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532736362
作者:[美] 乔治·H. 米德
页数:315页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书籍目录

编者序言
编者导言
第一篇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1.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2. 态度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3. 姿态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4. 平行论在心理学中的兴起
5. 平行论与“意识“的歧义性
6. 行为主义的纲领
第二篇 心灵
7. 冯特与姿态这个概念
8. 模仿以及语言的起源
9. 有声的姿态与表意的符号
10. 思想、交流和表意的符号
11. 意义
12. 普遍性
13. 反思智能的本质
14. 行为主义、华生主义与反思
15. 行为主义与心理学平行论
16. 心灵与符号
17. 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
第三篇 自我
18. 自我与有机体
19. 自我产生的背景
20. 玩耍、游戏、泛化的他人
21. 自我与主体
22. “主我”与“客我”
23. 社会态度与物理世界
24. 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25. 作为自我的两个方面的“主我”与“客我”
26. 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27. “客我“与“主我“的贡献
28. 突现的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29. 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
第四篇 社会
30.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昆虫
31.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脊椎动物
32. 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
33. 思想与交流的社会基础及功能
34. 共同体与制度
35. “主我”与“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36. 民主与社会中的普遍性
37. 对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的进一步思考
38. 同情的本质
39. 冲突与整合
40. 人格与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
41. 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与前景
42. 概要与结论
补充论文
1. 意象在行动中的作用
2. 生物学个体
3. 自我与反思过程
4. 伦理学片断
乔治・赫伯特・米德著作表
译后记

内容概要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从1894年开始,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执教了40年。其间曾任哲学系主任。他在芝加哥大学最后10年对社会学系的影响使该系享有"米德的前哨"之称。米德是与皮与士、詹姆士、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图书封面


 心灵、自我与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并且对所有人有同样价值;一类随某些个体而变的事物。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观念是包含在我们正在运用的姿态或态度中的。端椅子的例子, 端的人:态度 看的人:看到姿态。心理学依次成为联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最后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从整体出发,分析群体成员的单个个体的行为,用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行动。行为主义由动物心理学之门进入心理学。重要的是,记忆中的视界。历史学无非是传记,一整套一整套的传记;从他的成就或破坏作用来看待他。心理学要提出一种技术,使它能论述个体在其生活的任何瞬间都可能会有的经验,以及只有某个个体特有的经验。完型心理学:经验某些成分或方面,个体经验和该经验产生的那些条件而言是共同的。经验必须从整体出发。行为主义: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这便是行为主义。心灵姿态:社会动作的开端,这些动作是使其他人做出反应的刺激。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交流借助于姿态会话。语言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在行为体系中指明某些刺激并改变对它们的反应。心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人回忆曾经有过的情绪时,比起人处于恍恍惚惚的经验之中时,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绪被激起的过程。个体只有在与他的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关系中才拥有一个自我:牙疼不是自我意识。与宽恕同行的是忘却,是摆脱对它的记忆。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主我”与“客我”“主我”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入的。它是一秒钟之前的你。即是“客我”的“主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做出反应。“主我”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那一社会情境作出的动作;只有实现了该动作后,它才进入他的经验。“主我”是作为“客我”的一部分在经验中实现的。“主我”“客我”是分离的,不是同一的。“主我”召唤“客我”,又对“客我”作出响应。自卑情结产生于自我的各种需要,想要满足而又无法满足的需要——所谓的自卑情结使我们顺应这些需要。动物。我们有权把它们杀死,夺走动物的生命并不犯罪。它没有丧失任何东西,因为动物并没有前途可言;他不具“客我”。心灵不是别的东西,无非是为了对付所产生的问题,外部过程输入了个体的行动。自卑情结是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相比时所抱有的优越感的反面。人们信守诺言,履行义务;这便提供了自尊的基础明白表示我们对证明自己能比其他人干得好感到满意是幼稚的。许多优势微不足道,但在我们看来却举足轻重。我们可能想到言谈和衣着的风度,想到记忆力,想到这,想到那,想到其他什么方面——但是总想到我们比人们出色的东西。我们可能怀着真诚的悲伤谈到某个事件,但是仍在庆幸某事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他人的不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他人摔倒感到好笑,如果某人真的摔断了腿,我们会同情他。但是,看到他四脚朝天的样子毕竟很可笑。可以说我们开始就要和他一起倒下去,笑声将这种倾向释放出来。“笑声”是“主我”在那些情景下的反应方式。群体依靠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作为一个整体。依靠一种共识,即认为别人不如我们。优越感——爱国主义。不能做一定量的老一套工作的人不是一个健全人。如果加入一个群体,该群体像他一样思考,那么他可能以使他自己吃惊的程度全力以赴。如果这一情境为冲动的表现敞开大门,人们便获得一种特殊的满足。源泉乃是“主我”在社会过程中表现所具有的价值。伟大人物是那样一些人,由于他们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把那一共同体变成一个不同的共同体。我们的礼貌不仅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方法,而且也是相互戒备的方式。一个人可能成为他彬彬有礼态度的牺牲品,礼貌可以保护他,也可以包围他。撒旦这个概念,对于教会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政治对于民主的组织必不可少一样。必须有某种可与之作斗争的东西,因为自我在加入一个确定的群体时最易于表现他自己。正是斗争的这个要素保持着人们的兴趣。自我的内容是个体的,而自我的结构是社会的。民主概念本身想宗教一样普遍,而且这一政治运动的出现本质上是宗教的,因为在它背后有卢梭的福音书。经济过程能使群体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比宗教得到更普遍的承认。一切战争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强调人们的宗教民族性。神被分派到不同的阵营。
  •     第七节 冯特和姿态的概念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对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就是思维的本质;而如此得到内化的姿态就是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它们对于这个既定的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的所有个体成员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分别在做出它们的个体和对它们作出反应的个体那里反应导致同样的反应:否则,个体就无法把它们内化、无法意识到它们和它们的意义了。身体本身不是自我;只有当它在社会经验的脉络中发展了某种心灵的时候,它才会变成自我。心灵通过由处于某种社会过程或者处于经验脉络之中的姿态对话组成的沟通而产生——而不是沟通通过心灵而产生。第九节 语音姿态和有意味的符号语音姿态是一种确实可以使人们获得这种能力——像另一个人对自己的刺激做出回应那样对自己的刺激做出回应——的姿态。第十三节 反思性智力的本性语言是一种过程——它在行为系统中既标示某些刺激,也改变对这些刺激作出的反应。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语言使我们有可能把各种反应挑选出来,并且把它们保持在个体有机体之中,所以,它们便在那里处于与我们所标示的东西的关系之中。第十四节 行为主义、华生主义和反思我们所谓的心灵正式包含了这样一种情境本身:这种包含着一个个体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过程,被转移到那些如此受到影响的个体的经验之中去了。第十七节 心灵与反应和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机体是它的环境存在的原因。而且,由于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决定和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即如果我们想确切地理解生命过程,我们就必须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来考虑生命过程。第十八节 自我和有机体我们的确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在某种复杂的程度上把全部经验都组织成一个自我的经验。我们确实把我们的经验、尤其是把我们的情感性经验毫无保留地与这种自我等同起来,使这种自我的经验也可以存在。同样,我们通常根据我们的自我的权宜之计来组织我们的记忆。人格分裂现象是由一个完整统一的自我分裂成构成这种自我的许多自我的过程造成的;这些自我不仅构成这种完整的自我,而且分别与这个人所参与的社会过程之诸不同方面相对应,而他那完整和统一的自我也是在这种社会过程内部出现的;这些不同的方面也就是他在这种社会过程中所从属的不同社会群体。第二十节玩耍、游戏和一般化他人第二十二节“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作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作出反应。第三十二节 有机体、共同体和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环境是作为各种假设而存在的。对于我们来说,一切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以这种假设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带着来源于过去经验的信心把脚踩下去,并且期待此举导致其通常所导致的结果。第三十四节 共同体与制度在我们所生活的共同体中存在许多这样的共同反映系列,而这些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制度”。制度表现了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对一种特定情境所作出的共同反应。当然,这种共同反应会由于个体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育过程就是由这种使社会反应进入个体心灵的过程构成的,他使个体以多少有些抽象的方式接受共同体的文化媒介。教育过程显然是一个人接受某一组有组织的、针对他自己的刺激而出现的反应的过程;而且,在一个人能够像共同体对他作出反应那样对他自己做出反应之前,他并不真正属于这个共同体。第三十五节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最后,小谈感受1、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符号互动论是一个非常过时、并且不值得一提的理论,不就是通过符号从各个方面进行建构,但是看完之后,还是觉得非常了不起。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理解理论的过程中太片面,追求一些过于后现代理论的偏差。2、我本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符号互动论其实非常好的解答了一些唯意志论等等,意志和物质是交互作用的,是在一个平行的状态下交替产生的,也就不存在于谁决定与谁。3、个人赶脚“主我”和“客我”的那几章的论述还是很不错的。
  •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工具理性下他人被化成为对象和客体。大家都互为工具,互为手段,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大,这种主客关系表现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就是霍布斯所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各自为战、彼此分离,更还有种族、阶级、性别、宗教、国家等等观念的影响,人类的关系再也不是共同沐浴在神恩之下的亲密无间,而是我在你的身边,却永远达不到的彼岸的疏离,于是“交流”这个现代的概念就出现了。反观人类的传播历史,人们在对交流的强烈渴求下,发明和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与手段,书信、报刊、电视、互联网……人类交流媒介的多样化和交流活动的高频化,交流最终还是在彼得斯的一声叹息中以失败告终。彼得斯之所以会无望是因为他所渴求的交流,是直抵灵魂的心灵沟通,是分享内心经验,是把一个个体的感受和经验毫无噪音、丝毫不差的传递到另一个个体那里。但我们生来就被装在不同的躯体当中,又奔向着各自的生活,个体意识的相互隔绝和个人经验的独特性,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拦了人与人的心灵交流。因此他心中完美的交流,就只能是一个达不到彼岸的乌托邦,是从人类从伊甸园出走后永远回不去的乡愁。但是彼得斯心灵共享的交流观,表达了他对主客合一关系的期待,只有在主客不分,主客完完全全融合为一体的关系里,才可能实现理想中纯粹的精神交流,这种交流的关系更像是巴尔塔萨所说的人神的相遇,是主客都承载的神性的呼应,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相比之下,马丁.布伯则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连结关系的交流活动并没有抱有彼得斯那样高的期望。布伯认为,世界具有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这种双重性既贯穿于整个世界之中,也贯穿于每一个人之中。布伯用“我—它”的关系来表示前者,,用“我—你”的关系表示后者。“我—它”是一种把世界万物当做使用对象的态度,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体关系,我是能动的主体,而它则是被动的对象。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世界仅仅是主体作用的对象,是我征服和宰治的对象。我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只是目的和手段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流于主客体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彼此交融的生存关系,不是一种本真的亲密关系。“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在这种关系里,他人不是作为客体或对象呈现的,不是支配和占有,而是两个独立的平等的主体间的交互的关系。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并且这种“我—你”关系是直接性的,中间不掺杂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等中介,仅仅是我们直接的相遇,只有通过“仁爱”和“仁慈”,通过我们同为尘土的同情、理解,我和“你”才能“相遇”。这也正是彼得斯在交流失败之后,人们手拉手的的理解和宽容。“我—你”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们理解交住关系的关键。齐美尔认为关系就是社会,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他一直强调的,但这种交往关系也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承继了齐美尔思想的芝加哥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念也直接来之于这种关系当中。近代哲学的开启者笛卡尔,用一句 “我思,故我在”,确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摆脱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运用理性成为与客体相对应的主体自我,但在这种主客二分的情境之下,我和他人的交往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现象原则上只能为自己所知而无法为他人所知。一个人不能认识他人的心,也不能肯定他人的在,库利的“镜中自我”则否定了笛卡儿所认为的超然于外在世界的自我观,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对库利来说,自我不是先通过个人而后社会的途径产生的,而是交往的辩证的产物。自我意识是他认为的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所以,孤立的自我是不可能的。库利的自我概念虽然对米德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米德依旧不赞同内省是自我形成的主要方式,他始终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指出自我是在社会行为中,通过姿态的会话、以语言为媒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米德认为,具有心灵的有机体能够成为自身的对象,这正是自我所具有的独特的品性。只有人类个体能够借助于语言这个媒介,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获得心灵这种能力。也只有在人类的交流活动中,个体能对自己向他人讲的话做出反应,即人可以以自己使用的表意的语言进行自我刺激。作为对象的自我的出现,使得人成为经验的自我。通过游戏阶段,个体依次地扮演他人的角色,以及在竞赛阶段,个体同时扮演社会活动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他人的角色。而当一个人能体味进而理解社会中"泛化的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时,就意味着自我的发展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无论是库利还是米德,无论是靠心理沟通还是社会的交往,自我都是通过对他人反应的想像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就是他人和我是在一种交互性、平等、公平的状态下建立的关系,将自我理解为他人或者他人理解成自我,便承认不止有一个“我”这一个思维的主体的存在,也就是承认其他人的存在,也和自己的存在一样是确定无疑的。正是这种主体和主体之间确定无疑的平等关系,使得“我”和他人的交往成为了可能。交流也就成为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一个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的过程,通过媒介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的交互性行为,从而实现人们之间合理并且道德的社会秩序。由此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才会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并对构建民主共同体中大众媒体的作用寄予厚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绝大部分的交流或者传播行为却忘记了交流的实质所在,偏离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浸润在工具理性下并且洋洋得意的人类,把包含于他人在内的世界万物物化为对象,本应该怀抱仁慈有爱的心,互相理解、侧耳聆听的主体关系下降为计算、观察、使用的主客关系,由此交流以及由于交流而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体,不出意外的成为宣传和说服的工具,成为实现主体目的的手段。世间一切罪与恶,灵魂深处任何粗暴贪婪的行为和社会所有战争、冲突、不平等关系的起源皆是来自于此。神照着他的模样造人,我们皆是平等,交流的本质仅是为了让分离后的我们彼此联结,最终亲密无间。作为交流手段的传播活动更应该守护这样的主体关系,坚持交流的本质要求,唯有这样,大众媒体在沟通协调人们的社会行动,建立协商合作的民主制度中才真正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累
  •     试读了一下,稍微一走神就看不懂了。太抽象了。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应该是在Johnston的Sociology of social problems的课上……
  •     春艳老师。CYU的同道中人?
  •     =——————= 表示以前提前批也是cyu。色秽学。
  •     好晦涩。读得很慢很慢
  •     看完这本书的赶脚就是读完了。
  •     毕业论文。
  •     此书的亮点在于思想而不在于文字。
  •     : C912.6/9922-1
  •       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并且对所有人有同样价值;一类随某些个体而变的事物。
      
      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
      
      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
      
      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
      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观念是包含在我们正在运用的姿态或态度中的。
      端椅子的例子, 端的人:态度 看的人:看到姿态。
      
      心理学依次成为联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最后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整体出发,分析群体成员的单个个体的行为,用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行动。
      
      行为主义由动物心理学之门进入心理学。
      
      重要的是,记忆中的视界。
      历史学无非是传记,一整套一整套的传记;
      从他的成就或破坏作用来看待他。
      
      心理学要提出一种技术,使它能论述个体在其生活的任何瞬间都可能会有的经验,以及只有某个个体特有的经验。
      
      完型心理学:经验某些成分或方面,个体经验和该经验产生的那些条件而言是共同的。经验必须从整体出发。
      
      行为主义: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这便是行为主义。
      
      心灵
      姿态:社会动作的开端,这些动作是使其他人做出反应的刺激。
      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交流借助于姿态会话。
      
      语言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在行为体系中指明某些刺激并改变对它们的反应。
      
      心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回忆曾经有过的情绪时,比起人处于恍恍惚惚的经验之中时,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绪被激起的过程。
      
      个体只有在与他的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关系中才拥有一个自我:牙疼不是自我意识。
      
      与宽恕同行的是忘却,是摆脱对它的记忆。
      
      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
      
      “主我”与“客我”
      “主我”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入的。它是一秒钟之前的你。即是“客我”的“主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做出反应。
      
      “主我”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那一社会情境作出的动作;只有实现了该动作后,它才进入他的经验。“主我”是作为“客我”的一部分在经验中实现的。
      
      “主我”“客我”是分离的,不是同一的。
      “主我”召唤“客我”,又对“客我”作出响应。
      自卑情结产生于自我的各种需要,想要满足而又无法满足的需要——所谓的自卑情结使我们顺应这些需要。
      
      
      动物。我们有权把它们杀死,夺走动物的生命并不犯罪。它没有丧失任何东西,因为动物并没有前途可言;他不具“客我”。
      
      心灵不是别的东西,无非是为了对付所产生的问题,外部过程输入了个体的行动。
      
      自卑情结是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相比时所抱有的优越感的反面。
      
      人们信守诺言,履行义务;这便提供了自尊的基础
      
      明白表示我们对证明自己能比其他人干得好感到满意是幼稚的。
      
      许多优势微不足道,但在我们看来却举足轻重。我们可能想到言谈和衣着的风度,想到记忆力,想到这,想到那,想到其他什么方面——但是总想到我们比人们出色的东西。
      
      我们可能怀着真诚的悲伤谈到某个事件,但是仍在庆幸某事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他人的不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看到他人摔倒感到好笑,如果某人真的摔断了腿,我们会同情他。但是,看到他四脚朝天的样子毕竟很可笑。
      可以说我们开始就要和他一起倒下去,笑声将这种倾向释放出来。“笑声”是“主我”在那些情景下的反应方式。
      
      群体依靠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作为一个整体。依靠一种共识,即认为别人不如我们。
      优越感——爱国主义。
      
      不能做一定量的老一套工作的人不是一个健全人。
      
      如果加入一个群体,该群体像他一样思考,那么他可能以使他自己吃惊的程度全力以赴。如果这一情境为冲动的表现敞开大门,人们便获得一种特殊的满足。源泉乃是“主我”在社会过程中表现所具有的价值。
      
      伟大人物是那样一些人,由于他们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把那一共同体变成一个不同的共同体。
      我们的礼貌不仅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方法,而且也是相互戒备的方式。
      一个人可能成为他彬彬有礼态度的牺牲品,礼貌可以保护他,也可以包围他。
      撒旦这个概念,对于教会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政治对于民主的组织必不可少一样。必须有某种可与之作斗争的东西,因为自我在加入一个确定的群体时最易于表现他自己。
      正是斗争的这个要素保持着人们的兴趣。
      
      自我的内容是个体的,而自我的结构是社会的。
      
      民主概念本身想宗教一样普遍,而且这一政治运动的出现本质上是宗教的,因为在它背后有卢梭的福音书。
      
      经济过程能使群体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比宗教得到更普遍的承认。
      
      一切战争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强调人们的宗教民族性。神被分派到不同的阵营。
  •     他在这书中的social process已成为社会学的basic conception,但是牛津社会学词典和瑞泽尔的百科全书竟然都没有这个词条。。。
  •       心灵:心灵、自我与社会同时存在。个体的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模仿是心灵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工具。
      
      自我:主我:积极的、主动的、创造的;客我:社会的、被动的、保守的。
       过去的主我是历史人物。将来由主我实践。客我评价主我。
      
      社会:价值是一个对象能够满足一种利益的特征。
       价值是完全社会性的。主我不包含价值判断、客我包含价值判断。自我批评是社会批评的一部分。
      
      不应当用意识解释行为,而是相反。
  •     米德可以算是一位伟大的美国本土哲学家(还有位是皮尔斯)。20世纪英美哲学的很多论题很多思想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源头。
  •     文风晦涩,读来艰难,但不乏真知灼见,乃符号互动主义鼻祖。
  •     译作碰上遗作,难免难嚼。
  •     是的……偶是cyu的娃子
  •     看看
  •     ”民主概念本身想宗教一样普遍,而且这一政治运动的出现本质上是宗教的,因为在它背后有卢梭的福音书。 “
    宗教情结盲目的信仰简单、口号性的概念,是社会心理的必然。宗教可能会消失,但是宗教情结不会消失,那怕是无神论,也可以导致疯狂的宗教情结。
  •     图书馆的书太旧了……
  •     有可读性
  •     翻译先赞一个。这本书看得奇慢,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主我”与“客我“的分类,以及由此为基点展开的理论分析。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主要关注融入、和谐的部分,对于冲突、革新的论述太少了。
  •     超难读,只看了十分之一的样子TAT
  •     啃了几遍才读懂...
  •     是在看不下去了。。。。
  •     枯燥。。。模型落后
  •     外国学术著作少有的不绕口的,很有趣
  •     第一次看完全是想骂娘的心情。也许会再看,也许不会
  •     读完需要沉淀一下
  •     你好哇2
  •     一直想看的,今天读完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收获。他的某些结论和兴趣点是社会学的基本常识,而对进化论和行为主义以及神经学的论述又让人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     更多是从生物学进化论来讲述人类社会化。我们听见自己的语言,由此在自身引起将会在别人身上引起的反应;人们意识里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标准,其他人看来怪异的事情在某些人看来却很正常,而社会化改变这一差异。 啃得很艰难T_T
  •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工具理性下他人被化成为对象和客体。大家都互为工具,互为手段,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大,这种主客关系表现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就是霍布斯所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各自为战、彼此分离,更还有种族、阶级、性别、宗教、国家等等观念的影响,人类的关系再也不是共同沐浴在神恩之下的亲密无间,而是我在你的身边,却永远达不到的彼岸的疏离,于是“交流”这个现代的概念就出现了。反观人类的传播历史,人们在对交流的强烈渴求下,发明和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与手段,书信、报刊、电视、互联网……人类交流媒介的多样化和交流活动的高频化,交流最终还是在彼得斯的一声叹息中以失败告终。
      彼得斯之所以会无望是因为他所渴求的交流,是直抵灵魂的心灵沟通,是分享内心经验,是把一个个体的感受和经验毫无噪音、丝毫不差的传递到另一个个体那里。但我们生来就被装在不同的躯体当中,又奔向着各自的生活,个体意识的相互隔绝和个人经验的独特性,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拦了人与人的心灵交流。因此他心中完美的交流,就只能是一个达不到彼岸的乌托邦,是从人类从伊甸园出走后永远回不去的乡愁。
      但是彼得斯心灵共享的交流观,表达了他对主客合一关系的期待,只有在主客不分,主客完完全全融合为一体的关系里,才可能实现理想中纯粹的精神交流,这种交流的关系更像是巴尔塔萨所说的人神的相遇,是主客都承载的神性的呼应,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相比之下,马丁.布伯则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连结关系的交流活动并没有抱有彼得斯那样高的期望。布伯认为,世界具有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这种双重性既贯穿于整个世界之中,也贯穿于每一个人之中。布伯用“我—它”的关系来表示前者,,用“我—你”的关系表示后者。
      “我—它”是一种把世界万物当做使用对象的态度,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体关系,我是能动的主体,而它则是被动的对象。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世界仅仅是主体作用的对象,是我征服和宰治的对象。我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只是目的和手段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流于主客体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彼此交融的生存关系,不是一种本真的亲密关系。
      “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在这种关系里,他人不是作为客体或对象呈现的,不是支配和占有,而是两个独立的平等的主体间的交互的关系。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并且这种“我—你”关系是直接性的,中间不掺杂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等中介,仅仅是我们直接的相遇,只有通过“仁爱”和“仁慈”,通过我们同为尘土的同情、理解,我和“你”才能“相遇”。这也正是彼得斯在交流失败之后,人们手拉手的的理解和宽容。
      “我—你”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们理解交住关系的关键。齐美尔认为关系就是社会,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他一直强调的,但这种交往关系也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承继了齐美尔思想的芝加哥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念也直接来之于这种关系当中。
      近代哲学的开启者笛卡尔,用一句 “我思,故我在”,确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摆脱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运用理性成为与客体相对应的主体自我,但在这种主客二分的情境之下,我和他人的交往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现象原则上只能为自己所知而无法为他人所知。一个人不能认识他人的心,也不能肯定他人的在,库利的“镜中自我”则否定了笛卡儿所认为的超然于外在世界的自我观,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对库利来说,自我不是先通过个人而后社会的途径产生的,而是交往的辩证的产物。自我意识是他认为的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所以,孤立的自我是不可能的。
      库利的自我概念虽然对米德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米德依旧不赞同内省是自我形成的主要方式,他始终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指出自我是在社会行为中,通过姿态的会话、以语言为媒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米德认为,具有心灵的有机体能够成为自身的对象,这正是自我所具有的独特的品性。只有人类个体能够借助于语言这个媒介,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获得心灵这种能力。也只有在人类的交流活动中,个体能对自己向他人讲的话做出反应,即人可以以自己使用的表意的语言进行自我刺激。作为对象的自我的出现,使得人成为经验的自我。通过游戏阶段,个体依次地扮演他人的角色,以及在竞赛阶段,个体同时扮演社会活动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他人的角色。而当一个人能体味进而理解社会中"泛化的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时,就意味着自我的发展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无论是库利还是米德,无论是靠心理沟通还是社会的交往,自我都是通过对他人反应的想像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就是他人和我是在一种交互性、平等、公平的状态下建立的关系,将自我理解为他人或者他人理解成自我,便承认不止有一个“我”这一个思维的主体的存在,也就是承认其他人的存在,也和自己的存在一样是确定无疑的。正是这种主体和主体之间确定无疑的平等关系,使得“我”和他人的交往成为了可能。交流也就成为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一个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的过程,通过媒介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的交互性行为,从而实现人们之间合理并且道德的社会秩序。由此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才会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并对构建民主共同体中大众媒体的作用寄予厚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绝大部分的交流或者传播行为却忘记了交流的实质所在,偏离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浸润在工具理性下并且洋洋得意的人类,把包含于他人在内的世界万物物化为对象,本应该怀抱仁慈有爱的心,互相理解、侧耳聆听的主体关系下降为计算、观察、使用的主客关系,由此交流以及由于交流而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体,不出意外的成为宣传和说服的工具,成为实现主体目的的手段。世间一切罪与恶,灵魂深处任何粗暴贪婪的行为和社会所有战争、冲突、不平等关系的起源皆是来自于此。
      神照着他的模样造人,我们皆是平等,交流的本质仅是为了让分离后的我们彼此联结,最终亲密无间。作为交流手段的传播活动更应该守护这样的主体关系,坚持交流的本质要求,唯有这样,大众媒体在沟通协调人们的社会行动,建立协商合作的民主制度中才真正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     http://www.brocku.ca/MeadProject/inventory5.html#sectM
  •     嘿嘿,幸会幸会撒~
  •     米德的同情观
  •       读《心灵、自我与社会》有感
      
      不想用生硬死板的语言来写这一篇关于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的感想。因为我认为的社会学是很杂囊括各个方面知识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的思维也非常的跳跃,感想也很多,可能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但是有感总比没感强,大家笑纳吧……
      
      阅读米德这几个章节的第一个最大的思想冲击就是自我。自我?什么是自我?亲爱的春艳老师说不同于原来认为的人的意识是先于社会形成的,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中人的意识是在社会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我的理解大概就是人在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刺激以及他人反应对人本身的影响等构成了一系列的经验,这些不同的经验构成了自我不同的侧面,自我的各个侧面在一起就是这个人的自我。必须要有这个人才有自我,所以说自我是建立在有机体存在的前提下的。刚开始,我还把自我理解成为了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意识。可后来发现,自我不是单纯的意思,自我意识与意识是不同的。自我意识是客观的,不带感情的。想到这里,仿佛是要身体中跳出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无须有的小生物出来对我所做的一切进行一个它自身的反应才能形成自我。那我有自我吗?顿时不寒而栗。前面说到自我有很多个侧面,书中也提到如果能够把完整的单一的自我分裂成构成这个自我的许多部分的自我,那么人就人格分裂了。不禁想起以前看过的有关人格分裂的书籍和电影。日本作家贵志祐介的小说《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中的病患就是一个有十二种人格和一个入侵灵魂的可怜人。入侵灵魂我就不讨论了,那十二种人格有的又相像之处,有的完全不同,大相庭径。每个人格都不知道有其它人格的存在。2012男主角John Cusack早期电影《致命ID》也是讲的认可分裂的这样一个故事。神奇的是里面不同的人格可以自相残杀,难道这就是治疗人格分裂的方法……
      
      第二个纠结点就是“主我”和“客我”。简单来说我认为“主我”“客我”是分离统一的。而我们好像永远也抓不住“主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由人当下经验中出现的对某情景的反应,是不确定的。当你刚要发现它了,它又走了,可以用易逝来描述它。“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的反应。人意识某些东西,并且要做一件事,去履行了责任,这就是“客我”。我的理解就是,有一件事情我要去完成,我对要完成这件事有一种反应,“客我”华丽丽地出现了,当完成这件事动作实际发生之时,完成那一刻“主我”诞生了。这样说虽然很粗糙,我表达的也并不是没有完成就没有“主我”,但是就是这个意思吧,大家意会吧。“主我”与“客我”有交集又是统一的,但他们间始终有区别。看这一部分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以为自己对了,看着看着又发现自己错了,然后又觉得有点对,然后纠结了。可能社会学就是这样吧,是在一个纠结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成长,不求甚解总有一天会恍然大悟吧。
      
      说实话,因为我自己平时很少(好吧几乎不)去翻阅这类书籍,往往看到前面就看不下去没兴趣了。同样,米德的这本书也很让我纠结,所以我采取读的方式,读着读着就看进去了,然后发现很有意思。不无论收获多与少,都是收获,所以以后要努力读书……
  •     2015年9月,符号互动论开始
  •     ……什么鬼翻译
  •     这本书还是相当有启发性的,论证也算严密
  •     额。。。社会学看的书都看不懂啊。。。
  •       第七节 冯特和姿态的概念
      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对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就是思维的本质;而如此得到内化的姿态就是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它们对于这个既定的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的所有个体成员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分别在做出它们的个体和对它们作出反应的个体那里反应导致同样的反应:否则,个体就无法把它们内化、无法意识到它们和它们的意义了。
      
      身体本身不是自我;只有当它在社会经验的脉络中发展了某种心灵的时候,它才会变成自我。
      
      心灵通过由处于某种社会过程或者处于经验脉络之中的姿态对话组成的沟通而产生——而不是沟通通过心灵而产生。
      
      第九节 语音姿态和有意味的符号
      语音姿态是一种确实可以使人们获得这种能力——像另一个人对自己的刺激做出回应那样对自己的刺激做出回应——的姿态。
      
      第十三节 反思性智力的本性
      语言是一种过程——它在行为系统中既标示某些刺激,也改变对这些刺激作出的反应。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语言使我们有可能把各种反应挑选出来,并且把它们保持在个体有机体之中,所以,它们便在那里处于与我们所标示的东西的关系之中。
      
      第十四节 行为主义、华生主义和反思
      我们所谓的心灵正式包含了这样一种情境本身:这种包含着一个个体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过程,被转移到那些如此受到影响的个体的经验之中去了。
      
      第十七节 心灵与反应和环境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机体是它的环境存在的原因。而且,由于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决定和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即如果我们想确切地理解生命过程,我们就必须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来考虑生命过程。
      
      第十八节 自我和有机体
      我们的确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在某种复杂的程度上把全部经验都组织成一个自我的经验。我们确实把我们的经验、尤其是把我们的情感性经验毫无保留地与这种自我等同起来,使这种自我的经验也可以存在。同样,我们通常根据我们的自我的权宜之计来组织我们的记忆。
      人格分裂现象是由一个完整统一的自我分裂成构成这种自我的许多自我的过程造成的;这些自我不仅构成这种完整的自我,而且分别与这个人所参与的社会过程之诸不同方面相对应,而他那完整和统一的自我也是在这种社会过程内部出现的;这些不同的方面也就是他在这种社会过程中所从属的不同社会群体。
      
      第二十节玩耍、游戏和一般化他人
      
      第二十二节“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作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作出反应。
      
      第三十二节 有机体、共同体和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环境是作为各种假设而存在的。
      对于我们来说,一切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以这种假设的方式存在的。
      我们带着来源于过去经验的信心把脚踩下去,并且期待此举导致其通常所导致的结果。
      
      第三十四节 共同体与制度
      在我们所生活的共同体中存在许多这样的共同反映系列,而这些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制度”。制度表现了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对一种特定情境所作出的共同反应。当然,这种共同反应会由于个体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育过程就是由这种使社会反应进入个体心灵的过程构成的,他使个体以多少有些抽象的方式接受共同体的文化媒介。教育过程显然是一个人接受某一组有组织的、针对他自己的刺激而出现的反应的过程;而且,在一个人能够像共同体对他作出反应那样对他自己做出反应之前,他并不真正属于这个共同体。
      
      第三十五节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最后,小谈感受
      1、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符号互动论是一个非常过时、并且不值得一提的理论,不就是通过符号从各个方面进行建构,但是看完之后,还是觉得非常了不起。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理解理论的过程中太片面,追求一些过于后现代理论的偏差。
      2、我本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符号互动论其实非常好的解答了一些唯意志论等等,意志和物质是交互作用的,是在一个平行的状态下交替产生的,也就不存在于谁决定与谁。
      3、个人赶脚“主我”和“客我”的那几章的论述还是很不错的。
  •     与现象学、语言哲学、解构主义并置,可以看做当代哲学突破意识哲学唯我论、建立主体间性哲学的又一进路——社会心理学,改良版的行为主义。
  •     米德试图解决的是传播是什么,传播何以可能。芝加哥学派的哲学取向是其思想能再度被重视的原因。
  •     见解不凡,可惜只是务虚
  •       本身比较难懂,但是很值得一读!
      本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机理的观点比较客观,对人的行为有很独到的描述。是研究社会学的人必须看的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英文原文就那么复杂,译文的句子比较长,颇费心思才能够懂得句子里面的含义。
  •     只读了第三章自我这部分,对“主我”与“客我”有了大概理解。客我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客我让人懂得社会规则,察言观色,成为一个正常人;但主我决定了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无限潜能发挥出来的天才人物。。。人与人的差别还是在主我
  •     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主我与客我。但是绝大部分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桑进行分析的,而且牵涉到很多医学生物学的知识。但是感觉有点重复。 读外国的心理学与读中国人的还真是不一样,个体主义。
  •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社会学的东西,看不进去,但对传播学专业课有帮助是真的。
  •     买来重读
  •     社会行为范式
  •     黄旦老师说翻成“心智、自身与社会”更好
  •     符号互动论,我喜欢的哲学观。因为世界是联系着运动着的,所以世界存在着。因为互动,所以有了心灵,自我与社会。(当然,这里的因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果。)
  •     比帕森斯还难看
  •     很艰涩的一本书,章节之间并无明晰的逻辑线索,翻译的也很一般,不过楼主这篇书摘倒是不错,隐隐抓住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句和思路
  •     还需再度
  •     写街头艺人的时候翻阅了一下
  •      Mead 试图回答的问题:人的心灵与自我是如何在行为过程中产生?换言之,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人这种理性的,具有“反思智能”的动物是如何出现的? Mead的思想对于思考个体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有助益的。他认为,个体本身属于一种社会结构,属于一种社会秩序(1)。事实上,他试图用社会群体的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的行动。但是,Mead的观点更多是哲学意义上的,似乎不能成为经检验的科学理论。
  •     终于看到一篇这本书的有用的书评了T,T
  •     这本书,是为了写某门课程的论文而读的。说实话,没读懂。社会学的东西终究是与我无缘。
  •     主我&客我
  •     2015年9月,符号互动论开始,重读米先生。感觉不错!
  •     这个实话实说,很早前翻过一遍,一点没懂,现在再看应该会不一样吧
  •     浪漫主义心理学 VS 现实主义哲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