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806455883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
页数:784页

作者简介

1934年初版的《证券分析》就是一部经典,尽管出过了5个版本,售出百万册,历经60余年,且多次修订,却依然被奉为投资者的《圣经》。

在1934年的第一版中,你将领略到格雷厄姆出色的文采。60年过去了,这些文字依然以真实、审慎的风格,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性而充满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会引发一场投资革命的原因。

本书是对1934年版本的真实再现,不仅会带给您阅读上的乐趣和享受,还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本杰明・格雷顾姆和戴维・多德的投资方法――用他们自己在30年代使用过的语言向您娓娓道来。

书籍目录

导言:近期金融历史对投资者与投机者的意义
第一部分 考察及其方法
第二部分 固定价值类投资
第三部分 具有投机特征的高级证券
第四部分 普通肥投资理论,股利因素
第五部分 损益帐户分析,普通肥价值评估中的收益因素
第六部分 资产同债表分析,资产价值的含义
第七部分 证券分析的其他方面,价格和价值的差别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证券分析》  想一览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的原版著作殊非易事,而希望拥有一本更可谓难上加难。他们的传世巨著《证券分析》为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阅读和感悟这本真正的经典巨著——正是这本书创造了价值投资这个行业。  《证券分析》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共发行了5版,计有百万册,充当了无数美国最杰出投资家的启蒙教程,理加上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两人在华尔街创下的不朽业绩,使得《证券分析》一书成为投资方面不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从它于1934年问世以来,至今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书籍,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

前言

  本书旨在满足那些对证券价值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的需要,但不一定适用于初入此道的新手,因为作者假定读者对金融术语和简单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本书涉及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标题所示,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对单个证券的分析方法,还包括选择和持有证券的一般理论。因此本书的重点在于阐述如何区分投资和投机,如何确立稳健而可行的安全性检验,以及如何理解普通股股东及高级证券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  在分配各部分内容的篇幅时,作者主要考虑了内容的相对重要性这个因素,当然这并不是惟一的考虑因素。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如何研判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但在本书中涉及不多,因为作者认为关于这一主题鲜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可言。另有一些题目被一笔带过,因为读者对这些话题已经耳熟能详。相反,作者在本书中给予重点阐述的关于如何发现“廉价证券”的技巧,显然超过了它在整个投资领域中所占有的相对重要性,因为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方法上,证券分析家们成果累累。出于同样的考虑,作者在关于一些附权高级证券(可转换债券等)的特点方面也花费了较多的笔墨,,因为当前一般的教材中对这些内容涉及甚少,而实际上在近几年中复杂券种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但是作者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使之成为一部批判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作品。作者主要关注的是那些概念、方法、标准和准则,特别是其中的逻辑关系。我们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强调它的实用价值。作者尽量避免引入过于严格以致难以遵循的指示性标准,和那些事倍功半的技术方法。  本书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未来的——将近期的和先前的截然不同的经验,综合成一种能经受不可预测的未来考验的理论。当作者在创作本书时,不得不向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论调挑战,那就是金融危机永无尽头;而当本书付诸出版时,我们又在投资者身上看到了那古老的顽症——“钱烧口袋漏,一有就不留”。但是,正是那些保守的投资者才最应该被不断地提醒,吸取1931—1933年及以前金融市场崩溃的教训。对于我们所谓的“固定价值投资品”,只有当投资者以斯宾诺沙所说的那种“居安思危”的态度去挑选它们时,他们才可能做出稳健的选择。对于其他类型的证券投资,我们始终劝诫读者不要过分重视表面和暂时的现象。在华尔街上20年的摸爬滚打使作者明白,这种过分强调既是金融世界中的幻觉,又是金融世界中的大敌。  我们在此诚挚地向朋友们表示感谢,他们给我们以鼓励和帮助,使我们能完成这部作品。  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L·多德  纽约州 纽约市  1934年5月

内容概要

作者:
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生于纽约市,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华尔街
上的权威人物,现代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理论
的奠基人,对于许多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如沃
伦・巴菲特、马里奥・加百利、约翰・乃夫、麦
克・普瑞斯和约翰・波格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戴维・多德(David Dodd)
格雷厄姆理论的追随者,和在哥伦比亚大
学的同事,任该校金融学助教。

图书封面


 证券分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9条)

  •     书比较专业,对我这样缺乏经验的业余人士看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坚持读了两遍,收获还是比较大。1 书的主要内容是教我们如何对各种各样的证券进行分析,去发现廉价证劵。从大萧条走出来的格雷厄姆是保守的,对企业盈利,资产负债等各方面的考察都相当严格。强调从一个经济周期来考察,从全方位来考察,考察的时候应该排除掉各种各样的非经常性损益。2 格雷厄姆已经意识到在证券投资中,人性是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此之后的七十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也证明了他的观点。书中也有了很好的表述:我们从市场中学到的关于人的本性的内容要比股票本性的内容要丰富的多。巨大的利润变成了惨重的亏损;新的理论在建立后又被推翻;紧接着人们喜悦而来的却是绝望;所有的一切都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轮回石如此一致。3 书的内容思路严谨,逻辑性强。4 由于不懂财务,书中有些东西还不太明白。
  •     题外话:整理《证券分析》的版本信息如下网址,供需要人士参考http://www.penddy.com/u0026quotsecurity-analysis-security-analysisu0026quot-finishing-the-version-information.html正文:作为一本在相当大程度上被认同的经典,且一直没有断货的情况下,相信其销量还是不错的,不过不知买了后真正通读的人会有多少,而读过多遍的又有多少。如果有统计的话,相信这个比例可能会令大家比较惊讶,不过纯属个人猜测,当不得准。君不见连证券分析第六版作导读的人8个人中有好几个都号称自己没有读过、读过一部分、刚刚读过这本书。为什么会这样?从个人理解看来,可能有几点原因:1.投资的圣经之名给人以误导在西方来说,圣经的普及度和发行量应该是最高的,但其内容却相对浅显易懂一些。而《证券分析》一书其实并不适合作为入门书籍,作者在序言中也专门提到了这一点。但恐怕不少人购买此书是冲着”圣经“这一说法而来,希望从中可以找到目标和真谛,一上来就阅读此书,但结果却发现障碍重重,从而束之高阁。2.内容并未紧跟时代作为”圣经“之名,其含义个人理解有一重是指其理论较为接近本质,影响较为深刻,能够跨越时空仍然保持其正确性。因此此书更适合做投资理念、投资哲学熏陶之用。纯看内容,也许不少人一看到就会觉得失去兴趣,在对分析标的进行限定、归类的基础上,本书的大部分在讲债券、优先股,一小部分在讲普通股,且其中不会给出明确的秘籍,因此相信这一点也是构成束之高阁的原因之一。3.语言障碍及文化传播作者的母语是英语,因此其传播到国内自然存在着障碍,如果不是海南出版社的介绍,恐怕本书的中文版问世还要晚几年。在摒却这个影响之外,不少人对海南版的翻译感觉相当不满,就个人感觉,海南版的翻译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不少人感觉不好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英文理解能力较强,相对于原文来说,翻译版或多或少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作者本身的用语较为学术化,且本身此书是一本教材,趣味性方面难免不尽如人意,所以阅读起来会更难受一些。本书的英文版一直都有在修订和重印,但中文版一直在2009年之前我们都只有1934年的版本可以选择,这一点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关于不受待见的几点个人看法就说到此,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另外,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聪明的投资者》确实是一本更适合普通股投资者阅读的书籍,其集中于普通股投资,且给出了更为系统的分析和投资方法和理念。如果在《聪明的投资者》之外,想要进一步理解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思想根源和看法,则可以进一步阅读《证券分析》。对一般的投资来说,精读《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可以起到花20%的功夫解决80%甚至更多问题的功效了。
  •     理性投资的基石,那些在争论市场是否有效的人,通货膨胀会不断侵蚀着他们的财富,而马上运用价值价格的投资者,一生将受益匪浅,财富也许会超出自己预期收益很多倍。 实际一些,如果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现在银行肯定会在考虑范围之内,而且考虑问题应该是5成还是7成仓位买银行。 若干年后,银行股带来的收益会超过现在大部分人的想象。 股指到没到底部我不敢说,毕竟沪深300的平均PE只有5.5倍,创业板平均PE近100倍,深证市场平均PE35倍,这样的业绩分化在中国股市历史上真是绝无仅有。 但是银行股,我想说,在2011年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第二年,经济学家竟然会认为他会大幅倒退,甚至破产,想想中国银行业的历史,现在的不良率绝对是历史低点,现在的息差跟以前相比也是历史高位,即使下降,会破产吗? 股价总是在两个极端很长时间,人们也会渐渐习惯便宜的银行,昂贵的创业板,当每个人习以为常时,大级别的财富转换便开始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捡烟屁股 简单的才是有用的
  •     通读2遍。写的太好了。
  •     此书讲述了证券分析的方法论,帮你建立分析框架。这套方法论对非证券事务其实也适用。
  •     此非投资乃投机,要是都看看这些必读栏目或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借钱炒股赔了跳楼这样的人才了
  •     证券分析入门,但思维有点旧了
  •     太专业了,各种术语的解释,感觉像是课本,不适合我
  •     我读了四分之一,作为一个纯外行,看了四分之一后看不下去了,这本书比较专业,里面很多专业名词不了解。对于债券的讲解占了很大篇幅,可能与作者所处时代的投资习惯有关。
  •     较差
  •     想看股票谈债券,经典也有过时日
  •     翻译太渣
  •     看不太懂,等以后回头再看
  •     经典
  •     投资本质上就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     很经典全面// 我也是服了这本书,刚翻开序言,它就老老实实的:反正证券不赚钱。您爱看不看了是这意思么。。。。
  •     只看了三分之一。
  •     艰涩难懂,翻译垃圾!
  •     2
  •     这本书算是所有价值投资类书籍的鼻祖吧,很深奥,看过两遍也只能说分开来能看懂,但无法整体融会贯通,不过在中国这个投机为主的A股市场中应用价值有限,特别可转债那张与现实是几乎相反的。 如果能融会贯通的话倒是可以自己设立合适的一套财务指标,然而两遍下来可以说我只领悟了1/3。
  •     有些书虽然是多位高手推荐,同样也是顶级史诗级的公认所在,但由于年代久远,国情不同,以及内容晦涩难懂加之翻译较差,所以更适合作为大学教材,而对一般非学者型个人投资者毫无用处且有消极作用,这样的书,比如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世界上人云亦云的吹捧过很多事,很多书,有些是真的,但对大多数人意义不大。
  •     好
  •     比聪明的投资者枯燥,不容易看下去,有的内容也不太理解。
  •     太经典了
  •     A
  •     写于大萧条之后,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在规避风险
  •     大多介绍美国当时的债券投资,虽与现今中国市场情况相差甚远,但其精髓仍然值得借鉴
  •     投机投机
  •     读了一半,暂弃,看得太累了,而且很多内容在现在的我来看似乎没什么价值,走马观花后啥印象都没有。先看更为浅显的《聪明的投资人》吧
  •     市场不是一台根据证券的特定品质精确而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称重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时而理智时而情绪化的选择的投票机。
  •     虽说翻译有所错漏,但好在并不影响阅读,这本书仍然是进入金融市场的首选
  •     投机倒把必读经典
  •     本书翻译的有点生涩,而且极为大部头,没有必要精读,粗略看下即可
  •     1价值基于客观事实非凭空估算 2数据是决策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实战型不大,了解,关注股票的价值,就是公司市场,管理,认可,未来发展。
  •     这版翻译不错。这本书本来就晦涩所以不能要求太高,觉得不适应不如看原本,原书用词精准,考GMAT的人可以看看。鸟语文书里不单是语法纷繁就佳,更关键的是行文节奏和词语精准。 给4星因为不和国情。
  •     难啊
  •     今天看完一遍了,思想很好。
  •     我没有一页一页地认真看完。因为太多与中国市场不适合的东西了。当然,主要因为这本书写于1930年代。不过从《聪明的投资者》中我已经得到的够多了。
  •     作为原始价值投资的最初大师,在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路上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可惜80多年的历史让很多例子不能直接转换,但是其中关键的思想让我很惊讶他思想的复杂和谨慎。
  •     财报不大适用了,投资理念也太保守了,在大萧条结束的那个年代捡垃圾是不错的,后面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对非主流市场交易的公司的投资是亮点。
  •     开山之作,必读
  •     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内在价值这样的理念的一本书,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逻辑,其中的具体分析方法也许过时了,但是这依旧不妨碍我们获得一种理念。
  •     炒股必读
  •     粗读,需要重读几遍
  •     教科书
  •     没得说,基本上一本书就把股票说透了。基本上炒股再读一本把公司说透的书,就足够了。
  •     价值投资鼻祖的经典之作,需要会计学基础,适合专业投资者。
  •     值得再读几遍,深入浅出,这就是100年前的美国证券市场,值得学习
  •     格雷厄姆:“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
  •     干货
  •     投资的圣经,书中的事例离我们很久远,而且语言比较难懂,但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尽在书中,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那么就读这本书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