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随笔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40757847
作者:(英)查尔斯·兰姆
页数:197页

作者简介

兰姆在《伊利亚随笔》中,从日常生活、家长里短、个人小事切入,着力发掘日常起居乃至卑下生活里未曾泯灭的崇高和诗意,表现琐碎庸常的凡俗生活中人们的浪漫主义情怀,其文笔细腻入微、婉转动人、幽默风趣,充满人情味。那些亲切的絮语、含泪的微笑,穿越时间的重重阻隔抚慰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实中遭受挫折的心灵。 兰姆的随笔对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批散文名家如周作人、梁遇春等人产生过很大影响。

书籍目录

拜特尔太太话牌/
耳朵逸事/
幻境中的孩子:记梦/
扫烟囱儿童之歌/
一个单身汉对于已婚男女言行失当之感叹/
餐前祷告/
教书先生纪事/
情之偏颇/
瓦伦丁节/
有感于京城乞业之萧条/
除夕随想/
论烤猪/
人分两类/
巫术,及其他深夜的恐惧/
愚人节/
古瓷器/
闲话读书/
婚礼/
天才和理性/
梦中的小天使/
退休岁月/
不义之财难久昌/
穷人仿富,如东施效颦/
知足必得常乐/
两人相争,言辞激烈者必理亏/
外强者必中干,色厉者必内荏/
自说自笑,没有味道/
纳人礼物,不可挑剔/
云雀叫,我们起/

编辑推荐

《伊利亚随笔》对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批散文名家如周作人、梁遇春等人产生过很大影响。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查尔斯•兰姆 译者:王育平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享有世界声誉的与蒙田齐名的英国著名散文家。兰姆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善于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美妙的文学作品,把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好地融会贯通,从而将随笔推向了艺术的巅峰。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撰写的《伊利亚随笔》,就是体现他的这一艺术成就的传世之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原则上,我并不反对饭前感恩,但私下里我认为,这种仪式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吃饭之前)显得尴尬别扭,不合时宜。我们的各种胃口其实最能促进我们理性的发展,没有它们,理性将无力完成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的大业。我们可以远远地对此进行遐思,以适度的感恩缅怀这样的恩泽,但是,胃口来临的那一刻(读者明鉴!)是最不适合做感恩的。倒是教友派信徒更适合做餐前感恩的操练,因为他们行事一向比我们清醒冷静得多。我一向钦佩他们的饭前默祷,很大程度上因为我看到他们随后的吃喝不像我们那般热情放纵。他们不属于贪吃暴饮一族。他们吃饭就像马儿吃草那样,安静清洁,从不会吃到满身油污汤渍。然而,看到我们中某位先生在餐桌旁,围涎、领巾装束齐整,我如何也不会联想到那是宗教仪式上的白色法衣。 话说回来,我吃饭可不像教友会信徒。我承认对食物的品种我也比较讲究,觉得如果吃到滑软的鹿肉都不动声色,也未免有点浪费东西。我讨厌那些不仔细咀嚼就狼吞虎咽的人,因为他们可能连自己吃的是什么都没弄清楚。由此,我怀疑他品位不高,对好东西没有鉴赏力。一见到那些宣称喜欢吃牛肉糜的人,我就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因为由对食物的喜好可推知人的性格。柯勒律治认为,不肯吃苹果馅饼的人心灵不会纯净。我不太确定,但似乎他言之有理。自从我不再懵懂纯真,我就越来越不爱吃口味清淡的菜肴。蔬菜一族不再是我的钟爱;只有芦笋例外,似乎它还能唤起一点温柔的情意。现在的我常会为饭菜不可口而不耐烦,如果在晚饭时分回到家中,满心盼望着有一桌子美味佳肴却吃了一顿没滋没味儿的饭,我就会心情烦躁,甚至吵闹斥责。即便是黄油没有搅好这种最常见的失误也会让我烦躁恼火。《漫步者》的作者吃自己喜爱的食物时通常会发出一种像动物似的难以名状的声音,感恩祷告是否适于在此种音乐之前做?或者说,这位虔诚的先生是不是最好把他的祷告推后一点,在他能平静思考时进行?在此,我无意指摘任何人的口味,也不会宣称自己会远离那些美味,反对欢宴和盛会。但是,鉴于这些活动无论多么名正言顺,总是缺乏感恩或感恩情怀,一个人倘若还要勉强做感恩祷告的话,他私下里首先要弄清楚,他不是在向那条大鱼飞吻——他心目中的大衮不是放在约柜里,而是摆在一盆油腻的汤中。对于孩子们和天使们的欢宴,对于查特修道院节制的膳食以及贫贱者来之不易的简单饭菜而言,感恩祈祷是进餐前美妙的序曲;但是,在那些奢侈糜废的欢宴中,饭前祷告不合时宜,与其以此作为餐前的序曲,倒不如听听孩子们故事里讲的诺顿的猪演奏的管风琴。


 伊利亚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赞。翻译和出版社编排首先很值得称道。翻译出了兰姆文字的魅力,也插入了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画作。通过兰姆的眼睛看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多了许多人性。
  •     兰姆在《伊利亚随笔》中,从日常生活、家长里短、个人小事切入,着力发掘日常起居乃至卑下生活里未曾泯灭的崇高和诗意,表现琐碎庸常的凡俗生活中人们的浪漫主义情怀,其文笔细腻入微、婉转动人、幽默风趣,充满人情味。那些亲切的絮语、含泪的微笑,穿越时间的重重阻隔抚慰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实中遭受挫折的心灵。 兰姆的随笔对周作人、梁遇春、董桥等人产生过很大影响。
  •     罗罗嗦嗦,有点无聊,很多观点不敢苟同,还歧视女性
  •     2015年10月14-19日读,2015-337,图167。
  •     喜欢兰姆啊~随笔处处温情睿智有意思~ 书中最后一句:“既然太阳不是为了我们才普照大地,我们又为何要早起。”
  •     二刷,之前被豆瓣吞了,因为完全没印象了再看一遍。带有明显时代风格的随笔,有些小趣味,今天再读不太容易产生代入感,跟培根那种较强的普适性还是有些差距。不过烤乳猪那篇,看的是口水直流。
  •     冲着封面去的(喂,作者我只知道他写过莎翁故事集……这老伯倒也风趣得很,说的都是大白话,并且毫不客气,有点像自家有个絮絮叨叨又看什么都不顺眼的祖父一样。比如那篇《一个单身汉对于已婚男女言行失当之感叹》,简单三个字概括的话就是“闪!瞎!了!”www当小品偶尔看看倒也挺有趣,有些讽刺还是比较尖刻的。
  •     出差途中读完。犀利尖刻和充满温情之间,还是前者更突出。写的都是寻常小事,比如一个爱打牌的太太,餐前祷告,教书先生的臭脾气。出现很多宗教、神话还有莎翁作品中的人物,这里不好懂。
  •     从《伦敦的叫卖声》中认识了兰姆,但这本书写得有点让我失望。说兰姆是培根之后最好的随笔作家,但说理性和培根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很吸引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