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加勒比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44277135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英国现代游记作品集。这是诺奖得主奈保尔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旅行随笔集。是他重返家乡特立尼达和另三个加勒比国家时写下的游记。从此奈保尔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他总是睁着一双澄澈的眼睛,关注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奈保尔敏感、有才华、洞察力非凡,他令游记这种看似乏味的文学样式焕发出惊人魅力。

书籍目录

序/1
第一章 中途航道/3
第二章 特立尼达/41
第三章 英属圭亚那/99
第四章 苏里南/191
第五章 马提尼克/227
第六章 奔赴牙买加/255

内容概要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游击队员》、《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重访加勒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经常和朋友笑称,V•S•奈保尔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只凭游记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我仍然记得几年前奈保尔的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终于全部再版时,我沉浸在这套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游记中的爽快心情。地理位置上的迁移和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考察审视,成了奈保尔文学的最重要和明显的标签符号。甚至当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由国度》刚获得英语文学世界最高殊荣之一的布克奖时,很多新鲜读者还以为他竟是一个用游记获得小说奖的作家。现在我们可以非常确定地说,奈保尔不仅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更是整个文学史上能把游记这一文学形式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游记作家,在他至今仍未结束的作家生涯中,那些赫赫有名的游记名作一直是“人类究竟能把游记写得多好”这个问题的最佳回答者。而每当我们思考“奈保尔的游记为何这么棒”这个谜团时,总会非常现实地发问:奈保尔的游记如此出色,那么它发端的起点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把这本在国内第一次出版的《重访加勒比》拿在了手中,试图去解决这个答案。    《重访加勒比》是奈保尔的第五本书,写于他出道的处女作小说《通灵的按摩师》的五年之后、他引起轰动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的三年后,是他的第一本游记。提起“第一本游记”这个概念,可能中国的读者非常了解。因为也许我们正在经历着史上最繁荣的“全民写游记”时代。有太多有名无名的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游记”。而中国读者也从未像现在这个时代这样读了如此多的游记作品。通过大量阅读游记的经验,可以说我们现在非常了解“大部分游记应该是怎样写的”。在读奈保尔这本《重访加勒比》时,我们将他的这部游记处女作放置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游记盛世”的大环境中去比对,就能很容易地直观领悟到奈保尔游记的独到之处。    而就算抛开游记这个体裁,把奈保尔的文学能力放到整个文学史中去看,我也认为奈保尔几乎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作家之一。他在写作中的“聪明”无处不在,甚至在他文章的非常小的角落里,我们同样能感受到他文学才华的与众不同。我们非常清楚当我们谈论奈保尔时,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一个天才。在我读到他在游记作品中写到的他在旅途中遇到的各色人等,看到他对这一个个萍水相逢的、带着明显当地“异域气息”的陌生人的精准观察时,我看到了奈保尔那种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只通过一个人的穿着、表情、在做的事情,和简短的几句程度不深的交谈,就能洞穿一个人的性格和处境的能力。《重访加勒比》这本书所述的主要行程,是奈保尔从欧洲学成并且通过《米格尔街》确立文坛地位后,坐船从西方世界返回他的出生地特立尼达以及加勒比海地区。但他写的很多见闻场景,并不像通常的游记那样,“××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怎样的故事”。这本书前面大概整整四十页,都是他在横跨大洋的长途客轮中的生活,非常详尽地描写了客轮中和他朝夕相处了那许多天的和他一起回乡的加勒比海地区人。在读到前面这四十多页时,我发现奈保尔在这里对人物的描写,以及那些对话段落,其鲜活生动完全达到了一部优秀小说作品的程度。在一些几乎不能称之为一个事件的非常短小的段落中,比如他写到自己在船餐厅点菜时和黑人服务生的简短交流,只有短短六七行,他照样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感极强。我读他对见闻的描写时,就仿佛我真的亲身经历了这趟航行,奈保尔的见闻与此同时也成了我的见闻,就像我真的和他一道去了加勒比海地区。    当然奈保尔在这本书里展现的并不仅仅是这种“带领读者领略异国风光的能力”。奈保尔一直是一位给人感觉很“新潮”的经典作家。他的字里行间没有任何刻板守旧的感觉,找不到通常大作家的那副死死板板的“庄严相”,他像是把自己化身为一个普通群众,和他旅途中遇到的人们交朋友,并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尽量隐去自己,从不以知识分子自居,更多是作为一名耐心的聆听者,漂浮混迹于他所描写的“那个环境”中去,他的游记因而写得生动无比。奈保尔在自己的游记作品中是一个隐身的天才,你看不到他的文学流派,你看不到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的过于主观的评判,他也没有通常的游记作家那种俯览众生的知识分子优越感。他让当地人自己的生活自由自主地升腾起来,然后再通过自己极其天才的辨察力,将这些在他周围涌动着的活生生的生活精华片段攫取过来,形成他深具说服力的众生观察。    与此同时,奈保尔在介绍当地人文、历史的“史料”段落时,写得非常专注认真。他的这部游记其实并没有什么“情节”的发展,而是展现出一副画卷,截取他当时所见的一处处片段,结合他辅以的详尽资料,比如报纸摘要、作家文章摘抄等,将资料和见闻与他个人意见的阐发相结合,形成一部细节翔实,资料充分,体系完整的加勒比海的地区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民间生活的大百科。    奈保尔在书里说:“在这片土地上,往前追溯不了多远,大家不是劳工,就是骗子。”他说“特立尼达人一直佩服那种机灵鬼,就像西班牙文学中十六世纪的无赖,在一个感觉只有偷奸耍滑才能出人头地的地方,靠耍心眼混日子,占上风。”他作为一名接受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印度移民后裔,回到特立尼达这片曾作为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在成为非洲黑奴中转站后又繁衍了无数代黑人的“什么都是,同时又什么也不是”的历史短暂的小小的祖国时,也抒发了种种饱含深情的、又充满哀其不争的挫败心情的忧肠。鲜有在自己故乡写游记的作家,奈保尔就是其中之一。在《重访加勒比》这本“回乡之书”中,奈保尔始终带着一种强烈的“审乡”意识,对他的特立尼达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入挖掘,并进行了基本不留情面的批判。奈保尔在书里也说道:“任何作家都不应该因反映他的社会而受到责备。”他的这种“审乡”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审我”意识。他虽然多半篇幅在批判这个地位尴尬且看起来毫无前进动力的各方面都匮乏的国度,他自己的祖国,但他几乎是以一种近乎歌唱的咏叹,来表达自己对这片匮乏土地的“骨肉亲情,却又没那么亲”的复杂感情。而同时他也没有把自己文章的结论,或者他所剖析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反噬到自己身上,而是以一种虽然带着愁情、却又更加爽朗地向外发散出来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养他的特立尼达这个“异乡的祖国”的深思。    读完这本游记后,我相信对于特立尼达人来说,能得到这样一本描写自己本国的翔实生动的游记,都相当于得到了一种可以贯穿自己人生的幸福,我相信特立尼达人拥有了奈保尔这本书,对自己国家的种种问题和国情,都可以更通俗直观地理解得更清晰。或者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读了这本书后,心里非常希望也有奈保尔这样一个水平的作家,用《重访加勒比》这本书的这种方式,来深度阐释我自己的国家。同时,我相信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能得到这样一本详叙本国民情、种族实情、经济现状的游记,都等于得到了一份可以用来治国安邦、审视自我水平的有力资料。我同样相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读者来说,能得到这样一本描写加勒比海风情描写得如此生动绚丽的游记,都像是获得了一张前往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却在某些方面和自己所处环境能产生种种不谋而合的小岛的船票。    《重访加勒比》虽然是奈保尔的游记处女作,但它并不是那种速食化的旅行记录,没有通俗的“旅游攻略”性质,而是一份翔实有力的地区文明志,完全脱离了通常游记的小情小调,让我们在一睹加勒比海地区风光的同时,也看到了一部可以实实在在进入纯文学高贵殿堂的地道的经典作品。谦逊的天才奈保尔的伟大之路从此开始。
  •     读的第一本奈保尔是《我们的普世文明》,当时还不知道奈保尔有诺贝尔奖,这本书是一本杂文集,当时读的时候就觉得作者有些洞见很不错,自己深有同感又写不出的样子。当然,书太厚,一直也没读完。《重访加勒比》这本书是加勒比这个字眼吸引了我,我总是对离自己很遥远的地方深感兴趣。就像最近突然对坦桑尼亚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向往一样。恰逢在新单位还没正式入职,于是花了两天坐班时间把书给通读了一遍。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也刚读完《第三大道的咖啡馆》(约翰麦克纳尔蒂著,孙仲旭译)觉得孙仲旭这个译者名字很熟,于是百度了下,通过他的豆瓣主页了解到译者去世了,跟刚认识的一个朋友谈起,恰巧他也是当天通过《岛上书店》这本书(译者也是孙仲旭,我也是刚读过)了解到这个译者,我们两个唏嘘了一番,当晚我在看这本书的长评时,发现luke(孙仲旭的豆瓣名)在05年的时候就读过这本书,也写了长评。可见,有时候读书这件事也是有缘分一说。愿luke在上面一切都好。即使在南美洲地图上找西印度群岛各个国家的名称也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一串小小的国家组成了西印度群岛,盘横在加勒比海上。格林纳达和特立尼达的距离我觉得也不会有北京到天津那么远。但撇开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就精神内核来讲,格林纳达和特立尼达的差距要比北京跟天津相比来的大。就现在的游记来说,无非是去哪里吃喝玩乐。大家旅行最多也是看看美景,看看美女,期待有个艳遇。而《重访加勒比》让我觉得是游记的终极体,讲的是促成以上表面的起源与原因,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讲的更多的是历史,社会,经济问题。漩涡中的小人物,一群无法摆脱生活惯性的人,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永远无法抵达心安之处。大概就是纵论了全书所表达的观点。因为自己的知识架构和储备让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书评太吃力(仅仅是为了逼迫自己养成习惯)简单说一下本书中印象深刻的几点:1,奴隶制对黑人造成最大的伤害在于,奴隶制教会了他们自我鄙视,黑他们灌输了白人文明的理想。黑人对白人一直以来的效仿和尊敬,但却看不起黑人自己以及其他人种。2,奴隶解放之后,华人和印度人通过长期劳务合同开始蔓延至世界各地。3,虽然都是殖民地,但圭亚那分英属,荷属,法属,殖民者的不同造就了殖民地的不同。4,生活在热带的人好逸恶劳,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也不愿为提高生活水准而辛苦劳作,也是造成他们现状的一个原因。大体而言,这本书是需要读第二遍的。
  •     借来的文化,借来的生活顾文豪1960 年,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得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前往加勒比和旧时的西班牙大陆上的前奴隶殖民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游历。这时的奈保尔正陷入写作的瓶颈,依靠在故乡的记忆创作的《米格尔街》确实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文学声音,但童年素材不久即消耗殆尽,奈保尔写作的想象力“就像一块涂满了粉笔字的黑板,在各个阶段被擦干净,最后再一次成为空白”,甚至这种写作方式此时也更多地成为一种约束,它将奈保尔推回到一个太过狭小的世界,使他成为一个太过简单的人。因此,这趟加勒比之旅不仅为奈保尔提供了一次小憩的机会,更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段迷人插曲——作为这次旅行的成果,游记《重访加勒比》(The Middle Passage:The Caribbean Revisited)为他开启了一段新的写作历程。按照奈保尔对于写作的定义,写作意指“一种观看和感受的方式”,而“每一种写作,其实都是某种特定历史和文化的洞察力的产品”。因此,奈保尔的文学写作始终呈现出一种深入特定历史和文化的意图——重要的不仅是写什么,而是看到什么,是如何清理、解释这个世界。在这种写作观念的影响下,奈保尔的游记从不关注风景名胜,也无意抒发呢喃私情,不论是他初始造访的加勒比地区,还是三度游历的印度,抑或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四国,他更愿书写的是一个地区的文明履迹,更关注的是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处境,更在意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何以身处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却一事无成。但冷静的奈保尔从未试图给出答案。更多时候,他是一个洞若观火的观察者和不动声色的提问人。在《重访加勒比》开篇整整四十页的篇幅里,他先是记录下了在横跨大洋的长途客轮中的旅客众生相:船上的人们“按肤色划圈子,按种族划圈子,按地域划圈子,按钱多钱少划圈子”,但又没有什么圈子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可以属于所有圈子”;中途上船的移民使得轮船越来越挤,头等舱的酒吧成了唯一的避难所,这时船上只有两个阶层——旅客和移民;而移民首领举止得体,得体到品茗仪式里的每个细小步骤他都不会遗漏,“追随者们透过窗户赞赏地望着他”,饮茶完毕,“他立即用餐巾纸优雅地贴一下嘴唇,回到他的追随者中,边挥洒自如边雄辩滔滔,边在甲板上走来走去”,直到头等舱和经济舱之间的隔栏阻断了他的步履。信手白描,琐细日常,奈保尔记录的航程旅次,在游记、随笔与小说之间自如切换,缓缓悠悠地就将他对移民群体的敏锐观察、西印度群岛的历史糊涂账以及各打算盘的不同人等全盘托出,像是航船切开水面时泛起的波纹,让原本平静的河水浮漾出并不常见的面貌。当然,奈保尔不会止步于刻画同船渡客,正如诺奖委员对他的评价:“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换句话说,奈保尔最大的创作特质即在于他总是试图“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可是,扭曲的又何止是历史?奈保尔清醒地认识到身处文明边缘的殖民地人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贫穷,“地方狭隘,经济简单,养育出来的人思想狭隘,命运简单”。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殖民压抑导致一种智识上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反过来却成为殖民地人自我奴役的最佳养料。在加勒比这个弹丸之地,人们既没有民族情感,也没有反帝情绪,反而是大英帝国的殖民性成就了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会承认权力,但谁也没有尊严,效率和品质是无人赏识的玩意;人们喜谈“文化”,但这里的文化却和日常生活截然分开,更像是“夜总会表演的一个节目”;阶级分界愈加固化,人人都被禁锢在“由相似的抱负、相似的趣味和相似的自私自利铸成的相互孤立的牢狱之中”; 慢慢吞吞、愁眉不展,表面上言听计从,实际上独立不羁,个个都为自己生活的一小角而莫名自豪。在奈保尔看来,加勒比地区的人是“模仿者”,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他们巧于模仿,过着借来的生活。不仅在经济上,甚至在文化上、制度上、精神上乃至心理上,殖民地人都全方位地陷入模仿的恶性循环,他们没有自信心和自尊心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生活,却妄图穿着借来的衣服而成为真正的自我。于是,不可避免地,殖民地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双重世界中——一边是遥不可及的宗主国世界,一边却是对真实世界的自我意淫式的粗糙模仿。真实在别处,真实只存在于主子的世界。民族独立,并没能将殖民地人从自卑和空虚中解放出来,“我们假装自己是真的,假装在学习,假装在为生活做准备”。而当一个农民思维、金钱思维的社群置身于物质主义的殖民社会中,“因切断根基而在精神上停滞不前”也就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这些模仿者“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头脑简单的人活在并不简单的世界里”。
  •     是踽行往复一次冷静客观的叙写,是去国还乡一缕平白溯极的无奈,是远念近感一种准确敏锐的洞见。
  •     我想,殖民者對殖民地最大的傷害是漸進式的文化迫害,在成群結隊漂洋過海的郵輪里,塞滿了來自宗主國的飲食、技術、審美、制度、邏輯思維、以及對自他的肯定方式與偏見。可以說,這遠比在殖民地修葺異域建築來得殘忍多了。★★★★☆
  •     殖民对被殖民者最大的伤害是扭曲了他们的精神。每次看到类似“这地方的人的优点都是殖民者培养起来的”的言论,就想骂人。民族之间和平交流、互相学习跟殖民-被殖民绝对不该混淆
  •     读不下去 很混乱 不知道在写啥
  •     啰嗦,琐碎,无感觉
  •     2016年已读003:奈保尔的非虚构一向写得比小说好看,在《幽暗国度》里,奈保尔说起自己爱恨交加、血缘上的故园印度:“它就像一个我永远无法完整表达、从此再也捕捉不到的真理”。而在他的这第一本游记里,他对自己生长的城市特立尼达则完全抱持着嫌恶与恐惧的态度,他笔下的特立尼达是一个僵化封闭、受制于宗主国文化、没有自己的品位和自信、对恶行视而不见的丑陋世界。从特立尼达到圭亚那、苏里南,再到牙买加、马提尼克,奈保尔笔下的西印度群岛,无论与宗主国保持着怎样的殖民关系,都是一个个失落的国度,散发着荒废的气息。权力纷争,种族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贫穷,这里的故事,是关于衰亡与失败的。
  •     原来游记还可以这样写!奈保尔的观察力和思辨力都是一流水准,对西印度群岛的现实问题刻画得入木三分!
  •     感觉瓦自己没怎么看进去
  •     虽然我对加勒比地区过于复杂的种族问题依然一头雾水,但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入门教材。在南美所见的诸多景象,印证了奈保尔的敏锐观察。不论是加勒比各殖民地、西印度群岛,还是占绝大多数的西语国家,与令人惊叹的人种多样性同在的,是种族的隔绝、身份的焦虑和鄙视链。而严重的自我消耗把这些国家连同其中所有种族一同推向封闭与凝滞,把它们变作充满自我贬抑和尖锐对立的一连串边缘地带…
  •     奈保尔重返他出生和长大的特立尼达,以及游历圭亚那等加勒比国家的所见所闻的记录合集,虽然并不能完全赞同理解,客观上肯定不可能百分百正确,但奈保尔本人复杂的文化背景,让他对这几个族群混杂,纷争不断、偏见不止的加勒比国家有着独到和敏锐的洞见,“1914年的英国是昨天的英国,1914年的特立尼达却属于黑暗的中世纪”、“人人都在谈论民族主义,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特权”,奈保尔为理解殖民地国家提供一个异于寻常的视角,而联想与之相对应的寻常视角正是应了那句“你所见是因为你想见”
  •     读《游击队员》有不解的地方,这里有答案。 《游击队员》一书的背景,就在这里能全面铺开。 奈保尔不是衣锦还乡,那时他还狗屁不是,也不是狼奔鼠窜,有时会恨恨地脚着:他就是一个恶狠狠的幽灵。 特立尼达的幽灵。
  •     了解了一部分从前不曾了解过的世界。资料丰富详实~~奈保尔在写人、写故事的时候用了小说的写法,非常吸引人。想看真实的世界一定得读他,他是那种实话实说、不避阴暗面的作者。
  •     本来觉得加勒比世界离我们太远了。然而人性是共通的,由人组成的社会也都有其共性,书里描写的很多问题跟我们差不多呃。而且我觉得比何伟写得更有文学性。
  •     翻得还好了。第1(航途),2(特立尼达)和末章比较有意思,中间的圭亚那和苏里南有点像流水账,不会比比尔·布莱森或德波顿更高一些。中间的报刊、广告截选是好玩的,还有说板球那段“特立尼达人不承认英雄”。总体结构散化,想到啥说啥,这样的新闻体不如小说吸引人,但因为有了史料性,还是值得买的。
  •     有意思,加勒比的英国殖民文化跟南美还是很不一样,又补了一课。
  •     以奈保尔的游记写法,描述了加勒比海区域的殖民伤害,经济落后,文化失落,种族冲突,以及信仰问题,但这之中,还有他自己的寻找,自己的血脉与光荣,全书细致的观察与有趣的讨论,以及奈保尔的复杂情绪都混合在一起。尤其奈保尔写起自然风光总带有特别迷人的异域情调。
  •     加勒比海地区那些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因为太过“无足轻重”,因为大多缺少历史的代言人,所以奈保尔这本写作于1960年(那个时候他笔下的很多国家还没有独立)的作品即使过了半个世纪,而今读来依然意义非凡,特立尼达、圭亚那、牙买加、安提瓜、苏里南、马提尼克,不同宗主国的殖民虽然造成了各地的差异,却有着相同的殖民伤害,经济的落后,文化的失落,种族的冲突,都是历史最真实的镜像。
  •     重访加勒比,作者目睹了这一地区的繁华与落后、热情与冷漠、多样与空洞、偏见与茫然……这些急速转型中的国家充满变化却又停滞不前。作者用惊人的报道技巧和敏锐的历史思维冷静地再现了这里“毫无创造”的文化。在他看来,这里的人是模仿者,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是一群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的旅者。
  •     南海总喜欢把他们自己出的译本的书名改掉,好烦人。这本书明明应该叫《中途航道》。
  •     特里尼达、英属圭亚那、苏里内、牙买加
  •     故园已芜
  •     它们只是因为出产的财富而受到重视,那里的社会也从没有显现出特别崇高的一面。那里有豪华奢靡的生活,也有犯罪与恐怖、反抗与屠杀。那里有浪漫的传奇,可主角都是海盗和亡命徒。生活的自然魅力在那样的条件下无法呈现。自拉斯`卡萨斯之后,西印度群岛不曾出现过圣人,也没有英雄,除非出于对黑人的热爱而将杜桑推崇为英雄。那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独立性格和目标的民族。~~~J.A.弗劳德《西印度群岛的英国人》(1887)
  •     彼得海斯勒推荐的作家是一定要看的,他推荐的时候说自己写《江城》、《寻路中国》的时候,就参照了很多奈保尔写纪实文学的方式,对比的技巧用得炉火纯青,读来乐趣颇多,幽默的作家推荐的作品总不会让人失望。
  •     鄙视链在哪里都存在
  •     荒凉的土地上的凄凉的人,一个惊讶而无奈的发现自己迷失于一片风景之中的人,这片风景从来都不真实
  •     列维-斯特劳斯式的碎碎念
  •     “西印度的中产阶级不容易写。想要使这些人物不滑向面目模糊的东海岸白人,你需要有极敏锐的讽刺天赋,可能还要有股子坏劲儿。你必须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有实实在在的问题、责任和情感……还要把他们看作一伙生活被空想毁掉的人,这空想便是他们背负的十字架。”——简直是奈保尔的夫子自道。
  •     好看吗?不混乱吗?来给我解释下 看了开篇你知道作者是西印度人还是英国人还是西班牙人?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就是这样
  •     游记不只是在美景,更多的还需要去思考当地的一些现象,难得的现在的书大多不会去写,奈保尔这样写,算是开了个先例,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真实的美洲大陆,到底是怎么样的。
  •     念在是大师基友送的书多给一颗星,但完全提不起兴趣读!浏览完了
  •     我就是超爱他犀利的笔锋,虽然自己是个流氓,却还是毫不在意的点评旁人是傻逼的那种可爱劲
  •     此书的翻译实在糟,如同看一本被锯齿锯了边缘的书。
  •     社会观察家奈保尔笔下的游记,一次是对西印度政治、社会、文化的反思之旅。得益于作家敏锐的触觉和深刻洞察力,提炼出了西印度地区苦涩的汁液。距离当年奈保尔的西印度之旅已经过去了五十五年,不知道西印度而今现状如何?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进了一次世界杯;圭亚那、苏里南依旧默默无闻;牙买加出了个博尔特;马提尼克还继续从法国本土空运牛奶吗?
  •     游记先行,竟然成就了偏爱。如果可以,真的很想把这27册统统购置,一一阅读,文字呈现的多样性和承载力,让自己眼前大亮,胃口大开。
  •     开头昏沉,看到第二部分活了过来
  •     非常好看。奈保尔观察人和事时有一种特别微妙的角度。可能有些人会get不到点,大概是太不了解真实社会了吧。。
  •     简单的说,要重读
  •     奈保尔的游记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     有的地方读到发冷
  •     放慢速度 保持生机 走一遭 不知道为公元二零零零年准备的英属圭亚那现在怎么样了
  •     06/07/2016 奈保尔对加勒比也是够绝情的。
  •     奈保尔的游记总不会让人失望。
  •     相比《信徒的国度》,这本书就是一部习作。作者走马观花,观察亦不深刻,以小说的笔法来写随笔,注重无足轻重的小事,反而对加勒比的风情没留下什么让人难忘的印象。想想《信徒的国度》,二十年间奈保尔真是成熟了不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