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0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08664460
作者:[美] 陆威仪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三卷。一直以来,唐朝堪称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所达到的成就,远非其他朝代所能匹敌。作者陆威仪抓住唐帝国疆域扩张到极限时的这一充满活力的时期,选择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诸层面,重点从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文学、绘画、陶瓷等)等面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
【编辑推荐】
【西方著名汉学家写给大家的新唐史】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教授凭一己之力、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唐史新作,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唐史首选必读;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为大众读者阅读唐史之首选;唐史专家张国刚、郝春文、刘后滨联袂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唐史】陆威仪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汲取50年来唐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全球史的崭新视角,利用新材料新方法,真正做到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唐朝历史,涵括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女性史、民族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重新思考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
【全面揭示唐代重大社会变革,开启后期帝制时代】全书围绕唐朝发生的巨大变革而展开,指出“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社会诸多领域发生的重要变化,并将其贯穿到各个章节,不仅将唐朝作为整个帝制时代的转折这一重要特色勾勒得淋漓尽致,而且写出了一部多姿多彩、熠熠生辉的新唐史。
―――――――――
【专题叙事,细节丰富,印象深刻】全书分为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乡村、宗族、宗教、文化以及外部世界等10个专题,通过大量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以及对轶事、诗歌、图片的灵活运用,简洁的文风、生动的语言、极强的故事性和启发性,成就了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唐史。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著名汉学家,“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权威、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德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写给西方读者阅读的一本概要性唐史著作,其谋篇布局不拘套路,抓住主要问题,不求面面俱到,有自己的独特叙事框架。有些内容,作者陆威仪教授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心得,有些内容则比较充分地综合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观察问题的视角独具一格,加上翻译语言和概念上的格义效应,在整体叙事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为他山之石,对于国内读者有不可多得的参考意义。本书还保留了作者引用文献的出处,对于国内同行了解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无裨益。值得向读者诸君郑重推荐!
——张国刚,唐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通过对唐代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城市、乡村、宗族、宗教、文化以及外部世界等方面的具体描绘,以生动的事例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高峰期异彩纷呈的恢宏画卷。作者陆威仪教授着重论述了在唐代社会诸多领域陆续发生的巨大变革,凸显了唐代历史的特点,也揭示了这一时代在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开启了帝制时代后期的历史。
——郝春文,唐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如何向对中国古代历史几无了解的读者讲述其最辉煌的朝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师从何炳棣先生的斯坦福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陆威仪执笔的《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一书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对唐代历史观测点的选择独具特色,众多小故事背后都有大关怀,从帝制中国整体特征的宏观视野提出或综括出了许多独特的切入点。即使站在一个挑刺的专业研究者角度,我对本书的阅读体验也相当愉悦。
——刘后滨,唐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一部简明易懂、令人印象深刻的唐朝简史。它是如此地简洁、清晰。据我所知,它是英语世界中对唐代历史总结得最好的作品。对于一般的学习中国历史或东亚历史的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麦大维(David L.McMullen),汉学家、剑桥大学教授
★在这本《世界性的帝国: 唐朝》中,陆威仪教授将唐朝各个领域的知识极好地融合到了一起,写成了一部甚为可读的叙述。陆威仪教授对唐代历史的总述,是对唐代历史最好的概括,对于任何一个对这一朝代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个极佳的阅读起点……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本书无疑会成为唐朝简史的标准读物。
——龙沛(Peter Lorge),《军事历史》(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y)
★叙述清晰、细节丰富,又有引用、轶事、诗歌、图片的支持,陆威仪教授通过将其与此前时代的比较,复原了一个转变中的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活力:地理、政治、城市生活、乡村社会、外部世界、亲属关系、宗教以及写作……关于中国的一些过时却仍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愿变通的大国中心论帝国,对商业与外交不感兴趣,而陆威仪教授为一个变化中的唐朝所提供的微妙细节是对这种观点的直接挑战。
——潘以红(Yihong Pan),《国际中国评论》(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陆威仪教授写出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唐朝历史……这本书是一个窥察唐朝历史最新观点的好地方。写作这样一部作品并思考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的确是一种启发思想的努力。如果这本书鼓励了下一代学生严肃地去追寻唐朝历史,陆威仪教授就对唐研究做了真正的贡献。
——邓百安 (Anthony DeBlasi),《亚洲研究》(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书籍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帝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古代的心脏地带—关中
东北部、中原和四川
南 方
漕 运
“内部”领域与“外部”领域
第2章从开国到内乱
唐帝国的巩固
玄宗皇帝的统治和“安史之乱”
唐朝军事制度
中国的中世纪“贵族”
唐朝法律
土地所有制与赋税
第3章藩镇与专使
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博弈
党 争
地方权力的多元化
军事地方主义和新的政治角色
财政地方主义和新的政治角色
第4章城市生活
长安和洛阳的布局
长安的花街柳巷
花卉热
唐朝城市的商业化
税收与货币
第5章乡村社会
土地占有的新形态
农业技术
长途贸易和商业化
茶叶和糖
第6章外部世界
称“天可汗”的唐朝统治者
东亚的出现
国际贸易重组
在唐朝的外国人
被看成异族的佛教徒
第7章宗族关系
唐代家庭中的妇女
祖先祭祀的变化
唐代大族
大族的终结
第8章宗教
唐代的道教
道姑和女仙
中国化佛教的出现
国家和地方的儒教礼仪
儒教经典的重新解读
印刷术
第9章写作
初唐诗的基调和辞藻
盛唐诗对前代诗歌的继承
不断变化的诗人形象
唐代传奇
散 文
结语
致谢
日期和年代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概要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中前3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以及《早期中国的写作与权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
----------
译者简介
张晓东,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郑和研究中心兼职助理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成员,专攻中国运河史、中国军事史和东亚海洋史、海上丝绸之路问题,以及当前海洋地缘战略问题。著有《汉唐漕运与军事》《汉唐军事史论集》等。
冯世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唐史、中国古代民族史。


 哈佛中国史0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历史应该如何被读?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就备受争议,如今编纂历史的历史学家们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在跳出个人圈子,站在一个更客观的立场上看待这个世界,但个人感情色彩依然会在细枝末节间潜意识地流淌在文字里。于是,比较带有不同角度立场、不同感情色彩的历史版本成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拿这套《哈佛中国史》来说,葛兆光在序言中说道:“中国学者撰写的各种通史,大体都是一根主线(政治与事件)、若干支流(社会经济、对外关系、思想文化),历史主线与各种支流在书中所占比重大体固定。”但当我们跳出自身的局限,用充满着西方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的“异域之眼”来重新看待并撰写中国历史时,似乎古老的中国从熟悉又变得有些陌生起来。如果说中国人写的中国史是从根基开始向外延展,那么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就是由表及里,层层渗透,这种感觉就好似懵懂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漂亮的琉璃珠,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它艳丽的色泽与新奇的图案,而这些却又往往是被我们自己所忽略掉的细节。以《哈佛中国史》中的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为例,唐朝作为中国的“黄金时代”,不管在什么领域,几乎都达到了那个时期世界发展的一个最高峰。读者除了能够读到一个盛世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总框架,通过也可以发现很多在中国历史学家笔下一带而过的东西,比如“长安的花街柳巷”、“花卉热”、“在唐朝的外国人”、“唐代家庭中的妇女”、“道姑和女仙”等等一系列的子题,它们如同盛世唐朝的“外衣”,想要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剥开它们。而通过这些切入口很小的子题,读者其实又能联想并衍生出看待中国唐朝史的许多独特角度,甚至可以以此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在“长安的花街柳巷”之中,作者就敏感地窥探到唐朝首都生活的一个重要细节,即科举考试的考试院和花街柳巷的风月场所靠得极近,甚至可以说是连在一起,放在如今简直就是伤风败俗,考试院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设点,也就等于说是在学校旁边开夜总会。但从这个侧面,作者透过现象却发现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联系——“性交易和新科举考试文化之间的关系”。对此,他进一步用文学作品唐传奇进行论证,并指出“传奇故事化地描述了妓女的身体如同男人竞争的场所,而科举考试如同肉体欲望得以实现的场所”,但这又何尝只是发生在唐朝?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一个带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文化剪影。花街柳巷对于应试考生的重要性,其复杂程度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寻欢作乐有之,追名逐利有之,甚至小说话本里提到的花前月下,也是存在的。另外,“异域之眼”自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宗族关系”上,作者认为:“汉朝时被送出去的许多女性仅仅是名义上的公主,而唐朝派遣的是真正的公主”,这里“真正的公主”说实话是需要打引号的,如今很多人都认为那个嫁给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是皇帝的爱女,但实际上她最初的身份只是重臣之女,由皇帝后来赐予名号才得以成为公主,不过她的学识修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比拥有真正皇室血统的公主差,甚至更高。那些真正的公主们往往都会以做道姑为由,避开远嫁的可能,唐朝开放的女权使得她们过着相当恣意洒脱的生活,和现在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管怎样,通过“异域之眼”剥开的盛唐外衣,让我们看穿历史,同时也比照现今的中国,那种开放奋发的精神似乎并没有走远。兴替之间,也是我们对于现实的一次映射与反思。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客观。
  •     角度决定一切
  •     想读
  •     唐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达到了其他朝代几乎无可匹敌的成就。而“安史之乱”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 安史之前: 南方对国家重要性渐长。 “关陇皇权”不被重视。 北方强敌的巨大威胁。 安史之后: 政治格局:藩镇割据开始。 市民生活:花街柳巷兴盛,里坊制消亡。 政治制度:均田制失效;府兵制改募兵制;科举制更加完善。 政治版图缩水,“华夷一体”构想崩塌。 “东亚体系”诞生,中国成为世界性帝国。
  •     相比之前的南北朝,我更喜欢作者写的唐朝,整体性好。唐朝的贡献影响很大,吸收外来文化,使得大唐丰富多彩
  •     诗歌那章比我们的所谓诗坛大佬专业多了。
  •     跟“哈佛中国史”的前两卷出自同一作者,因而采取了非常相似的框架结构,重点从商业贸易、文化、宗教和社会结构等角度切入,为读者展现隋唐帝国的复杂面向和诸多变化。这种以社会史、文化史主导的写作思路,契合了西方中国研究的最新潮流,对于习惯政治史和事件史写作模式的中国读者来说,会很有新意。
  •     2017第十六本。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異彩紛呈的朝代,疆域僅次於清朝。這本感覺較前兩本好看,唐朝的燦爛精彩使得本書內容更豐富。但是成於胡人的盛唐,終於也敗於胡人,千瘡百孔的晚唐另人唏噓。
  •     习惯这种写法了,虽然各个章节会有些许重复的点,但反复拎到也不觉得无趣。这本印象最深的点是谈到刘知几评《春秋》,作者确定没觉得芒刺在背么……
  •     作者对韩愈评价很高,有些角度对我来说很新。
  •     陆威仪师从何炳棣先生,学术路数擅长从社会层面以小见大,关照整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唐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作者没有把常人所关注的宏大历史事件作为主要落脚点,而是在一些细小的事物中透视整个唐朝。细致入微但又并没有碎片化的倾向。
  •     我真的太爱这一本的封面了。
  •     大唐其实强盛没多久,中央财经依靠江南的盐税,军阀割据,神策军由太监掌握。
  •     翻译减减减分,好多句子还要脑补一下英文原文才能理解。这本结构相对更学术,从制度、文化、社会生活等等角度一二三讲下来,让我想起初高中一发新书就迫不及待先把历史课本全读一遍的日子
  •     这本有不少有趣的观点,启发性要大于作品本身。
  •     听书。安史之乱。背景:1.南方对国家的重要性已经超越北方。2.隋唐两代创立者都是出自关陇集团,唐朝的根基在西北。3.首都定在长安,与突厥非常近,设置了节度使。李林甫为了避免节度使立功后到中央威胁到自己的权力,所以规定节度使一律由胡人担任。影响:1.藩镇格局(节度使)与中央对峙,均田制、府兵制(军户)难以为继。2.城市生活里坊制被打破,城市活力被激发。花街柳巷随之盛行。3.士族衰落,更多士族走上科举道理。4.唐朝丧失了西域,路上贸易受阻。文化影响力覆盖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北部,形成了中国文化圈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体系。5.唐诗达到了巅峰。
  •     听-历史是具有多面性的,一个王朝的鼎盛和衰弱代表着这个王权的变更和迭代,但不全代表它的整个王国同频变动,它的子民、它的经济、它的文化可能在这种变更中逐步向前发展。
  •     比较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写的中国史,细微之处可以看到的差别,很多地方形成的独特角度甚至可以用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学术性强,但不影响可读性,很用心,也很有意思。
  •     唐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达到了其他朝代几乎无可匹敌的成就。而“安史之乱”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
  •     得到听书。
  •     哈佛中国史第3卷,哈佛大学出版社典范之作,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全新成果,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倾10年之功主编;美国汉学家陆威仪一人完成的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唐史,国内首次出版;唐史专家张国刚、郝春文、刘后滨联袂推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