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清淨心—禪修入門指引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ISBN:9789576933813
作者:波卡仁波切, Bokar Rinpoche
页数:167页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是噶舉派首席禪修老師,在本書中他以清晰、明快的風格,針對初習禪修者的各種困惑,提供最實際的指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禪修入門者,並提供初學者在初開始學習禪修時應具備的正確心態以及知見,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禪修入門手冊。

书籍目录

�第一部�瞭解禪修���
� 第一章�禪修簡介� � 3�
為什麼要禪修?� � 5�
�禪修的有利條件� � 6�
如何禪修 � � 7�
禪修之果 �� 10�
�結論 � 10�
�問與答 � 11�
�第二章�進一步的思維 � 17�
�天空與心 ��19�
�自我與五毒� �20�
�度假中的心� �21�
�日常生活中的禪修� 22�
�開朗的面目�� 23�
�主觀�� 23�
�禪定︰已存於心�� 24�
�恆心�� 25�
禪修的滋味�� 26�
�問與答�� 27�
��第三章�豐饒的根基 ��31�
�依止一個傳承� �33�
瞭解我們的境遇 ��34�
�豐饒的根基� �35�
渙散的心 ��35�
利用對象物的禪修� �36�
�直觀自心� �38�
�修習禪定 39�
�問與答�� 40�
第四章�三種障礙 � � 47�
�貪戀俗世� �49�
�缺乏信心� �53�
�渙散�� 54�
�問與答� � 58�
�第二部�實修禪定���
�第五章�心的定靜 --- 止 �65�
�禪修的前行 � � 67�
�身心的安置� � 72�
�第六章�再談心的定靜 --- 止 83�
� 上師的加持 ��85�
���瞭解自身的幸運 � �86�
���禪修的階段 ��87�
���姿勢� �87�
���三種心的輔助� �88�
���無輔助物的「止」 � ��89�
���昏沈與亢奮 ��89�
���從河流到海洋 ��90�
���明性與無念 � �92�
���問與答� �93�
� 第七章�觀�� 107�
���「止」和「觀」的分別 �111�
���「觀」的修持 � �112�
���假老虎的例子 ��115�
���篤行修持� 116�
���問與答� �117�
�第八章�再談觀�� 123�
���念頭是幻相 ��125�
���「觀」的修持� �125�
���從「止」到「觀」� � �127�
���學習飛行 ��128�
���什麼也找不到的狀態 � �129�
���無法言說� �130�
���問與答 � �131�
� 第九章�大手印之足、首、身��137�
���不可言喻的心 ��139�
���大手印的來源� �140�
�完整之體� �140�
�� 大手印之足︰離貪執 ��141�
���大手印之首︰虔敬� �142�
���大手印之身︰禪修� �143�
���平靜的心、游移的心�� 144�
��第十章�大手印五要�� 147�
���皈依及發菩提心 ��149�
���觀想自身是本尊身�� 150�
���向上師祈請 ��150�
���禪修 ��150�
���利用輔助物 ��151�
���不隨念�� 152�
���功德迴向�� 154��

内容概要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1940 ~ 2004)
波卡仁波切是達香噶舉傳承持有者,於1940年誕生於西藏阿里地區一游牧家庭。四歲時,為第十六世噶瑪巴嚷窘日佩多杰認證為第一世波卡仁波切的轉世。第一世波卡仁波切於阿里地區的天洞專心苦修,完成一千遍「紐涅」(十一面觀音聖者斷食法)的修持。一如前世,波卡仁波切致力於實修。1959年逃亡至印度後,他在卡盧仁波切的指導下,完成三次嚴謹的三年三個月傳統閉關。1978年,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任命他為隆德寺閉關中心的金剛上師,前後指導了四期的傳統閉關。1984年,他在大吉嶺地區彌律村創建「波卡涅敦確闊林」,往後幾年又建立兩座閉關中心及一所佛學院,致力於培養僧團及利生志業,弘法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仁波切素有「禪師中之禪師」的美譽,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上師之一。仁波切圓寂時稀有瑞相環生,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親臨波卡寺主持七七法會。


 照見清淨心—禪修入門指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禪修和心有關。心和天空很像:沒有形式,沒有實質,也沒有範圍或大小。心是無限的,既沒有中心,也沒有邊界。我們尚未體驗到這種無限的境界。但是,我們把無限縮減為有限,以一種非常狹隘的特質——自我——來認定自己。一切肉體上及精神上的痛苦,都由此而生。過去已經不存在了,未來則尚未存在。可是,我們卻經由思維的造作而把這兩種虛幻的觀念視為真實的,並因此而痛苦。覺受到快樂或不快樂的,是我們所謂的心。然而,如果審察一下這些覺受的本質,我們會發現它們沒有顏色、沒有形狀,完全沒有任何實質。就這一點而言,我們的心是空性的。雖然如此,但心有感覺到快樂及痛苦的能力。因此,我們無法說心存在,因為它是空性的;我們也無法說心不存在,因為它有覺受。由於被感官的對象物及連綿的念頭所盤踞,心永遠無法安住在它的自性之中。知曉如何讓心安住在自然本性之中,既不被外在現象也不被內在念頭所干擾,正是禪修的意義。藉由禪定,擾亂自心的一切煩惱都可被轉化為非二元的智慧;世俗的世界可被轉化為悟境。禪修是好是壞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去禪修。毗盧遮那七支坐:1.雙腿交盤成金剛坐姿,先將左腳放置在右腿上,再將右腳放置在左腿上。無法採取這種坐姿時,菩薩坐姿也可以:左腳彎曲緊靠右鼠蹊部,然後將右腳平放在左腳前方。2.雙手結禪定印:右手安放在左手上。3.背保持挺直。4.雙肩放鬆但稍微往後挺。5.下巴稍微往內縮。6.舌與唇自然放鬆。7.目光朝下,停留於離鼻尖約八指寬的虛空。可遵循兩個簡單的重點:脊椎全然挺直,及雙手結禪定印。不正確的坐姿會導致心識的偏差。身軀不正,脊椎及坐軸自然也會隨著不正,從而導致心識偏差:身軀偏向左邊時,首先會有寧適的感覺,然後這種感覺會轉變為貪執。表示五毒或五種煩惱障當中的貪執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身軀往前傾時,首先會有無念的感覺,然後轉變為昏鈍不明的感覺。表示五毒當中的愚癡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身軀往後傾時,首先會有空的感覺,然後轉變為傲慢。表示五毒當中的傲慢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身軀往右傾時,首先會有明的感覺,然後轉變為傲慢。表示五毒當中的嗔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在禪修過程中,應該讓心保持適當的警覺性,身體維持端正,衣著潔淨;可以的話,坐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身體不要緊繃,要自在、安適,保持沉靜及自然的呼吸。不追隨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把心放置在選定的專注物上,讓它安住於當下,保持一種開放、輕鬆自在及光明的境界,平和、沉穩、不被外境所牽制。禪修者不應有處於黑暗深淵或濃霧籠罩的感覺,要感覺到置身山頂上、天空高廣清朗、一望無際。練習把心安置在自性之中,注意力不可渙散,完全集中在選定的這個物件物上。這只是一種單純的專注,不隱含任何分析或闡釋。例如,我們專注在一個杯子,既不審視它的形狀,不注意它的特徵,也不評估它的品質,不過問它是否裝了水。我們只是把心放在杯子上,既不渙散,也不做任何評論。在此過程中,如果杯子顯得非常清晰及明確,即是心真的完全專注的徵兆。相反的,如果杯子變得模糊不清,表示心被念頭所牽引。可以依同樣的方式,利用其他感官物件物來練習禪定,諸如:氣味、味道或觸感。此外,也可以開展在任何地方都能禪修的能力,無須遠離任何事物。經由專注於外在物件物的例常修習,可以做好直接觀照自心的準備。觀照自心表示不追隨念頭(不隨念),不前瞻未來,也不回顧過去。把心安置於當下的自性之中,不渙散,也不造作。這樣,某種覺受就會在心中升起。盡可能長久地安住在這種覺受之中,就是禪定。禪定是覺知心的本性,心是身的本質,身只是心的支持物。在所有的情況下,心都能保持平靜、寬闊及輕鬆。這種自在及寧靜的覺受本身就是禪定。禪定也是一種自由的覺受。只要心仍然是五毒及念頭的囚犯,我們就不可能是自由的。初學者應該限定自己作較短的禪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鐘就好。一座禪修縱使進行得很順利,也應該停下來。然後,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在休息之後做第二座。一連串短的禪修,比一次冗長的禪修要好。若修持者有昏沉的傾向,他應該讓心保持警覺一點,睜大眼睛,並想像自己正看著天空。若主要的問題在於亢奮或念頭過多,則應該將心放鬆,闔閉雙眼,並想像自己正看著地面。覺知自己的禪修困難,並知道如何正確地加以對治,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問題可能會愈來愈嚴重。必須以不松不緊的方式維持警覺。警覺的應用必須有適當的拿捏。如果控制得太緊的話,會產生更多的念頭;如果太松的話,將會導致昏沉或昏鈍。適當的平衡是必要的。我們把五種感官知覺的物件(色、聲、香、味、觸)當成外物或外境,內在的“我”則是這些外境的覺知者,這就是二元對立。二元對立的情勢使貪婪及嗔惡等念頭應運而生。當這些念頭很強烈時,我們的心就無法放鬆。但是,外境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獨立的存在性,不具有我們賦予它們的獨立存在性。它們只是心的投射的幻相。如果我們瞭解外境到底是什麼,我們的心自然會放鬆。心:放鬆、開放、不造作。一旦了悟心的究竟本質之後,就不需要任何方法了。然而,為了能達到超越方法的境界,我們必須仰賴方法。若沒有這種支援,我們就無法達到究竟的境界。禪修的三種障礙:貪戀世俗、缺乏信心、渙散對治貪戀:意識到,一切現象不但沒有恆常不變的真實性,而且每一刹那都在改變。它們的本性是虛幻、無常的。一切現象都缺乏真實性而只是自心的投射,一切樂趣和快樂皆為“在鋒利的刀刃上舔得的蜂蜜”。對治渙散:覺知念頭的升起,但既不追隨,也不試圖阻斷它,只是不理會它。若我們不去理會,念頭就沒有任何影響力。不試圖阻斷念頭使心能繼續保持放鬆及不渙散。當我們讓心放鬆時,安住而無念的境界終會升起。這種安住的狀態如同無波的大海。在此安定之中,一個念頭升起了。這個念頭如同海洋表面形成的波浪,如果我們不去理會它,不為它採取任何行動,不去“追捕”它,它自然會溶回它所升起的心中。就如同波浪會再度消溶入它所興起的海洋之中。海浪會自海洋表面升起,可是,除了再融入海洋之外,它別無去處。當我們不去理會或干涉念頭的來與去時,我們的心並不會因念頭的升起而有所衰損,也是不會因無念而有所提升。期望維持一個永遠平靜無波之海的人,註定要活在失望之中。希望在禪修中斷除一切念頭的人,也是如此。海浪和海洋並沒有差別。觀照自心時,有沒有念頭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保持專注、輕鬆、不渙散的警覺,不評判也不執著於念頭的好壞。事實上,我們無法把自己固定在無念的狀態中。禪修的成果並不是無念,而是不再受念頭的干擾。禪修的最大障礙來自附加的心識造作,如,對自己的禪修所加的評論、預期的結果、先入為主的觀念等。真正的禪修避免渙散及任何附加的心識活動。無念與明性兼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止”。不正確的“止”不具念頭,但是修持者處於一種晦暗不明的狀態。實際上,稱之為沉睡可能更恰當。完美的“止”的禪修,具有三種特質:穩定、清明及開放。“止”意涵著清明及深沉的自由感。白天注視海洋時,我們可以穿透清澈的水,清楚地看見深處的海草。我們的禪修也應該具有這種清澈,這種清澈讓我們全然覺知目前的情況。可以在臨睡前及初醒時各修持十分鐘的“止”。心藉由擺脫念頭的干擾而變得平靜,當心藉由“止”的修持而全然平靜時,“觀”可以讓我們認知心的本性。念頭不起於任何地方,不停留在任何地方,也不消失至任何地方。它們不獨立存在。名式各樣的念頭出現在我們心中,但是,它們不具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性。雖然念頭缺乏真實性,但它們仍然在我們心中升起。它們是根深柢固的習性的幻化而成的產物。習性對我們的心產生作用的方式類似日常活動在我們心中留下印痕,然後在夢中浮現的方式。必須瞭解它們不是真實的,而這種瞭解將會驅散痛苦。看清念頭不具自性,就是所謂的“觀”。達到定靜與審察合一不二,是“觀”的至高意義。修“觀”時,我們只須觀察到發現它什麼都不是、我們什麼都找不到的地步就可以,然後安住在什麼都找不到的狀態。“觀”既認知心的化現,也認知這些化現缺乏真實的存在性。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試圖消除心的一切化現,或否定心創造力,而是要看清顯相缺乏獨立存在的特性。瞭解這個顯相不是真實的,就是了解空性。“觀”是顯相與空性融合的體認。念頭及情緒的約制力來自我們對它們的認同。如果我們不理會它們,拒絕成為它們的寄主或奴隸,它們就不會有傷害力。念頭就像是路上的汽車,車禍發生時,如果我們不在車內,就安全無事。一般而言,修持“觀”之前,必須先修“止”以減輕心識亢奮的現象。如果直接修“觀”,念頭可能會更多。在修“止”時,我們只是駐留在清明及無念的狀態中;在修“觀”時,分析的結果讓我們確認“我”並不存在,這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信念正好相反。先修“止”,藉此開展內在的經驗,然後修“觀”,以開展另外一種經驗。我們無法同時修“止”和“觀”。但是,當我們的修持達到某種深度時,“止”和“觀”將變得無法區分。我們無法以存在及不存在的觀念來定義心。心的本性是無法以言語表達的,因為它是法身(究竟身)。法身超乎一般的思維及言語表達範圍,超越任何概念。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最后一部分的“黄疸病人”的比喻很妙。
  •     仅作了解即可,真正想灵修一定要寻找这一世生命里属于你的那位根本上师。
  •     “止”——藏文称为“息内”(shinay), “观”——藏文称为“拉格通”(lhatong)。
  •     说的是具体的修行技巧,有操作性。只管按照对的方法去修就是,保持开放、自在的心境,不问结果如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