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15
ISBN:9787544747240
作者:格非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古与今、东与西
在语言之美叙事之新意蕴之轻上的悄然相遇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收获
真正的纯粹的文学读者秘而未宣的珍爱
写给世间被错过的爱情,或成为迷踪的理想
~~~~~~~~~~~~~~~~~~
《相遇》收录格非二十余年来中短篇小说十二篇,是他的最新自选集。
他早年以短篇小说引起文坛瞩目,《迷舟》、《青黄》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故事以优雅精纯的语言和清晰缜密的细节呈现出无比真实的生活质地感,同时又让微妙难言的意绪如迷雾流淌,仿佛义山诗境。伟大作家的天分从一开始 便显露无疑,并在后来的岁月里持续滋长,衍生出更为完美的作品。
在这个集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作家对于汉语古典之美最为纯正的继承,也可以看到,曾经托生于博尔赫斯、普鲁斯特的智慧在另一个文学天才身上的再生。题名相遇,既是取篇目之名,也暗示作品中多重影响的自然交融。
~~~~~~~~~~~~~~~
格非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与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授奖词
格非的小说是历史文化叙事与个人欲望叙事的完美结合。他优雅地铺陈历史,冷酷地节制欲望,使之成为一种迷人的若有若无的气息般的存在。
——潘帕
《相遇》是格非最好的短篇,是写满蒙藏佛教最鲜活的短篇,有限的文字,满纸无限的开始和可能。
——冯唐

书籍目录

迷舟
青黄
风琴
雨季的感觉
马玉兰的生日礼物
锦瑟
戒指花
褐色鸟群
初恋
凉州词
相遇
蒙娜丽莎的微笑

内容概要

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著有《迷舟》、《相遇》等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长篇小说六部,以及《塞壬的歌声》、《博尔赫斯的面孔》等散文集多部。


 相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作为一枚坚定的格非粉,虽然这本短篇大多是以前的集子里有的,还是毫不犹豫的入了电子版。对先锋小说乃至格非本人的解读赏析太多了,连赏析本身我都看不懂,于此我只想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被打动的体验。——不需要看懂万花筒想表达什么,只感受一片棱镜上传来的光就好。《迷舟》萧去榆关的那一晚到底干什么了?如果是去探望杏的,那整个故事就是巧合下的悲剧;如果是去给哥哥报信的,那就是个双线悬疑故事的解谜结尾。这一个重要情节的缺失,使得整个故事迷雾一般的气氛达到了顶峰。——情节的缺失,叙述的重复和绕圈,正是格非文体的显著标志,他笔下的人物都活在多线程和超线程里。《青黄》其实这篇比上篇更适合叫“迷舟”——讲述了作者追逐九姓船队旧事的过程,迷雾笼罩的程度尤甚上篇。老人/郎中/康康/看林人/小青在主线上,李贵在副线上,大量情节的裂隙充满全文:空棺材、小青洗澡的时候、李贵消失的晚上,以及没有解开的九姓船队之谜。如果全部填满,也就是个普通的民间故事,顶多带点悬疑,而不像现在这样美得像镂空针织衫——一个情节有N个可能性,那么整个故事可以在N*N*...*N个维度展开,留给想象的美。《风琴》没有关键性,明显的情节缺失,只有一些隐约的暗示——赵谣跟母亲的暧昧,王标父亲的死,主要作用在渲染气氛和性格塑造上。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日本人对赵谣风琴的理解,本该是彻底的反面角色,却因此感动了赵谣,促成了他的背叛。《雨季的感觉》从情节来说倒是个简单的故事,由于大少爷寄错了请柬时间,可疑的探员其实是来参加婚礼的。这篇就如同题目一样,着重于感觉的描写,其实氛围的渲染也是格非最擅长的。雨季的漫长,生活的沉闷,欲望的骚动,等等。这句引文倒是很赞:“你永远也无法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安德烈·纪德《人间粮食》《马玉兰的生日礼物》、《戒指花》这几篇感觉是非典型格非,无感略过。《锦瑟》其实是格非写给李义山的读后感。只是并不就诗评诗,而是续写了原诗那种扑朔迷离、庄周梦蝶的气氛。身份、时间、生死,都是梦境的一部分,叙述者站在更高的维度随意跳转,画出我们看到的空中楼阁。《褐色鸟群》如果说《迷舟》和《青黄》还是正常叙述中的情节缺失,那《褐色鸟群》连叙述本身都在缺失——叙述本身,成为了小说情节构成的一部分。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感觉书里描写的“我”是住在世界的尽头——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面描述的那个。由于穿越了平行世界+失去了记忆,才在断断续续的意识中不断的追溯。《初恋》、《凉州词》和《蒙娜丽莎的微笑》都是描述知识分子的,让我想起长篇《欲望的旗帜》。《相遇》格非的小说大多充满了偶然性,《相遇》更是偶然性影响了战争和民族,甚至战胜了宗教。却是格非引入历史题材的小说里面写的最气势恢弘的。--------------------------------------------------------------------------------------“对村民的怜悯并没有扫除萧对自身迷惑的阴影,他同样也生活在一种幻觉里。”——《迷舟》“……令人窒息的空气中飘飞的时间。”——《迷舟》“他在揭示一些事情的同时也掩盖了另一些事。”——《青黄》“时间遵循着一道鲜为人知的轨道悄然流逝。它错杂,凌乱,周而复始。”——《锦瑟》以上,用原著的话来给格非下定义最清楚了。
  •     很久以前便知道有格非的存在,直到最近才读到他的作品。读过他的第一本著作,也是这本短篇小说集后,我便兴冲冲找了他的江南三部曲来看,然而没有读出与《相遇》同样的美与体味。因为是短篇集,因此书中的文字叙述更为凝练和柔美,人物情节也更为饱满和自然。手执《相遇》,配以淡茶,在温软的午后轻抚文字,即便读罢掩书,有些情节会忘记,或美好或舒适的感受却久久弥漫。《凉州词》(这是本书中我最为喜欢的短篇)由于婚姻不幸离开文坛的临安博士回来了,也带来了他的作品《凉州词》。《凉州词》是王之涣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临安博士撰写的关于王之涣的论文题目。论文讲述王之涣与众诗人在船上把酒言欢时受到了歌妓们的冷落,唯独其中一个歌妓回回唱王之涣的诗,这个传言“玉臂清辉,光可鉴人,仪态矜端,顾盼流波”的女子便是王之涣的妻子,她听说王之涣在船上受冷落的遭遇后,便寻迹跑到船上为自己的丈夫歌唱,尽管她不识音律,嗓音不美,尽管不懂王之涣诗中的深意,仅仅出于对丈夫才气的崇拜和追随。“所谓的爱情,正是一种病态的疯狂,也许还是一种奢侈”临安博士说。论文最末,他写道:你无需考虑别人的命运,却也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去承担,这就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凉州词》里有王之涣人生和婚姻的落寞,也是临安博士的落寞。待续
  •     有同学问我如何看待格非的短篇《相遇》,我用一个小时重读完这篇两万多字的小说,然后随便从几个方面写了几点内容,但发现在写最后一点时越写越多,最后几乎成了一篇近万字的论文了,中间写着写着还禁不住画起了图,然后又将图调整至前面,逐条分配,再逐条分析。用一万字的文字去解读两万字的小说,这不仅是“文本细读”,简直就是“过度解读”了。没办法,套用上次通篇拍下来的句式,“也许只有偶像的书才会逐页逐页拍下来吧”,这次——也许只有偶像的小说才会值得花费这多么笔墨去解读吧。下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我本来没想写长文的痕迹。语言、叙事写得都很简单,本来第三点应该写“结构”的,但又觉得形式分析可能并非读者所期望的,可能人们更关注这篇忧伤的小说到底在说了什么,“相遇”到底在讲什么。于是重点就分析了一下内容。首先,语言层面。冷静客观、优雅从容,精准而饶有诗意。既有中国语言的古典之美,又有现代西化语言的句式。但两者又不冲突,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纯正的现代汉语写作。其次,叙事方面。对于熟稔博尔赫斯的人来说,一眼便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叙述模式。某年某月月,发生了某某事,然后细心考证,慢慢推进,口气冷静得让人不容置疑。但事实上,却是一次蒙上历史叙事外衣虚构叙事,一种逃离宏大叙事的个人叙事。事情发生在1903年,而小说写于1993年,时间差近百年。事情发生在遥远的西藏,而作者身在江南水乡,空间上有万里之遥。这完全是在用史料与想象叙事,典型的博尔赫斯式或者说图书馆式的“百科全书型”作家叙事。最后,内容层面。标题为《相遇》,题材是战争。但作者关心的并不是枪林弹雨意义上的战争,而是文化或曰文明意义上的战争。这里面的几个人物的身份非常耐人寻味。四个主要人物,荣赫鹏是上校,代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强势文明;约翰•纽曼是英国的传教士,代表传统的基督教文明;扎什伦布寺的大住持代表东方藏传佛教文明;何文钦代表东方儒家文明。他们的“相遇”其实可以看成是几种不同文化或文明的“相遇”。四个人物,两两组合,正好六对。如下图所示:上由图可知,一些文明或文化的“相遇”是有共同特点的,六组“相遇”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明内的“相遇”,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前者没有跨文明,后者跨越了文明。前者包括两组“相遇“,一是以荣赫鹏上校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和以传教士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文明的“相遇”,同时也象征战争与和平的“相遇”;二是以大住持为代表的佛教文明与以何文钦为代表的儒家文明的“相遇”,也隐含藏族和汉族两种民族的“相遇”。后者包括四组“相遇”,一是以荣赫鹏上校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以大住持为代表的东方藏传佛教文明的“相遇”;二是以荣赫鹏上校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以何文钦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明的“相遇”;三是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以大住持为代表的东方藏传佛教文明的“相遇”;四是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何文钦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明的“相遇”。另一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每一处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相遇”时,所凸显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荣赫鹏与大住持相遇时,因为强调的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所以要强调自己的“西方”属性,但当荣赫鹏与约翰•纽曼“相遇”时,因为二者都属西方,所以要凸显“现代”和“战争”,以与“传统”和“和平”区分。同理,同为东方文明的藏传佛教文明的大住持与儒家文明的何文钦“相遇”时,就要强调二者在“藏族”与“汉族”之间的区别了。其他亦同理。下面分面述之。第一,传统基督教文明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相遇”。荣赫鹏是英国远征军的上校,代表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约翰•纽曼是英国的传教士,代表基督教文明。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传教士代表和平,但希望基督教能够在西藏地方传播开来。上校代表战争,希望用武力征服西藏。二者还发生过冲突,上校曾下令传教士到他的军营做随军传牧师,传教士说他是自由的传教士,除了来自国内教会的指令外,没有兴趣承担别的义务,并说自己也闻不了血腥味。而上校的手下布雷瑟顿少校却说:“你现在是在荣赫鹏上榜的战地指挥所里,而不是在苏格兰乡间的修道院,你闻不了血腥味也许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如果荣赫鹏上榜现在命令你将一盆血喝下去,我想你恐怕也不会拒绝吧?”传教士无奈被迫屈服。但他心里却没有屈服,他曾断言:“英国人永远也到不了拉萨。”其实正是基于宗教意义上的说这句话的。传教士为什么会这样说?其实涉及到了第二种更重要的相遇。第二,基督教文明与佛教文明的相遇。这个集中体现在传教士纽曼和扎什伦布寺的大住持的“相遇”上。大住持邀请传教士去藏式城堡同窗,传教士鬼使神差地同意了。接下来就有了一番针锋相对,非常精彩辩论。大住持说:“我们从来就同有认为你的基督教存在着什么缺陷……没有派人去苏格兰或者伦敦传教。”言外之意,你们也不应该说我们的藏传佛教有什么问题,也没必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我们这传教。我们的宗教没有侵略性,你们的宗教却老想着一统天下。接下来大住持说了更多习俗上的不同,你们在水里洗澡,我们在风里洗澡,不用老说我们“肮脏”;给病人看病时,你们用听诊器诊断,汉人号脉诊断,我们藏人根据木桶里的小便声音诊断……没什么高下之分。后来就说到了关键,传教士质问:“你们信仰佛陀,但如何知道佛陀的的确存在,存在于何处,又以怎样的方式了解尘世的苦难呢?”大住持反问:“在基督教里,你们凭什么知道耶稣的存在?”传教士说,依靠神迹,比如先知将蛇变成拐杖。大住持说,那不过是魔术,很多人都会。然后传教士就激动了,脸都红了。接着大住持给他看了一个真正的“神迹”,一棵神树,树上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栩栩如生的佛教人物。传教士叹为观止,问:“我可以摘下一片叶子带走吗?”大住持未置可否地笑了笑。后来的事情表明,大住持的笑是有意味的。因为不久,大住持派康巴兵刺杀荣赫鹏上校失败,藏兵被杀,住持死去。传教士把那枚枯干的树叶放在显微镜下去看,发现原来的佛像都消失了。可以推测大住持笑中的含意:你摘了也没用,心中无佛,用显微镜看也是看不到的。另外,树叶离开树是会死去的,就像宗教离开土壤也是不会有结果的。你千里迢迢从欧洲跑到西藏,想传播基督教,注意不会有什么结果。事实上也是如此。传教士在远征军入藏十年前就来传教了,结果却始终未成让藏民们改变信仰。这也是他为什么对荣赫鹏上校说“英国人永远也到不了拉萨”深层次原因。另外,还有一处骇人听闻的情节,就是大住持临死前告诉传教士,曾经有一位叫伊萨的以色列少年历经重重艰险,只身一人来到喜马拉雅山山脚的一个寺院修行,因为天生聪慧,悟性出众,不到几年便修成正果,后来回到耶路撒冷传播教义。这个人其实就是耶稣。大住持言外之意是说:不用争了,就连你们信奉的耶稣也曾是佛祖的一个弟子呢。藏传佛教、基督教,不过都佛教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子一样,何必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呢?说到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下,根据宗教发展史,我们知道伊斯兰脱胎于基督教,和犹太教、基督教一样都视耶路撒冷为圣地。如果格非小说中的这个情节成立,那么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三大宗教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流变不同。可以解开很多宗教间的争端。其实格非小说中有一处提到穆斯林,即218页:“约翰•纽曼正要说些什么,一名穆斯林装束的尼泊尔香客走了进来。他的怀里夹着一个青布包裹。”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激动了一下,终于伊斯兰教出现了,这一下三大宗教终于正面“相遇”了。但可惜格非只是把它当成了路人甲,让他出现一下就退下了。但他的出现并没白费,他送来的是一把枪,送给谁的?送给何文钦的。他是谁?中国驻藏官员。于是,另一种文明出现了。儒家文明。第三,基督教文明与东方儒家文明的相遇。这主要体现在传教士纽曼和中国驻藏官员何文钦的“相遇”上。何文钦虽在西藏,却不是藏民,他的家在江南水乡杨州。是十一年前被贬到西藏来的。他终日想着家乡,想着古城杨州的画舫珠帘,所以可以将何文钦看成儒家文明的代表。何文钦起初是把纽曼当成一个会变花样的魔术师请到家中的。然后纽曼就给他看照相机和显微镜,纽曼对他说照相机可以将人的面目固定在纸上而对人体毫无伤害,显微镜可以使地图上的线脉迅速变粗。何文钦像听笑话一样摇了摇头,于是纽曼顺手捉起一个虱子,将它放在显微镜下,当何文钦看到那只虱子在镜片下迅速变成一只老鼠的时候,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后来何文钦向传教士坦率地说明了自己在那一瞬间的真实感受:“我一度以为时间出了问题。”时间确实出了问题,这是两个文明的碰撞,而文明说到底首先是时间观的问题。基督教文明的时间观是:“时间像一条射线”,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儒家文明的时间观是:“时间像一个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像太极圈,永无尽头。在圆形时间观下,虱子永远是虱子,即便他要变成老鼠,也要经过几番轮回(佛教的时间观念也是圆形的,整个东方的除了伊斯兰教受基督教影响之外其他的都是如此)才能如此,而纽曼的显微镜却让他在瞬间“迅速”变成了一只老鼠,显然是有悖于圆形时间观念的。而基督教的时间观念却可以做到,他们相信时间是直的,未来是进步的,科技是发展的,人是可以发明创造,征服自然的。所以有了艰船利炮,有了照相机和显微镜。照相机的例子在何文钦身上没有详说,却在另一处表现得特别鲜明。大住持派人去刺杀荣赫鹏上校,给了带兵的首领一个荣赫鹏的相片,这还是传教士曾经送给大主持的。“康巴人的首领朝照片瞥了一眼,立刻将它丢在地上,仿佛它像炭火一样烫手。”这个细节使人瞬间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情节,热带的马孔多人终生未见过冰,当有人第一次触摸到冰时,立即把手伸了回来,感觉那东西非常“烫手”。虽然格非对马尔克斯的挪用并不十分精彩(把照片比喻成碳火显然没有把冰比喻成碳火更有张力),但却可以传达出马尔克斯同样的意思,一个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器物的无知和恐慌。后来因为英国入藏的原因,各为其主的传教士和何文钦显然已经不能再做哪怕是形式上的朋友了。这在荣赫鹏接待他们时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当荣赫鹏和大住持在屋内会谈的时候,本是朋友的何文钦和传教士却不尴不尬地站在外面,“何教士满面笑容地走向何文钦,伸开双臂做出一副想要拥抱他的样子。何文钦却在荞麦地里连连后退。”另一处牴牾就是发生在那才提到的那位穆斯林香客递来一把手枪之际,何文钦对着纽曼的头连射两枪,都是空膛,吓得纽曼大汗淋漓,用一种怪声怪气的语调对何文钦喊道:“何先生,我对你的恶作剧一点也不欣赏,一点也不!”这些情节都可以看成两种文明差距、冲突,试图融合而又举步维艰的窘境。第四,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东方藏传统佛教文明的相遇。集中体现在荣赫鹏上校与大住持之间。第2节就讲述了二人的会谈。当时有三个人都要见荣赫鹏上校,传教士约翰•纽曼,驻藏官员何文钦和在扎什伦布寺大住持。荣赫鹏上校凭着直觉与兴趣,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大住持加以接见,将另外两个凉在了营帐外的荞麦地里。但二位的交谈并不深入,“他们最初的谈话巧妙地绕开了侵略、占领等一系列字眼”,“大住持不仅没有刺探出任何有用的情报,甚至原先计划中劝阻英国人向拉萨挺进的建议始终没有机会向上校提出来。”那二人谈的是什么呢?不过是些宗教习俗、医学、巫术和神迹,最后竟在哲学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在他们不到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双方为地球是否是圆的这样一个问题颇费了一些口舌。”这在读者看来几近一种笑话,但在当时却是世界观的根本分歧。上面谈到到传教士和何文钦在时间观上的分歧,这里又有世界观的分歧。其实两种都属于东西方文明“相遇”时的冲突。这是二人的初步交涉。接下来的故事就没那么友好了。大住持从传教士那里得到暗示,派一支康巴人组成突击部队准备刺杀荣赫鹏。一开始进展很顺利,康巴人很顺利地包围了荣赫鹏的军营,把一位英国人的士兵吓坏了,“足足僵立了四五分钟之久,才回过神来鸣枪报警”,“使团内的一位年老的军医穿着白短裤在场地在中央瑟瑟打抖。”但情况马上急转直下,由于西藏部队对于围攻一无所知,不懂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他们本来越过围墙可以将指挥部全军覆没,但他们却只会趴在围墙上盲目射击。其结果只造成了五名敌方士兵阵亡,而自己却很快被对方扭转局面,反败为胜,一举拿下,牺牲了六十三名士兵。“扎什伦布寺的住持酝酿数月之久的袭击计划终于流产”。这是两种文明短兵相接的情节,以西方文明的胜利告终,也是整个近现代东西文明结果的缩影。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当然表面上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还是荣赫鹏取得了胜利,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拉萨,但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荣誉和满足。先是上级的严厉指责,印度事务大臣罗德里克在给原印度总督寇松的信中,指责他“是一个粗俗、没有教养的人”,斥责他“在西藏的所作所为证明,他对于二十世纪欧洲及亚洲的政治格局缺乏足够的理解。为了国家的荣誉,在某种程度上抛弃荣赫鹏上榜看来已经不可避免……”后来是他自己的感受,也即小说的结尾:在漫长的西藏之旅即将结束的前夕,荣赫鹏上校独自一人骑马来到了纳木错湖边,在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之下,荣赫鹏上榜一度忘了自己置身于何处。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包括时间本身在进入西藏以后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他的耳畔再一次响起扎什伦布的大住持的那种衰老不堪的声音。当时是在甘宗坝,他与大住持在指挥所的营帐里为一些地理常识发生激烈的争吵。大住持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固执告诉他:地球并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就像羊的肩胛骨一样。可见他虽然在战争意义上征服了拉萨,但却无法征服当地的文明,最后反被当地的文明所征服,认可了自己原来认为很荒诞的世界观:地球并不是圆的。另一处东方与西方文明冲突体现在荣赫鹏与何文钦之间,二者的“相遇”更能凸显“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的“冲突”。这就说到了第五种“相遇”。第五、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东方传统儒家文明的“相遇”。其实荣赫鹏并没有直接与何文钦正面接触,荣赫鹏上校嫌何文钦官衔太小没有接见他。但不见也是一种“相遇”,何况有更强大的国与国的“相遇”实际上已经发生。可以说整个小说最重要的故事和背景就是以荣赫鹏为代表的英国与以何文钦为代表的中国之间发生的国家战争。何文钦其实一直是想有作为的,“他曾经写信给驻藏大臣,建议朝廷忙从青海发兵,以便在英国人进入拉萨之前,从江孜平原和英军展开决战。”但“他的建议立刻遭到了驻藏大臣的严词批驳”。为什么?格非接下来让何文钦的一翻猜测再鲜明不过地说到了要害:“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引发了何文钦的一连串不祥的猜测:古老帝国本身似乎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祸乱,原先驻防在青海、四川的军队纷纷内调便是明证。看来,进行对西南边陲的统辖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1903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1月,洪全福、谢缵泰等谋广州举事;4月,京师大学堂“鸣钟上学”,声讨沙俄侵略;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6月,《苏报》案发,章炳麟被捕;8月,孙中山在日本秘密组建军事学校……外,列强依然虎视眈眈;内,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大清帝国处于风雨飘摇的风口浪尖,生死存亡之际,尚且自顾不暇,哪有什么功夫去管西南边陲一个流放官员的发兵请求呢。这个更大的历史背景其实也是东方儒家文明气息奄奄的一个旁证,这个已经喘息了二千多年的东方帝国,自知已经难以抵抗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攻击,索性放弃了事。在这一次“相遇”中,东方传统儒家文明显然是失败了。最后何文钦被当作失败的信号被绑在圆木柱上顺流而下,就是一个有力的象征。第六、佛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相遇。这一组文明的“相遇”比较含蓄,但绝不能忽视。当然,我们不能断定何文钦的汉族身份,只知道他身在杨州。有两种情况,一是他是汉族,那么他在西藏,不仅可以看成是佛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相遇”,也可以成看是“汉”“藏”两个民族的“相遇”,其中还隐含着“汉”与“满”的纠葛。二是他不是汉族,满族或者其他什么少数民族,也没关系,同样可以看成是儒家文明的代表。所以我们的小标题不有直接说汉族与藏族的“相遇”,而笼统地说佛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相遇,这在学理上是说得通的。为什么说是儒家文明?因为汉族虽然被满族征服,但却用汉族的文化治国,所以清朝依然可以看成是儒家文明延续。另外书中提到何文钦的家乡杨州时,用的那些典故和景观叙事,如“古城扬州的画舫珠帘”、“二十四桥迷蒙的月色”、“独处小楼”、“谛听一夜风雨”等等,了解中国诗词的人一看便知这是唐诗宋词的意象、竟境,明显就是儒家叙事传统的一部分。而这么一位儒家文明的代表者,在西藏遭遇了什么呢?首先他不习惯,思念家乡,小说中写道:“他像一只急于返回花蕊深处的甲虫,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皇帝陛下的诏书,渴望重新回到二十四桥迷蒙的月色中去。”每当看到牦牛经过苍南,西去印度和锡金,“一种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他时常梦见淮扬城外的舟楫危顶,幽深的街巷,一夜风雨送来桂子的芳香。清晨醒来的时候,竟然泪流满面。”西藏的一次飘泼大雨马上让他想起江南的梅雨季节,整夜坐在酥油灯下,度过一个不眠之夜。还常常“独处小楼,在幽幽的灯光下谛听一夜风雨……”对家乡的思念表示着对当地文明的不认同,或者至少可以产是没有什么归属感。他代表了千百个远离家乡驻扎在西藏的中原或江南人士,他们也许并非不爱国,但让他们远离熟稔的家乡来到异族的土地难免就会不适应。这里隐隐透出作者对两种文化融合的担忧。其次他未能善终,暴死他人之手。死于谁手?一个康巴人手里,也即藏族人手里。当然我们不能夸大两个民族之间的对立,但作者设计这个结局难免引起人的遐想。故事是这样的,大住持布置的刺杀军队失败了,他只教给了他们发送成功信号的方式,在江孜河里放一要圆木并且将头上的箍带绑在上面,却没有教发送失败信号的方式。于是当一位幸存的康巴人遇到何文钦的时候,就建议对方把自己杀死,将尸体绑在圆木上,这样,大住持就明白一切了。但何文钦却拒绝了。而当他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何文钦突然感到一阵冰冷的寒气袭入他的腰部,很快流遍了全身……”康巴人的尖刀夺去了他的生命,然后把他绑在了圆木上,当作报信的信号了。这一段写何文钦的死非常唯美:“当康巴人将何文钦的身体拽向河边的时候,他并未完全死去磁 。纷乱的光线刺得他眼不开双眼,但他能同时感爱到植物清新的芳香和阳光的温暖。”何文钦似乎死得如愿以偿,因为他的上级已经写信怒斥了他一顿,说他里通英国传教士,致使军队长驱直入,令他闭门思过,听候处置。回家全然已经不大可能,而这时候的他最好的归宿也许只有一死。而在康巴人那边,可能也完全不理解他要做什么。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去向哪里。之前他骑着马离家出走,几乎要闯进了英国人的驻地。经侍从官提醒才知道危险将至。“何文钦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到英国人的营地去。同样,他也不知道,那匹疲弱的那曲马最终会把将带往何处。”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位失去家乡无所归属的人的迷茫。康巴人也许以为他要告密,可能会站在英国人那边。索性杀了他,一举两得。既除去了隐患,也能传递失败的信号了。也许在藏族人那里,汉人本来就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他们驻扎在这里和英军驻扎在这里有什么两样呢?也许在藏族人那里,他本就不相信汉人会帮他们抵抗英军,事实上朝廷早已经将他们放弃了,留下的何文钦也是无所作为。抵抗英军的事完全是由藏族自己发动起来的,指挥的扎什伦布寺的大住持,是藏族人;部队是康巴人组成的,也是藏族人。汉人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既然不能做朋友,那就有可能是敌人。不是我死,就是你亡。所以康巴人杀死了何文钦,藏族人杀死了汉族人。(注:此处的汉人泛指儒家文明的主要代表民族。)当然这点写得非常隐晦,考虑到其中的政治因素和民族因素,再考到这篇小说写于1993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刚过去四年,格非的选择这种写法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也不排除“作者本无意,读者胡联想”的可能,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过度解读”。但既然图形已经划出,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了。至此,六种“相遇”已经悉数说完,其实也可以解读成六种“冲突”,巧合的是,就在这本小说写成的同一年,也就是1993年,另一本享誉全球的书问世了。这就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他直接冠名为“冲突”,主要观点就是认为当今世界很多冲突,其实就发生在两种文明的断裂处。他的观点可以用这样一个比方去形容,就像地球板块断裂处容易发生地震一样,文明的断裂处也容易发生冲突。这种理论早已成为共识,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他可以用来解释世界上大量的民族冲突问题。但格非没用“冲突”这个词,他用了“相遇”,至于“冲突”还是“融合”,都是后来的事,充满了无限可能。我解读的时候可能偏向了“冲突”,毕竟这是不同文化的首次集中的“相遇”,“冲突”也是在所难免。但以后会怎样?却绝不仅仅是“冲突”所能解决的。它充满了可能,也许正是这样,所以冯唐才说“有限的文字,满纸无限的开始和可能”。事实上小说的最后也暗示了融合的一种可能,一个相信地球是圆的上校在征服了拉萨之后,却也开始相信地球可能真是一个三角形。这就是“相遇”,事实上除了这六种和内容直接相关的“相遇”,我们还可以视之为虚构与历史的“相遇”,文本与解读的“相遇”,作者与读者的“相遇”。而且有时候这种“相遇”还需要“重逢”,就像十年前,我在江南的梅雨季节,在苏州图书馆第一次看格非的这篇《相遇》时,我只读到了遥远的西藏遥远的年代的那种潮湿的感觉;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在往北不远便可入藏的云南丽江重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却读出了六种不同的“相遇”。谁知道再过十年,我再与《相遇》“相遇”时,又会读出什么呢?——2014/4/14丽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精致典雅的文字,先锋味道十足的技巧,其中《相遇》·《迷舟》是短篇小说阅读经历中难得的惊喜,光冲它们这本书都是值得推荐的
  •     4.16买的这本格非。 半年了没契机翻开。 10.6号凌晨写完日记,拥入被子里梦见了和人谈起这本书。 像是冥冥的对应一样竟也充斥着梦境的情节。
  •     怎么说,格非的小说不如随笔让我喜欢。
  •     人生不过是镜花水月,到头来万事皆空。这是看过的所有格非作品给我的感觉。书中人物的人生轨迹犹如雾中行舟,但这艘小船往往永远无法抵达彼岸,越是寻觅就越是困顿,越与现世疏离,最后陷入到无穷无尽的虚妄之中。这么“消极”的思想,由格非极富感染力的笔端写出,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才是世界的本质。
  •     看好多评价是“典雅”,我自己感觉是浑厚呢。的确,格非写抗战背景的故事,你会觉得他自己肯定是经历过抗战的“古代人”,他写现代背景,你又觉得他原来是现代人啊。切换就是这么自如~但是和格非一对比,好多现在流行的小说简直薄如纸片~《相遇》好有《百年孤独》的风格~
  •     好
  •     技术太强了,叹服
  •     大概是文学博士的原因,的确有一股子装逼气质,他的语言真是不错。格非是历史的虚无者,或许回忆和个体经验都不具有确认自我的力量。
  •     https://www.douban.com/url/6065550/
  •     舒服
  •     阿乙老师之推荐。对格非老师的印象: 睿智。
  •     好小说。 因为译林微博当时一直安利格非的新书《望春风》,才知道这位作家。开学初在图书馆闲逛,偶尔看到这本,就借来看,拖的时间有点长。以为是属于自己看不下去的类型,读完一阵庆幸,幸亏没错过。 最喜欢《马玉兰的生日礼物》、《蒙娜丽莎的微笑》。
  •     不白头,不知道?后期的作品好一些
  •     记得有人说是当代最好的小说,我觉得有些夸张;不过里面的一篇《青黄》,的确看的我云里雾里头皮发麻,看了好几遍,也算是似懂非懂。
  •     略微感到逻辑上的混乱~可能每次打来得不是时候,都在犯困~而且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篇幅是在描写梦~
  •     所以 青黄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江南三部曲比较适合我的胃口~
  •     构思精巧,叙事繁复,渲染得当,表达节制。
  •     这本集子几乎选了格非最好的中短篇小说。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并未标明每篇作品的写作日期与发表年份。若把这个做好,再将《大年》选入可以打5分的。 其中《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后久久不能释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苍劲与悲凉似乎全部浓缩在文本里。而时至今日,我们这些或考证、考研、上学的学子们,每个人都曾在或正在同恶魔做交易。那白发的胡惟丏或许当下乃至未来不会再出现。
  •     同书名那篇,果然如冯唐所言,有限文字无限可能,最好看。另外,比较喜欢《迷舟》《锦瑟》《凉州词》。
  •     黯然神伤。
  •     可读性非常强,有技巧感,匠气重,但是我喜欢。相遇写到扎什伦布寺大住持与基督教传教士、西藏与英国、原始与文明的相遇与冲突,选取的是江孜县抗英的真实历史,《微笑》最后那个神秘的同学成了西藏的僧人。结构感最强的一篇是《锦瑟》。
  •     依然精彩
  •     重读。不喜欢《青黄》,《风琴》,《锦瑟》。很喜欢《迷舟》,《雨季的感觉》,《褐色鸟群》,《相遇》。格非有非常之才。
  •     非常微妙的距离,要解释,说博尔赫斯略显学究,说傺寂幽玄实在附庸风雅,便是不说了,萍水相逢而已。
  •     “它是一种矜持的嘲讽,也含着温暖的鼓励,鼓励我们在这个他既渴望又不屑的尘世中得过且过,苟安偷生。”——格非《蒙娜丽莎的微笑》
  •     不要太好。
  •     格非短中篇有毒 每一篇都像在雾里 每一篇谜底没有解开就结束了可还是欲罢不能 最爱褐色鸟群
  •     《雨季的感觉》《蒙娜丽莎的微笑》
  •     除了《迷舟》等一两篇非常有趣,大抵都是平庸之作,模仿博尔赫斯的痕迹很明显。
  •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格菲的短篇集,可是现在也记不太清故事都有什么了。要了解他的叙事风格可能还得再继续读些他的作品。
  •     我好像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名词解释他小说的厉害之处,但是并不妨碍这些短篇在句式上叙事上内容上带给我的惊喜和钦佩。有一种惊讶神奇的感觉。
  •     我想给这本书打评分的,大多是格非的书迷吧。阅读的过程中偶有一笑,并丝缕意外,但若说文字如何意境如何优美,倒真是没能看出来,而且有的文章结构给人头重脚轻之感,也许长篇更能看出来功力。另外,我虽然也很喜欢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但那样的文体总在本体故事中,如果不是笔力精深,总有违和之感。
  •     格非的小说读来特别干净
  •     文笔巨好,故事不太能感
  •     机巧有余
  •     没看懂相遇这篇
  •     "我甚至已记不得他长什么样了。唯一还能想得起来的,就是他脸上暧昧而古怪的笑容。它是一种矜持的嘲讽,也含着温暖的鼓励,鼓励我们在这个他既渴望又不屑的尘世中得过且过,苟安偷生。”——格非的短篇和长篇一样好看,细节丰富,情节安排巧妙,有种园林式的巧妙感,而不是开放式的花园,一眼到底。
  •     《相遇》中的‘相遇’一篇,覆盖知识盲点。
  •     最喜欢锦瑟那一篇,看完有点恍惚了。
  •     可能小说写得好的人太少了,看电影还是有好处的,文字不论,情节编排和对白能看出来是否拙劣..
  •     大梦一场,两手空空。很多年前读过《人面桃花》后就一直记着这个作家,有一种魔力。
  •     大一个位数阅读作品中的唯一印象深刻的一部,越说越心酸,,,喜欢博尔赫斯的风格的应该会喜欢这部作品,文字技巧营造的意境是主线,,,不要太在意剧情。
  •     隐秘的情感,可笑又悲壮的信仰碰撞。
  •     现在读这种严肃文学真是感觉太累了,好不容易看完了,感觉作者写作的时候是在进行技巧、架构方面的练习,还没做到返璞归真,总的感觉不太好看
  •     也是很好的中文,就是太玄乎,匠气重?
  •     听闻格非大名很久,上上周偶然间图书馆碰到《相遇》。 意犹未尽的情境设置,迷宫似的情节来回环绕,颇有推理小说的形。对于文字的拿捏水准确实高,有些地方前后推敲读几遍才可以更好的理解。 《迷舟》篇印象最深,“警卫员站在离萧只有三步远的地方,非常认真地打完了六发子弹”。没有一个字多余。
  •     读起来飘飘然欲罢不能,格非隐匿了自己的幽默市侩,从未放弃用事不关己的言调讲述一个自成一体的精彩故事。喜欢一位的形容—“像一件镂空衫”
  •     《相遇》真是神作 《迷舟》大概是向博尔赫斯致敬?
  •     格非才是国内悬疑小说第一人啊(误)
  •     两年前有一段时间关注的微博大V都在推,好像我也刚搞完一段破鞋,高铁上用kindle翻完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