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ISBN:9787305046421
作者:C.莱特·米尔斯
页数:315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它在首次出版之后的这些年里,成了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并不断地吸引着新的读者。
正如霍拉斯·M·卡伦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所说,这是“白领金字塔中每一层次的人都值得一读和值得思考的著作。它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在阅读了这部有关白领世界的临床式报告之后——现在它对了解20世纪的生活品味和感情至为关键——希尔维亚·波特在《纽约邮报》上撰文指出,“这是我在这些年里读到的最能够激发人们痛苦思索的著作。只有那些天真的傻瓜才会否认其中包含了诸多真理,它足以使人们驻足下来,认真地品坊和聆听。”


 白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这本书是讨论白领的,我目前是办公室人员,一天到晚有的没的写软文,偶尔充当下销售或者技术人员,这三类工作都算在米尔斯定义里的白领。米尔斯的讨论重点是美帝的白领,但是这些内容用在大天朝的白领上,也是差不多可以的。不过有一点有存疑,白领内部的划分是怎么一个划分的,米尔斯有讨论,但是我依旧分不清我这三个角色(文案、销售、技术人员)在白领阶层中哪个地位更高,哪个地位更低——显然这三个地位是不等的,工作待遇差异也挺大的。对白领内部的划分标准其实蛮多的,比如说专业(文理工商,不知道艺术能不能算进去),职衔(初级、中级、高级、总监级)等等,其实白领所属公司这一点,应该也有影响,但介于目前经济形势太过多样,划分起来也挺难受的。这本书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先是回顾了老中产阶级,起源、发展和现状,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有产,自己给自己打工,后者无产,需要给别人打工来养活自己——这就导致了异化的产生,对人的心理影响其实蛮大的。接着就是引入白领,新中产阶级这个概念,说明他的历史机遇,发展情况,内部区别云云。白领的产生是由于生产集中化导致,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在对医生,以前是自己开诊所,现在要依靠医院这种组织,这个讨论呢,我的想法和米尔斯略有不同:以前的医生能够独当一面,很大程度是因为医学知识并不发达,一个人掌握80%的医学知识完全不是梦想,现在呢,我去,一个人能够把自己领域(内科、外科blabla)掌握80%那就算是大师了好不,可以收几百块钱的专家门诊费了。科技的进步必然导致掌握技能年限的延长(一说到这个我就想到申请念研究生博士生,虽然美帝文科说的phd本科生也能申请,你TM逗我啊,S校那帮phd哪个不是从MA过渡过来的啊。。不过这帮人能够耐得下心读那么多年只为走上学术道路,这点我挺佩服的,我这个恋爱大过天的渣就完全做不到啊。),甚至终其一生把所有基本功打扎实都不一定ok,这种情况分工就是必然的了——男女(男)组合,干活不累。另外就是以前大家都是自己给自己干活,现在变成给老板干活,这点我也有要补充的。那就是,真的热爱自己这行的,干到后来十有八九要另立门户,自己给自己打工,就是开工作室,按照自己的想法接单干活,又恢复到了以前手工业的匠心时代啊(N多年前我也有这个打算啊啊啊,现在就哦呵呵呵呵了。。。老公孩子热坑头这是我的终极理想)。最后呢,就是对中产阶级的历史政治影响做一个总结吧。这个部分有点晦涩,神马公会啊这些,打游戏倒是遇见过,生活中嘛,呵呵,大天朝没这东西。另外,我觉得这个部分的讨论其实有点大脸。因为在前面米尔斯好像也说过白领这个人群,就像在那啥里面置入了一个金字塔,所以在最后把它直接放在新中产阶级里面,多少有点那啥啊。。。总结写完了,洗脸化妆出门找人玩去。
  •     尽管成书于上世纪50年代,但是看起来丝毫不感觉过时,我而且翻译也还还可以。作为“白领”大军中的一员,读来颇有共鸣,如:“白领人士的不适有着深刻的根源:因为缺乏信仰体系,使得他们作为个体在道义上孤立无助,作为群体在政治上软弱无力。”“在总经理们中,劳动的社会和技术分工切断了独立的创造精神的神经。”等等。总而言之,生产的异化和人类发展的单向化是当代制度中最大的恶魔。
  •     总是觉得中国的80后和美国的50后极其貌似,无论是成长背景还是文化水平。整个的感觉就是透彻的而同时又适时的,其实给我们的应该是更多的感受与内省。毕竟,这是人家走过的路,也是我们正在走的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嗯,很好很强大,很真很犀利。
  •     阶层流动的年代,信仰往往不那么重要,因为生活里永远涌动着鲜活、希望。追逐财富以及社会身份地位的转换看起来并不那么困难的时代,整体会像打了鸡血似地大步前进。 然而,当阶层稳定,通往高一阶层的大门牢牢关死,游戏就不那么好玩了,所有曾今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成问题。。。那门,在中国,看起来更像是由体制打造竖在那儿的。。。。中产阶级的尴尬开始显现,无力感开始弥漫,中产阶级会慢慢感觉到那么点窝囊;体制的夹持,让这窝囊像一团总也散不去的屁气弥漫在社会中间。。。。这些是题外话 觉得这是本易读的书,很忙,但还是能在三天里看完。书完成于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初,讨论白领和中产阶级极具现实意义的时刻,被译成中文。有些内容,现在看来,也一点不落后。
  •     小人物的杯具。一个月内看了两遍。体会到米尔斯的反思与关怀。
  •     有很多情景放到今天都还能看的到!
  •     强烈推荐,此书必读
  •     看得想哭,太特么枯燥了,提前标注读完。
  •     游离不定的中产阶级。
  •     对新生中产阶级的分析丝丝入扣,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的灯塔国,与今日兔国国情相比,可供参考之处颇多。另,切入点和方法也值得学习。要洞悉今日中国社会的大半问题,米尔斯也许能给出许多答案。
  •     未细看
  •     : D771.26/9924-2
  •     这本书将来还要再读。
  •     导言写得不错……
  •     需要重读……
  •     没兴趣就是没兴趣
  •     这么悲观又尖锐的洞察对我们现在依旧适用
  •     透彻。
  •     “新中产阶级没有任何可能形成、创立或领导任何政治运动。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没有任何持久的不满,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任何负责的斗争”。米尔斯真是个合格的预言家。
  •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白领与此时此刻的中国白领,几乎是同一个阶层,同样面临着管理科学化之下个性、技能的被格式化,白领的处境越来越接近于普通工人,但其摇摆不定的后卫政治态度又使其难以抱团取得话语权。本书对“白领”这个物种的来龙去脉有着清晰的解构,部分翻译略奇怪。
  •     值得阅读
  •     一个敏锐又文笔好的学者毒舌起来的力度真是可怕。。。
  •     #中产阶级门槛的低估与白领门槛的高估:美国的昨日我朝的今天#一二章:美国旧新中产阶级缘起、介绍及发展意思不大:农场主等有产的中产阶级,表面因南北战争工业兴起大萧条衰落,实质是生产集中化组织崛起不可逆地被白领/薪金雇员等无产权者代替;三章:失去生产资料成为产品的附属导致白领劳动异化(工作是为获不工作的自由)以及自我异化,科层制引出白领派生权利和组织官僚化,一个被大众传播、地位恐慌、支付能力所焦虑且缺乏精神的伪中产阶级,蔓延着浓厚个人失败和悲剧情节;四章:新中产阶级(众多中间状态的职业集团)是资产阶级,也是一种特殊的无产阶级(财产状况趋向普通工人),客观现实和心理阶级并不一致,骑墙的地位决定了骑墙的诉求(工团主义和后卫政治),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利益集团随时待售使人生悲剧般横亘在巨大的操纵和冷漠间。
  •     很棒,社会学经典读物,社会层次在1820-1940年发展,突出表现在1940年后社会阶层的转变
  •     现在是2016年的中国,我不能认同米尔斯对中产阶级的评述。
  •     很好,美国五十年代的状况正适合中国现在。。。
  •     周老师……
  •     对理解当今中国的中产崛起依旧有启示意义
  •     对于刚工作、而且在一家高级百货从事文员的自己来说,很切入。没有乐趣,也没有精神,只有洁身自好。
  •     我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不想去
  •     易读到感动,最后一部分多读
  •     此书可以视为韦伯《新教伦理》的续篇,在米尔斯看来,“白领”就是关在科层制铁笼里那“无心肝的纵欲者”,从高管、律师、教授到基层的销售员,无一不依附着体制机器而生。另外,像消费社会、合法性危机等问题,在这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里也已经提出,不愧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
  •     在读英文版。。。好慢啊读的 T T
  •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著作。在书中,米尔斯从白领研究入手,探究了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美国新老中产阶级的转化。他将异化理论和科层制理论结合,对白领阶层进行了分析。以异化理论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科层理论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书中关于对白领这一阶层的观察非常具有洞察力,虽然时隔60多年,但是书中的洞察和分析丝毫不不过时,许多问题和现象至今存在。
  •     米尔斯真是尖锐雄辩,看得很爽。所有吐槽小资白领的话米尔斯几十年前就说过啦!
  •     米尔斯果然尖酸刻薄,这本书好读,易懂~
  •     D771.261/5 万金油工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