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33936501
作者:王小波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读王小波,读懂自由】
★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
★收入王小波先生最受推崇、最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
★迄今为止王小波最佳读本
“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 大多 数》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的精选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也包括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评点,以及创作文论与少量书评。书中内容涉及内容广泛,社会道德伦理、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 性问题,等等。这些文章深刻、聪明、恳切、有趣,值得也经得住反复细读,启迪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灵。

书籍目录

目  录
自序
积极的结论
思维的乐趣
我看国学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迷信与邪门书
智慧与国学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沉默的大多数
对待知识的态度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体验生活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椰子树与平等
优越感种种
诚实与浮嚣
洋鬼子与辜鸿铭
百姓·洋人·官
极端体验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关“错误的故事”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思想和害臊
有关天圆地方
科学的美好
皇帝做习题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肚子里的战争
高考经历
人性的逆转
理想国与哲人王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盛装舞步
科学与邪道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跳出手掌心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知识分子的不幸
我看文化热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之争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王朔的作品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编辑推荐

《沉默的大多数》编辑推荐:【情思二十年,王小波最全书信集】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收入王小波先生最受推崇、最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迄今为止王小波最佳读本。

前言

序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我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杂文。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等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的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这是我最近的体会;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动机。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久而久之,对中国人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前些时见到个外国人,他说:听说你们中国人都在说“不”?这简直是把我们都当傻子看待。我很不客气地答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认识的中国人都说“不”,但我不认识这样的人。这倒不是唬外国人,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伦理(尤其是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在于它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我在这个领域里有话要说,首先就是:我要反对愚蠢。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找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作愚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成为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可以写装傻的文章,不只是可以,我是写过的——“文革”里谁没写过批判稿呢?但装傻是要不得的,装开了头就不好收拾,只好装到底,最后弄假成真。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某人“文革”里装傻写批判稿,原本是想搞点小好处,谁知一不小心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到了这一步,就只好装下去了,真傻犯错误处理还能轻些呀。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但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发现,是萧伯纳告诉我的。在他的《匹克梅梁》里,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尔先生。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在我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我才会写这本书。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待的这个社会里,人们可以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往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在萧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利,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日

内容概要

王小波(1952.5—1997.4)
当代著名小说家、思想家,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理科学生,后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成名。1997年至今,作品被广泛阅读,经久不衰。
《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万寿寺》《红拂夜奔》等代表作品,被誉为当代中文阅读无法绕过的传世经典,亦受到史学界、哲学界格外推崇;其作品对当代国人思维方式和心灵地图的塑造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阅读王小波,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寻求自由、智慧、有趣的一种隐秘象征。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李银河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柴静    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刘瑜    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有趣味。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第二,说真话。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    ——冯唐    把人伦和逻辑说的跟山峦水草般有趣,这是王小波。如果文字不能有趣,还要文字干什么呢?    ——李承鹏    他的小说特别有趣,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句放下,不会想念其他的部分。王小波这个作家的思维方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慕容雪村    极其怀念王小波,一个真正的独立作家!    ——章诒和

名人推荐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李银河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柴静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刘瑜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有趣味。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第二,说真话。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冯唐把人伦和逻辑说的跟山峦水草般有趣,这是王小波。如果文字不能有趣,还要文字干什么呢?——李承鹏他的小说特别有趣,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句放下,不会想念其他的部分。王小波这个作家的思维方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慕容雪村极其怀念王小波,一个真正的独立作家!——章诒和

章节摘录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对生活作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待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嗷嗷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兑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只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作“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作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至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至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九六年第十一期《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沉默的大多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1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读到卡夫卡的小说,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一次短暂的中午睡眠之后我睁开了眼睛,我听到——毕生我都弄不清楚,——我的母亲用十分自然的语调从阳台上向下问道:“你在做什么,我亲爱的?天可是太热呀!”一个女人从庭院里回答说“我在树荫下吃点心呢。”她们随意地交谈,说的也不怎么清楚,好像那个女人有什么要问,我的母亲在等着回答”(《一次斗争的描述》),总觉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似乎他在这里描述了一种被物化的东西。他的母亲和邻居的日常谈话成了一个冰冷的异物,并把我隔绝在外面,我像瘫痪一样软塌塌的。卡夫卡在小说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描述,比如他会说“把手送进口袋里”,就像直勾勾地盯着这只手,让你顿时觉得僵硬失去控制。但生活中的实例告诉我们,直盯着别人看是很不礼貌的,你要时不时地眨眨眼睛,看看别的地方,然后让视觉兜上几个圈子再回来。我的周围也会碰到这样的人,在我上街的时候,就偶尔会碰到有人盯着你傻笑,你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作为男士,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裤子拉链没拉好,然后是扣子系错队了,但经过检查你发现一切安然无恙,再后来你会恼羞成怒,恨不得上去抽他一耳光,但旋即作罢,愤愤地说一句“神经病!”而且还要伴随着跺跺脚,像某个国家的风俗一样,把这种不自在的感觉跺掉。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这样去直盯着某物,又委实觉得可笑,很多幽默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细节生硬地放大给你看,变的扭曲变形,如同寓言一样,你如此去看那些说话的人,会觉得可笑,并伴随着恐惧,尤其是在一亩地产粮食三十万斤、保卫党中央、捍卫毛主席的时代,禁不住自然科学常识的推敲,变得尤其吓人。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以很多方式随笔或者反复描述这样一个角度,他就是那个盯着别人说话的人,并随时准备头上挨那么一指头。2卡夫卡在午后醒来听到的那段谈话,最终听到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他从这种日常生活中却发现了令人恐惧不安的成分。日常性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词,一旦我们从中挑出一个词深究时,它们就开始膨胀,在我们眼前变得越来越大,从屋子飘到窗外,变的比院子还要大,最终升上天空变成启明星,指导我们上学的路,这也就是说它变得具有了目的性,并变得放之四海皆准。这是可怕的事。日常一词的含义,想来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琐微而数量庞大,二是具体实用但不具有抽象理论性,三是不是形而上,而是形而下。我们惯于从理论上考虑问题,咋一下你举不出实例来,其实任何抽象的东西说教有了权力,大而化之,就进入了日常。我们的生活从来都是这样富于政治意味的,像我小时候某某人家里桌子上充满了水的海绵布,放在桌子上好好的,一旦拎起来水就会外溢。说话的人正是如此,一旦说话的欲望与主席台上的麦克风连在一起,说话者的思想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就会进入你的日常生活,一亩地产三十万斤,这个数字无论王小波的姥姥信还是不信,这个命题还是会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如果有一天夜里,你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那么你就成为了一种对抗的力量,初看,你是反对日常中的一件不合理的小事,但你对抗的确实那个放在主席台上的麦克风。正如我读到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喜欢这样写东西的人,说了真话,并且说的有趣,无论他东西写的是否高尚是否具有教育意义,首先是写的有趣,并且是符合我们的趣味,他常常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让你禁不住对那喊话的麦克风发笑,然后再用一个铆钉把这个地方铆起来,让你笑的更持久一点,而这个铆钉又是我喜欢他的另一个地方。3《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很多沉默的人,包括王小波本人,毕竟主席台上说话的是少数,于是,沉默就成了这大多数人认知周围世界的方式,也是沉默着参与世界、评论的方式。以一种不作为的,反话语的方式参与对话,因为沉默者一旦开口,无论他说的是什么他都已经以行动告诉了别人,他叛逃到了另一个阵营。沉默者的声音永远不存在,就像装睡的人永远喊不醒,这就像海德格尔提到的一个命题,“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初看像一个绕口令,细看像一个急转弯,再看感觉是句废话,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句子却隐隐觉得那个“无”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像哑巴吃黄连一样,这种感觉挥之不去,并终于觉得沉默的人无论他们怀揣的是什么,鸡毛信或者是孩子,这种孕而不生的道理实在难受。在这里我却想起了一句话,“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后来又有人补充道,“成功就像怀孕,大家都来恭喜你,可是没人知道你被×了多少次”,哈哈一笑的同时,至少这描述了同一类地下的,没有话语状态的状态,就像没说话之前的王小波,没人知道他被说话人的喇叭喊了多久,心中多么烦闷,终于写下了《沉默的大多数》以及他的杂文、小说,并变得有点像个“炮”孩子。玟涛2013年5月25日
  •     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爱说话的人,但沉默的人也不在少数。沉默并不代表无话可说,而有可能是在酝酿。以前看到过一段这样的话,大意是爱说话的孩子把话都说出来了,而沉默的孩子可能会更有思想,写作方面就更有天分。张爱玲在被人问及想法时,也巧妙地拒绝了:我是一个一字千金的人,如果我有什么思想,我是绝不肯轻易说给别人听的。所以有时觉得沉默虽然在现世中总有些孤傲与格格不入,但是沉默毕竟带给我们更多无法言说的乐趣与价值,也便觉得沉默是值得的事情。王小波本身就是一个沉默的人,沉默到恭谨沉默到羞涩,这些印象是我从各个信息渠道汇总出来的,但是读他的文章时,你却简直不能相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嬉笑怒骂调侃,风生水起,恣意张扬,文章中的他与现实中的他简直判若两人。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是合理的。就像我们对于网络和现实的感受是一样的,有的人在现实中羞涩闭塞,但偏偏在网上有如大众情人。可能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他的土壤,才能更真实地发挥自我吧。王小波的文章我读得不多,但这不妨碍我知道他的许多故事。今日读《沉默的大多数》,有如畅饮,又有如醍醐。记得读过一本外国书,有关于心理的,大意是说,文字虽然代表一些物质或意义,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正确有,那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人生观,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学习就是盲从,真正开启我们心灵智慧的东西,往往要靠着一些运气与机缘才能碰到,而且总是在茫茫然过了许多年后,才知道我们不能迷信一切。在读王小波时我感受到了他的独立思想,他下过乡做过知青,他的经历很复杂,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让自己混沌于那历史的烟尘里,他就像是默默然坐在房间一角的看起来麻木,实则一直没有让思想停止的飞人。他在现实中沉默,但他从来没有让思想就此停顿。也就是在这本合集中,我看到一篇曾几乎要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我看国学》,才知道自己与王小波原来并不是从无际会过,只是那名字太响亮,让我几乎想不起曾经有过相识的机会。那篇文章可能是被某杂志转载过,我读了一遍便觉得超级犀利,那时还年轻的我,早已与学校无缘,爱看书,却又无钱买书,若说脑子里有少许东西,也是从杂志上东一把西一捧地得到的,但这种没有系统的学习法,让我整个知识体系变得有如碎布,成不了大气候。所以现在爱书有如爱生命,达到吝啬的程度。那篇文章被我剪下来贴到粘贴本上,至今仍在,每次读都觉得洞彻心扉,那种静气中的透彻,总让我感觉到,读书真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它让我凌驾于这个庸常的世界,它让我安然于这滚滚的红尘,它让我可以望得遥远,听得见寂静。我总觉得,我们喜欢一本书或者一个人,一定不是毫无理由的,总有一点或者一句话,会让你觉得,存在即是意义。
  •     第一次和王小波神交是在1994年九月份的那期《读书》杂志,至今差不多快20年了,这本在读书界颇有影响力的刊物刊发的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这篇文章。我被文章的中文字所吸引,至今我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大意。作者笔下文革是农村精神生活之贫乏给我很深的印象,作者去农村插队时带去的其中一本书——奥维德的《变形记》,看的都成一卷海带了,可见当时农村可读书之少。没有书读,精神生活之贫乏可想而知。样板戏本身并不坏,但看多了肯定让人厌烦。你想想看,一个戏看上两三遍没问题,但重复地看上十遍、二十遍,甚至三十遍,那肯定受不了。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他的父亲,一位哲学教授,他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研究工作。他老年告诉作者,自己的学术经历就像一部恐怖电影。这简直不敢想象。来看看作者的父亲是如何搞研究的?他要立论里,先要在大一统的官方的大的思想体系中找自己的位置,再动笔小心翼翼的写他的文章。你想想看,这样缩手缩脚地写文章,能有什么大的学术创新和收获,没没法体会到思维的快乐和乐趣。作者的父亲在身后总算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逻辑探索》,在他那代学人中,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学者连一本书也没有留下来。要能够体验思维的乐趣,必须有书读,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可以读到不少好书,也可以说出自己比较真实的想法,一些不能在平面媒体上发表的文字,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也让我们普通人充分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我们不用羡慕和期待伟大思想家的出现,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也代替不了我们自身的哪怕是幼稚的想法,把自己的大脑作为别人思想的过道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思故我在,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享受一下思维的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思维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是障碍,可能也会感到痛苦,借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痛并快乐着”,也许这是对人的思维更为贴切的描述。借用王小波一个曾经很流行的说法,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可能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爱动动脑筋,爱想点问题,爱发点牢骚的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选择可以让我们多享受一点思维的乐趣。这本书是王小波先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值得我们认真品读一下。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做一个聪明,达观,多知的人。
  •     幽默有趣,有时候觉得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讲话。不过整本看下来,批判的大多是文革时期的思想作风还有现在社会的道德准则以及知识分子的作风之类的,有点无聊,闲的时候读两篇,当解闷吧
  •     这世界还有多少坦坦荡荡如他们夫妻的人啊。
  •     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有好的思想,好的思想就是不会被时代所淘汰。读王小波,读懂自由。他对儒家思想的一些观点,让我深思。国学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要企图限制别人的思想,灌输所谓的意识形态只为了满足自己做个“圣人”的私信。
  •     活在世上还得明白些道理
  •     真是可惜了,如果王小波还活着的话,一定是个有趣的小老头
  •     前半部分好看,够幽默且犀利。
  •     别看人家屁啊尿啊的不避讳地写 可就没有臭水沟子味 王小波的杂文集实在精巧 这是他心里的声音啊
  •     装帧很棒
  •     独立思维是王小波的最大特征。
  •     这本书是听完的,常常听着听着就笑起来,怎么会有这么智慧这么幽默的人。也买了纸质版,等待N刷。
  •     犹如盛装舞步
  •     寶貝我愛你,這生活才是有趣味的。
  •     随笔
  •     在一个大多数沉默的社会,保持独立思想自由人格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     inner peace 17。
  •     需要这个声音。
  •     枕上闲读,颇有意思
  •     必须给全五星!!!!!虽是九十年代的作品,但观点毫无褪色感!
  •     读王小波的杂文比小说可有意思多了。不过发现了些错字,不知是原文就错字还是出版时候的疏漏。
  •     拿回家给老弟看看
  •     王小波真是个有趣的人,思想也很深刻,值得慢慢读
  •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一定非要有所选择,一个人有趣着,不说谎话不站队。侧耳倾听他说的话,带我去很远的远方。
  •     放在床头陆陆续续翻了好一阵,最喜欢那篇《特立独行的猪》,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十分有趣,不过真心觉得小波儿太偏激了,过激了,脑残粉也只能给四星啦。
  •     你好哇,王小波。
  •     我很喜欢王小波的杂文,诚然,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     前一大半是高三的每个晚课在桌角摞一摞书把手机掖在缝隙中悄悄读的 看到精彩处不禁激动得拍桌 再偷瞄前头的老师两眼 读王小波的书和听那些课相比显然更有意义 我以后也想去做一个像他一样有意义的人。
  •     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
  •     理性,自由,幽默。思想的启蒙。
  •     杂文这一篇篇的,都是断断续续的,不如小说读起来一气呵成,那么酣畅淋漓。而这整本除了几篇书评或者像《猪》篇那么有趣的意外,大多数的都是在回述文革那个特殊年代;批判作者所处年代的道德现状;或是数落知识分子的种种,嗯,大体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文笔多激进与反语,批的倒是很是尽兴,或许我没经历那个年代吧,总是觉得枯燥无趣。的确是自由的。就像我最喜欢的《猪》篇,“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     不喜欢看书了~ 名字很好听
  •     自由而坦荡
  •     沉默与喧嚣。
  •     神作不解释,走狗留!
  •     王小波的杂文集。关于科学,关于道德;关于文革,关于思考。在不理智的年代里成长的知识分子,他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王小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缺点也是明显的,论据经常重复,某些观点有一丢丢偏执。但是这种偏执恰恰反映了作者对自身经历的思考深于常人。
  •     王小波简直是当代生活中“有趣的男孩子”的标准定义!
  •     “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     在当年还是不错的书,现在看就有点呵呵了,时代意义大于内容意义,文笔糟糕,逻辑混乱,当然20年以前的书了 也不能苛求,但介绍中说是传世之作,实在不敢恭维
  •     王小波就是王小波,幽默有趣,随笔杂文写得也是那么有意思,特喜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     写出这样一本书是一名知识分子的使命啊
  •     很喜欢他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很多都是对WG期间发生的那些荒诞事的控诉,不过经过他的笔倒变得诙谐有趣了。
  •     我觉得不值那么高的分数
  •     也是好有意思。我不知道能用其他什么词来形容这本书了,可是真有意思
  •     喜欢他的杂文剩过小说。总觉得要有些文化沉淀才能读懂王小波,而我还不太懂
  •     对王小波感兴趣的人必读系列。。。毕竟是理工科出身又搞过逻辑学,这随笔是各种推理论证。。。
  •     高端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