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4729673
作者:(英)里奇•罗伯逊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卡夫卡是谁》由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里奇•罗伯逊撰写,以当代视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画出了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著名作家残雪作序推荐。
本书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细致分析了他的写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现代主题的——比如文化中身体的地位,机构对人的压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发展前景。本书以现代视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画出了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向我们展示了该如何阅读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胜的作品。
这位作家(指卡夫卡)具有水晶般的、明丽的境界。因为他身兼天使与恶魔二职,熟悉艺术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将那种境界描绘得让人信服。
——作家 残雪

书籍目录

1 生活与神话
2 阅读卡夫卡
3 身体
4 社会机构
5 终极之事
索 引
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由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里奇•罗伯逊撰写,以当代视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画出了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著名作家残雪作序推荐。

前言

卡夫卡的事业(代译序)残雪二十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家庭妇女时,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我偶然地读起了卡夫卡的小说。也许正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从此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并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探索中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学的信念。那么卡夫卡,对于我这样一个写特殊小说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脑子里就会涌现出那个阴沉的下午的情景。全身心的如醉如痴,恶意的复仇的快感,隐秘的、平息不了的情感激流。啊,那是怎样的一种高难度的精神操练和意志的挑战啊。然而我深深地感到,这位作家具有水晶般的、明丽的境界。因为他身兼天使与恶魔二职,熟悉艺术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将那种境界描绘得让人信服。多年以后,我自己也成了那桩事业中的追求者。这时我才明白,这是一桩最为无望的事业。混乱无边的战场就如同一张阴谋之网,你像一粒棋子偶然被抛入其中,永远摸不透你在事业中的真实作用。这就是自由人的感觉,卡夫卡在作品中以他睿智的目光传达给我的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将人同他的世俗的外壳彻底剥离,进入本质的追求之中,而这个追求,是一场自相矛盾的战争。卡夫卡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他意味着那既无比惨烈,又充满快感的自由,如同他的小说《审判》中的K.所经历的一切,神秘、恐惧、陌生,然而一举一动无不出自原始的本能和崇高的意志。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谁能理解K.的快感呢?难道他不是为了这个快感,为了精神人格的建立,才决计抛弃已经腐败的肉体的吗?实际上,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来读这样的小说的,这是一种要改变人生观的文学,她永远不属于局外人和旁观者。“你来,它就接受你;你去,它就让你离开。”书中神父对于“法”的这种解释就是这位作者的感知风度——一位自由人的感知风度。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这僵硬的肢体正在走向死亡,如果我们还想在铁的桎梏之中表演异想天开的舞蹈,卡夫卡的作品就会给我们带来力量。追求是一种没有尽头的苦役,人必须同自身的惰性告别,从此将自己放在断头台前来审判。曾经有过的一切:面子、地位、良好的自我感觉,甚至亲情和爱情,全都暴露在那种致命的光芒之下,产生变形,最后彻底瓦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没有人会甘心,于是人生成了竞技搏斗的场所。呆头呆脑的城堡里的土地测量员K.,就是这个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隐藏在迷雾里头的城堡,正是我们人类那深不可测的本性。在《审判》里头经历了死亡考验的K.,眼前出现了城堡的广阔阴沉的天地,他决心向出现在眼前的这个自我本质之谜发起冲击,以小人物不可战胜的韧性和灵活性去夺取这场划世纪的胜利。然而他要战胜的神秘的庞然大物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庞然大物是属于谁的?问题的答案是无比暧昧的。陌生化了的对立面以强硬的姿态出现,扼制着人的一举一动。浑身洋溢着野性,又善于异想天开的主人公在与城堡的多次交手中虽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在他身上却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人格。他富于进取和探索精神,百折不挠,从一而终。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善于从对手身上学习深奥的知识,将其消化,转化成行动的动力。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操练与改造之中,始终陌生的城堡终于在沉默之中向他透露了某种精神生活中的规律性。当然这个规律并不能成为他下一轮搏斗的武器,他仍然只能自力更生,用奇思异想来作为行动的前导。然而有规律和无规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规律不断刷新人的认识,提高着主人公的境界,并使他有可能在最后看清人性的结构。K.终于进入对于结构的切身体验之中了。他与城堡之间的恩恩怨怨,就是一个具有意志的人对于自己出自肉体冲动的行为的约束,这个强制性的约束以城堡(有时是官员,有时是其他人)的面貌出现,却正是主人公所具有的精神的化身。人一旦成为人,他的肉体便再也离不开精神。城堡因而在主人公的追求过程中成了他的镜子,这面严厉的镜子什么都不放过,不放过他的虚荣,不放过他的懈怠,不放过他的侥幸心理,也不放过他的享乐企图。那么城堡要K.干什么呢?它要他“死”。但是这个死并不是消灭肉体的死,因为一旦消灭了肉体,K.也就产生不出精神来了。所以城堡要求的死,是活着来体验死。既然活着是前提,那么一切的出洋相、丢脸,被唾弃,被剥夺,绝望的挣扎,可耻的惨败等等,全都是必要的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世俗肉体生活,正是产生纯净的境界,形成城堡式新型人格的土壤。只因为有了来自城堡上空那一束阴沉的白光,世俗的的污浊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却原来迷雾中的城堡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人所独有的理性。在它的全盘否决似的观照之下,人的所有的表演都只能是来自原始核心的爆发。镜子不说话,镜子仅仅明察秋毫,置你于欲生不可,要死不能的自我折磨的氛围之中。而这个氛围,是孕育一颗现代灵魂的子宫。结构变得清晰了:原始冲力与理性,肉体与精神,K.与城堡。这是同一个矛盾的几种表明方式。那隐藏的、K.一直拼死要进入的城堡,从来就属于K.自己。只要世俗的挣扎还在进行,理念的城堡就不会消失。只要艺术家活一天,严厉的自审与大无畏的冲撞式的表演就不会停止。人性分裂成两个部分,各自为阵,互不相识。但任何时代都有那么一些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他们要探索人性的底蕴,找回人的另一半,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而那些生性极为敏感的艺术家就在这些人当中。他们那前赴后继的事业,那藏在云山雾海中,像城堡一样难以言说的事业,直到今天仍在暗地里发展着。今天的人,是在生存搏斗中学习分裂自身的技能的人。分裂给我们带来剧痛,精神的现实将我们逼到艺术家的极境之中,在此处我们便同卡夫卡相遇了。世纪末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如果我们不甘心死亡,那就只有奋起加入这场自我变革的事业,让被割裂的、僵死的肉体运动起来,焕发起来,踏上人生的万里征途,去追寻各自心中已有的,早就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城堡。卡夫卡没有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他的事业究竟是什么,因为没人做得到这一点。艺术家说不出,他只能在反复的“说”当中让那桩事业如同城堡一样“偶尔露峥嵘”,从而触动读者的原始记忆,使得读者有可能撞开自身的地狱之门,放出禁闭已久的幽灵,加入到由他导演的那场好戏中去充当角色。这是卡夫卡的作品也是一切纯文学、纯艺术作品的特征。你必须表演,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读者。

内容概要

里奇•罗伯逊,牛津大学德语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著述多围绕卡夫卡、海涅和托马斯•曼而展开。曾为《牛津世界经典》和《企鹅经典书系》翻译过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德国文学作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位作家(指卡夫卡)具有水晶般的、明丽的境界。因为他身兼天使与恶魔二职,熟悉艺术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将那种境界描绘得让人信服。    ——作家 残雪

名人推荐

这位作家(指卡夫卡)具有水晶般的、明丽的境界。因为他身兼天使与恶魔二职,熟悉艺术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将那种境界描绘得让人信服。——作家 残雪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生活与神话 弗兰茨·卡夫卡生平的基本情况比较平常,甚至毫无特色。他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布拉格,其时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母亲尤莉·卡夫卡在布拉格开了爿小店,卖些新奇物品、伞之类的东西。卡夫卡兄妹六个,他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不幸幼年早夭,不过三个妹妹寿命都比他长。读大学时他修读法律,毕业后经过一年实习正式开始工作。他先就职于一家总部位于特里雅斯特的保险公司名下的地方分公司,一年后进入国立的工人事故保险事务所,工作职责包括处理工伤索赔事宜,还有察访工厂,进行设备和安全措施检查,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空余时间里,他就写些散文随笔和故事在杂志上发表;以1912年的《沉思录》为开端,这些随笔和短篇小说还以小书的形式出版。 1912年8月,卡夫卡与从柏林来访的菲莉斯·鲍威尔相识。菲莉斯比他小四岁,在柏林一家生产办公设备的公司工作。他们的关系,包括两次婚约,在很大程度上靠书信来维持(他们总共只见过十七次面,最长的一次是在1916年7月,两人在一家旅馆待了十天)。最终,这段关系结束了。当时,卡夫卡在1917年8月体内大出血,后来查出是结核病所致;他只好到农村修养,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后来的日子里,短期工作和疗养院休养先后交替,就这样一直到他1922年提前退休。1919年,他和二十八岁的女职员尤莉·沃律切克有过短暂的婚约。但后来,卡夫卡又遇到已婚的密伦娜·波拉克(娘家姓耶申斯卡),于是他和沃律切克的关系破裂了。波拉克是个活跃的记者,她的丈夫曾将卡夫卡的部分作品翻译成捷克语,丈夫是个粗心人,因此和他在一起生活得不甚如意。由于密伦娜住在维也纳,卡夫卡和她见面的次数很少,两人的关系在1921年初结束。两年后,卡夫卡最终离开了布拉格,和朵拉·笛亚芒——一个从极度正统的波兰犹太家庭逃离出来的年轻女人——定居柏林。然而,卡夫卡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辗转于维也纳附近的几家诊所和疗养院之后,于1924年6月3日与世长辞。卡夫卡生前出版了七本小书,还留下了三部没有完成的小说与大量的笔记和日记。卡夫卡曾经指示他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将这些笔记和日记销毁,幸而布罗德没有按他的意思执行,所以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它们。卡夫卡的文化偶像地位,就是根据上述材料以某种方式制造出来的。这个神话般的卡夫卡,在彼得·卡帕尔帝的短片《弗兰茨·卡夫卡的美好生活》(1994)中的病态隐士身上有典型体现。好不容易写出了《变形记》的第一行,结果这个“K.先生”被吸引到圣诞庆典中,变得非常平易近人,甚至让人家“就叫我F好了”。倍受折磨的卡夫卡之于20世纪(以及现在的21世纪),犹如那个忧郁的拜伦之于19世纪。“卡夫卡式风格”,和曾经的“拜伦式风格”一样,是个很有力的形容词。但是,拜伦的形象是个险恶而性感的贵族,他鄙弃社会和宗教禁忌。卡夫卡的形象则与此形成对照:他是个民主的形象。卡夫卡的凡俗生平本身证明他是我们当中的一个:扎根于普通生活,因此经历过或者想象过惯常的恐惧、痛苦和绝望,且达到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程度,这个程度即使和我们的实际经验不太相当,也和我们的种种忧虑乃至梦魇中的情形是相当的。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卡夫卡的事业(代译序)残 雪二十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家庭妇女时,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我偶然地读起了卡夫卡的小说。也许正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从此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并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探索中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学的信念。那么卡夫卡,对于我这样一个写特殊小说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脑子里就会涌现出那个阴沉的下午的情景。全身心的如醉如痴,恶意的复仇的快感,隐秘的、平息不了的情感激流。啊,那是怎样的一种高难度的精神操练和意志的挑战啊。然而我深深地感到,这位作家具有水晶般的、明丽的境界。因为他身兼天使与恶魔二职,熟悉艺术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将那种境界描绘得让人信服。多年以后,我自己也成了那桩事业中的追求者。这时我才明白,这是一桩最为无望的事业。混乱无边的战场就如同一张阴谋之网,你像一粒棋子偶然被抛入其中,永远摸不透你在事业中的真实作用。这就是自由人的感觉,卡夫卡在作品中以他睿智的目光传达给我的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将人同他的世俗的外壳彻底剥离,进入本质的追求之中,而这个追求,是一场自相矛盾的战争。卡夫卡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他意味着那既无比惨烈,又充满快感的自由,如同他的小说《审判》中的K.所经历的一切,神秘、恐惧、陌生,然而一举一动无不出自原始的本能和崇高的意志。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谁能理解K.的快感呢?难道他不是为了这个快感,为了精神人格的建立,才决计抛弃已经腐败的肉体的吗?实际上,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来读这样的小说的,这是一种要改变人生观的文学,她永远不属于局外人和旁观者。“你来,它就接受你;你去,它就让你离开。”书中神父对于“法”的这种解释就是这位作者的感知风度——一位自由人的感知风度。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这僵硬的肢体正在走向死亡,如果我们还想在铁的桎梏之中表演异想天开的舞蹈,卡夫卡的作品就会给我们带来力量。追求是一种没有尽头的苦役,人必须同自身的惰性告别,从此将自己放在断头台前来审判。曾经有过的一切:面子、地位、良好的自我感觉,甚至亲情和爱情,全都暴露在那种致命的光芒之下,产生变形,最后彻底瓦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没有人会甘心,于是人生成了竞技搏斗的场所。呆头呆脑的城堡里的土地测量员K.,就是这个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隐藏在迷雾里头的城堡,正是我们人类那深不可测的本性。在《审判》里头经历了死亡考验的K.,眼前出现了城堡的广阔阴沉的天地,他决心向出现在眼前的这个自我本质之谜发起冲击,以小人物不可战胜的韧性和灵活性去夺取这场划世纪的胜利。然而他要战胜的神秘的庞然大物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庞然大物是属于谁的?问题的答案是无比暧昧的。陌生化了的对立面以强硬的姿态出现,扼制着人的一举一动。浑身洋溢着野性,又善于异想天开的主人公在与城堡的多次交手中虽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在他身上却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人格。他富于进取和探索精神,百折不挠,从一而终。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善于从对手身上学习深奥的知识,将其消化,转化成行动的动力。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操练与改造之中,始终陌生的城堡终于在沉默之中向他透露了某种精神生活中的规律性。当然这个规律并不能成为他下一轮搏斗的武器,他仍然只能自力更生,用奇思异想来作为行动的前导。然而有规律和无规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规律不断刷新人的认识,提高着主人公的境界,并使他有可能在最后看清人性的结构。K.终于进入对于结构的切身体验之中了。他与城堡之间的恩恩怨怨,就是一个具有意志的人对于自己出自肉体冲动的行为的约束,这个强制性的约束以城堡(有时是官员,有时是其他人)的面貌出现,却正是主人公所具有的精神的化身。人一旦成为人,他的肉体便再也离不开精神。城堡因而在主人公的追求过程中成了他的镜子,这面严厉的镜子什么都不放过,不放过他的虚荣,不放过他的懈怠,不放过他的侥幸心理,也不放过他的享乐企图。那么城堡要K.干什么呢?它要他“死”。但是这个死并不是消灭肉体的死,因为一旦消灭了肉体,K.也就产生不出精神来了。所以城堡要求的死,是活着来体验死。既然活着是前提,那么一切的出洋相、丢脸,被唾弃,被剥夺,绝望的挣扎,可耻的惨败等等,全都是必要的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世俗肉体生活,正是产生纯净的境界,形成城堡式新型人格的土壤。只因为有了来自城堡上空那一束阴沉的白光,世俗的的污浊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却原来迷雾中的城堡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人所独有的理性。在它的全盘否决似的观照之下,人的所有的表演都只能是来自原始核心的爆发。镜子不说话,镜子仅仅明察秋毫,置你于欲生不可,要死不能的自我折磨的氛围之中。而这个氛围,是孕育一颗现代灵魂的子宫。结构变得清晰了:原始冲力与理性,肉体与精神,K.与城堡。这是同一个矛盾的几种表明方式。那隐藏的、K.一直拼死要进入的城堡,从来就属于K.自己。只要世俗的挣扎还在进行,理念的城堡就不会消失。只要艺术家活一天,严厉的自审与大无畏的冲撞式的表演就不会停止。人性分裂成两个部分,各自为阵,互不相识。但任何时代都有那么一些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他们要探索人性的底蕴,找回人的另一半,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而那些生性极为敏感的艺术家就在这些人当中。他们那前赴后继的事业,那藏在云山雾海中,像城堡一样难以言说的事业,直到今天仍在暗地里发展着。今天的人,是在生存搏斗中学习分裂自身的技能的人。分裂给我们带来剧痛,精神的现实将我们逼到艺术家的极境之中,在此处我们便同卡夫卡相遇了。世纪末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如果我们不甘心死亡,那就只有奋起加入这场自我变革的事业,让被割裂的、僵死的肉体运动起来,焕发起来,踏上人生的万里征途,去追寻各自心中已有的,早就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城堡。卡夫卡没有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他的事业究竟是什么,因为没人做得到这一点。艺术家说不出,他只能在反复的“说”当中让那桩事业如同城堡一样“偶尔露峥嵘”,从而触动读者的原始记忆,使得读者有可能撞开自身的地狱之门,放出禁闭已久的幽灵,加入到由他导演的那场好戏中去充当角色。这是卡夫卡的作品也是一切纯文学、纯艺术作品的特征。你必须表演,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读者。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写得非常好的一本小书, 篇幅不长, 但把各个关于卡夫卡的关键点都拿出来做了细究
  •     迷人的沉思特质,神秘的幽灵气息,对生存底蕴的努力揭示,纯熟的象征手法——这是目前我对卡夫卡作品的整体印象。
  •     挺详实的
  •     写的不错。
  •     讲的不错,挺喜欢卡夫卡的,人在机构下的精神荒漠,专业和分工所产生的人的异化。
  •     没有什么新观点,一般般吧
  •     电子版。 某些道德体系占据统治地位,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优点,而是因为拥护它们的人握有权力。
  •     把卡夫卡写成了一个社会学家而不是小说家,相当无聊。翻译也不好
  •     第一,序言可以删了吗?第二,读完觉得有些懵逼,可能因为我没读过几本卡夫卡。
  •     作者从卡夫卡家庭、生活、爱情、信仰、思想等各个方面剖析了其作品的成因,对进一步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意义深远。
  •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你的,只有在你的怀里无法感伤的东西,我才到作品里感伤一番。
  •     有点虎头蛇尾,方法论还是值得借鉴的,但是后两章显得没有之前的精致,不过就这个科普丛书系列,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了,对于帮助了解咖夫卡很有好处
  •     正在读
  •     2017年14:重读卡夫卡之前的导读。还不错的一本小书,对于理解卡夫卡小说有帮助。这本书放在重读之前比较好,如果没读过卡夫卡,分析作品的段落读着可能会懵
  •     我连解读卡夫卡的书都看不懂,我本打算读一读卡夫卡的...
  •     你读懂卡夫卡了么?——有时候我真是怕了这种解读:不知不觉就让自己成了傻子,好像之前的书都白读了;解读、解读、解读,果真是文学的必要形式嘛?
  •     一本谦虚的小书,部分内容虽已了解,能系统的温故而知新还是觉得受益匪浅。作者对卡夫卡生平完全一笔带过,浓墨重彩论述的则是从卡夫卡本人来分析他的作品,而又紧密的从作品回归他本人的经历和时代。想想学生时代如果有这样一本小书先行引导的话,读卡夫卡应该就不会觉得啃得辛苦了。
  •     提供了区别于犹太教解读的更多的视角
  •     2015年已读048。通识系列第一本,真是选对了人。觉得通识系列文学向的,会更有益处。经济学、哲学这些,看不下去一般人不会说“写得烂”,“我咋没看出哪好",文学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剩下尽是撕逼。至少于我而言,重新激发了再阅读的欲望。
  •     读不懂卡夫卡就先来看看这本,感觉会有一定帮助
  •     打算读卡夫卡,因而看的书,总的说提起了兴趣,不读生平,不了解所处环境,难懂作品,开读卡夫卡
  •     看了之后仍然有些迷糊。。尤其是最后一章,我对宗教懂得太少了。特地去看了审判和城堡之后再看一遍,感觉不懂的还是不懂。。卡夫卡对家庭,婚姻,社会,神学的看法都很有意思。做为一个苦修的表现主义作家,他写出的是“作者的文本”,我们总和主人公同样迷惘。他不相信灵肉分离,但相信意志是永恒的。村上受他的影响太大了。他是此类文风的开门人,一个杰出的现代作家,有时觉得他写的都是Bullshit,这种呓语!有时候又佩服他到不行。
  •     性紧张激发他的绝望、希望、对女人的依赖。卡夫卡是闭着眼睛写作的人——那文字生动又奇怪,费解又神秘。
  •     是卡夫卡
  •     卡夫卡小说食用指南——然并卵,还是看不懂……
  •     很好的卡夫卡导读。
  •     有时不太清楚是否应当在还没有阅读作者之前就阅读关于作者的文学批评,当然这只是本小册子了,能够帮助了解卡夫卡及他的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他的作品那么具有影响力。也许阅读了相关作者的文学批评后能够提起你对作者的兴趣,但是如果自己已经带入对作者的相关理解再去对他的作品终归觉得还是会沿着前人的缘线去走。不错的小册子,最起码听到别人听谈卡夫卡时能够知道这个捷克人到底是谁了……
  •     确实是 本好书,讲得比较细致
  •     言简意赅不为过,因为没啥好说的
  •     通识也能写这么好。
  •     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人买这本书,竟然寄本旧书来,书里面的尘埃少则得积压1年吧。。。。晕倒
  •     真的没有过分解读吗
  •     提供了一些不错的认识卡夫卡的角度与知识
  •     条理很清晰,但中规中矩,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观点。
  •     虽然不是全面的对卡夫卡的阐述,但是却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卡夫卡是谁
  •     作为一本导论性质的通识读本,角度很多挺全面
  •     清晨6点去浦东机场的大巴车上读完,太阳的照射在我迷迷糊糊的状态中也显得矛盾起来。
  •     真想知道这么一个伟大的人在现实中是如何面对细碎繁缛让人疲倦的生活
  •     应我导的课程要求,读过好几遍《城堡》之后,接着去读了《失踪的人》与《诉讼》。再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迸发出许多火花。卡夫卡“反懂”(我导的术语)的文本所带来的趣味就在于:“其意义只存在于解释之中,生成于读者与文本的一种相遇。”
  •     简短明了,入门了解卡夫卡。对卡夫卡常用手法,思想,思想源泉,如何表现进行了分析。看完之后会对其几部重要作品有个大概了解,但是他思考的东西太“终极”,看完之后需要平复一下自己。
  •     一个人是如何将生活寄于文字里,卡夫卡对此做了精彩的演绎。情感和欲望,不安和希望,甚至消极和逃避,都在其荒诞不经的文字里成了一种合乎理式的存在,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姿态。
  •     文学评论。消遣,外加为附近的实体书店做贡献。
  •     “扎根于普通生活,因此经历过或者想象过惯常的恐惧,痛苦和绝望,且达到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程度”,很准确的描述了是卡夫卡给我的感觉,城堡,审判,变形记,每一个都让我落泪,他是一个胆怯单纯的孩子,躲在角落里用自己怯生生的眼光感受这个世界!整本书很科班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作者引用罗兰巴特的观点,说现代文学与早前的文学的区分是一个是读者的文本,一个是作者的文本,早先文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认知事有一个权威的阐释,而现代文学更多的让读者参与进阐释的过程,狄更斯,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的文本,而卡夫卡的书更多的关注的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和让人迷惑的地方,且没有确定性的阐释。很赞
  •     放床头,可随时读。
  •     本着更加透彻阅读卡夫卡的期待,结果更迷茫了,,书里似乎说卡夫卡写作本身就类似兜圈子,,卡夫卡你这样不太好吧。
  •     喜欢。
  •     不懂卡夫卡。
  •     很多新观点,好喜爱
  •     如果你愿意 那么我想说 我也是。——母亲
  •     其实是硬撑着看完的,期间标注了很多有关从哲学以及神学角度分析卡夫卡以及他的小说的部分,对于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这类作品的人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启蒙读物,如果坚持看完了还有兴趣去找书中引用的著作的话!
  •     这颗药针解开了我全部的疑惑,从此卡夫卡对我毫无保留。萦情候鸟运动并狂恋健身的卡夫卡,三岛是他的镜像吧。
  •     我喜欢卡夫卡吖 所以你说写他经历的书我能不喜欢么
  •     “卡夫卡的宗教思想与其作为小说家的想象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格言和小说都重在探讨。它们探讨的情境和主题是宗教经验的部分原型:犯罪、绝望、审判、希望、救赎、爱。其探讨的方式,靠的是一种意象式思维,它和概念式思维一样都必须严谨、严格。它遵循的是想象的逻辑,既引起读者思考,又激发他们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它们魅力的源泉,以及卡夫卡的小说——生动而又抽象得古怪,费脑筋但有不至于引发枯燥的脑力劳动——好几十年来一直为无数读者乐道的原因。”
  •     讲卡夫卡作品中最重要的几大板块都列出来了,比如父子关系、宗教、身体、终极问题等等,最好在阅读卡夫卡之前读,算是比较好的导读书。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读——全——集,并且重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