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佬傳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9882198449
作者:黃碧雲
页数:199页

作者简介

著名作家黃碧雲推出新作《烈佬傳》,她的自序是這樣說的:「小說叫《烈佬傳》,對應我的《烈女圖》。小說也可以叫《黑暗的孩子》,如果有一個全知並且慈祥的,微物之神,他所見的這一群人,都是黑暗中的孩子。小說當初叫《此處彼處那處》,以空間寫時間與命運,對我來說,是哲學命題:在一定 的歷史條件裡面,人的本性就是命運。時間令我們看得更清楚。
我曾經以為命運與歷史、沉重而嚴厲。我的烈佬,以一己必壞之身,不說難,也不說意志,但坦然的面對命運,我懾於其無火之烈,所以只能寫《烈佬傳》,正如《烈女圖》,寫的不是我,而是那個活著又會死去,說到有趣時不時會笑起來,口中無牙,心中無怨,微小而又與物同生,因此是一個又是人類所有;烈佬如果聽到,烈佬不讀書示寫字,他會說,你說甚麼呀,說得那麼複雜,做人哪有那麼複雜,很快就過──以輕取難,以微容大,至烈而無烈,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他的是灣仔,而我們的是香港,飄搖之島,我為之描圖寫傳的,不過是那麼一個影子。」

内容概要

黃碧雲,1961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犯罪學碩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法律專業文憑。曾任新聞記者、議員助理,為合格執業律師。曾獲得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新秀獎,第三屆、第六屆及第十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第五屆「紅樓夢獎」首獎,並且多次入選台灣文學小說選集。


 烈佬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烈佬传》描述烈佬半生故事,却不似作者黄碧云为烈佬写传,整部小说由第一人称“我”,也即烈佬周未难叙述而成,或应称《烈佬自传》才妥贴。小说原名《此处那处彼处》,黄碧云的解释是“以空间写时间与命运”,如此,不免让人联想三“处”所对应的空间。由于全书为“我”自述而成,回忆之中不时又有另一回忆穿插:“此处”的开篇即是对“我”最后一次出狱的叙写,全章重心却在上海仔的黑道生涯,“彼处”写老年阿难出狱后的人生,章节中又有童年往事与黑道经历再现……因此,三“处”其实并非对应为具体的空间,而是如作者所言,对应烈佬的人生际遇(时间与命运):此处即此岸,彼处即彼岸,那处恐怕则是无岸之河。  “此岸”、“彼岸”是佛语,“无岸之河”则语出马克·夏加尔的画名《Time is a river with no banks》(时间是一条无岸之河),另有诗魔洛夫的同名诗作。“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盘也”,烈佬打趣自己的名字:“蛇皮阿重会有话说,佛祖有个弟子叫阿难。”阿难陀身随佛陀修成正果,烈佬阿难欲从此岸抵达彼岸,却须经过一条无岸之河,一旦驶入,不辨方向,不知尽头,也不可能回头。  烈佬的自叙从此岸讲起,年过六十的他回首往事,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与阿生相识,一起去到湾仔,一起踏入黑社会。好似命运是从此开始改变,但如果没有遇到阿生,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其实,烈佬明白,已经发生的,就没有“如果”可以挽回了——“再行一次,我会不会行这条路?但不可以再行一次”。出来混的烈佬,以及与他一样的黑暗中的孩子,坠落于此岸的深渊,他们只能不断地以毒品麻痹自己,“那味嘢令你忘记时间,忘记自己,忘记这个世界”,“成世迷迷糊糊,最好永远不会醒过来”。  时代使烈佬的家庭分崩离析,好不容易与父亲团聚,彼此间又已经产生了难以弥补的隔阂,他们父子女三人最终形同陌路,“以后我就没有见过我妹妹,也没有见过我阿爸,好像我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也是一个人”,即使是父亲的死亡也未能触碰烈佬的心,是以烈佬无亲;“在湾仔他们就叫我上海仔,我真名都没人知”,此岸的世界,烈佬的真名被隐去,只以外号“上海仔”溷迹于黑道,是以烈佬无名;烈佬也遇到过愿意跟随他的女孩阿娇,她喊他难哥,可那时的烈佬,已经是“瘾发起来,六亲不认”,对男女之事也没有了兴趣,是以烈佬无爱。没有亲情,即是失去亲人,隐去真名,正如失去自己,缺乏爱的能力,便会失去爱人,此岸的烈佬,孤独无靠。  父爱的缺席一直是烈佬无法痊愈的伤口,讽刺的是,长大的烈佬竟像极了父亲——逃避责任、冷漠寡言。阿娇想尝试毒品,烈佬虽言劝阻,却还是放纵她;范丽丽需要烈佬和阿白的陪伴,烈佬却对阿白说:“不要管人那么多,管不来。”;烈佬和爱丽思久别重逢,只是寒暄几句就各行各路,而后不愿与之再见。烈佬害怕扮演别人生命中的重要角色,不愿累人,也不愿助人,“我不会想捉着一个失去魂魄的人的手”。那是因为,他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为什么,都没有人在他失足陷入深渊的时候,拉他一把。  蛇皮阿重有佛性,甘愿食此岸之苦果,阿生相信自己的影子里有天主,登临彼岸重新做人,就连沦落风尘的爱丽思都拥有对未来的憧憬:“我嫁人我会戒掉这铺瘾,在屋企,煮饭,生仔生女,教好啲仔女,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学我。”烈佬阿难却没有任何可以凭依的信仰或可以向往的世界——“我觉得我做甚么都太迟”,“过去我们忘记,亦不会有将来”。正如大佬要行一条绝路,“他可以做他想做的,即使他做的,令他死无翻身之地”,烈佬也势必要孑然一身,浮沉于无岸之河。  域多利、芝麻湾、荔枝角、赤柱、塘福……出出入入几十年,烈佬大半辈子就此消磨殆尽,及至最后一次出狱,被阿一大哨提点年龄的烈佬才感到倦了,“我实在不想再坐监,也不想回湾仔”。他住中途宿舍,毒瘾渐渐消失,与精神病人、老人相处,甚至做起了义工,简简单单,重归平凡。由无岸之河抵达彼岸的一念,看似轻易,实则沉重,烈佬足足用了半生才想到。“以轻取难,以微容大,至烈而无烈,在我们生长的土地,他的是湾仔,而我们的是香港,飘摇之岛,我为之描图写传的,不过是那么一个影子”,黄碧云如是说。或许观者应当庆幸,等待那一念,烈佬只用了半生。要知道,在那无尽无际的黑暗之中,还有无数无告挣扎的无影之人,无法解脱。 黄碧云说:“我的烈佬,以一己必坏之身,不说难,也不说意志,但坦然的面对命运……”实际上,坦然的背后充满了诸多无奈,不然,何以原本一句“都过去了,无所谓了”便可带过的人生,烈佬要叙述出整整一部书三部曲。“我觉得爷爷,阿爸,和我,都一样,都很少和人讲甚么,我在监房更没甚么话讲,大家都不想讲自己,各有前因后果”,即使都无所谓,他还是很在意因果,在意为什么自己会行这一条路,尽管本性寡言,他还是缓缓地说开了,说那些黑暗中的孩子,如何叛逆流离、自甘堕落……及至叙述将终,他抛下那句令人久久难以释怀的话:“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他找到我,我人生后来的道路,会怎样。”  烈佬自述的同时,其实也在自度。透过叙述,他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去,看清自己是如何坠入此岸的深渊,又是如何于阴霾密布的无岸之河找寻到光的所在;透过叙述,他也可以坦然地告别过去,在彼岸重新行路,迎接自己的第二人生……而烈佬的自度,岂非亦在度人?
  •     作者:陳子謙毫無疑問,黃碧雲的《烈佬傳》是對粉絲有意無意的挑釁。自書名公布以來,它已在網上引起了討論──佬?這書名太粗了吧,一點也不像黃碧雲!它原名《此處那處彼處》,也許更能迎合讀者的期待。我卻想起她在1980年代的文章〈重複製造明星〉批評明星作家的重複:「她的作品有七十本開外,內容完全重複,讀者也就是要看她的『重複』。」《烈佬傳》與舊作的決裂,或可視作這番話遙遠的回音。比起書名,《烈佬傳》的內文定必更令熟悉她的讀者吃驚:深沉的意象、低鬱的抒情語調都幾乎徹底消失了,多是白描。過往她的小說多見濃縮生命省思的警句,誘惑讀者剝離故事而自行對號入座,這一次也幾乎沒有了──即使還有直接叩問命運、自由的段落,卻顯得平實多了,讀者難以不顧原文脈絡地隨意摘引。最終叫《烈佬傳》而非《此處那處彼處》,實在不得不如此。黃碧雲的上一本小說《末日酒店》對語言的試探已令人驚異,但讀者仍不難辨析:這肯定是文學語言。《烈佬傳》呢?它看起來是那麼平淡,彷彿只是照搬受訪者的話──日前風眠以「小說體的報道文學」來形容《烈佬傳》,大概跟這種語言的寫實性有關。但《烈佬傳》在書面語中糅雜了大量粵語,產生了獨特的語感。過往香港文學也不乏糅合兩者的嘗試,粵語通常令文句顯得更活潑、輕鬆,《烈佬傳》卻一直保持著平靜的口語感。這大概源於作者取捨了哪些粵語成分──我以為關鍵的是,她棄用了粵語的助語詞。加上通篇都是平淡的逗號、句號,即使是問句也多是如此,令全書顯得異常平靜。相對於語言之淡,《烈佬傳》寫吸毒、販毒者的大半生,題材本來是那麼暴烈。這樣的人物倘拍成了黑社會電影,我們可以想像出多少驚險的鏡頭!即使是電視的禁毒廣告,也習慣了用迷幻的鏡頭、陰暗的化妝來製造戲劇效果。《烈佬傳》卻只是平淡地說,沒有甚麼刀光血影,毒癮發作的場面也沒有多寫。這彷彿是要把他們還原為一個個普通人──我們不是一味把鏡頭置於便於獵奇的時刻,而是一步步地跟蹤與毒癮牽扯的,生命中每個平淡的細節。這樣的處理方式,才有可能令讀者從中讀到了自己。書中主角周未難在晚年說:「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可以有幾大分別。我們不過以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烈佬傳》採用回憶結構,開筆寫主角周未難出獄,大哨叮囑他:你六十歲了,要考慮你想怎樣。周未難邊走邊想起過去……全書共分三章(此處,那處,彼處),頭兩章寫的就是他這六十年來在監獄進進出出的生活。別以為這兩部分會充滿老年人的懺悔、反省──不,周未難的自述幾乎完全沒有回憶的痕跡,讀起來就像是現在進行式。一般來說,第一身敘述往往更直接且密集地表現人物的感情和想法,然而周未難的自述更多是直述情節──當然,場面的擷取和回憶的閃現還是會洩露人物內心,但整體來說那些敘述仍顯得異常平靜。有些看來是關鍵的轉捩點,「我」也沒有細說想法。周未難第一次吸毒,是這樣的:「阿牛給我食煙,說有嘢,我就接過來食」──一個簡簡單單的「就」字,就抹走了我們以為必備的猶豫、抗拒,彷彿是那麼順理成章的,嗯,我就吸毒了。後來他在教導所中獃了十五個月,一出來,朋友阿牛又叫他吸毒:「阿牛說開檔,你都很久沒開檔,其實我不特別想,那時始終癮淺。打完針好快烏,不覺熱,醒來已經天黑」。上一句明明還在說不想打針,下一句已是「打完針」了,中間的心理轉折是怎樣的?沒有。我卻喜歡這樣的省略──你以為那一刻有別的路嗎?在那樣的處境和氛圍下,當事人根本沒有多想。比起黃碧雲舊作中反覆叩問自由的角色,周未難總是顯得後知後覺。周未難也會偶爾回想:如果那一刻我不這樣做,後來的路會否不一樣?可惜這一切的確只是回想,周未難似乎從沒有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想過有別的選擇。我們當然可以高高在上地嘲笑他的盲動,但以他的出身、處境與性格,真的有多少選擇嗎?即使你去選擇,其他人的選擇以至種種偶然因素也會牽扯著你。在全書倒數的第四段,周未難突然憶述,他離家那天,父親應該找過他:「我永遠都不會知道。如果他找到我,我人生後來的道路,會怎樣。」可惜,「如果」永遠不是我們能抉擇的。《烈佬傳》的結局看來是光明的:周未難戒了毒,且願意重回灣仔,也即他一直迴避的過去。他擺脫了大半生的毒癮,既有個人努力,也因伴他半生的兄弟大多不在旁了。全書這樣作結:「灣仔現在好靚,也不是我以前的灣仔了。」這個孤零零的美麗新世界是他自己選擇的嗎?我不知道。(載2012年8月26日《明報‧星期日生活》。見報時編輯代擬小標題,在此略去,以存原貎。)
  •     ﹣香港的文學創作‘不多’, 有緣看完而且喜歡的更少,難得太太對這本書有興趣,先睹為快,我亦不甘後人,把它看個夠。﹣作者黃碧雲,大學唸書時有聽老師講過,大概是讀女性主義課程上提到的一些女性書寫云云。我肯定那時我看過《暴烈與溫柔》,《烈女圖》有否看過就不記得了;可惜那時讀書是水過鴨背,現在已沒甚麼印象。膚淺如斯,慚愧慚愧。﹣這本《烈佬傳》,印象中較《暴烈與溫柔》要’平淡‘得多,就像一個街坊在自述一樣。這本小說,講一個道友的一生,用一個吸毒者的角度以至語言來寫故仔,十分特別。一開始看這本書時,甚至有點不習慣,因為那中文十分斷裂,像自言自語,話題跳來跳去,夾雜著語體文及廣東話........ 很像小學時我們的造句,語文能力有限,出來的東西一截一截咁。﹣這其實要佩服作者的功力,想必她在寫此書時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及人物訪談,掌握到某種節湊。作者在“致謝”時表示,寫這書最難變成“我”,就是書中那主角,可想作者作塑造人物時花了不少苦功。﹣主角“周未難”的故事,有幾個向度吸引了我。一則吸毒者/道友的身份與生活,包括坐監的經歴,街頭搵食,與毒品的拉扯等;二則為他個人的生命選擇及思考,那些思考不少知識份子式的怨天尤人,又或甚麼大道理,而真的是放在一個社會底層的人物的一些詰問,像我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的關係,我們有沒有選擇自由,乃至毒品/藥物的介定等;三則將主角放在一個大歴史中,像快鏡的帶過不少歴史片段,國共之爭,越戰,六七等,在‘大歴史’中,個體是怎麼樣的一件事?個人與社會之關係等。很有意思。﹣最近開始想多留意香港的文學創作,畢竟一個地方的記憶,除了商場或媒體上的粗俗記錄外,應該還有更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像《烈佬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久没有认真读过竖版的繁体字图书,托小师妹购自宝岛,黄碧云的小说一直很令人动容,文字细腻中带着凛冽。这本书很新,新的令我开始自我怀疑时间都去哪里了?我记忆中的黄碧云,已经恍然隔世。 刚读完此处,不过是一个上海男人在香港的生活,吸食毒品后他说:其实我也不过二十多岁,却觉得已经过完一生一世。 如同放弃所有绘画技巧,黄碧云用白描的方式描述完一个人漫长又短暂的一生,没有评论没有引导,一切都在自己心中~生活原来从来都不在此处...
  •     口述、傳記、小說、很有意思的書、粵語的魔力
  •     微物之神
  •     人生的不幸,不過在於那極少的偶然。其他的事,理所當然,知道會發生,無所謂幸與不幸。
  •     故事极简单,感情极克制。时间无序,闪回频繁,却不纷乱。香港底层市民的史诗,现代化城市最窄罅隙里的生命微光。碎玻璃,渔网,白粉,牌九,筹码,圣经,汽油桶,抗抑郁药,鱼蛋仔,城寨臭水与湾仔海风的混合物,一口穿喉而过的命运苦水。
  •     语言带来的错位感拖延了阅读的速度,但这种错位感很好地支撑了阅读的情绪。走了好久的弯路,有那么多如果要是,才走到可以获得平稳的生活的路。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总要走,折腾来折腾去,也算生机勃勃了。老了真好。
  •     一如既往的我喜欢的句子和调子
  •     癮君子的有沒有
  •     miss u cai
  •     如此不堪,還要苟活。
  •     你說甚麼呀,說得那麼複雜,做人哪有那麼複雜,很快就過
  •     黃碧云作品里面,結構、敘事上總體最諧調的。最厲害的是她真的可以做到從敘述方式到語言都嚴絲密縫地化身為筆下的“我”。
  •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说什么都不对。
  •     一生人半世在各处监狱出出入入。明知行左斜路亦行落去,人生没有如果,只有时间过左。
  •     令人动容,广东话读来实在亲切
  •     很在地的語言很喜歡。一海之隔影響一生(如果我們每人的人生都在間接影響另一個人生)
  •     我好想知道阿娇的结局,那个黄碧云轻描淡写却用情极重的女子。
  •     大多数(我了解 )的影视书籍,关注蛊惑仔,都停留在他们青年热血的阶段;挥洒的青春逝去,他们的中年后如何生活?也许这样的生活,的确如书中所说,又有几多可以善终?当“仔”转变成“佬”,会有什么不同?通过“我”的描述,走过以前的香港,感受那个特别人群。“我”述说故事时,透着那种淡然,仿佛吸毒坐牢打斗都只是平常小事,只是别人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与你我并没有不同。看客不需讶异。行文为广府粤语,却仍有一些段落需仔细反复阅读以确认意思。不乏幽默,也不乏很灵的句子。“为什么绕了那么久,才走回正路?” 黑暗的孩子,也依然是被爱的孩子。还有“我”期间经历的各监狱,带着观众走过香港的变迁,不胜感叹。
  •     对应她的《烈女图》
  •     口语词俯拾皆是,偏偏常见的粤语助词她一个不用,像营造了一个模糊的边界,把手探进去,不知是虚是实。前两部分语气平静而跳跃,絮絮叨叨,读起来却很有趣味,一方面很有香港黑帮片的画面感,另一方面周未难本人的口吻与他的经历本身即时一个矛盾。独到第三部分才稍微缓和一点,作者的心思显露出来。
  •     2013年暑假看完的,因为书中夹杂粤语,读起来并不顺畅读后印象也不深.
  •     非常香港的文字,既平淡又不凡。
  •     有一种积极。
  •     第二次读才懂那种心情
  •     “那味嘢,令你忘記時間,忘記自己,忘記這個世界。”
  •     读第一遍,开头有些艰难。她用半白话写作,有些地道用词需要想一想意思,有些段落需要想一想断句。
  •     以一己必坏之身,不说难,也不说意志,但坦然的面对命运,是为“无火之烈”。 黄碧云是试金石吧?据说后来高考语文里有提到……所以,没读过的就暴露了年龄
  •     黑社会小弟的大半生,边看心里感到凉飕飕的,朋友说这本算是下手没那么重了。人无法知道现在走这一步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永远没有如果,落子无悔。
  •     其实,我们从来都有得拣
  •     沉稳,感人,真诚。浅白,沧桑,骨感。
  •     精简、收敛。回望的方式,看今生。
  •     粵語處理獨到
  •     “为什么这条路要行这么久,才行到这一步,我没有什么需要防人,我没做什么,我也不需要做什么,人也不需要防我。"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的神奇之处即在于没有“假如”。悲伤、真实、引人入胜。ps:可以来个《烈佬传》游香港。
  •     此書用上半文字半口語加上粗俗字句,平凡粗糙的行文,人物還有故事,居然帶出一個非常令人細緻細味的感覺,粗俗中加入點點看透世事的黠智,就是所謂的粗中有細,很喜歡這個故事及當中所出現的人物,前段的失意社會的冷令我想起酒徒(當然這個阿難來得正面得多,雖然他其實沒有想過什麼),而後來院舍的怪人怪事怪模樣,加上阿難第三者的冷眼,又令我想起小安的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前後兩本書我也很喜愛,前者是那種感覺後者是那種態度,這書集合了兩者,所以很對我口味吧
  •     大佬要行一条绝路。是不是行了这条路,他才是自由的人?他可以做他想做的。即使他做的令他死无翻身之地。再行一次,我会不会行这条路。 但不可以再行一次。
  •     在香港的最后一天,三联的店员告诉我“下楼梯往右走,路过修顿球场,过马路就是天地书店了,他们应该有这本书”。于是我就这么路过了在书中被无数次提及的修顿球场
  •     在日本宿舍的廁所看完的。
  •     从末世人眼中看时代变迁
  •     沒有時間空間的薄薄一本人生,多少人物閃過,讀到弄不清誰是誰。卻又完全無所謂⋯⋯ 都是一樣的人。一樣的片段,會閃現在多少的人生。 結尾短短數十字沒有起伏的交代完呵難一生。寒毛一根根的豎起。
  •     粤语读唔懂嘢TAT果真“碎语美学”。那么多条路,为何偏选这条行?
  •     摸爬滚打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说起来啊人真的是倔强又脆弱的动物
  •     黄碧云看一本少一本。这一本学到的是平静中的超大信息量和要想写故事就得去采访去了解。
  •     人的路是一步一步行過來的,哪有坐摩天輪,一轉轉到天那麼高。再轉還不是行落地,好運的話,路繼續有得行。
  •     對專業作家來說,「收」或許是比「放」更難的事,所以這本在敘事上極克制的小書,她寫了四年。沒有抗爭,沒有痛快,甚至都沒有瞬間的暴烈,只有這位不烈的烈佬,在生活以外生存,浮沉中換作一句:一世人流流長,日子怎樣過。
  •     粤语口语加竖版,看得不是很懂
  •     看的时候就觉得黄碧云真腻害,一整本都是用上海仔的声音在说话,看到后记她也说最难的部分是让我成为“我”,辣麽我感受到的也算是正中她下怀了吧。那天看到三分之一处突然很想给爹打电话,不拉不拉一堆后说了句“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啦”,结果爹一下子就傲娇了,“哼,想听我的声音,跑北京辣么远,我都不想见你了现在”。于是看烈佬传时的茫茫一下子就被治愈了。。人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那黑暗的孩子呢?周未难在黑暗中一次次想着那些如果,如果当初,如果当时,但是但是,都没有如果呢。以一己必坏之身?我也好奇为何他每次才出册子就开起了档,只猜测那对他来说是暂不能戒掉的放纵逃离,否则要如何面对重新抛入社会的自己。其实他也不是没有在漆咸道公园遇到过其他人, 比如家境不错的大卫,但是愿意和能让他跟着的,只有阿生。
  •     在香港逛偶然买的,买了两本书其中就有这本,读来很辛苦,语言很平实后来才知道作者很出名,算是很幸运吧,随意挑的两本书,居然逼格这么高,但是这本书同样没有读完,讲述了小人物的命运和人性,有点像回忆文学。原谅我文学素养不高真的写不出深刻的读书笔记,在豆瓣mark一下
  •     觉得寒冷
  •     后来 你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你想见的湾仔。/ 一个人 在最后 获得了平和的生活却回想起最初的开始 如果我的选择不是这样 那么我就会在彼处而不是此处。 /广东话太多 非常影响非本地人阅读 ~
  •     活着真没意思,可是我们只能活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