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9-06
ISBN:9787108012210
作者:(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页数:581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胡塞尔毕生哲学探索的晚年结晶,但与他前期思想(至少可追溯到1910年的手稿)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有力地证明,尽管胡塞尔后期对时间、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历史哲学的重视使他显得有某种“转向”,但“胡塞尔从未放弃他的观念论及其作为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的独特观念”。

书籍目录

目录
中译者前言
第四版编者前言
编者前言
导言 本研究的意义和范围
1.作为逻辑谱系学之中心课题的谓词判断
2.对谓词判断的传统规定和先入之见及其困难
3.逻辑学问题域的两面性。作为主观上针对的提
问之出发点的明证性问题及传统对它的忽略
4.明证性问题的诸层次 作为可能的明证判断之
前提的对象明证性
5.从判断明证性向对象明证性的回溯
a)作为明证性判断之意向性变样的单纯判断
b)间接明证性和直接明证性,以及回溯到素朴的直接
知识的必要性
c)涉及到个体,即涉及到最终的与此相关的对象(最终
基底)的“最终的”直接判断
6.作为个体对象之明证性的经验。作为判断发生
论之第一部分的前谓词经验理论
7.世界作为对任何单个对象的经验预先给定的普
遍信念基础
8.经验的视域结构;任何单个经验对象的类型上的
预知性
9.世界作为一切可能的判断基底之视域;以它为条
件的作为世界逻辑的传统逻辑学的特征
10.回溯到经验的明证性,即回溯到生活世界 消除
遮蔽生活世界的理想化
11.判断起源之澄清和处于先验的、现象学―建构
性的提问之总体视域中的逻辑谱系学
12.具体分析之开端。素朴的经验和有根基的经
验之区分,以及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之必要性
13.判断和对象的一般概念。作为固定作用的判断
14.从外部知觉和知觉判断的分析出发的必要性
以及这一研究的范围
第一部分 前谓词的(接受性的)经验
第一章 接受性的一般结构
15.转向对外部知觉的分析
16.被动的预先被给予性场境及其联想结构
17.情绪和自我关注 作为自我主动性之最低阶段
的接受性
18.作为自我趋向的注意
19.作为对被经验之物的“兴趣”的经验性自我趋向
及其在自我“举动”中的影响
20.狭义的和广义的兴趣概念
21.对趋向的阻碍以及确定性模态之起源
a)否定性的起源
b)怀疑意识和可能性意识
c)悬疑的可能性和开放的可能性
d)关于模态化这一说法的双重意义
第二章 素朴的把握和说明
22.观察性知觉之诸阶段作为进一步分析的课题
23.素朴的把握和观察
a)作为内在时间统一性的知觉。作为主动把握中的被
动性的“仍然保持在手”
b)“保持在手”的不同方式及其与追忆的区别
24.摆明性的观察和说明性的综合
a)作为“基底”和“规定”这些范畴之发源地的说明性综合
及对其作出分析的任务
b)作为交叠的综合之特殊方式的说明性吻合
c)与素朴把握中的保持在手相对立的说明性的保持在手
d)说明性和对多数性的把握
25.说明的习惯性积淀。铭记在心
26.作为对视域上的预期进行的解释的说明及其与
分析性解释的区别
27.说明的原始的进行方式和非原始的进行方式。
预期的说明和回忆的说明
28.多层次的说明,以及基底和规定性之区别的相
对化
29.绝对的基底和绝对的规定性,以及这种区别的
三重含义
30.独立的规定性和非独立的规定性。整体的概念
31.对诸细部和非独立的诸因素的把握
32.作为联系的非独立因素和作为属性的非独立因素
a)间接的属性和直接的属性
b)属性的确切概念及其与联系的区别
第三章 对关系的把握及其在被动性中的基础
33.视域意识和关系性观察
34.关系性观察的一般特征
a)集合性的概括和关系性的观察
b)关系性观察的可逆性和“相关性基础”
c)关系和摆明
35.对为关系奠定基础的统一性之本质的探讨
36.知觉之被动的(时间上的)统一性
37.回忆的统一性及其与知觉的分离
38.在作为感性形式的时间的基础之上一切知觉的意
向性对象与对一个自我、一个自我共同体的
定向性回想的必然关联
39.向模拟定向性的过渡。想象之直观的无关联性
40.时间的统一性和在想象中通过把诸想象联结成一
个想象世界的统一体而来的关联 个体化只有
在现实经验的世界内部才有可能
41.在一个自我的知觉对象和想象对象之间的直观
统一性的可能性问题
42.通过联想在一个意识流中建构起来的一切对象
之间产生某种直观关联的可能性
a)一个自我的一切体验之时间统一性
b)联想对于定向意识关联的双重功能
c)知觉直观和想象直观基于联想之上的直观联合,以及直
观统一性的最广义的概念
43.联结关系和比较关系
a)作为纯本质关系(“理念关系”)的比较关系
b)最重要的联结关系(现实关系)的建构
c)直观统一性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
d)作为形式关系之基础的形式统一性形态
44.对比较性观察的分析。相同性和相似性
45.完全相似性和部分相似性(在某方面相似)
46 关系规定和对比规定(“绝对印象”)
第二部分 谓词思维和知性对象性
第一章 谓词表述的一般结构和最主要的范畴形式之
起源
47.认识兴趣及其在谓词作用中的影响
48.认识行动与实践行动相应
49.对客观化作用进行阶段划分的意义 向建构性
分析的过渡
50.谓词表述的基本结构
a)谓词表述过程的二项性
b)谓词表述中诸形式的双重构成
c)作为谓词规定之主题化关联的原始细胞的判断,以及
它的独立性的意义
51.与简单递进的说明相适应的诸判断形式
a)循序而进的规定活动
b)以“等等”为形式的规定
c)认同性联结的规定活动
52.“是”判断和“具有”判断
a)“具有”判断的形式是与根据各独立部分所作的说明
相适应的
b)非独立的规定之名词化以及“是”判断向“具有”判断
的转变
53.以关系性观察为基础的判断活动。绝对的形容
词和相对的形容词
54.规定性判断和关系性判断之区别的意义
55.定语表述起源于兴趣在诸规定上的不均匀分配
a)主句和从句之划分
b)作为句子形式之变样的定语形式
c)在规定性方面的定语联结
56.逻辑意义的建构是对于基底对象发生谓词作用
的结果
57.同一性判断之起源
第二章 知性对象性及其在谓词作用中的起源
58.过渡到谓词作用的新阶段。对作为范畴对象性
的事态的预先建构及通过名词化对它加以“提取
59.作为实况之“源泉”的可素朴给予的对象 实况
和事态
60.对事态和完整判断句的区分
61.知性对象性的另一个例子:集合体;它在生产性
的自发性中的建构
62.作为实况和事态之源泉的知性对象性;对句法
的结合和关联与非句法的结合和关联的区分
63.知性对象性之建构与接受性对象之建构的区别
64.知性对象性的非实在性及其时间性
a)作为一切对象性之一般被给予性形式的内在时间
b)实在对象性的时间性。被给予性的时间和客观的(自
然)时间
c)非实在对象性的时间形式即随时性
d)知性对象性的非实在性并不意味着类的普遍性
65.在广义上对实在的和非实在的对象性所作的
区分 知性对象性属于意义对象性(意指性)的区域
第三章 判断的诸模态之起源
66.导言。作为自我决断(主动表态)之诸模态的谓
词判断的诸种模态性
67.判断的空变样,作为模态化动机
a)在经验预期之中建立起来的空变样和模态化
b)产生于原始构成的判断之沉淀作用的空变样
68.判断的表态在对空洞意指之批判中的起源
针对证实(相符合)的批判
69.判断意指物本身和真实的事态 事态在何种
程度上是一种意义对象性
70.事态的被给予性的明证性类似于奠基性的基
底对象性之明证性
71.作为承认或拒绝的判断表态。作为获取的承
认及它对于追求自我保存的意义
72.判断的“质”的问题;否定判断不是基本形式
73.实存判断和真实性判断作为更高阶段上借助
变样了的判断主词所作的判断表态
74.实存的谓词表述和现实性的谓词表述的区分
a)现实性谓词表述的起源
b)实存的谓词表述指向意义,现实性的谓词表述指向
作为主体的命题
75.现实性的谓词表述和实存的谓词表述不是进行
规定的谓词表述
76.过渡到狭义的模态 作为主动表态的怀疑和
猜测
77.确定性的诸模态和确信的概念。纯粹的和不
纯粹的、假定的与断定的确定性
78.问题与回答。提问就是对判断决断的追求
79.对素朴的提问和辩护性提问的区分
第三部分 普遍对象 性之建构及一 般性
判断之诸形 式
80.考察的途径
第一章 经验性的普遍性之建构
81.共相的原始建构
a)对相同的东西和相同的东西的联想性综合是将共相
提升出来的基础
b)共相在生产的自发性中的建构。个体性判断和总体
性判断
c)对共相之同一性的分有和单纯的相同性
82.经验性的普遍性及其范围。概念的理想性
83.经验性类型的普遍性及其被动的预先建构
a)经验性的概念从自然的经验统觉的类型学中获得
b)本质的类型和非本质的类型。科学经验导致本质类
型的产生
84.普遍性的诸阶段
a)具体的普遍性作为完全相同的个体之重复的共相。
独立的普遍性和抽象的普遍性、名词性的普遍性和
形容词性的普遍性
b)更高阶段的普遍性是基于单纯相似性之上的普遍性
85.实质的普遍性和形式的普遍性
第二章 通过本质直观方法获得纯粹普遍性
86.经验性的普遍性之偶然性和先天的必然性
87.本质直观的方法
a)作为本质直观基础的自由变更
b)变体形成过程的随意性形态
c)把整个变更多样性作为本质直观的基础保持在手
d)本质直观对个体经验的关系。抽象论的错误
e)在对变更多样性的交叠性吻合中的全等和差异
f)变更与变化
88.对普遍性进行“直观”这一说法的意义
89.为了获得纯粹普遍性而明确排除所有存在设定
的必要性
90.纯粹普遍性和先天必然性
91.纯粹普遍性之范围
a)纯粹概念范围的全体性并不提供个体的差别
b)可能性差别和现实性差别
92.纯粹普遍性的层次结构和通过理念的变更而获
得最高具体的类(区域)
93.获得最高类的困难,通过对“物”这一区域的获
得来指明
a)树立可变更的范例的方法
b)获得完全具体化之困难。抽象的本质观和具体的本
质观
第三章 一般性模态中的诸判断
94.过渡到考察判断的一般性变样这个自发性作用
的最高阶段
95.一般性变样起源于对诸个体的“这个性”之一
视同仁
96.特称判断
a)作为内存性判断的特称判断。特称性和数概念
b)作为定言判断之变样的特称判断
c)作为先天实存性判断的特称的想象判断
97.全称判断
a)全称一般性在特称变样中的起源
b)全体性判断
c)在全称的想象判断中先天可能性之获得
98 总结
增补I.对作为“事实”的内容的把握和个体性的起
源。――时间诸模态和判断诸模态
增补Ⅱ.或然性断言的明证性。――对休谟观点的批判
后记 现象学与语言哲学
词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人名索引
附录 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一书的产生和原始资料
德・洛玛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邓晓芒、张廷国翻译的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三联书店1999年版)是一个优秀的译本。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种感激的心情,这是一本从物理层面(physical)到内容层面,从装帧、纸张、印刷到翻译、编辑水平都难以挑剔的好书,它装订解释、版式精洁,让我至今还舍不得在上面轻易勾画、批点——虽然我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样做对于学术性阅读的巨大好处。相比之下,商务版的《纯粹现象学通论》虽然也有不俗的编、译水平(比如有很多有价值的附录),但此书在物理形式上乏善可称,姑不论毫无新意的“汉译世界名著”的红皮造型;这本书还有装订不结实(封面封底濒临脱落)和印刷字型不美观、不锐利(相比于前书,简直是针打和喷墨的区别)等毛病。加上我手头的这本有些陈旧,所以我得以毫无心理顾忌地在上面大肆批注。而且,这本书中的个别译名还有些别扭,比如Wesenerschauung,倪梁康译作“本质视观”,日译名“本质视取”,而李幼蒸译为“本质看”;由于现代汉语通行双字以上的构词法,所以,这种译法会显得非常奇怪,而且在某些句子中更会造成分词上的困难。回过来说三联版《经验与判断》——遗憾的是:书无完书。我还是在这本书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这本书在所有的地方都把Affektion这个重要概念误译成了“情绪”。Affektion这个词在一般德语中并无“情绪”的意思(作为一个外来词,它在一般德语中只有“患病”一义),而在现象学中的含义更与“情绪”毫无关系。倪梁康的《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把这个词的译名定为“触发”,它“意味着自我在指向对象之前发生的并导致自我发出这种指向的‘刺激’”。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座庙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庙门两边的对联在我们的视域中“凸现”出来,并把我们的目光吸引过去的那种作用。因为这个错误的翻译,导致所有原文中出现Affektion一词的地方,在这个译文中都一致地变得费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导致这个错误的原因,我想应该是译者把它看成了一个普通的词语(而不是一个现象学术语),同时在没有查辞典的条件下,把这个词在英语或法语中的意思转嫁到德语中来了。
  •     对《经验与判断》中译者的回复王 倪  我在4月26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对几部重要学术译著提出过一些评议,其中包括现象学家胡塞尔的后期著作《经验与判断》。不久,该书译者之一邓晓芒先生著文做反评议,认为我的批评“不知轻重”。我觉得有必要重申我的立场:我的批评完全是针对那些有可能对汉语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译著,因此对其中翻译错误的批评当然要严厉得多。我承认,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那篇评议没有把问题详细展开,因此不是一篇具有严格学术规范的书评。但我认为我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因为作为一个热爱哲学的读者,我毕竟花钱买了这本书;当我发现其中有很多错误时,我把这些错误指出来,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权利。我无意于卷入学术界流俗的意气之争,因此我的批评完全是对事不对人。对于胡塞尔这样一本重要著作,译者的艰辛工作当然值得尊重,评议这样的艰辛工作是为了真理本身。  我在那篇评议中对《经验与判断》中文翻译的主要批评是,它对包括《逻辑研究》在内的胡塞尔其他著作非常陌生,因此把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翻译得面目全非。从时间上说,《经验与判断》是胡塞尔后期代表作,它的绝大多数概念和范畴早已出现在《逻辑研究》等著作中,并被广泛而详尽地讨论过。为此,我还是依据译者的批评顺序做一些解释。  1)关于nominalisiert的问题。这个概念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五研究中早已出现,而且被频繁地讨论。它的主要意思是把形容词、语句或命题变成名称,譬如把rot(“红的”)变成名称Rot(红),把“这朵花是红的”变成“这朵红花”或“这朵花是红的,这个事实……”。我认为,无论从意思上还是就构词法而言,都必须把这个概念译成“名称化”,而不能译成“在名义上”。批评我时,译者没有诉诸胡塞尔自己的著作和看法,却舍近求远地上溯到中世纪。译者显示了渊博的哲学史常识,但却惟独不知胡塞尔的明确解释。  2)关于Fundierung和fundieren。这对概念是《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三研究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胡塞尔认为,所有的高阶行为都“奠基”于低阶行为,如判断奠基于表象(或经验),非客体化行为(情感)奠基于客体化行为(判断、表象等)。更重要的是,“奠基”在《经验与判断》中是个最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对应概念是“回溯”。因为该书就是要描述判断(Urteil)如何奠基于“经验”(Erfahrung),或者说科学如何奠基于“生活世界”,并且在后者中拥有其意义的源头。为此胡塞尔才说,我们必须要把判断回溯到经验,把科学回溯到生活世界。我不是说他把这个概念的意思译错了,而是说他居然把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做了一词多译,让读者根本意识不到它是《经验与判断》一书的思想主旨。核心概念对理解哲学家思想的重要性,译者应该最清楚。  3)关于Termin。这是中世纪词项逻辑的核心概念,中世纪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如威廉·奥卡姆)通过区分词项的不同类型和功能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论证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四研究中,胡塞尔把词项区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达式(kategorematisch Ausdruck)和具有不独立意义的表达式(synkategorematisch Ausdruck);前者如“人”、“红”、“走”等,后者如“和”、“也”、“因为”、“是”等,它们只能和前者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译者无视这个概念的准确意涵和固定译法,而是依据某本拉丁语词典来确定译名,并以此反驳我的批评。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合适,我认为根本无庸多言。我想,译者总不至于通过追溯metaphysics的希腊文原意把“形而上学”这个固定的哲学概念译成“在物理学之后”吧。  4)关于Seite。即使不懂德语的人也能通过查阅德汉词典得知Seite的含义:①(物体的)一面;②边,侧;③(书的)页……。这个词在胡塞尔的著作中运用得实在是太频繁,以至于根本不需要进行解释。大体而言,Seite(面)和Abschattung(侧显或投影)密不可分。胡塞尔认为,任何一个时空物体的显现都是一种“投影”,也就是说它不仅显示其正“面”,而且它的侧“面”和背“面”也一道显现;这也就是《经验与判断》中所说的,任何经验都包含着一个可能的视域(Horizont),任何经验都超越当下所看到的那一“面”,同时包含着对未显现之“面”(侧“面”和背“面”)的期待。因此Seite(“面”)和胡塞尔的“意向性”、“内在时间意识”等思想密切相关,但同“(书的)页”却没有任何关系。认为胡塞尔“有用眼前的事物打比方的习惯,完全可能利用Seite的双关义来加强其理论的‘直观明证性’”,这是把自己的错误臆测强加给胡塞尔。我建议译者参考《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六研究的§13和§14以及《物体与空间》等,不要逞一时意气指责我。  5)关于Immannentes。为避免误解,我想把胡塞尔的原文摘下来,然后看看译者的翻译:(限于篇幅,本报酌删原文引文。)  知识正如判断一样是被判断的东西本身,它不是在重复同一个东西时只会不断反复等同的那种认识行为的一个实际(Reelle)的因素,而是一个“内在于”这种性质之中的东西,即在重复的过程中这种内在的东西是作为各次重复中同一个东西而被自身给予的。  我对这段翻译的主要批评是,它把胡塞尔的一个核心概念Immannentes(内在物)给译得面目全非。胡塞尔这里的意思显然是,知识本身不是主观认识行为,也就是说不是时间性的“实在要素”(Reelle),因此不是作为主观认识行为之内容的“内在物”;但我们之所以说知识也是“内在物”,是就这种意义而言的:知识是在无数的认识行为中保持同一的客观知识,正如毕达哥拉斯定理超越了对它的认识和证明,从而保持自身的同一性。所以胡塞尔紧接着才说,“一句话,它不是实在或个别的内在物,而是非实在的内在物,是超时间物”。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把Immannentes(内在物)这个前后一贯的概念给译成“内在于”。译者还指责我不懂Art的含义,我想这可能有一点误会,因为“in der Art,da?…”在德语中是个固定用法,意思是“在……意义上说”,类似于英文中的“in the sensethat…”;我认为,把“sondern ein inder Art Immannentes ,da?……”译成“而是这种意义上的内在物……”,绝不是什么闻未所闻的事,译者可查阅德语语法专著。  5)我还愿意指出翻译中的另一个错误。《经验与判断》中有一段话原文是:……werden wir von diesen fundierten Erfahrungen zurückgehen müssen auf die schlichtesten und dazu allen Ausdruck au?er Funktion setzen.(Erfahrung und Urteil,s.56)这段话被译者翻译为:  ……我们将不得不从这些有根基的经验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为此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式。(〈经验与判断〉中译本,第74页)  译者把“…au?er Funktion setzen”译成“建立外部作用”,根本不知道它在德语中是个固定用法,意思是“排除……的作用”或“使……失效”。胡塞尔在这里不是要“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式”,而是要“排除一切(语言)表达的作用”。这和《大观念》中的现象学“悬置”(epoche)精神完全是一致的。胡塞尔始终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源泉是前语言的“纯粹经验”,为此必须排除语言表达的作用,把它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因此这段话的正确译法应该是,“我们将不得不从这些被奠基的经验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因此排除(语言)表达的作用”。  我坚持认为,我有足够的理由维持那篇评议的结论:“由于对胡塞尔其他主要著作(《逻辑研究》和《大观念》等)过于生疏,译者把一些现象学核心概念译得不知所云。”译者有意回避这个事实,不是依据胡塞尔的著作和思想来回答我的批评,而是诉诸其他许多非学术的因素。译者批评我说,“外行读这段话无异于天书,但熟悉西方哲学史的人一看便知……”。在我看来,翻译就是要让“外行”借助翻译看懂“天书”,让他们不必每次都去查阅原文阅读译著。译者又不满我对韩水法先生重译的《实践理性批判》的褒扬,反而声称自己“与韩先生是朋友,互赠过译著……有些问题(包括语言表述和某些‘硬伤’)我打算与他私下交换意见”。我的书评,并无意说《经验与判断》的译者没有《实践理性批判》的译者水平高,但就译著本身而言,《实践理性批判》的翻译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都不错,至少胜过现有的其他译本。至于邓晓芒先生认为《实践理性批判》存在问题,我倒宁愿邓晓芒先生能够公开指出,进行讨论。在我看来,翻译和对翻译的讨论是对陌生的读者负责,对学术本身负责。学术批评就应该恪守康德的立场:“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重看一遍,其实还挺好懂的
  •     直接讲逻辑,很喜欢
  •     现象学经典。老朽有私人藏书转让,收取一定转让费。感兴趣的同人请联系我。QQ:1554948415
  •     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的经典之作,体例非常明晰,从前谓词经验讲到单称判断,再讲到各种模态,表面上是形式逻辑,实际是现象学的先验逻辑。广泛借鉴英国和德国发生心理学和逻辑学成果,对其加以批判性的先验改造,分析极为细致精辟,令人拍案叫绝。这是将现象学运用于纯哲学之外领域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     没读懂
  •     an amazing philosphical book..
  •     关于超越唯名论与唯识论的一种试探,值得一读。
  •     : B516.52/4632-7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