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比较文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42637581
作者:朱崇科
页数:413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朱崇科教授从事华文文学研究10多年来有关“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的初步实践和小结,主要从问题意识(如华语比较文学、华语语系文学、本土性等术语概念)和批评实践(如纵横捭阖的比较、文学空间诗学、新移民文学等)层面加以阐述。既有对文本细读(如刘以鬯、李碧华、张爱玲等)的精彩展示,又有对问题意识思考的锐利探究。

书籍目录

目录
关于“知域”的思考:对话“知域”和“地域”
滨下武志教授序
绪论
第一辑 问题意识
1华语比较文学: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
2华语语系的话语建构及其问题
3术语的暧昧:“问题意识”中的意识问题
4本土楔入:可能与限定
5从概念缠绕到本土演进
第二辑 纵横捭阖
6文学空间诗学与区域特质论纲
7“新移民文学”:“新”的悖谬?
8想象中国的吊诡:暴力再现与身份认同
9谁的东南亚华人/华文文学?——命名的后殖民主义批判
10面具叙事与主体游移——高行健、英培安小说叙事人称比较论
第三辑 个案精读
11刘以鬯自娱小说中的香港性呈现
12破解另类与吊诡:看长袖如何善舞?——李碧华《青蛇》的N种读法
13身体、身份与“身影”(再现):重读张爱玲《色,戒》
14后殖民老舍:洞见或偏执?——以《二马》和《小坡的生日》为中心
15文本精读七则:多元文体的实践
第四辑 他山之石
16纪恶的吊诡:叙述暴力与历史——评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
17诗学抵抗:悲壮而沉重的文学肉身——评许文荣《南方喧哗——马华文学的政治抵抗诗学》
18发异声于“新”邦——读冼文光《柔佛海峡》
19看鱼尾狮如何性别——读胡月宝《鱼尾狮与鱼尾狮旁的花木兰》
20为马新史学立言——序廖文辉《马新史学80年》
21林文庆如何对接厦大认同——评李元瑾编著《林文庆的厦大情缘》
附录
A空间形式与香港虚构——试论刘以鬯实验小说的叙事创新
B边缘童话:谏言(建言)香港——论西西的故事新编小说
C定理日常:凌空与务实——以《只是蝴蝶不愿意》为中心浅议李碧华的散文
D论华文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架构的内在楔入
E To See and to Be Seen: Mutual Reflections between Chinese Women and Singapore
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这本《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由朱崇科著,从1999年发表第一篇华文文学论文开始迄今,笔者从事相关研究也已十余年了,在此其间,虽略有成绩,但教训多于经验,之所以不揣浅陋献丑自剖,原因在于:无论如何,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缕述思考的过程并加以深切反思,或许对于后来者不无裨益,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但如果对同行和更年轻的朋友有所启发,则更是言有所值了。本文主要从两大层面展开:一、为何以及如何发现华文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二、如何展开可能行之有效的实践。

内容概要

朱崇科(1975- ),山东临沂人。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2005);广东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百人计划”人才引进,2005起);教授(2011);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交换教授(2007-08)。今为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语系文学及文化。独著有:1《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2《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3《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4《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5《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人民出版社,2011),在《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华语比较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朱老师这本著作读后很受启发,很有自己的风格。关注的方式与大陆传统学界有所不同。
  •     该书是朱崇科教授从事华文文学研究10多年来有关“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的初步实践和小结,主要从问题意识(如华语比较文学、华语语系文学、本土性等术语概念)和批评实践(如纵横捭阖的比较、文学空间诗学、新移民文学等)层面加以阐述。既有对文本细读(如刘以鬯、李碧华、张爱玲等)的精彩展示,又有对问题意识思考的锐利探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