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 心灵、自我与社会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532736362
作者:[美] 乔治·H. 米德
页数:315页

《心灵、自我与社会》的笔记-第22页

民主的真正含义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对一个合作过程的道德参与而实现他自己。合乎理想的是,“个体做出他自己特有的贡献,从而在他人中实现他自己”。民主社会并不崇尚阶级、财产或权力本身的优势,它必定及其珍视由履行各种社会职能的优势而产生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心灵、自我与社会》的笔记-心灵、自我与社会 - 心灵、自我与社会

   社会学本科生阅读笔记
 一、米德思想的基本梳理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20世纪的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纪录,体现了其思想体系的基本轮廓,可以代表其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其著名的“符号互动论”思想。下文便首先将按照书中叙述顺序将米德的思想做一简要的梳理:
(一)分析方法与思想基础——行为主义
米德的行为主义观点主要来源于对华生思想的批判继承,华生否定了对人内在经验即意识本身的研究,也是从个体行动出发,解释个体的经验。而米德肯定了内部经验的存在,并以行为主义的观点进一步解释个体的内部经验,他引入“姿态”与“态度”的概念,一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某些先于行动的姿态或者态度,它是人行为的开端,也正是主观性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机制,正是不同个体间相互姿态与态度的解读,构成了社会互动,并且意识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的状况是平行的,正是这种平行,使得人体的行动与思想成为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由此,米德表述了经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性,正是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最后米德也概况了他的行为主义“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这便是行为主义”[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32.],总的来说米德的行为主义,是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行为主义肯定了人类的主观经验,而不是将人内部的思维看做是不存在的,他又指出人类的内部思想来源又不同于心理学的应激性反应,而是一个社会互构过程,进而他又论述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用行为主义的观点统筹了人类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二)个体微观层面——人的心灵
   在一般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将心灵归结于人类主观经验的部分,而不将其纳入科学的或行为主义的探讨范围内,而米德则人类心灵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互动层面进行理解。在这里他引入姿态(gesture)这一概念,并认为姿态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对心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灵通过交流产生,而不是交流通过心灵产生;交流是借助于社会经验过程中的姿态的会话而进行的”[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39-40.]通过语言等姿态,人类得以相互交流,互动过程中一个人的姿态引发了其交流对象的姿态,借由他者的姿态,个体进一步确定了其下一姿态的发展,要求他人行动的同时,我们已经在思想中预演了设想的动作。从某种意义来说,姿态并不是重要的,“姿态所要揭示的东西是极其重要的”[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59.]
   然而,人的心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成过程,“心灵的特征,即人类的反思智能或思维,是在内部使用符号,特别是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产生的”[ 唐月芬,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7,25-26.]在这里强调了两个概念:符号互动过程与智能性反思,这种智能性反思尤为重要,它是人类心灵的特征,也是人类智能区别于动物智能的本质,而智能性反思所强调的正是理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的来源正是人类生存的环境——社会。“心灵是在社会过程中、在社会互动作用这个经验母体中产生出来的”[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05.]这是米德互动论个体微观层面的基础,即强调心灵形成的社会性。通过对心灵的独到见解,米德将人类的心灵,纳入到一个人类可知的领域。正是姿态等符号作为媒介,人类的心灵在社会互动中产生并发展。
(三)自我
   对自我的探讨应该是本书的重点,自我是连接社会与心灵的中介,也是其理论的核心。通过对“主我与客我”“泛化的他人”等概念的引入,米德深入研究了自我的形成与。
   泛化的他人概念
   根据米德自己的解释“有组织的共同体或社会群体,使该个体的自我获得统一,可以称它为‘泛化的他人’”[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21.]泛化的他人形成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玩耍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自我完全依靠于其所参与的特定社会行为中,其他具体的行为与态度。第二个阶段为游戏阶段,在游戏中个体被融入到更高层的社会组织中,个体可以同时担任多个角色,并且能够实现其整体性,在这一层面的发展中“泛化的他人”便形成了。在这里个体可以依靠整体的社会行为要求来确定自己的言行。泛化的他人,意味着自我形成的一种社会性,群体的优先存在“自我只有在与其他自我的明确关系中才能存在”[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28.]
   “主我”与“客我”
   米德认为自我由“主我”与“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他人行为与态度的一种自发性反应,而客我是个体所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客我以一种客观性的存在进入个体,“它是一秒钟之前的你,即是‘客我’的‘主我’”[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38.],主我的实践使得某一社会行动成为个体的经验,进入其客我。而其客我经验又继续影响一种主我的行动。主我与客我间虽然有界限,但是在人类的行动中,主我与客我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客我为主我提供形式,主我又在互动中又重构客我,它们归属于同一个有机体,并共同组成了自我。
   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互构过程,它有赖于社会,而同时也依靠个体自身发展。自我与心灵、社会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是作者在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社会的作用“一个社会过程的起源或最初存在并不依赖自我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78.],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结构主义的倾向,但是其行为主义与实用主义还是贯穿始终的。
(四)社会
   米德对于社会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心灵和自我的分析基础之上的。社会依赖心智的发展,缺乏心智的反思,社会行动便不能维持,而社会也依赖自我“泛化的他人”的形成,缺乏了这一客观性,社会行动便完全被限制在了具体的社会行动之中。
   社会制度便是在个体互动中而逐渐形成的,同样的道德规范也是如此,“制度体现了共同体全体成员对一个特定情境的一种共同反应”[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204.]。对于关于社会的各种讨论,作者都以个体作为基础,通过将个体的行为与态度一般化,而找到社会的共性。
   通过社会“主我”与“客我”发生了融合,这具体体现在宗教态度、爱国态度等方面。“‘客我’与‘主我’的关系是情境与有机体的关系”[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219.]社会更多的成为个体发展自我的一个平台而非直接对自我、心灵造成影响,真正影响自我的是社会中的互动行为,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社会的重要性。通过个体间的作用和个人自我的协调,社会得以整合与发展。
   
   米德思想解读
(一)米德理论体系的思想连贯性
   在纵观全书来看,米德的思想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心灵、自我与社会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心灵存在于个体内部并难以观察,但是他必须依靠自我在社会层面得以表现;自我成为了沟通心灵与自我的重要媒介,同时又是社会的与心灵存在的主题,其形成又反作用于二者;社会是人际互动的平台,是符号表现的场所,但是只有依靠心灵与自我的发展,社会才能维系。串联起三者的正是“区别于动物的有意义姿态”[ 丁东红,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J】,中央党校学报,2008,2,35,。
]——符号,而指导其体系形成的也是其一贯坚持的行为主义观点与实用主义观点。其思想的高度一致性,使得其符号互动论,具有严密的逻辑,因此富有解释力。
(二)研究方法
   米德的受到了包括进化论、实用主义、行为主义多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其理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论述中,他经常将人类或人类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做类比得出关于人类的通法,在心灵一章中就反复引用动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例子,以此来推论人类社会与之具有的一致性,但是人类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与动物本能是具有很大差异的,虽然他本人也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但是他实际却没有真正的论述清楚这种差别。
   从根本上来说米德仍然是一个哲学家,因此,虽然在实证层面对人类社会与行动加以分析,但是其实证与推论还是存在着相对的脱离。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往往只是对其闲在的过程加以逻辑性的建构,因此特别是在社会层面的论述上缺乏了一定的说服力。
   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其理论的实用性——个体微观互动,然而一个社会理论必定有着其优缺点,相对性正是社会学理论的特殊之处。
(三)文化与符号互动
   根据格尔茨的定义“文化是由历史传递的体现在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它是由各种象征形式表达的观念系统,人们借助这些系统来交流、维持、并发展有关生活的知识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关于文化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文化的一种符号性。虽然米德并未在书中详细的论述文化的作用,但是我们明显的可以从书中感受到一种文化决定论的倾向,文化正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套象征符号,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个体得以实现有效互动。
   文化的差异造就心灵的差异,因此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个体的心灵与自我,在米德看来泛化的他人使我们得以在互动中得以正常交流并发展心灵与自我,然而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灵与自我便具有了相对性。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虽然某个个体已经具有其较为健全的“主我”与“客我”,然而异文化的交流使已产生的心灵失去了其反思性思考的能力,在这一程度上造成了“自我失效”,因此需要进行一次心灵与自我的重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客我”的标准被修正或者对某一事物存在了不同的标准,因此在“主我”的行动时,客我的评判标准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在这一程度上便产生了一种主我行动的情境性,情境性造成了“泛化的他人”范围的扩大,进而扩大了某个个体的社会生存空间。
   从这一意义来讲,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为我们的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互动范围的扩大,使文化边界外推,外部文化与符号造就了不同的“客我”在“客我”的不同机制选择下,我们选择了我们的姿态,完成了我们的社会行动,而这种行动与“客我”的差异便构成了文化的差异。
(四)米德理论中的建构思想
   从米德的论述中,特别是关于其“自我”概念的解释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米德的建构论思想,自我依靠“主我”与“客我”的概念树立起来,而客我又依靠社会中的互动行为得以建构,这是一种细密的逻辑推理。而然像很多建构论一样,对于社会规范、行动态度、泛化的他者的本源,即行动规范与符号从何而来,米德的思想也存在着解释力上的不足,虽然米德并未执着于“鸡生蛋或蛋生鸡”的具体思考,而是从实际出发继续发展其实用主义理论,但是他也未能摆脱掉建构论的一种通病。
   
   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运用
(一)个人认知层面
   1.姿态与态度
   米德将姿态分为表意姿态与非表意姿态,并将姿态作为行为的开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并不会注意一些姿态的存在,但是它们确实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在朋友的对话中,我们会根据另外方的态度改变我们说话的内容,就像一个同学也许心情不好,向另一个同学倾诉,被倾诉的人意识到倾诉者的心情时,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尽量符合于让好友处于心情舒畅的环境,通过好友的再次说好或者语言表达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内容;而对倾诉者来讲,也许他正是在准备向好友暴躁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通过对方的劝慰,他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态度,进而可能就达到了一种成功的开解目的。而在这一整套的行动过程中,二者始终是处于一种相互的调适过程中的,而在调适时,二者不仅仅是以自己的情感为基础,同时又在心理预演与分析着对方的态度,从而完成了这一社会行动。正像米德所说“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部的姿态会话在我们的经验中内在化,这乃是思维的本质”[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37.]。
   行动中的自我对话
   在自我概念中,米德认为客我对于主我有一种限制性的作用,这是主我经验所导致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话语经常被我们的经验所构建,正如面对一个权威的老师时,也许我们想脱口而出“你讲的完全不对”,但是当他准备讲出这句话时,他意识到老师的权力与威望。他会改变自己的话语“您能解释一下么?我这点不太明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将自己泛化为老师的角色,并将这句话先对自己说,在觉知到话语的不恰当性时,他的客我使主我做出了另一个行为。“他正在说的话对他自己产生的效果就在了他;这里是个体与他自己的姿态的会话”[ [美]乔治·H·米德 著,赵月瑟 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11.]。
   这种自我预演与行为修正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当中。就像一些心理学家曾经指出恋爱其实就是与自己恋爱一样,通过客我对主我的控制我们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的表达并不能引起双方一致的态度,进而会导致两人的相处的不和谐,与自己恋爱就是强调客我对于主我的一个修正过程,通过修正,恋爱双方得以维系感情增加关系,最终结伴。
   行为预演过程
米德经常将运动作为其理论解释的一个依据,因为运动将社会行动简单化,从而能够尽量少的排除社会行动中的一些无关变量。在运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行为预演的过程,将要跳高的运动员一定会在脑海里浮现无数次过杆的细节,这种预演成为了决定行动的一个姿态,同时它也是长期训练形成的客我的一个组织部分,通过这一预演姿态,运动员完成了其主我的行动——或失败过杆或成功跳过。运动员的长期重复训练对其心灵产生了理性建构的过程,这使运动员具有反思性思考的能力,因此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可以完成多次的成功跳跃,而一只猴子无论跳的多高也总会失误,这也是人类心灵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大区别。
(二)广义互动
   让我们在族群认同问题上进一步理解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一个少数族群的形成需要内部外部共同的决定。首先从内部来说,少数族群需要内部成员的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感正是来源于内部成员的互动,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行动,族群内部成员形成了某一群体的共同意识,个体在族群内部采取了他人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在群体内部一套符号具有了普遍的标准。
   外部认同是族群认同的关键,这种外部认同一般是由比较产生的,而这种比较一定要发生在以符号为基础的社会互动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认识到与自己族群符号意义相区别的定义,这些区别造就了人类对于不同姿态所采取的不同行为,在此意义上外部认同便有了基础。族群的外部认同以不同族群间个体的交流为基础,这就像上文所讲述的文化与符号互动问题相类似,在族群间个体形成了一种区别本族群与他族群的“客我”意识,这种意识使族群个体成员具有了族群意识。而这种对待他族群的客我意识进一步在族群内部形成了一种普遍意义,这种意义在个体共同的心智下形成了族群内部的一种判别规范,这种判别规范以个体的主我行动为出发点,最终又作用于个体的主我行动,而此时族群意识便形成了。
   当然,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所探讨的族群并未涉及一些体制特征。但是,这些体制特征其实也在某种程度来讲也正是一种被人们所理解的象征符号而已。从广义的族群意识上来探讨族群意识的形成,更能体现出符号互动论的一般性特征。
   在这样的一种理解中族群便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一般被构建出来,但是探究族群的形成过程,它本身仍是符号性的,它的形成,也经由了心灵、个体、社会这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
   虽然符号互动论,在宏观层面的解释力较差,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运用中,它还是有着其合理性。
   四、评价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以心灵、自我与社会为主要阐述对象,从社会层面论述了人类心灵及自我的形成。同时他强调了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体在接受社会塑造的同时,也能创造性地影响社会,个体与社会是在互动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他揭示了语言、姿态等符号的重要性,这些符号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通过符号互动人类行为得以发展。其思想体系完善而严密,为实用主义与符号互动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米德的实用主义思想与研究方法同样使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缺点。他片面地强调符号环境、语言沟通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物理环境、生理因素,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重大作用。他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冲动的“主我”的作用,并且其理论发展多建立在哲学推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倾向。

《心灵、自我与社会》的笔记-第176页 - 第三章

自我:(反身性),主体和客体,以自己为对象,由社会过程产生
“一个个体究竟怎样才能(从经验的角度)以这样一种使自己变成自己对象的方式从外部来看待自己呢?”
个体经验自身的方式: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
对象(在一个社会环境/由经验和行为组成的脉络内部)→沟通(在有意味的符号意义上,符号universal)
自我发展的两个基本阶段:
s1.由其他个体针对他本人(以及彼此针对对方所持)的特定态度的组织构成
s2。+一般化的他人(他所从属的这个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态度的组织构成
→只有通过把其他个体的这些态度组织成有组织的社会态度或者群体态度,并因此而通过形成某种把他和其他人全都包含在内的、社会行为或者群体行为的一般系统模式,这个个体的自我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游戏具有某种逻辑,正因为如此,这样一种自我组织才成为可能:这里有一个应当达到的明确的目的,就这种目的而言,不同个体的行动全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它们并不互相冲突。
【对角色概念的澄清】从语言的有意味的意义上说,语言就是那个往往在个体内心之中导致它在其他人哪里所导致的态度的 语音姿态,而且,正是这个利用调解各种社会活动的姿态使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导致了承担其他人角色的过程。后一个术语多少有些不恰当,因为它暗示了某种演员的态度,后者实际上要比我们自己的经验所包含的态度复杂的多。从这种程度上说,它并没有正确地描述我所考虑的东西。
【社会何以可能?】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就是这些与我们所谓的财产权、各种宗教崇拜、教育过程以及与家庭关系有关的共同反应和有组织的态度。
讨论财产:一个人必然对控制他自己的财产,以及对尊重其他人的财产,具有明确的态度。当一个人说“这是我的财产”的时候,他所采取的确实另一个人的态度,这个人之所以诉诸他的各项权利,是因为他能够采取这个群体之中的其他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与财产有关的态度,从而在他自己的内心之中导致其他人的态度。
【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之所以是一个人格,就是因为他属于某个共同体,是因为他接受这个共同体的各种制度,并且使它们转化成了他自己的行为举止。
当然,我们并不仅仅具有所有人共同具有的东西:每一个i都与其他的自我有所不同;但是,从根本上说,只要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共同体的成员,这里就必然存在这样一种想我所概括叙述的结构这样的共同结构。
除非我们也是一个现存的态度共同体的成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成为我们自己。除非我们具有共同的态度,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具有权利。我们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所获得的东西,既使我们变成了这样的社会成员,也使我们获得了自我。
个体所拥有的自我,只能存在于它与他的社会群体之其他成员的自我关系之中;而他的自我的结构,则表达或者说反映了他所从属的这个社会群体的一般行为模式——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属于这个社会群体的个体的自我所具有的结构那样
【共同体】
没一个个体都必须采取这种共同体的态度,这种一般化的态度;他必须像这种共同体中任何一个个个体有可能进行活动那样,准备进行与他自己的条件有关的活动。
【区别自我与意识】
也许一个人会达到反对他周围的整个世界的地步;他也许会单枪匹马地反对这个世界。但是,他要想这样做,就必须运用理性的声音对他自己说话。他必须既理解过去的声音,又理解未来的声音。这是使自我能够理解超出这个共同体的声音的声音的唯一一种方式。
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这里的另一种能力,即对共同体做出回应,并且坚持认为共同体的姿态在不断变化的能力。我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能够坚持使共同体的标准变成更好的标准。我们并不是单纯地接受共同体的约束。我们都参与某一场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共同体会倾听我们所说的话,而它的反应则受到了我们必定会说的话的影响。
我们持续不断地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社会体制,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明智地这样做,则是由于我们能够思考。
这就是一个自我从其中产生的反思性过程;而我一直试图做到的事情,就是把这种意识与作为一组由某些对象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的可理解性决定的特征的意识区别开来。
我们不能把自我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等同起来,也就是说或,我们不能把自我与对象的特征所具有私人的或者主观的他在状态等同起来。
正是通过某种社会活动影响其他人然后采取由这种刺激引起的其他人的态度,接下来又对这种反应实施反作用的社会过程,构成了一个自我。
从实质上来说,一个人的具有自我意识,也就是他借助他与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而变成他的自我的一个对象。
【思维与自我意识对于自我的意义】
当我们考虑自我的本性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强调思维过程所具有的核心地位。为自我提供核心和最主要结构的是自我意识,而不是情感性经验及其各种肌肉伴生物
【自我起源的社会性】
自我的本质是认知性的:他通过构成思维过程的内化的姿态对话表现出来,或者说,思维过程或者反思过程是根据内在的姿态对话而进行的。因此,自我的起源和各种基础与思维的起源和各种基础一样,都是社会性的。
--------------------↑我们已经详细讨论了自我的各种社会基础,并且暗示了自我并不单纯是完全由各种社会态度组成的组织。------------------------
↓现在,也许我们可以明确提出关于意识到了the social me 的the I的本性的问题了。(在行为举止之中)
主我对通过采取他人的态度的过程产生的自我实施反作用。我们通过采取这些态度而引进了“客我”,并且作为一个“主我”而对它实施反作用。
正是由于我们进行了活动,我们才能觉察到自己。正是通过记忆,主我才持续不断地在经验中呈现出来。
特别注意主我的反应具有不确定性
作为对这种情境的一种反应的与包含在他所采取的这些态度之中的客我形成对照的主我是不确定的。当这种反应出现后,它就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记忆的意象出现在经验领域之中
问题(精读的工作)
→概念澄清
自我
意识与自我意识
符号
组织
经验
对象
→模糊的问题感觉
“自我”蕴含的张力
从看似微观的角度去回答“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
强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过程,后者在何种意义上冲破了原有的那种单纯对社会秩序的强调?
和弗洛伊德的关系?
卢梭、涂尔干?
布尔乔亚问题?(私有财产权在这个张力中具有扭结地位?)

《心灵、自我与社会》的笔记-9、10、11;20、21、22;32、33、34 - 9、10、11;20、21、22;32、33、34

米德的预设是从,社会先于个体出发来讨论,自我是如何可能的。之所以被称为符号互动论,是因为不论是心灵、自我还是社会,都离不开姿态的会话,即语言。与他人不同之处在于,米德是从何种层面上来讨论mind,self与society是我们在阅读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米德的互动论是建立在会话基础上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具体来说,可以从自身的意识能够唤起自身对群体的理解与群体的反应的能力。在这之中,自身与其他自身的以及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是米德文中讨论的两个向度,并且二者都牵涉到符号互动的过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后期的大众传播研究主要落到行为心理学的层面,而忽视了符号心理学的层面,自身与其他自身的关系,即自身形成的社会背景被忽视了。另一方面,也为后期的文化研究从意义的诠释角度提供了资源。从Peters对于传播的几种渊源的梳理来看,米德是从意义交换的层面来进行讨论的,即各种符号的互动,进一步地展开的话,可以涉及到符号的系统,手段和制度等问题,即communications,比如库利。米德的内容可以从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从社会哲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方向。之所以是社会哲学,是因为它试图解决哲学上的主体从何而来的问题,通过扭转主体与意识的关系从而从主体哲学转向意识哲学,这可以跟语言学的转向相比较,二者拥有共同的特征。(与齐美尔从哲学到社会的指向相比,米德是从社会指向哲学,他提供的线索是有所连接的,齐美尔认为人都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重点在于交往形式的变化给人们在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即桥与门的变化,而米德是追究相互影响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可能)之所以是社会心理学的,是因为它与意识有关,并且将社会的过程放到讨论中来。但这两个层面都与语言密切相关,这也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因素。与齐美尔特定的现代都市的语境不同(即视觉的),米德试图建立一个理论的体系,他抽空了具体的语境,从体系的角度对概念进行抽象化的概括,这也是米德在芝加哥学派当中比较独特的一面,当然,某种程度上,他和杜威比较接近。用莫里斯在序言中的话来总结事实上,米德用生物社会学的术语回到了人的心灵与自我如何在行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他不想传统的心理学家那样忽视使人类得以发展的社会过程;也不想传统的社会科学家那样忽视社会过程的生物学方面,求助于一种心灵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社会概念,即以心灵为前提的社会概念。米德避免了这两种极端,诉诸于相互作用的生物有机体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姿态的会话的内在化,心灵与自我产生了。米德还避免了第三种极端即生物学个体主义,他承认使心灵得以产生的基本生物过程的社会性。


 心灵、自我与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