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迷宫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49607389
作者:张怡微
页数:291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上世纪90年代工人新村为背景,写作了一组上海故事集。
工人新村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存在,无论是物质上、精神上,都具有特定的代表意义。不再是花园洋房的小情小调,也不是里弄文化的细密缠绵,平等、开明、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移植了传统的上海市民精神,又创造了新的人文梦境。

书籍目录

旧时迷宫(代序)
嗜痂记
丰年记
今日不选

夏日
最慢的是追忆
我真的不想来
独立寒秋
我们的隐私

见鬼
之子于归
我爱你
彼此
熊笨还是猪笨
跋:时间的肌理

内容概要

张怡微,1987年生,本科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
现就读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班。
上海作协签约作家。
个人散文集《怅然年华》(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短篇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长篇小说《梦·醒》(接力出版社2008)
长篇小说《下一站西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中篇小说集《时光,请等一等》(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曾获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第三届“中环杯”《上海文学》杂志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
第33届台湾《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散文组评审奖
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旧时迷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每个人的青春记忆多少都和迷宫有关,无论是纸面索骥的游戏,还是弄堂、工地间的穿梭追逐,说到底都是在未知中猎取冒险的愉悦。可渐渐地,这些迷宫的线条都从脑海深处褪去,像快闪的镜头一般。取而代之的是高楼、电子科技建立的新秩序。在这个大时代,唯快不破,唯变不移,滚滚车轮从人心的款曲上碾过,留下的只有少年心事的印痕。而这些,竟成了仅存的怀缅。张怡微的新著《旧时迷宫》,讲的就是大时代里的少年心事。辑录15个短篇,笔落风雨,大多聚焦昔日的田林、小闸镇。人事方圆,基本也不出工人新村的范围。读罢掩卷,最直观的体认是,小说的主题不出拮据、窘迫里逼仄的人性。熟悉的笔法,捕捉的也仍是敏感又微茫的内心世界。但《旧时迷宫》和旧作相比,见出两种进步。其一是过人的准确。少年心思飘忽难测,尤其在不居的年月,人与人隔得那样近,连视而不见的余地都鲜有。要如实地呈现此间的波折,除了拼凑经验材料,也必须敏于感知,精于叙述。作者的用词常有奇崛之处,仔细品咂,又觉其必要,这背后都是积淀与打磨。最直观的例子是小说中常有沪语形容词。曾有读者问缘由,作者的回答就是准确二字。其实,对任何作者而言,准确都是最重要的品质。唯有准确,才能避免廉价的抒情和鞭笞,营造真实的情感共鸣。相较而言,作者写男女之爱,有生涩的地方。爱与不爱之间的灰色地带,往往交待地不够清楚,带过之余,仿佛纯然的爱本应如此。可一旦涉及人性,作者的笔力又具体生动起来。譬如《彼此》一篇,写生活流徙,如火焰明明灭灭,始终游走在爱与幻觉之间。写到家庭,作者更显娴熟,洞烛幽微,都是难言又可理解的苦难。这些之所以触动心扉,无非是切准了时代的病灶。在这个时代,人际往还,不过是病友之间的互相探问。另一重进步,是将个人的经验置于时代的大前提之中。虽说小说看技术、靠想象,但每一位作者,要超越自身经验的局限,道阻且长。真正杰出的小说,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拼凑出永恒的心灵世界。《旧时迷宫》就是这样一种尝试。乍看之下,它写亲情,写伦常,写相爱,写时艰,但上演这些的舞台,都是那个曾经亲历,又面目全非的时空。作者自己写:“旧时迷宫虽不相同,但追忆的心境却是相通的。活泼的历史似已不再具有斑驳的外观,而是存活于人心中,以平静的体温加以封存。”换句话说,讨论那个嬗变年代里的人性,亦是重建历史的努力。通过还原记忆中的城市形象和人情冷暖,作者意在建立故事和认知之间的关联。不管成功与否,这是超越类型小说的勇敢尝试。我个人更钟情《旧时迷宫》和《嗜痂记》两篇。在如此精准又陌生的时代背景中,既有世事流转,又有心迹惘然,说不清,却分明感受得到。姑妄揣度,这两篇所以直指人心,也是因为切中了“大时代中的少年心事”这一世界。《旧时迷宫》文末写,“说不上什么欢笑,也没有泪水。有的只是最平常的流逝,哀婉和惆怅。有时候我走在光秃秃的新路上,看到那些带红领巾的小学生会悸动的。但是我知道,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知道的,以后的人,也不再会知道。”时代、人性都是有恒常的,但变动中的心事,到底在于亲历。流变、迁徙,也都难与人言。一旦说准了,就是一个自在的世界。
  •     《旧时迷宫》是我看的第一本张怡微写的书,一直到《爱》这篇之前,都保留着不错的印象。写城市的也好,写乡村的也罢,大家都看多了,唯独这写工人的一直甚少成为文学的主流。就这点而言,张怡微还是有独特之处的。《见鬼》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毫无疑问是从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脱胎而来,迟子建的这个中篇我一直很喜欢,对于人性真实与丑恶的书写、对生与死的体悟,可谓力透纸背,尤其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悲情结尾。而张怡微尽管不露痕迹地将迟子建的故事框架转移了过来,我暂且将之定义为借鉴(其实与抄袭并无二致),却完全失掉了原作的灵气和大气,也只有在一个故事之下,才能清晰地看到作家水平的高低和对生命的洞察力的强与弱。也是从《见鬼》这篇开始,接连在后面几个篇章中发现错别字,比如吃里爬外(当然,这个词语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存在的,至少在鲁迅、老舍一辈的作家作品里常能寻觅到),以及一些实在明显的标点符号错误,让我顿时对本书的好感度锐减。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些称得上是失误的话,大概本书的编辑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     年轻作者也有自己的时代课题要面对。《你所不知道的夜晚》是张怡微关于上海工人新村生活的长篇,着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上一辈人的年少故事。农田中冒出的工人新村自成一体,在大人们收入近似待遇相类的年代,工人子女们的世界里,希望和失望都是轻小的格局,等待着他们的是插队和回城,以及更大的分歧。因结局注定,故事也就格外清冷。张怡微曾在读书会提及,她的田林故事将写成一个系列,因此当《旧时迷宫》悄然现于书市,我的预期是“新村故事的八十年代续篇”。结果是短篇集,有几篇影影绰绰落在田林。这回不仅仅是工人新村,又出现了名叫“小闸镇”的所在,老城厢棚户区,挤挤挨挨的稠密日子。《嗜痂记》从十二岁女孩的眼睛看出去,把一个新旧交界的时代映得分明。这边是烧蜂窝煤在家门口洗头的琐碎,那边是丈夫去了日本、妻子傍了台湾老头的无声落寞。小闸镇的油毛毡房顶或新村的水泥结构下藏着的,不外是一家家的暗影和旧伤。《今日不选》也是孩子的视角,下岗的父亲和进了合资厂的母亲面临分道扬镳。作为小单位的家庭的崩坏,更像是被飞速扩张的时代以外力硬生生扯开的。新村故事之外,离异家庭的少女是张怡微笔下的另一抹基色,《我真的不想来》中,罗清清在外婆家和小姨等人相处艰难,面对久违的父亲又感到更多的无奈和凉薄,怀着“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委屈,最终发泄于一通失控的电话。《家》则是更复杂的室内剧,同样有外婆和妈妈,还多了继父等外缘人物。故事中的佳佳应该属于更年轻也更少煎熬的一代,对父母的分开有她不庸人自扰的解释。“其实分手也就分手了……又不是谁死了。”这则以祭祀开始又以大殄作结的故事是冷调而不伤感的,明明负载着人情味,却故意显得隔岸观火。可以说有种叙述的距离和分寸感。张怡微的小说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这种“冷”。《爱》(在《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也有收录)是一则值得反复阅读的短篇。故事说来简单,逃课的女孩带着同样逃课的男生回了自己家,仿佛有所预谋,又似清白无辜。两个年轻孩子喝了啤酒,酿成亲密又古怪的局面,这时女生离异的母亲带着情人回家,尚未成为小情人的两人迅速逃走。一段往返的路程,一间屋,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男孩太纯,女孩太冷静,他们最亲密的时光不过是在隧道里的公车上,彼此间一拳之隔,没有言语。多年后女孩长成狼狈的成年人,回望那段经历那个男孩,叠加了父母的离别之伤。“那年是他第一次随我一起穿越黑暗,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到过光明。”张怡微笔下的田林社区初具端倪,散出一缕缕人间烟火气。同时她冷澈的笔调总把人事物悉数冻僵,将它们凝成冰川里做奔腾状的猛犸象。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写作者总是试图将时间的河流截断在某一刻,从各个角度打光,供人细看。小闸镇据说已经消失在地图上,它将密密匝匝地在文字里复活,也许。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那些以第一人称写的短篇都很好,尤其是《爱》,另外从孩童视角写小闸镇人事时艰的《嗜痂记》也很好,放松又自信。
  •     戳心
  •     《见鬼》抄袭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自己开脱说是命题作文,呵呵。
  •     去年暑假读的,短篇 有些忘了,今年重读。
  •     有几篇写得蛮好的。
  •     文字的感觉很熟悉,大概是因为讲的是熟悉的地方的人。像一个姐姐牵起手讲故事。
  •     就是喜欢冷冰冰。
  •     最吸引我的还是前言。
  •     第七本书了。大家支持。
  •     张怡微用一组小说来写上海工人新村,迫不及待想看她的《都是遗风在醉人》,想看她怎样写台湾
  •     喜欢各种笔下的上海
  •     爱、最慢的是追忆、我真的不想来、我们的隐私、家、见鬼、我爱你、熊本还是猪笨都看过了,大部分发在了萌芽,上海文学和一个上面
  •     好几篇都和时光重复了,好不认真呀!
  •     书里的生活与人都这么疲惫不堪,淡淡的忧伤愁苦气息真是让人着迷,序言讲述的童年经历我也曾经历过,从未想到会像作者所描绘的这样具有分量。
  •     喜欢序。
  •     家庭比爱情写得好,工人新村部分比后半部分写得好,总的来说我更喜欢周嘉宁。
  •     还行吧,是有写成中国版眷村故事的企图么
  •     还是那么不动声色的冷哟。
  •     对普通人来说,人生就是,一点点幸福,加上一点点烦恼,夹杂着的。
  •     其实这本我是看完了。忘了标。偶像必须五星,其他的再说。这部集子里的大多数故事都是以前在杂志上就追过了。其实我看短篇小说的速度真的是悠得来,很少有看完的一天……
  •     不及随笔耐看,熊笨还是猪笨那篇故事很喜欢
  •     按照对待一个新人的标准绝对值得起4星。
  •     张怡微散文比小说厉害
  •     张怡微的文字具有典型而且浓烈的女性的细腻感触。这种感情不喧嚣,不张扬,甚至可以说是沉默寡言,但它细微的变化,若有若无的叹息,反而会有突出的感情呈现效果。这次她站到了一个有特定时代特征与地域范围的背景前,安静地讲着那些迷惘、懵懂、错乱的少年往事,也是很多人过去的记忆,现在的生活,或者遥远的未来。
  •     城市的变迁,岁月的回溯,世事的浮沉……可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吧。
  •     每一篇看得我既心酸又苦涩,非常能戳中我。就是很好,我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理由了。以后这本书还想入手,张怡微的每一本书都想看!
  •     喜歡前半部講工人新村的故事,寫的是鬧猛市井里的寡淡人情,不小資不屌絲,既市儈又溫情,說不清道不明,蠻上海的。特別是那兩篇寫紅白喜事的,錫箔灰繚繞的儀式感、信菩薩的可憐外婆、言談間歡喜豁胖的戳氣親眷,滿滿的即視感,讓我一度懷疑這是不是每個上海家庭的標配。張怡微的刻薄就是這樣,透盡炎涼,但絕不戳苛,刀子嘴玻璃心。
  •     小闸镇算是我中学7年逃不掉的相当重要的记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