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启示录》书评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309044362
作者:周黎明
页数:292页页

长见识和满足8卦欲——不是书评是读后感

好久没有读到一本书让我手不择卷。在上周参加了周黎明的一场关于电影评论的讲座以后,我购买了他的《好莱坞启示录》。回家一看,就放不下来了。其间思绪涌动,错杂,唯恐不记录下来就会忘记了。所以,只能强迫自己停下来,开始笔记。这本书称不上一部“巨著”,但是可读性非常强。一方面他包含了很多关于好莱坞的硬知识,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让一个影迷开了眼界,系统了解了以前只是道听途说的“圈内事”;说得不好听,就是满足了一个外行的八卦欲望。另一方面,周黎明的写作的确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他当时在讲座中提起,我还不以为然)他没有学院派的引经据典,故作深沉,或者如一些影迷文青般卖弄文采,飘渺隐晦。读他的书,就像跟你一个你认识的人当面聊天一样,只不过他在电影方面比你多懂一些罢了。他在文中不时露出的小打趣,小玩笑,就像你在饭桌上,走廊里听到的一样,也不时让阅读的人会心一笑。(比如,他在文中提到如果作家也如电影制作者般分成而不能独享版权时,他说郭敬明一张俏脸也会气红之类的)读罢此书,有一点不得不谈。电影不过是个行业,不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电影是艺术,但是不仅仅是艺术。有的时候它甚至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商品,和一个水壶一个电视机没有太大区别。读了周的书,我更确定了这一点。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这种艺术形式是在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商业肌体中存在的。周在有一节谈论明星的片酬中说得很好,在商业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的购买力决定的(由此来解释明星的天价片酬,但是他后来也说,这种天价是电影业的癌症,它加大了电影投资的风险从而影响整个电影行业)认识到这一层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下一层。这种商业化可能并不是像一些文青鄙视的腌臜不堪。我目前的逻辑是,一,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以娱乐和商业的形式出现的,艺术和审美是副产品;二,不论所谓品味高低,电影业的整体繁荣才能养活“艺术”,这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问题。当然,其中的平衡如何把握是非常复杂的。不过正如周在讲述sundance独立电影节的时候引用的罗伯特•雷德福对于圣丹斯的“辉煌”和“蜕变”的评价:好莱坞和圣丹斯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双方都从中受益。

了解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一扇窗户

周黎明是一个不是很“常规”的影评人,从他在《看电影》上的专栏就可以看出来,此人往往不喜欢从正面直接阐述影片的艺术成就,而是经常联系其它方面的事物来解读影片,最新几期的《看电影》是他用日记的形式继续了他的邮轮之旅,船开到哪儿他就写到哪儿,最新一期写到了墨西哥,然后就写了关于墨西哥电影的一些内容,有种随心看电影的自由感。此书基本不谈电影艺术,多谈的电影产业,特别是有对电影八大制片公司的深刻研究,也有对好莱坞演员“出柜”的八卦。可以说此书是周黎明对电影“硬件”方面研究的结晶。

爱电影的朋友不妨一看

周老大的书买了不少,这本是最喜欢的。书里讲的是好莱坞电影产业运作,但一点也不枯燥,深入浅出,语言亲切,不觉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有很多内幕八卦,让我这样的业余影迷看得过瘾,而且受益匪浅。看过很久的书了,觉得有时间可以拿出来再看一遍。

《美剧启示录》

因为没有找到周黎明的这本书的信息,所以取此书替代一下记录!早几年喜欢看《看电影》杂志的时候,特别喜欢周黎明的专栏,他对电影独到的解读和理解让人耳目一新。后来关注了他的新浪博客,也一直留意他的每次更新,当然有可能他是处于义务才写的,但是对于电影更深的纵度和更广的维度的解读真的可以作为看电影的一个风向标。再后来博客大家不怎么玩了,《看电影》杂志也不买了(因为发现广告和软文越来越多),也就很少再看到周老师的影评了。能够通过影评挣稿费的作家我是真的很佩服,不仅凌驾于影评的海洋之上,同时也凌驾于众电影之上,很多拍电影的都害怕其评的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写影评只是玩玩给自己看的,而周老师则可以赚取稿费,还是特约的,这就是差距。后来在多看上偶然发现周老师新出的《美剧启示录》,作为一个美剧迷同时也是周老师的粉丝当然不得不看,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比较精炼,说明了美剧热潮的文化现象,可以给喜欢美剧的朋友或者准备看美剧的朋友一个指导,毕竟美剧发展的几十年数目庞大,我们不可能都看一遍,只寻其精华就可以了。下面除了书摘我整理了周老师所罗列的一百部比较经典的美剧,给大家一个参考。书摘:2015-01-19 10:28:57为什么同一出产地,用较低的成本反而可以创作出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这里绝对有机制的原因。简而言之,电影往浅里做,而电视可以往深里挖。越是大众的电影,故事越是浅显。好莱坞内部有一个说法,暑期大片的目标观众是13岁男生。你若拍成只有大学生、研究生才能看懂的片子,你的受众范围便狭窄多了。那些制作成本非常高昂的大片,瞄准全球市场,而全球各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因此,大片从商业本能上就必须要克服这些文化差异,寻找人类的共同兴趣点。2015-01-19 10:29:54中国知识分子热衷批判好莱坞宣扬美国价值观,而美国知识分子则批判好莱坞压根不反映美国价值观,便是这个道理。当然,美国电影也有深刻的,但在多数情况下,越是有内涵的影片,观众就越少。因此,好莱坞追求的是把浅显的故事拍好,拍到极致。于是,才有了那许多都市魔幻片,那些故事表面上很新很奇,骨子里属于当代神话,而神话触及的都是人类最原始、最粗放的情感与追求。2015-01-19 10:30:42营收用于拍摄一批高水平的电视剧,包括《欲望都市》、《黑道家族》、《火线》、《抑制热情》、《明星伙伴》、《朽木》、《六尺之下》、《大西洋帝国》、《冰与火之歌》、《真爱如血》等。2015-01-19 10:32:10美国收视率的调查非常精细,对于一集电视剧每分钟有多少人在看,都有详尽数据。比如前5分钟收视率高,表明宣传充分,或有明星效应;但若接下来收视率逐步下降,则表明剧情无法吸引人,尿点太多;反之,如果收视率越来越高,则表明转台者驻足停留,想看一眼换频道的观众被吸引住了,这属于剧集本身有魅力,跟宣传无关。2015-01-20 12:54:12美剧超越大片的另一个秘密,是编剧的主导地位。好莱坞大片强调视觉效果,编剧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美剧的编剧(尤其是前面几季)往往是该剧的原创者兼老板,导演反而是被雇用的,地位较低。这就是很多美剧的情节和台词精彩绝伦的内在原因。不信可以查一下,有多少好莱坞大片能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几乎没有,因为大家都清楚,那不是编剧施展才华的平台。美国没有专门教编剧的大学,但美国出版了很多实用性的编剧指南,罗伯特•麦基、维基•金、威廉•埃克斯等,都曾被高价请到中国举办讲座。2015-01-20 12:55:00这些大导演通常只负责新剧开始的头几集,那是因为,每部新剧(尤其是正剧)需要确定一种独特的风格,是抒情流畅,黑暗诡异,还是轻松幽默,等等。这会涉及摄影、美工、剪辑、配乐等多项工种。一旦风格确定,后面的导演只需亦步亦趋,遵守这种风格即可,即后来的导演只要是合格的工匠就够了。2015-01-20 12:56:10美剧虽然高端,但不是最尖端的。美国影视的生态链非常完整,每一种追求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表达法。在美国,欧式的作者电影甚至实验短片也很发达,只是常人不太关注罢了。因此,美国不怎么盛行雅俗之间的互相鄙视和攻击。即便有鄙视,也很少出现对骂,因为每一种表达都有自己的平台,拍作者电影的不会指望获得高票房,而拍类型大片的也不大指望拿奖拿到手软。总之,商业和艺术之间保持着良性的促进与互动。周黎明所推荐的100部经典美剧(只列剧名和起播年份)正剧类65部: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1955综合医院 1963加里森敢死队 1967罗马帝国兴亡史1976鹰冠庄园 1981神探亨特 1984百战天龙 1985洛城法网 1986三十而立 1987星际迷航之银河飞龙1987海滩救护队 1989时空怪客 1989双峰 1990北国风云 1990法律与秩序 1990飞跃比弗利 1990纽约重案组 1993X档案 1993急诊室的故事 1994医门英杰 1994五口之家 1994监狱风云 1997捉鬼者巴菲 1997律师本色 1997星际之门 1997大学生费莉希蒂 1998白宫群英 1999黑道家族 1999犯罪现场调查 2000六尺之下 2001双面女间谍 200124小时 2001火线 2002盾牌 2002银河战星卡拉狄加(太空堡垒) 2003整容室 2003朽木 2004迷失 2004豪斯医生 2004罗马 2005越狱 2005实习医生格蕾 2005神秘博士 2005英雄 2006胜利之光 2006大爱 2006嗜血判官 2006裂痕 2007绯闻女孩 2007广告狂人 2007扪心问诊 2008绝命毒师 2008真爱如血 2008傲骨贤妻 2009吸血鬼日记 2009唐顿庄园 2010行尸走肉 2010尼基塔 2010大西洋帝国 2010斯巴达克斯 2010神探夏洛克(新福尔摩斯) 2010美国恐怖故事 2011权力的游戏 2011国土安全 2011新闻编辑室 2012喜剧类35部:我爱露西 1951火星叔叔马丁 1963全家福 1971风流医生俏护士 1972小酒馆 1982考斯比一家 1984成长的烦恼 1985黄金女郎 1985憔悴潘郎 1987宋飞正传 1989辛普森一家 1989憨豆先生 1990欢乐一家亲 1993老友记 1995歪星撞地球 1996人人都爱雷蒙德 1996甜心俏佳人 1997南方公园 1997欲望都市 1998威尔和葛蕾丝 1998怪胎与书呆 1999吉尔莫女孩 2000抑制热情 2000发展受阻 2003好汉两个半 2003明星伙伴 2004绝望的主妇 2004单身毒妈 2005办公室 2005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2005丑女贝蒂 2006我为喜剧狂 2006生活大爆炸 2007欢乐合唱团 2009摩登家庭 2009

关于电影这门生意

国内谈论电影“艺术”这一方面的新书层出不穷,但是几乎没有人从生意的角度系统写点什么与读者分享,这实在让喜欢寻根究底的人感到不满:一个只有创意没有钞票的无名小辈怎么才能筹集到资金拍片?一部前途未卜的电影所要担的风险怎么找冤大头来分担?除了哄人们买票进电影院之外还有什么方法从他们兜里掏钱?许多国家对电影剧组大开绿灯提供优惠政策能给本国带来多少工作机会并增加多少税收?把类似的“十万个为什么”集合起来,它们所指向的都是人们称之为“电影产业”的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影也许只等于感人的剧情、炫目的视觉效果和令人迷恋的明星,但是在五光十色的锦袍下,电影更多的意味着风险投资、成本核算、利润分配……正是这些毫不诗情画意的锱铢必较,才能吸纳到足够的资本支撑起表面的浮华世界。周黎明引用权威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报告数据指出,2003年全球电影业的产值是75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一门生意,显然得有自己的一本生意经。作为世界电影业龙头,好莱坞的产品倾销全球,好莱坞的生意经就更加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哪怕不学做生意,多知道点行业内幕也挺有趣———别怀疑,爱听八卦是人之本性,类似索尼收购哥伦比亚时如何被人家当傻大款宰,多交了30多亿美元“学费”这样的行业八卦,不关心明星绯闻的正经生意人一旦听到这种案例,也忍不住要多打听打听。虽然能找出非常唬人的理论背景,但这本书更像一本普及的入门手册。作者对电影产业的运作流程做出全景式扫描,选的案例都极具吸引力。书的后记里更是服务周到地附上了“好莱坞主要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西方主要电影节和电影交易会”等名录,还有细看非常有趣好玩的“好莱坞行话黑话”,早年写影评笔调幽默的周黎明翻译起行话黑话来也往往在字里行间流露几分调侃,这一章八卦人士绝对不可错过。生意经以实用为第一要务,讲电影生意经的《好莱坞启示录》既在正文里讲解了“独立制片的资金来源”、“奥斯卡经济”,也不忘了送佛送到西,给行动派提供好莱坞生意场上至关重要的机构的联系方式甚至每年交易时间,在实用性的考虑上也算是用心良苦。

电影是一笔生意

看书很慢的我,花了一个星期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接触到Major Studio的人,一直困惑于各大Studio与conglomerate、network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利益关系。看完这本书后,终于将这些ramification搞清楚了。今天在《外滩画报》上看到一篇对《Kungfu Panda》导演的采访(http://www.bundpic.com/link.php?linkid=8274)读完后,非常震撼。Hollywood的成功不仅仅是资本运作和金钱的堆积,而是背后一批优秀电影人才长期坚持、追求完美的产物。


 好莱坞启示录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