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民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63358922
作者:胡伯威
页数:282页

作者简介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谁来写历史?历史,其实就是发生在无数平凡或者不平凡的人身上的故事的集合。本书作者的童年,说平凡,和当时大多数因抗战而流亡的家庭的孩子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说不平凡,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安定的色彩,可能因为战火丧命。他给我们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一个童年!
我一开始看伯威写的回忆,是出于好奇——曾经看过一个朋友的家族回忆,里面提到,她的一个美丽姑姑闺居云南深宅大院,却被一个上海来的‘小白脸”“拐跑了”。而伯威,就是这段浪漫史的硕果。读伯威的文字,能读出他的得天独厚,读出这段浪漫姻缘的绵绵延延。他的文字平和得体,正是越过了革命年代之后,父母的家庭教养,又从很深的地方,自然而然在走出来。
想到伯威肯写下这部回忆,我觉得真是一个幸运。人们因此得到一部真实生动的历史记录。而亲人们的音容笑貌留下来,自己把心又稳稳地放回原处,对伯威,对其亲人的在天之灵,都是一个永恒的安慰。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自1935年出生至1949年的人生经历。
这是动荡年代的缩影。作者出生不久,即赶上抗战爆发,跟随父母颠沛流离,从南京而昆明,而重庆,又昆明,又重庆,历尽波折,直到抗战胜利后始返上海。其间,作者以一个童稚的眼光目睹了抗战大后方之种种,并亲历了上海解放前夕面临时代转折的社会百象。
这也是民国日常生活的感性记忆。作者的父母曾分别供职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家庭一直在随着民国政府的迁移而流动,举凡首都市民的日常忧乐,民国公职人员的处身境况,乃至陪都重庆的市井生活,作者都有感性而细致的记述。

书籍目录

一 从南京到昆明  生在南京,只记着一句摇篮曲  听妈妈说在南京的情形  滇越铁路上的“火腿蛋炒饭”   昆明大宅院里来了个“小胖胖”   大宅院里的“国共两党”   蓝苹(后来叫江青)来访  外曾祖父熊廷权的故事 二  重庆一北碚  嘉陵江畔的瞰江饭店  北碚磴子坎农家  流亡中的异姓大家庭  快乐的周末旅行  妈妈的大照相簿和我的小照相簿  背起书包上学堂  妈妈给我生了个小妹妹  看“厉家班”,迷上了大花脸  爸爸升了科长,却辞职不干了  爸爸的身世 三  又回昆明  外公的车家壁花园山庄  外公一家  那一年好像活在童话里  个性鲜明的舅舅  快乐的“被盗事件”   住倮倮村  美国电影  昆明平政街  南箐小学住读  告别昆明 四 重庆一黄桷垭  再到重庆  南岸黄桷垭  杨家花园附一号  胡家三代团聚大后方  精华荟萃的战时“小江南”   黄桷垭时期爸爸和大叔叔  南山小学  我成了“小打手”?   南山上的抗战气氛  山镇家居  过江进城玩  在抗战后方的异乡婚嫁盛事  山上过得很快乐 “记得当时年纪小”   山里生了病怎幺办?   “国军”来扰  ……五 回乡路上六 抗战胜利回到上海七  清心中学八 旧上海谢幕,少年时代结束

内容概要

胡伯威,上海人,1935年生于南京。抗日战争时随父母颠沛昆明和重庆。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错划为“右派”。“摘帽”后,在武汉从事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工作。退休前曾任国家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章节摘录

书摘小“五妹”之死    我的小妹妹在大家庭这一代女孩中排行第五,因此大家都叫她五妹或。“小五”。可叹的是还没有来得及给她取个名字,小五就匆匆离开我们了。    生在重庆,时还在襁褓里她就患了一场肺炎,险些送命,是那位姓周的女医生把她救活了。来到上海大约一年她渐渐懂事了,俨然一个小精灵。她和田田的个性差别很大,田田小时候有点傻乎乎的,没有心思。刚从昆明到重庆的时候妈妈拆了自己的一件金绒旗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小丝棉袍。她穿到身上很是得意,挺着小肚子走到这个跟前、那个跟前去炫耀,小嘴里还不断嘟哝着“年(她还咬不请“棉”字)袍子,年袍子”,憨态可掬。因为她憨,我和仲威常喜欢逗她玩。小五刚会说话大概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就有点能说会道,反应很灵光。我还说将来大了可能田田的毛线衣还得叫小五来替她织:当然后来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我离开家以后,田田成了爸爸妈妈身边最大的孩子,再由于那时家境变化等种种原因,田田从十几岁起就帮着妈妈做了不少事。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以后,逐渐地里里外外一把手,一生在操劳忙碌中过日子。那就不仅是会织毛线衣,裁缝活也会了不少。但归根结底她做人还是“憨”,耿直有过而丝毫不善机巧,脾气还执拗,做了一辈子吃力不讨好的“老黄牛”。    至于小五,更不可能替她姐姐织毛线衣了。1947年冬天大概只有两岁多的时候,她又患上了肺炎,高烧不止,只好住院。我记得上海当时最好最贵的一家医院在很远的西区,叫宏仁医院(好像是解放后的第六医院)。大概先在那里住了几天,没有见好,也许因为开支太大,时间长了支付不起,转到也是在西区的“中西疗养院”。转到那里以后,我还去过一次,我想那是因为看到希望可能不大了,妈妈特意让我再去看看小妹妹。那是很漂亮的一家医院,小五睡在小床上,脸上紫红,已经不会睁眼说话了。大约只过了一两天,我中午从学校回来,看见妈妈和婶婶都在家里的“天桥”上,坐在一张桌子边缝小棉袄、小棉裤。我问妈妈这是做什么,妈妈咬着嘴唇红着眼睛说不出话。    婶婶轻轻地告诉我:“小五走了!”    我走进房间里面大哭起来。她走得那么早,甚至还从来没有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家门去玩过。她在世时我记得我经常为她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冲克宁奶粉。奶粉在杯子里冲了水以后,用一个带把的多孔圆盘上上下下不断搅动,使得里面看不到一点疙瘩为止。我有耐心,所以这件事常常是我来做。    那些日子,妈妈非常伤心。有一天我和田田不知为了什么吵闹起来,妈妈哽咽着说:“现在就剩下你们两个了,还要这样?”    我听了很难过,从那时起我变得懂事了一些。


 儿时“民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一个人的两本回忆录有感《儿时“民国”》:温馨的记忆儿时就是儿时,童年亦是童年,用侯孝贤的电影名《最美好的时光》来形容恰好不过。毋须人人都装作一本正经、言正义辞地控诉“旧社会”,活在一个需要不断否定历史的“新时代”里,本身就表明了这个“新时代”的牵强附会和虚假荒谬性。花开甚折直须折,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毕竟是广师大出的书,品味与档次算得阳春白雪,不是阿狗阿猫有资格粉墨登场的。作者胡伯威以他超越跌宕大时代话语潮流的平淡文字记录下那些已然远逝的光景,平和得体的字里行间让我对他的记忆力不由顿生钦佩,童年的鲜活场景伴随这笔端而重现,相较我才处青年时期就记不得那么多的琐事了。林达夫妇在序言中这么写道:“我们生来就在这样的红色时代,以为那内在的的苍白便是天经地义的‘朴素阶级感情’。直到社会再次转型,我们这代人跟着吃力迷茫地‘转型’。而伯威那一代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一点就通,因为经历过从猿到人的时代变化,他们还留存着对‘人’的记忆。”这话意味深长,对暴发户心态的渊源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童年无疑在塑造人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胡伯威的笔下,童年的记忆就是这般温馨,它具体到父母的家庭教养,小玩伴的一同嬉闹玩耍,身边温柔美丽的七姑八姨,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叔伯子侄,乃至于三教九流、贩夫走卒所构成的社会百态,这里没有什么“大人物”,舞台上尽是些普普通通却跳跃着鲜活生命的个体。有些地方让人过目难忘,比如妈妈是国民党而外公是共产党,外公更因对妈妈擅作主张的婚事不满从而在报刊上刊登脱离父女关系之声明,当然最后还是握手言和了,跟以往想象的革命家庭分裂恰颠倒。现在的人见其父母结婚照时惊叹“那个时代怎么那么时髦!”多少归功于革命的去文明化。同雷震的儿子雷德成大伙集邮。舅舅对新鲜事物的一往热衷与尝鲜,从自制汽水到组装收音机,还曾是聂耳的挚友。最有意思的是干爹冯有真用自己中央社上海分社的职位之便保释出共产党女记者,自然不是出于任何政治动机,仅不过是下属陈香梅的说情,这跟人人自危上下乱咬的的那段浸透血泪的沧桑岁月有天壤之别,对照《日瓦戈医生》就有“只有蹩脚书里的人才会分成两个阵营,互不来往。可是在生活中一切都交织在一起了。”说得多肯綮。尽管在懵懂中经历了抗战中的几度迁徙颠沛和随遇而安,诚如伯威自己所写到:“国家兴亡、人世悲欢虽然耳有所闻,但对我来说不过是听了一些悲哀故事而已。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快乐童趣和对开蒙过程中从自己眼睛面前逐渐扩大开去的对世界的美丽憧憬。”还原自己的真实记忆,即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伯威记录下了时代转型前那一个个的音容笑貌,桑海变迁,物是人非后犹见往昔的片言笑语,其乐融融,无不让我感到温馨。无意间想到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接下来我该读后续《青春•北大》,当来势汹汹的潮流终于如期而至,开始吞噬一切时;当个人彼此间的悲喜剧转为个人与政治力量的关系时,“人带上了符号,符号决定你的价值。”时,不知伯威的历史和人生又当如何谱写?!《青春•北大》:何处不见无梦楼其实是林达写序之故才去读胡伯威的文字,因为我不是气象行业中人,故对其名未闻半字。纵观全文,置身于风云激荡,洗涤一切的岁月里,作者忆及了在沪上读高中和随后负笈北大的经历,在大时代的变迁中迎来了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同时辅之以一条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主轴横贯全文,即理想主义的热火被现实的冷水当头泼灭后带来的迷茫、困惑、彷徨与无助,继而在磨难中步入成熟与理想的殿堂。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即宣告了乌托邦之梦的无情幻灭,在一个狂热与激情盖住冷静与理性的年代,他已然没有任何奢求,梦已破!顾准泣血坦言道:“当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转变为保守的反动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在发现现实社会与梦中完美的革命理想主义格格不入乃至背道而驰时,张中晓和顾准的梦都烟消云散了,了无痕迹。胡伯威亦如此,甚至连我这一无名小卒也喟叹境遇何其相似,人间何处不见张中晓的无梦楼,越是所谓的太平盛世,无梦楼越在整天叫好的空洞无聊歌声中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迎向真理的天空。伯威在书中提到他年少时对革命的狂热与执着,“开国那天我入了团,接着当了团总支委员”,恪心尽职地做着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称的荒谬工作,同学间的打闹或者顽皮懒惰,在时代眼里无疑将其上纲上线,扣上沉甸甸的诸类主义帽子。他甚至幼稚天真到给在香港的干妈写信,以成人的语调规劝干妈同已故丈夫划清界线,真不明白是人不合时宜了,还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不合世界之时宜了?当昔日对其崇拜到五体投地的高岗和饶漱石霎时成为成为反党集团时,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猛然扯掉斯大林屠夫躯干上的华美锦衣之际,当匈牙利事件、波兰的波兹南事件接踵而至那一刻起,往日坚不可摧的磐石般革命信仰初呈裂痕,到底是谁叛变了谁?今天已无回答的必要,更无意义,就同俄罗斯已毋须为千百万遭受迫害的人们平反。伯威在震撼之余竟斗胆上书政治局,直言劝诫毛主席能杜绝个人崇拜宣传,天真到与虎谋皮!一腔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书生情怀,对理想无比热爱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却被当作引蛇出洞的成功案例,供上五七年的祭坛,无不令人齿冷心寒,执政党就是这样一步步失去民心的。政治课的枯燥说教,一切以苏联至尊的疯狂愚弄(世上大小一切俱是由苏联人发明的),领导的颐指气使,文艺宣传的恶心虚伪……目睹了种种不公现象后,作者坦言“在解放初年被崇高的理想主义浸透了的我这样的少年马列信徒,眼睛里却揉不进一颗沙子。”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深共鸣,殊知我也是这么一路跌撞着走来的,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这些无异于神殿般的东西曾让钟情历史的我自得于找到了真理所在,想来不免感到荒唐可笑透顶,此种强词夺理的理想主义尚不及唐吉柯德的十分之一。世上没有终极目标,没有一役毕成的果实,如果非要冠之以“完美”一词,那只能是乌托邦,是桃花源,是太阳城,同时美丽无瑕的另一面就很有可能是一九八四,是动物庄园,是古拉格,好似一个硬币的两面。伯威在书中对胡启立和当时身为团总书记的胡耀邦颇多怨言,认为其思想僵硬保守作风官僚化,对照此二君日后所为的磊落为人道,或许也能推论到是无梦楼的拔地高耸所带来的变化。梦醒后,多年来被意识形态强行扭曲的东西,在宽容气氛中坦然而来,如缕缕春风,悄然吹皱一池春水,无声无息地安抚噬舔噩梦劫后余下的伤口。这就是我的感想吧。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楼主写得真好啊
  •     此书是收项目有关书籍查到,而购买之缘由是因为作者在书中谈及儿时在昆明的往事,因我现居住于春城,忍不住买了下了,我是个怀旧的人,想看看往日的昆明如何。作者文笔不错,还可以!
  •     读来可资消遣
  •     个人关于民国时期的回忆。对于我这个对民国感兴趣的人来说,觉得那些生活细节非常有意思。
  •     抗战时期的重庆、昆明,内战时期的上海,都是民国后期的地标性城市,作者亲历、耳闻的一些小故事,不乏历史意义。但1949年,作者14岁,年纪小,生活阅历、记忆都非常有限,故而回忆录的格局太小。
  •     现在看起来,原来民国初年的日子还是蛮不错的,至少从作者所处的阶层来说,好吃好喝供着,生活衣食无忧。当然,相比现在那些每天在各大繁华地段的乞讨人员来说,当时的生活也不得不承认是差了许多。虽然在文笔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华彩地方。甚至有些片段按照我们现在的阅读和书写习惯还有些拗口。当然咯,作者还有他那就算当时也被人羡慕的“国际背景”。不过,在对于民初的社会现实状况的转述上,作者应该还是很客观的。
  •     温馨的回忆,别样的民国
  •     总算看完了,还好,有一些收获,时间拖的太长了。应该反思自己读这种“闲书”的方法,老当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读书的乐趣了!
  •     最早是在网上看到关于儿时民国的介绍,之后无意中在广州购书中心找到陈存仁先生的抗战时代生活史看完之后意尤未尽,后来又买了陈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都是关于逝去时代的回忆,看完陈先生的两本后,在当当上买了盛名之下的儿时民国,拿到手之后翻了几翻,始终没有读完,觉得如果想要了解逝去的民国岁月,可能陈先生写得更为祥尽,更为朴实,其经历可能也更为丰富,但是由于欺名医的地位与生活方式,较少普通大众生活的描述。
  •     一段历史 熊廷权
  •     实在是相当琐碎
  •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对儿时时光淡淡的回忆,很平静的感觉。
  •     还没看完,不好下结论
  •     文章平实,厚重。很喜欢
  •     呵呵,很有意思,写的很好玩的回忆录。
  •     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忆得如此清晰,佩服!
  •     真实的民国。儿童记忆。
  •     有点失望 文笔不是怎么适合我
  •       读一个人的两本回忆录有感
      
      《儿时“民国”》:温馨的记忆
      儿时就是儿时,童年亦是童年,用侯孝贤的电影名《最美好的时光》来形容恰好不过。毋须人人都装作一本正经、言正义辞地控诉“旧社会”,活在一个需要不断否定历史的“新时代”里,本身就表明了这个“新时代”的牵强附会和虚假荒谬性。花开甚折直须折,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毕竟是广师大出的书,品味与档次算得阳春白雪,不是阿狗阿猫有资格粉墨登场的。作者胡伯威以他超越跌宕大时代话语潮流的平淡文字记录下那些已然远逝的光景,平和得体的字里行间让我对他的记忆力不由顿生钦佩,童年的鲜活场景伴随这笔端而重现,相较我才处青年时期就记不得那么多的琐事了。
      林达夫妇在序言中这么写道:“我们生来就在这样的红色时代,以为那内在的的苍白便是天经地义的‘朴素阶级感情’。直到社会再次转型,我们这代人跟着吃力迷茫地‘转型’。而伯威那一代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一点就通,因为经历过从猿到人的时代变化,他们还留存着对‘人’的记忆。”这话意味深长,对暴发户心态的渊源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童年无疑在塑造人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胡伯威的笔下,童年的记忆就是这般温馨,它具体到父母的家庭教养,小玩伴的一同嬉闹玩耍,身边温柔美丽的七姑八姨,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叔伯子侄,乃至于三教九流、贩夫走卒所构成的社会百态,这里没有什么“大人物”,舞台上尽是些普普通通却跳跃着鲜活生命的个体。
      有些地方让人过目难忘,比如妈妈是国民党而外公是共产党,外公更因对妈妈擅作主张的婚事不满从而在报刊上刊登脱离父女关系之声明,当然最后还是握手言和了,跟以往想象的革命家庭分裂恰颠倒。现在的人见其父母结婚照时惊叹“那个时代怎么那么时髦!”多少归功于革命的去文明化。同雷震的儿子雷德成大伙集邮。舅舅对新鲜事物的一往热衷与尝鲜,从自制汽水到组装收音机,还曾是聂耳的挚友。最有意思的是干爹冯有真用自己中央社上海分社的职位之便保释出共产党女记者,自然不是出于任何政治动机,仅不过是下属陈香梅的说情,这跟人人自危上下乱咬的的那段浸透血泪的沧桑岁月有天壤之别,对照《日瓦戈医生》就有“只有蹩脚书里的人才会分成两个阵营,互不来往。可是在生活中一切都交织在一起了。”说得多肯綮。
      尽管在懵懂中经历了抗战中的几度迁徙颠沛和随遇而安,诚如伯威自己所写到:“国家兴亡、人世悲欢虽然耳有所闻,但对我来说不过是听了一些悲哀故事而已。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快乐童趣和对开蒙过程中从自己眼睛面前逐渐扩大开去的对世界的美丽憧憬。”
      还原自己的真实记忆,即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伯威记录下了时代转型前那一个个的音容笑貌,桑海变迁,物是人非后犹见往昔的片言笑语,其乐融融,无不让我感到温馨。
       无意间想到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接下来我该读后续《青春•北大》,当来势汹汹的潮流终于如期而至,开始吞噬一切时;当个人彼此间的悲喜剧转为个人与政治力量的关系时,“人带上了符号,符号决定你的价值。”时,不知伯威的历史和人生又当如何谱写?!
      
      《青春•北大》:何处不见无梦楼
      其实是林达写序之故才去读胡伯威的文字,因为我不是气象行业中人,故对其名未闻半字。
      纵观全文,置身于风云激荡,洗涤一切的岁月里,作者忆及了在沪上读高中和随后负笈北大的经历,在大时代的变迁中迎来了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同时辅之以一条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主轴横贯全文,即理想主义的热火被现实的冷水当头泼灭后带来的迷茫、困惑、彷徨与无助,继而在磨难中步入成熟与理想的殿堂。
      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即宣告了乌托邦之梦的无情幻灭,在一个狂热与激情盖住冷静与理性的年代,他已然没有任何奢求,梦已破!顾准泣血坦言道:“当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转变为保守的反动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在发现现实社会与梦中完美的革命理想主义格格不入乃至背道而驰时,张中晓和顾准的梦都烟消云散了,了无痕迹。胡伯威亦如此,甚至连我这一无名小卒也喟叹境遇何其相似,人间何处不见张中晓的无梦楼,越是所谓的太平盛世,无梦楼越在整天叫好的空洞无聊歌声中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迎向真理的天空。
      伯威在书中提到他年少时对革命的狂热与执着,“开国那天我入了团,接着当了团总支委员”,恪心尽职地做着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称的荒谬工作,同学间的打闹或者顽皮懒惰,在时代眼里无疑将其上纲上线,扣上沉甸甸的诸类主义帽子。他甚至幼稚天真到给在香港的干妈写信,以成人的语调规劝干妈同已故丈夫划清界线,真不明白是人不合时宜了,还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不合世界之时宜了?当昔日对其崇拜到五体投地的高岗和饶漱石霎时成为成为反党集团时,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猛然扯掉斯大林屠夫躯干上的华美锦衣之际,当匈牙利事件、波兰的波兹南事件接踵而至那一刻起,往日坚不可摧的磐石般革命信仰初呈裂痕,到底是谁叛变了谁?今天已无回答的必要,更无意义,就同俄罗斯已毋须为千百万遭受迫害的人们平反。伯威在震撼之余竟斗胆上书政治局,直言劝诫毛主席能杜绝个人崇拜宣传,天真到与虎谋皮!一腔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书生情怀,对理想无比热爱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却被当作引蛇出洞的成功案例,供上五七年的祭坛,无不令人齿冷心寒,执政党就是这样一步步失去民心的。
      政治课的枯燥说教,一切以苏联至尊的疯狂愚弄(世上大小一切俱是由苏联人发明的),领导的颐指气使,文艺宣传的恶心虚伪……目睹了种种不公现象后,作者坦言“在解放初年被崇高的理想主义浸透了的我这样的少年马列信徒,眼睛里却揉不进一颗沙子。”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深共鸣,殊知我也是这么一路跌撞着走来的,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这些无异于神殿般的东西曾让钟情历史的我自得于找到了真理所在,想来不免感到荒唐可笑透顶,此种强词夺理的理想主义尚不及唐吉柯德的十分之一。
       世上没有终极目标,没有一役毕成的果实,如果非要冠之以“完美”一词,那只能是乌托邦,是桃花源,是太阳城,同时美丽无瑕的另一面就很有可能是一九八四,是动物庄园,是古拉格,好似一个硬币的两面。
      伯威在书中对胡启立和当时身为团总书记的胡耀邦颇多怨言,认为其思想僵硬保守作风官僚化,对照此二君日后所为的磊落为人道,或许也能推论到是无梦楼的拔地高耸所带来的变化。
      梦醒后,多年来被意识形态强行扭曲的东西,在宽容气氛中坦然而来,如缕缕春风,悄然吹皱一池春水,无声无息地安抚噬舔噩梦劫后余下的伤口。这就是我的感想吧。
      
      
      
  •     委婉温情
  •     平淡,努力寻找滋味中
  •     照片比文字珍貴。
  •     文笔一般般,故事一般般
  •     一些小杂碎挺有意思的
  •     作者讲民国的同时,还不时流露出对文//革的痛恨
  •     说民国基本脱离不了重庆、上海,这本书可以和陈存仁的《白银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齐邦媛《巨流河》参照阅读,窥见同一时代里社会各个侧面景象。巧合的是,胡伯威正好去过陈存仁开办的“中西疗养院”。
  •     并无多少趣味
  •     朴素的回忆录,一看就不能放手了。
  •     现在来看,那个时代 多么 美好……
  •     个人过过来的民国历史,当年居南山黄桷垭更有活在历史中趣味!
  •     扔家了,所以中斷了。
  •     “中国童子军,童子军,童子军。 我们,我们,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年纪虽小志气峥,献此身,献此力,献此心为人民。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终是我们行动的精神。 大家团结向前进,前进,前进,青天高,白日明。”
  •     不是作家写的书,很朴素、真实,对民国生活有兴趣的人很开眼界
  •     4.10周六中午開始讀,4.13晚上讀完了。 寫的就像是讀者自己的人生經歷。
  •     平和得体的民国回忆录,很是温柔
  •     最近看了好多的民国时期的儿时回忆传记。初读时为书中温润如玉、翩翩公子的照片所倾心,文字平实,一位气象学者的成长史~不过更相较起来更喜欢宋美龄和琼瑶小时候的故事,显得有趣得多~
  •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     著者的阅历和记忆力超过常人,因而能写出这本书。
    著者的家族地位高高在上,且须经历重重困难;我的长辈出身贫寒,所经历的岁月更加难挨,只是他们不善辞藻,更不愿回首,我们只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体会他们的感受。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能透过著者的视角窥看遭受磨难的时代,体验自己的长辈所经历的岁月,并对自己的长辈更添理解和尊敬,因为他们才代表了当年四万万同胞的大多数。
  •     一个“反-革命小将”,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了,上纲上线的大字报精神跃然纸上
  •     作者小时候的记忆读来甚是有趣,其实更想知道的是后来的故事。
  •     儿时“民国”,青春“北大”。读书中所载,忆及少时所见之山城重庆,尚有战时陪都余姿未消,当真是“钟山风雨起,百万雄师过”。
  •     儿时民国的作者胡伯威是我的一位远方的表舅,他的母亲是我外婆的大姐,所以说起来,他所写的在昆明的事情,基本上算得上是我的家史,尽管史实性还是不算精确,但总的说来意识很不错的一部书,非常喜欢。
  •     因为读林达的书,对作者的文字产生好奇,由于是九年前的出版物,淘宝上大多是影印版,等于盗版,我是无法接受的。幸好还有孔夫子,顺利买到作者的两本书,品相都很好。刚读完第一本,诧异原来六七十年前的部分人群,他们的生活方式远比现在的许多人新潮时尚。非常喜欢作者的文字,而且作者曾在武汉工作生活许多年,兴许离我读书的地方很近,顿时更觉得亲切不已。虽然作者说到无法喜欢武汉,令我遗憾,但毫不影响我对作者的敬佩与喜爱。作者如今应该有八十岁了,不知他在上海生活得怎样?身体应该还很健朗吧?希望作者能看到我的留言,知道有个武汉的70后很喜欢您的作品,如果您在武汉,一定希望得到您的签名。真希望您写写在武汉工作生活的故事,即使是不那么愉快的回忆,但作为武汉人,还是会感到亲近。祝作者和您的家人生活幸福!
  •     歌曲 I love to whistle,经查是一首老歌,Deanna Durbin唱的。 I love to whistle cause it makes me merry Makes me feel very (whistle) I love to yodel ev'ry
  •     文笔枯燥无味。
  •     平平淡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