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方尖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01
ISBN:9787532716678
作者:[德]雷马克
页数:535 页页

作者简介

《黑色方尖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黑色方尖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雷马克的小说布局总是和戏剧一样。没有明确的中心情节,但结构严谨,叙述层次分明。文笔洗练。随处可见他一贯不露声色的讽刺。虽然本书是李清华所译,看起来也并未因此减色几分。仅就本书而论,即使和同时代的托马斯曼,黑塞相比也毫不逊色。“有钱和正直合不到一块,孩子!现在合不到!大概过去也从未合到一块!”战争贩子和黑市商人大发其财,正直的穷职员濒于饿死。当士兵们还躺在战壕里咒骂战争时,平平常常的生活就是天堂。而当战争逐渐成为往事,事情就开始变异,美化,改头换面。绝望已被遗忘,互相厮杀成为曾经的历险。所有士兵曾经一致憎恨战争,而当人们对生活再次不满时,有一部分人就成为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和平不过恢复几年,一些人就把一切造成他如此境遇的事物忘得一干二净,战争对他们来说,又成为新鲜愉快的惊险举动。他们不明白: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保卫祖国,其实只是保卫了祖国那部分该去见鬼的人!对于宗教,雷马克嘲讽说上帝始终是所有皇帝,将军和政治家们的把兄弟。而人类除了以规模越来越大的方式充分利用和杀死自己的同类,并尽可能自私自利地来填满在生与死之间的短暂时期外一点长进都没有。上帝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不幸,那样人家就需要他,人家就祷告。幸福的人们向上帝祈祷,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将保不住幸福。在各个祈祷同一上帝的敌对国家里,他的正义又在哪里?但在精神病人伊萨贝勒身上,他看到了神秘的一丝光芒,虽然不久后就消失了。或许雷马克有泛神论思想?
  •       这是我最喜爱的雷马克的作品,并不亚于《西线无战事》。当然最初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那可怕到有些荒诞的通货膨胀。按说这种情形在1949年的中国也有过,只是通过文学作品略带“诗意”地表现还是绝无仅有的。  其实除了这个背景外,故事内容与雷马克其他战后小说类似,都算是揭露德国的社会现实,作品中的“我”们虽然也生活地苟且,但按文中自述,也算是社会的寄生虫,因为我们还是开期票维持着生活和生意,而广大更下层的百姓,则只有选择死亡,不管是饿死还是自杀。而这也是作品选择墓碑业为“我”的工作环境的原因。因为不管活人怎么样,死人总是要下葬的。也正是这种不管普通人民死活的民主政府,最终导致了纳粹的上台,这也是德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终于更巨大的悲剧上演了。  小说还有着幻觉的韵味,“我”在神经病院的内容似乎就是现实的虚幻反映,在疯狂的通货膨胀中,人们生活的世界与病院中是何其之相似,而当通货膨胀结束时,病就好了,可是那真是病好了还只是回光返照呢?以德国当时来看应该是后者,人们只是麻醉了自己,让最后的结局来得更加强烈更加疯狂。
  •     格奥尔格与伊莎贝勒世上的好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众多的书中人物因刻入记忆而占据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相信多数爱书者和我一样,都曾偶然地放纵自己,在穿越书的丛林走向现实的过程中迷糊起来并因此迷路,为的是更深更久地享受庄周梦蝶式的大欢喜。因此,对我来说,始终无法忘记伊莎贝勒与格奥尔格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初看到那本书是在一家小书店里,最早吸引我的是它的硬皮封面:大片的深灰底色里,哥特式建筑倾斜着渐上渐尖,直指天空。一共只用了三种颜色:黑、灰、紫。更好的当然是小说本身,是雷马克在《黑色方尖碑》里留下的文字,以及透过文字煜煜生辉的激情与感悟。伊莎贝勒,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女,正是她,使得梦幻气息几乎弥漫全书。书中的“我”爱她混乱却明睿的思维,爱她翩跹如蝶的灵魂: “她现在生活在一个与现实毫无关系的梦幻世界,轻飘飘的,一点重量也没有,如若到处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停在她的肩上,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我”始终孤独地爱着,不可能期待她的回应,“我爱她,我真想把她举起来背走,可我不知道走向何处。”在雷马克的笔下,最美好的姑娘似乎总是超乎于尘世之上,并终究不容于这个世界。伊莎贝勒的病愈是“我”梦幻的结束。她回到正常的生活之中,重新成为上层阶级少女热纳维埃芬.特霍芬,并将以往一切遗忘:“她死了。她活着,还呼吸着,很美丽……有一颗热情奔放之心的伊莎贝勒,已经湮灭在热纳维埃芬.特霍芬里了。” 人生如旅程,过客多,旅伴少。没有人能够陪伴我们终生,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生之欢乐无时不为死之阴影所遮蔽。借伊莎贝勒,雷马克写出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怅然,写出了人生永远的孤独: “每当我们待在昏暗的发出风琴声的空荡教堂里时——我们只有两人,仿佛就没有别的人了。我们是由半明半暗的光线、管风琴和雨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却是永远分离,没有任何桥梁来沟通,互不了解,没有话语,只有我们之中生命界限上小小守护之火在奇怪地燃烧。“格奥尔格,一名墓碑销售商,憎恨自己的职业,但在父亲去世后不得不子承父业。“杂志和图画帮他渡过了一次次失望;它们是他的爱好,他的休息。” 格奥尔格说过这样一段火光四射的话:“我们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象鞭炮那样炸裂?我为什么出售纪念碑?为什么我不是一颗流星?。。。。。。为什么我们没有同紫色的鱼儿在塔希提岛红色的夜晚里举行游泳比赛?”“我”在书的结尾获得柏林某报社的职位,作为雇主同时也是朋友的格奥尔格到车站相送。书中写道:“我们站在车站上。风呼呼地吹,除了我们,再没有人在月台上。 ‘你一定得到我这儿来,格奥尔格,’我说。‘我将竭尽全力结识你梦想中的那些女士。到你来时,会有两三个在等待着你。’‘我会来的。’我知道他不会来。‘你那套黑礼服自己没穿过,’我说。‘你若不来,在哪儿才可以穿呢?’‘真的。’”后来,“我”在自己的行李箱中发现了那套格奥尔格在德国战后通货膨胀中颇费周折才搞到的黑礼服。“我没再见过什么人。有时我想回去,但在之间总发生点事,我以为时间多的是,但是时间突然就没有了。黑夜笼罩着德国,我离开它,我再来时,它已成了一片废墟。”小说的最后一章,格奥尔格死了。已同莉莎离婚的屠马人成了纳粹冲锋队长,在弄清了格同莉莎的关系之后,把格关进集中营,几个月以后,格就死了。这一段描写是书中最打动人的一部分,是对“此生万事成磋砣”的灰黯和无望人生的深切同情。那些年青时代的梦想和热情在大时代背景下,随风而逝,攸忽而去。你竭力挣扎,却最终明白自己无法把握它们,把不能言说也无从言说的隐痛埋藏于日常的言笑之之下,混迹于千千万万个世人之间。老去,然后死去,什么也没有留下。有点象看电影《齐瓦哥医生》的感受。我想这世上有一部分人正象格奥尔格,文字和书籍构筑了日常生活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才可以象鱼儿一样游弋,象鸟儿一样飞翔。伊莎贝勒与格奥尔格,两个虚幻的书中人物,当我放下这本书时,他们的影子已经留在了我心里。而当我凝望蓝天、白云、绿叶以及诸如此类的美好事物时,我听见了他们的窃窃私语:人生苦短。人生美妙之极。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黑色幽默的优秀作品。结尾很让人伤感。本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
  •     特别完美
  •     该书和《三个战友》有相近的地方,都是战后民生凋敝的群像刻画,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爱情一个比一个现实。
  •     看到有人喜欢这本书很高兴.它让我迷上雷马克,让我又去读了西线和凯旋门
  •     绝对不一般的作家,语言非常好,思想也不乏深刻,忘了看的是哪位翻译的了,很感谢那位翻译家,精彩极了。记得他还有一部《借来的生活》也颇让人感怀。
  •     我也喜欢这本,许多情节带点幽默感,不沉重。但最后那章看得人伤心,呜呜
  •     真想跟雷马克好好喝一杯啊
  •     风格差不多 但还是喜欢流亡曲
  •     一个颓丧的年代和一群病人
  •     依然是迷惘的一代,但是思想上却变得更加成熟。这次,他们不再哀叹被战争毁掉的青春,不再逃避,而是思考生命的意义,学着真正去面对现实的生活。
  •       格奥尔格与伊莎贝勒
      
      
       世上的好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众多的书中人物因刻入记忆而占据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相信多数爱书者和我一样,都曾偶然地放纵自己,在穿越书的丛林走向现实的过程中迷糊起来并因此迷路,为的是更深更久地享受庄周梦蝶式的大欢喜。
       因此,对我来说,始终无法忘记伊莎贝勒与格奥尔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初看到那本书是在一家小书店里,最早吸引我的是它的硬皮封面:大片的深灰底色里,哥特式建筑倾斜着渐上渐尖,直指天空。一共只用了三种颜色:黑、灰、紫。
       更好的当然是小说本身,是雷马克在《黑色方尖碑》里留下的文字,以及透过文字煜煜生辉的激情与感悟。
      伊莎贝勒,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女,正是她,使得梦幻气息几乎弥漫全书。书中的“我”爱她混乱却明睿的思维,爱她翩跹如蝶的灵魂: “她现在生活在一个与现实毫无关系的梦幻世界,轻飘飘的,一点重量也没有,如若到处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停在她的肩上,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我”始终孤独地爱着,不可能期待她的回应,“我爱她,我真想把她举起来背走,可我不知道走向何处。”
       在雷马克的笔下,最美好的姑娘似乎总是超乎于尘世之上,并终究不容于这个世界。伊莎贝勒的病愈是“我”梦幻的结束。她回到正常的生活之中,重新成为上层阶级少女热纳维埃芬.特霍芬,并将以往一切遗忘:“她死了。她活着,还呼吸着,很美丽……有一颗热情奔放之心的伊莎贝勒,已经湮灭在热纳维埃芬.特霍芬里了。”
       人生如旅程,过客多,旅伴少。没有人能够陪伴我们终生,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生之欢乐无时不为死之阴影所遮蔽。借伊莎贝勒,雷马克写出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怅然,写出了人生永远的孤独: “每当我们待在昏暗的发出风琴声的空荡教堂里时——我们只有两人,仿佛就没有别的人了。我们是由半明半暗的光线、管风琴和雨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却是永远分离,没有任何桥梁来沟通,互不了解,没有话语,只有我们之中生命界限上小小守护之火在奇怪地燃烧。“
      
       格奥尔格,一名墓碑销售商,憎恨自己的职业,但在父亲去世后不得不子承父业。“杂志和图画帮他渡过了一次次失望;它们是他的爱好,他的休息。” 格奥尔格说过这样一段火光四射的话:“我们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象鞭炮那样炸裂?我为什么出售纪念碑?为什么我不是一颗流星?。。。。。。为什么我们没有同紫色的鱼儿在塔希提岛红色的夜晚里举行游泳比赛?”
       “我”在书的结尾获得柏林某报社的职位,作为雇主同时也是朋友的格奥尔格到车站相送。书中写道:
       “我们站在车站上。风呼呼地吹,除了我们,再没有人在月台上。 ‘你一定得到我这儿来,格奥尔格,’我说。‘我将竭尽全力结识你梦想中的那些女士。到你来时,会有两三个在等待着你。’
       ‘我会来的。’
       我知道他不会来。‘你那套黑礼服自己没穿过,’我说。‘你若不来,在哪儿才可以穿呢?’
       ‘真的。’”
       后来,“我”在自己的行李箱中发现了那套格奥尔格在德国战后通货膨胀中颇费周折才搞到的黑礼服。
       “我没再见过什么人。有时我想回去,但在之间总发生点事,我以为时间多的是,但是时间突然就没有了。黑夜笼罩着德国,我离开它,我再来时,它已成了一片废墟。”小说的最后一章,格奥尔格死了。已同莉莎离婚的屠马人成了纳粹冲锋队长,在弄清了格同莉莎的关系之后,把格关进集中营,几个月以后,格就死了。
       这一段描写是书中最打动人的一部分,是对“此生万事成磋砣”的灰黯和无望人生的深切同情。那些年青时代的梦想和热情在大时代背景下,随风而逝,攸忽而去。你竭力挣扎,却最终明白自己无法把握它们,把不能言说也无从言说的隐痛埋藏于日常的言笑之之下,混迹于千千万万个世人之间。老去,然后死去,什么也没有留下。
       有点象看电影《齐瓦哥医生》的感受。
       我想这世上有一部分人正象格奥尔格,文字和书籍构筑了日常生活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才可以象鱼儿一样游弋,象鸟儿一样飞翔。
       伊莎贝勒与格奥尔格,两个虚幻的书中人物,当我放下这本书时,他们的影子已经留在了我心里。而当我凝望蓝天、白云、绿叶以及诸如此类的美好事物时,我听见了他们的窃窃私语:
       人生苦短。
       人生美妙之极。
      
  •     房间是活人的坟墓,坟墓是死人的房间。 个人以为,这本书最出彩的是主人公和伊莎贝勒没有康复前的对话。
  •     “没有明确的中心情节,但结构严谨,叙述的层次分明,前后呼应,文字简介、洗练,讽刺色彩浓重,其笔调酷似海涅。”
  •     看凯旋门的时候也感觉要飘起来死掉 雷马克总能描绘那样轻飘的女人 就是看了lz的评论 我才买了这本书
  •     又不能全部显示,只能写书评了。
  •     雷马克的粉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