,他的答案是出乎你的心理预期的好玩,你预料不到他怎么接招,不过几乎每次都能让人笑喷饭。《我是鸡汤》是关于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我爱问连岳》有关爱情、婚姻这些乱糟糟的事情。后者让我意外的是,原来我国报纸的尺度这么宽了,同性恋,婚外恋,性生活,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已经可以这样坦荡荡的你问我答了啊。不过,南方周末和上海一周我都很喜欢看。 最后,归结到《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阅读中国文化经典》,这本书的精髓大都在序言上,当然正文零星也有些令人脑壳开窍的地方。 它讲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借字,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的很多困惑其实和几千年来古人们面对的是一样的,古人肯定沉淀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让后人借鉴。如中国传统园林当中,就讲究在某个地方开个窗子,把外面的景致借进来。人在社会当中,也应当顺势而为。二是进退,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也许有很多种可能性。我往往会给自己这样的选择,要么这样这样,不行的话就那样那样。最后,终于明白了,要想把人生完完全全的控制在手里,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前行,是不可能的。总是会有X元素存在,譬如某天突然被调到其他部门了。原以为自己很聪明,在这些X元素面前,不过傻瓜一个。
  •     返回母校,看到学弟妹,心里很高兴。代表致辞时,我开玩笑地说,在学校学了很多,但我大部分都忘了,只有一样难忘,就是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即面对失败。我在NYU拍片后才发现,平常在班上滔滔不绝、分析电影头头是道的人,一拍片,你不敢相信那是同一个人,那么简单的事情,他都反应不过来。我才知道,讲理论和拍片根本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人的才份。。。。身段高的人常常拉不下脸来放胆一试,较难突破现状。我觉得人的自尊和他的知识背景有关,而创作多是本能,是打破现成观念的。我最愉快、最充实的日子,就是一九八零年到八三年在NYU的求学时光。一拍片就很快乐,会很想多点子实验。有时学校经常放犹太假,我搞不清楚,到了教室一个人都没有,我第一次觉得放假心里不高兴就是在NYU。以前上学房价是最高兴的,现在不想放假是因为心里想学,想多知道些。放假不上课,我觉得损失了一天,心里头真的很在意。《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口述传》从家旁边的社区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很好看。从童年经历到卧虎藏龙、绿巨人的拍摄经过。侃侃的博给我的链接,调侃“李安他妹”确实大多数文艺青年知道NYU是所好学校还是因为李安。而且今年毕业典礼,李安也去祝词了。遗憾死啦。。那天我在实习单位忙着收摊儿。。。不知道住在纽约的他会不会年年都来献身。嘻嘻~李安的成长经历很有趣,这些塑造了他的性格和作品特质。之前看过一些他在各大影节的访谈,羞涩木讷的令人局促不安。我也同样好奇“一個循規蹈矩的大好人,一個成長於保守士大夫家庭,個性不很叛逆的小孩,一個校長的兒子,怎麼拍得出複雜多樣的電影?” 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多样性的有趣和奇妙。他不善交际、言谈,但从小喜欢表演、戏曲、戏剧,各类艺术都尝试过。直到高考两度落榜,阴差阳错考进艺专,才有些开窍,暗暗觉得很喜欢做这个。再插一句,李安的父母也都是做学问的教书人,父亲做过很多著名中学的校长,李安上面有两个姐姐,他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对于李安这个长子从一降生就寄予了无限期待,期望他学习好,尊敬长辈,受好的教育,成为教授。可想当李安落榜进去艺专,这对于李父的打击有多大,自己的长子要去做戏子。很传统很熟悉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价值观。后来李父还提出过让李安再度休学,准备复读。李安大逆不道的作出决定要继续读艺专——一个根本不被外界认可的专科学位。作为妥协,李安同意了父亲的建议,艺专毕业后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直到多年后纽约大学授予李安荣誉博士学位,李安心里才暗暗的觉得完成了父亲的期望。没有让他失望。关于这种复杂纠缠的父子情,书中还提到,他长久以来,离家越远做事越自在成就越大,快到家了,越自卑,连基本的事情都做不来。长久背负着对父权的惧畏感,养成了李安从里到外的谦卑感。后来冥冥中,头三部电影都是关于父亲的。“父亲三部曲”全部由郎雄扮演戏中的父亲。比起后来的李安拍的美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三部曲。是华语界少有的探讨细腻父情与传统伦理道德的片子。同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看着书,我不自觉的对比李安与陈凯歌、张艺谋。下面浅谈下。这三人均是华语电影界的成功者。各自旗帜鲜明。先说李安的价值形成过程,很有台湾特色。首先他祖籍江西,父辈“逃难”到台湾。1950年代在台湾人眼中,他是外省人——即从大陆来的土老冒。(这段可以比照赖声川的相声剧《这一夜我们说相声》,里面专门说到了眷村)在家庭中,前面提到,他是长子,理应成就事业光宗耀祖,结果他大逆不道学了不靠谱的艺术,成长过程中潜意识又蒙上了层抑郁。后来到了美国留学,起初语言不好,没有朋友,美国同学看他是中国人或台湾人或亚洲人。在美国取得成就,回到台湾,由于长久不在台湾生活,对于家乡又显得有点陌生。在于大陆人看来,即使李安很多片场选在大陆,他依然是个台湾导演(这点保守的爱国主义者可能听着不舒服)李安在家里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比起同时期在大陆和饥饿、阶级敌人作斗争环境中长大的的张艺谋一代可谓是更加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后李安的人生观在多年留学海外时也有很大改变。西方的文化也融入了他的思考方式。当然,脱不了干系的还有台湾文化的影响。台湾的饮食、社会文化的变革和传承也是李安的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华文化、台湾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三位一体。他的价值体系是完整牢固和可持续发展的。再谈谈同时期的大陆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的横空出世,着实吓到了世界。但是过了20年,第五代导演鲜有佳作。令人扼腕。究其缘由,愚以为主要还在没文化,没有可持续发展创作的基础,当然也有环境因素。不否认陈张的勤奋,否则无法拍出经典的《霸王别姬》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他们也正是中国建国后的第一批受教育的学生,没有受到健康系统的教育。所有的政治动荡都亲历了。不可否认这是人生财富。但缺乏了深入思辨的能力。有人不喜欢张艺谋,说他的片子都很封建土的掉渣,这正是他们那一代人接受的教化所形成的世界观。君君臣臣而已。阶级斗争为纲,可以制造戏剧中的矛盾。但深入的对于人性的挖掘才是艺术创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之后来,整个中国的社会气氛的浮躁和喧嚣。既然艺术已经让他们得到了祖祖辈辈向往的社会地位和财富,那已足够。积累了二三十年,也只是闹剧的浓缩。昙花一现。我一点不怀疑李安可以再拍好片子拍20年,甚至不怀疑他可以拿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我已不对第五代报任何希望。当李安越走越深远时,第五代早已江郎才尽。1950年出生的华语艺术界,大家最终还是成就在了书写繁体字的台湾。

精彩短评 (总计95条)

  •     没写到色戒就没了!最喜欢看冰风暴部分~
  •     lucky man
  •     如沐春风
  •       这是我第一本听的书,也许是最后一本啦。听书实在太浪费时间,听完一本我可以看三本了。而且节奏很让人抓狂。不能慢不能快。
      这本书描写了从李安出生到《卧虎藏龙》获奖这个人生阶段。
      徐徐道来作者的从影经历。我13年底的时候看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很好看,讲得很好的故事。从《推手》,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子,《喜宴》,中国父亲与同性恋儿子。《饮食男女》,中国父亲和三个女儿。都是那么的亲切。
      然后是《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共骑》,这三部西片,知道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然后就是《卧虎藏龙》了,竹林戏是怎么拍的啦,美术,武术————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拍电影要做这么多工作,绝不是头脑一拍就可以的。
      电影在拍,李安也在成长,没拍一部都是一次对自己的反思,在做人上的提高。
      李安满足了我对中国人的想象。内心狂野而外表温和。
  •       发现这个导演的兴趣点跟我的有相当多的重叠,还挺高兴的哈哈。对于跨文化跨时代的思考,上一代和下一代,外来与当地,先进与保守之间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在这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环境下对"尴尬"的描述和挖掘,对于一种压抑着的,挣扎着的浪漫而非简单的浪漫的刻画(卧虎藏龙对于性欲的压抑),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很有意思值得玩味的角度。其实怎么说呢,对于这些方面,尤其像人性的挣扎选择这方面去拍的导演也不在少数,但能做到像李安能脱离那种大善大恶的环境,真正让人物融入这种文化的环境中的感觉不多,毕竟西方拍电影往往跟我们处境和视角不同。
      一开始对李安感兴趣是一是因为断背山作为同性题材的创意和轰动;二是对他本身作为华人导演能够很好地导演外国电影,在跨文化领域有所成就,一方面对这个很好奇想看看这个人是怎样做到的;另一方面跨文化本身就是我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三是在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愈发觉得这个导演思想独特,不拘一格,电影涉猎面很广,而且少年派的思想成长,宗教观点和世界观的塑造与思考这些等等又是在我的兴趣范围内,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将这本介绍李安的自传列入了书单。
      读完以后有个感受,李安没有为了特别而特别,为了不同而不同;比如一开始因为一开始连着看到喜宴,断背山,卧虎藏龙,我就在想这个导演是不是就是对同志和女性题材感兴趣。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有这些特殊角度的原题材和灵感了,但他也会结合自己想要的擅长的去决定到底应该怎么搞什么角度什么立意想传达什么,而不是特殊题材就按别人所谓特殊题材的"套路"来。但结果出来是,他每每都能以最独特的角度打动人心。我想也给了我们一些有关坚持自我和谨防陷入本本主义的例证。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对一个华人导演能自己白手起家拍那么多部纯西片式的电影,类似理性与感性,冰风暴,断背山,佩服到五体投地!尤其在当时那种中西交流还没有像现在这么顺畅的条件下。总觉得,这怎么可能呢!
      为李导的作品建个豆列吧,那些作品陈旧而经典,经典而"小众"?(提到卧虎藏龙获奥斯卡,爸妈一脸不相信,还不停地说卧虎藏龙不知有啥意思都不知拍了个啥云云-_-#)
  •     是的,我的点包括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性与传承性问题,但是我觉得不是尴尬,而是哀伤无解。
    是吗,我不知道这个词很火,我就是觉得李安给我一种绅士的感觉,这是中国男人从来没让我赶脚到过的。。。
  •     读完对电影,对安叔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喜欢。
  •      一个人默默无闻,潜心修炼,厚积而薄发,真正明白自己的所想与所长这件事要用一生去完成。合上书出神了许久,告诉自己别停下,现在做什么都为时未晚
  •     李安是个会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余地的人 身上没有锐气 不会得罪人 总是默默的做却不想去解释什么 因为不擅长表达 在观众面前 总是呈现出一个温和儒雅谦逊的形象 他的个性也会影响到他的择偶标准 喜欢独立 聪明 能干的女性 他的经历很有意思 他总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人 在我看来 正因为这句话 他已经十分的不普通
  •     对导演是回味,对自己则是鞭挞。
  •       天才之为梦想
      ——评《十年一觉电影梦》
      
      一
      
      长久以来我一直着迷于天才的问题。我总是想弄明白天才是怎样行成的?他(她)们是如何识别出自己的天才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阅读了各种心理学、哲学、生物学的理论以及各种天才人物的传记,我发现,尽管对于天才的本质与成因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但都会指向某种非智力的、先天的因素。
      
      例如,在“维特根斯坦传”的作者瑞•蒙克那里,天才意味着某种责任;周国平的观点也类似于此,他说道:“天才区别于常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勤奋,而是一种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但是却始终存在,并且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咛他,折磨他。这是一种责任心,不是对他人,对人类,而是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叔本华笔下的天才则在于他们所具有的“直观认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天才能从个别当中看到普遍,从现象当中看到本质,另外他还指出:“天才创作的作品并不出于某一目的或者人的主观随意,天才在创作作品时其实受着一种本能必然性的指引”;因此,某种先天的东西就成了天才的共同特征。而当我打开眼前这本“李安传”之后,便又为“天才之为天才”找到了另一项必要因素,那就是梦想。
      
      这本“李安传”的正标题叫做“十年一觉电影梦”,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对杜牧《缱怀》中的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改写。此诗本是杜牧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可当牧之的“扬州梦”变幻为李安的“电影梦”之后,却有了那么一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味道。恐怕是因为,当一个艺术家开始成书做传的时候,多半也是其艺术成就得到世人认可的时候。因此,所谓“传”成之日,便是“名”就之时。此刻,静静躺在我手上的这本厚达近500页的李安传记,便是其电影生涯的里程碑。
      
       二
      
      此书记录了李安从出生到拍完《卧虎藏龙》的峥嵘岁月。至于为什么这个“电影梦”恰好做了十年?这是因为,从李安拍摄第一部电影《推手》到《卧虎藏龙》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时间整好是十年。中国人向来喜欢拿整数做文章,“十年”多用来形容时间长久,文学作品中更是经常出现。譬如,苏轼的《江城子》云:“十年生死两茫茫”,冰心也有同名现代诗道:“谁说人生似浮萍?暂住……一暂住又已是十年”。之于李安,漫漫十年电影路,恰使一个青涩的书生,破茧成一个成熟的导演,这正印证了《周易》屯卦中的卦象:“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待准备周全、条件成熟后,她才会来生育孩子)。《卧虎藏龙》就像李安亲自产下的孩子一样,预示着李安作为一个导演的成熟。
      
      可是这成熟来得谈何容易,他这一路辗转反侧、峰回路转又有几人知晓,其中波谲云诡、一波三折又有几人能当,逐页读下来,真是将人心牢牢牵住,不得放松。
      
      与许多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一样,李安从出生到成年之前并没有接受什么了不起的艺术教育,首先是由于当时的台湾还是一个重考分、轻素养的地方,再者说小时候的李安也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的艺术天分,因此他的父母也没有刻意去培养、塑造他。等到大专联考时,李安因数学太差而落榜,后来只好又补习一年才勉强考上艺专影剧科。说到这里,很多人也许想到了李敖、钱钟书、沈从文甚至俞敏洪等在人文或文艺方面卓有成效的人物,他们想当年都曾被数学为难过,比如李敖便是找到数学老师狠狠补习了一年才勉强考上台大历史系。从台北到北京,真不晓得这种呼吁“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已经毁掉了多少文艺天才。幸运地是,性格一向温良的李安,并没有生出太过叛逆的思想因子,所以他的“顺受”也很自然地帮他渡过了各种考试难关,并最终找到了自己。
      
      因此,自艺专时代起,李安真正感到了灵魂出窍的过瘾,开始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即使屡遭父亲的反对,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去搞那些毫无用处的“劳什子”。虽说,他打小就与电影结缘,但对于电影的痴迷正是始自艺专时代。各种文艺活动的尝试与实验,给他的心智打上了深深的艺术烙印。再后来,李安去了美国纽约大学攻读电影硕士学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要做一个职业电影人。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本传记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就是在这里。
      
      俗话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别的,正是李安在家蛰伏六年的故事。这段经历,传记中记录得并不详尽,只有短短六页,我也是综合了各种采访和文本资料才努力还原出了一个我想要的真相。(这段蜗居生涯,其实是李安人生中的两个低谷之一,另一个是太太第二次怀孕又得甲亢,他内忧外困,疲惫不堪。)说是赋闲在家,但李安几乎每天都在为他自己的电影事业而奔波,写剧本、谈合作、反复修改剧本,就这样几年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为了弥补内心对妻子和家人的愧疚,他不得不承包了所有家务:洗衣做饭带孩子。对于太太惠嘉,李安一直心存感激,他写道:“惠嘉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她自己独立生活。她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去上班。”据说,有一次,李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打算放弃电影,转行去做别的营生,还特地报了计算机班,临出门的时候,太太甩出一句“安,不要忘了你的梦想”,李安顿时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就这样坚持到第一部电影剧本的获奖。
      
      李安其人虽然温良儒雅,但明眼人还是能够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的凄苦。这段蜗居生涯所带来的苦闷与绝望几乎湮没了他的整个生命以及家庭生活。李安夫妇的夫妻关系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相安无事。有一阵子,他为了躲避家庭带来的压力,甚至搬出去住了几个月,一来更能安心写剧本,二来小别胜新婚,也能冲淡彼此心理的紧张与不安。这个阶段的李安显然是不得志的,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在我猜来,也许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有个内在的使命要去完成,比如说他完全可以像他NYU的师弟那样去打工,做做剧务、剪接或制作;或者和他同年毕业的校友斯派克•理那样去拍政府资助的纪录片或申请基金会的补助;再或者可以去做一个影评人,靠写稿为生。然而,他志不在此。这倒不是说,李安是个心比天高、聛睨一切的狂人,而是说他根本就做不好其他的工作。按他自己的回忆,虽然他也偶尔去帮人家拍片,看看器材,帮剪接师做点事情,当当剧务什么的,然而,他做什么都不的灵光。就我本人的工作经验而言,其实这个不灵光,倒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没用上心思。我本人一向便是笨手笨脚的,各种家务事、琐碎事、人际关系统统是一锅烂粥,唯独喜欢读书思考,李安的情况,我想我比较容易理解。
      
      那有人要问,既然家用那么吃紧,为什么不一门心思好好打工赚钱,却还要追求什么电影梦呢?李安想必会这样回答,因为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真能做成一个好导演。整个传记其实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于发自肺腑想做的事情,他一定能做好,而对于勉为其难的杂务,他肯定做不好。因此,李安的成功,实际上在先天的意义上就是注定的;他的气质、禀赋、心性,天生就属于纯之又纯的,说他是“绰约如处子”、“复归于婴儿”、“童心未曾失者”皆非虚言。只不过此种先天的天赋,还需要后天条件的配合,否则断然不能成才。
      
      可是,如果我用“天才”二字来形容李安的话,想必还是会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吧。他们会说,李安成熟得那么晚,开窍那么晚,凭什么叫他天才?这种诘问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我们平常在使用“天才”时所指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一个人不怎么费力便展现出某种过人的才华时,我们便称他/她为天才;而第二种情况则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意义上的天才:一种人人皆有,只待挖掘的潜能。那么很显然,李安并不是第一种意义上的天才。然而,又有多少人其实是误把“早熟”当成是天才呢?Malcolm Gladwell在纽约客的专栏文章中曾指出:其实有两种天才,当我们普遍把天才与早熟画上等号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忽视了另一种了不起的天才,他们是“大器晚成者”。前一类属于“年轻的天才”,它会使我们联想到莫扎特、Orson Welles(《公民凯恩》的导演)、梅尔维尔(《白鲸》的作者)、艾略特、毕加索、甚至张爱玲;而后者则是“年长的大师”,很多了不起的创造者则在这个行列里,比如马克•吐温、吴承恩、丹尼尔•笛福、本•芳汀、罗尔斯(《正义论》的作者)、齐白石、以及我们面前的李安。
      
      三
      
      对我而言,我最早看到的李安作品是《卧虎藏龙》,说实话,初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感觉,只是日后反复再看时,才一再赞叹这个片子的伟大。通过这部片,我才认识了这位台湾裔导演的魅力;此后又找来他的“家庭三部曲”来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三部曲”当中,我最偏爱《推手》,郎雄老爷子的精彩表演、中西文化的碰撞、家庭伦理的考验、太极功夫的神奇,各种元素均被李安运用得炉火纯青,可以看出这是他在沉沦六年之后的一个爆发,也是老天之于“天才”的厚爱。除《推手》外,我还喜欢看《色戒》和《少年派》,可惜这又是另一个十年的事情了。遗憾的是此书并没有收录这些新近作品的拍摄过程。从《卧虎藏龙》到《少年派》,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实际是十三年),这位令华人骄傲的国际大导演又增添了哪些人生经验,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便是我们无从知晓的了。
      
      全书从《推手》开始,分别描述了李安多部作品的拍摄过程和文化构思,包括《喜宴》、《饮食男女》、《理性与感性》、《冰风暴》、《与魔鬼共骑》与《卧虎藏龙》,唯独遗漏了《绿巨人浩克》,估计这部影片也是李安本人不太满意的好莱坞式作品吧。可以看出,李安在取得奥斯卡的青睐之前,尝试了不同题材和类型的影片拍摄,从独立制作到多方投资,从文艺片到商业片,从同性恋到女性主题,他的电影成长之路,正好符合Galenso在《年长的大师和年轻的天才》所说的“大器晚成”之规律:“他们目标的模糊性意味着这些艺术家很少有成功了的感觉,他们的职业生涯因而常常被笼罩在对一个终极对象的追求中。这些艺术家重复他们自己,反复描绘着同一个主题,用试错法在摸索中逐渐改变处理主题的手法。一件作品的结束是下一件作品的开始,并没有哪一件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试验型画家很少为一幅画专门准备草图或计划。”塞尚这位晚熟天才曾说,我在绘画中追求;绘画之于塞尚,就像电影之于李安一样。
      
      全书着墨最多的部分在于“卧虎藏龙”,从筹划到改写原著,从实地考察到拜访名师,从千折百回地选角到拍戏手法的确立,李安为了一部影片足足花了三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向世人披露了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的难度与挑战。作为导演的李安,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有时候忙前忙后,有时候又颐指气使,真有点像个为人民服务的帝王。仅就《卧虎藏龙》的剧本改写、人物关系的塑造、情感的雕琢、武学的意境、道家学说的玄妙等等,作者都进行了充分地描写与叙述,让读者感觉到,一部电影的拍摄,真有点像是建造一个世界的过程,而作为创作核心的导演则需要调动他一切的才华和天赋。而如果没有对“实现自己”的巨大愿望和对艺术梦想的狂热追求,我想,很难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四
      
      最后,我想再谈谈自己的感想。对于不自信而言,我和年轻时期的李安是一样的(当然我这样说,有和名人套近乎之嫌)。几乎每一天,我都会怀疑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我始终弄不懂自己到底是不是这块料,这样坚持到底值不值。我非常羡慕那些自信的人,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在自大和自卑的两极徘徊,找不到那条“中道”;同时,我也搞不懂自己到底要什么,虽然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想要什么。因此,在读这本传记时,李安长达六年的困顿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于我自己此刻境遇的一种安慰。不得志、不甘心、不晓得该怎么办,这就是我最近这一两年来的状态。有时候,我会向上帝祷告,希望他快点给我点启示,快点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然而,我的上帝和屈原的“天”有的一拼,都是拒绝回答,不做启示。于是,我只能继续苦恼和茫然地等待他的召见。
      
      然而,有时候我也会感到上帝的光临。往往在这时候,我会对上帝充满感激,我知道他没有将我遗忘,他总能借助我的身体和大脑表现出他的伟大。当我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时,当我捕捉到一个灵感,并将它付诸现实时,那种激动和“天人一体”的幻觉是多么的真实啊。这种感觉,在叔本华的笔下有着更为传神的描写和解释:“人们所说的才思泉涌、灵光乍现、迷醉狂喜的瞬间等等,其含意不是别的,而是当智力暂时获得了自由、不用为意欲效劳的时候,智力并没有松弛下来和陷于无所事事之中,而是在短时间内自发地活跃起来。这时,智力变得至为纯净,它成为了反映这一世界的一面清晰的镜子;这是因为在全然脱离了它的根源,亦即意欲以后,它现在就把表象的世界集中反映在意识里面。此时此刻,不朽作品的灵魂仿佛成孕了。”只可惜,不朽的作品,对于我还是一个远在彼岸的奢望。但对李安来说,我想《断臂山》和《少年派》已经是两份非常出色的答卷了。
      
      李安曾说过一句话,非常能打动我:“我是哪里人?在台湾,我是外省人第二代,到了美国我是台湾人,回到大陆又成了在美国拍片的导演。”其实,电影才是李安真正的故乡;正如费尼尼所言:“梦才是我唯一的现实”,或者我们还能进一步说,对于李安和所有爱做梦的孩子而言,梦想才是唯一的故乡。
      
      当然,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Malcolm Gladwel就写道:“神童们是轻松的,他们一出道就挂起天才的招牌。大器晚成者们是艰难的,他们需要的除了忍耐还有几近盲目的信念。(让我们为塞尚在高中时没有遇到一位看过他的草稿后劝他转行搞会计的指导教师而庆幸吧。)每当一位大器晚成者被发掘出来,我们会忍不住去想有多少像她/他一样的人因为我们草率地判断他们的才能而被扼杀。但是也必须承认,对此我们无能为力。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些失败最终会通向成功呢?”
      
      其实,所有“大器晚成”型的天才故事,归根结底都是关于“爱”的故事。李安的父母会持续地接济他们,太太也相信自己丈夫的艺术,就像左拉、毕沙罗、Vollard 和满腹牢骚的 Louis-Auguste 相信塞尚一样。天才之为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并不是一个人的。
      
      
      
      
      
  •     对李安确实欣赏,经历也很有共鸣。但作者的表达略微啰嗦,不够高效。
  •     不是很想管大时代,自己能逃走什么都好,悲观乐观什么的都是浮云。
    两种人确实非常不同。他肯定不算知识分子啊。我赶脚他就是很像绅士,不是知识分子。
  •         在他大学是个优等生,但是毕业六年无片可拍,一筹莫展,回想当时赖在家中,自嘲若有日本男人志节早就剖腹了。最怕自己像《烧肉粽》里唱的:“自悲自叹歹命人,父母本来真疼惜,让我读过几年书,毕业之后头路无,暂时来卖烧肉粽……”,剧务打杂都很笨拙,只会拿沙袋、扛东西,“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连丈母娘都建议他开餐馆烧菜,当时他有个想法:“要不然就是老天爷在开我玩笑,我就是来传宗接代的,说不定我的儿子是个天才,或者时机未到,就连叫花子还有三年好运!”她的生物博士老婆独立聪明,专注刚直,书里看来她的老婆并不在乎他的事业要如何,而他委婉柔和,两人互补恩爱,感情一如既往。他说他老爸最在意的是他有个和谐的家庭,这样爸爸就能感到很满意和放心,这就是他父亲心里的成功,他第一次得奥斯卡奖时,也还是不看好,不想让他继续当导演。
        这应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感觉一个亲切的李安离我们非常近,也许是女作者的原因,仿佛李安满怀温情向我们倾吐他的想法一般,他本就是一个温和的人。他就是个东方导演,我想他留美背景的视角和中国古典的内涵让他更清楚中国的魅力在哪里,他所有的片子都少不了伦理的成分,我也无法解释什么是伦理,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而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就是他的片子的核心魅力。因为看了这本书的小册,我才明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表达什么,本来让我一头雾水的电影,也在一次一次的回味中清楚起来。“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态,(或者说)心理状态,其实是生存、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态,所以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我就害怕(不)这样的话,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陈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当然不希望。”
        “当你陷入危险时,你反而强壮,当你终于安全时,你反而虚弱。”
        
        因为看了这本书,回顾《卧虎藏龙》时想起书里所写的细节,也更觉有趣,李、玉的隐情,杨紫琼感情充沛的配音,玉娇龙的面纱,台词的趣味,场景的色调,好似终于去了一个书里看了千百遍的地方,兴趣盎然。因为看了这本书,再看《色戒》和张爱玲的小说,才看懂这女主角在想什么,才看出张爱玲的厉害,一个场景也许就用一个字概况了,稍不注意就遗漏了一个重大情节。大概那个时代的作家秀功力,就是看谁用最少的字说清楚。
        在大学演讲时他说,“在学校学了很多,但我大部分都忘了,只有一样难忘,就是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及面对失败。”
       “武书上说:‘凡练武功时,须饱食而足睡。修道功时,须减食而省眠。功成之后,尤须压抑。是以武功一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好善终。’”
         在台湾的艺专学习时,老师教他们什么是戏,“和尚和尼姑的戏没什么好看的,但花和尚碰到浪尼姑,就有戏看。”回想起来,姜文说电影是酿酒,你把葡萄直接喂给观众,或者酿好的酒直接灌给观众,那都不叫电影,电影就是把从葡萄在观众的面前酿成酒。
        说到导演与演员合作后就相忘于江湖的情谊,他说“记得美学家朱光潜曾经说过:‘美感是一种冷却之后的回味。热情澎湃的人写出的情书未见得好,好东西是冷静以后再回味,回味时还有真情在内,有经验,也有点距离了。’”
        讲述他拍《理智与情感》的经过,直接让无知的我惊叹英国戏剧水平,我也因此开始看英剧,演技、摄影、美术、服装,技术上都是完美、无懈可击,这就是英剧给人的印象,相比之下美剧实在太随意,甚至难等大雅之堂,还有一点,美国是幽默,英国是干幽默。李安当这部剧的导演时,英国的演员,不是牛津剑桥,就是莎士比亚的皇家资深演员,都是学富五车、阅历过人、伶牙俐齿,工作人员各个都是独当一面的老手,李安感到中国的管理是当皇帝,大家听令,在英国是当总统,处处遭质疑逼着辩论,权威得自己挣。
  •     李安,一个为电影而生的灵魂。喜欢他的谦逊而自知。
  •        私心来讲,李安的电影我最喜欢的还是“父亲三部曲”。一个感觉是隐忍深长,还有一个是人情里面的“委曲求全”。他说“这跟我的个性有关,它的结局不是快乐,而是一个对完整、完全的渴望”。
      
       这两天翻完《十年一觉电影梦》,对《卧虎藏龙》谈的最多。李安很多时候是从文化的ideal type出发,所以电影中会布满隐喻,人物关系也是互为对照。比如玉娇龙和俞秀莲就是女人戏中的阴阳两性。
      
       谈到《卧虎藏龙》里面的武术,他讲了几十页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什么“动静起落,进退虚实”,“劲道内藏”,“刚柔表里”,袁和平要气死了怎么设计动作啊“都是文人说大话”。但是从《推手》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功夫之道的兴趣,既是“道”就是很形而上的一些理解了。可惜的是一般观众既看不懂也不在意这些细节,幸好导演自己出来一讲才算不浪费了匠心。
      
       在书里面有这样一段:“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圆润、含蓄,力道有放有收。持剑时颔首,凝神内敛。不管从运动及安全来讲,都没有翘下巴的。武书上也说:‘持剑时,态度须心气平和,急有如惊鸿,静则有如山岳。不可慌张错乱。’”说是讲武术,明明是在讲人生。
      
       李安看起来总是笑眯眯的好好先生,也是圆融在外劲道在内。
      
       柏邦妮写他的一段特别好,她说“他的电影,一半是国语电影,一半是英语电影,好似太极八卦,圆转自如,静中有动,见招拆招,指哪打哪。到了一定境界,电影如同功夫,已经是左右逢源,所向如意。很多华语电影导演,有一种雄性荷尔蒙猛烈爆发的霸气。李安没有霸气,但是他有劲道。有风度。有情怀。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操守。作为一个导演,他有方法。作为一个文人,他有气质。蕴藉圆熟,在强势面前,他不顶,在困境中,他不丢。对于李安,与其说佩服他的‘剑法’,不如说,我佩服他的‘人法’。‘剑法即人法’,人境就是心境。”
      
       后来的《色戒》让我很受震动,又是一个突破,可惜书中没有。
      
       拍到少年派的时候,他开始讲“纯真的力量”,总觉得境界又上了一层。
      
  •       经典语句:
      1、在现场,我胆子小,不喜欢骂人;对人发脾气,我自己伤的更深,当然还是有受不了爆发的时候;
      2、其实我要找的就是中国人的节奏——压抑到一个程度,然后突然间爆发,大家再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
      3、我称它为情结,因为它纠结在我心里,是一种文化的东西。就像《喜宴》的男主角是同性恋,在美国寻获挚友,找到自我认同,想自由地做自己,但他的文化和父母马上就来把他往回拉,喜宴就像一只“金红色的怪兽”,把他搞迷糊了。
      4、我发现,隔了个太平洋,到了异邦,以往的认知却来了个大反转,不论是我本行的戏剧,还是从小所认同的对错是非,因而让我对以往所有的教养开始产生不信任感。
      5、中国人是心里计较,嘴上不说。
      6、
  •     其实我也没看过李安全部的电影,以前听说李安的时候也没觉得很神,后来总是看到散落在各处的关于他的信息,补了一下这本,也顺便补了他拍得西文片。感觉李安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能及早的感受到自己的天分,还能一股劲儿闷到里面,最后还有机会展现一下才华实在是很难得。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对李安的印象就是觉得可能是一个蛮闷的人,但是看下来全书,发现在很多时候,他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比如自己的身份认同,还有他在接片上,跑宣传上,可以说是非常的有技巧也有想法,最后结果都还可以。真的可谓是实力与技巧兼备的幸运儿。虽然没来得及去影院看比利·林恩,可是从《与魔鬼共骑》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今次中场故事会在北美市场遭遇了滑铁卢。。。
  •       李安笑起来像哭,拍的片子也总是各种压抑,各种矛盾,各种矜持。
      
      我本来并不欣赏李安,觉得他活得那么不潇洒。可是后来他的电影一部接一部地大卖,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我开始好奇这里面的玄机。
      
      李安最让我惊异的能力是寻找文化的切入点。无论拍的是多陌生的题材,总能在本地和主流双双丰收。他太了解好莱坞,太了解西方的观众,更太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根基了。
      
      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我似乎找到了这个特异功能的法门。李安说,电影,或者艺术,本身就是做作,那么既然干这一行,就做作地甘愿些。我认为这几乎可以概括他拍电影的态度,甚至是生活的态度。
      
      一方面,李安对系统知识抱有信仰。他有着坚实的东西方学院基础,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对任何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或者历史环境,他也抱着钻研求知的诚恳心态,一点一点分析原理,思考怎样表达。通过艰苦卓绝的求索,李安电影里的小众文化,在自身文化的语境里都是大众的,换言之,他总能找对方向,虽然可能浅薄,但让你觉得至少是那么回事,欧洲就是欧洲,同性恋就是同性恋,印度就是印度;他总是抓住一种文化或一段历史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另一方面,李安用自宫的方式来达到做作的最高境界。这句话说得可怕了,其实简单说来就是放低身段,但是李安放得比寻常人接受的限度都要低,简直是泯灭自我了。一般我们谈论艺术的时候,都认为艺术是作者很主观的表达,是单线的。但是李安的电影,从来不是单线的。他一个剧本,找各种各样的人从不同角度改来改去。其他的拍摄环节也是如此,总是要达到一个最周到,最恰当的状态。这个人谦虚得过分,没有一点恃才傲物的气势,坚信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说来说去,肯钻研,又肯低头,这样的人不多见,放在各行各业都是佼佼者。但琢磨李安和他的电影,看他如何以小众文化占领大众市场,的确还并没有这么简单。他是个卧虎藏龙的人。(当然,如今早已虎啸龙吟了。)我佩服他的地方,是他从来没有想放弃自己固有的特质来迎合他人的圈子,而是使一个巧劲,让自己的特质成为他人圈子的一部分。这又不是简单的卧薪尝胆;妙处在于这个巧字,或者用他的话说叫“做作”。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最难,既要有世界公民的胸怀,包容差异,承认自身文化的缺陷,又要为自己文化的精华在世界舞台博得一席之地。李安在理性和感性的摆渡中找到了平衡。
      
      想到这,看他这一笑,又觉得很真诚,很熟悉了。
  •     我只看过这个版本,有一些插图, 书里只写到他拍卧虎藏龙拿奖。但是附带的小册子包括了陈文茜采访他拍少年派和色戒的感受,还有柴静采访他拍少年派
    所以这个版本是在少年派上映以后
  •     李安导演的自我阐述全是干货,年轻想做导演的人应认真揣摩。
  •     哇……哈哈,这也可以。
  •     真诚
  •       我喜欢李安了从2013年12月31日起
      
      2013年的30及31号,我都在看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31号当天更是随身带,为快看完,又不想精神不好错过某精彩。导演梦,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每次他都是拼命去做,尽最大的努力,毫无保留。
      他总觉的,唯有个人的奋斗意志到位,才对得起大家,才能够坦然。至于后受到什么评议,也不要不服气,事情本是如此。
      
      回首十年电影路,走的不快,但感觉很丰富。拍片是,试图入自造梦境,似睡似醒,支离破碎,但有似自由理路。
      
      我也有个拍摄制作的梦。也想过投入自己另一个世界。但我已经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这么”张扬“了,也没有多少隐藏了。只能说是续梦,建个空中的城堡,能移动入人心。
      我想有个人知道我,懂得我。我这些天都想到死亡、消失。我想留下些什么。一来最好它是快乐的,是有用的。二来,我不甘心就这样走完了。
      
      但前半年,我给自己定了另外一个梦,金融梦。希望它不要破得那么快。尽管我不信它能多长久。我还没找到命运的归宿。
      
      此书留给我两大想法:
      1、我愿意嫁给李安这样的男人。尽管他除了当导演其他都不灵光。但他很认真很认真也固执的做自己。似乎看到自己的某些部分在书里出现。
      
      因为看了李安的传记,我也有了这些想法:
      经历过这些年,如今23岁。当初一直想要想特工007或者汤姆克鲁斯饰演碟中谍里的男人,成为我白马王子,现今觉得,他们应该是我幻想中父亲伟大形象的化身,这样的男人,我对他没有性的欲望。只是仰慕。我觉得一身没命接近这样完美的男子。而想黄子华类型的机灵搞怪,又有情才,做男朋友就一定不会闷,而且长久也有话聊。李安这样的男人温柔可爱,一直是我想要的温暖,他或许是家的选择。但也要求我有担当得起他的另一半。
      目前,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类型的伴侣。不是要知道了什么才去爱,而是爱上了才知道。难道命该如此。
      
      2、我想看完他所有的电影。最想看的是卧虎藏龙。(书中写它最多)
      我作了它的影评,可以找来看。
      
      
      李安书里句子摘抄:
      ”自己的努力争取与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可是命运的揭晓和我们的努力争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算是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
      ”越努力,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可是不努力,拿到的是另一样东西,那个结果也似注定“
      
      李安书里说:
      他穷得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还在拍摄推手时一次性砸了很多。当后期制作卧虎藏龙时,要求严格的程度可以达到想把演员掐死,自己再咬舌自尽。
      我笑了。
      
      之前听闻大家说李安有着纯真心的导演。我半信。纯粹导演心。我信了8成。
      
      废话:
      昨晚是跨年,我依旧看着李安的书,本想看部他的电影,没看成,反而听了几首被说为2013最佳华语现场的歌。略记录下:看龚丽娜唱《明月几时有》我赞叹她与丈夫的功力,也伤感为何此类人物要艰苦作战靠表演卖弄才让群众注意到。但,不在群众里游过,如何知世道如何。我这样理解可以吗。
      
  •     呃……黑白的不想买了
  •     儒雅文人对冲破管制的渴望,都托付于电影。很想知道,又过了十余年,有了断背山,有了色戒,有了少年pi,有了比利林恩之后,他在想些什么。 它是我与幻想扭斗、企图将它显象过程中的一抹留痕。 它是我将思绪表达在纸张、胶卷、音符等媒体上的一个烙印。 它是一种颠倒众生、真情流露的做作。 它是我的青冥剑,是我心中的玉娇龙。 是我心底深处那个自作多情的小魔鬼。 它是我企图自圆其说所留下的一笔口供。 它是我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点努力。
  •       十年一觉电影梦
      邓老师说:"和尚和尼姑的戏没什么好看,但花和尚碰到浪尼姑,就有戏看。"王生善老师教我们"戏剧概论"时,也曾提及电视剧里演"爸爸打儿子"的情节,一个耳光下去,儿子马上说:"爸,我错了!"王老师说:"戏,就不能认错,就是要跟爸爸吵,再冲出去,这才叫戏,一认错就没戏了。"虽没有明讲,其实就是冲突。"不顺"才造成戏剧性,戏剧的产生不是靠平衡、和谐,是相反的。
      
      身段高的人常常拉不下脸来放胆一试,较难突破现状。我觉得人的自尊和他的知识背景有关,而创作多是本能,是打破现成观念的。
      
      观念能分析很多东西,可是创作不是观念分析,创作是运用想像力直观地去表达一种经验,创作者本身只是作品诞生的一个工具。
      
      我和太太是典型的互补性格,我委婉柔和又心不在焉,不太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太太性情刚直专注、独立聪明,和她所学的微生物科学理性中带细腻的性质很像。
      
      我觉得,夫妻间相处如一切事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做适度调整,甚至以变化来保持不变。以前我在外面谦卑,回家一样谦卑。现在我在外面比较神气活现,回家再谦卑,就觉得是在调整,其实只是保持不变。
      
      中国人造词很有意思,“恩爱”,恩与爱是扯不开的。
      
      一般我生气,不是为维护面子,也不是因为事情没做好,由于有时我要求高、找麻烦,可能真的没法做到。我发火,大都是因为有人不用心,当大伙都付出很多,如果因为一个人的被动、不用心而影响到整体成绩时,这时候你不说他,会对不起别人的。
      
      
      发过脾气后,突然之间,全场气都顺了。台湾片场有时好似台风将至,弥漫着一股郁结溽躁之气,非刮阵台风气才顺得过来,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拍摄文化,我是这次才知道的。
      
      这和《饮食男女》片中三个女儿离家、老爸宣布婚事的突然,异曲同工。有人说突兀,其实我要找的就是中国人的节奏--压抑到一个程度,然后突然间爆发,之后,大家再重新找寻新的平衡点。
      
      资深演员的问题就是太成熟,容易流于匠气。
      
      只要参赛,人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气氛中。拍电影,带影片参展,为的就是争取最大的回报。既然参加了,再讲什么都多余。你不能在乎也不能不在乎。在乎了,不清高;不在乎,你臭屁啊?!
  •       P320 武书上说:凡练武功时,须饱食而足睡。修道功时,须减食而省眠。功成之后,尤须压抑。是以武功一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好善终。
       我们并不是导演,没法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终。还是比较赞同John Wooden的观点,尽自己的努力,这就是善终。得有自己衡量自己的标准。
      P320 练功就得逆着人的惯性,本性。惯性不需要学习,天生就会,是一股蛮力。但练功时则是透过压抑或松散本性,摆脱一般反应的牵制,将力量导入正道,成为实力。练成后,在这一层次即能运行自如。使劲时能用对方法,就跟一般人处于不同的层次了。若不能放松,精神力气都用在反应正在发生的的事物上,只能就眼前的一切做出反应,被现象界所牵引,无法跳出既有的局面,无法看到背后的曲折,无法洞烛机先,掌握优势,先一步、进一步的去反应,即无法进入不同的层次。所以武功修道有成者,应该是“神松意紧”,骨藏棱角,
      外圆内方。筋藏劲道,力气在筋不在肉,肌肉是放松的。
      
      p381 派对结束,大陆制片刘二东过来跟我说:“再见了,导演,这场经验真的很值得!”我一时间百感交集,人坐在车子里,二东身在车外,我俩卡着车门,顿时抱头痛哭。
       他们哭,因为拍《卧》非常艰苦,他们熬过了那段时间,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一则是因为总算是结束了,二则也是自己感动了自己。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作为年轻人,我感到由衷的惭愧,自己曾经有过梦想,却因为一些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原因,给自己找借口,因为我在困难面前妥协了,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它,也不相信自己能坚持下来,懒惰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大脑。我想人生的每个阶段里应该去做感动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去一次次超越自我,这才是内心真正渴望的。
  •     你好,想问一下你这本书的07年版有插图吗,谢谢
  •     李安导演的心路历程,文笔诚恳而质朴,然卧虎而藏龙,非常好看!
  •     “我得了金熊奖哦!” “哦,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
  •     2014读
  •     李安总是把细腻,模糊,深刻东西拍得温润,清澈,明亮。 他把个人崇拜,理想,寄托,通过电影发泄,又本分在现实里生活。 羡慕,又何尝不是感慨,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     温和又谦卑,悲观而积极的理想主义者
  •     每一句都好看
  •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真是美好。李安老婆也是厉害。
  •       文/夏丽柠
      
      当《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之后,我才知道李安的大名。我只看过他的《色戒》和《饮食男女》,因为我是张爱玲和吴倩莲的粉丝,对大导演的名号不以为然。他不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就像他不是奥运会某项男子单打冠军一样。《少年派》席卷全球,李安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之后,我才开始注意这位脾气好好的台湾外省人。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李安电影之路的全纪录。有趣的是同名书籍于2002年即在台湾出版,200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2013年中信出版社一版再版。这本书是同李安一起做梦成长的书,一路追随着他踏上奥斯卡的红地毯,见证他激动地亲吻小金人,就像一位亲密的老朋友。作者张靓蓓是台湾的资深电影记者,著名影评人。书中简略地记述了李安如何与电影结缘的成长过程,详细地讲述了在李安电影之路上地标性的几部电影由构思到拍摄的全过程,以及他对电影的感悟。
      
      我忽然发现电影是一个多么感性的东西,对于理性占优势的华人来讲,突破这道思维的墙是多么不容易!
      
      一、根的意义
      
      高晓松曾夸赞过黑人对于推动全球发展的意义,尽管世界上的白人有歧视黑人的有历史,可一个优秀的种族是历史不可磨灭的。李安勇夺奥斯卡对于华人的意义不同寻常。李安成就了华人世界的奥斯卡梦,华人世界也是成就他理想的土壤。从《推手》、《喜宴》到《饮食男女》,他拍出了一股乡愁。他的电影就像余光中诗里的那枚邮票。故事是由一个大家庭浓缩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或是由每一个家庭成员发散成一个大家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而家就像一座港湾。无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只要有家就有希望。李安在拍摄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依靠家里的人帮助,妻子赚钱养家,儿子当小演员相助,母亲帮忙带孩子照顾家庭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这些是让李安能在一个小空间里拍出大世界的源泉。一个小家庭意味着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受过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在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发挥着不可抹灭的作用。李安不止一次地提到父亲的教诲,他说家最温暖。我后来看过他的《理智与情感》,尽管他自诩是“我开始拍片后的第一个高潮,它是把我之前三部做熟的东西用英文古装戏在大联盟再做一遍”,可与BBC拍摄的同名迷你剧相比,在英伦情调上还是欠那么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足以说明他是位台湾导演。这部片子只能算是他迈向西语片的踏板,他的根依然在台湾。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拍电影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李安是个特别擅长讲关系的导演。这是他内敛、友善、谦虚的性格所致。他在拍电影伊始承蒙许多朋友相助也赢得了无数长久合作伙伴。李安不像吴宇森,他的身上没有杀气。所以,他拍家庭伦理,吴先生拍黑帮武侠。李安拍的《卧龙藏龙》根本不像武侠,他把重点都放在了玉娇龙、俞秀莲和李慕白的关系上。他是一个善于研究和把握人际关系的人。他在美国拍片,还要动用台湾的资源,他是地地道道的中介,平衡各方关系,他居然都能摆得妥当。我觉得如果李安不当导演,去当个咨询公司的经济或是高级客户经理,一定是一级棒的管理人材!有人说李安的太太卧薪尝胆终于等到了他拿大奖。可李安说,“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太太并不在意他是否拿奖。以至于朋友调侃他说,乍看李安做不了什么,但是像他太太那么牛的人都选了他,说明他还是有点料。李安提到这些时竟引以为豪,这便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在人前他可以把身份放得很低。
      
      我们一直在为李安的成功而雀跃,可他在领奖台上说:我是一个无用的人。的确,他是为电影而生的人,不写剧本,不当演员,不拍电影,他一无所用。他说,“命里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他只活在电影的世界里。
      
  •     还可以吧,没有太多的惊爆点…
    我的喜欢只是停留在了感兴趣还没有深入了解的层面…才正准备展开去了解呢…去看了电影才有资格评论呀
    你的点也涵盖了这种"尴尬"以及如何应对尴尬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性与传承性问题?
    中国绅士?!最近哪个杂志好像写了这个?很火的一个词…
  •        如果你是喜欢电影并希望能从事相关工作的,我相信《十年一觉电影梦》是一本能让你常读常新的书。你可以看到一个创作者是如何剖析自己,将自己的意志和表达欲望转化成为影像;同时你也会了解电影这件事又不止于此,如果一味的只有“艺术家的狂热”,而不能学会让步或是做出一些些的“牺牲”,是无法抗下来自资本和团队等的多重压力。
      
      
       父亲是李安电影里一直保有的角色,他出现或不出现,都会对片中的人物的行为选择有深刻的影响。从最开始的“父亲三部曲”,朗雄这张典型的中国父亲面孔,《冰风暴》里中产阶级中年危机的父亲形象;到后来《理智与情感》里父亲的遗嘱和男权社会的规则,《断背山》里埃尼斯内心深处的恐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弱肉强食法则的揭示,《卧虎藏龙》里玉娇龙所要对抗的封建礼教,父亲这一隐性角色成为了故事发展的前提、背景或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有趣的是,本应该是超级英雄爆米花的《绿巨人》,也让李安加入了如此“父亲情节”,无奈遭到了漫画迷的批评。
      
       李安的父亲是一位校长,李安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很希望儿子能够学有所成,学而优则仕或者为人师表。但李安说自己“除了拍电影什么都不灵光”,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去艺专学电影,跟着剧团环岛巡演,假期回家被父亲责怪“成什么样子”;李安去伊利诺伊大学修戏剧,父亲还是希望他能成为戏剧学教授;后来他又到纽约大学进修电影,毕业后在家一呆就是六年没有正式工作也不能拍戏。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内心的郁结可想而知:自己当时笃定走的路如今遭遇瓶颈,也未能实现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
      
      
       幸运的是,李安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都倾注到了剧本创作过程中。在这六年当中,诞生了《推手》和《喜宴》的剧本。
      
      
       《推手》是李安的处女作,也是他最纯真的作品。影片里的老朱被儿子接到美国,本来要享清福,不过他却整日和国外儿媳妇共处一室。语言、生活习惯等等的差异让老朱感觉到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李安越是描摹老朱的窘境,其实越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歉疚。他总是对父亲有一种义务感,虽然他接受西方现代教育,但传统文化里的孝又把他拉了回来,他只好在两者互相的纠缠中寻找宣泄的出口。
      
      
      
       《喜宴》更是将这种心境夸大主人公的性向认同与为家庭延续香火之间的挣扎和苦恼。伟同是同志,生活本来很幸福,看上去他已经完全适应西方现代伦理。不料一通电话又把他给拉回去,催婚催着要抱孙子—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心意。不过这部电影李安已经似乎尝试去找一个出口,即家庭的每个人各退让一步,他和葳葳生了孩子给父母交代,自己还是和同性恋人生活在一起。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看似十分理想,不过当看到父亲登机时背对伟同高举双手的“投降”姿势,我还是觉得李安没有彻底的放下心结。
      
      
      
       “父亲三部曲”的终结篇《饮食男女》改讲父女关系。母亲的缺席让父亲一人面对三个性格各异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大和老三本来最粘父亲,但他们遇到自己心爱的对象便立刻搬了出去。传统社会里父亲的权威在现代台北被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瓦解掉了,反而是平时和父亲矛盾最多的老二最后留在他的身边,留给人一丝慰藉。更让人惊讶的是,父亲竟然也赶上“潮流”,发展出一段看似荒唐实则温馨的黄昏恋。李安在书中说道:“这算是他对中国‘父亲形象’的最后祝福吧”。
      
      
      
       可以说,李安对朗雄父亲形象的经营刻画也相当于透透彻彻对自己内心的完整剖析。每每看到影片中父亲的无奈,我就能想象到李安那种不能尽孝不能完成父亲心愿的郁结。不过,电影可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戏中的父亲获得幸福,他自己内心的包袱也能轻松一些。
      
       我记得李安在拍《理智与情感》时,他终于可以对父亲说:“我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了。”父亲也在他《绿巨人》所遭遇的低谷中给了他最大最需要的鼓励和支持。之后,李安拍了《断背山》,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在颁奖台上,他动情的说:“我拍这部片子时我的父亲刚刚过世不久,所以我把这部片子送给他。”
  •     很好的书
  •     李安。聪明,虚实,
  •     人在智力不够的时候,就会使用拳头。
  •       PART 1
       这书是李安的自传,但不是李安自己写的,有趣的是,作者用的是第一人称,就像当年的费里尼,也是别人用第一人称代笔。以至于看的时候完全就感觉是李安自己在说话,没有什么不妥。以前一直觉得李安很有距离,但也对这个人很好奇。正好最近他也拿奖了,感觉这家伙真是有意思。他成长的土壤很特殊,他的历程又让我很羡慕。他一直是个“外人”,在台湾是外省人,在大陆是台胞,在美国是异邦人。他有台湾情,大陆结,还有美国梦。我也不清楚我有多想成为这种能用中肯的目光审视东西方文化的人。以至于最近”文化“这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就好像自己慢慢意识到自己想去触碰这些方面的东西。如果能在这样的年纪去一个不同文化所属的地方生活,感受不同世界的魅力,那真是一种幸运(在这点上,我很遗憾)。李安便是如此,他站在一个中间地带,在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成长,加上与生俱来的才华和后天的努力,他的成功理所应当。
       只是这本书是在《卧虎藏龙》之后出版的,少了我很想知道的关于之后几部电影的种种。因为书是按时间轴一部一部讲述他的电影,所以我也按时间轴重新把所有电影温故了一遍,期间的收获实在很多!用导演的角度来观影和思考,实在是好爽!
       起先拍父亲三部曲之前,李安憋了六年,虽然心中满是憋屈,但也花了足够的时间来沉淀,包括不断的阅读和练习写剧本。前期的创作,父亲这个形象一直是李安绕不开的情结,这当然和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相关。《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父亲形象渐渐的在妥协,艺术创作也帮助李安酣畅淋漓的表达完了这份情结,这倒是很好。相较之下个人比较喜欢《喜宴》,隐瞒真相的紧张感一直都在,最后的结局也让人微微一笑。《饮食男女》则是非常讨巧,詹姆斯把父亲的职业从一个裁缝改成了大厨,成功打开国际市场,这商业判断真是敏锐。
       之后开始《理智与情感》和《冰风暴》的创作,电影预算从150W刀飙升到1800W刀,压力可想而知。简奥斯汀的时代剧和之前的类型完全不同,但李安就是有这能耐拍出英伦范儿,文化浸染的影响真是强大。另外只身一人去英国,和那边的团队合作,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语言和英国文化理解上的吃亏,会带来很多麻烦。(理智与情感的OST不错呢)
       李安后来拍了一本算是亏了的电影,叫《与魔鬼共骑》,看过的人不多,反响也不大。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和《断背山》。主要托比马奎尔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华人导演拍一个讲美国内战的片子,听起来又有些奇怪。而且主流电影都会以北方人的意识形态来拍,比如斯皮尔伯格败给《派》的《林肯传》,虽然很鼓舞人心,但又是那种米国主旋律。李安他就不干,他要拍南方人,就像解放战争的时候GCD不是主角,反而去拍GMD。我觉得他的理解很到位,南北战争并不是要不要废除奴隶制的问题,而是南方人要保护他们固有的理念。我们之所以怀念过去的伦理,是因为旧秩序曾经提供我们安全感,也因为过去的教养形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惯性。当南方人知道自己即将落败之时,那些游击队就再也不是领土的保卫者,而是打着正义旗号烧杀抢掠的匪徒了。他们依赖的旧秩序被北方人强行的介入,这种群体文化崩溃带来的迷失,才是重点。《断背山》虽然是后面拍的,但他的东方含蓄我在这部电影里感受最深,本来就是敏感的主题,怎么让这种感情隐晦又激烈的表达出来,考验功力的时候呢。
       《卧虎藏龙》是真正意义上让李安出名的片子。拿了小金人,票房又好,最重要的是,产生了文化效应。这个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大陆观众都不太喜欢,包括我自己也好像有些。但是台湾的反响就挺好,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去了台湾之后,对大陆的期待更多的寄于一些幻想中,于是外省人的第二代,就会在关于大陆的童话中长大,其中包含了长辈对故土的留念和热爱。 包括李安也是,他镜头里的江湖,和九几年TVB金庸剧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谭盾的音乐和马友友的大提琴给片子增色不少,包括后来《英雄》也是这样的旋律。
       李安会受到很多质疑,两岸三地有些人认为他拍的华语片不地道,是作秀给外国人看的。西方也会质疑,这和印象中的功夫片、武打片,那些B-MOIVE不一样。这种时候谁没有委屈呢?西方化的东西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包括指指点点的评论,也是他们的范式。电影也是西方传过来的东西,话语权现在是好莱坞的,但并不是什么都得向它靠拢。但我们的思维就是这样,大多用“好莱坞标准”来审度电影,难道结尾峰回路转,剧情观众猜不透,或者特技一大推的就是好片?如果长镜头超过10秒,那就是文艺?大陆电影走完了功夫路线就只能拍古装历史剧?棒子都是脑残言情片?什么叫做地道的华语片,影评人自己也说不出来。即使是早前那些,诸如费穆,蔡楚生,即使不走好莱坞的一套,难道就不用爱森斯坦的蒙太奇,不用德国的表现主义,不用意大利的新写实主义?中国的东西,也就只能说是结合,主要是一些京剧里演化出来的套招,跑场,顿点这些节奏感的东西,这些元素用在功夫片里就会有看头。结果人家好莱坞学得多快,马上掏出个《黑客帝国》,然后咱自己中国观众又看不起自己的东西了。
       有些事情没办法,去做总会受到质疑,但是不做的话,连被人关注,被人质疑的机会都没了。
      
      PART 2
       电影,这东西从大二开始,一直伴随到了现在,不仅是观影,自己也尝试了整个制作过程,期间陆续借阅了很多专业教材,对怎么讲故事也很感兴趣,终于稀里糊涂的也有了些疏见。不恰当的对电影作个自己的抽象理解,那叫做——电光影里斩春风。(这七个字似乎是在哪里看到过,出处不可考,也总想补个上联,久憋不出。)光影的梦幻柔中带刚,春风就像是糅杂着诸多概念的潮流,在光影里交错游刃。人们说电影是科技产物也好,人文产物也罢,它总是个有创作成分的艺术品。它是个需要被人看的东西,有关注的成分,这和普通商品,大概是不一样的。
       我还是不太习惯把它归类在“娱乐”里面,尤其是自己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之后。观众的观后感也好,影评人的专业评论也好,他们看到的东西会很多,但是导演布局时想到的,总会更多。重要的是,当你在电影院里嚼着爆米花,低头看看短信时,或是在寝室边看边吃泡面,还不忘和室友扯淡几句时,你忽略的那几个镜头,可能拍摄的时候就需要几百个人搭棚布景打光好几个小时,你忽略的那几句台词,可能事先编剧们已经争论了好几天,你忽略的那几秒音乐,可能让剪辑师和音乐团队苦恼了很久,而导演当然会认为那几秒很精髓。虽然说得很夸张,但是当角色切换到创作的人身上时,当事者会很在意这些,当然这作品首先要对得起观众。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很精致的有机体,它是以导演作为指挥的集体创作产物。这群工作人员是人群中技术和艺术创作的佼佼者,他们将观众在梦中,在小说体验到的情景重新表现出来,运用“电影”这个最综合的艺术载体。虽然我们经常讲“影视影视”,但这两者是很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制作水平差很多。外国人就说film and television,毫不含糊。TV的娱乐性当然更强,但是买票坐在影厅里的时候,多少都会显得更正式一些。
      
      TAKE HOME MESSAGE
       最后再次回想起书中的文字,不经意间我会觉得李安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书中的逻辑和观点,很是深刻。他在文化夹缝中求生,就像他的前辈黑泽明不断挣扎于能否诚实面对自己,都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思考。这也都是他们电影中核心的部分,也是各自宝贵的人生财富。
       《饮食男女》里有句话特别有感触,郎叔对着晚辈说:“人心粗了,吃什么都不精。”同样的,人心粗了,看什么都不精致了。人们想珍惜一些事物,但什么叫珍惜啊?心中得有个“惜”字儿,才叫珍惜。———就像不认真看以上文字的人T T(笑)
      
      关于本书名字,“觉”我以为发“jue”音,对人生恍然大悟的觉醒吧。
      
  •     我想说其实我时常在分析和和别人探讨社会历史意识方面的话题时联想到自身然后就纠结陷于自身而有点拘泥于一点甚至跑题的感觉
  •     我“看”的声音版,呵呵
  •     插图是彩色的吗
  •     古今中外共通的是人情
  •     李安总是可以把我们梦中那份令人惊蛰的心境 娓娓道来~
  •     我也不知道自己看的哪个版本。现在就知道,他将自己的灵魂分有在了自己的作品里面。尤其是自己身上反映出来的迷人的家庭变迁印记,和不断与世界冲突和解的自己。
  •     想买这本书看,不过想问问你这个书哪个版本比较好啊?你看的这个版本有插图吗
  •        首先本人是一个导演,目前很小,最近疯也似的补充各种专业知识。看了很多书,这一本是意外所得,真是太好。与很多技术类的书不同,这本书是李安导演生涯的心路历程,说了很多导演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其中很多我都碰到过,更有自己的不断总结,最难能可贵是直白的剖析自己和身边的人。说的如此坦诚,普通人都很难做到,一个国际知名的导演还会这样做,没有十分的自信是绝对不会的。目前只看了三分之一。
  •     看之前不喜欢参加婚礼,看过之后的心境完全转变了。
  •       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看完了,收获限于了解了李安的几部之前不怎么熟悉的电影,其实看这本书就像看电视里面的访谈节目一样,了解一个名人的一生,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看一本书吧?
      对于故事本身,还是有一些感触的,有些东西确实是有家族基础的,童年的一些经历对于以后确实有影响。他妻子的态度确实是很深刻的,一个女人也是一个人,有自己的人生,干嘛要男的那么多物质上的依靠,为什么要做背后的女人,为什么不能是“李先生来陪我买菜”呢?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都过得不怎么幸福。
      李安导演的6年蛰伏确实是一个启发,我刚工作不久,却感觉自己一个月都等不起,我不能落后别人,不能一个月之后没有收获,我是不是太心急了呢?事情都是需要积累的,而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
      
  •     安叔内心其实相当传统啊。期待下一本十年。
  •     呃。。。。随便啦
  •     @情书,抱歉,看的是电子版。
  •          在华人导演里,论成就,李安当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作品参加各种影展,取得了双金人、双金熊、双金狮、双金球的惊人战绩,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了。他作品的张扬和他为人的低调反差极大,这就让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他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
          因为那种反差,所以我在书里就读出了两个“李安”。一个是电影人的李安,一个是“男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李安,这两个形象时而分割,时而重叠,像多棱镜反射着这个人生。
          作为导演,李安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而这些脚印窝儿里无不闪烁着成功的光芒。他最早的作品是“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些电影里有不少取材于他生活里的细节,但更多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西文明比较的思索。最能打动我的是他对于家庭伦理变化的探讨,而这些变化里,老一辈总是以无奈而心酸的宽容来应对。《推手》里老人和洋媳妇的冲突,他离家出走,干起了武术教练的本行;《喜宴》里的儿子用假结婚来掩盖自己的“同性恋”,父母万里迢迢赶来美国,但“喜宴”成了“悲宴”,父母离美的时候,出自肺腑地感谢儿子的“情人”,他们也只能接受事实呀;而《饮食男女》里的父亲,两个乖女儿都突然地离开了家,剩下的反是最叛逆的老二;他是烹饪大师,可美味佳肴谁来尝?最后他和女儿的闺蜜——一位多年的寡妇相好,看来“不伦”,其实又蕴藏了多少对寂寞的恐惧与不甘!时代在前进,道德伦理也在变化,怨天怨地是没有用的,只有接受现实,与之和平相处;横眉冷对,伤害的只有自己!
          “三部曲”一炮打响,收获许多奖项,但李安不安于现状,没有轻车熟路地走下去,而是在好莱坞主宰的电影世界里闯出了自己的路。他先是导演了根据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理智与感情》,把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绅士塑造得惟妙惟肖;接着导演了连美国本土导演都不敢涉及的上世纪70年代社会道德崩溃题材的《冰风暴》;接着又是历史片、写南北战争的《与魔鬼共骑》。著名的《卧虎藏龙》是他对中国文化深层的思考,又把传统的武侠片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迄今也难以超越的高度。再后来,《绿巨人浩克》、《断背山》、《色.戒》,都是一个片子一个题材,一个片子一种风格,他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前年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是以寓言的包装、奇幻的色彩探索了生命的真谛。这是一个永远未尽的话题,但每一次严肃的思考都会深深地打动我们!看一看李安作品的清单,你会惊疑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何等充沛、创新意识何等强烈,而又有与之匹配的才华——这就是李安,独一无二的李安呀!
          李安风格迥异,但有一点贯穿他的所有作品,就是细腻。他长相儒雅,性格平和,永远笑脸对人,是位典型的“好好先生”,有评论说他是“闷骚”。他两次高考未果,毕业后有六年没有找到工作,做了六年的“家庭妇男”。有一次他和太太去买菜,碰到熟人对太太说:“你真好命,你先生还有空陪你来买菜!”太太答:“你有没有搞错呀,是我今天抽空陪他来买菜的!”所谓“闷骚”就是内心非常激越澎湃,但控制力又非常好,李安便是用艺术手段来释放这种激情。他在现实里不和别人冲突,他把这种冲突全放到了作品里。所以他的电影充满了张力,也形成了特殊的迷人魅力。这也是情感上的厚积薄发吧。跟中国内敛的文化有关,我觉得中国的文艺家“闷骚”的很多,尤其是男性,我见过的莫言、贾平凹,乃至没有见过的阎连科等,都不善于谈吐,可是他们的作品又是那样纵横比翼,洋洋洒洒,有时还会絮絮叨叨。书里就写了这种“骚情”的爆发,让我唏嘘不已:
          “ (《卧虎藏龙》)后制期间我老是心揪着,脸发黑,血压、神经、胆固醇等内分泌全乱了套,跟腱炎加上心悸一起爆发。睡觉时身体会放电,四肢充血,醒睡换档之间会暂停呼吸。人常被吓醒不说,每逢夜晚即如临大敌,经常睡眠失调,有时整晚无法入睡直到晨曦微露,坐在窗前看到日出,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人很沮丧,心神无法控制,当时觉得真是熬不过去了。
         (奥斯卡庆功)派对结束,正要坐车回旅馆,大陆制片刘二东过来跟我说:"再见了,导演,这场经验真的很值得!"我一时间百感交集,人坐在车子里,二东身在车外,我俩卡着车门,顿时抱头痛哭。 ”
          这本回忆录题为《十年一觉电影梦》。电影就是造梦的。我酷爱电影就是因为它能让我脱离现实进入梦境,哪怕只是短短的100分钟!旅游也是摆脱现实的手段,这和看电影是异曲同工的。电影院里是个黑暗的世界,可是看电影的时候,心里却是亮堂堂的。现在不去影院了,可是一方小小屏幕依然是我的世界;世上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自己的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就那么或者微笑,或者含泪,释放着自己内心的骚动,同时不由自主地感谢李安这样的造梦人。他们的梦成了我们的梦,当无数的梦连缀起来 梦也不就是梦了。别老是感慨“人生如梦”了,当我还在顺畅呼吸的时候,梦不是梦。生命还是可以抓在手里的哟。
          这几天我在复习着李安的作品,补缺拾遗。我想更深入地走进他那“闷骚”的世界,那定是一次有意思的心灵旅行。有时候会为找什么电影看而苦恼,其实循着一位导演、一位演员,甚至是一位摄影的轨迹来浏览,一定是个不错的办法。影迷们不妨试一试!
      
  •     从容不迫的人生,值得好好品读一番
  •     2017读书计划3/12,写得真好。李安真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成就背后多的是不足为外人所道的痛苦吧,伟大的成就尤是,真不容易。
  •     读完觉得那些对李导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儿大都冥冥注定,选择放在自己面前的,认真去做,做过即放下,好好生活,赢得尊重。
  •     少年派和色戒是在叙述一个故事,虽然震撼人心,但是李安自己想讲的话很少;父亲三部曲更像是通过故事在表达李安自己的情感,特别是《饮食男女》中孤独的父亲对着一桌子的菜怅然若失,感觉只有李安才会选择这样的视角。
  •       李安的个性是答应了就全力以赴、毫无保留。他非常注重细节的转折,一点一滴的积累,对逻辑性十分的信服,这是他凡事讲理的来源。
      
      西方的挣扎即是人类摆荡于上帝与撒旦之间的拉锯,西方戏剧精神也以此为出发点。走出伊甸园后,人类开始认识自己,因而求知与创作,知识与创作即是人类对上帝的一种挑战,也是人性的一种骄傲。
      
      戏就是冲突,就是讲个人意图的最大伸张。
      
      真搞创作的,其实没什么高深学问,拍片实务是街头智慧,靠的是临场的机变反应,可是想法的形成,却是个复杂的有机过程。
      
      人的自尊和他的知识背景有关,而创作多半是本能,是打破现成观念的。
      
      观念能分析很多东西,可是创作不是观念分析,创作是运用想象力直观地去表达一种经验,创作者本身只是作品诞生的一个工具。
      
      人面对痛苦要深怀敬意,并向其学习。
      
      现在看来,完整也没什么,有时一个精彩片段给人的提醒,多过一个完整却啰嗦的东西,而且完整性有时也不一定靠角色完整,有时人物,事物片段,只要整体有个概括的完整性即可。有时候完整是我们强加上去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你再艺术,再喜欢,老不得奖,又一部部地赔,久了谁都会受不了。得奖与卖座跟权力有关,做导演,没有权和钱,很难玩得起来。不幸的是,电影跟其他艺术不一样,权力、钱跟社会资源就是你的颜料,画布,是你的音符。
      
      不论是哪里人,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各自的情怀。虽然族群相异,但人性,人情却有共通之处,只要触及人性的共通处,都会感动人。只要表达真情,够具体,它就不是一种关起门来的感情。
      
      中国人的节奏——压抑到一个程度,然后突然间爆发,之后大家再重新寻找平衡点。
      
      我总觉得,每当清醒时,我们的意识管制着潜意识,意识仅浮游于思绪的表层,潜意识则在底层波跑汹涌,是我无法明讲的主流。
      
      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人有说:“人定胜天”。也有人说“命中注定”,两者我都有所感应。其实命也没什么关系,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过去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当我得到时,会感觉一切好似注定,可是若不努力争取,你拿到的可能就是另一种东西,那个结果也似注定。所以目前的这个局面,可以说它是命定,也可以说是人改造了它。
      
      人生就如一场修炼。做事一如练功,是“一分功,一分松”。松了一环后,再往里面,往紧处练。练松一层后,再进一层,如此层层而上。功利越深,实力越强,越不易被攻击。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慢慢试图去除自己的惯性,找出有效使用力道的方法。
      
      练功就得逆着人的惯性、本性。惯性不需学习,天生就会,是一股蛮力。但练功时则是透过压抑或松散本性,摆脱一般反应的牵制,将力量导入正道,成为实力。练成后,在这一层次即能运行自如。若不能放松,精神力气都用在反应正发生的事物上,只能就眼前的一切做出反应,被现象界所牵引,无法跳开既有的局面,无法看到背后的曲折,无法洞烛机先,掌握优势。
      
      所谓天才不是说能演能逗趣,而是他愿意投入在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状况中,能够非常专注。
      
      佛家讲的因果关系,你要离开,最好连想都不要想,越想越深。
      
      有的时候不是你讲的东西,而是你相信什么东西,所以我更相信你要专注,你要投入,要相信那个幻觉,它本身有精神力量,有一种气质。
      电影和现实不同,它是一种假象。在电影中你看到一个美女,不如你“以为”看到一个美女,这个以为很重要,蒙太奇也是这个道理。
      
      记得美学家朱光潜曾经说过:“美感是一种冷静以后的回味。”热情澎湃的人写出的情书未见的好,好东西是冷静以后再回味,回味时还有真情在内,有经验,也有点距离了。
      
      to be continued
  •       
      其实,早在2009年,我就读过《十年一觉电影梦》了,书看过便放进书架了。因为对书有些特殊的癖好,因此出了新版本,仍然要看看的。实际上,我是一个专注于阅读本身的人,很少刻意为一本书写点什么。零九年读完此书,至今已经四年了,当时我还是一个充满梦幻主义色彩的人,现在那种玫瑰的颜色已经十分黯淡了。在两个版本之间,是四年的时间,值得写一点小杂感的。
      
      李安是我欣赏的一位华裔导演,不止是因为他用《卧虎藏龙》、《少年派的漂流记》这些电影打动了我,还是因为他赋予梦诗意的力量。我等凡俗之人生活在现实的困顿中,便也在这困顿中寻求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谈诗意是一种奢侈。李安是以电影在讲述自己的内心,他的电影并不故作高深,但却在素朴中别有一番滋味,是可以咀嚼的,回味的。
      
      书中提到李安有一段时间曾赋闲在家,由薪水微薄的妻子林惠嘉“养”着,时间是六年,这段时间他在家充实自己,同时也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充满温馨。而妻子告诉他的,只是要他莫忘记梦想。作为普通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最直接,最贴切的温情是自己的家人,由此,我能够理解李安电影里那些素朴的东西,一个忠实于普通生活的人,必然也能忠实于艺术,从而深味其中的美好。
      
      像普通人一样,我辈也不能免俗,在烂片堆叠的时代不免看几部充满“流行”色彩的东西,只是为了不落后于时代。在《少年派的漂流记》最火爆的时候,我居然能够克制住虚荣不去看它,然而当这热潮过去,我又禁不住诱惑去观影。看过之后,想了很多,然而真正可表达的东西很少——有时候言语是浅薄的,尤其是当你准备“解读”的时候。
      
      故事本身没什么可谈的,在美的炫目的光影与独特的听觉享受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孤独。老虎固然可怕,然而与孤独相比,后者更加可怕。老虎或可被人征服,而孤独却绝无可能,它会先将你撕碎,然后一寸一寸的吞噬。与真实的老虎相比,孤独是人内心黑暗的老虎。假如没有那只老虎,“派”会怎么样呢,他会被无所事事的副产品——绝望所淹没。与绝望相连的是孤独,也许我们不能在老虎的眸子里看到灵魂的反射,它自始至终都是一只彻头彻尾的猛兽,然而在与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与外界的关联。当我们纯粹的独处时,我们对现实实际上是拒斥的,我们表面上完全怀抱着世界,其实那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你要与真实的世界发生关系,你就得不停的拨动些什么,对少年派来说,他拨动现实之水的就是老虎。
      
      也许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一只“虎”,然而所有人都会面临两只虎,一只是心中的孤独之虎,一只是现实中撩拨你去做些什么的虎,是现实中的那只虎击败了你心中的那只虎。因为虎,我们都没有沉没。
      
  •     插图都是黑白的
  •     别那么悲观嘛,放在个体上可能无法令人达到最满意地解决,但是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还是再向前走啊…
    绅士和知识分子,书生表面上有种相似的气质,但是骨子的不同还是给人感觉非常强烈啊
  •     被李安的心性所折服~
  •       我已经是“三星”党了。凡是读起来无感的书一律三星。
      严格说来这本书没有读过,是以“听”的方式完成“阅读”的。窃以为听读是一种不错的看畅销书的方式,你可以一心多用,对于没必要精读或者需要花精力去体会的书而言这种方法再好不过 。缺点是听完了你基本上没记得什么。我想为什么我常会觉得同一本书的内容,通过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富足要远远大于看翻拍电影,就是这个原因。阅读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想象,和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这个速度都由读者来掌控;但是电影观众则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被情节,音乐,影像推着走,自己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少,自然感受不会深刻。
      回到这本书,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感觉就如李安本人自述一样,书中自有一股平和,儒雅的气息。这样感觉的人在商业社会,除非像他现在这样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不会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去关注的。李安是幸运的,在这个成王败寇的世界,如果不是成功者,谁会愿意关心你的生平过往,曲折心路呢?只是一朝功成名就,之前的所有委屈苦闷突然都有处落脚了。
      李安的电影我看得不多,04年的时候看喜宴时,好像他还没有那么大红大紫,但觉得这部片子不错,大陆的导演拍不出这样的题材。后来再看的也就是少年Pi了。比较起来还是觉得拍父亲三部曲的李安更像李安一些。可能是因为觉得拍这种平静和含蓄中蕴含着巨大的冲突和矛盾,还有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还有对老一辈的爱和无奈,李安更不会让人失望吧。
      无论如何,这总归是一出人生的喜剧,符合我们一贯的东方人生格言。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过于是。恭喜李安!
  •       现在读到《卧虎藏龙》篇。终于有些感受和眉目。概因书本前部分所描述的数部电影确实都没有看过也没有什么了解,所以总体看下来觉得书本内容显得特别零碎和混沌。由于书本以李导的作品顺序去编排内容,每一章节内容又涉及影片本身很多创作历程,所包含的的深意,所采用的拍摄手法,选角,编剧等等各个方面,所以若对电影本身没有什么了解,以及对影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没有兴趣,起码对我来说,是比较难勾起阅读兴趣以及好的阅读感受。
  •     口述风格果然和访谈时很温和的李安导演,即使推出的时间目的很明确,也果然如他所说除了导演他真的什么都不会,自传也全都是讲戏,很少自己的部分,提到李安导演的妻,导演很impressed我的一句:中国人造词很有意思,恩爱,恩和爱总是分不开,感人。
  •     一生只做一件事也足够。
  •     天赋和坚持,还需要外界比如说太太的支持,成就了如今的华人之光
  •       收到这本书之后,实在让我头疼了一番。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看清页数。32开的精装本,将近500页,就是一块砖头。
      恰好各种事情比较忙碌,阅读的休息时间也留给了比较薄的小说。迟迟不肯翻开这一本瞄一眼,一页都不想看。
      
      但我对李安很感兴趣。对于电影或者影视圈向来没什么关注的我,记不清是从哪里听来一句,李安曾经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还是在年轻的时候。好像现在也是比较喜欢煮饭。再加上我上学的时候看过他的一部《断背山》,被深深吸引。因为那部片子是外国人,对主演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喜欢,只是心里颤颤的觉得,怎么做到的,把两个男人的爱情铺陈得平淡又感人。
      奥斯卡之后,这本书也是因此在大陆出版了吧。
      
      终于有点闲情,在阅读了一阵子花鸟动物的书籍之后,整个人的节奏慢了很多,才肯翻开这本大部头。
      对于人物传记,一直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旁人的真实人生,因为自己的还很远,连幻想都没个谱儿去依照。而今对通过阅读一本传记来了解一个人,总觉得这里面是有隔阂的吧。是要有多好的写作者,多善于自省的传主本人,才能把自己的一生在一本书里铺陈开来。
      
      书的一开头,有几篇序言,写作者记录了这本传记的成书过程,可以看到作者的认真和细致。而李安也把这本书的形成过程,看做是对自己过去人生的一种反省体察。
      
      失望的部分在于,后面的篇幅大部分是讲电影,而电影却也只讲到《卧虎藏龙》。虽然不奢求写到少年pi,但我还是很想知道关于《断背山》和《色戒》的。
      
      比较有趣的部分,是讲到李安的生活,和妻子的相处方式。他的妻子是跟他的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其中有个小插曲说,两个人一起去买菜,有位太太感叹:你真好命,你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来买菜!结果李安的太太说,有没有搞错啊,是我今天特别抽空陪他来买菜的。
      
      这段小故事我老公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念叨,他还给我说教了一番:
      人的生活节奏越慢越有创造力,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空闲。现在这个世界难得的不是速度快,难得的是淡定。而这种发自内心的淡定,是来自于对自己准确的认知、把握。拥有的学识,对世界、外界的人,的认知。像影视行业浮躁的环境,李安这样的导演,才有好作品。
      
      他说教的时候,我正好翻看到李安写的序,有这么一段说起《断背山》。在他决定拍《断背山》,动机很单纯,是想用它来休养生息。因为人到中年,身心疲惫。拍完《断背山》,整个人也养了过来,五年来困扰他的病痛也逐渐控制住了。“有人说《断背山》有种自然天成的味道”。他觉得,是前几部电影耗尽了一切,才让他能够拍得那么松活。
      
      所以也未必像我老公说的那么玄妙的对自己认知清晰,那么牛掰的判断力和内心强大。也许真不过就是累过劲儿了而已。
      许是所有的淡定与平和,都是要经历挣扎奋斗、不依不饶的过程的。
      
      
  •       1.很多人看到了李安的传统,而他打通港澳台两岸三地人脉、融汇中西文化、经济资源的能力亦彰显了其国际化的一面。
      2.李安获奖后媒体一次次拿其妻子的支持来说事,赞其太太慧眼识珠的报道凸显社会两性不平等的现实。夫妻双方不就是应该相互扶持么?
      3.李安读书从未做过优等生,这和国内一些导演的自传中提到“我是北京四中的学生。我是一个不愿苟同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断的局促感与挫败感,让李安没有中国文人的酸腐清高,让其掌握了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4.李安是一个不断挑战的导演,从父亲三部曲的剧本原创到西方名著的翻拍,从《卧虎藏龙》的武侠到《绿巨人》的漫画改编,从《断背山》的同志禁忌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少年传奇,题材与拍摄技术的变化让人难测。
      5.李安称《卧虎藏龙》是他生涯的分水岭,从此开始珍惜羽毛。光阴似箭,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6.华人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内心情节。功成名就、只有回家与父母家人分享才踏实。
      7.背景花絮:李连杰是因为妻子怀孕放弃了李慕白这个角色。杨紫琼是角色中最先确定的人选。李安当年赞章子怡上相,望其成为郑佩佩、杨紫琼后第三代武侠女星,到了2013年王家卫《一代宗师》选择章作为宫二,一语成谶。李安当年竟然“二百五”的对陈凯歌说了一句:“你多大了,还在比赛。”
      8.书虽已再版,但是该续写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经历(《断背山》、《少年派》),让李安有了更多的故事。
      9.心定情归海,情忘虎隐山。
      10.人物传记的阅读并非是对其生活、事业细节的记忆,而是从主人公的经历中获取自我成长的力量。
  •     很佩服李安,对电影的热爱。。哪怕六年没工作。。
  •     关于尴尬,关于家庭关系的结合和瓦解,李安想了很多唉。另外他真的确实很会调教演员!
  •     这本书好看吗?
    我也超喜欢李安啊!!!断背山还没什么,主要是喜宴和少年派,点完全和我重合了。
    确实,跨文化这一点也很了不起,比如拍理智与情感这种奥斯汀庄园风什么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他关注那些我在乎的事这一点让我最喜欢,看完了之后甚至觉得这个导演想这些东西,拍这些东西,真实太柔软,太善良了。
    记得他在奥斯卡上领奖的时候的情景,他还是和欧美人不一样,不是开口就是“Oh my god,blabla”。他拿着小金人略带羞涩,笑着对天说了一句“谢谢你,奥斯卡之神!”真是太可爱。
    羞涩,善良,坚韧,觉得他还是个典型的中国绅士。
  •     我觉得尊重是要去挣的 不是你赚多少钱有多了不起就有妻子儿子对你的尊重的 我欣赏这样通透的谦卑的男子 欣赏
  •     我没办法和命运抗衡,但死皮赖脸的呆在电影圈,继续从事这一行,当时机来了,就迎上前去。 李安很明确自己天分在此,所以坚持,妻子独立而默默支持。
  •     虽然只截止到卧虎藏龙,但也好像稍微懂得老头外圆内方刚柔相济的态度,就像他说一样对待生活很随意,对电影很纯真。
  •     好看
  •     我喜欢这个男人。
  •     对李安导演有了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他的电影也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了解了他的想法,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人,就像张艺谋所说的,他大概是华语影坛里唯一一个能自由游走在中文和英文电影里人了
  •       拍电影就是这样,它可能是个俗套。可是当我亲身去做后,我知道它不是。戏假情真,它是很真切的一个体验,里面有着我多少的挣扎,而且我是带着多少人和我一起挣扎。他影响着我,也影响过许多人的生命、生活及情感。
       —— 李安 《十年一觉电影梦》
      
      看过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后,有很多共鸣,便对李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异常痴迷地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由张靓蓓所著李安口述的《十年一觉电影梦》,感触颇深。为什么电影魅力如此奇妙?可以让我们花钱买票去被关到一个黑屋子内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共度将近两小时的时光,而李安的电影更是跨越地区文化的差异,能让全世界生活的人们喜爱和欣赏?或许你可以从李安的书中,电影中找到答案。
      对于电影,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怀着兴奋或恬静的心情坐在电脑或影院屏幕前,感觉着即将踏上一段奇妙人生旅程,在电影中忘我的专注,仿佛真实的时空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完全进入到了电影的世界。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的潜意识可以自由驰骋,我们的意志可以获得满足,尽情的按照我们的想象去建构一个理想世界,它是一个封闭的时空,它的时代、环境、运作和因果关系都是我们设计安排出来的,它比人生理想,它的魅力也在于此。
      通常来讲,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他负责电影的整体思想和呈现效果,所以每一部电影都一定或多或少带有着导演的个人风格在里面。李安的电影一大特色自然就是与李安的本人性格、阅历与电影故事本身融合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李安从成长到逐渐成熟的人生感悟,以及一路走来各种偶然与必然的因素驱使,让我们不仅对于李安,更是我们自己从内心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对我们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望子成龙的校长父亲和学业不精的儿子身份让李安从小就与自信无缘,而与话剧和电影的相遇却似乎让李安在无奈的残酷的现实中找到了解脱与出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他不再一事无成,在那里,他可以掌控一切。从台湾的艺专到伊利诺伊州大学再到纽约大学的电影求学路让李安与电影缘分不断加深,毕业影片《分界线》获得的NYU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更是坚定了李安对拍电影的信心,并且最终决定留在美国发展。然而熊熊的理想主义烈火往往会被现实的残酷所扑灭,李安也没能例外,刚到而立之年的李安便开始了长达6年的“宅男”生活,带孩子,打扫屋子,买菜,做饭是李安当时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妻子和孩子,面对要提供资金供李安创业的岳父岳母,还有那对儿子满怀希望的老父亲,李安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可能只有自己才能深切体会。值得庆幸的是,尽管迫于生活压力,李安也尝试过帮人看器材,剧务等工作,但因为性格原因和妻子的支持,让李安仍在坚持着大量的阅读,看片和埋头写剧本,不停地思考着电影、生活和人生,。
      这让我想起《托斯卡尼艳阳下》中有一段台词放在这里很合适,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阿尔卑斯山脉中有一段叫塞默灵,那段山脉地势险峻,令人望而生畏,他们在那里建造了连通维也纳和威尼斯的铁路,尽管当时并没有火车可以驶上这段山路,但他们依然把铁轨铺好了,因为他们知道,总有一天,会有火车驶过。在火车还没有驶来的时候,李安一直在不断铺设着电影的铁路,终于,1990年,自己编剧的《推手》获得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以及后来的执导此影片的机会,再到父亲三部曲,理性与感性等,看似机缘巧合,实则水到渠成。
      《推手》中传统的中国父亲与洋媳妇的格格不入;《喜宴》将军父亲得知同性恋儿子后的不解与无奈;《饮食男女》中不论恋的父亲与倔强女儿的和解的辛酸与感动;《理性与感性》中妹妹玛瑞安和姐姐埃莉诺感性和理性的对比;《冰风暴》中揭露的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种种的糜烂生活和传统价值的碰撞;《与魔鬼同行》中南北战争中德裔美国人在南方军队中认知自我,认知奴隶制和战争的成长过程;《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与俞秀莲之间挣脱束缚与因循守旧的较量;《绿巨人》中班纳博士在自己与绿巨人之间的摇摆;《断臂山》乔面对逝去的杰克的衬衫所流露的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痛苦与留恋;《色界》中王桂芝对易先生的爱恨交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宗教和人性的思考。这些都是李安和他的团队所探寻,同时也希望观众们一起思考和感悟的东西。每一部电影都像是一场梦,他们发生在美国、中国、英国和印度等不同的地域,发生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的时间,发生在大侠、革命者、白领和少年等不同阶层和年龄的人身上,但却同样的带着李安对电影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和对人性的探索,也同样的感染着许多世界各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观众们。他们很多是李安多年来在中西方游走,与各种领域的人交流学习以及思考得来的感悟,并且用专业的电影手法和出色的团队合作把他们展现给世界,所有的一切,成就的今天的李安,这个谦虚勤奋的专业导演,这个好奇爱冒险的不羁少年,这位探索人性的艺术大师!
      李安的故事仍在继续,以上的分析也只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的个人感悟,没有人可以完全看透别人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甚至正如李安常说的其实自己也还是搞不清楚状况,通过这本书,十年来,当第一次对自己抽身远观,朦胧的感觉到,好似有什么在其中酝酿、穿梭、联系、逐步积累,可又指不出一个名堂。正如乔布斯当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的Connecting The Dots,你不可能预先的去连接这些点,你只能再回顾时才能发现点连成线的轨迹,你必须去相信那些,你的直觉,你的兴趣,你的自我认知,你的信仰。因为相信这些点终会连成线,连成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会给你信心去追随你的内心,哪怕离经叛道也绝不止步,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     #简单读读#电影比人生简单,比人生理想。它是一个封闭的时空,时代、环境、运作和因果关系都是人设计出来的。它展现了我们未知的那部分,也许它的魅力也在于此。只是,戏剧取之生活,从银幕那一边观赏现实人生,说不定比电影更好看吧! PS.想起某天聊起的话题:大人们不愿意看剧,大概只是生活比剧情还要精彩~
  •     2008年2月2日购自99网上书城,22.5元。
  •     给每一个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人的精神鼓舞 怎么说呢 我已经好几次翻开看到半夜都不想放下了
  •       这本自传写的年代过去10多年了,书很厚,读完要两天,有几处让我很受触动,仅摘抄在这里共勉。
      
      关于那段6年没有工作宅在家的话:
      
      平常我在家负责煮饭,接送小孩,分担家事,惠嘉也不太干涉我,我们经济不够宽裕,所以我也不太愿意进城。就这样耗了六年,心碎无数,却一直怀着希望,久久过一阵子,你会看见某位同学时来运转,当然大多数都是虚度青春,自怨自艾的过日子。毕业快六年,一事无成,刚开始还能谈理想,三四年后,人往四十岁走,依旧如此,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理想,于是开始有些自闭。
      
      有段时间拍电影,每逢夜晚就如临大敌,经常睡眠失调,有时整晚无法入睡知道晨曦微露,做在窗前看到日出,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人很沮丧,心神无法控制,当时觉得真是熬不过去了。
      
      许多人好奇我怎么熬过那一段心情郁闷时期。当年我没办法跟命运抗衡,但我死皮赖脸地待在电影券,继续从事这一行,当世纪来了,就迎上去,如此而已。
      
      恐惧鞭策我不断地求改进,因为没有比恐惧更强烈的感受了。能够持续不断地尝试,动力就在于不安全感。一旦有安全感,做成了惯性,我就会心生恐惧,怕被定型,怕江郎彩金,怕东西陈腐,怕被人摸清路数而遭洮汰。
      
      其实命定也没有关系,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过去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当我得到时,会感觉一切好似注定。可是若不努力争取,你拿到的可能就是另一样东西,那个结果也是注定。
  •       李安的电影世界及其普世价值
      (我喜欢的李安及其电影)
      
      李安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华人导演,没有之一。这种喜欢不同于少年时代的无厘头崇拜,而是非常理智的一种探索的欲望和解析的欣赏。这一点恰似李安给我的感觉,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在李安身上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东方中庸、妥协、隐忍的外表之下是他西方热烈、执着、锐利的内心,我喜欢这种披着羊皮的狼性。
      我曾在一个晴朗且清新的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闲,按上映顺序一口气观赏了5部李安的电影,体会他在电影里的成长,思考他用电影传达的价值观。分别是《推手》(1991,台湾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喜宴》(1993,柏林影展金熊奖、台湾金马奖)、《饮食男女》(1994,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理性与感性》(1995,柏林影展金熊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冰风暴》(1997,戛纳影展最佳编剧)。
      不知有几个导演可以在即将不惑之年时在家“吃软饭”六年,做好好先生做超级奶爸,然后厚积薄发、一鸣惊人、获奖无数,直至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及最佳导演,没有自暴自弃、没有半途而废、没有固步自封、没有流于俗套。李安正是避开了这些人性与人生的陷阱才走到了今天,成为了李安,我觉得这是比传统“美国梦”更令人动容的一场“梦想成真”。
      
      隐忍、妥协与中庸
      这是传统东方的处世之道,比如《喜宴》中为了结尾的HAPPY ENDING,每个人都必须付出退一步的代价:威威保住孩子是拿自己的前途做赌注,伟同和赛门获得父母认同是以给高家留个后为条件,老爸老妈为了抱得孙子无奈接受独生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所以这是一个HAPPY ENDING吗?在中国人看来,这已经很圆满了,难得糊涂,生活终究还是要过下去。“这种中庸之道为多数人奉行,原来古典教养下的人在生活里就是如此行事,只要过得去,大家就得睁只眼闭只眼”导演自己如是说。
      即使是李安执导的西片,也无不充斥着这种价值观,比如《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姐姐在炽热的爱情面前从始至终默默隐忍,像一场一个人的艰难战争,数次情节起伏数次欲言又止,正是全片的沉默与妥协才使得最后的情感爆发那么令人动容,那一次喜极而泣是所有委屈的释放、是满腔爱意的表达,升华了爱的深度和力量,让人心有戚戚,回味无穷。在我看来,再热烈纯美的爱也难逃时代给予的束缚和波折,酣畅淋漓的爱需要一个并不一帆风顺的过程,这其中牵动人心的正是其中的压抑和悲伤,李安通过东方的“隐忍”将这一常见的西方爱情主题精准的表达了出来。
      
      家庭的束缚及凝聚力
      如果说家是全世界都认同的普世价值,应该没有多少人反对吧,毕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凝聚力常让人有着莫名的感动。李安认为,全世界的“家”都有一个共通的现象,家庭关系是两种力量的较量,一个是解脱、外逃的力量,一个是保守、凝聚的力量。
      一方面人们想要自由、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才精彩,好像在外面比在家里更快乐,但家庭的责任与人伦关系却把你紧紧锁住,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而另一方面,人是群居动物,需要家庭的温暖、亲密,只有家庭的熟悉才能带来一种无以替代的安全感,好像家是一切奋斗努力的动力和一切伤痛的避风港。影片《冰风暴》展现的就是美国七十年代初期价值观开始颠覆的时代背景下,遭遇中年危机的男女主人公在欲望面前让家庭关系疏离、瓦解、分崩离析,以为新时代来临以为这就是解放,而在一夜冰风暴过后,影片结尾小男孩的死透露出一股希腊悲剧的味道,恐惧与怜悯,深深刺痛每一个人,犹如洪水找到缺口,在矛盾最剧烈处叛逆、迷惘、悲伤、忏悔,种种情绪一泻而下,幸存的家庭在太阳照常升起的清晨失声痛哭,重新和解得到宽容,一切终将重新建构起平衡。
      也许这就是李安对家的理解:家就像冰一样,看似坚固实则脆弱,而家庭的保守、凝聚力量与生俱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无法超越。
      
      说到底,电影是导演的东西,是导演眼中的世界。从父亲三部曲到少年PI,李安每一次的作品都试图走出已有的套路,题材涉及家庭、情色、武打、奇幻,没有他不敢拍的。在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堕落的今天,难以想象这些电影均出自这样一个笑容腼腆,说话慢慢的人,一副无公害的羞涩模样。
      
  •     独自在异乡看到这本书,觉得李安导演就在我的对面和我讲话,整个人都被温柔包围了,也仿佛没那么孤独了
  •     十年踪迹十年心。
  •     李安是比较专注创作的电影人,努力终有回报
  •     太短 太短
  •     刚从当当上下了这本书就看到了这篇文,看来是要下一番决心才能看完500页的吧
  •     还好了,只是闲聊嘛,又不是作报告神马的,那么紧凑干嘛。。。
  •     别人家的“导演”是怎样炼成的!高考两次落榜,六年没工作,拿妻子的钱补贴电影,拍电影拍到身体和精神快要崩溃。可能生活真的不能像鸡汤传言中那样简单的度过,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根本无从预料,能做的可能只剩下坚持。所以,无论你遭遇到什么,要记得你心中的卧虎,它会警醒你坚持下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