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4729673
作者:(英)里奇•罗伯逊
页数:288页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页

1、卡夫卡的意象不是为表达既有的概念。更应该说,他的格言和他的小说都重在探讨。它们探讨的情境和主题是宗教经验的部分原型:犯罪、绝望、审判、希望、救赎、爱情。其探讨的方式,靠的是一种意象式思维,它和概念式思维一样都必须严谨、严格。它遵循的是想象的逻辑,既引起读者思考,又激发他们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它们魅力的源泉,以及卡夫卡的小说——生动而又抽象得古怪,费脑筋而又不至于引发枯燥的脑力劳动——好几十年以来一直为无数读者乐道的原因。
2、系统的思想能给人一个思想完整的假象,却失去了和个别的实际经验的联系。因此,他选择了格言这样不系统的形式。重要的是,卡夫卡的宗教思想与其作为小说作家的想象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3、系统的思想能给人一个思想完整的假象,却失去了和个别的实际经验的联系。因此,他选择了格言这样不系统的形式。
4、结果表明,K.的探寻对他自己和别人都有毁灭性的后果。它破坏了在村庄中寻求一个位置的可能性——不论那是一个多么边缘、多么不可靠的位置,它毁了他与弗里达的关系。因此,他想过普通日常生活的机会也彻底毁了,而普通的日常生活,不需要由城堡的官方准许就可以臻于实在(即福楼拜所说的“活得很实在”)。
5、结果表明,K.的探寻对他自己和别人都有毁灭性的后果。它破坏了在村庄中寻求一个位置的可能性——不论那是一个多么边缘、多么不可靠的位置,它毁了他与弗里达的关系。
6、情况不是一些基督徒们想的那样:我们在这个世界受难,到了另一个世界会被酬以相当程度的幸福。而是说,让我们在这个世界受难的精神潜能,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释放,从而让我们幸福。
7、苦难是这个世界的正面因素,实际上它是这个世界与正面事物之间唯一的联系物。只有在这个世界,苦难才叫苦难。这意思不是说,好像那些在这个世界受难的人,到别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受难就变得高贵了。而是说,在这个世界叫作苦难,到另一个世界它不会改变,只不过摆脱了其反面,成了极乐。
8、卡夫卡相对地看待基督受难。每个人都有责任承担耶稣的角色,来替其他人分担苦难。
9、所有哲学家都认为人身上形而上的、不可毁灭的、永恒的元素在思想里面,他们全错了。它只在意志里面,意志和思想迥然不同,它本身就有独创力。意志本身是决定因素,是整个现象的核心,因此它不受现象(时间属于它)的各种形式的束缚,因此也是不可毁灭的。这样一来,意识当然会跟死亡一起失去,但是产生、维持意识的东西不会失去。生命消亡了,但是显现于生命当中的生命原则不会随之消亡。因此,所有人都必定会有这种感觉:他身上有着绝对永存不朽、不可毁灭的东西。
10、我们周遭的所有苦难,我们必须忍受。基督为人类受苦了,但是人类必须为基督受苦。我们并非共有同一个躯体,但有着同样的成长过程,它带领我们度过所有的,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苦痛。儿童在成长中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直到年老死去,而且向往也罢畏惧也罢,每一个阶段在上一个阶段看来几乎都是达不到的。与此相似,我们和所有其他同类一起,在成长中经历这个世界的各种苦难,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和与我们自己的关系一样深。这种情况下,正义没有容身之地,但是也不容许畏惧苦难,或者将苦难理解成什么好处。
11、作者威廉·詹姆斯借用一个天主教作者的看法,将人分成一次生成的和两次生成的。少数人属于后者,他们与自身之外的东西有着联系,并为此而忧心忡忡。前者不喜欢反思,不复杂,大多数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对卡夫卡来说,两类人其实是殊途同归于存在这个目标,不过像他这样两次生成的人,路途长得多也艰苦得多,而另一种人已经“活得很实在”了。
12、相信“不可毁灭之物”不是表现在思想上,而是表现在行动上。“相信意味着将自己身上的不可毁灭之物释放出来,或者应该说释放自我,或者更应该说变得不可毁灭,又或者应该说存在。”它在意识与存在之间搭起桥梁。它也使卡夫卡毫不费力就能克服一个让许多思考宗教的人都担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事实: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必要去思考宗教。
13、若没有对某个不可毁灭的东西的持久信任,人就没法活下去,即使一直对信任本身以及不可毁灭的东西一无所知也没有关系。这种隐蔽情形的可能表现之一是相信各人自己的上帝。
14、卡夫卡另有格言探讨了合理性证明的基础。它依靠信仰:不是有意识的相信,而是信任,是无意识的信念,它渗透到人的整个存在。
15、按照卡夫卡的概念,合理性证明靠的不是外人之力,而是来自人们自己在世间的努力。人们不能有意识地寻求证明: 看起来,他好像就是为了自己吃饭穿衣等等而工作,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跟着每一口看得见的粮食,他还能得到一口看不见的;跟着每一件看得见的衣裳,他还得到一件看不见的。那就是每个人的证明。
16、只有精神世界,此外别无所有。我们所说的声色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恶,我们所说的恶,只是我们永恒发展过程中瞬间的要求。
17、人们的座右铭应该是:“不能认识自己?那就毁灭自己吧!”——然后,只有把腰弯得够低时,才能听到关键的部分:“这样才能变为真正的自己。”
18、有种生活,你必须与它做斗争。女人——更直截了当点,或许应该说是婚姻——是这种生活的代表。这个世界诱惑你的手段,与证明这个世界只是个过渡的标志,两者是相同的。情况确实如此,因为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诱惑我们,这符合实际。讨厌的是,等到我们被诱惑了,我们就忘记了证明物。所以,实际上是好的东西把我们带坏了,女人的凝视诱使我们上了她的床。
19、世事无非两类:真实与谎言。真实没有分身术,所以真实不能认识自身。任何人试图要认识真实,他必定是[个]假象。”对卡夫卡来说,思考生活注定带有欺骗性。部分原因在于,世界的表象是模棱两可的。“欣喜若狂的人,溺水快死的人,他们都举起手来”:同样的手势可能表示相反的意思。“一切都是欺骗。”
20、世事无非两类:真实与谎言。真实没有分身术,所以真实不能认识自身。任何人试图要认识真实,他必定是个假象。”
21、当危机达到顶点,希望或许能出现,如另一格言说的:“真正的对手让你充满无限的勇气。”
22、卡夫卡彻底全面地思考人类生活的精神基础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群体。在祖劳时所做笔记中的格言,构成了一部前后连贯的宗教沉思录,生动、充满机锋,同时往往妙趣横生、无限发人深省。
23、你有没有觉得——主要就是这里——在你和某个遥不可及,似乎没有极限而能让你感到安慰的高深的东西之间有着绵绵不绝的联系?常常有这感觉的人,就不用像迷路的小狗一样四处乱跑,默不作声,哀怜地看着四周。他就不会想跳进坟墓里面,把坟墓当成温暖的睡袋,把活着当作寒冷的冬夜。当他爬楼梯上办公室时,他就不用觉得自己同时在从楼梯上面一级一级飞快地滚下来,在模糊的光线中颤抖,在飞快的运动中旋转,不耐烦地摇着头。
24、一个简单直接的人出现,他不会说“人们必须接受现实……”而是说“不管世界什么样子,我都要保留点个人想法,而不会按照世人的愿望改变自己”。这话一说出口,存在就彻底改变了。就像童话故事里一样,只一句话,魔力笼罩了一百年的城堡,大门訇然洞开,一切都生动活跃起来。于是,存在引起了全部的注意。
25、克尔凯郭尔感兴趣的问题是:宗教生活何以不仅超越了道德伦理生活,而且还可能与之相抵触。人们在侍奉上帝时做的事情可能彻底违背道德。
26、虽然耶稣为人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但是只有天生高贵的人才能理解它,而他的门徒都是平庸的人。圣徒保罗是个狂热的虚无主义者,他歪曲了耶稣的启示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不过,尼采也承认,奴隶们发起的道德反叛促使了基督教的诞生,也让人类更注重精神、更复杂、更有趣。而教士们身上体现的禁欲主义,也为艺术家和学者所信奉,因为这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27、尼采否认基督教的道德和神学主张由神授而来。世上没有单一的道德,而是多样的道德体系,其起源可从历史和心理学角度进行解释。某些道德体系占据统治地位,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优点,而是因为拥护它们的人握有权力。基督教道德是体弱者对其主人们所怀愤恨的创造性表达,它里面充斥着报复和仇恨。
28、它的位置虽然高出村庄许多,但是看起来和村庄没有什么分别。这或许是在暗示,如今众人臣服的权威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设计出来的。
29、卡夫卡一再突出如此处境:权威的由来之处遥不可及,或者业已变得遥不可及。《圣旨》(收录在《乡村医生》里发表)里讲到,皇帝在临终时发出一道圣旨,可是传旨的钦差虽然身强力壮,甚至称得上“不知疲倦”,但是他必须艰难地穿越皇宫、内殿、台阶、宫院、外殿,每一处都是广阔无比,简直就无法穿过,因此永远无法把驾崩的皇帝的圣旨送到。“但是,”故事结尾说,“你坐在窗前,在夜色降临时虚构出那道圣旨。”即使上帝已死,我们也需要圣谕。如果我们听不到圣谕,我们就自己给自己虚构一道。
30、世界是如何已经失去了其安全的根基。长在雪中的树似乎立在雪上面,很容易就能被挪走。事实上,它们不让我们挪动它们:它们似乎比我们的根基更扎实。但是,这扎实的根基——这个寓言一定程度上要我们自己补充——不过是虚幻的。连貌似最稳固的物体都缺乏摇撼不动的根基。
31、因为我们就像立于雪中的树干。表面上看起来,它们平稳地立在雪面上,我们轻轻一推就能移动它们。不,我们是移动不了它们的,因为它们和大地紧密连在一起。但是,你瞧,这也仅仅是看起来如此而已。 “上帝哪儿去了?”他大声问道,“我来告诉你们吧!我们杀死了他——你们和我!我们都是杀死上帝的人。但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杀死他的呢?我们何以能饮尽汪洋?谁给了我们擦去地平线的海绵?我们让地球挣脱太阳束缚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地球正在向何处去?我们正在走向何方?远离所有的太阳吗?我们不是时刻都在快速猛冲吗?向后,斜向一边,向前,向四面八方?还有上面与下面吗?难道我们不是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飘移不定吗?难道我们没有感觉到茫茫宇宙的气息?它没有变冷吗?黑夜,还有更多的黑夜不是在不住地降临?难道早晨就不用点灯笼了吗?难道我们没有听到掘墓人埋葬上帝的声音吗?
32、当我尽力用一个短句概括一切,我说:“人可以体现真理,但是他却无法明白真理。” W.B.叶芝
33、婚姻作为两个抛开一己之私念的人之间建立的伴侣关系,现在看起来是个乌托邦,且这个乌托邦的模样只是在失败的时刻方得一瞥。但是,不管该乌托邦多么不可靠,在卡夫卡的作品里,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尝试。这个理想一反他所熟知的家庭模式,是新型社会,一个不以权威和屈从为基础的社会的潜在核心。
34、这段关系她至今仍念念不忘。对克拉姆的衷情反映出她心中有种浪漫情结,这一情结简直毁了她现在的生活。
35、维系这样的文学,靠的是民族情感。少数族裔文学是“民族的日记”,是民族记忆的宝库。它既有政治化的一面,又保留了足够的自主性,从而能不受政治的破坏。它为那些小有才气的人写一些小题材提供了空间。
36、和龙斗争的人,自己也变成了龙。
37、这一家人迷信城堡的权威,充当了自己迷信行为的受害者。迷信城堡权威的破坏性后果,从奥尔加肉体上出卖自己以及阿玛丽亚情感上变得孤独离群可见一斑。阿玛丽亚抗拒索尔蒂尼占有她,这确实算得上一个有尊严的自我肯定之举。但是,要是她反抗权威却导致她身陷于权力结构中逃脱不了的话,她的反抗就枉费了。
38、麻烦在于,挑战城堡权威的过程中,他也把自己纳入城堡的权威结构了。所以,关键不是在于去挑战权威,而在于不理会它。
39、这里没有权威,而不要权威,是人们自己决定的结果。不过,人们还是努力活着,似乎头上依然有权威存在,尽管他们的生活痛苦而无意义。
40、各种社会机构有一个特点最让人沮丧,那就是:它们有权威是因为其中的成员默许该权威。正如依赖父母爱护、抚养的小孩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父母的控制并内化了他们的行为标准,成人们同样地也在内心里默许所在机构的权威,甚至于默许那些有损他们利益的机构的权威。由于这一事实,这些机构似乎牢不可破,但是这个事实也孕育着希望。理由是,如果人们不再默许权威,从理论上讲——起码是在理论上——他们就剥夺了机构的权威,当然在实践上要难得多。
41、即使没有肉体上的虐待,单单审判中的道德压力就已经把他们整垮了。
42、卡夫卡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机构的运作有着卓异的认识。他让人们看到:各机构会为了其特殊目的宣扬一套价值观,工作于某机构中的人,对于超越其外的价值观,忽略起来是何其容易。
43、卡夫卡明白,在现代文明世界里,暴力被赶到了警察局的密室与监狱里,或者距离欧洲很远的殖民地里。
44、卡夫卡的小说里,机构的领导是各种经理和主任。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不过是无用的傀儡。
45、这个人就像那过筛子的谷粒吧,他得要多么小、多么灵巧,形状设计得多么奇特、多么特别,才能从那顶好的筛子里漏出来呀。你说它根本不可能发生吗?没错,是不可能。可是,就有那么一个晚上——谁敢什么都打包票呢?——它偏偏就发生了。
46、官僚体制要求的是等级化组织,其中每个官员的任务、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所有职责,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执行时不带个人情绪,不问官员的个人性格(所以必须排除腐败和裙带关系),而且要记录在案。按规则行事,意味着官僚机构的工作必须安排得可靠而且能够预知。粗糙马虎、难于处理的地方,必须代之以深奥、抽象的东西。
47、按规则行事,意味着官僚机构的工作必须安排得可靠而且能够预知。粗糙马虎、难于处理的地方,必须代之以深奥、抽象的东西。
48、如此模式下的自我正在被改造成“官僚化的人”,依赖于一个外在提供的秩序,而不能独立自主地、有原则地做出决定。这一说法适用于约瑟夫·K.。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疏远了自己的家人(他没有去看望自己的母亲,顾不上在同一个城里上学的侄女),没有文娱活动,就是性爱也限制到了符合健康卫生原则的每周一次;对所有不熟悉的东西都缺乏心理准备,因而不善做出反应,而一旦做出反应,所采用的尽是那些曾在单位里给他带来职业成功的行为方式。
49、他的额头骨架宽大,挡住了他的路。他跟自己的额头对撞,撞得鲜血横流。
50、权威是一方使弄权力,另一方相应地顺从默认的结果。
51、男人在这些等级行列中的权威,在他们严整的军容、庞大的身躯和凶蛮的表情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52、现代人的工作,一如这里所表现的,既抽象又等级森严。格列高尔的工作无关体力劳动,也不是初级生产活动。他的任务是展示样品和收款,因而仅仅是商务过程的一个中间人。公司的等级差别,显示在老板夸张地高坐在办公桌上,员工明显受到密切的监视,行为稍有过错即遭到严厉得可怕的威胁。一个抽象、等级森严的世界要求行动于其中的须是特殊类型的人。格列高尔则属于不幸且不合时宜的那一类,卡夫卡笔下的若干主人公身上都体现了这类人的特征。从格列高尔、格奥尔格·本德曼、约瑟夫·K.、《城堡》里的K.和乡村医生,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现代职业人士的理想模型。
53、现代人的工作,一如这里所表现的,既抽象又等级森严。格列高尔的工作无关体力劳动,也不是初级生产活动。他的任务是展示样品和收款,因而仅仅是商务过程的一个中间人。公司的等级差别,显示在老板夸张地高坐在办公桌上,员工明显受到密切的监视,行为稍有过错即遭到严厉得可怕的威胁。一个抽象、等级森严的世界要求行动于其中的须是特殊类型的人。格列高尔则属于不幸且不合时宜的那一类,卡夫卡笔下的若干主人公身上都体现了这类人的特征。从格列高尔、格奥尔格·本德曼、约瑟夫·K.、《城堡》里的K.和乡村医生,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现代职业人士的理想模型。他应该如工作要求的那样,有条不紊、精明善算。格列高尔的工作由火车时刻表控制着。因为 5点和7点的火车都错过了,他决心赶8点的火车。他醒来的时候看到时间是6点30分,他妈妈敲门的时候是6点45,他决定7点15分前起床,不料7点10分时科长的到来把他惊醒。约瑟夫·K.每天8点在床上吃早饭,接着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然后和那些重要官员们公关活动到11点。甚至他的性生活也成了例行程序:每周去找一次那个“只在床上接待客人”的名叫艾尔莎的女子。格奥尔格·本德曼在算术方面得心应手:他回顾自己的业务额已经增加了五倍,而对他俄国朋友的交易数字那么少表示同情。《城堡》里的K.是位土地测量员,干的尽是抽象的数学计算。
54、“但是,我没有罪,”K.说,“这是个错误,人怎么可能会有罪呢?毕竟,我们都是人啊,人和人全都一样。”
55、有罪这个词的意思从“为某个行为承担责任”变成了“主观的负罪感”。遭起诉似乎意味着成了特殊的人,注定要遭受屈辱,直到最后被处死。
56、卡夫卡生活的那个时代,在法理学家中间存在着两种矛盾的法律观念。其一是严格的源于康德思想的法律哲学,它被德意志帝国(1871)的法典奉若神圣。该法典假定罪犯应对自己的行动负道义责任,因此它只关注所做的行为,然后根据罪行的性质来决定如何施以惩罚(虽然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减刑)。与之相反,在奥地利法典的定义中,犯罪不仅是行为,还要考虑被告的“犯罪企图”,因此被告的动机在定罪时至关重要。由此形成了奥地利法律中的一条公理,即没有违法行为一样可以有罪:某人可能有犯罪预谋,但是外在偶然事件阻止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57、被审判本身就是某人必然有错的证据。
58、这种冒犯和惩罚模式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个轻微的过失,其实小得几乎看不出来,或者是根据武断的标准定性的,结果却遭到严厉的惩罚,其严厉程度极其过分。
59、社会权威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暴力压制,而是在于人们接受各种社会机构,甚至那些给他们带来危害的机构。
60、儿女因为依赖于父母而受到父母之爱的束缚,于是默认了父母的权威,任由他们支配自己弱小的生命,并内化了各种行为标准,然后把这些标准传给自己的后代。默认父母的权威让家庭规则不至遭到破坏,可是默认父母权威这个行为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后的生活中,继而表现为默认社会机构。
61、出于自私,家长们教育孩子就是这两种方式:所有意义上的专制和奴役。专制可以显得很温情(比如“你必须相信我,我是你妈妈”),而奴役也可以显得很自豪(比如“你是我儿子,所以我要让你成为我的救星”)。但是,两种方式都很可怕,两种都是反教育的方式,目的都是踩住孩子,压制他们,不让他们发展。
62、卡夫卡一再抱怨成年人设法压制孩子的个性。卡夫卡小时候的一幅照片显示(引用瓦尔特·本雅明的描述就是),他“在一个温室般的环境里,穿着装饰有很多饰带、近乎难受的紧身童装西服”。照片上的小孩子伤心地看着相框外面,显然是想逃离到别的地方,看照片的人不免心有恻隐。
63、对他来说,难以抵抗的正是父母的亲情所造成的难以摆脱的束缚。
64、爸妈只想着把儿女拽到和他们一起,拽回到儿女避之唯恐不及的过去。当然,他们是因为爱才这样做,但是特别糟糕的也就是这一点。
65、现在尤其指那些号称为了其成员利益,而违背他们的意愿对他们加以限制的机构,例如养老院、精神病院、监狱等。
66、即现象在最缥缈、最接近精神层面的时候是最美的,但是一旦以物质的形式体现出来,或者像上文里出现的在直接与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就变得稀松平常、粗劣不堪。
67、如果说制服使男性化的身体与自然相隔绝,女性化的身体则因其动物特征而有自然性质,
68、在德语中,“幽默”表示的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智慧,而是听天由命地接受生活中不完美的地方。
69、卡夫卡喜欢似是而非的言辞,它们是智慧的流露。最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是他临死前要求安乐死时说的:“如果你不让我死的话,你就是凶手。”
70、缺乏逻辑不是简单的思维荒唐:它为自我服务的特征越看越明显。村长无法承认给他权位的当局的荒谬之处;律师想控制住代理人,尽管他什么忙也帮不了他们;约瑟夫·K.在否定自己被捕有什么意味的同时,压抑心里潜藏的负罪感。
71、如果布罗德真按他的话去做,而不是把它们发表出来,然后赶在1939年纳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之前带着手稿乘最后一趟车离开布拉格的话,20世纪的文学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72、我们不应该把理解文本设想成发现其意义,然后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而应该像康拉德在《黑暗的中心》(1902)里描述马娄的故事那样:“对他来说,一个片段的意义不在于其内部,像是有个核心似的,而是在外部,它将故事包裹起来,它显示意义的时候就像光芒把阴霾显示出来一样。”
73、一个用现实主义的细节表达出来的表现主义的意象。
74、在《判决》中,卡夫卡违背了读者的期待,即文本与现实之间有稳定的关系,还有文本会通篇遵循同一个文学样式。相反,他开始用的是现实主义形式,然后转向表现主义形式,其中更进一步暗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实在,且这个实在的上述两种形式各自都不相配。由此所导致的困惑,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迷茫是一致的。
75、即便文学不再能以连贯的方式表现此般现实,也并不意味着现实不会再存在,或者现实不再值得我们注意。因此,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现实以一系列暗示、影射的形式出现,它们让文本表面上支离破碎,实则提醒我们:任何文学样式都只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临时的、不完备的。
76、表现主义的目标不是描述人们熟知的生活现实,而是用鲜明的意象来打破日常现实,以描画出现实背后的作用力。
77、受惠于19世纪的范式,写出一些浅显可读的叙述故事,却用一些心理和认识论角度上的难解之谜让专注的读者摸不着头脑。
78、要是举出一个艺术家,他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关系堪比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各自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关系,首屈一指的当是卡夫卡。
79、在我的信念中,结婚、成家、接受所有生下来的孩子、在这个不安定的世界里支撑他们,甚至给他们一些引导,是人们可能获得的最大成就。
80、从生活逃入文学注定失败,因为文学写的必然是生活。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全书 - 全书

1922年1月,他在一家山区旅馆登记住宿时,发现里面的工作人员因为看错他的预订记录而把他的名字写成了“Josef K[afka]”。“我是该让他们纠正过来呢,还是让他们把我纠正过来呢?”他在日记里问道。
《致父亲的信》:卡夫卡敏锐地分辨出他在父子关系中所处的两难境地。他指责父亲冀望他娶妻结婚,却把他的性格塑造得不能结婚。
毫无疑问,卡夫卡的想象里确实有同性爱的一面。
性虽然有其肮脏之处,但也能表达爱和自我迷失。卡夫卡曾对密伦娜说:他的性欲让他感觉自己像个“流浪的犹太人”:“糊里糊涂地被吸引,然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肮脏世界里糊里糊涂地流浪。”他还说性“有点像人类堕落前在乐园里呼吸的空气”。
我没有文学兴趣,我就是由文学组成的。其他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是。
文学上的血亲,他说有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克莱斯特和格里尔帕策。
西奥多·阿多诺写道:卡夫卡的小说读起来像伴着无声电影的文本。读者所了解的一样是有限的。中心人物对其处境所知甚少,我们读者了解的一样也不多,因此和他一样地迷惘。
很多年前,罗兰·巴特宣称现代文学是作者的文本,早前的文学则是读者的文本。借此,他将现代文学与早前的文学区别开来。巴特所说的“读者的文本”,意思是指针对它业已有一个权威的阐释存在,只等着读者接受这个阐释就可以了,“作者的文本”则没有确定的阐释,它邀请读者积极参与进来以使文本有意义。巴特的这一区分方法是顺着布莱希特的思想变化而来。布莱希特主张:他之前的所有戏剧都是“美食式的”,它的要求就是观众坐在那里,在情思恍惚中被动地消费戏剧;他自己的戏剧则要求观众积极投入进来,观众应该有所批判,甚至被激怒。
《沉思录》里的短文更多的是勾起一种情绪,而不是讲故事。卡夫卡的任务,就是要给这种不确定性一个叙述性的等同体
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现实以一系列暗示、影射的形式出现,它们让文本表面上支离破碎,实则提醒我们:任何文学样式都只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临时的、不完备的...在《判决》中,卡夫卡违背了读者的期待,即文本与现实之间有稳定的关系,还有文本会通篇遵循同一个文学样式。
现实主义预设的前提是对现实的面目有一致看法。尽管如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奇》中所云,看待现实的立足点总是“相同的自我中心,从这个中心出发,光与影必定总是有一定区别的”,对可见世界的性质依然会有个共识存在。在卡夫卡的作品里,这个共识已经消失,看法本身倒出现问题了。这里不再有什么稳定可靠的现实可以让现实主义文本为之提供一个窗口,只有不同版本的现实,且这些版本可能极不充分或者极为错误,而叙述的焦点就集中于主人公的意识以及他或她如何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
难就难在世界不是静止的,它就像陀螺一样时刻在运动,不会停下来等哲学家去仔细打量它。如果让世界停下来——就像哲学家让陀螺停下来那样,它就不再告诉我们什么。所以哲学家永远得不到他所要寻求的知识,结果被小孩们撵走了,而这些小孩们在玩闹叫嚷之时比他更接近时刻变化的生活。
卡夫卡知道他的姓的意思是“穴乌”(捷克语kavka),因此他使用了许多暗语,来指穴乌、乌鸦、渡鸦等。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是他临死前要求安乐死时说的:“如果你不让我死的话,你就是凶手。”
许多卡夫卡的同时代人反对19世纪的一个倾向,即用一层层的衣服将身体裹藏起来,用紧身衣服扭曲身体的形状。他们提倡大方、坦然地接受裸体,把它当成真实、自然的东西。
停食使人们脱开了平常的、生命吞噬生命的野蛮世界。...,卡夫卡站在了苦行僧般的绝食者一边,将绝食者的自甘饥饿与那些食肉者依然故我的食欲进行对照。
卡夫卡笔下的那些主人公——通常是繁忙的职业人士——身上被压抑的肉体需要和性欲以恐怖或者令人作呕的形式表现出来,格列高尔的昆虫外形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
读读卡夫卡后来的故事和格言,人们有时候会感到自己被莫名其妙地拉回到古代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犹太神秘主义者与殉道者的世界。《一个生命》排斥肉体,这也许可以让我们想起当初诺斯替派教徒所持有的观念:肉体属于可憎的、可鄙的感官世界,而感官世界是恶魔造出来的,目的是让人类疏远善神所掌管的遥远得难以想象的纯洁王国。
他之所以接受,部分原因在于法院就是一个机构,他本能地知道在机构权威面前该如何反应。阿尔都塞提供了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刚刚提到的接受权威的情形:当我们听到“喂,那谁”之后会马上转身,尽管发话者并没有直呼其名,我们承认了自己就是被叫唤的对象。也就是说,个体置身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系统中,甘受别人的“质问”(阿尔都塞所用的词)。
卡夫卡表现现代职业人士的优点和弱点的方式,与当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现代职业人士的分析很接近。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做了探究,认为其中包括谨慎、理性、长期的计划,而不是仓促的积累或鲁莽的投机。他在这种观念与早期新教所灌输的行为方式之间找到了“有选择的亲缘关系”,因为当时新教排斥一切不可思议的拯救方式,恳求信徒们努力工作,在他们心里埋下希望:现世的成功将证明上帝的恩泽。
然而,韦伯担心,如此模式下的自我正在被改造成“官僚化的人”,依赖于一个外在提供的秩序,而不能独立自主地、有原则地做出决定。这一说法适用于约瑟夫·K.。
卡夫卡对官僚体制的描绘,抓住了现代社会机构的另一个特征:它们的管理者是看不见的。现代社会之前的机构靠仪式来确立其权威...卡夫卡明白,在现代文明世界里,暴力被赶到了警察局的密室与监狱里,或者距离欧洲很远的殖民地里。
卡夫卡摘抄了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与弗洛伊德挂起钩来:“没有人既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又能同时保持身心绝对健康。”
集中精力工作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人,在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得到合理性证明。在这个人身上,存在与意识和谐共处。这样的人,和那个让福楼拜嫉妒的家庭一样,“活得很实在”。
相信“不可毁灭之物”不是表现在思想上,而是表现在行动上。“相信意味着将自己身上的不可毁灭之物释放出来,或者应该说释放自我,或者更应该说变得不可毁灭,又或者应该说存在。”
没有必要有基督这样的中保在上帝和人之间调停。卡夫卡所说的非个人的神性,即不可毁灭之物,潜藏于每一个人身上。人类的任务,就是要与该不朽的本质建立联系,而当人人都建立了联系,人生就美化改观了。所以,苦难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必需的、有价值的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29页 - 第五章 终极之事

卡夫卡所写的处境,从总体而不是个人来说,首先是自我疏离的一种。我们的意识即我们的认知工具,无法了解我们真正的存在,结果让我们自己与自己、与真实疏远开来。问题不是说人们无法了解真实,而是人们无法了解真实并同时成为真实:“世事无非两类:真实与谎言。真实没有分身术,所以真实不能认识自身。任何人试图要认识真实,他必定是个假象。”
对卡夫卡来说,思考生活注定带有欺骗性。部分原因在于,世界的表象是模棱两可的。“欣喜若狂的人,溺水快死的人,他们都举起手来”:同样的手势可能代表相反的意思。“一切都是欺骗。”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38页 - 第五章 终极之事

承认卡夫卡作为一个宗教思想者的重要地位是必须的,但是也会产生误导。他的宗教思想虽然前后一致,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克尔凯郭尔的一样,他没有打算建立一套系统的思想——系统的思想能给人一个思想完整的假象,却失去了和个别的实际经验的联系。因此,他选择了格言这样不系统的形式。重要的是,卡夫卡的宗教思想与其作为小说家的想象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当然不是说可以把他的小说作品当作抽象思想的寓言式表达来读。卡夫卡的意象不是为表达既有概念。更应该说,他的格言和小说都重在探讨。它们探讨的情境和主题是宗教经验的部分原型:犯罪、绝望、审判、希望、救赎、爱。其探讨的方式,靠的是一种意象式思维,它和概念式思维一样都必须严谨、严格。它遵循的是想象的逻辑,既引起读者思考,又激发他们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它们魅力的源泉,以及卡夫卡的小说——生动而又抽象得古怪,费脑筋但有不至于引发枯燥的脑力劳动——好几十年来一直为无数读者乐道的原因。


 卡夫卡是谁-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