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11720692
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
页数:360页

让人困惑的人类婚姻

人类的婚姻有多重要,只是知道埃及艳后与凯撒的情史怎么影响了罗马帝国日后的版图,从而影响了欧洲未来的历史,亨利八世的婚姻怎么间接地导致了美国的诞生就足够了。人类的婚姻在给每个人类个体带来“现世的安稳”、给人类社会带来稳定的社会基础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惑和烦恼,所以有了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的名言以及无数表现人类婚姻困境的文学、影视作品,所以有人曾经戏言,所有名著(名片)其实表现的只是通奸,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则将不幸婚姻的痛苦以及人类对不幸婚姻的反抗表现到了极致,这个世界最大的反抗也不过以死抗争。婚姻给人类带来的烦恼促使有识之士不断地对婚姻作出思考:人类的婚姻从原古至今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历史,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婚姻是幸福的,如果婚姻本身并不完备,人类的婚姻有一天可能会消失吗,还是会有别的替代的方式?早在十九世纪末芬兰社会学家韦斯特马克就出版了他的百万巨著《人类婚姻史》,内容包括婚姻的起源以及与婚姻相关、婚姻面对的各种问题,那么,有了这么一本恢弘巨著,还需要有另外一本关于人类婚姻的书籍存在吗?加拿大女作家伊丽莎白·阿伯特近年推出的《婚姻史》是她继《独身史》、《情妇史》之后推出的历史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凭她的博学,我想她是应该知道韦斯特马克就的《人类婚姻史》,如果说韦斯特马克是把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为他的婚姻在研究对象,伊丽莎白·阿伯特则是把欧洲人及他们在美洲的后裔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的跨度上,韦斯特马克把人类的婚姻追溯到了人类的原古时期,而伊丽莎白·阿伯特则最早追溯到了几百年前,虽然古罗马与古希腊时代的婚姻偶有提及,但不过是作偶尔的对比。我想伊丽莎白·阿伯特可能是觉得韦斯特马克就的《人类婚姻史》太宏观了,不足以从细微之处反映欧美人几百年以来的婚姻变迁。对于《婚姻史》想要表达的主题,伊丽莎白·阿伯特在她的引言中一开始就给予了阐明:“《婚姻史》主要讨论北美地区的历史和我们的欧洲祖先的往事,我还将在这本书里阐述和分析今日的婚姻状况,定位和讨论与婚姻发展相关的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婚姻史》的潜台词,是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婚姻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现在成了什么样子。”由于几乎是带着显微镜在考察,在伊丽莎白·阿伯特近年的《婚姻史》可谓事无世细,比如在几百年以前,迎娶一位新婚需要花多少钱,人们的婚姻仪式是什么样子,结婚后可能会有什么家具,穷人和富人的婚姻日常的开销是多少。有些东西,几百来以来几乎未曾改变,比如众多女人的婚姻是为了赢得一位有钱的新郎,而众多的男人结婚不是看中了新娘而是看中了新娘可能带来的嫁妆,而某些在今天看来则几乎有些荒唐,在这些荒唐中不乏历史名人的八卦。如果不是伊丽莎白·阿伯特的考察,我们怎么会知道,曾经有段时间,欧洲的认为激情之爱是有害的,这种爱会被人轻视,归于情欲的行列,认为它会腐蚀良好的婚姻,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北美道德净化运动鼓吹性生活每月不得超过一次,而且目的是为了生殖,但什么样的清规戒律能挡得住人的本能呢。在《婚姻史》中伊丽莎白·阿伯特摘抄了一段美国内战期间一位军人的妻了寄给丈夫的信,即使我这样的中年人当年的性启萌读本《少女之心》都不能企及:“进攻我的炮台只有一个困难——你的子弹也许不够用……你的多次进攻令我们双方感到满意,而且不会造成任何伤亡……”。有这样性致勃勃的夫妻,自然就有卫道士,从未有过性经历的约翰·哈维·克罗格博士竟然能写出一本《性生活纪实》,将性活动定义为“最令人疲倦的运动”,而他虽然结过婚,却临死还是处男,正如伊丽莎白·阿伯特所言,文明之前的欧洲人对性的态度其实与中国古人并无二致,他们对性的看法是矛盾的,恐惧与喜爱并存,“在16世纪中期,法国的传教士曾担心性无能的丈夫会损害教会的权威,因为把这样的男人抓起来,检查他们的生殖器官,试图证明他们能够勃起和射精。”马丁·路德曾担心性交这种癫狂的行为有可能让人们听不进上帝的教诲,建议人们不要尝试奇怪的性交体位,而在晚年却因为自己的阳痿而对妻子感到抱歉。虽然在《婚姻史》里不乏“性”,但《婚姻史》决不是一本《性史》,在《婚姻史》里,读者更多看到的是一代代贫穷的婚姻里妻子的日夜辛劳,不幸的婚姻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人们的偏见和不合理的制度给婚姻带来的伤害。当今,婚姻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我们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但即使如此,真的能保证每个人婚姻的幸福吗?对此,伊丽莎白·阿伯特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不相信婚姻适合每一个人,我反对胁迫、剥削、严重不幸福和令人不满的结合……首先要承认婚姻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之一,此外还包括同居和单身,……我们还应承认同性婚姻是一种人权,它的合法化会使社会受益。”比较遗憾的是伊丽莎白·阿伯特并未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究人类婚姻的不足、局限与因境,而只是强调了人类的宗教、道德、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对婚姻的影响,而前者才是婚姻一再受到挑战的深层次原因,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惜为了激情之爱而飞蛾扑火,在激情之后而慨然死去。

婚姻的前世今生

关于婚姻的种种说法中,也许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这种对婚姻的无奈的想法是当代人的对婚姻的一种感受。是不是婚姻向来如此?还是别有洞天。阅读了这本伊丽莎白•阿伯特笔下的《婚姻史》,可能你会有另外一种视野,来重新审视婚姻制度演进的多彩的历史画卷。这位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的女性历史学家。她对女性问题有特殊的研究兴趣。这本《婚姻史》已经是她一套三部曲作品的第三本书了,前两本书分别是《独身史》和《情妇史》,也是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这本书探讨是婚姻的历史,当然少不了过去几百年中男男女女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具体细腻,令人愉快。不过中国男男女女的故事基本上没有涉及,作者主要讨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祖先的情爱往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当今欧美社会的婚姻状况,并对跟欧美社会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可以说,这本《婚姻史》对婚姻制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细腻的介绍、分析和讨论。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婚姻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到透视婚姻的真相、核心价值和意义。配偶是什么?一定要是异性吗?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问题,同性可以结合吗?历史上有很多同性恋案例。多大可以结婚?这个初婚年龄问题,特别是女性的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关乎某个群体的整体人口繁育能力的重要的因素,所有与人口繁育有关的社会习俗和惯例都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这个问题跟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财产的继承都有一定关系。作者也探讨了婚姻模式。作者把欧洲地区的婚姻模式分外三种:西欧、东欧和地中海模式。而这些模式都与婚姻双方的初婚年龄有密切关系。西欧模式,婚姻双方的结婚年龄都相对较晚,而且夫妻的年龄差距也不大,他们组成的往往是所谓的“核心家庭”(一般指只有父母和孩子两代的家庭)。东欧模式一般男女双方年龄很小就结婚了,而这种家庭往往是大家庭,通过新娘加入新郎家来实现。地中海模式的特点是“老牛吃嫩草”,年长的男人娶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历史照亮现实。通过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实的婚姻,更好的认清婚姻的本质,更好地理性地对待婚姻中出现的争论问题。

《婚姻史》:婚姻那些事

从作品本身来看,仅仅凭借其流畅性及史料的丰富性,便足以放入“值得一看的通俗历史作品”行列之中了。这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作家、历史学家。目前是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1991年到2004年担任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University of Toronto)大学女生部主任。她对社会正义和女性问题、动物治疗、环境等领域有特殊兴趣但她最重要的作品还是其人类关系三部曲《婚姻史》《独身史》和《情妇史》。这三部作品深受好评,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1991年获得国家杂志环境写作奖。除此之外,其著作《糖:苦甜参半的历史》获得2009年查尔斯•泰勒奖非小说类提名。阿伯特还是书评家和演说家。尽管热衷于对婚姻之事“说三道四”,但她自己的家庭生活似乎还算圆满。她新近成为祖母。她是个流浪狗救援者,和三条狗、两只猫住在多伦多。阿伯特大刀阔斧地将她要讲述的历史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上的婚姻”,二是“现在与未来的婚姻”。在每一部分,阿伯特都分别阐述了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譬如在第一部分,她关注了婚姻的礼仪、婚后关系的微妙变化、婚姻中的爱与性、婚姻与家居、婚姻中子女的地位以及离婚制度的演变。通过对历史的关注,阿伯特实际上也期望借由如此“人类社会局部细节刻画”,来透析人类社会的微妙、缓慢但深远的演进过程。而在第二部分,阿伯特对现代人类关心的婚姻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未婚者与时常单身者、同性婚姻、现代婚姻中的子女及其抚养到婚姻与金钱、种族、政策等外在因素的关系,试图勾勒现代人婚姻的特征速写,窥望未来婚姻领域发展的可能。叙事生动流畅,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读来很是轻松。婚姻的本质始终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在作者看来,这一课题经历了大幅度的演变,但这种演变似乎如万物一般正在践行轮回。从一开始的以生育为目的的本能,到人性解放后爱情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信仰,再到现如今婚姻与后资本主义时代生活模式紧密关联,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其实也反映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特征。如此,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倒也无从谈论了。但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对婚姻的选择,其实也同样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精神特质。这姑且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又一个秘密吧。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还是拦不住那些盗墓的

尽管这是一本关于婚姻史的书,但是一开头,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就想把我们的思绪从过去拉回现实,她刚参加完自己一对同性夫妻朋友的婚礼,是的,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允许同性恋人结婚了。于是伊丽莎白忍不住就问,如果婚姻不是为了繁衍后代又是为了什么?让我们细数一下婚姻的外延吧。甲、家族。婚姻的本质是让家族得以延续,所以必须要结婚,才能使得自己的家族更庞大。乙、财产。如果细数欧洲中世纪史,你会发现各国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家族内斗,他是他的舅舅,他娶了他的侄女,一场婚姻,可能引发领土的纠纷。丙、爱情。尽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仍然有很多人假爱情之名成为夫妻。当然,如果从离婚率高企这点来说明现代人的不负责任就不太合适了,恰好,他们对自己都很负责,所以才让自己忠于爱情,死于婚姻。当然,作为一个历史,婚姻所涵盖的还远非如此,比如中世纪臭名昭著的初夜权,是不是所有屌丝都会觉得这个权力太变态了?但实际上,领主或许也真的不想要什么初夜,要知道十个罗玉凤一个张柏芝,这种支配权更像是对婚姻的许可权。还有一个涉及到的或许是关于种族的繁衍乃至人种的保留。在很长一段时间,黑人在美洲大陆是不允许跟白人结婚的,因为黑人是肮脏的,会破坏白人的基因的,但最终,现在竟然演变成一个成功的黑人总喜欢找一个白人老婆(尤其是体育明星),这算不算婚姻史上的另一桩奇谈呢?还有,如我们所知,斯巴达的孩子是集中抚养的,那么这个时候的婚姻是不是更纯粹呢?难怪柏拉图之恋会发生在希腊。不过很可惜,尽管作者提到了三种模式,比如西欧的核心家族,东欧的大家族,但到底能反映出什么,作者好像只是简单的归拢。这或许也是本书最大的一个缺憾吧,看完之后有很多想法,但总是没有一个脉络能说得清,难道真应了那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远离婚姻的一百零一个理由

YY:    姐,我知道你嫉妒我按时送孩子上下课这件事情一如我羡慕你离婚后周末的悠游自在,虽然聚少离多并且每次见面话题也总是从热络到落寞,但我还是觉得你可能需要一个稳定的男人。我可没说你必须结婚并且生上一堆孩子,就好像最近刚看完的一本怪书的结尾所说:“我不相信那种婚姻适合每一个人。我反对胁迫、剥削、严重不幸福和令人不满的结合。” 这本书叫做《婚姻史》,出自一个加拿大女作家之手,这个国度的女人总能让老旧的男女话题在笔下变得具有特别的质地,比如你我都熟悉的阿特伍德。这位叫阿伯特的女作家则更像个有考据癖的编辑,在吐槽了全人类的独身史和极具话题感的情妇史之后,终于向婚姻这块既硬且脆的肋条开刀。 婚姻这事儿的沿革和现状人人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选择这个题材好比《围城》里最有名的比喻,外面看觉得好玩,进来的都想退货。然而看罢全书才知道它一本正经地扒历史墙角和对现实指手画脚都是幌子,从它给予同性婚姻的大篇幅关注和故意躲避大路事例的写作方法看去,作者阿伯特其实是在拼命压抑吐槽的欲望。    婚姻是个多么矛盾的东西!它源于繁殖却明显限制了人类的性本能,电影里粗俗的歌词儿我至今记得很牢:“离婚了吧,傻X了吧,以后要打炮就买单了吧”,它衍生出各种勇斗小三的女英雄形象,却没奉献出几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妻良母;它被赞颂为爱情的神圣结果,同时又是公认的爱情坟墓,但从来没有哪件事物能够让全社会觉得它陈旧迂腐,充满疲惫、猜疑甚至虐待,却又让绝大部分人甘心受俘;它还竭尽全力用安稳的假象提供劲爆的话题,不信你想想每次坐下,没人在意别人的丈夫如何体贴儿女如何乖巧,每个人都想刺探你结束婚姻的原因,似乎那必然与某种重口味话题紧紧相联。 翻开《婚姻史》的目录就能发现,历史上的婚礼繁琐、耗钱、常被作为赌注、是社交的附庸、仪式僵化、普遍有爱无性或有性无爱、带来无穷的操劳、无序的繁殖、花样繁多的凌辱、道德的沦丧、不严肃的重组,直至——谋杀与死亡。而现在与将来的婚姻看上去更像是自由主义的靶子、同性恋的战场和地位差异的注脚。要是可能,作者也许更愿意把这本书换个名字叫做“远离婚姻的一百零一个理由”。 阿伯特说在收集材料时“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看看最近大热的美剧《纸牌屋》和越来越多暴露在公众目光下的高层审判,婚姻似乎重新戴回了古旧的功利刑枷。当然我知道你这些年来更愿意看暖腻过火的韩剧,我们总是对离自己比较遥远的状态兴趣浓厚。    如此说来婚姻这件事情似乎用整个发展史在证明着它衰亡的必然,可无论是经历过它的我们还是用几百页篇幅纵论其历史的阿伯特却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事实,婚姻制度不断被变形被挑战,却始终盘踞在几乎每个社会人的生活始终,它甚至被与个体生命状态和价值混合在一起:“缺少幸福婚姻的人生遗憾而不完整。”这是怎么回事? 我有个奇怪的想法,来自于几个世纪以来对扬•凡•艾克那幅著名画作《阿尔诺菲尼的婚礼》解读的历史变迁。这幅画并非以技巧成名,而是由于其提供了过多丰富而不确定的细节,几乎对人类婚姻每一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妻子究竟是否怀孕?小狗和水果的寓意为何?镜中人和装饰的意义,包括后来男子妻子事实上早已夭亡的事实都让我有种“看见恶魔”的恐惧感。妻子那鬼角般的发际、丈夫驱魔人般的面孔与身形、镜中影影绰绰的人像、古怪的姿态与手势也许都是忠于史实的刻画,但于我而言,这些都像是画作对婚姻最恐怖的解读。 阿伯特果然在书中引用了这幅“绕不开的”作品,认为它“生动诠释了婚姻的谜样特性”。这点我很认同,并且更为极端地认为“神秘感”就是婚姻制度得以长久存在的最深层原因。这种神秘感全面、极端而且与人类的多种本能交织在一处,任何记忆、劝说和数据都无法抑制个体投身其中以身试“毒”的欲望。 婚姻有“毒”。怀着这种观点读这本有些冷门的科普书也许才能发现更多有趣之处。    书下次见面我会捎给你看,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吐槽一下:要是合意哪天还是嫁了吧,管他家人和单位说啥或者对方的性别是啥呢。难不成你想要一个人体验整个人类婚姻的演进史?

女性买卖史?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社会将女人忠贞的前提作为婚姻持续下的先决条件是非常不人道的。因为结婚后的我们大多会发现很多过去的梦想不过是幼稚的想法,有很多美好的希望都变成泡影,生活里的婆婆妈妈让人感觉厌烦。于是很多女人靠想着另外的男人,靠白日梦完成性事的快感和满足。      与其如此,倒不如OPEN MARRIAGE,事实上,我一直是开放婚姻的支持者,因为人对于爱人的激情最多只有19个月,但是我们却需要稳定的关系来抚养下一代。      因此婚姻可以承载亲情,而激情则由婚外的那一位来承担。      珍惜婚姻不等于女人不出轨。 当然,我这样剑走先锋的婚姻观即使在这个没有浸猪笼的时代也是要被骂上几句的。但是,如果主角换下,变成男人,似乎大家就可以原谅,所以有风流才子一说,却没有风流女子一说,只有淫娃荡妇一词。在这本《婚姻史》里,其实与其叫婚姻史,倒不如说是女性买卖史更为合适。在这本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用非常详尽的数据资料做辅助论证,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探寻的历史笔触向读者呈现了既脆弱又有韧性的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而这部婚姻史,其实也是一部经济史,文化史,因为婚姻的改变和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生产力落后,也就是蒸汽机发明之前,女人几乎等同于被买卖的奴隶,只是大家没有把奴隶这个词摆上台面,但是心照不宣。而到了生产力发达,尤其是女人开始出来工作,甚至很多时候能代替男人的工作的时候,女人有了选择婚姻的权利。这也让我联想到,中国现如今的剩女风潮,不过是因为男性人数大幅度高于女性,再加上女人在家庭中的生产价值被越发认识到,于是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意结婚。为了避免男人娶不到老婆,所以社会才故意发放这种剩女消息。事实上,在当今的中国,很少有女人结婚后过得比婚前好的,即使嫁入豪门,也要受更多规矩,不如自己一个人自在,而那些嫁入普通人家的,则又有承担养家责任,又要从事家务。

发展中的婚姻史

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阿伯特写作了关于婚姻制度的三部曲,包括《婚姻史》在内,还有前两部:《独身史》和《情欲史》。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数个世纪以来北美及欧洲的婚姻状况,分析并阐释了与婚姻历程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在婚姻史研究著作中是一部难得的全面、具体而详尽的优秀读物。写作此书,伊丽莎白•阿伯特非常感概,“我们的社会总是哀叹婚姻是个即将衰亡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结婚,还经常再婚。在研究和组织材料的时候,我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咱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确实,在“历史上的婚姻”一部分中,通过详实、生动又充满各种惊奇的旧式婚姻元素的描述,伊丽莎白•阿伯特让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婚姻传统相似及演化,这些充满细节的分析、有份量的表达、丰富的人文气息等都让人信服。追溯婚姻的足迹,必然涉及社会宗教、历史、风俗和法律观念,必然关乎爱情与责任、性与忠诚、育儿与经济基础、社会认知与女性个体这一特殊角色,不看不知道,原来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在婚姻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及择偶的各式影响之中,有这么多争执、尝试和变化。作者开篇谈到1670年11月加拿大督察写给法国财政部长要求法国移民一批适龄法国新娘到新西兰的信件。这次“招募”到了737名妇女,这样的场面曾在小说《新娘船》中有相似描绘。至于与婚姻相关的细节,世界各地略有不同。比如初婚年龄,一般限制并不多,甚至婴儿都可以成为许婚的对象。而初婚年龄在婚姻中的意义也在于社会期许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历史上欧洲的婚姻模式有:西欧比较晚婚的模式,有东欧比较早婚的模式,也有地中海年轻的新娘与年长的丈夫模式。模式也与宗教有关。当然,父权婚姻制之下还存在多配偶制。成人礼中的仪式,各地形式和意义略有不同。放血、文身或割礼等主要是让男孩开始感受疼痛;古罗马是脱下象征儿童的紫边长袍,换上白色长袍;在欧洲等北美国家,则是穿上马裤。仪式化的存在,开始强调信仰,责任与义务,也是成熟的标志。通过阅读,也才知道原来德国英国法国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只是在他们的解释里,是因为新婚夜容易受邪灵侵扰,需要举行仪式消除净化驱逐邪灵。大量的绘画及文学作品都有对各种粗俗或欢快或风情的婚礼有过大量描述。相对婚姻前期的这种有趣,婚姻中的性、爱情、家务、经济、财富、价值观、子女生养、堕胎等问题要严肃现实许多。拿破仑虽然深爱着皇后约瑟芬,可惜她不能生育,还是离婚另娶。至于婚姻中的女性权益的改善,婚姻问题的处理方式,这些话题说起来更与时代变革中的思想观念的进步息息相关。作者的探讨多取自宗教、社会、文化、制度,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也为我们了解婚姻史提供了佐证。所以,阅读此书,历史中婚姻的丰富细节仍让人觉得非常有趣。至少目前,我们和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一样相信,“虽然起源于父系社会,婚姻仍是一种灵活的制度,为育儿、利用资源、分享责任、获得安全和扩大家庭与社会联系提供稳固的空间。”而婚姻史也其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婚姻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之一,同性婚姻是一种人权”,同时,这种制度也需要改善并能妥善解决各种婚姻相关问题。


 婚姻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