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约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
ISBN:9787501220229
作者:理查德·卡伦伯格
页数:306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小说家的角度写就,作者娓娓叙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曾是个圈内人、目击证人,最后又成为技巧娴熟、循循善诱的说故事者。他把焦点集中在历史记录上,使他的情绪、见解和感伤,都落在事实上,以及每个不同的特殊情境当中。一幕幕的课堂情景映入读者的眼帘,仿佛我们都是陪审员,正在评判证据。


 毁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过年期间只看了一本书,虽然时间还是有的,但心理的松弛已经让我除了玩乐外作不了其他事情了。幸好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毁约——哈佛法学院亲历记》【美】理查德.卡伦伯格 著,胡正勇,林正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印数只有区区5000本,比湖南省一年的法学院毕业生还要少得多。几年之前,粗读过另外一本哈佛法学院亲历记,那是一本乏味的书,讲的是国内某男生通过如何如何艰苦卓绝的努力考入哈佛法学院,并且高分毕业,赢得外国人对中国人尊敬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老套,而且不能引起我们的广泛思考,而《毁约》则不然。这本书最主要的篇幅用于剖析法学院学生的价值取向怎样从服务公众转向谋取高薪。我读大一的时候,从上第一堂法理课就立志为弱势群体谋福利,并且将此写进了后来被烧掉的日记本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当年的想法相当幼稚,并且在我认识的所有法律学人中,没有一个人向我公开过类似的想法。也许仅仅是他们不愿意表达出来?这本书告诉我,在哈佛法学院,超过75%的新生开始就是立志于公众服务的:帮助弱势群体,或者是从政。但是步入高年级后,尤其在一年级暑假实习过后,绝大部分的人都把目标锁定在待遇优厚的名牌律师事务所了。只是在这个时候,“变节”的大多数人都还有“良心不安”这种美德,而随着毕业越来越临近,所有人都从身边其他人的选择里找到自己行为的依据。于是没有人再为自己放弃大众渴望高薪的转变而耿耿於怀了。虽然律师事务所的诱惑如今之大,哈佛法学院的金字招牌又能够确保它的绝大部分学子能如愿以偿的在其间谋得一席之地,但至少教授们对这个现象仍然是忧心忡忡的:所有人都拜金去了,谁来服务大众呢?不管口是心非与否,他们总是在用口头,文字,和具体措施鼓励学生抵抗高薪的诱惑。这一点我在大学期间完全没有感受到,在那里,能进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就是NB,至少也应该到大公司大单位作法务工作。服务弱势群体?有心无力,没有渠道,也不受鼓励。而从政,并非中国法学学子可以期望的目标,完全没有任何渠道。在书中,我看到在美国法律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分裂”现象。也就是,虽然在名牌律师事务所拿着高薪,服务大众之心却没有泯灭,总是想找机会能抚平自己良心上的不安。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白天拿高薪为富人打官司,晚上免费,甚至自己贴钱为穷人谋福利。这样大范围的“人格分裂”,至少在我身边是完全感受不到的。诗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的现象我估计和美国的法律人在律师事务所干几年之后的所得,就能供他们平凡的生活许多年有关。否则的话,答案就会很让人灰心丧气了,因为我所有同学毕业后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人有过这方面的不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作者对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几乎可以用深恶痛绝来形容,他觉得这样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更渴望我们称之为“填鸭”的传统教学方法。这和我们的感受是截然相反的,只能说,两种方法各有其弊端。也许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作不同的选择。这并不是两国法学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法学教育曾经是中国高校的热门,不管什么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统统开设了法学课程,而围绕法学硕士博士点的申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法学界的学者,为首的还得冠以精英的头衔,他们在法学界,教育界,高检高法的人脉相当厚实。于是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以游击队的方式帮助一些边缘院校申报硕士博士点。一旦成功,拿到不菲的报酬之后,他们又马上换地方,根本没有安下心来教书育人的心思。在我的母校湘潭大学,这个游击队来自西南政法大学,队长是颇富传奇色彩的博导:邱兴隆。功利至上的指导思想贯穿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始终,我进法学院第一次新生大会,法学院院长对我们进行鼓动的中心思想就是:法律从业者,将是永不没落的贵族。当时我们的确听的热血沸腾,但很多年过后回想起来,这是一次社会责任缺位的鼓动。正如《毁约》一书最后一段所写:每当充满理想的法学院学生最后变成冷酷的律师时,他也就撕毁了社会与法律所订立的契约。人生而要与这个社会以及道德良心订立很多自然契约,但贪婪却逼使人一生都在不断的毁约,也许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今天你毁约了吗?
  •     最近总是闷闷不乐,觉得无事可干。课一下子少了下来,原本忙碌的节奏突然消失无踪,剩下的除了无聊还是无聊。不是没想过找些有意义的事干,可是总是满脑子茫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能做些什么?原本被埋藏起来的焦躁不安又悄悄地涌现了出来,从眼里看出去,天空也似乎变得乌云密布。然而,我并不是唯一如此,徘徊在对理想的憧憬与对现实的失落中的人。书中的主人公也曾经面对了这一问题。曾经满怀信心,准备为改善社会问题大展拳脚的作者,在经过哈佛法学院的学习后,也渐渐消沉起来,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填平的鸿沟而苦恼茫然不已。他发现自己竟也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偏离了初衷,成为了蝇营狗苟大军中的一员,为着获得更多金钱而放弃那颗热忱的心。对此,他并非没有争取过,然而结果却是那么让人失望,他甚至有过一点自暴自弃的想法。当然,如果作者一直任凭自己这样下去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一本书。他在这一命运的关口,终于还是找回了自己,重归轨道。而我想说的并非只是这些。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人或许都以为只有自己在经历着艰难的过程,而别人都是顺顺当当,一帆风顺的。于是乎自暴自弃的有之,茫然无措的也有之。而事实上,每一代人、每一届人都或多或少经历着同样的问题,就算是文中的作者,就读了这世上数一数二的名校哈佛,也都不可避免地碰上了这一发生在你我身上的问题。不同的只是,每个人应对的方法,以及应对的态度。我和你都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你要面临的、我也不能避免。别人能过的坎,我想我也总会过去的。
  •     很欣赏作者在前言和文章的结尾写下的感悟,大意是:最哈佛商学院,最大的压力并非是《力争上游》中所描述的来自学业的压力,而是当你怀着追求正义与公平的理想走进法学院,却在一年之后无比向往律师事务所时自身的巨大的矛盾。怀着要改变社会不公的理想走进法学院,毕业之后又一个个趋之若鹜地加入律所,让这个世界更加地不公平,即使很多也都忍受着良心的拷问与谴责,but so what?不要去很烂俗地问作者:那你认为该怎么办?作者只是告诉你了一些事实,一些观点,真正的角色还要自己做出。最起码,有了这本书做铺垫,那些梦想着走进哈佛法学院的学生不会再那么地理想主义,受到的打击也不会那么大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每当充满理想的法学院学生最后变成冷酷的律师时,他也就撕毁了社会与法律所订立的契约。” 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挣扎,这种痛苦我们是没有的,因为我们就没有理想,哪来的挣扎,哪来的痛苦?
  •     这本是作者对美国顶尖法学院校的批判与反思,但我读过后对这些学府的教学评价陡然而生。书写的很好,如果从某种方面来考虑,这是一本法学科班生必读的励志书。
  •     原来我们都在经历同样的事
  •     2007第五十二本
  •     在浮躁中浸染的我们,早早磨灭了理想与勇气。契约既毁,更找不到人生的希望和出路了。
  •     很好的书
  •     美国的大学、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敬佩;比不上的。
  •     糟糕的翻译,看了一半!
  •     一个法律人的法律之路。
  •     本来想当成游记来读一读的,没想到是部意外的反思之作。反思的是美国(其他国家也差不多吧)的法学教育为何越来越功利,和作者一样怀揣着从事公共法律服务理想的法学院一年级学生是如何转变成对大型律师事务所趋之若鹜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固然有个人选择的因素,但大环境是不得不负些责任的。比较好奇的是,作者虽然在毕业时经过一番挣扎后如愿进入了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后来的转变又是怎样的?
  •     哈佛情节
  •     翻译很不理想
  •     在巨大而模糊的参照系下,一段非主流的叙事。
  •     为毛言必称理想主义。毁了你们的梦想的,本就不是法学院,而是你们自己
  •     亲身经历,发人深省
  •     看看前边和后记就行了,我猜作者从来没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过问题。
  •     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等到你毕业的时候,左边可能已经没有人了。
  •     曾经如此喜欢律师
  •     邂逅:某年某月某日父购于打折书店; 旅程:2010.5.-2010.6.; 地点:家中、北区寝室; 减一颗星因为翻译。您既然在翻译一本稍微与学术沾边的美国的著作,那么,连托克维尔的名字都要翻错,这也太不该了吧~~虽然HLS在光鲜外表下有不为人知的阴冷一面,但真正的信仰的力量与踏实的追求仍能帮助一个人获得坚守与抵抗的勇气。这就是作者给我最大的启示。最后,byebyeHLS;至于YLS,请在一个多月后让我打一场有声有色的酱油吧!
  •     我也还在路上吗?
  •     读的台湾商周出版社的版本,还不错
  •     翻译是硬伤。。。在天朝,要从事公共法律服务,怕是需要把太阳打下来的勇气才行吧。在法学院,我除了彷徨就是迷惑和无知。
  •     公共服务还是大律所,值得所有法律人思考
  •     还好,纠正了自己的很多偏见
  •     为什么哈佛法学院新生很多想去公益团体,但最后去了的却极少。说白了,这问题很简单,因为新生想去公益团体的念头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并非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甚至于就像小孩子喊着要当科学家一样只是近似于口号的东西,本身并不怎么了解那口号所代表的意义。去公益团体的念头要真正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需要根基需要后劲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支撑,很可惜的是,这样的要求很难达到,所以在后来的学习中,人们明白了将那种念头付诸行动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一边是巨大的诱惑,一边是缺乏支撑的虚无念头,怎么选择就无需赘言了。其实我真觉得,大多数人选择去高薪的律所是很自然的,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选择高薪的工作应该都占据很大的比例,只不过法律这样一个行业人们有不同的期待,所以很容易苛责罢了。
  •     从入学到社会,一步步与自己的梦想解约,现实总归是骨感的。
  •     对国外法学院初步印象都从这得来
  •     很诚实的记录,对于外界应该算是蛮宝贵的资料,可以较完整的了解哈佛法学院学生的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作者所面对的律师还是公益组织的纠结也是今天很多大学生面对的,不只限于法学院学生。对于竞争激烈的叙述感觉很亲切,在作者身上隐约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名牌大学里平凡的一个,不习惯削尖了脑袋去争去抢,但也会尽全力让自己更好,同时保有给一片自留地去纠结。也许这种纠结在很多人或未来的自己看来幼稚,但这终究是一段曾经真实存在的心路历程。期待自己可以早日拥有那种强大的驱动力,可以足够坚定的前行。I am still not sure that whether law school is the one for me……
  •     略翻,与中国现状太遥远了……
  •     对专业选择产生影响的书籍之一
  •     作者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个自由主义倾向严重的学生最后都进了律所?
  •     大一时读的
  •     一次深刻的思考
  •     这种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书很符合我的心境,满足的围观了学霸燃烧生命的学习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     太短的故事、~看着想睡觉
  •     貌似高不可攀的学院,却是坚持世界公平的人的地域,有多少人抱着崇高的理想进去,能够坚持己见的出来呢?就像社会一样,不断的磨掉让你的棱角,那一瞬间是疼,但当你发觉,这样子更能生存的时候,你有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我佩服作者的勇气,但是,我不相信我能够如此……我只想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已……有点悲哀?看你怎么想了
  •     面试求职部分比较枯燥冗长,但整体反思挺有深度:“每当充满理想的法学院学生最后变成冷酷的律师时,他也就撕毁了社会与法律所订立的契约。”在书中可以不断看到作者内心的理想主义和随大流妥协之间的游移。对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弊端也有所揭露。
  •     本书是精英法学院毕业生对于美国法律教育和律师职业的控诉!
  •     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就是美国人的脑子都让驴踢了
  •     一开学读书就变龟速,一本小书读了好久才终于读完。。。还是觉得翻译腔太重,要是读的原版应该评价会更高~当然窥见哈佛法学院一角确实还是很有乐趣的~
  •     虽然有无数可吐槽之处,但于当年阅读的我却心有戚戚焉,撕碎了法学院于我最后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义无反顾地离开,是为了有一天能脚踏实地地回来。
  •     法律是我的梦想,哈佛法学院是梦想中的天堂,而天堂注定是遥不可及的……
  •     我真想为它写个书评,但是我能力不够。我坚信,这本书会使更多的人受益。 看书时,虽然其间出现过畏难情绪,想着,他到底想说什么?为什么我还在看?但我该说,幸运的是我当时能继续往下读。 这本书给了我几点最重要的启示: 1. 不应滥用自己的才能。最聪明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只是令人悲哀的浪费。 2. 我们很容易轻信犬儒主义,因为那很方便。 3. 那些自由派人士,太自命清高,以至于不愿意投身于治理阶层而让自己免受玷污。但如果他们不朝着这个方向靠近,他们将永远不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回头看自己20多年来,抗争过,更多的是妥协过。我看过一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最先消失的东西是勇气。”可是,这句话没有给我更多的启示,只给我留下对现实的唏嘘。 但这本书,让我不要忘记自己反对的是什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