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共两册)》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8-3-1
ISBN:9787020016907
作者:塞万提斯
页数:1044页

“我只知道痛苦的流泪”

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终于看完了这厚厚的《堂·吉诃德》。说实话,刚看的时候觉得很无趣,远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样精彩。而且由于塞万提斯开始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把它写成一部长篇。故事都是随编随写的,造成很多错误、疏漏。看的时候不免生出反感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一庄一谐逐渐捉住了我的心,通常一看就是50多页。鲁迅期望中国有一部可看的《堂·吉诃德》的中译本,杨绛先生的这个版本我以为是可以一慰古人之心了……“当高贵骑士的高尚品格仅仅赢得了以怨报德的棍棒时,我只知道痛苦的流泪。”海涅的这句话是我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最深的触动。在《堂·吉诃德》里,我看到的不是什么骑士故事,不是什么元小说性,更不是什么讽刺,什么影响……我是看到了自己。抱定一个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勇往直前。有时候经历挫折,有时候交上好运。一路求索,秉持高贵的信仰,常常对人生发发感慨,对自己胡乱作个总结……有时候我看到堂·吉诃德被人捉弄,心里便难受,涌上眼泪……然而看到他得胜,我更难过,因为他不知道他得胜并不因为自己强大……我有时候笑桑丘,笑过之后,满心悲凉,感觉自己其实就是个桑丘,却不如他实在,不如他智慧。其实,桑丘比起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来不知要好多少…… 2006.5

世界的三副面孔

第一种:唐吉诃德式;第二种:桑丘·潘沙式;第三种:叙述者/读者。冯至说过,“同是一朵花的颜色,我的视觉所见到的便与你的不同;同一个三弦上弹出的声音,你的听觉所听到的又与我的不同;所谓相互了解是不可能的事体。”我们可以理解为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如此不同。第一种是理想主义,或曰浪漫主义。第二种我们称之为现实主义,或曰实用主义。第三种,我们就称之为客观主义吧。第三种人嘲笑第一种人,源于一种实际上十分可笑幼稚的自我优越感。我们自以为自己比唐吉诃德清醒、理性。实际上,第三种人只是游离者。没有自己明确一致的立场和看法。时而以唐吉诃德的理想主义俯视桑丘的功利和太过现实。时而以桑丘的眼光嘲笑唐吉诃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昆德拉说,我们总是游走徘徊于帅克的不严肃和K(卡夫卡的)的太严肃两级之间。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我们同样游走于唐吉诃德与桑丘这两极之间?哪个人敢说他身上没有唐吉诃德以及桑丘的影子?此外,其实人类所有的知识不都是唐吉诃德式的么?陌生的熟悉化,异质的加以同化,不本来就是人的本性本能么?我们永远都是以有限的已知的知识、概念来覆盖、吸纳、同化无限和未知。绝对客观、真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从未存在,至少从未显现。我们都活在由语言、符号、概念构筑编织的弥天大网中。命名,无一例外本身就充满了暴力、随意性、偶然性。命名,可以使陌生的世界不再令人恐惧,从而获得一种自我安全感。此书的序言就不同凡响,出自大手笔的绝妙讽刺。几乎无人能逃脱塞万提斯射出的讽刺之箭。

2012-12-24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到了地球的尽头问人们:‘你们可明白了你们在地球上的生活?你们该怎样总结你们的生活?’那时,人们便可以默默地把《堂吉诃德》递过去,说:‘这就是我给生活做的总结。你们难道能因为这个而责备我吗?’”引用此话来道别堂吉诃德,千言万语留在这骑士长存不灭的疯狂里。《堂吉诃德》此生该读三次。

桑丘・潘沙与他的美梦海岛

许多人说《堂吉诃德》一书中的两位主人公——堂吉诃德与桑丘,是小说中一对鲜明的对比“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再我来看不尽然,堂吉诃德固然诗意的生活在自己构想的英雄世界,桑丘却是明明肯定自己跟随的主人是个“半疯”,却一心认准了堂吉诃德许诺的海岛,忠心耿耿的为其效劳,梦想着从主人虚幻的世界里面得到些许真实。书中可见在他的生活中桑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面对于不可揣测的未来,他便成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期许着美好的未来,这也不难解释一个如此务实忠厚的农家人怎么会有成为海岛总督的美梦的呢?首先,众所周知,桑丘是个农民,而他的主人堂吉诃德是一位绅士。正是农民阶级的愚昧性,使桑丘・潘沙萌生了他虚幻的梦想。桑丘想着堂吉诃德这位绅士拥有着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肯定比自己有能力有见解,自己追随其旁也应该受到些思想上的熏陶。并且主人是一位除恶扬善乐善好施的人,许诺的事情必然会履行诺言。无论没有了头盔,或是与风车巨人战败种种的艰难险阻,主人堂吉诃德一直秉承骑士道上的精神,自己也不应随意变动着自己的心念。因此自从许诺给他海岛之后,就将此事怀揣于心,也不枉骑士这一伟大职业的随从的职务。可是,桑丘是一个务实的、即时享乐的人,怎么会在一而再的相信一个“半疯”之人的鬼话呢?从劝阻堂吉诃德不要无端生事、挨打后要及时敷药、吃些酒肉好吃的到向堂吉诃德索要工钱,敦促堂吉诃德赶快与米戈米娜贵公主结婚完婚,都表明了桑丘是一个务实的人。且他说话句句不离谚语,无处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显然彻头彻尾的是一位生活家。这样一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为何有着不切实际的美梦呢?也许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太现实的人,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却很需要得到的东西突然有人给予了他,他便有一种赌博的心理,抱着这些希望说不定可以得到,而没有想法就意味着这比巨大的财富就会弃他而去。这就像彩民买彩票,人人都知道自己中得头奖的概率接近为零,但是却还想着说不定这幸运就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也许这只是一个务实的人对生活的一些期许,其中不乏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态。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畅想,是其本人的一个梦。追根究底桑丘想要成为海岛总督的目的是什么呢?成为了海岛总督可以管辖海岛事务,获取财富,丰衣足食今后必不在受苦受累,让妻子女儿也风光至极。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梦想吧。辛苦了大半辈子,经过了一位智者开窍,自然对生活有了不同的体会,他开始向往美好的未来,绘制美丽的宏大的蓝图。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拥有着比一切人都远大的、在外人看来又是十分不切实际的梦。即时梦想有一天不能兑现,也因为曾经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梦而骄傲。桑丘虽渐渐看出了主人堂吉诃德的疯癫,但是这么美好的梦,他又怎么肯放下。这样的桑丘又怎么可以说他与堂吉诃德是“对立”的呢?何况桑丘的梦是一直依附于堂吉诃德的幻想世界的,想要努力的生活,也必然期许美好的未来。倘若公爵夫妇没有耍弄他们(这也许是给他们人生的一点安抚),那成为总督的美梦必然不会实现,这似乎也意味着不正确的目标,在怎么努力也是徒劳。堂吉诃德战败而归、桑丘力所不能及最终退却,他们失望了么?如果没有实现会继续努力么?

我想我会读一辈子的三本书(之一)

第一次读堂吉诃德,我还是个孩子。我以为这是个喜剧,我喜欢桑丘,喜欢看见他被人兜在毯子里甩得骨头都散架了。专门跳过堂吉诃德的关于爱情和侠义的长篇大论,看他们各种倒霉的遭遇。那时我应该是个促狭的捣蛋鬼,往同桌的铅笔盒里塞毛毛虫,抓她的辫子。第二次读堂吉诃德,我在念高二,桑丘还是我的最爱,但吉诃德先生的长篇大论似乎没有那么乏味了。第三次读堂吉诃德,是在大三。读完之后,鼻子酸酸的,仰着头,狠狠地抽烟。Idealist: "Evil prevails, when good men fail to act" Realist: "Evil prevails" 因此,我应该还算一个理想主义者吧也因此,我热爱愁容骑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和他忠心的仆人桑丘先生。————————离开家很久了,只有每年春节回去的时候才翻翻这本书,具体的细节记忆上很模糊,这篇书评也就写得很水。我执拗的只看家里那套人民文学的杨绛译本,也推荐所有在少年时期读过这本书的人回头重新看看这本书。

Knight of the Rueful Countenance

《堂吉诃德》是我最欣赏的文学作品之一。第一次读应该是在刚上初中的时候,印象不是很深刻了,只记得书中主仆二人的种种奇遇和对话让我忍俊不禁。那时候我完全是把这本书当成了滑稽小说来看,只是觉得故事很好玩儿。实在是不才,当我第二次翻开这套书的扉页时已经是近十年后的研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我对于堂吉诃德的故事的理解相对于原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说滑稽的对话依旧引人发笑,但笑过之后更多的却是心酸、苦涩。书中“哭丧着脸的骑士”对于正义的追求,对于自己信仰的坚持,对于幻想中的杜尔西内亚小姐的忠贞,招来的却只是众人的嘲笑,鄙夷,甚至是虚假的配合。试想,如果在我身边有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我会怎样对待他?会不会就像故事里面的神父或者参孙一样?还是像旅店老板或者公爵夫妇那样?他又会不会对我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叹息?英雄是孤独的。塞万提斯虽然号称是为了反对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而作《堂吉诃德》,但他却有意无意地写成了最伟大的骑士小说。这也得益于作者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其执着的理想主义信仰。他借着书中主仆二人之口以及其中穿插的各种天方夜潭般的故事,很自然地道出了千古不变的做一个正义的人的准则,没有感到一丝俄国小说中那种繁冗说教的痕迹,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说到俄国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主人公梅诗金公爵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他像圣徒一般地去帮助别人。当然,就像耶稣终究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梅诗金对于娜斯塔霞之死没有任何办法,他无法救赎她。在《堂吉诃德》中也是一样,可怜的骑士并不能拯救哪怕影响到周围的人(除了那憨厚的桑丘),所以作者只好让他死掉。当梅诗金公爵从神退化成人时,他便成了白痴;当堂吉诃德意识到骑士道都是胡扯时,他便死了。《堂吉诃德》是一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其中含有很多形而上学的东西,是不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形态的变迁而改变的。这种书应该每隔几年就要重读一次,随着读者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对于书内容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The youngers laugh at me, The adults apprehend me, The elders praise me.

不仅仅只是“堂吉诃德式”

当读到最后,永远充满信心的堂吉诃德先生竟然一病不起,并且还突然之间说自己彻悟骑士之道并不存在时,想必读者的一颗心也快碎了。没想到一直快乐幽默的故事竟然以这样悲剧收场,真让人难以释怀。甚至我们也想像书中的伯爵夫妇一样,不希望堂吉诃德------这位真正的骑士,能够回归到一个普通的正常人。其实,我们并不是要以玩笑般的轻松姿态继续看疯疯傻傻的堂吉诃德先生怎样受苦,只是因为尊敬与喜爱不想让他离去而已。“堂吉诃德式”这一特定称谓不知从何起成为了一种标签,似乎就是指那种疯狂、可笑、执拗的傻瓜式人物。然而,当我们真正将时光回溯到遥远的十六世纪,当我们真正接近塞万提斯的文本之时,却发现人物的全部面貌呈现出来却是那样的丰盈、有趣、充满智慧。甚至,故事还未曾开始,刚刚读塞万提斯写的故事前言之时,我们就已经被他那又高明又讽刺的吐槽深深吸引了。当然等到我们这位主人公出场时,气氛就更热烈了。塞万提斯先生仿佛一个眉飞色舞的说书人,一开场就等着收获我们的笑容。寥寥几笔,堂吉诃德先生的标准形象就展现眼前,果然不负众望。我们可以看到他怎样制作破旧的头盔,怎样把一只又老又瘦的马当做宝马,又怎样把一个小客栈想象为城堡,怎样一板一眼完全按照骑士小说行事,又怎样绝对地把幻象变成现实,似乎原来寻常的经验世界在他眼中都变了模样•••这时,我们不禁感叹:离脑海中大战风车巨人的荒谬形象相差无几了。但是,如果沿着这种套路一直讲下去,或许就会魅力有失了。《堂吉诃德》的幽默就在于巧妙而不重复,夸张而不失真。聪明的塞万提斯先生很快就加入了桑丘这个形象,让故事变得多面而丰满起来。桑丘这个“头脑里没有脑子、废话连篇”的仆从形象一出现,主仆二人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就成了值得期待的焦点。堂吉诃德严肃认真,句句不离游侠骑士的规矩,时时做着匪夷所思的可笑之事,却又总是忧思忡忡;桑丘则忠诚却又不拘于自己的仆从地位,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又傻得真诚,渴望眼前的快乐与利益,没有真正的忧愁。在第一部第十章二人的趣谈之中就可感觉到这种碰撞的精妙:谈到吃东西之时,堂吉诃德当然说游侠骑士平常艰苦,只能吃些简朴的东西。桑丘就马上作答:“以后,我就只为您准备各种干果子,因为我是游侠骑士;而我自己呢,不是骑士,就给自己置备些鸡鸭鱼之类比较有营养的东西。”桑丘这就势发挥、故意玩笑的本领真是用不完。对于塞万提斯本人来说也是如此,似乎除了一根筋骑士堂吉诃德以外,他也十分喜欢这个本性善良、不时搞怪的桑丘,越往后写桑丘的人物形象就越鲜活,他的连珠妙语水珠般一串串儿迸出,仿佛西班牙的民间生活之中那些谚语是永远取之不尽的。他念念不忘堂吉诃德许诺的总督职位,他情愿和主人一起受苦,却也不时嘴上抱怨,一会儿劝主人不要现实幻想不分,一会儿又和主人一起相信魔鬼存在。他时时刻刻想象着最现实的生活,即使愿景也是在生活的维度展开,忠诚善良却一点不迂腐,可爱自然而毫无造作,看似头脑简单却智慧无穷,你永远无法猜出他下一句话会怎样讲。想必一生遭受颇多磨难的塞万提斯,必定结识了许许多多顶层的民众,他们的特点与智慧聚集起来便会产生这样真实而有趣的力量。而对于那位可敬可爱可笑可哀的堂吉诃德先生,我们无法忘记他每次荒谬的战斗之后受伤的可怜躯体和夜晚难眠时的哀叹。他疯狂的超乎想象却又正常的就如我们心中某些闪闪发光的念头,他的理想在云端,却只能在脚下的大地上横冲直撞。然而他能一夫独挡,坚守自己童话般的理想世界。在塞万提斯笔下,这种理想借助骑士精神的外衣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疯狂。虽然在书中塞万提斯直言不讳自己写作的目的就是要讽刺那些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但我们又怎能不从中感受到狱中写作的塞万提斯或者就是堂吉诃德本人呢?主仆二人的精神世界相互交汇,恰是人们最现实的精神写照。据说当时堂吉诃德的故事被人们当做滑稽讽刺故事而大受欢迎。如果只是因为这种好笑与可读而流传于世,当然不能够令人信服。好的文本在人们世世代代的解读之中被一次又一次重新赋予价值。精神性自不待言,有些时候,塞万提斯似乎是为了更吸引人而编排了种种不同主题的故事,有时,又似乎只是为了顺便借以发表观点而安排我们的堂吉诃德先生本人在“不疯”时开展长篇大论,这些集合起来就是了解当时社会的一笔可观财富。我们可以感受到宗教观念对人的胁迫,西班牙殖民势头,下层人民的艰辛与朴实,公爵阶层安逸与乏味的生活,家庭门第观念的严重,婚恋的不自由,年轻人的痴情与冲动的个性等等;也能够具体了解当时文艺出版借不乏浮夸之风,印刷术的普及以及当兵的艰苦等等。看似无心的塞万提斯却展示着整个时代。巧妙之处还在于,塞万提斯先生可不是只用那种平铺直述的方式讲故事。恰相当于我们听评书时每至精彩之处,说书人便惊堂木一拍:“且听下回分解”。在堂吉诃德正和别人酣战千钧一发之际,故事也戛然而止。只是塞万提斯和我们读者做了个游戏,“这个故事散失了”,他自己也变成了读者,大感恼丧,只是偶然发现了缺失的文本之后,才重新开始为我们讲述。在这寻找故事的章节之中,他又有意让我们得知堂吉诃德的梦中美人是“腌猪肉的一把好手,村子里无人能及。”这种结构上的构思与突破竟然出现在最早的外国现代小说之中,足够令人惊叹。同样,当第一部写出大受欢迎,有人冒写第二部之时,聪明可爱的塞万提斯先生又“故技重施”,借机大力反击。这次,他在故事之中又加入了现实,描写堂吉诃德本人的故事在当时已经被人广泛喜爱,而那些读了冒充篇章的人知道了真相之后则追悔莫及,大家都希望堂吉诃德先生永远做他理想中的的骑士。对于以后的我们来说,何尝不是?虽然这种理想化的情怀与穿插般的巧妙叙事已经比较常见,可是那位真正的骑士-----那并不伟岸的身影却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堂吉诃德(共两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