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书评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01
ISBN:9787506319041
作者:张贤亮
页数:209页

黄香久是个美女

我很喜欢这样的女人。美丽,善良。霸道但不野蛮,任性但不撒泼;美丽但不轻浮;温柔中带有一点坚韧;洒脱中不失一丝温柔。她不在意钱财,有点像《牧马人》里边的女主人公,很朴实,但是确实很聪明。她喜欢性爱,不矫揉造作。

2013年10月份中国电影史课堂读书笔记

十月份以来,我读过的书目有: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房龙《人类的故事》,沈从文的《边城》,约翰·安德森的《杨德昌》,贾平凹的《浮躁》,韩炜、陈晓云所著《新中国电影史话》的后半部分,胡星亮、张瑞麟主编的《中国电影史》第五编即“在探索中前进(1977——1989)”,郦苏元、胡克、杨远婴主编的《新中国电影50年》的第三辑即“文革后到2000年这一时间段内对中国电影的理论述评。”   我所借阅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库系列《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书中,包含了张贤亮老师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两部小说,两部是姐妹篇,两部作品分别写的是知识分子章永璘在“反右派”期间的“恋爱生活”、与“文革”期间的“婚姻生活”。《绿化树》中,章永璘一直想要进入“围城”,与马缨花结合,但是个人感情生活又毫无反抗力的湮没在宏大的政治运动背景中,章永璘被送去劳教后,这段感情纠葛也就随之结束。《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则与之相反,章永璘在与黄香久成立家庭后却无法融入这个家庭并一心想逃离,最终达成目的离开这个家庭。这两部小说有很好的故事性,但也夹杂诸多作者大量的内心独白、内心感情抒发,并且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革命话语,读起来难免觉得文辞有些酸旧,不想再读第二遍。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的主要篇幅是写欧洲人的故事,以一种非常轻松、诙谐的语言写出来,无论多么恢弘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总是不紧不慢的跟谈论自己的家事一样娓娓道来。看历史的循环往复,不过是一个政权消灭另一个政权,建立新的政权又被新的势力消灭,周而复始的并不一定是向前的进行着。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历史按照时间的顺序是滚滚向前的,但人类社会文明并不是就是滚滚向前进的。   静心去读《边城》,很喜欢里面的文字与不温不火的感情表达的。读到最后爷爷过世故事戛然而止,让我很不适应,本还觉得翠翠与傩送应该还有故事发生,就像《浮躁》里的金狗与小水,最后还是会走到一起的。但故事确实就戛然而止了,爷爷悄无声息的离去,白塔轰然倒塌,跟贾平凹《秦腔》里的夏天义之死一致,夏天义悄无声息的被倒塌的山体掩埋了,旧的价值观坍塌了,他们的时代结束了!   约翰·安德森的《杨德昌》是个200页的影评集,评述了杨德昌导演的所有导演作品。杨德昌导演的有些电影作品我并没有看过,但是看了这个影评集之后,会让人有极强去看的欲望,所以去看了《麻将》和第三遍的《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前影评人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客观有操守的影评人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影评人能在舆论上推进影片的传播与交流,扩大影片的影响力。而中国的社会又极度重人情味,当下影评人难免会受到人情、世俗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公允而不断的给宣发公司卖人情,以至于落到人人鄙夷的下场!   本月所读书中最喜欢的是贾平凹老师的《浮躁》,该书故事性强、生动形象,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发生的变革与浮躁气息。整部小说以金狗的个人仕途命运为主线,以其感情生活为辅线,两条线又密切相关不时交织在一起,读起来很是过瘾。如金狗因受制于英英,差点丢掉在州城的工作,最后与田家撕破脸才彻底摆脱英英。又比如金狗因雷大空案件命悬一线,红颜知己石华舍身相救,其才得以逃脱。小说中除了故事情节吸引人,民俗风情、作者对大时代的思考、活灵活现有性格的人物,都让人感受到这部小说的厚重与饱满。《秦腔》写的是近三十年中国农村变革的缩影,而《浮躁》则将从农村到中小城镇的变革一展现出来,特别是书中那句金狗说感悟出来的道理:“作为人,就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又要力求多变以适应历史!”更是体现了这本书的“变革”主题!讲变革,还讲了人在面对变革时的反应,雷大空走的过火,成为变革的牺牲品,金狗被裹进时代大潮中,但还是保持了自我,作为一个时代参与者见证了这个变革!   与电影史论相关的书即开头所说的那几本书的几个章节,因为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娱乐片大潮”、“娱乐片主体”感兴趣,所以借阅了包含这段电影史的书目。《中国电影史》第五编与《新中国电影史话》的后半部分对我很受用,从这两本书中能看到对当时处在社会变革之中对电影思潮、电影格局的理论研究文章,使我了解到当时有关“娱乐片主体”与“主旋律影片”之争。   从1987年开始,中国电影受经济大潮冲击,各制片厂做出重大调整,“娱乐片主体”被提出,引起轩然大波,从主创人员到制片厂再到批评家、理论家,都展开对“娱乐片”的争论。回头看看“娱乐片主体”,首先提出要恢复电影娱乐性的并不是一线电影工作者,而是电影理论家。80年代中期,郑洞天、钟惦棐、邵牧君都提出过要重视电影娱乐功能。进而,在受到电影市场危机下,一线创作者被动的从转向娱乐片,张西河《峨眉飞盗》(1985年)、张子恩《神鞭》(1986年)等。   关于《峨眉飞盗》,我在上学期撰写校友韩三平访谈稿的时候,我看到过有关该片拍摄的一些背景资料。1984年,韩三平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毕业回到峨眉电影制片上任副厂长,厂里通过立项准备拍摄的片子有4个类型接近,故事大同小异。各种权衡之后,最终保留两个。面对依然可能同质的两部电影,韩三平连夜作了决定。在其中一部开机前一天,他来到了剧组。   那部片子名叫《峨眉飞盗》,导演张西河是峨眉电影制片厂一位很有资历的老导演,所以他那个肯定不可能砍掉,但是韩三平不会就这么让他拍,卖不掉的话还是要厂长负这个责。   新任副厂长来到剧组,张西河非常高兴,他带领剧组欢迎新厂长讲几句。韩三平一脸严肃:这个片子改成动作片。话一出口,张西河都有点傻了。“我明天开机,这哪儿来得及?”   “你给我加7场动作戏,怎么加,周力帮你弄。”说完韩三平就走了。   当年,一部影片的拷贝卖到70个,基本保本;100个,就是值得庆功的盈利。这一年,动作片《峨眉飞盗》在全国的采购拷贝达到300个,与北影《神秘的大佛》一起,跻身当年最卖座的两部影片,也创下峨影拷贝发行纪录。   从这个片子可以看出,当时的制片厂的确有市场压力,但一线创作者实际上并没有自觉考虑市场,在副厂长的要求下才被迫家了7场动作戏,娱乐性增强,拷贝也卖到300个。回到学术界,1987年,《电影创作》1、2月连续发表了北京多数电影与美学专业研究生所做的关于电影危机与出路的讨论。《当代电影》在一年中连续三期刊载《对话:娱乐片》的三次大讨论。1988年,《当代电影》正式召开“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正式提出“把娱乐片确定为今后中国电影在数量上的主体。”这一论断在在官方话语中受到批判,但在学术话语中得到肯定。1988,各类娱乐片已经占到了全年拍摄影片的六成以上。1989年,各类娱乐片有近百部,约占年产量的70%,但“娱乐片主体”的理论导向很快被“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取代。   从已读这些文章看,当时的娱乐片大潮的爆发是有多重原因,并且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开始与结束时间点的。因为当时的电影格局也是极为复杂的,并不是娱乐片一家独大,而是娱乐片、主旋律影片、艺术片共存的一个局面,并且官方主流话语与电影界理论话语以及市场话语是不一致的。所以想要理清“娱乐片”大潮,除了要多看一些书之外,当时的主流有影响的影片也应该观摩一下,才能将这一电影现象认识的更准确更清楚。

还是空白

一点都不记得了,时间太久了,但是他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说是他在宁夏有个影视城,还有说他是一个什么单位的头头,他规定他们单位不能买日本车,到他的影视城去参观的日本游客,必须要接受一个日军侵华史的宣传册才能够进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人与文人

刚得到指导,读小说要快读,全身心投入。于是这成为近期第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这本书可能很难不被看做是自传。无论故事是否真切发生过,无论发展与结局是否真实(真实从不是小说的任务),在我看来作者最终想表达的才更重要。这是一个关于:“文化的人”身在“本能的人”的世界,尝试归位本能(带着未知的好奇与需求),却失败的故事。这么来读,便没有谁对谁错,道德审视也只能退位。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错位的经历?为什么作为文化的人只能退回本能去寻找慰藉与出路?一个时代的主题,才是关键。小说并没有去否定本能的人,反是充满肯定的。而那个时代,甚至让人的个体本能都得不到舒展。作者无疑是才华横溢的。小说中多处已有先锋及魔幻的色彩,在那个时代实在惊人。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年将人往卑微处逼去的经历,作者还能写出如此坦诚、有才华的作品。让人叹服。

本书摘录

世界给每个人规定的路都非常窄。只要在这第路上迈出第一步,就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只有在第一步这前可以选择,一经选择之后人便成了木偶---不是自己在走,而是两旁的高墙把人向前推挤。只有成天抱着非现实的幻想的人 和成天什么都不想的人才能保持青春。P93------说我么??被摒弃在人群外并不是坏事,而是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使理性得到了净化。P193

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

我看此书时并不把政治放入正题,只是作为背景。从女性角度而言,是否男人在未觉醒前以女人为中心并追寻爱情;在真正找到自我后女人反倒成为绊脚石,爱情不过是餐后甜点,正事永远是理想和“帝业”。如此一来,男人的一半并非女人,男人只是把女人当做肋骨。上帝只抽取了男人的一根肋骨作为女人看来是症结所在。男人是女人的全部,而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可以保护男人的肚肠不受伤害,甚至是温饱;男人可以没有一根肋骨,顶多不过是暗自神伤,在辗转反侧时候才会想起缺了点什么,肋骨的缺失并非生命的终结,可女人却不能少了男人,这点上便是男人和女人的本质区别了吧。总得来说,本文心理描写到位,男性自尊的瞬间蜕变过程刻画的也很立体,身为女性,能够理解期间那女人的心理,而男人的方面也算耳目一新。其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很能帮助人理解彼此间的变化,男主人公每次的呐喊都可让人一震。

男人的世界

本书中,章永璘和黄香久是幸运的,匆匆的回眸一见,多少人不再相遇,八年后,两个人还能再遇,不失为人生的无憾之处。章和黄的相爱,不仅仅是觉得有缘分,更重要两个人都有相似的知识背景,虽然黄仅仅在初中毕业,黄更有超越其他同圈女性的美丽,章有超越其他男性的涵养,两个人互相吸引在一起。结婚后,章不能进行性生活,黄遂身体出轨,章迟迟在黄面前抬不起头,就是因为满足不了黄,但对于黄的出轨也无法言语,因为章理解,是自己的无能导致了爱人的出轨,在两个人的爱情中,章一直处于下位,对黄的行为也不敢之声。有人说,黄做的不对,爱情就应该忠贞,可是,面对欲望,有多少人是不能自持的。章在可以进行性生活后,瞬间家庭地位与黄平衡,甚至开始厌烦黄。如果章一直没有恢复能力,是不是可以就这样一辈子跟黄过下去?人都是这样,在低潮起,忍气吞声,在得势后,却张扬舞爪。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后,开始想找一个完整的女人。人是不是都是在以自己的所得来选择配偶,婚宴是不是仅仅是双方利益权衡的结果

老章根本不配说“爱情”这个词

  也许人三观基本上稳定了之后就不应该再去读小说,因为那些包含着极强的作者个人的观念的文字和看世界的方式根本就是对个人原本已经被纷乱外界困扰得不知所措的残喘的一种加倍扰乱。  大学的时候女博士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重复着张贤亮和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读了《巨流河》这部让人惊讶的回忆录又再次被作者对张贤亮的评价加深印象,和阅读经历丰富的人提起张贤亮,对方也回应了极高的评价。于是我终于记起要去图书馆的时候去捎带借上这么一部小说。  不过时代总是在变的。时间虽然是年复一年的流逝,但是人们的生活在变,习惯在变,思考方式也在变,进而说话的方式、处事的方式,都随着日出日落在一点点改变。近几年来这些变化加快了。迅捷的通讯加快了思考的节奏,也改变了思考者的生活方式。不用思考的人仍然按照老的一套方式继续着自己的生命,和大自然的花草鱼虫一样,只是偶尔被日渐加快的社会所震动,发出极端的不为社会所理解的异变。  正是因为这些越来越快的思考方式的改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上一个时代里引起了轰动,然而终究不是具有深沉意义的作品,因而作为一个被越来越快的思考节奏拖着跑步前进的人去回望这部小说,只感到浅薄的刺激性和装模作样的知识分子式的无聊。  罗洛梅和许多他之前的心理学大家都说过,社会压抑的那一部分人性终究会在一部分人身上旁逸斜出,有的是以创造性的艺术品与外界做着激烈的对抗,有的是以喷射式的歇斯底里对别人和社会造成伤害,也有的只是并不显著的啃噬着一个健全的灵魂,同时又令他把多余的部分细细的渗透到对旁人的影响中去。  小说构建基于的那个时代,或者说上上个时代,正是一个疯狂又混乱的时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大多不愿去回忆这段历史中的自己。固然,这段历史中的自己是糟糕的,这段历史本身所压抑和毁坏的又何止是礼义廉耻,而是扭曲性关系扭曲男人眼中的女人和女人眼中的男人,也扭曲了试图理清线索的知识分子。张贤亮的突出特色正一目了然的体现在小说火辣的标题之中——这是一部对压抑性关系作出反抗的小说,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对性关系已经扭曲了的解读。  小说的男主人公似乎是个见过大海读过欧洲近现代人文知识的“走资派”,但同时又不真正具有“东山再起”能力的一个“理应”荣华富贵的人,这个人因为有了一点点见识而自视甚高,又因为自视甚高而含有巨大的悲愤,然而他不是个准备好改造世界的人,因为他也是个被扭曲的人,已经失去了去接受人性的基础。  所以这个人整天生活在巨大的沉痛之中,鄙视着周围一切不具思考的“活着的死人”,渴望着和真正有分量懂哲学的灵魂做“聪明人的谈话”。小说之中,主人公所虚构的那些和哲人和历史人物的对话和探讨,正是在把那些过去引以为傲的知识串联起来,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醒自己应该具备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自我安慰已经受到过的各种凌辱,即便这些粗糙的串联使得这些哲人和历史人物的精髓不具有任何有意义的影响。而这种无意义的堆砌正显示了老章内心的焦虑和不堪一击的脆弱。  正是这样一个本身内心就脆弱的知识分子,宣称要改变世界,还叫嚣着沉醉于爱情。其实老章在那里叫嚣着、渴望然后厌弃,追求但是又没有勇气去承受的,不过是在他个人的被无聊所笼罩的眼睛里看到的类似爱情罢了。  本来的结合就是奔着自己的目的去的,却因为女人也有自己的目的而对婚姻失望。本来是冲着自己难以自已的情欲而结婚,却因为自己在情欲面前的无能而怨恨女人;并且对自己既不敢爱又不敢恨的作风还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正因为爱你,所以不能再爱你”。真是搞笑至极。  在和黄香久的婚姻生活里,前半部分从来没有提过的爱欲,在主人公着手离婚的时候突然大谈特谈,开始强调,自己是因为要面临着更为危险的境地不想连累才苦于选择了离婚;奇怪的是前半部分一直是在惧怕自己被婚姻束缚,一直在感到家庭的压力,一直在难以面对自己性能力不从心的苦恼,一直在蛮怨老婆出轨对自己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却在故事后半部分突然生拉硬扯造出个迷惑性的借口,这不是搞笑是什么?  老章总是觉得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在知道妻子出轨的晚上并没有像个男子汉那样去痛揍奸夫,而是假装没有事情发生,却又偏偏在后来的日子里念念不忘,像个老太婆一样叨念着这件事对自己无可挽回的影响,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一个连自身人性都没有塑造好的人,即便他看过大海,即便他对欧洲近现代人文知识如数家珍,也不配称作知识分子,不管是放到现在还是放到传统君子的背景里都不配。  另外老章自己也不是个懂得爱的人,不能理解他怎么可能大言不惭的谈“爱情”并宣称自己“不是什么女人都可以的”。老章对黄香久的喜爱的叙述,始终停留在她的具有女性特征的外貌上,她能够把屋子收拾的齐整,把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上,除此以外她的一切都是霸道的、愚蠢的、低级的。然而这种喜爱,大多数女人都具备,老章明明是自己见得到的女人少了,又凭什么说自己“不是什么女人都可以的”?这不是自相矛盾了么?  这种可怕的逻辑不仅粗糙的宣泄了自己被压迫的惨状,也使一些没有自己思考的人被作者宣泄的不正确的审美所误导。张贤亮在这里写的根本不是什么爱情,而是那个时代被压抑得厉害的性欲,以及被压抑得厉害的性关系的叙述欲望,还有被扭曲的人性和生存之道。罢了,还好我没碰到歌颂老章的觉悟和爱情道德感的人,不然可真是能够见识没有自己判断力是多么的可怕了。

大青马,老山羊

一口气全看完了,很爽。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大青马开口说话那段,借动物的口说出人与人之间难以启齿的心里话,很精彩。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结合张贤亮的个人经历看,这本书有自传的可能性。咱们暂且抛开这一点不谈。主人公章和他女人黄的遭遇是在劳改时的芦苇荡,三十而立,章精神失贞,此时黄尚未成婚,若是此时,月光水波之上,上演一出鱼欢之戏,真就不是文革时期的爱情了!锢于“社会形势”,章没有发起进攻。八年之后,这个山头却已经被攻陷过两次了。十八年的精神压抑已经让章在精神和肉体上失去了男人的“创造力”。草草促成的婚姻更像是交易和妥协。曹书记也趁机来凑热闹。章和大青马,马克思深入探讨了人生,爱情,价值等等。日后他在水灾中立了大功,唤醒了部分能力,紧接着成功恢复男人的“创造力”。黄专心伺候章,章却开始对这种情形感到极度愤怒,对黄,对自己,对社会,对眼里的一切。他迫不及待想发现新天地,而黄就是一个挡路牌。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整个书中都是时代背景下可悲的小人物,捡到钱想留留不了变成哑巴的哑巴,给人写黑材料最后被黑的人反过来咬的周成瑞,追求爱情遇上荒诞时代的大马婆子。“我们都是耗子,猫不在的时代我们快活,猫来了耗子终究还是耗子”,“这是一个多悲惨的生活都有人羡慕的年代”。“冲突马克思的居然是一个共产党员。” 小人物在命运的浪涛里沉浮,把不好的东西都归到宿命,这是最好的做结。我好奇黄的前两次离婚是不是跟红卫兵日记本有关。终究男人是女人的全部,还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还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不像第一次读觉得那么好了

此书是上考研辅导班时最喜欢的政治老师(马哲吧)推荐的,大学的时候读过,很是崇拜。但再读之下,在有新的领悟的同时,又看出一些缺陷。对话有些刻板 有时候更像是刻板的理论教科书。(在我自己来说,有的时候写东西,如果只是为自己而写,则语句轻松自然,而一旦想到要写得正式些,或写出来要给别人看,就不自觉地不能自控地变得有些过分一本正经或过分带着文艺的腔调了)前阵读加西亚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觉得无比美好和无比崇拜,但在读过其文集《我不是来演讲的》之后,尤其是感觉到他对中国的轻视之后,感觉其书,也许还不能称作是伟大的著作,其人也并非能称作接近完善和伟大的人。书中的流畅自然灵光自不必说,其对某些事物(他所熟悉的)的感知也自不必说,但他有他的局限,缺少宽容,缺少中国文化中的广博、胸怀和深刻(当然他有他自己的深刻……)而他的书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他的书略有畅销书的性质——至少是在文艺青年的范围内的畅销——语句优美,有情调,同时又是一种深刻和毫不做作的情调(当然我这样写可能并没有正确表达我对此书的感受,我对其书是80%到90%的positive的)突然写加西亚是因为,其书的语言是无可挑剔的,即使是翻译成中文后的(此处也向翻译者杨玲同志致敬)。流畅清新毫不做作(不是刻意的清新),so much better than张贤亮的这本书。因为张的书中,不管是主人公自己与自己还是与别人的理性讨论,抑或是其内心感悟,均有刻板的教材的语气。不过也许作者自己真的经过了痛苦和长期的劳改,就像监狱的犯人,即使出狱了也需要向人请示才能如厕了。但张的书中还是有营养的——这是当然的。主人公是典型的文艺青年 即使是劳改多年,仍然有风一阵、雨一阵,很情绪化的倾向。至少到我现在读到的地方为止是这样。不过后面一半,主人公打算要走之后的文字,写得还是挺精彩的。故事本身而言。我认为他不应该离开黄香久的。他给自己找的离开的借口也很让我鄙视。好吧,极其粗糙的文字,只是自己写给自己,记录自己的认知罢了。

超越时代的震撼

女人,不会爱上被骟的男人。而尚未被骟的男人一定会压抑。这种压抑不仅来自于时代,更来自于他自己内心的欲求不满。当力比多充满这个39岁的男人的胸膛,他会骄傲地走上堤坝,跳入洪水,从半个人蜕变成整个人、找回他的动物性;他也会忘了,那个在身边唤醒他的女人,那个给他洗衣做饭的女人。所以这是一场必然的悲剧,不仅属于那个年代。

伟大的女人

张贤亮曾经是我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作家,基本上我把学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他的小说都读过一遍。他的小说大多是所谓的“伤痕文学”,但是和其他描写文革的书不一样,他的小说中心描写的人物都是女人。各种各样的女人,敢爱敢恨,善良可爱的女人。这本“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是他的代表作,推荐!

对章理解,对黄惋惜

这是从80年代出版至今争议不断的一本书,伤痕文学的一支。本人历来是倾向女权主义的,女权主义的叫嚣,在读这本书之前就早有耳闻,所以怀着好奇之心借来一读。看完心情还是很沉重,张口无言的感觉,该怎么去评判章永璘呢?面对女权主义的批判,觉得苍白并浅薄。她们仅仅把故事情节从整个历史语境中抽离出来,单从男人和女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显然是不够的。在这里想到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小说的意义就在于,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小说的前一半还多的内容都是在写劳改对章的异化,或者说“物化”,在我看来是在为下文的情节打精心打下伏笔。的确,章是那个年代的人物,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也许不能真正理解他,只是知道他这种损伤从心灵深入到官能,他的苦难像漫长的黑夜编织成的牢笼,把他全身心笼罩,无法挣脱。黄香久重新塑造就了章永璘,而章却弃她而去,这是令很多读者不解的问题,也是女权主义骂声的焦点所在。跳出这个思维,而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看,章永磷之所以要离开黄香久正是因为她唤醒了他尘封已久的激情。正如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中所说:“伴随文明而来的种种不满,实乃性本能在文化压力下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性本能一旦受制与文化,就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不得满足的部分,便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原来人们投身事业都是性趋力过剩的产物,呵呵,但也确实解释了这个问题。黄香久激发了章永磷已失去活力的“力比多”,让他重新做回一个男人,所以他才有勇气向现实挑战,要去开创新生活。于是他走了,投入到火烈的“革命”中去了。另外,作为一个女读者,不得不唏嘘一下男人这可怜的的嫉妒心,章永璘对黄香久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因为爱她,不希望她受到革命的牵连。恨她,是因为她以往的婚史和身体的背叛。这复杂的爱和恨共同导致的一个结果:那就是离开。然而女人永远是男权社会中的弱者啊!作者在小说中刻意塑造黄香久这一美好人物形象,美丽,率性,善良,勤劳。这段失败的婚姻她并没有错,正如她所言“这就是命”。这个“命”是时代给的,也是命里定的。惋惜她的际遇,同时也感到很纠结,无力。

书评

写作手法以及一些场景,心理的描写····都非常值得推荐其中大青马那一段,类似与我看过得一本“与神对话”。性质差不多。这本书大多是从男人,女人的角度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悲剧。所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珍惜眼前的,幸福也好,自由也好。

伤痕文学的小影子

张贤亮,对我来说一个陌生的名字;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个名字却并不陌生,但也是记忆深处的模糊地带了。写书评,真的很不敢当,不能说没写过,可那职能算读后感罢了。我总觉得书评不同于其他评论,书评是只有写过书的人才可以去评的。因为只有写过,才能知道那种历程,明了那份艰辛,而且相比较而言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条件。我勉强算是写过的吧。说实话,这本书的前面写得并不那么能抓住人心,甚至让人几度没有勇气读下去。既不幽默也不动情,更多的是景色、环境的白描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简直是压抑。直到有了人物对话,直到能融入小说中主人公的情境,真的很难,带入感不强。可是,被带入之后,,读者便会开心起来,因为顺畅了,写得也很真实,估计与作者自身经历有关,有了女人使整部小说活了起来,而且虽然作品反映的是大跃进、文革时代,可里面的故事情节对当今却有着现实意义。作者的功力在环境、景物描写上,对话语言也极贴近现实,很自然。主人公的刻画也极为真实,会令许多人感慨并感同身受。美中不足大概是对女人的刻画过于完美,也许这样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愧疚”吧。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是书中时不时就加入作者的一段思考,而且很有深意。对性的描写相对来讲,很是羞涩,基本上属于点到为止。在我看来,作品主要还是在于批判和控诉,所以它有着美丽景色和家庭温馨生活的描述。这一切因为“身份”、“帽子”问题,政治大环境的变迁而一起被打破。我很喜欢他最后的感慨:啊!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女人!但是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后记:写书评其实就是出于一种愿望,好的书籍是需要推荐的,而且推荐的文字要很中肯,能打动潜在的读者,这应该不是前言之类的可以做到的,一定得专业的文字,所以书评的存在有很大的价值,并不是推销,而是在浩如烟海的卷帙浩繁中给读者以建议、参考和指引。

一秒钟的爱情

   最开始知道的只是他在作品中刻画的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反思的形象,在苦难遭遇的过程里交缠纠葛的灵与肉。不知道的是他同时对细节的掌控也是非常女性化的,细腻温润,在血与痛里有绝望,更有透彻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宇宙的意识在消减,人们开始找不到自己的内心平衡。在张贤亮的作品里这种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庄子在宇宙中说,机智也有穷困的时候,神灵也有不及的地方。我是研究天道的,疏于人事,你要知道,这番方面的具体道理,还需要想精通此道的大师请教。人在一种极端压制人性的境遇里总会寻求一种精神领域的寄托,如果老庄在那样一个粉碎人性的环境里,也只是会放弃大隐,只求的好好活下去的吧。   章永璘常年的压抑在黄香久的身上复活,他在许多年里的残缺在那一刻让自己成为一个人完整的男人。在一场肉欲的纠缠里,情感的萌生伴随着欲,没有后者便没有一场真正的爱情。在章没有经历过女人的年纪里,女人本该是纯洁美好高高在上的圣女,她们不依赖性,只需要很纯美的爱情。而在黄香久进入他的生活中的时候,在夹杂着许多杂质的爱情里,吸引力和排斥力合在一起,内聚力和扩散力也合在一起;既想爱抚她又想折磨她,既心疼她又痛恨她|……互相矛盾的情感情感扭合在一起难分难解。这样一头两头蛇,在他享受愉悦的同时也啃噬着他的心。这样一种近乎于病态的情感观念,让章在一种掺合在欲里的爱情里只能选择一意孤绝,永不回头和绝不谅解。   始终是围绕着欲,这场感情的开始有关于性,那么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性。在一个固定节奏的背景里,当灵魂骚动的时候,在肉体里获得活力,让青春焕发,也促使他离开,当他从她那里取回另一半的自己,一个完整的男人,在一场被背叛里选择仇恨而且永不原谅。而在生命相互依偎的时候,热情和热情和在一起燃烧才使他们销魂。在一霎那忘记自己的时候,两个人合为一个整体,一个共同的生命,而只有在这一刻,爱情才是存在的。短暂的爱情之后,麻雀在那里惶惶不安地跳跃。这样一对从地狱里逃出的鬼魂,在黑暗的角落里一起爱着,却对来时的路绝口不提,来时的路终究是不可暴露的。   《红楼梦》里说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寻求各自门。”这是他们爱情最好的定义,所有的情感更像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艰难的时刻依靠幻想相互支撑着,醒来的时候,就请离开吧,本来就是不改让她一直提醒他幻想已经破灭的。而女人,曾经一针一线的把自己缝在你身上,或者把你缝在自己的身上。以女性的姿态在灯下一针一针,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针,用小手缝上她的柔情她的温馨她的灵性,用一个小手拥抱着的,是预见到的残破结局却还想要坚守的一份感情。这又可以追究是谁的错呢?我们错过了那个年代,就根本无法了解究竟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依赖些什么。   两眼凝视着窗外的时候,他想离开她,不但离开她,也离开这个地方。在很远的地方,有什么东西使他心动。但是她的野蛮而专横的爱情,让他眷恋也让他讨厌,爱情太多的时候受不了了就只能选择逃跑,却又问什么要在擦肩而过的时候拉住这一个彷徨者的手?他的良心,他要离开的决心,只能逼她在他想离开的时候先做出伤害他的事。一场浸透着仇恨的爱情,那种烟在风中燃烧一半的感情,一半痛着,另一半曾光明着。那种因为爱却不能爱,伤害她来忘记他的手段,在神秘力揭开帷幕的时候,被窝里的是不可预见的前景。从来没有出过监狱的人,终究会手动的把自己埋在里面,在所有的未来到来之前,在所有风暴平息之前,就当好日子已经到底了吧,在自身遭受璀摧残的沙漠之中,无能为力就已经先占据了上风。秒针急促的开始跑着,一秒钟之间也会决定一个逃亡者的命运。在这样被追赶着的逃亡里,旧的日子就会被完全忘记,如果还陷在里面,可能就只能在陈腐的日子里溃烂死去,这样突然想着的时候突然有些了解他马不停蹄的逃亡不像是背叛,更像是一种救赎。在盐碱化的路上,穿过干竭的沼泽,穿过沙化的沙滩,风不断地把沙子刮来,越积越高,绿色的生命就窒息了、湮没了、死亡了。绿色在无可奈何中退却,生命在软弱无力地消失。春天回到这里的时候,她已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这片黄色的土地上最终会没有春天。   如果魔法倒退,总这里走回过去,他也依然会想她求婚。这样短暂时光中最美好的一年,不会再重演一遍。今后不会再遭受这样的屈辱,经历这样的精神痛苦,但也不会再有这样的快乐和这样的幸福。这才是他完整的被唤醒的生命,被女人唤醒的另一半的生命,参杂其间的所有纠葛和完整的生命感受。   特定的感受在人生中,只能有一次,那么,就足够了。所有纠缠过的命运,就化作他的精灵,他也不会再有一点儿的爱情,能够给予别的土地和别的女人。最后一滴眼泪,就浸润进了他脚下的黄土地。   黑夜终于来临。这是一个阴郁的、令人失魂落魄的夜晚。白昼的光一点点地从没有涂漆的破旧的木窗框退出去,像生命一点点离开肉体。而与此同时,料峭的春寒一点点地破旧的窗框、从土墙的各处细小缝隙中相离浸润,使屋里的空气渐渐凝缩起来,土房如坟墓般阴森。田野里的那片树林,虽然还没有绽开绿叶,但树干已经灌满春天的浆叶汁,变得柔软了的枝条,在晚风中发出百无聊赖的飒飒声。这是一个既使人失望又给人希望的夜晚。在惊蛰的夜晚爬出来的又会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爬虫,它们在黑暗里吸食浆汁,但也在无尽的黑暗里等着黎明。就在这样一个夜晚说出所有残忍的语言吧,黑夜不会怪罪任何邪恶的。而这样维系两个人的,从性欲上激起的需求,从肉与肉的接触,高度的快感里升华出来的情爱,离开了肉与肉,也是没有感情的,那么就让所有交织的情感在这一刻完结毁灭然后一无所有吧!   完整生命之后,等待一半承诺的人终于等来了命定的背叛。今晚的月亮好大好圆,小虫子在墙角沙沙地爬着,下一个清明是不是应该到她身边来领受祭奠?   女人啊,她永远也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    —— 2014、3、30

我很感动

只是大概的看了这本书,却也看的泪流满面。。我很理解 最后一面 黄香九的情感,仿佛是自己在经历。不能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只能眼看着与他越来越远,对谁来说,都是痛苦的事。。也许 在流泪的时候,我也在对我最爱的人说着同样的话吧。

满眼的压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称得上是张贤亮最具争议的一本书,之所以读到它,多半源于老师将其列为必读书。曾被称作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香艳的题目初入眼帘,便让人想入非非。然而看过之后,心中却有一个角落隐隐作痛。三俗文学无孔不入的今天,再看这部小说其实不算什么。入狱二十余载,人生最美好的光景被乌黑肥大的囚衣笼罩。生活在清一色的男犯中,所以看见女性后有种难以名状的特别的兴奋,即便是同穿着黑囚衣,辨不清身形的女犯。无数的夜里,想象着女性柔美的身体。于是沉浸在幻境里,并与女性对话成为对自我的释放的方式。情色描写的背后,是一个正常男性对自然生理需求的呼唤与渴望,而造成人性畸形的根源——政治压制。文化大革命仅仅是政治打压的一种表现形式,借此清洗右倾思想,净化革命队伍,控制国家乃至人民。在此过程中,压抑人性不可避免。因此许许多多的章,遭遇一轮又一轮的批斗,坠落在人与非人的边缘,最终沦为了革命的殉葬品,永远变成时代的炮灰。

接触,从女人开始,从女人结束

最早接触到张贤亮是在高中自学的大学教科书上。张贤亮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女人的深刻把握。其实,每个男人的生命何尝不是从女人开始,从女人结束。

中国知识分子终于站起来了,站在更弱者的肉体上!

最初看的时候,以为会是一本知识分子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一场自我挣扎和反思。看到一半的时候,还是抱着希望的,以为结局至少会有一点高屋建瓴或是触动灵魂深处的一点光影。让我们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有着野草一般强韧的生命力,无论生存条件有着如何的层层阻碍,气馁之后,挣扎之后,依然能够倔强的向上,向上,永不放弃。可惜,看到后面,彻底的失望了,不止失望,更多的是心冷。因为我看到的是那位知识分子的主人公在终于恢复了性能力,也就是终于不再趴在地上,终于站起来以后,就开始像一个突然暴富的农民,或者一个偶然升迁的小吏一样,曾有过的对于同样深处底层的人群的同情和悲悯都不见了,而代之的是算旧账、复仇以及暴力。在这里,黄香久就是最底层的受苦受难的一个代表,章不爱她,但需要婚姻打掩护,需要肉体满足欲望,可是当后来发现这些实际的目的实现不了,黄反而也踏了他一脚,加深了他的苦难后,他那会儿心态还是平和的,还有着知识分子的悲悯世人的灵魂,觉得黄也是值得同情的,甚至她并没有做错什么,一切都是时代的错。倘若作者沿着这条线一直写下去,写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即便肉体如何受到摧残,灵魂如何苦闷难言,却依然保有一种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大情怀,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即便他改变不了什么,更扭转不了时代。可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缺少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天悯人的这种情怀,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落魄的时候,多是清高的自以为是的,或者沮丧的落落寡欢的,一旦有机会上去了,发达了,出名了,立刻就抖起来,立刻就从奴隶到了将军,从被黄所瞧不起的“废人”变成了“暴力分子”,变成了“复仇者”,但这个仇是向谁报的呢,一个是女人,一个是比自己更弱的人!报复女人,就是把她抛弃,或者玩弄。报复更弱的人,就是把曾经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摧残施加在更弱的人身上。所以,中国缺少真正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扭曲的有知识的分子,仅此而已!!!

婚姻只是一场梦,无论噩梦美梦,清醒了便要分开?

张贤亮用近乎残酷的手法创作了这部小说,也许比小说更残酷的是他所生存那个时代,人们近乎疯狂地打压着他人,揭发着他人,没有人会对他人也不敢对他人推心置腹,任何的文字都可能成为自己犯罪的证据,这便是奥威尔《1984》中描述的情景吧,不过是在中国大地提前上演罢了。在读完张贤亮的《绿化树》后,我对60年代的平均主义是这么理解的,在干活的时候,无论你出力不出力,出力多还是出力少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平均下来的劳动不会彰显这些因素。但是在分配粮食,分配住房上,表面似乎也是平均的,实际上却参杂了无数的个人因素在内,炊事员从来不会饿着,受饿的都是那些打饭的人。干部可以变着花样为自己谋取利益,权力并没有因为实行平均主义而有丝毫的贬值。在这里谋求真正的平均变得完全不可能,活下去只有靠见缝插针。如果说《绿化树》更倾向于描写物质条件极度贫乏情况下的生活纪实,那么《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则开始以政治斗争激烈的环境下男女之爱为主线。个人最喜欢最后几句话,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女人!但是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 这个女人曾经为肉欲而出轨过,但是她最爱的是这个男人。这个男人怨恨过这个女人,但是在那样一个时期,他的理智战胜了怨恨,他果断地离开了她,为了不连累到她——他不知道这二十年的劳改何时是个尽头,更糟糕的是在“反右倾翻案”的高潮下,他极有可能再一次掉入深渊,他无法向她解释,也许最绝然的离开便是最负责任的做法。看过之后,难免憧憬自己的爱情,自己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作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想,对于爱的实质的要求丝毫没有改变,诚如那个女人所说,爱一个人便不会计较他多么地不堪。对于我而言,心灵的沟通胜过一切,如果心灵一直隔着一堵墙,又谈何相爱。对于物质,我自信能尽自己所能满足爱人和家庭便无怨无悔了,其实过什么样的日子不是过日子呢,富人的生活也未必每天充满了欢笑,最向往的还是钱钟书和杨绛在《我们仨》里所过的生活,两个心灵相通的伴侣可以把一切物质上的贫乏转化为乐趣~婚姻这场梦如果是美梦,为什么要醒来呢?

灵与肉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的写作手法。借用动物说出人与人之间难以启齿的心里话。 其实,男女主人公的结合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他们心灵相互不能感应,不能进行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维系他们的仅仅是情欲的需求。如果离开了肉与肉的接触,他们还会剩下什么?尽管女人是爱他的,但这种爱令他压抑、窒息。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我的一半是女人

我,是一个男孩,一个饱读诗书的男孩。我喜欢过一个女孩,还记得她用毛毯给我一条棉裤,时间如此的久远,像一场梦一样远。我爱她,我不能害她,我没有能力爱她。我是一个劳改犯,一个有帽子的劳改犯。我遇到一个女人,赤身在沟渠里洗澡的女人。她赤身朝我走来,带着一抹诱惑的笑。我竟然逃掉了。懊恼,自责,庆幸,盼望。八年后,我再次遇见那个洗澡的女人。她还是那么美,那么媚。我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对肉体的渴望。我娶了她。我,是半个男人。我知道她的不满,放任她的出墙。她把家收拾的明亮整洁,我成了一个不愿回家的人。我在劳动中寻找快感,在日记中书写情怀。却在一次抗洪之后的夜晚,带着酒气、带着洪水的凉、带着疲乏的累,完成了真正的成人礼。我,是一个男人,由她创造的男人。穿着她做的棉袄,白天去山坡放马,晚上在她怀里寻找天堂。她说她嫁过的人里最爱我,我说不能原谅她的过去。早就知道会分离,却还是要在一起。我,是一个男人,一个忧国忧民的男人。我在家里享受温暖,在温暖里惶惶。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会不会来。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要逃离。我要走了,我要离开她,不知道会去哪里。带着她给的票子,她送我的收音机。她说:来吧,今天干个痛快吧!我要你永远都把我记在心里!

张贤亮风格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把那个时代与个人的命运、爱情紧紧相连,政治运动和情欲现实都亦步亦趋,政治运动都影响到了人们都血液里!不会忘记章永璘与大青马的、马克思、宋江、庄子、的对话的,魔幻色彩使张贤亮将自己的观点展露无遗,尤其是在那个蒙蔽人双眼的年代,如此清醒,实为不易!不管如何,这本书相比我的菩提树,更多了几分现实主义,脱离了纯粹的白描手法,更让我难忘,尤其张贤亮的诗人气质也凸显出来,文字美矣!

灵魂的坚强

感叹于书中时常的灵魂游荡。灵魂,是自由的。灵魂是有思想的。苦闷的人生,荒芜了贫乏的想象,但却困拘不住灵魂的向往。因为灵魂不死,才有人性的坚强。饮食男女,但人还有思想的向往。俗套,痛苦,脱俗,苦痛。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