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0195488920
作者:也斯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評論與回應(摘錄)
「我欣賞故事跳躍流動描寫的速度和節奏,還有那些栩栩如生的細節。
「<尋路在京都>中我最喜愛的片語是「根深蒂固的距離」,用來描寫小說中所有的關係——人物之間、文化之間、羅傑的內在和外在生活之間——實在恰當不過。這令人感到難忍的憂傷。
「<愛美麗在屯門>令我開心發笑。這令我想起電影中快速連綿的蒙太奇——它幽默而不輕淺、機敏而不躁亂。」
——林在山
「我坐在西雅圖候機室一口氣看完了<温哥華的私房菜>,很多地方高聲笑了出來(希望沒人聽到哩!)但最後不禁眼有點濕,肥薛真是個精彩角色!他叫你去笑他的自憐,却又讓你為他流淚,哈哈!我喜歡這些熟悉的細節:寶華街節,俊朗的「男仔頭」日本女子,魔術蘑菇朱古力,我想我在中文小說裏從沒讀過溫哥華這「另外」的一面──很高興你為我們把這兩個世界連繄起來。」
——梁學思
「以食物為切入點,探討香港人後九七心態,清新而有趣。也斯在七十年代著作<找房子的人>,表述了香港人在香港建立家的困窘。九七後,<沿湄公河尋找杜哈絲>中的史提芬,找房子找到越南,內心依然有填不滿的空洞,箇中感受,絕對是香港人的同感;<濠江殺手鹹蝦醬>的殺手阿璋捉姦變姦夫,偷情的步伐令他與情人只能進食前菜,共晉正餐變成無法企及的奢望,充滿黑色幽默的荒誕感,是對香港黑幫電影的回應,同時是找房子心態的後九七變調之作。這本書雅俗共賞,十二道菜式不分中西,各具特色,學術文化與大眾趣味共冶一爐,這是入得中學大學、出得本土海外,香港後九七作品的不二之選。」
——黃勁輝
<斯洛文尼亞故事>
「無法憑空想像一個九月的斯洛文尼亞,這“不容易抵達的地方”。當飛機落地,汽車引擎熄掉的那一刻,步出密閉的空間,不同於以往的氣息撲面而來,空氣中新鮮之地的氣味,黏在旅人的衣衫上,他/她似乎也變得和這個地方一樣陌生,如新生兒般,眼神裏同帶著疏離和好奇,探視這個新世界。在路上發現這裏和他/她的世界有太多不同之處,又有太多相同之處。不同的使旅人忍不住產生比對,相同的則觸發了他/她的回憶,這裏讓他想起以往到過的地方,遇見的人,黑暗中的夢……時間旅途中的一瞥,或觀照他者,或回望自身,這“凡人的奧德賽”。」
<艾布爾的夜宴>
「廚師是食物的媒人,對於各種形狀、材質、味道之間的關係,他們有自己的量度和掌握。
「廚師是科學家,總是不滿意食物本來的樣子和質地,他們有自己的目地和計畫。
廚師是魔術師,使人沉浸其中欲罷不能,從味蕾到大腦再到神經末梢,他們有技術,所以有控制欲。
「而食物,當厭倦了被衡量,被拆解,被融合,最後進入一道菜的關係圈時,反叛心起,在尚帶一抹青蔥時,心裏構想一種毀滅後的完整。
「也許,和這個世界平行的,是另外一個世界,人們想到的卻沒做的事情,會在那裏發生。半夢半醒間偶爾得以瞥見另一個世界,熟悉的一幕,卻怎麼也想不起背景,時間和人物……就當它是一道小時候嘗過的菜,寫過的信,念過的詩好了。」
<濠江殺手鹹蝦醬>
「能在腦中拍出這樣一部電影。泳池裏搜尋的蒙太奇、夜行航船的閃回、殺手拿報紙的手指和女人垂在肩膀上的一縷散發的特寫、最後是長鏡頭裏的山路,人物從近到遠,然後消失,留下空鏡裏“燒剩了前門的大聖堂”。
「這是一個人的焦灼還是一座城的焦灼?幾聲之後電話接通?等的人最後會不會來?變還是不變?時間是過得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焦灼是“害怕將要經受的悲哀”,“而悲哀已經發生了。”人們寧可在吃完前菜後半饑半飽中急切而又充滿耐心地等待主菜,也不要明白這前菜亦即是主菜,而等待是什麼?能充饑嗎?」
——樊星
「兩年前,也斯背起行囊走出學院,當個吟遊詩人向世界出發。去斯洛文尼亞的地下山洞喝烈酒聽無國界詩朗誦;在耶魯的女性之桌上品嚐「巴黎中國俱樂部的毛沙拉」看詩人伸出雙手扮天使的翅膀;到東京與來自各國的譯者展開一場尋找村上春樹的大冒險;五月在哈佛重新思索《萊茵河的新酒》的故事,又在芝加哥的晨光中吃印度來的苦瓜;後來再到尼斯的修道院裡過了一陣子苦行僧的生活……一路上的經歷,也斯都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來,遊蕩詩人「on the road」的記事簿上,有虛構的有記憶的有卡爾維諾式的故事,一切一切都盡是詩情(私情)。於是,以小說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展示出來的是一種風貌;以散文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種風貌。就像書中提及到的el bulli的份子美食一樣:「鵪鶉、羊腦、螃蟹它都幻變出來了,只是未必以原來的形狀出現吧了!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當然艾布爾不是道家煉丹的丹爐,它是借重科學的精確,調弄色香味各種份子,為我們開發感官的新領域,重繪飲食的地圖。」啊,明白了!原來一開始詩人出走,為的其實是想做一次關於文學關於人生的實驗。」
——鄧烱桐:The notebook of a troubadour
「特別喜歡<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兩篇。香港人喜歡吃,也懂得吃,但他們對食物的熱情隱藏著對生活其他範疇的失望。由於對政治和前途無能為力,被壓抑的活力與創造力只好流入飲食的領域裡。香港人在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吃虧吃緊和吃不消。到香港人心裡去的路通過胃,也斯跟我說過,他很想「好好寫香港」,這一點他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之中已經做到了。」
——林沛理
「小說中借美食約會靠好酒上床的”愛情”橋段其實只是副線,幾百種食品的排比羅列卻大有講究。在近幾年的香港文藝小說中,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可以說是對”九七過渡’比較直接明顯的見證了。當然,見證方式,卻是婉轉曲折,
”食色,性也”。」
——許子東
「不是殖民主義,也不是民族主義,而是混合、衝突、抗拒、容忍、共處,這種立場出自於香港特定的歷史位置。香港處於中英之間,混合著東西兩種文化,這種邊緣的地位和過渡的性質,既是香港的短處,也是長處,正如周蕾所說,『這種非香港人自選、而是被歷史所建構的邊緣化位置,帶來了一種特別的觀察能力。』自己既不足以成為根源文化,並受到排斥,它自然本能地排斥中心意識、本質主義,同時不排斥混合,注意在衝突中相處。也斯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這篇小說中經由食物和愛情,顯示出來的就是這樣一種獨特香港後殖民立場。
——趙稀方
在九七後出現的小說中,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可說是第一篇從題目到內容都處理後殖民問題的作品。作者透過有着混雜背景的小說人物,道出了香港後殖民處流的複雜性和弔詭性。……香港人具有多重身份的曖昧性,不是那麽黑白分明地說出好壞。作者不是用後殖民理論來規劃其小說,而是借小說來質疑後殖民理論闡釋香港的複雜性。
——馮偉才

内容概要

也斯
原名梁秉鈞,生於廣東新會,在香港長大,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六、七○年代開始創作,譯介法國、拉丁美洲小說及美國地下文學,撰寫評論,任文藝刊物編輯,與友人創辦雜誌,推動本地文藝創作發展。除牛津版作品外,還有《雷聲與蟬鳴》、《布拉格的明信片》、《食事地域誌》、《游詩》、《半途》、《博物館》、《越界書簡》,英譯詩集《City at the End of Time: Poems by Leung Ping-kwan》和《Travelling with a Bitter Melon: Selected Poems 1973-1998》,德譯詩集《蔬菜的政治》等等。曾任教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現為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金融海嘯裏,食肆大概還是比較捱得下去的。複製拷貝一樣的電視節目裏,飲食節目大概還算是比較能夠看下去的。在無語的家庭裏,吃飯總會是比較順利的時段吧?葉偉信的《葉問》裏,吃飯就比比武還要大。如果嫌文學太難看、覺得書太礙地方的香港人,食物主題的親和力應該可以讓他們放輕鬆一點吧?也斯是香港文學與文化不能繞過的名字,今年他出版了久違的小說集《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下稱《後》)。當代文學和文化裏是「小說當家」,一個地方的代表性作家多是寫小說的。香港的年輕人對小說的興趣還是比較大一點,但在我自己教寫作班的經驗中,「小說」的門檻對一般年輕人來說比較高,他們很容易寫得難看———就是複製了許多電視劇老掉牙的橋段,常常懸空為毫無說服力的生死別離,又或是寫個「時空轉移」就代表最最最有想像力的了……有時真是慘不忍睹的。書名有隨興拼湊味道小說的構想基礎往往更為廣闊,對語言能力和生活經驗,還有反思能力的考驗都比較高,如果是長篇,還需要體力哩。我曾訪問過也斯,他這樣形容自己多年後重新執筆寫小說的欣喜:「發現自己停下來慢慢寫還是能寫出小說來。」這大概就是棲身學院工作的小說家進行自我實踐的愉快了。書的名字有種隨興拼湊的味道,「後殖民」是學院的,愛情大概會吸引年輕人,食物就是走到大眾的橋梁了。也斯的主角都好像有點迷糊,點題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裏的主角就是這樣,連自己的生日都搞不清楚:父母偷渡來港,主角由私家接生沒有出世紙,到申請身分證時就亂填當天的日期,生日家裏算農曆,身分證上是個虛構日期,夾在各種文化系統之中,對「自我」不清不楚,節慶總含糊過去,個性散漫善變。這種人對權威、大日子都沒感覺,但人生又的確受到權威、隆重日子的一點攪拌。這種人未嘗靈巧機警、長袖善舞,總是在別人滔滔不絕時趑趄懷疑,又不能很條理分明的說清楚自己的想法,甚麼都有點懵懵懂懂———這樣的人,也許只是需要再多一點時間,去把結論延遲,像做菜時抓一把鹽,那分量多少說不清楚,只是直覺,有時不假思索,有時需要再想想,碰壁,再試過……食物總是涉及具體操作,因此比較實際而不會高調。小說裏講到,主角邂逅的女子瑪利安,是個有貴族氣質的挑剔女子(疑似港女?),會讓人覺得如坐針氈的;她還有一個權威的大廚父親,對食物要求嚴謹、懷念昔日英國貴族,而主角的出身和他們不同,是小時在街上打波子的街童。雖然我搞不清主角為甚麼會喜歡瑪利安,但我其實很願意香港人性情都像也斯筆下的男主角。《後》裏面涉及的食物是非常國際化的,泰國、日本、斯洛文尼亞、溫哥華等地不同階級的食物,都與他們的人物一同緩緩登場。有趣的是,香港自從叫自己做「亞洲國際都會」之後,那種對「外鄉人」的友善卻像是減低了———我們看見了「遊客」,卻對移居到香港而不那麼有錢的人,有點賤視。有些才子談起泰國、菲律賓都讚它們的大學享譽亞洲、社會運動更是有改革國家的熱血使命,這叫知書識禮尊重人。浸會大學教授羅貴祥曾有一篇論文《目無鄰人》,刊於《今天‧香港十年》專號,探討香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有一本香港少數族裔訪談錄《香港,多一點顏色》。這事令我覺得有極端的種族歧視味道:警方射殺無名尼泊爾男子,還向傳媒放料形容之為「野人」,那幾天的報道讓人覺得,香港真有些野蠻霸權得令人非常尷尬的部分。克莉絲蒂娃在《反抗的未來》中,說到歐洲的文化傳統核心,其中一樣就是陌生人的關懷和友善。只是家常便飯《後》裏的小說構想綿密,主題糾結,層層象徵不像通俗劇那樣容易拆解。但我覺得,《後》的設置對象好像是所謂的「良心中產」,這是一部希望/可以被主流社會理解和接受的小說。也斯的小說始終指向香港身分、歷史、權威、文化交融的思考。「混雜性」(Hybridity)這個概念在回歸前後曾經大熱,香港社會其實已被普遍接受了這概念。說到底,也斯這許多年常常在談的「混雜性」,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眼於原有元素重組時發生的新趣味;因為自己也沒有「BlueBlood」的貴族血統,將心比己,也不以站在雲端的角度去看世上萬物,心存寬容,以一種大都巿的開放心胸,對陌生人平和,友善。這種寬容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降,香港曾經擁有誰也不能替代的性格,兩岸受政治擠壓的好東西,全流到香港來。用食物的比喻:「在那些破舊骯髒的舊店裏,細嘗快要失傳的廚藝,同樣可以大快朵頤。還有反叛美國菜的美國朋友羅傑、反叛了日本菜的日本朋友美子、不太浪漫的法國朋友、港澳兩邊走的澳門朋友,我們都好似曾在香港尋到我們的地方,有過愉快的進食經驗。」這種有利位置是怎麼失去的呢?事實上,我想《後》的核心精神也許是「放輕鬆」。近年社會常講和諧,但其實大家都感到社會上到處都是繃緊了的神經,有些人動不動就要讓誰萬箭穿心似的。真能像也斯小說裏那樣,面對爭吵不和的現實,認同現實應該是多層的,不要把爭端粗口香煙樹木自然一點點裸露的皮膚都過濾掉,反而這可能是和諧的開始。都放輕鬆吧:今日許多看來冒大不韙的東西,都只是家常便飯而已。
  •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去年十月訪港,在書店辦讀書會。講者談著,我卻分了心,隨便環顧四周,看看聽眾,原來也斯都在,他坐最後一排,靠著牆,默默聆聽。我揮手,他就點頭,笑。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也斯。可以回憶到更早的日子。當然沒人曉得,那已是也斯的晚期。我如常,每星期,三到四天在書店裡值班,碰到他,他一直瘦,後來臉都凹進去,頂著帽子,微冷就戴圍巾,但精神尚好。我過去閒聊,他會淡淡然然講點話。美兒,妳也是愛詩之人,多提自己的想法;美兒,文章還是要寫的,不要懶;美兒,妳在書店打工,要記住香港文學的好。久不久見到了,他又這樣講。也不會留太晚,翻幾本書,去個活動,剛巧我在,便輕輕道別,我問,喔都看完書了啊。通常他說:累了,要回家休息了,遲些再來看妳。偶爾大夥兒飯聚,有時我參與有時不,他談文學理論,對學術界的無奈,之類。多半閒談,笑開了就東拉西扯,樂透。後來也吃不多了,淡的青菜,一碗素米粉,清的白粥,醬油不沾半點。我記住了。張美君老師編《形象香港》,再讀〈給苦瓜的頌詩〉,依然心頭震動,倒抽一口涼氣,喜歡「等你從反覆的天氣裏恢復過來/其他都不重要了」之句。後來林道群出版《普羅旺斯的漢詩》,讀到修道院裡的謐靜與平安:「仔細閱讀石頭/上面有許多故事/石頭隱秘的符號/要告訴我們甚麼」;《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修訂版也好了,小說中還有食物的味道,段落透出濃香。因為一直記在心底,我請也斯來書店讀詩,讀小說,他爽快答應。葉輝叔叔有來,書友洪永起有來。那天剛好中秋節,我們說月光下的文字最美。我輩但凡愛讀愛寫,有緣接觸到也斯,他都毫不吝嗇,鼓勵有加。我自不例外。假若文化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脾氣和尖銳的想法,偶爾傷害到人,說不定。之於他,都側聞過一些,但我想,我所遇到的那個也斯,總是溫柔可親。我接觸到的,幾乎就只有這一個他。我們間斷通平凡的電郵,問一句生活可好,偶爾是工作上的懇求,他幾乎都不拒絕,我敲門,他總是開。每一段話,都不會石沉大海。有時候沒趕上,我也不追問,不提,免得他有壓迫感。反倒他自己先掛心,過一陣子,總主動回頭捎句話,老說「現在做事慢了幾拍」,入院檢查,被告誡說不能再勞累,但如果東西不過時,還是樂意跟我好好談。這些我都放在心裡。後來聊到詩會系列,也斯說早就想辦,他讓我,拉我的老同學、也就是有幫他辦活動的袁兆昌一起辦。也斯。詩會。阿昌。2013。我工作筆記裡還有這幾組字。事情突然懸在半空。那天離開書店已很晚了我坐巴士回家。阿昌傳短訊來說:美兒,也斯離開了。我問老同學是不是很難過。我知道他相當難過。而我同樣。不知怎的,那刻我突然記起那一年,在台北書展他和夏宇首次碰面,彼此有親切的擁抱,良久良久。我目睹一種美麗和善、關於詩的、文學的純粹。你常說辦詩會是美事,你很樂意、很樂意。說好了的詩會,我照辦。到時候若然你想,最後一排、靠著牆的那個位子,我還是會留給你的。來去自由,如同往昔老師你那樣歡喜。(原刊於《明報》。2013年1月13日。)
  •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初看书名时以为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专着,翻开来才发现是小说。食物与爱情当属不同范畴,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难道是说爱情像食物一样有保鲜期,过期就会腐坏变质?亦或是说食物像爱情一样,个中滋味只有局中人才明了清晰?这样的想法当然浅薄当然牵强当然毫无新意,但却是看到书名时的第一反应,于是带着傲慢与偏见,我读了也斯的这本书。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由十二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里有食物,当然也有爱情。在大学教英文的罗杰是个在香港生活的美国人,他和在酒店做公关的女友阿素去京都度假。罗杰带着阿素千辛万苦寻找正宗的怀石料理,但阿素却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美容用品店更感兴趣。在《寻路在京都》里,陌生的城市不是罗杰和阿素之间的粘合剂,和在香港一样,他们之间的距离根深蒂固。回程那天的早晨,阿素去火车站的商场买手信,让罗杰在咖啡厅等她。被音乐声吸引,罗杰离开咖啡厅,发现有乐队在现场演奏。兴奋的罗杰想告诉阿素他的新发现,却怎么都无法找到她。那一刻罗杰担心又茫然:"在这样偌大混杂又带点危险的空间里,一个人一不小心是会失掉自己的所爱的"。最终当阿素跑到他面前,用带着呜咽的焦急声音责备他"叫你不要乱跑,看你跑到哪里去了"时,两人相拥。在赶中午的火车回去工作前,罗杰和阿素"暂时度过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早晨"。《濠江杀手咸虾酱》是篇画面感很强的小说。阿璋的职业是杀手,他的工作是干掉老大女人的情人。一次跟踪后,烈酒和激情让他变成了他应该干掉的人。于是,他计划和她移居到一个名叫里斯本或什么的城市,在那儿终老。她请他给她一些时间来处理和老大之间的事。他理解,他觉得她本是纯洁的,只是生活让她蒙尘,而他就是那个拭去灰尘的人。他们一次次约会,却每次都是吃到头盘就停下来,他们共享的最好酒食总是餐前酒和头盘,总也去不到主菜。他想她给他时间去爱她,每次却是匆匆。夏天就要过去了,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他思考她最终会不会和他一起移居到一个名叫里斯本或什么的城市。时而相信,时而怀疑。在《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里,主角老薛是个食评家,在报上写些食评的专栏,还曾一度担任报社的老总,他熟悉每种食物的特性,知道每样食物的故事。对于女人,老薛也像欣赏食物一样欣赏她们的好处,先后交过几个女朋友,也曾有过快乐的日子,却不过都是平淡生活里的热闹插曲。和蓝玫瑰的交往太过戏剧性,这位刚从英国回来的香港女人,在心理上却试图远离香港,和走上钻石山吃一碗担担面的老薛自然生活在两个世界。黄菊在银行工作,土瓜湾草根出身的她对一切精打细算,她无法明白老薛为什么总要看书,还对从旧书店"物非所值"买回的旧书爱不释手。百合算是老薛的同行,对食物颇有些见地,也乐得和老薛讨论。虽也曾煲汤送给上夜班的老薛,但对老薛的态度一直不愠不火、若即若离,到报社人事变动老薛不再负责食评专栏后,百合的电邮少了,语气也变得敷衍。就这样,几年下来老薛还是一个人。也斯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千回百转和荡气回肠,有时候觉得会发生什么的,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一篇篇读下来,渐渐发现借着食物和爱情,也斯其实在写香港,写这座他生活的城市。" 后殖民"是不可忽略的关键词,在每个故事里多少都有些"后殖民"的影子。罗杰所在的学校成立了神州文艺推广中心,以政治人物为顾问,高薪请北京学者编教材。老薛总是从食物角度对亚洲经济危机、电讯业裁员等九七之后的大事件进行分析和品评。而在台风的名字从温黛变为龙珠时,老薛担心它们有一天会变为向东、炼钢,于是发起把台风改名菠萝包的运动。九七之后香港有些变化,作为香港人的也斯感受到了这变化,有新奇,更有惶恐和不安。他试图用小说来和这个城市沟通。也斯是爱香港的,就像老薛。在《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中有一段话说老薛,"老薛对香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总是觉得这里有一些难得的素质。我们却没有那样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单恋式的感情。"虽然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也斯的爱中有焦虑,有怀疑,但或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从"单恋"坠入爱情,和香港谈一场恋爱,毕竟生活在继续,故事未完成。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從食物看香港歷史、人、情,越看越有意思的書。
  •     额,弃了,但觉得已经是香港作家里小说写得比较合我口味的了
  •     竟然喜歡上了。細節還是出色的,時幽默時感傷,節制的夾議夾敘,著重調和東西文化和及擁抱高雅和低俗,雖有點刻意,卻趣味連連。短篇之間的人物交錯也寫得不落俗套,顯而不露。也斯的香港畢竟是文人、閒人、非窮人的香港,講飲講食,雲淡風輕,難免過份雅緻。不過感覺上比他早期的小說有趣呢。
  •     TAT 买到一版真是太好了 收到时候看到这个封面都要哭了TAT
  •     讀法文的也斯,連番薯都會寫的浪漫備至。
  •     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乍看堆滿中外美食,再看食色性也密不可分,寫了不少男歡女愛,但蘊含在文字間的是香港人在回歸後對身份歸屬的彷徨,蔡瀾也喜歡寫美食和女人,可是文字功底很差,盡是不懷好意的賣弄和令人反感的炫耀,讀起來乾巴巴的,不像也斯每篇故事都像是從生活裡信手拈來的片段,真實動人而餘音嬝繞,4顆星
  •     "普遍性的三个层次"
  •     还需细细思考食物背后的讯息
  •     还是叶辉说的好,“饮食男女的小故事,读出一份无以名状的味道,一种甜不了一会儿便酸了涩了,甚或略带辛麻、有血有肉的bitter-taster humor”,“生命有限,最好的可能是永不”。
  •     偶尔有点意思,其实挺无趣
  •     反璞未必歸真
  •     《西廂魅影》講的就是陸佑堂二樓的故事吧
  •     食物与爱情交织的文艺小故事
  •     It's simply wonderful! The best read in the past month. The awkwardness of postcolonial state is transformed and manifested fully in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of food and love. 想读更多他的书
  •     篇篇均以美食構成故事,讀來卻如小菜幾碟,嘗來有味卻難溫飽,雖則戲劇化但流於刻意。
  •     「鴛鴦」,咖啡加茶。
  •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最是深藏功与名,个人最爱,其次是:沿湄公河寻找杜哈斯/温哥华的私房菜/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写香港回归一国两制前夕在港者内心隐隐对身份犹疑不定,在餐台上的言语来去中这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各事所思,杯箸间的各执一词映射着各路人的过往如香港食物一般繁杂。文字透出世纪交叠的彷徨若失。《沿湄公河寻找杜哈斯》写作手法也有四分显而易见的杜拉斯,尾段捉出了现代都市男女的落寞。《温哥华的私房菜》让我想起种种,感觉像咬了一瓣柠檬。《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则是老文青精神上的困顿潦倒又自我解嘲,和对于现今社会人文关怀之遗落的无奈。
  •     功課期最好的讀物,最愛<尋路在京都>.
  •     有好几篇不错,特别完全有一篇就按天使艾米丽的剧情场景重现的。
  •     從另一個未知層面中打動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