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佳提问》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213066986
作者:[美]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
页数:261页

快速看一遍,你能收获不少

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能够不仅仅止步于答案,而是提出更具优势深度的问题,不断的刨根问底,问至少五个以上“为什么“,最终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同事,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唤起对于问题另外角度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更深入的询问,来探寻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方案,最后用强大的行动能力去验证,去执行,从而唤起更多的”为什么“以及’为什么不”的循环。直到找到或许是较为不错的答案,但其实,这并不是结束……书中提供的这些思维方式,确实可以让一个平时浑浑噩噩的人,再次唤起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从而获得更多的认知(以及快乐,或许)。从书本身的构架,以及内容编排,其实是符合了所有美国畅销书的特征,核心的内容,可能只需要几百字就可以描述清楚,但是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可以让书的内容更加有趣,易读。这种写作方式,有利有弊,本可以一句话说完的东西,却要浪费大量的笔墨,这其实对于读者来说,是最大的时间成本损失;但是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也确实可以借助案例本身获取更多感性的认识,增加理解。而且,大量详实的案例,其实也为生活中的借鉴,提供了很多素材,可以从故事本身看到不仅仅是书本原本要表达的含义,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总体而言,我从中还是收获不少。自觉是一个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借助这本书,确实对我的创新思维有帮助,敢去想了,而且也会想了。只是对于那些希望借助此书学习新闻写作或者积累素材的,建议可以通读,但是如果只是想要学习书中所要传达的意义本身,那么扫视即可,对于案例,选择去看吧。因为案例本身,每个人的解读又有不同。题外话:这本书在这里没有什么评论,所以在看前,也是一直觉得不放心是否是个好书。但是获悉这本书是译本,所以很自然的去Amazon的美国网站看了看,看了对这本书的评价,才决定有必要看下的。这个其实也是个可以推荐给大家的方法——新翻译的书,可以去亚马逊看英文评论。

学会探询式提问估计能活得更好—Leo鉴书210

2015年7月就买了这本书,三天读完,当时没什么感觉。直到在网上听完了本书的音频,突然发现自己因为看的太快错失了太多东西。于是2016年2月,反复看了三遍,收获很大。说明了两件事,其一是只看很可能错失不少宝贵信息,把珍珠当成了石头;第二,如同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必然会在合适的时机与地点相遇。首先,答案终止思考,问题开启智慧。真正扼杀思考的是“得出了答案”,无论对错我们都会在此止步,更多时候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我们又开始再次去找答案,再次停在答案里……虽然我们自小受到的都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育,虽然我们走入社会之后也深深知道“对与错之前存在很多的灰度级”,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尽快得到答案,而不是更好的提问题。要知道好的问题要远远比好的答案重要。我感受比较深是因为2013年给当时公司的管理顾问进行培训,课上我留了1/3的时间讨论,希望大家就相关问题再展开一下。我以往都是从头讲到尾的,那次没有,之后有顾问找到我特别提出——他的收获很大,多过我之前分享的几次课。读完《绝佳提问》后,我才能那位顾问听话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虽然不是请他们全程提问,但是大家参与来确实是种好方法。2016年相对大的培训里,我都会用上探询式提问这种方法。其次,问题风暴好于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有时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没什么风,要么就是很暴,感觉快要动手了。前者的源于怕出错,后者源于对自己观点的维护而产生的矛盾。所以,大家在一起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要远远好于大家在一起想点子,一来大幅度降低了出问题者的压力(大不了就是问的不对),二来也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局面。我的习惯是每组要就一个问题进行25次提问,每次收效都挺好。第三,在变化不断的今天,连续专精的人才有出路。不要说大学课本知识离现实比较远,就是在职场之中很多我们掌握的知识也会快速老化,所以不少人会去参加培训。只有掌握“正确提问”这个能力,才能让我们在企业中变得有价值,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时的适应(现在这个一时也是越来越短了),而是娴熟地持续改变,不断去适应。自以为有答案而停下来的人,在停下来的那一时刻就掉队了。在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今天,不要期望于有张路线图告诉你按部就班地走到目的地,我们能指望的就是有个“罗盘”指明方向,而提问的能力就是这个罗盘。很多书值得再读一遍!

不错的书,强力推荐

1. 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WHY…) --> 采取行动2. 为什么 --> 如果 --> 怎样3. 凡事从“退一步”开始4. 聚敛性思维5. 坦诚自己的无知是有能力进行探寻的第一步6. 保持初学者心态,敢于提出基础性的问题7. 持续不断地“保持观察”状态8. 通过探寻来挖掘核心问题:精益创业的理念之一9. 五个为什么10. 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时,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更具有可行性的小问题11. “智能重组”:将几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已经存在的想象和可能性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事物12. 尽快地将问题从“如果”阶段转向“怎样”阶段,快速推进问题的解决13. Hackway:快速确定某事,快速测试哪些事情可以做14. 集中力量开发“最小可行性产品”MVP(minium viable product)15. Not NOW, WHEN? Not ME, WHO?16. 头脑风暴 --> 问题风暴,让人们更自由且更具创造地思考17. HMW方法:How might we?我们怎样才有可能?在采取行动前要进行批判性思考,不断提问

假装自己能成功并做出一点儿小改变,那会怎么样?

你为了什么而活?是什么让你的生活丰富起来?不知道你有没有答案。没有也没关系,反正很少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过这并代表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如果不能以某种方式来回答它,那么你将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基本(可能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活着有什么意义。人们提问“我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时,这实际上是在问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文题。因为这种问题的前提就是一个有缺陷的概念——“意义”是一种客观真理,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我们只有在生活中选择做了一些事,然后才能在这些事的基础上构建生活的意义,并且每选择最一件事就有问题产生。为什么我该做这件事?那件事值得我去花费时间和不断努力吗?不值得的话那么究竟什么事值得我花时间去做?我应该追求哪种机会?每天做这些抉择时,最好问自己:回望过去5年,是什么使得我的生活更美好?没有人会因为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后悔。总有人以为生活中的很多选择冥冥中已经注定,这些人认为,他们正走在一条被设定好的人生道路上,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形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并且感到来不及改变了,所以就无心无力去改变什么。当有人对这些人说,他们其实可以改变许多事物时,这个人的话就会成为一种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选择可能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注定”了,但这些选择可能都不是由我们做出的。我们往往是在遵循别人替我们决定好的路走下去。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问自己:除了别人告诉你,你需要什么之外,你自己有没有想要的东西?提出这样的问题从来不会太晚,也不会显得太早。许多人对不确定性都会感到烦恼,人们在思考未知事物时会感到有些心绪不宁、焦虑恐慌。花时间让自己不因不确定性而烦恼是值得去做的,因为生命中充满了不确定。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方法是:实验。实验不只在发生实验室。当我们接受一份新工作、尝试和一个人交往、去做一件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这些都是一种实验。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实验,因为实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那么“实验”这个词就很好理解了。在生活中随意地尝试做一些事,未必会得到预期的结果。但如果你决定去尝试新方法或新体验,并花时间去考虑为什么这种方法或体验值得尝试,什么是测试其效果的最好方法。然后再评估这个实验是否成功,是否值得继续做,那么这个实验就会改变你的生活。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过自己的生活?如果自己尝试那种方式,那会怎么样?如果感觉这个跨度太大,那么可以从诸如如果我改变一下我的着装风格、改变一下发型、对见到的每一个微笑,那会怎么样?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只要行动起来,不是只想不做,那么在这些实践中获得的体验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深刻丰富得多。当你的确做出一点改变后,自己的自信心就会慢慢被培养起来,敦促你进一步去改变其他事情,从而进行更大的改变。发展新的职业机会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问:“如果我尝试去做这件事,那会怎么样?”并快速采取行动。如果有必要,在你成功完成某事之前,你要一直假装自己能够做到。嗯,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将自己的整个人生看是成一个接一个的实验,那会怎么样?更多读书笔记扫码关注微信订阅号daokeread


 绝佳提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