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10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56-6-1
ISBN:9787101009811
作者:(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
页数:9799页

后记

插图:

作者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比美。《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资治通鉴》在千年的流行过程中,它的学术人才社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资治通鉴》的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质量较高 的却所见甚少,可谓“凤毛麟角”。而相当一部分版本是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或断章取义,或妄如评注,贻误读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成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时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书籍目录

标点资治通监说明
胡刻通监正文校宋记述略
胡三省新主资治通监序
王磐兴文署新刊资治通监序
宋神宗资治通监序
卷卷第一周纪一起戊寅(前四○三)尽壬子(前三六九)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安王元年至二十六年烈王元年至七年
卷第二周纪二起癸丑(前三六八)尽褒子(前三二一)凡四十八年
*王元年至四十八年
卷第三周纪三起辛丑(前三二○)尽憋亥(前二九八)凡二十三年
慎靓王元年至六年报王元年至十七年
卷第四周纪四起甲子(前二九七)尽戊子(前二七三)凡二十五年
报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
卷第五周纪五起己丑(前二七二)尽乙巳(前二五六)凡十七年
报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
卷第六秦纪一起丙午(前二五五)尽憋酉(前二二八)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五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孝文王元年庄襄王元年至三年始皇帝元年至十九年
卷第七秦纪一一起甲戌(前二二七)尽壬辰(前二○九)凡十九年
始皇帝二十年至三十七年二世皇帝元年
卷第八秦秦纪三一起癸巳(前二○八)尽甲午(前二○七)凡二年
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
卷第九汉纪一起乙未(前二○六)尽丙申(前二○五)凡二年
高帝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汉纪二起丁酉(前二○四)尽戊戌(前二○三)凡二年
高帝三年至四年
卷第十一汉纪三一起已亥(前二○二)尽辛丑(前二○○)凡三年
高帝五年至七年
卷第十一一汉纪四起壬寅(前一九九)尽憋丑(前一八八)凡十二年
高帝八年至十二年惠帝元年至七年
卷第十三一汉纪五起甲寅(前一八七)尽憋亥(前一七八)凡十年
高后元年至八年文帝前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四汉纪六六起甲子(前一七七)尽辛未(前一七○)凡八年
文帝前三年至十年
卷第十五汉纪七起壬申(前工六九)尽丙戌(前一五五)凡十五年
文帝前十一年至十六年后元年至七年景帝前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六六汉纪八起丁�(前一五四)尽褒子(前一四一)凡十四年
景帝前三年至七年中元年至六年后元年至三年
卷第十七汉纪九起辛丑(前一四○)尽丁未(前三二四)凡七年
武帝建元元年至六年元光元年
卷第十八汉纪十起戊申(前二三二)尽丙辰(前二一五)凡九年
武帝元光二年至六年元朔元年至四年
卷第十九汉纪十一起丁巳(前二一四)尽壬戌(前一一九)凡六年
武帝元朔五年至六年元狩元年至四年
卷第二十汉纪十二起癸亥前二八尽辛未(前二○)凡九年
武帝元狩五年至六年元鼎元年至六年元封元年
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起壬申前一○九)尽壬午(前九九)凡十一年
武帝元封二年至六年太初元年至四年天汉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起癸未(前九八)尽甲午(前八七)凡十二年
武帝天汉三年至四年太始元年至四年征和元年至四年后元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十三一汉纪十五起乙未(前八六)尽丙午(前七五)凡十二年
昭帝始元元年至六年元凰元年至六年
卷第一一十四汉纪十六起丁未(前七四)尽憋丑(前六八)凡七年
昭帝元平元年宣帝本始元年至西年地节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十五汉纪十七起甲寅(前六七)尽己未(前六二)凡六年
宣帝地节三年至四年元康元年至四年
卷第一一十六汉纪十八起庚申(前六一)尽壬戌(前五九)凡三年
宣帝神爵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起癸亥(前五八)尽壬申(前四九)凡十年
卷第二十八汉纪一十起癸酉(前四八)尽己卯(前四二)凡七年
元帝初元元年至五年永光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十九汉纪二十一起庚辰(前四一)尽戊子(前三三)凡九年
元帝永光三年至五年建昭元年至五年竟宁元年
卷第三十汉纪二十二起己丑(前三二)尽戊戌(前二三)凡十年
成帝建始元年至四年河平元年至四年阳朔元年至二年
卷第三十一汉纪一十三起己亥(前二二)尽丁未(前一四)凡九年
成帝阳朔三年至四年鸿嘉元年至四年永始元年至三年
卷第三十一一汉纪二十四起戊申(前二二)尽憋丑(前八)凡六年
成帝永始四年元延元年至四年绥和元年
卷第三十三汉纪一十五起甲寅(前七)尽乙卯(前六)凡二年
成帝绥和二年哀帝建平元年
卷第三一十四汉纪一一十六起丙辰(前五)尽戊午(前三)凡三年
哀帝建平二年至四年
卷第三十五汉纪二十七起己未(前二)尽壬戌(二)凡四年
哀帝元寿元年至二年平帝元始元年至二年
卷第三十六汉纪二十八起癸亥三)尽戊辰(八)凡六年
平帝元始三年至五年王莽居摄元年至二年始初元年
卷第三十七汉纪二十九起己巳(九)尽甲戌(一四)凡六年
王莽始建国元年至五年天凰元年
卷第三十八汉纪三一十起乙亥(一五)尽壬午(一三)凡八年
王莽天凰二年至六年地皇元年至三年
卷第三十九汉纪一一一十一起癸未(一三)尽甲申(二四)凡二年
淮阳王更始元年至二年
卷第四十汉纪三十二起乙酉(一一五)尽丙戌(一一六)凡二年
光武帝建武元年至二年
卷第四十一汉纪三十三起丁�(一一七)尽己丑(一一九)凡三年
光武帝建武三年至五年
卷第四十二汉纪三十四起庚寅(二一)尽乙未(二一五)凡六年
光武帝建武六年至十一年
卷第四十三汉纪三十五起丙申(二一六)尽丙午(四六)凡十一年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至二十二年
卷第四十四汉纪三十六起丁未(四七)尽褒申(六(○)凡十四年
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中元元年至二年明帝永平元年至三年
卷第四十五汉纪三十七起辛酉(六一)尽乙亥(七五)凡十五年
明帝永平四年至十八年
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起丙子(七六)尽甲申(八四)凡九年
章帝建初元年至八年元和元年
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起乙酉(八五)尽辛卯(九一)凡七年
章帝元和二年至三年章和元年至二年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
卷第四十八汉纪四十起壬辰(九二)尽乙巳(一○五)凡十四年
和帝永元四年至十六年元兴元年
卷第四十九汉纪四十一起丙午(一○六)尽乙卯(一一五)凡十年
帝延平元年安帝永初元年至七年元初元年至二年
五十汉纪四十二起丙辰(一一六)尽甲子(二一四)凡九年
安帝元初三年至六年永宁元年建光元年延光元年至三年
五十一汉纪四十三起乙丑(一二五)尽憋酉(一三二)凡九年
安帝延光四年顺帝永建元年至六年阳嘉元年至二年
五十二汉纪四十四起甲戌(三四)尽乙酉(一四五)凡十一一年
顺帝阳嘉三年至四年永和元年至六年汉安元年至二年建康元年冲帝永嘉元年
五十三汉纪四十五起丙戌(一四六)尽丙申(一五六)凡十一年
质帝本初元年桓帝建和元年至三年和平元年元嘉元年至二年永兴元年至二年永寿元年至
二年
五十四汉纪四十六起丁酉(一五七)尽憋卯(一六二)凡七年
桓帝永寿三年延熹元年至六年
五十五汉纪四十七起甲辰(一六四)尽丙午(一六六)凡三年
桓帝延熹七年至九年
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起丁未(一六七)尽辛亥(一七一)凡五年
桓帝永康元年灵帝建宁元年至四年
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起壬子(一七二)尽褒申(一八○)凡九年
灵帝熹平元年至六年光和元年至三年
卷第五十八汉纪五十起辛酉(一八一)尽丁卯(一八七)凡七年
灵帝光和四年至六年中平元年至四年
卷第五十九汉纪五十一起戊辰(一八八)尽褒午(一九○)凡一二年
灵帝中平五年至六年献帝初平元年
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一一起辛未(一九一)尽憋酉(一九三)凡三年
献帝初平二年至四年
卷第六十一汉纪五十三一起甲戌(一九四)尽乙亥(一九五)凡二年
献帝兴平元年至二年
卷第六十一一汉纪五十四起丙子(一九六)尽戊寅(一九八)凡三年
献帝建安元年至三年
卷第六十三一汉纪五十五起己卯(一九九)尽褒辰(二○○)凡二年
献帝建安四年至五年
卷第六十四汉纪五十六起辛巳(二○一)尽乙酉(一一○五)凡五年
献帝建安六年至十年
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起丙戌(一一○六)尽戊子(二○八)凡一二年
献帝建安十一年至十三年
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起己丑(二○九)尽憋巳(一一二二)凡五年
献帝建安十四年至十八年
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起甲午(二一四)尽丙申(二一六)凡二年
献帝建安十九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六十八汉纪六十起丁酉(一二七)尽己亥(一二九)凡三年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
卷第六十九魏纪一起庚子(一三一○)尽壬寅(一三二一)凡三年
文帝黄初元年至三年
卷第七十魏纪二起癸卯(一三)三)一)尽丁未(一三一七)凡五年
文帝黄初四年至七年明帝太和元年
卷第七十一魏纪一一一起戊申(一三一八)尽褒戌(二三○)凡三年
明帝太和二年至四年
卷第七十二魏纪四起辛亥(一三二)尽甲寅(一三一四)凡四年
明帝太和五年至六年青龙元年至二年
卷第七十三魏纪五起乙卯(一三一五)尽丁巳(一三一七)凡三年
明帝青龙三年至四年景初元年
卷第七十四魏纪六起戊午(一三一八)尽乙丑(一一四五)凡八年
明帝景初二年至三年邵陵厉公正始元年至六年
卷第七十五魏纪七起丙寅(一一四六)尽壬申(二五二)凡七年
邵陵厉公正始七年至九年嘉平元年至四年
卷第七十六魏纪八起癸酉(二五三)尽乙亥(一一五五)凡三年
邵陵厉公嘉平五年高贵*公正元元年至二年
卷第七十七魏纪九起丙子(一一五六)尽辛巳(一一六一)凡六年
高贵乡公甘露元年至四年元帝景元元年至二年
卷第七十八魏纪十起壬午(一一六一一)尽甲申(一一六四)凡三年
元帝景元三年至四年咸熙元年
卷第七十九晋纪一起乙酉(一一六五)尽壬辰(一一七二)凡八年
武帝泰始元年至八年
卷第八十晋纪二起癸巳(二七三)尽己亥(二七九)凡七年
武帝泰始九年至十年咸宁元年至五年
卷第八十一晋纪三起庚子(二八○)尽戊申(二八八)凡九年
武帝太康元年至九年
卷第八十二晋纪四起己酉(二八九)尽戊午(二九八)凡十年
武帝太康十年惠帝永熙元年元康元年至八年
卷第八十三晋纪五起己未(二九九)尽褒申(三○○)凡一年
惠帝元康九年永康元年
卷第八十四晋纪六起辛酉(三○一)尽壬戌(三*一)凡一年
惠帝永宁元年太安元年
卷第八十五晋纪七起癸亥(二一三)尽甲子(二一四)凡二年
惠帝太安二年永兴元年
卷第八十六晋纪八起乙丑(二一五)尽戊辰(二一八)凡四年
惠帝永兴二年光熙元年怀帝永嘉元年至二年
卷第八十七晋纪九起己巳(二一九)尽辛未(二二一)凡三年
怀帝永嘉三年至五年
卷第八十八晋纪十起壬申(二二二)尽憋酉(三一二一)凡二年
怀帝永嘉六年愍帝建兴元年
卷第八十九晋纪十一起甲戍(二二四)尽丙子(三一六)凡一二年
愍帝建兴二年至四年
卷第九十晋纪十二起丁丑(二二七)尽戊寅(二二八)凡二年
元帝建武元年大兴元年
卷第九十一晋纪十三一起己卯(二二九)尽辛巳(二二二)凡三年
元帝太兴二年至四年
卷第九十二晋纪十四起壬午(二二二一)尽憋未(二二三一)凡二年
元帝永昌元年明帝太宁元年
卷第九十三一晋纪十五起甲申(二二一四)尽丁�(二二一七)凡四年
明帝太宁二年至三年成帝咸和元年至二年
卷第九十四晋纪十六起戊子(三二八)尽辛卯(三三一)凡四年
成帝咸和三年至六年
卷第九十五晋纪十七起壬辰三三一)尽丁酉三三七)凡六年
成帝咸和七年至九年咸康元年至三年
卷第九十六晋纪十八起戊戌(二三一八)尽辛丑(二一四一)凡四年
成帝咸康四年至七年
卷第九十七晋纪十九起壬寅(二一四二)尽丁未(二一四七)凡六年
成帝咸康八年康帝建元元年至二年穆帝永和元年至三年
卷第九十八晋纪一一十起戊申(二一四八)尽褒戌(二一五○)凡三年
穆帝永和四年至六年
卷第九十九晋纪一一十一起辛亥(一二五一)尽甲寅(二一五四)凡四年
穆帝永和七年至十年
卷第一百晋纪一一十一一起乙卯(三五五)尽己未(一二五九)凡五年
穆帝永和十一年至十二年升平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一晋纪一一十二一起庚申(三六○)尽戊辰(三六八)凡九年
穆帝升平四年至五年哀帝隆�元年兴宁元年至三年海西公太和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一一晋纪一一十四起己巳(一二六九)尽褒午(二一七○凡二年
海西公太和四年至五年
卷第一百二一晋纪一一十五起辛未(一二七一)尽乙亥(三七五)凡五年
简文帝咸安元年至二年孝武帝宁康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四晋纪二十六起丙子(二一七六)尽壬午(二一八二)凡七年
孝武帝太元元年至七年
卷第一百五晋纪二十七起癸未(三八三)尽甲申(三八四凡二年
孝武帝太元八年至九年
卷第一百六晋纪一一十八起乙酉(三八五)尽丙戌(二一八六)凡二年
孝武帝太元十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百七晋纪一一十九起丁�(二一八七)尽辛卯(二一九一)凡五年
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至十六年
卷第一百八晋纪二一十起壬辰(二一九二)尽丙申(一二九六)凡五年
孝武帝太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一百九晋纪三十一丁酉(二一九七)一年
安帝隆安元年
卷第一百一十晋纪三十二戊戌(三九八)一年
安帝隆安二年
卷第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起己亥(二一九九)尽褒子(四○○)凡一年
安帝隆安三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起辛丑(四○一)尽壬寅(四○二)凡二年
安帝隆安五年元兴元年
卷第一百一十二一晋纪二一十五起癸卯(四○三)尽甲辰(四○四)凡二年
安帝元兴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起乙巳(四○五)尽戊申(四○八)凡四年
安帝义熙元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一十五晋纪三一十七起己酉(四○九)尽褒戌(四一○)凡二年
安帝义熙五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起辛亥(四一一)尽甲寅(四一四)凡四年
安帝义熙七年至十年
卷第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起乙卯(四一五)尽丙辰(四一六)凡二年
安帝义熙十一年至十二年
卷第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起丁巳(四一七)尽己未(四一九)凡三年
安帝义熙十三年至十四年恭帝元熙元年
卷第一百一十九宋纪一起庚申(四二○)尽憋亥(四一三一)凡四年
武帝永初元年至三年管阳王景平元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宋纪一一起甲子(四二四)尽丁卯(四二七)凡四年
文帝元嘉元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一宋纪二一起戊辰(四二八)尽褒午(四三○)凡三年
文帝元嘉五年至七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一一宋纪四起辛未(四三一)尽乙亥(四三五)凡五年
文帝元嘉八年至十二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二一宋纪五起丙子(四三六)尽辛巳(四四一)凡六年
文帝元嘉十三年至十八年
卷第第一百一一十四宋纪十六起壬午(四四二)尽丙戌(四四六)凡五年
文帝元嘉十九年至二十三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五宋纪七起丁�(四四七)尽褒寅(四五○)凡四年
文帝元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卷第一百二十六宋纪八起辛卯(四五一)尽壬辰(四五二)凡二年
文帝元嘉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
卷第一百二十七宋纪九癸巳(四五一二)一年
文帝元嘉三十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八宋纪十起甲午(四五四)尽戊戍(四五八)凡五年
孝武帝孝建元年至三年大明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百一一十九宋纪十一起己亥(四五九)尽甲辰(四六四)凡六年
孝武帝大明三年至八年
卷第一百三十宋纪十二乙巳(四六五)一年
明帝泰始元年
卷第一百三十一宋纪十三丙午(四六六)一年
明帝泰始二年
卷第一百二一十二宋纪十四起丁未(四六七)尽褒戌(四七○凡四年
明帝泰始三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三十三宋纪十五起辛亥(四七一)尽乙卯(四七五)凡五年
明帝泰始七年泰豫元年苍梧王元徽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三十四宋纪十六起丙辰(四七六)尽戊午(四七八)凡一二年
苍梧王元徽四年顺帝�明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百二一十五齐纪一起己未(四七九)尽憋亥(四八三)凡五年
高帝建元元年至四年武帝永明元年
卷卷第一百三一十六齐纪一一起甲子(四八四)尽己巳(四八九凡六年
武帝永明二年至七年
卷第一百三一十七齐纪三一起庚午(四九○)尽壬申(四九二)凡年
武帝永明八年至十年
卷第一百三十八齐纪四癸酉(四九三)一年
武帝永明十一年
卷第一百二一十九齐纪五甲戌(四九四)一年
明帝建武元年
卷第一百四十齐纪六起乙亥(四九五)尽丙子(四九六)凡二年
明帝建武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四十一齐纪七起丁丑(四九七)尽戊寅(四九八)凡二年
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
卷第一百四十二齐纪八己卯(四九九)一年
东昏侯永元元年
卷第一百四十三齐纪九庚辰(五○○)一年
东昏侯永元二年
卷第一百四十四齐纪十辛巳(五○一)一年
和帝中兴元年
卷第一百四十五梁纪一起壬午(五○二)尽甲申(五○四)凡三年
武帝天监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纪一一起乙酉(五○五)尽丁�(五○七)凡三年
武帝天监四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纪三一起戊子(五○八)尽甲午(五一四凡七年
武帝天监七年至十三年
卷第一百四十八梁纪四起乙未(五一五)尽戊戌(五一八)凡四年
武帝天监十四年至十七年
卷第一百四十九梁纪五起己亥(五一九)尽憋卯(五三二)凡五年
武帝天监十八年普通元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五十梁纪六起甲辰(五二四)尽乙巳(五二五)凡二年
武帝普通五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五十一梁纪七起丙午(五二六)尽丁未(五二七)凡二年
武帝普通七年大通元年
卷第一百五十二梁纪八戊申(五二八)一年
武帝大通二年
卷第一百五十三梁纪九己酉(五二九)一年
武帝中大通元年
卷第一百五十四梁纪十庚戌(五三○)一年
武帝中大通二年
卷第一百五十五梁纪十一起辛亥(五三一)尽壬子(五一三一)凡二年
武帝中大通三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起癸丑(五三二)尽甲寅(五三四)凡二年
武帝中大通五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起乙卯(五三五)尽丁巳(五一二七)凡三年
武帝大同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起戊午(五三八)尽甲子(五四四)凡七年
武帝大同四年至十年
卷第一百五十九梁纪十五起乙丑(五四五)尽丙寅(五四六)凡二年
武帝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
卷第一百六十梁纪十六丁卯(五四七)一年
武帝太清元年
卷第一百六十一梁纪十七戊辰(五四八)一年
武帝太清二年
卷第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己巳(五四九)一年
武帝太清三年
卷第一百六十三梁纪十九庚午(五五○)一年
简文帝大宝元年
卷第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起辛未(五五一)尽壬申(五五二)凡二年
简文帝大宝二年元帝承圣元年
卷第一百六十五梁纪二十一起癸酉(五五二一)尽甲戌(五五四)凡二年
元帝承圣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六十六梁*二十二起乙亥(五五五)尽丙子(五五六)凡二年
敬帝绍泰元年太平元年
卷第一百六十七陈纪一起丁丑(五五七)尽己卯(五五九)凡三年
武帝永定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六十八陈纪二起庚辰(五六○)尽壬午(五六二)凡三年
文帝天嘉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六十九陈纪三一起癸未(五六三)尽丙戌(五六六)凡四年
文帝天嘉四年至六年天康元年
卷第一百七十陈纪四起丁�(五六七)尽辛卯(五七一)凡五年
临海王光大元年至二年宣帝太建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七十一陈纪五起壬辰(五七二)尽甲午(五七四)凡三年
宣帝太建四年至六年
卷第一百七十二陈纪六起乙未(五七五)尽丙申(五七六)凡二年
宣帝太建七年至八年
卷第一百七十三陈纪七起丁酉(五七七)尽己亥(五七九)凡三年
宣帝太建九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百七十四陈纪八庚子(五八○)一年
宣帝太建十二年
卷第一百七十五陈纪九起辛丑(五八一)尽憋卯(五八三)凡三年
宣帝太建十三年至十四年长城公至德元年
卷第一百七十十六陈纪十起甲辰(五八四)尽戊申(五八八)凡五年
长城公至德二年至四年祯明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百七十七隋纪一起己酉(五八九)尽辛亥(五九一)凡三年
文帝�皇九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百七十八隋纪二起壬子(五九二)尽己未(五九九)凡八年
文帝�皇十二年至十九年
卷第一百七十九隋纪三起庚申(六○○)尽憋亥(六○三)凡四年
文帝�皇二十年仁寿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八十隋纪四起甲子(六○四)尽丁卯(六○七)凡四年
文帝仁寿四年炀帝大业元年至三年
卷第一百八十一隋纪五起戊辰(六○八)尽壬申(六一二)凡五年
炀帝大业四年至八年
卷第一百八十一一隋纪六起癸酉(六二二)尽乙亥(六一五)凡三年
炀帝大业九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百八十三隋纪七起丙子(六一六)尽丁丑(六一七)五月凡一年有奇
炀帝大业十二年恭帝义宁元年
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纪八起丁丑(六一七)六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恭帝义宁元年
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起戊寅(六一八)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
高祖武德元年
卷第一百八十六唐纪二起戊寅(六一八)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武德元年
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纪三起己卯(六一九)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高祖武德二年
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起己卯(六一九)十一月尽辛巳(六一二)一一月凡一年有奇
高祖武德二年至四年
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起辛巳(六一二)一二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武德四年
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起壬午(六一二一)尽甲申(六一一四)五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武德五年至七年
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起甲申(六一一四)六月尽丙戌(六一一六)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武德七年至九年
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纪八起丙戌(六一一六)九月尽戊子(六一一八)七月凡二年
高祖武德九年太宗贞观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起戊子(六一一八)九月尽辛卯(六八二二)凡一二年有奇
太宗贞观二年至五年
卷第一百九十四唐纪十起壬辰(六二二一)尽丁酉(六二一七)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贞观六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起丁酉(六一二七)五月尽褒子(六四○)凡三年有奇
太宗贞观十一年至十四年
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一一起辛丑(六四一)尽憋卯(六四三)一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贞观十五年至十七年
卷第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一起癸卯(六四三)四月尽乙巳(六四五)五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贞观十七年至十九年
卷第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起乙巳(六四五)六月尽戊申(六四八)一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
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起戊申(六四八)四月尽乙卯(六五五)九月凡七年有奇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至六年
卷第一一百唐纪十六起乙卯(六五五)十月尽壬戌(六六二)七月凡六年有奇
高宗永徽六年显庆元年至五年龙朔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一唐纪十七起壬戌(六六一一)八月尽褒午(六八七○)凡八年有奇
高宗龙朔二年至三年麟德元年至二年乾封元年至二年总章元年至二年咸亨元年
卷第二百二唐纪十八起辛未(六七一)尽辛巳(六八一)凡十一年
高宗咸亨二年至四年上元元年至二年仪凰元年至三年调露元年永隆元年开耀元年
卷第一一百二一唐纪十九起壬午(六八二)尽丙戌(六八六)凡五年
高宗永淳元年弘道元年则天后光宅元年垂拱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百四唐纪二十起丁�(六八七)尽辛卯(六九一)凡五年
则天后垂拱三年至四年永昌元年天授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百五唐纪一一十一起壬辰(六九二)尽丙申(六九六)凡五年
则天后长寿元年至二年延载元年天册万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
卷第一一百六唐纪一一十一一起丁酉(六九七)尽褒子(七○○)六月凡三年有奇
则天后神功元年圣�元年至二年久视元年
卷第一一百七唐纪一一十三起庚子(七○○)七月尽乙巳(七○五)正月凡四年有奇
则天后久视元年长安元年至四年中宗神龙元年
卷第一一百八唐纪二十四起乙巳(七○五)一一月尽丁未(七○七)凡二年有奇
中宗神龙元年至二年景龙元年
卷第二百九唐纪二十五起戊申(七○八)尽褒戌(七一○)七月凡二年有奇
中宗景龙二年至三年睿宗景云元年
卷第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起庚戌(七一○)八月尽憋丑(七三二)凡三年有奇
睿宗景云元年至二年玄宗先天一元年开元元年
卷第一一百一十一唐纪一一十七起甲寅(七一四)尽丁巳(七一七)凡四年
玄宗开元二年至五年
稻碲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起戊午(七一八)尽乙丑(七二五)凡八年
仔开元六年至十三年
淼谝灰话僖皇��惶萍鸵灰皇�牌鸨��ㄆ叨��┚”镉希ㄆ呷��┓舶四? 玄宗开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一一百一十四唐纪三一十起甲戌(七三四)尽辛巳(七四一)凡八年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
卷第一一百一十五唐纪三一十一起壬午(七四二)尽丁�(七四七)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玄宗天宝元年至六载
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纪二一十二起丁�(七四七)十二月尽憋巳(七五三)凡六年有奇
玄宗天宝六载至十二载
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起甲午(七五四)尽丙申(七五六)四月凡二年有奇
玄宗天宝十三载至十四载肃宗至德元载
卷第一一百一十八唐纪三一十四起丙申(七五六)五月尽九月不满一年
膺宗至德元载
卷第一一百一十九唐纪三一十五起丙申(七五六)十月尽丁酉(七五七)闰八月不满一年
肃宗至德元载至二载
卷第一一百一一十唐纪三一十六起丁酉(七五七)九月尽戊戌(七五八)凡一年有奇
肃宗至德二载乾元元年
卷第一一百一一十一唐纪三一十七起己亥(七五九)尽褒子(七六○)凡二年
肃宗乾元二年上元元年
卷第二百二十二唐纪三十八起辛丑(七六一)尽憋卯(七六三)六月凡二年有奇
肃宗上元二年宝应元年代宗广德元年
卷第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起癸卯(七六三)七月尽乙巳)七六五)十月凡二年有奇
代宗广德元年至二年永泰元年
卷第二百一一十四唐纪四十起乙巳(七六五)闰十月尽憋丑(七七三)凡八年有奇
代宗永泰元年大历元年至八年
卷第二百一一十五唐纪四十一起甲寅(七七四)尽己未(七七九)七月凡五年有奇
代宗大�九年至十四年
卷第二百一一十六唐纪四十二起己未(七七九)八月尽辛酉(七八一)五月凡一年有奇
代宗大�十四年德宗建中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一一十七唐纪四十三一起辛酉(七八一)六月尽壬戌(七八二)凡一年有奇
德宗建中二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二十八唐纪四十四起癸亥(七八三)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德宗建中四年
卷第二百一一十九唐纪四十五起癸亥(七八三)十一月尽甲子(七八四)正月不满一年
德宗建中四年兴元元年
卷第一一百一二十唐纪四十六起甲子(七八四)一一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德宗兴元元年
卷第一一百三一十一唐纪四十七起甲子(七八四)五月尽乙丑(七八五)七月凡一年有奇
德宗兴元元年贞元元年
卷第一一百三一十一一唐纪四十八起乙丑(七八五)八月尽丁卯(七八七)七月凡二年
德宗贞元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三一十三一唐纪四十九起丁卯(七八七)八月尽辛未(七九一)凡四年有奇
德宗贞元三年至七年
卷第一一百三一十四唐纪五十起壬申(七九二)尽甲戌(七九四)五月凡二年有奇
德宗贞元八年至十年
卷第一一百三一十五唐纪五十一起甲戌(七九四)六月尽褒辰(八○○)凡六年有奇
德贞元十年至十年
卷第一一百三一十六唐纪五十一一起辛巳(八○一)尽乙酉(八○五)凡五年
德宗贞元十七年至二十年顺宗永贞元年
卷第二百三十七唐纪五十三起丙戌(八○六)尽己丑(八○九)六月凡三年有奇
�宗元和元年至四年
卷第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起己丑(八○九)七月尽壬辰(八三)九月凡三年有奇
�宗元和四年至七年
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起壬辰(八三)十月尽丙申(八一六)凡四年有奇
�宗元和七年至十一年
卷第一一百四十唐纪五十六起丁酉(八一七)尽己亥(八一九)正月凡二年有奇
�宗元和十二年至十四年
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起己亥(八一九)二月尽辛丑(八二一)六月凡二年有奇
�宗元和十四年至十五年穆宗长庆元年
卷第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起辛丑(八二一)七月尽壬寅(八二二)凡一年有奇
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百四十三一唐纪五十九起癸卯(八二三)尽戊申(八二八)凡六年
穆宗长庆三年至四年敬宗实历元年至二年文宗太和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起己酉(八二九)尽憋丑(八三三一)凡五年
文宗太和三年至七年
卷第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起甲寅(八三四)尽丁己(八一二七)凡四年
文宗太和八年至九年开成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四十六唐纪六十二起戊午(八三八)尽壬戌(八四二)凡五年
文宗开成三年至五年武宗会昌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起癸亥(八四三)尽甲子(八四四)七月凡一年有奇
武宗会昌三年至四年
卷第二百四十八唐纪六十四起甲子(八四四)闰七月尽己己(八四九)凡五年有奇
武宗会昌四年至六年宣宗大中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起庚午(八五○)尽己卯(八五九)凡十年
宣宗大中四年至十三年
卷第二百五十唐纪六十六起庚辰(八六○)尽丁�(八六七)凡八年
懿宗咸通元年至八年
卷第二百五十一唐纪六十七起戊子(八六八)尽己丑(八六九)凡二年
懿宗咸通九年至十年
卷第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起庚寅(八七○)尽丙申(八七六)凡七年
懿宗咸通十一年至十四年僖宗乾符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五十三唐纪六十九起丁酉(八七七)尽褒子(八八○)十月凡三年有奇
僖宗乾符四年至六年广明元年
卷第二百五十四唐纪七十起庚子(八八○)十一月尽壬寅(八八二)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广明元年中和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起壬寅(八八二)五月尽甲辰(八八四)五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中和二年至四年
卷第一一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一一起甲辰(八八四)六月尽丁未(八八七)一二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中和四年光启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五十七唐纪七十三起丁未(八八七)四月尽戊申(八八八)凡一年有奇
僖宗光启三年文德元年
卷第二百五十八唐纪七十四起己酉(八八九)尽辛亥(八九一)凡三年
昭宗龙纪元年大顺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五十九唐纪七十五起壬子(八九二)尽甲寅(八九四)凡三年
昭宗景福元年至二年乾宁元年
卷第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起乙卯(八九五)尽丙辰(八九六)凡二年
昭宗乾宁二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六十一唐纪七十七起丁巳(八九七)尽已未(八九九)凡三年
昭宗乾宁四年光化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六十二唐纪七十八起庚申(九○○)尽辛酉(九○一)凡二年
昭宗光化三年天复元年
卷第二百六十三一唐纪七十九起壬戌(九○二)尽憋亥(九○三)正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天复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一百六十四唐纪八十起癸亥(九○三)一一月尽甲子(九○四)闰四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天复三年天右元年
卷第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起甲子(九○四)五月尽丙寅(九○六)凡二年有奇
昭宗天右元年昭宣帝天右二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起丁卯(九○七)尽戊辰(九○八)七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开平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起戊辰(九○八)八月尽辛未(九二)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开平二年至四年乾化元年
卷第二百六十八后梁纪三起辛未(九二)三月尽憋酉(九三一)十一月凡二有奇
太祖乾化元年至二年均王乾化三年
卷第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起癸酉(九三一)十二月尽丁丑(九一七)六月凡二年有奇
均王乾化三年至四年贞明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七十后梁纪五起丁丑(九一七)七月尽己卯(九一九)九月凡二年有奇
均王贞明二年至五年
卷第二百七十二后梁纪六起己卯(九一九)十月尽壬午(九三一)凡二年有奇
均王贞明五年至六年龙德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七十二后唐纪一癸未(九三二)一年
庄宗同光元年
卷第二百七十三后唐纪二起甲申(九二四)尽乙酉(九二五)十月凡一年有奇
庄宗同光二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七十四后唐纪三起乙酉(九二五)十一月尽丙戌(九二六)三月不满一年
庄宗同光三年明宗天成元年
卷第二百七十五后唐纪四起丙戌(九二六)四月尽丁�(九二七)六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天成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七十六后唐纪五起丁�(九二七)七月尽己丑(九二九)凡二年有奇
明宗天成二年至四年
卷第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起庚寅(九二○)尽壬辰(九三二)六月凡二年有奇
明宗长兴元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七十八后唐纪七起壬辰(九三二)七月尽甲午(九三四)闰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长兴三年至四年潞王清泰元年
卷第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起甲午(九三四)一月尽乙未(九三五)凡一年有奇
潞王清泰元年至二年
卷第二百八十后晋纪一丙申(九三六)一年
高祖天福元年
卷第二百八十一后晋纪二起丁酉(九三七)尽戊戌(九三八)凡二年
高祖天福二年至三年
卷第二百八十二后晋纪三起已亥(九三九)尽辛丑(九四一)凡一二年
高祖天福四年至六年
卷第二百八十三后晋纪四起壬寅(九四二)尽甲辰(九四四)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天福七年齐王天福八年开运元年
卷第一一百八十四后晋纪五起甲辰(九四四)二月尽乙巳(九四五)七月凡一年有奇
齐王开运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百八十五后晋纪六起乙巳(九四五)八月尽丙午(九四六)凡一年有奇
齐王开运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一百八十六后汉纪一起丁未(九四七)正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高祖天福十二年
卷第二百八十七后汉纪二起丁未(九四七)五月尽戊申(九四八)一一月不满一年
高祖天福十二年乾右元年
卷第一一百八十八后汉纪三一起戊申(九四八)三一月尽已酉(九四九)凡一年有奇
高祖乾右元年隐帝乾右二年
卷第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庚戌(九五○)一年
隐帝乾右三年
卷第二百九十后周纪二起辛亥(九五)尽壬子(九五二)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广顺元年至二年
卷第一一百九十一后周纪一一起壬子(九五二)九月尽甲寅(九五四)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广顺二年至三年显德元年
卷第一一百九十一一后周纪三起甲寅(九五四)五月尽丙辰(九五六)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显德元年世宗显德二年至三年
卷第一一百九十三后周纪四起丙辰(九五六)三月尽丁巳(九五七)凡一年有奇
世宗显德三年至四年
卷第一一百九十四后周纪五起戊午(九五八)尽已未(九五九)凡二年
世宗显德五年至六年
进书表
奖谕诏书
校勘人姓名
附录通监释文辩误
卷第一通监一至十六
卷第二通监十七至五十五
卷第三通监五十六至七十二
卷第四通监七十三至九十六
卷第五通监九十七至一百十九
卷第六通监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一
卷第七通监一百四十二至一百六十七
卷第八通监一百六十八至一百八十七
卷第九通监一百八十八至二百七
卷第十通监二百八至二百三十二
卷第十一通监二百三十三至二百五十七
卷第十二通监二百五十八至二百九十四
后序
重刊元本资治通监后序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由中华书局出版。

前言

插图:

内容概要

作者:(宋代)司马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比美。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资治通鉴(全10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春秋》夫子所作。夫子不见用于世,遂退而著《春秋》,以笔传己之道,立千古之正论。《史记》太史公所作。太史公上论不和主意,受腐刑,遂退而著《史记》,为千古文章之极。此二书,无论质量、地位,自不必谈。然有一点需注意,此二书皆为私人所作,有所抑扬。读《春秋》者,夫子之门徒也;读《史记》者,太史公之同类也。皆非为君所作。中国人对于史之重视与解释,异于他国。世论“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经不可同日语也”此等史实亦有之,然非国史之正统。国人著史者,其本不止为记事。盖以读史方知历代之事,其兴也有因,其亡也有因,不读史何以知之。知其因,方可为君,方可为臣,方可为人。历朝历代之兴亡,实有天命,然此非我辈可知。除此,其因虽多,要之最重要一点,实在君之一人。君明则国治,君昏则国乱,此乃中国式封建集权社会之本质。(亦有君甚明,然大厦将倾,己亦无可奈何者,然甚少)。君不知治国之事、兴亡之理,何以畜群臣、何以驭天下。而知此之法,唯有读史,知过往之事,知过往之情,方能知之。且史书,为学者亦当读之,读史终较读经较易入门,其一也;经读过多则易成腐儒,其二也。且君子之读书,本为先知世事,进而能自立于世,进而能有益于世,上则能辅君以治国,下则能知世事以自善其身。《春秋》《史记》之后,传于世之佼佼者,唯《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宋之司马光所作。温公受君命而集合群贤以纂此书“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遍略历代旧史,旁採诸家传记,删繁去宂,举要提纲,纂成《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上起战国,下终五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间,贤君、令主、忠臣、义士、志士、仁人,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其于前言往行,盖兼畜而不遗矣;其于裁量庶士,盖拟议而有准矣。士之生也,苟无意于斯世则已;如其抱负器业,未甘空老明时,将以奋发而有为也,其于是书,可不熟读而深考之乎!”此书又有天台胡身之为之注。胡氏,宋史无传,受父命释《通鉴》三十年,兵难,稿三失,然注此书,谨严至极,后人读《通鉴》者,皆受胡注所益。温公尚食国粟,胡氏则一生飘渺,传于后世者唯此书之注。然古之典籍传于后世者,注之者甚多,而《通鉴》通注者唯胡氏一家,盖后人望之,知己之不可及,遂退注之之心。胡氏若地下有灵,视此当含笑九泉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之、知之、志之,习圣人之学,知往昔之事,而终能自立于世,终能有益于世者,方可称君子,方可称大丈夫!初稿于09年2月25日...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内容很好,很值得收藏
  •     中华书局的版本非常好,装帧很出色,阅读令人愉快。
  •     应该要好好看看
  •     很好的一套书,里面也有胡三省的批注,就是印刷质量太次,勉强能看,纸张比较薄,有的地方粘的还不是很牢靠,总体来说,一般。
  •     这是我精选的藏书之一
  •     关注了很久,好不容易等降价马上就买了。这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好书,包装不错,单册包装,很精致。书的内容毋庸置疑,一直希望有一套繁体竖排的书,好感受传统文学的气息。只不过印刷不怎么样,好象是翻印的,字迹有点淡,这是唯一的遗憾,不过这个价也算值了。等儿子长大给他准备的。
  •     估计好看好久,繁体竖排还是有难度的。
  •     本人收藏为中国文史出版社10卷白话版本
  •     繁体竖排版,看起来比较累
    人名、地名等加下划线标识
    塑封包装,完好无损
    整体十分满意
  •     书籍保护得很好。谢谢。货品价廉物美。
  •     繁体竖版。如果没有绝对的自信和文字基础我看还是买别的版本吧。我看了第一本的十分之一就放弃了,因为底子太差。装订很好,硬外壳。适合收藏。单是胡三省的注也很值得购买的。我最近刚买了套柏杨白话的36册,感觉看起来还算不太辛苦。看完了了,再来看繁体竖排吧。
  •     内容还是不错的,胡三省校注的,只是印刷质量差了点,印得不精致。不过,还是很喜欢。
  •     补记
  •     重要的历史类丛书,字体清晰,包装也好
  •     繁体精装,建议有古文基础的购买。
  •     想要收藏
  •     收到了,用两层纸箱包装,册数核对无误,很满意!(我是324元买的,想不到又降价了,)精装本的确不同!
  •     汉字不应该简化,繁体才是正道
  •     这套书很好,各方面均完美
  •     梁启超说,读温公的《资治通鉴》有飞动的感觉。吕思勉说,读此书需是胡三省注方佳。于是购之,果然不同凡响。
  •     太多了!太丰富了!
    我觉得买来简直就是给别人看的!
  •     家里会有这样的书也真是奇怪。
  •     买了后翻翻,内容这么多,当然不是随便可以几周看完的。都是文言文的,没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的朋友最好不要买。

    输的质量很多错,可以漫漫看,可以留给儿子,孙子,可以一直用下去,就算是一种投资了吧。
  •     卓越的组合书和单独买同样的书,在价格上根本没什么变化,或者说基本没什么变化,那么请问,组合书的意义何在?既然没有意义,干什么还要打一个貌似促销或者降价的幌子?还有,卓越曾经说,同样的书,如果本家的价格比别家的高一分都自罚。现在看来,很多商品都不是高一分两分的事了。但是从来都不知道卓越自罚或者检讨过。可见,商家的话不可信!既然守不住承诺,那么,请别轻易承诺!伤害那些会信以为真的善良的心!
  •     书很厚,占空间大,适合老板装点办公室
  •     校点好,印刷好,质量帅呆了!
  •     书很好。就是有点贵。印刷也不错。关键是繁体。很诱人。不过,淘宝网有往年印刷的,也不错,但价格估计在300元左右,也可考虑。
  •     暂且放一放,有机会在研读~
  •     买了两套,送人一套
  •     三年前从熟人书店里买的,原来说的是二十册的,后来居然变成了硬封十册,打折下来也就没有比Z.cn核算多少。每次去上课都要多带一半的重量。一个人讲两周来读到了哪儿,什么感想,有什么问题,然后师父挨个的解释。丸子与我轮着讲,加上师父三个人上课到中午十二点去吃饭。。。想起来很温馨。留了一本读通鉴的笔记本。
  •     书是好书,就是太贵了。
  •     我前几天在别的网上买了一套。刚收到货就发现卓越网有货且价格更便宜,于是下单退掉了的那套,重新在卓越订购了一套,10册中华书局版的不是如上面所介绍的那样是平装,而是精装的,质量很好!但在收到货后拆开塑封后才发现其中几册精装的背脊处似有裂痕,要求换货,换货!却被告知:现在已暂时缺货,只能退货,郁闷哦!
  •     就看准这个版本了。。。就是有些贵。。。300左右多好啊。。。
  •     不错,书是分册用塑料膜包裹,竖排繁体,纸质还行,印刷一般
  •     一直很想买终于买到了
  •     新华书店去了好多次,价格太高没舍得买,当当书店也天天游览,价格也不低,也没下单。前几天当当的活动价一下少了近百元,比新华书店少180多元,赶快下订单,三天就送到家了,包装一点没得问题,书一点都没损伤,印刷非常完美,字迹非常清晰,太棒了,值得收藏。谢谢中华书局,谢谢当当!
  •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为此书提交的评论内容都不显示。
  •     很是喜欢,非常值得收藏
  •     2010,9次印刷,北京白帆印刷,纸张和装帧质量都不错,比平装好多了。墨迹不是很重,不过不影响阅读。很开心。一直以来很想拥有,但是囊中羞涩。最后咬咬牙,买了,想想买的心愿,不在乎那几十几十的便宜了,早拥有早受益。
  •     一篇读罢头飞雪 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 流遍了 郊原血
  •     花了十个月,用了几百个小时读完,感觉很值
  •     伟大的汉文化,汉籍经典!
  •     影印版,不太清晰,但是勉强能看,尚可,要是不是影印的就好了,不过,也满足了~~
  •     耗时一年多,终于看完了这套书。非常经典的一个版本,印刷很正,没有什么错误,性价比相当高。繁体竖排的经典版本,值得真正感兴趣的人买来阅读。
  •     中华书局的书 印刷 纸质都不怎样的 但是 出于对这本书本身的喜欢 4颗星绝对值
  •     年轻时候在家中书架上翻出的.那时候看不懂.
  •     非常好,就是贵了点
  •     最偉大的編年史
  •     这套书翻印自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一版元刊胡注本《资治通鉴》全十册。这大约是我们能在市场上买到的最好的版本了。书拿到以后,我粗略地翻看了全部10本,总体来说,还是相当满意的。大概是影印的原因,印刷质量不能说上乘,个别章节墨迹比较淡,但是并不影响阅读。考虑到这个版本的种种优点,影印的这套书也是相当可取的,因为影印的好处就在于不需要重新排版,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原版本的特点。这套元刊胡注本的《资治通鉴》,版本好,当年出版时的校对都堪称大家,据说全书印刷错误甚少,所以即使是影印的,我觉得也不错。纸张略显薄了一点儿,但也可接受。很多网友对20册平装本有不少抱怨,我在这套10册精装本上没有看到类似的问题。繁体竖排,对读者文化功底的要求是高了些,不过耐着性子看下去,就可渐入佳境。我在买这套书之前也买了某出版社的简体版本,虽然号称精装,但纸张、印刷等并不比这个版本好,虽然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接近万分之四的错字率却让我大为失望。中华书局的这套书,应该不会给读者带来如此烦恼。不过,作为这么重要的历史典籍,这套书的纸张和印刷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中华书局应该能做的更好。
  •     可惜我还没有看正文,。给别人买的,等他的电子版出来吧
  •     资治通鉴版本很多,但只有中华书局版本可予经典之名。勿庸讳言,现在所有的出版社,都是纸质价高,包括中华书局亦如此。不过这套书总体纸质还不错。虽是几十年前的排印本,但总体不错。值得拥有。
  •     精装漂亮,爱不释手!
  •     好书,装帧也很好
  •     印刷质量不错,关于大部头的书,要求不高,排版好,纸张过的去就可以了,内容不会有很大的偏差.
  •     开卷有益类。
  •     大约有生之年能读完。
  •     史学经典,值得收藏!中华版印刷装帧精美,好社出好书。
  •     纸张印刷都不错!~呵呵,每天上课用的!~
  •     买回来才看到第2册,注的内容多,看的慢,是好书是的到时间检验的,不是我辈所敢发表意见的。发现第2册书脊包胶不是很好。
  •     读书要在静心,与环境关系不大。想当年单身寄居在少年宫楼梯间,早晨闻着煤气醒来,夜里听着远隔壁极其生猛的叫床声入睡,饶是如此,还是一口气读了半部通鉴。
  •     刚才收到书了,是平邮的,包装的还可以。
    打开看了一下,印刷还行,这下自己总算心满意足了。
    是繁体竖排的,有胡三省的音注,比较适合真正想看该书的人。
  •     史学经典,煌煌巨著。案头必备典籍
  •     读通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魏晋南北朝部分读完。
  •     好是好,但是10卷本太不易携带翻阅了,是一大缺点,中华书局新版资治通鉴精装本已经改正了这一问题,与平装本一样,拆成20卷了。
  •     包装还好。中华书局版的,由一群超牛人点校,权威性自不必说,但是就是太厚,不方便阅读。不过倒是是收藏的首选。
  •     辅以拿到这个沉甸甸的包装箱非常兴奋。
    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来读完它,并有所收获。
    包装很好,外面有包装袋封装,里面有当当专用的纸箱,
    书籍则是每一本都是塑封起来的,包装的没有问题。运送也很妥帖。
    这次的购书经历还是非常开心的。

    借助别人的账号买到了这个著作,可是发现有反劵活动。

    哈哈,错过了。要是能给我反劵就好了。
  •     内容、装帧都不错,快递送的也快,包装很坚固
  •     很不错。但是印刷比较差,看个几年吧。
  •     累死我了
  •     是对中国历史有兴趣者的必读书。司马光论才气,是对得起太史公的姓氏的,呵呵
  •     发货快捷,没有损坏。印刷也还可以,读起来有感觉
  •     还没来的急看,不过估计要看很久啊
  •     资治通鉴(全10册)(精),请放一页书的图片,谢谢!
  •     昨天我还发书评抱怨当当一夜之间价格调高,现在就又调回来了。不能再错过,毫不犹豫地拍下。感觉很爽,哈哈。
  •     我想 我的奇葩的版本应该是 盗版人家的 连个注解都没有 上初中的时候都看出翔了···其实没有怎么看懂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培根烤肉
  •     这个版本市面上已不多,随着新版本的出现,估计以后较难买到。正体直排,传统字形,符合我的口味。
  •     当当网在武汉有仓库,发货速度快,对我这个湖北人来书太方便了。《资治通鉴》当然是好书。有人说“好书胜过一个好大学”,知识的大门向每一个求知的人敞开。
    希望贵店货源充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