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剧院:并蒂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3319227
作者:王南,袁牧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堂奥”书系由读库策划,以建筑作品为主角,立足于“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一座建筑写透”。 本书为该系列第二本(第一本为《农禅寺:水月》),介绍的是坐落在江南古镇的国际水准大型现代剧院——乌镇剧院。这座剧院因乌镇戏剧节而生,借用并蒂莲的意象,历时三年,2013年5月落成,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乌镇戏剧节,及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剧院”。
乌镇剧院是作者实地考察的第一个姚仁喜作品,建筑师亲自担任向导。本书从专业角度介绍建筑师在空间的经营、造型的推敲和工艺的追求,并辅以作者与其本人的采访,揭开这朵盛开在水乡深处的并蒂莲是如何由一个想法到设计建造的过程,及如何做到与江南水乡古镇完美融合。书中多幅建筑图纸和照片进一步展现了剧院外部的老船木冰裂纹花格窗,斜砌京砖墙所体现出的材料之美、工艺之美和工程之美。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t.cn/RGfT5Ll

书籍目录


引言 莲生江南
第一章 水乡舞台
第二章 空间戏剧
第三章 如琢如磨
第四章 精在体宜
结语 花开并蒂
后记

内容概要

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他在《读库》刊发的“建筑史诗”系列文章深受读者欢迎。
袁牧,建筑师,多年来从事唐宋木构建筑、乡土民居、风景旅游建筑及当代佛教建筑的相关设计创作与研究。


 乌镇剧院:并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不知为何会如此喜欢乌镇?也许是十年前班级活动第一次来到这个如梦似幻的江南小镇,也许是四年前新年里和朋友们的一次尽兴之旅。也许是黄磊当初的《似水年华》,也许是陈丹青眼中的木心先生。“来过,就不曾离开”,因为来过,心的一部分就住在了这里,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回来。老早的乌镇大戏院看到王南“堂奥”建筑系列著述《乌镇剧院 并蒂》,满满的回忆又回来。其中说起赖声川导演和黄磊等人来到乌镇,拍戏、演戏剧,想要创办“乌镇戏剧节”,再到后来在陈向宏的支持下设计建造“乌镇剧院”。说小镇有其独特的规格和韵味,是城市所体会不到的。乌镇封闭式的结构,本生就想一个舞台,充满了梦幻的色彩,让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可以做梦,就像戏剧给人带来的感受一样,所以没有哪个古镇比乌镇更适合举办戏剧节。 读到这种戏剧给人带来的梦幻感,脑海中马上想起的是维罗纳圆形剧院和她的歌剧节。2015年夏天和几个伙伴来到意大利的秀美小镇维罗纳,那个上演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小镇;那个有着朱丽叶的阳台的小镇;还有莎士比亚戏剧学院。整个小镇真的很小,如果有时间,用脚丈量也可以。封闭性,也有些。我们从威尼斯坐火车来到维罗纳,火车站很小,不像国内有很大的站台,站楼和安检。下了火车,走着走着就走出火车站了。夏天的意大利烈日当空,各种晒。拖着沉重的行李找宾馆也走了好久的路。傍晚坐公交去维罗纳中心,路过城堡后,就感觉来到了几世纪前的欧洲小镇,除了偶尔看到的公交和商店,是有点穿越的感觉。去的那几天,正值维罗纳的歌剧节,类似罗马竞技场的圆形剧院外满是游客,还有各类布景设施和道具。事先也是知道的,但是无奈不懂意大利语,到达的那晚的剧目我们也不熟悉,就作罢没有订票。维罗纳圆形剧院吃过晚饭,漫无目的地走在维罗纳的街头,小巧悠久的教堂、斑驳高耸的城墙、戏剧节的各种广告都让人忍不住想投身其中。走着走着来到朱丽叶的阳台,正巧,当晚在庭院中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直就是意外之喜!15欧,我们就买了票。演出前有个小小的酒宴,拍拍朱丽叶的铜像和阳台。剧院破败的外墙,但还是很牢固的。一个清脆生动的女生,戏剧竟然开始了!那个晚上,我们跟着主创在庭院里,古镇的各个角落,和演员们一起完成这出戏,最后回到剧院中,还有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整个晚上的经历只能用“梦幻”来形容!好像穿越到几百年前,共同见证了这场旷世奇恋。梦幻和戏剧,维罗纳当之无愧。现在想来,那一晚,还是如梦似幻,有些许不真实。 庭院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院中的朱丽叶之死就像乌镇戏剧节的主创所设想的那样,游客在桥上廊下,演员乘舟一幕演过,另一幕的演员从另一头的船上游来。你能想象吗?和我们想象中的戏剧截然不同。真想亲身体验! 就这本书而言,字有点小,照片排版看得我有点累。内容整合得很好,篇幅长,开本小了就有点厚,单手不是很好拿。但是完全被内容吸引,有点停不下来。其中提到的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是令人崇敬!更增加了想要近距离观察乌镇和这个剧院的心情。一本书,不论其他,能激起如此的兴趣和激情,又能勾起如此往昔美好的回忆和联想。能不说是成功的嘛?! 读着读着看到总设计师姚仁喜的太太是任祥,突然想起家里还有一套她主编的《传家》。有种我的文学界从此连起来了的感觉!再细想,不就是读库推出的么,所以,笑笑,这些时光中,读库对我的影响和重要性。 希望以这样的态度让我们读到更多更好的书。 (文中的图片都是自己的渣画质拍摄,请勿随意使用!虽然拍得难看,但是盗图必究!)
  •     这部小册子在2016年1月第一次印刷,随着读库一起送到我手上时,当下并不感兴趣,一是不懂建筑与设计——对主题不感兴趣,二是不识作者与建筑师——对人物不感兴趣,三是不喜商业化古镇——对乌镇不感兴趣,但是(一般紧接就是转折),因为读库出品又是老六的策划,加上3月去上海看了建筑师本人的作品展——[内境/外象]一改原先观感,打算去乌镇走一遭,出发前把书当预习看了一遍。第一章[水乡舞台]把建筑缘由说明白了,即为什么在这么样的地方造这么样的剧院,看完后觉得虽机缘巧合也有必然如此的顺理成章,关键人物是陈向宏/黄磊/赖声川,最后是主角姚仁喜,都是有故事的老男人。第二章[空间戏剧]第三章[如琢如磨]把建筑理念和细节透过作者与建筑师对话直接表达出来,对话录的好处就是读者作为直接的聆听者,接收到的是较为原生的思想而非由作者加工后的转述,里面有几个理念比较有意思:——材料的选择,是设计深化的重要方面辅助性元素无功无过最常态,若要出彩必要锦上添花才是,剧院是一个整体缺哪一方面都不行,不光材料,包括灯光、音响都是深化设计的重要方面,设计再棒,没有出彩的辅助性元素也易落得平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去北京玩的时候,留意漂亮的古建筑从未留意过砖墙因为看不出门道,王南讲起北京城墙那“五扒皮”的功夫——每块砖都要切六个面才能堆砌起来,乌镇剧院虽比不上皇城这般讲究,确也是师傅们手工一块一块打磨堆砌出来的,传递出的匠人精神,让建筑的层次上了很大一级,给予人心灵很大感动——把简单的事情复杂的完成,形成简单的结果看上去相悖的话,细究起来又很有道理,简即美,建筑如此,科学如此第四章[精在体宜]建筑相较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很大的区别在于现实中它的实用性远大过艺术性,且建筑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存在于另一个独立(且可能完整)的环境中,建筑可以不复杂,但具备艺术性质的建筑是很复杂的工程。乌镇剧院无论从外构内装、内在气质难得与如梦水乡乌镇切合得恰如其分,不给人突兀感实在难得,得益于建筑师的“退”,很佛性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师本人有关泱泱历史长河里的人事物因多样性才有趣——而有趣这件事让即便不专业的人也能get到有趣就是件很有趣的事,艺术有趣在它的美和多样性,建筑也是,当下评价如何往后评价如何既已脱离设计者和建造者掌控,亦不全在眼前的你我,也许够实用存在够久久得挖掘出它的艺术性,也许存在得够短暂短到显得它弥足珍贵,贝聿铭的卢浮宫、雷姆·库哈斯的央视大楼、扎哈的银河soho至少落成当时都充满争议,但之后谁知道呢,对于我们来说,有生之年看到这些有趣的东西才是最可贵,不必预先在意看不看得懂,看懂有看懂的懂法,看不懂有看不懂的看法
  •     作为建筑师的推广软文我给5分!为什么这么说,建筑师这一职业男性居多,在经过学校常规理科教育之后,半数建筑师不善言辞,心中有无限丘壑,无奈不知如何抒发胸臆。这本书通过两位建筑史博士的访谈,对乌镇剧院的设计初衷、愿景以及姚仁喜自己的设计思维进行梳理,一层层拨开,就像拨开荷花层层的花瓣看到的莲心一般,一个“活生生”的乌镇剧院映入眼帘。【p121 人的一生,所有角色都是在扮演另外一个有趣的评论是雷姆.库哈斯讲的。他在和我们合作台北艺术中心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台湾见面,他说晚上想去看一场戏。我们去了以后,站在夹层的阳台上,他就观看观众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就站在哪里看,知道观众全部进场,他说可以走了。他不是来看戏的,是来看人的。他做了几个很有意思的评语,第一,台湾人没有时尚的概念。我们去看戏,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穿,拖鞋啊、T恤啊。各种人很随便,台湾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第二,他观察到很有趣的是,开演大概5分钟,一堆人涌进来,然后进去就看。他说在国外很少有这样子的事情。我觉得他观察的很敏锐,因为我在台湾也很喜欢去看戏,可最遗憾的是,看完大家都走。。。。】这个问题不光在台北发生,同样也发生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周日晚上的节目,歪果仁演奏家等待着中国观众热情的要“安可”的时候,家长们带着自家娃走了,不带一点留恋,呆呆的站在台上,好吧,收拾好乐器,大家去庆功吧!【说到诚品书店,看来这是你一个很重要的“舞台设计”。我们去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特别去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其实很多人是在那里假装看书。很香再演。其实那里是一个交际场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要去乌镇
  •     愿入梦一游。
  •     作为建筑师的营销这本书给5分
  •     读库系列,做的真是非常用心。不了解的话,大概还会抱着7年前第一次去乌镇西栅时的最初印象,觉得西栅是被围起来的展品,气息却是死的。可是如果了解了这前后的经过和“围城”模式的保护与开发历史,就了解到这种模式的独特之处。偏见也被纠正。典型的几个人,救了一座城。期待下次的乌镇戏剧节。
  •     第一次了解建筑,一本有意思的书。
  •     看完想去乌镇瞧瞧了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都能够理解。
  •     心灵已储备丰富,请带好眼睛准备上路。
  •     建筑师都好帅。
  •     烟雨江南五月天,远山泼墨水如蓝。秦淮两岸临池柳,袅袅依依挽画船。波似霰,醉红颜,棹摇慵影倚阑干。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     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     很好看,原以为讲建筑会很枯燥呢,当中部分当然也是看不懂,看得懂的那些就很有意思,“有所惧,而不是有所图”的理念,对于建筑与外景的比例调试,如何欺骗人的眼睛,如何把设计图变成现实的建筑,很辛苦也很美妙。
  •     更多细节
  •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真的很重要。
  •     当看到施工队的工匠们找到姚仁喜向他鞠躬致敬,感谢他给他们一个机会时好感动,内地并不缺匠人和匠人精神,缺的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能将一件事做好做到位是每个参与者的荣耀。我国历史传统建筑多被强拆,遗留下来的也被大而无当的新建筑破坏,有这样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让人振奋。
  •     “只有大家一起进步,这个行业才会进步,光一个人进步没有用。”——姚仁喜
  •     姚仁喜真的是灵魂建筑师(尤其是台北农禅寺) 乌镇大剧院也是充满堂奥 更喜欢书的后小部分
  •      首先是对这本书的评价:内容很好,好得感觉像是有人带你在游览乌镇,在打开建筑的大门,讲了“堂”,也讲了“奥”。其次,看书的时候,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为什么台湾会出现这么人文情怀的建筑师。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相信以后内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加有独创性,有人文情怀的事物。
  •     建筑真的是tech和art的最美结合。每一个富有一丝文艺情怀的理工科学生应该都向往过建筑吧。// 小册子的理念很好,闲暇午后松松然翻掉一本。不过由于有印刷图片,纸张有点沉,翻看的时候略微吃力。
  •     照片色彩真的不错。但我对建筑并不感冒……
  •     乌镇剧院 好想去看看 就像书中所讲 对于历史环境错综复杂的区域 建筑师应有所畏 而不是有所图 在城市开发大进展中 我们应充分考虑历史文物对于现代人的教育意义
  •     删掉俩作者的那些套话空话,这本书会好得多。
  •     前面有点点不喜欢。
  •     仿佛没去过乌镇似的,还要多去几次,顺道看看戏剧节。
  •     三星半。受制于尺寸,跨页图片都无法展开看;文字部分散了点,有主题但主题内什么都有涵盖,走哪说哪,不系统,未能达成一本书说透一个屋的初衷。另外,访谈部分两个主持人频繁抢话说,喧宾夺主,是为了在大师面前证明自己也是号人物吗
  •     《并蒂》,乌镇剧院诞生记。 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 手稿、设计图啥的看不懂,情怀、匠心接受起来没有障碍。 乌镇是个大IP,我也想去蹭热点。
  •     对比一看大剧院真是太突兀了
  •     13年的元旦来到乌镇,那时候还没有剧院、还没有木心美术馆,对乌镇的所有的了解仅为《似水年华》,16年的中秋,又将前往这座江南水乡,启程前恶补知识,读罢此书,猛然多了很多期待~
  •     匠心独具
  •     虽然看不懂,但是看图很享受。也能体会到设计者和建筑者的才华。
  •     #20160410#读库小册子,阅读感不错。而且慢言细语将剧院的由来都讲的清楚。
  •     我对建筑一窍不通,通过这书倒是对乌镇景区的由来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也体会到了建筑的美!我想去乌镇看看,再去乌镇剧院里看一场话剧啊!
  •     很认真的读了这本建筑系列作品,也不是第一次阅读建筑作品,诸如万神殿堂,长安街之类,也忘记是什么时候对这类建筑类书籍感兴趣,爱好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此书提及的乌镇剧院,能从精神上外观上与乌镇西栅高度契合,真心感谢设计师建筑队工程监理⋯⋯,如有一天去西栅必带此书前往。
  •     像纪录片,嗯,因缘巧合,以及喜欢封底的logo。
  •     建筑如何与环境融合,化为一座城的器官,随着时间和人类活动铸造一座城的气质?
  •     建筑描写很细致,有匠人的情怀,原来乌镇剧院的设计上有这么多动人的细节
  •     读库系列“堂奥”中的一本,讲究的是“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一座建筑写透”。读完这本《乌镇剧院:并蒂》之后,切实感受到真正好的建筑,都是建筑师用心的结果。乌镇剧院的设计,无论是隐藏建筑本体不破坏环境的整体感,还是用“先抑后扬”来实现建筑物的阔大,甚至是细节到老船木冰裂花格窗、斜砌京砖墙等,如果不是设计师对人的体贴,对设计的坚持,以及匠人精神的配合,绝对出不了这么一幢光看图片就美不胜收的建筑!或许今年乌镇戏剧节的时候,应该去与它邂逅一下了!
  •     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跨页图有点吞页。建筑的功能性,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与城市原有景观和生活的协调融合,都是衡量一栋建筑的变量。对于建筑来说,外观仅仅是探寻建筑的一种角度,隐藏在其中的技术发展和城市设计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     堂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值得仔细品品。 初去乌镇的时候认为不过是和西塘周庄差不多的古镇,读完本书,竟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新的向往,想马上订一张票,坐在观众席轻轻松松看一场话剧。黄磊作为演员,居然还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心和艺术追求,倒是令人略微有点吃惊。 书内的建筑外景和内部平面图非常直观,可以直接感受到姚仁喜先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细的设计灵感,你会感叹剧院与小镇风景的完美融合,也能体会到剧院内部布局的合理和人性化。想坐上乌篷船,驶向湖上的剧院,在这朵并蒂莲里,做一场五光十色的梦。
  •     去乌镇也没见过这剧院啊
  •     非常好,不过建筑图不太看得懂,设计者对于建筑功能与美感的理解、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意识、对传统建筑的尊重与谨慎,贯穿设计、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对巨蛋的批评也很在理,有意思
  •     用一本书说清楚一座建筑,用一本书带着我走进中国最美的剧院。
  •     读库出的这两本都很好,从缘起,大范围,细部去详细的讲述了姚仁喜这两个建筑背后的故事,受益匪浅,请继续出后面的吧
  •     粗略翻翻,戏剧节的时候去乌镇住个一周左右感觉很爽
  •     中国 张立宪
  •     从似水年华开始乌镇就是个神奇的地方。其他内容本外行也只能是浅浅掠过,对谈姚仁喜的几个部分很精彩,看介绍他是台湾东海大学毕业的,当时去东海大学晃过几个小时,建筑系的楼像杂志封面,特地悄悄进去看了看,现在对接上了系所和毕业生,觉得有些神奇。
  •     P66、67 228、229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41590833
  •     平时不读书 专门为读书会挑了两本 以为自己吊了 可以好好分享 等老师提出问题以后才发觉自己根本不思考只负责传达 想要讨论有点深度的内容但其实自己根本没多少积累 虽然书还是不错说 两个月里反复读
  •     建筑是要讲究匠心和情怀的
  •     这本小书出乎意料地好看,建筑本身是独立的艺术,没想到其中蕴涵了人文,历史,科学,甚至哲学的概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