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章节试读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1
ISBN:9787302065418
作者:吴剑平
页数:442页

《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的笔记-第8页

罗家伦在他《知识的责任》中对中国人不负责任的思想病根作了诊断,提了三点理由。在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之际,看着这样恳切的批评,我还是非常汗颜,深感自己的思想上的训练不够,这些毛病大多都有,有的还病得不浅。这里就摘抄如下,自省自警:第一是缺少思想的训练。他的思想,不曾经过严格的几率,因此已有的思想固不能发挥,新鲜的思想也无从产生。思想是要有纪律的。思想的纪律不是去束缚思想,而是去引申思想,发展思想。中国知识界现在就正缺少这种思想上的锻炼。第二是容易接受思想。中国人向来很少坚持他特有的思想,所以最容易接受他人的思想。第三是混沌的思想。既没有思想的训练,又容易接受外来的思想,其当然的结果,就是思想上的混沌。第四式散漫的思想。这种事片段的,琐碎的,无组织的。散漫思想的由来,固且由于思想无严格的训练,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懒。他思想的方式是触机,只是他灵机一来之后,就在这寄来的一刹那停止了,不追求下去了。这如何能发生系统的思想,精密的思想?于是成了”万物皆出于几,万物皆如于几“的现象。他只是让他的思想,像电光火石一样的一阵阵的过去。有时候他的思想未始不聪明,不过他的聪明就止于此。第五是颓废的思想。颓废的思想不出,民族的生力不能恢复。第六是不能从力行中体会思想,更以思想征诸力行。中国的文人,是中国的”士“,是最长于轻叹的,最长于享受。
今天我们的学生经受的”智力训练"不可谓不少,但这并不等于思想的训练。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捡起那些已经被嚼烂的思想再简单咀嚼几次,很少让自己的思想经过锤炼。虽然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让信息变得透明可得,但我却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大脑也被互联网“浅薄”化了。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懒于推敲思想。少了严格的训练,思想就变得更加散漫。多的是感情丰富的呐喊和宣泄,但少了严谨与求实的态度。正如罗家伦先生所说,我们的思考就是那“灵机一动”,有时候得到的思想并不是不好,反而可能很有创意,但我们却浅尝辄止,懒于精进,让这思想的芽儿未及生长就枯死了。所以网上的跟风之多,我们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思想如浪潮般,只能在沙滩上留下浅浅的痕迹就迅速被下一波浪潮取代。
大学四年,我却是在最近才有了“锻炼思想”的感觉。杨斌老师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一课要求我们读很多哲学原著。但这首先需要我们克服翻译问题,还要一遍遍反复理揣摩,进而还要和老师同学多次交流讨论,才有可能明白作者的深意。这个过程很是艰难,但在“理解”的那一刻,心中之畅快难以表达,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也经常能感受到这些抽象的哲学思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比这样的思想获得过程,以前的路走得真是太容易了。


 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