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书评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0195488920
作者:也斯
页数:278页

食物讓人放輕鬆

金融海嘯裏,食肆大概還是比較捱得下去的。複製拷貝一樣的電視節目裏,飲食節目大概還算是比較能夠看下去的。在無語的家庭裏,吃飯總會是比較順利的時段吧?葉偉信的《葉問》裏,吃飯就比比武還要大。如果嫌文學太難看、覺得書太礙地方的香港人,食物主題的親和力應該可以讓他們放輕鬆一點吧?也斯是香港文學與文化不能繞過的名字,今年他出版了久違的小說集《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下稱《後》)。當代文學和文化裏是「小說當家」,一個地方的代表性作家多是寫小說的。香港的年輕人對小說的興趣還是比較大一點,但在我自己教寫作班的經驗中,「小說」的門檻對一般年輕人來說比較高,他們很容易寫得難看———就是複製了許多電視劇老掉牙的橋段,常常懸空為毫無說服力的生死別離,又或是寫個「時空轉移」就代表最最最有想像力的了……有時真是慘不忍睹的。書名有隨興拼湊味道小說的構想基礎往往更為廣闊,對語言能力和生活經驗,還有反思能力的考驗都比較高,如果是長篇,還需要體力哩。我曾訪問過也斯,他這樣形容自己多年後重新執筆寫小說的欣喜:「發現自己停下來慢慢寫還是能寫出小說來。」這大概就是棲身學院工作的小說家進行自我實踐的愉快了。書的名字有種隨興拼湊的味道,「後殖民」是學院的,愛情大概會吸引年輕人,食物就是走到大眾的橋梁了。也斯的主角都好像有點迷糊,點題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裏的主角就是這樣,連自己的生日都搞不清楚:父母偷渡來港,主角由私家接生沒有出世紙,到申請身分證時就亂填當天的日期,生日家裏算農曆,身分證上是個虛構日期,夾在各種文化系統之中,對「自我」不清不楚,節慶總含糊過去,個性散漫善變。這種人對權威、大日子都沒感覺,但人生又的確受到權威、隆重日子的一點攪拌。這種人未嘗靈巧機警、長袖善舞,總是在別人滔滔不絕時趑趄懷疑,又不能很條理分明的說清楚自己的想法,甚麼都有點懵懵懂懂———這樣的人,也許只是需要再多一點時間,去把結論延遲,像做菜時抓一把鹽,那分量多少說不清楚,只是直覺,有時不假思索,有時需要再想想,碰壁,再試過……食物總是涉及具體操作,因此比較實際而不會高調。小說裏講到,主角邂逅的女子瑪利安,是個有貴族氣質的挑剔女子(疑似港女?),會讓人覺得如坐針氈的;她還有一個權威的大廚父親,對食物要求嚴謹、懷念昔日英國貴族,而主角的出身和他們不同,是小時在街上打波子的街童。雖然我搞不清主角為甚麼會喜歡瑪利安,但我其實很願意香港人性情都像也斯筆下的男主角。《後》裏面涉及的食物是非常國際化的,泰國、日本、斯洛文尼亞、溫哥華等地不同階級的食物,都與他們的人物一同緩緩登場。有趣的是,香港自從叫自己做「亞洲國際都會」之後,那種對「外鄉人」的友善卻像是減低了———我們看見了「遊客」,卻對移居到香港而不那麼有錢的人,有點賤視。有些才子談起泰國、菲律賓都讚它們的大學享譽亞洲、社會運動更是有改革國家的熱血使命,這叫知書識禮尊重人。浸會大學教授羅貴祥曾有一篇論文《目無鄰人》,刊於《今天‧香港十年》專號,探討香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有一本香港少數族裔訪談錄《香港,多一點顏色》。這事令我覺得有極端的種族歧視味道:警方射殺無名尼泊爾男子,還向傳媒放料形容之為「野人」,那幾天的報道讓人覺得,香港真有些野蠻霸權得令人非常尷尬的部分。克莉絲蒂娃在《反抗的未來》中,說到歐洲的文化傳統核心,其中一樣就是陌生人的關懷和友善。只是家常便飯《後》裏的小說構想綿密,主題糾結,層層象徵不像通俗劇那樣容易拆解。但我覺得,《後》的設置對象好像是所謂的「良心中產」,這是一部希望/可以被主流社會理解和接受的小說。也斯的小說始終指向香港身分、歷史、權威、文化交融的思考。「混雜性」(Hybridity)這個概念在回歸前後曾經大熱,香港社會其實已被普遍接受了這概念。說到底,也斯這許多年常常在談的「混雜性」,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眼於原有元素重組時發生的新趣味;因為自己也沒有「BlueBlood」的貴族血統,將心比己,也不以站在雲端的角度去看世上萬物,心存寬容,以一種大都巿的開放心胸,對陌生人平和,友善。這種寬容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降,香港曾經擁有誰也不能替代的性格,兩岸受政治擠壓的好東西,全流到香港來。用食物的比喻:「在那些破舊骯髒的舊店裏,細嘗快要失傳的廚藝,同樣可以大快朵頤。還有反叛美國菜的美國朋友羅傑、反叛了日本菜的日本朋友美子、不太浪漫的法國朋友、港澳兩邊走的澳門朋友,我們都好似曾在香港尋到我們的地方,有過愉快的進食經驗。」這種有利位置是怎麼失去的呢?事實上,我想《後》的核心精神也許是「放輕鬆」。近年社會常講和諧,但其實大家都感到社會上到處都是繃緊了的神經,有些人動不動就要讓誰萬箭穿心似的。真能像也斯小說裏那樣,面對爭吵不和的現實,認同現實應該是多層的,不要把爭端粗口香煙樹木自然一點點裸露的皮膚都過濾掉,反而這可能是和諧的開始。都放輕鬆吧:今日許多看來冒大不韙的東西,都只是家常便飯而已。

說好了的詩會。說好了在書店相見。 /文:劉美兒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去年十月訪港,在書店辦讀書會。講者談著,我卻分了心,隨便環顧四周,看看聽眾,原來也斯都在,他坐最後一排,靠著牆,默默聆聽。我揮手,他就點頭,笑。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也斯。可以回憶到更早的日子。當然沒人曉得,那已是也斯的晚期。我如常,每星期,三到四天在書店裡值班,碰到他,他一直瘦,後來臉都凹進去,頂著帽子,微冷就戴圍巾,但精神尚好。我過去閒聊,他會淡淡然然講點話。美兒,妳也是愛詩之人,多提自己的想法;美兒,文章還是要寫的,不要懶;美兒,妳在書店打工,要記住香港文學的好。久不久見到了,他又這樣講。也不會留太晚,翻幾本書,去個活動,剛巧我在,便輕輕道別,我問,喔都看完書了啊。通常他說:累了,要回家休息了,遲些再來看妳。偶爾大夥兒飯聚,有時我參與有時不,他談文學理論,對學術界的無奈,之類。多半閒談,笑開了就東拉西扯,樂透。後來也吃不多了,淡的青菜,一碗素米粉,清的白粥,醬油不沾半點。我記住了。張美君老師編《形象香港》,再讀〈給苦瓜的頌詩〉,依然心頭震動,倒抽一口涼氣,喜歡「等你從反覆的天氣裏恢復過來/其他都不重要了」之句。後來林道群出版《普羅旺斯的漢詩》,讀到修道院裡的謐靜與平安:「仔細閱讀石頭/上面有許多故事/石頭隱秘的符號/要告訴我們甚麼」;《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修訂版也好了,小說中還有食物的味道,段落透出濃香。因為一直記在心底,我請也斯來書店讀詩,讀小說,他爽快答應。葉輝叔叔有來,書友洪永起有來。那天剛好中秋節,我們說月光下的文字最美。我輩但凡愛讀愛寫,有緣接觸到也斯,他都毫不吝嗇,鼓勵有加。我自不例外。假若文化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脾氣和尖銳的想法,偶爾傷害到人,說不定。之於他,都側聞過一些,但我想,我所遇到的那個也斯,總是溫柔可親。我接觸到的,幾乎就只有這一個他。我們間斷通平凡的電郵,問一句生活可好,偶爾是工作上的懇求,他幾乎都不拒絕,我敲門,他總是開。每一段話,都不會石沉大海。有時候沒趕上,我也不追問,不提,免得他有壓迫感。反倒他自己先掛心,過一陣子,總主動回頭捎句話,老說「現在做事慢了幾拍」,入院檢查,被告誡說不能再勞累,但如果東西不過時,還是樂意跟我好好談。這些我都放在心裡。後來聊到詩會系列,也斯說早就想辦,他讓我,拉我的老同學、也就是有幫他辦活動的袁兆昌一起辦。也斯。詩會。阿昌。2013。我工作筆記裡還有這幾組字。事情突然懸在半空。那天離開書店已很晚了我坐巴士回家。阿昌傳短訊來說:美兒,也斯離開了。我問老同學是不是很難過。我知道他相當難過。而我同樣。不知怎的,那刻我突然記起那一年,在台北書展他和夏宇首次碰面,彼此有親切的擁抱,良久良久。我目睹一種美麗和善、關於詩的、文學的純粹。你常說辦詩會是美事,你很樂意、很樂意。說好了的詩會,我照辦。到時候若然你想,最後一排、靠著牆的那個位子,我還是會留給你的。來去自由,如同往昔老師你那樣歡喜。(原刊於《明報》。2013年1月13日。)

食物与爱情背后的城市书写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初看书名时以为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专着,翻开来才发现是小说。食物与爱情当属不同范畴,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难道是说爱情像食物一样有保鲜期,过期就会腐坏变质?亦或是说食物像爱情一样,个中滋味只有局中人才明了清晰?这样的想法当然浅薄当然牵强当然毫无新意,但却是看到书名时的第一反应,于是带着傲慢与偏见,我读了也斯的这本书。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由十二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里有食物,当然也有爱情。在大学教英文的罗杰是个在香港生活的美国人,他和在酒店做公关的女友阿素去京都度假。罗杰带着阿素千辛万苦寻找正宗的怀石料理,但阿素却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美容用品店更感兴趣。在《寻路在京都》里,陌生的城市不是罗杰和阿素之间的粘合剂,和在香港一样,他们之间的距离根深蒂固。回程那天的早晨,阿素去火车站的商场买手信,让罗杰在咖啡厅等她。被音乐声吸引,罗杰离开咖啡厅,发现有乐队在现场演奏。兴奋的罗杰想告诉阿素他的新发现,却怎么都无法找到她。那一刻罗杰担心又茫然:"在这样偌大混杂又带点危险的空间里,一个人一不小心是会失掉自己的所爱的"。最终当阿素跑到他面前,用带着呜咽的焦急声音责备他"叫你不要乱跑,看你跑到哪里去了"时,两人相拥。在赶中午的火车回去工作前,罗杰和阿素"暂时度过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早晨"。《濠江杀手咸虾酱》是篇画面感很强的小说。阿璋的职业是杀手,他的工作是干掉老大女人的情人。一次跟踪后,烈酒和激情让他变成了他应该干掉的人。于是,他计划和她移居到一个名叫里斯本或什么的城市,在那儿终老。她请他给她一些时间来处理和老大之间的事。他理解,他觉得她本是纯洁的,只是生活让她蒙尘,而他就是那个拭去灰尘的人。他们一次次约会,却每次都是吃到头盘就停下来,他们共享的最好酒食总是餐前酒和头盘,总也去不到主菜。他想她给他时间去爱她,每次却是匆匆。夏天就要过去了,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他思考她最终会不会和他一起移居到一个名叫里斯本或什么的城市。时而相信,时而怀疑。在《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里,主角老薛是个食评家,在报上写些食评的专栏,还曾一度担任报社的老总,他熟悉每种食物的特性,知道每样食物的故事。对于女人,老薛也像欣赏食物一样欣赏她们的好处,先后交过几个女朋友,也曾有过快乐的日子,却不过都是平淡生活里的热闹插曲。和蓝玫瑰的交往太过戏剧性,这位刚从英国回来的香港女人,在心理上却试图远离香港,和走上钻石山吃一碗担担面的老薛自然生活在两个世界。黄菊在银行工作,土瓜湾草根出身的她对一切精打细算,她无法明白老薛为什么总要看书,还对从旧书店"物非所值"买回的旧书爱不释手。百合算是老薛的同行,对食物颇有些见地,也乐得和老薛讨论。虽也曾煲汤送给上夜班的老薛,但对老薛的态度一直不愠不火、若即若离,到报社人事变动老薛不再负责食评专栏后,百合的电邮少了,语气也变得敷衍。就这样,几年下来老薛还是一个人。也斯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千回百转和荡气回肠,有时候觉得会发生什么的,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一篇篇读下来,渐渐发现借着食物和爱情,也斯其实在写香港,写这座他生活的城市。" 后殖民"是不可忽略的关键词,在每个故事里多少都有些"后殖民"的影子。罗杰所在的学校成立了神州文艺推广中心,以政治人物为顾问,高薪请北京学者编教材。老薛总是从食物角度对亚洲经济危机、电讯业裁员等九七之后的大事件进行分析和品评。而在台风的名字从温黛变为龙珠时,老薛担心它们有一天会变为向东、炼钢,于是发起把台风改名菠萝包的运动。九七之后香港有些变化,作为香港人的也斯感受到了这变化,有新奇,更有惶恐和不安。他试图用小说来和这个城市沟通。也斯是爱香港的,就像老薛。在《后殖民食神的爱情故事》中有一段话说老薛,"老薛对香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总是觉得这里有一些难得的素质。我们却没有那样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单恋式的感情。"虽然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也斯的爱中有焦虑,有怀疑,但或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从"单恋"坠入爱情,和香港谈一场恋爱,毕竟生活在继续,故事未完成。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一、也斯在這小說集的後記中,借用班哲明 (Walter Benjamin) 的看法夫之自道,把小說、手藝和食物聯繫起來。「班哲明把說故事比作手工藝。手工藝悠長細緻的製作,抗拒把一切撮要的企圖。故事邀請讀者一起去思索生命的意義。」(頁258)由於時代改變,手工藝變得不合時宜,而故事也被資訊取代了。我們變得不懂欣賞縈迴在工藝品的光環,也不懂理解迴旋曲拆的敘事,同樣也不能品嘗打麵師傅用大碌竹自制的粗麵幼麵。用俄國形式主義的說法,文學之謂文學,是因為它有「文學性」,所謂文學性簡而言之就是陌生化的語言,把為人所熟悉的事件、情況、人物和語句以人所未見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當各種各樣的語言沖淡了語言的質感,當各式各樣的味精弱化了人的味角,我們就再難以感到小小一碗麵裏面的味道,不再理會麵是爽是軟是粗是幼,不再介意麵有沒有蛋味,反正一碗十來二十元的麵,大概也只能嚐到味精和鹼水的味道。當我們面對一再重覆的語言和味道時,我們如何重尋食的滋味和語言的質感呢?也斯選擇了一條迂迴的路。迂迴不是無可奈何被迫走開,迂迴就是行出自己的風格,創造自己的路線,就如住在屯門的愛美麗「拿筆在地圖上繪畫,要用想像力向惡勢力挑戰,重繪她可以走出迷宮的輕便路線。」(頁100),然後「每天早晨她乘搭不同路線的公共汽車,不介意左兜右轉去到最偏僻的區域,然後再轉回大馬路。她嘗試記憶童年時父親帶她買過零食的鋪頭,虛想她可能走過的路線,一再走了冤枉咯,然通過迷路認識每日生活的迷宮。」(頁104)原來故事迂迴也是認識生活的過程。若然愛美麗是在再繪生活的地圖,那麼食神老薛就是在再繪食物的地圖。也斯彷彿帶領讀者飽覽香港各式各地各種各方的美食,公和的豆腐花、合泰的豬腸粉、坤記芝麻糕、羅富記炸鯪魚球,還有香記牛肉乾、成發的椰醬和鄭欉街頭的炒栗子……一一的羅列出來,已叫讀者食指大動,然後他又繼續帶領讀者遊歷中環的大小街道,走覽域多利監牢同時又到歌賦街的法國餐廳和九記牛,又到石皮街的桂如和蓮香樓,讀者只要拿著小說,到中環走一趟,也就可以繪出他與別不同的食物地圖。不過,就如也斯自己說,這種精細的飲食方法,就如工藝品一般,退到時代的角落裏,留給某些「食古不化」的人再三回味。至於新的一代,早已被簡便快捷的快餐磨蝕了舌頭的味蕾。二、飛到溫哥華會妻兒的薛大貴,也是個「食古不化」一族,往往要吃得精緻,只是移民了溫哥華的妻子兒女早已不理會他那一套。薛大貴帶同母親到溫哥華探望妻兒,為了吃的問題卻惆悵起來。他向來少與兒女接觸,想要扮演慈父的角色,但孩子喜歡西菜,而母親和自己卻喜歡中菜,於是找菜館也變成苦差使。最後竟讓他找到中西合壁的私房菜,有鹽焗雞黃金蝦之餘也有三文魚和法式甜品。以後討好各方需要可以一演慈父的角色,想不到最後因與妻子吵架結果一場私房菜宴也就泡湯了。這小說集中不少角色就是徘徊在想別人認同和不被認同之間。慈父薛大貴如是,大學教員何方如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中的「我」如是,食神老薛更加是這樣。老薛在專欄中寫食評,不寫珍饈百味卻偏愛街頭小食。聽老薛談天,往往聽到上一輩人閒談的樂趣,因為談話中滿掌故趣聞,有人生體驗,有人情世故,特別是談及地道食物時,竟觸及不同食物的文化和不同地區的歷史,彷彿食物、故事和歷史可以連成一氣。「他從件國失柳絲飯和羅宋湯開始,帶著大家跟隨俄國革命後逃難到上海的白俄,在霞飛路一帶開辦異國情調的餐廳,再在一九四九年後逃到香港,在上海人聚居的都市一角重張旗鼓。於是就有了尖沙嘴的車厘哥夫、北角的溫莎,以至後來銅鑼灣的皇后餐廳……。」(頁164)老薛除了在口味上別具一格,在生活上也有種種「反社會行為」。在他愛阿菊的日子,雖然處處嘗試接受她與他不同的生活方式,卻用盡辦法也無法令阿菊明白他為何痛恨地產商搞壞香港謀取暴利、銀行誘逼你把存款投資、超級市場以小恩小惠控制你選擇的生活模式等等等等。原來溫和如以地道食物再繪地圖的底下,也可以藏著不滿甚至是反對社會的暴烈性格。老薛不斷向人介紹香港角落裏的美食,目的是想要叫人看看,原來香港的美食也有不同的方方面面,叫人看看,原來可以以不同的角度看香港的食物,或者,香港這個城市,叫人知道,這細小的城市中,雖然多是市井的食物,卻不讓珍貴佳餚專美。只是,工業發展使工藝品的年代過去。工業大量生產固然是倒模式把產品的個別特性削去,同時污染了元朗八鄉的土地和水質,使生蠔和元朗絲苗都絕了跡。但是老薛依然繼續「上山下鄉,僕僕風塵於元朗、青衣、荔景、蔡涌各地試菜,尋找邊緣弱勢社群的新力量、更民主更合理的消費模式。」(頁186)原來重繪食物地圖可以磨練我們的味覺外,也可以是民主政治的力量,民主不一定是普選,政治也不關乎鬥爭,而是在於日常生活的習慣和實踐。不過在我們的社會裏,這種人注定慢慢退後消失,但除之而失去的,不只是各種各樣的美味,而是一種人情,一份關係,細嚐美食,也是細嚐感情,特別是弄食物的是你親人的時候。原來「我挾了一箸細,甜酸苦辣都在其中,有得教我細細咀嚼的了!」(頁191),原來也斯也有很溫情的時候,原來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是這樣扯上關係的。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