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46100296
作者:赵灿
页数:360页

后记

县志点校选本为《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是经过审慎选择的。含山建县始于唐武德年问(625年),历史悠久,原属和州(今和县),县内史乘,均附《和州志》。至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县令牟蓁主修的《牟志》,始单独修志成书。此后有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县令朱长泰主修的《朱志》,继后有乾隆年间的《乾隆志》,《朱志》、《乾隆志》省图书馆有存本。民国年间民间修的《民国志》已遗失。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主要参合《牟志》、《朱志》而成书,距今相对较近。志本点校始于2004年9月,县志办延请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的胡乃新先生担任主校,并得到原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马今莽,原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刘芳远两同志鼎力协助,在复印原志本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三次手抄志本,反复查考典籍,每篇先加以适当注释,以求理解文意,纠谬正讹,虽经严寒酷暑而不辍。志本点校以保持旧志原貌为基准,以《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点校通则》为规范,对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中几处明显错误加以更正。如历史纪年排列顺序颠倒,地理概况记录欠实,细目归属混淆异位,《祠祀》、《名宦》、《乡贤》、《人物》等姓氏、字号和地域疑似之处及字词在文中明显不当之处,均采取查考、理校、本校,并且作了简要的校记予以更正。点校旧志,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因国学知识尚欠精深,点校本仍会存在诸多问题,恳请读者鉴谅。志本点校过程中,深得诸多老同志不吝指点,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作者简介

《含山县志(康熙)》内容简介:康熙《含山县志》是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修钞本,是含山县志第三次志本,它以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七月含山县令牟蓁主修本为主本,以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知县朱长泰主修版本为佐本,两本编纂参合而成。纂修始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成于季夏。清入主中原,定鼎之初,天下太平,康熙特诏令各府州县广开志载。含山原属和州,古历阳界(今和县),地处长江北岸,江淮要冲。三国时,曾为吴魏百战地,是历史兵家必争之地。又与金陵隔江相对,也是明初定鼎金陵的京畿要地。县境四面环山,山峦矗立,形势险要,历史名胜众多。从《朱志》本到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经历三十多年,其问户口增损,田赋变动,社会衍化,历史演变均需再修志书。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时任含山县知县的赵灿,属当时科第名流,有中原耆宿美誉,掌县志主修,监修为儒学教谕林搏云、训导吴自立,延请含山贡生学士中之优秀者唐廷伯、王畿、钟彝、张于甲、毛振华、唐廷对等,又以县典史官李钰为督修,因此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内容基本完善,资料较为翔实。然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因历经战乱,县无存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特遴选本县林头镇工于书法小楷的许业熙老先生按金陵图书馆藏书《含山县康熙志本修钞本》手抄,由于出自一人手笔,又未加以细校,讹误疏漏在所难免,且多处有未解之疑。
康熙《含山县志》按旧志体例编写,结构严谨,但文字艰深,语言晦涩,其序言及篇前小序为骈体文,成语典故较多,给断句及理解句意增添了难度,错漏之处,多采取理校、本校的方法予以解决,至于无法疏通者,暂付存疑。

书籍目录

含山县志序(赵灿)再序含山县志序(林搏云)含山县志序(吴自立)含山县志序(许畅)重修含山县志后序(唐廷伯)朱志原序(朱长泰)牟志原序(胡松)牟志后序(牟蓁)修志姓氏旧修含志姓氏凡例旧志目录卷第一 图考卷第二 建置沿革卷第三 星野卷第四 疆域卷第五 山川卷第六 风俗卷第七 城池卷第八 户口卷第九 田赋卷第十 物产卷第十一 职官卷第十二 公署卷第十三 学校卷第十四 选举卷第十五 祠祀卷第十六 丘墓卷第十七 古迹卷第十八 名宦卷第十九 人物卷第二十 孝义卷第二十一 列女卷第二十二 侨寓卷第二十三 仙释卷第二十四 艺文诗卷第二十四 艺文记卷第二十四 艺文序卷第二十四 艺文传卷第二十四 艺文颂卷第二十四 艺文赞卷第二十四 艺文祭文卷第二十四 艺文碑文卷第二十四 艺文续编点校后记

编辑推荐

《含山县志(康熙)》:安徽历代方志丛书

前言

安徽襟江带淮,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人文风俗,皆有南北兼容的特点。历史上泼墨操戈,代有风流;百业竞技,各显其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方志是其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安徽方志历史上可追溯到汉代,有《庐江七贤传》《九江寿春记》等。罗愿《新安志》是安徽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宋代志书,也是方志体例定型的代表作之一。志书编纂,代代相济,明清时期数量巨增。安徽地灵人杰,文风昌盛,地方官员、文人学士或贤达名流都乐于修志,参与修志的著名学者有章学诚、洪亮吉、孙星衍、龚自珍、李兆洛、邓廷桢、何绍基、赵绍祖、赵吉士、刘师培等人。众多名流的参与保证了志书编纂质量,章学诚《和州志》、邓廷桢《安徽通志》、孙星衍《庐州府志》、赵吉士《徽州府志》、洪亮吉《宁国府志》、李兆洛《凤台县志》等一批名志为安徽留下了一笔宝贵而又丰富的文化遗产。历经风雨洗劫,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历代方志现存470余种。旧志含有大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史料,是研究安徽、建设安徽的重要信息资源。整理和出版旧志,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安徽1999年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后,省地方志办公室和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开发旧志资源,计划从1949年以前的安徽历代方志中精选百种,加以校勘、标点,整理编纂成《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2000年11月,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下设《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编审室,负责制定出版规划、点校通则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的规划出版工作。2003年,全省旧志整理工作正式开展。

内容概要

合著者:(清朝)赵灿 含山县地方办公室

章节摘录

插图:志言记也,与国史为表里,志以郡分,史以国合,故国史为郡志之合,郡志即国史之分史也者。上接王风,寓明春秋之义,大书特书非非是是,炳日星而昭云汉。自龙门振始,历两汉、六朝、唐、宋诸大家,各秉一椽,为一代成书,极九州四表、人物、山川诸胜,记载罔遗,盖亦博采于诸志而大备之,史亦志之一大都会也。志固与史并重,含之有志旧矣,自前尹牟、朱两公纂辑,帖成缃函,及今多历年所,世几变,风亦几移矣。其中损益废兴不一而足。诸如圣宫、贤庑、名宦、乡贤、官(含)[舍]田园,兴于两公之年者,继或废于今日,有增益于两公之后者,或未备于先年,不考核详确,错出先后,讹以益讹,谓信志何,谓百世何。余每志切修,明力既惭薄,而任又非所宜专,唏嘘浩叹,蕴结孔将虞管管莫之或逮何。是岁春,邑侯博兴赵公莅含甫期,百务(修)[待]举,亟发其志而昭明之,乃晋揖知名诸君子,操觚濡墨,戎理肩事,尽含之人物名胜,山川土田,建置沿革,记以信,不记以疑,记以实,不记以华,区类别额,条析缕分,不遗千钧芒发,当事又从而典(瞻)[赡]之,按事征词,追字琢句,即起太史公、董狐、毂梁辈而问之,亦将叹其宁质无文,宁直无阿,无忝与考亭、弁州诸君,续笔纲目辅翼春秋之一(班)[斑]也。余不才,愧樗栎于梨枣,得步尘于诸君子之后,幸伺如之。敢谓此志,仅一邑之志,一日之业也哉。侯泰岱名宿,莅含多治行,含人士能言之,兹不具赘云。


 含山县志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内容精审,翔实,质量较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