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馬特遺書》书评

出版社:印刻出版有限公司INK
出版日期:2006-9-29
ISBN:9789867108791
作者:邱妙津
页数:195页

蒙馬特遺書

讀妙津系列的書偶爾會讀到很生氣,覺得為什麼要這麼鑽牛角尖想事情?妳其實很有才華,並且可以被衍生成擁有大好人生的。但相反地,她的赤裸文字就是這麼吸引我去閱讀。先前看完鱷魚手記的時候,一直很想看又不敢看蒙馬特遺書,每每到了購買頁面就止住,後來做足心理準備買下後,一看就是無法停止。記得看完末章時,我正搭著長途火車,在最後一個字進入眼簾時,車剛好到站,我匆忙將深藍色書皮闔上,帶著滿腔激動情緒與濕潤的雙眼走出車廂。

过于激烈的爱会伤人

前言:台湾已故女作家邱妙津被公认为是两岸三地“拉拉文学”的始祖,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无一例外地被贴上同性恋文学的标签,其影响力最大的两部作品是《鳄鱼手记》和《蒙马特遗书》,两部作品当中又数《蒙马特遗书》知名度最高。最为一个喜爱阅读多种口味书籍的人,一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我便急不及待地奔向诚品书店把这两本书收入囊中,等到回家细读之后,觉得对于邱小姐的作品还是超越“同性恋文学”局限的眼光去读可能更加适合,我这样说,可能邱小姐的粉丝们不乐意了,但是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蒙马特遗书》就是一个偏执狂走向自毁之路的内心独白,让人读着读着就不寒而栗。不管如何,我还是决定把自己关于邱妙津作品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贴出来,权当是一种交流吧,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此次台湾之行的最大收获恐怕就是邱妙津的《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以及陈绮贞的正版CD了,CD是临时决定要送给友人而买的,到现在还没有拆封,就暂且当作是寄放在我这里吧。至于邱妙津的两本书,《鳄鱼手记》成书于她的大学时代,作者当时的年纪与我现在的年龄相比有好一段的差别;《蒙马特遗书》则完成于“永远的26岁”,26岁,和我现在的年纪差距不算太大,心境或许会有相似之处,所以决定先看《蒙马特遗书》。过去两周,除了法律书籍以外,案头陪伴我的就是这本《蒙马特遗书》了,对于我这种没勇气直面内心世界的卑鄙小人来说,天晓得我花了多大的气力才勉强把它读完。读完后不禁倒抽一口凉气:过于激烈的爱会伤人,甚至会杀死人,无论爱人之间,父母子女之间、骨肉至亲之间都是如此,过于激烈的爱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深爱自己的人,即使自己同样也深爱着他们。《蒙马特遗书》被认为是女同性恋文学作品,对此我极不认同,虽然作者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同性恋者。在我看来,《蒙马特遗书》是一个决心赴死的女子写给她的爱人、曾经的爱人、知己的二十封遗书,其内容除了情感自白之外还包含了女性间的情欲和性的细致而直白的描写,几乎令人看得不能自持,大大地颠覆了由男性书写女性情欲的传统。邱小姐在遗书中深刻、诚实地剖析了她对爱与恨、情与欲、美与丑、灵与肉、忠贞与背叛、艺术与生命的认知、体验、感受,被深爱的人所背叛的痛苦、自身价值不被社会认同,一再被外部世界伤害的痛苦…..这些都是人类所共有的经验和情感体验,特别是在敏感的青少年时期感受会尤为强烈,只不过鲜有人有勇气而且愿意执笔把这一切直白、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但是邱小姐这样做了,她以一种决绝赴死的姿态真实地记录了她短短26年生命历程对于爱与恨、情与欲、美与丑、灵与肉、忠贞与背叛、艺术与生命的理解,更多的是她所参不透的灵魂深处的痛楚。凡此种种,皆与异性恋无异,所以我宁愿把这本书看成是作者的心灵自传,而非女同性恋文学作品。邱妙津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极深的体会和领悟。她的才华早在学生时代便表露无遗,据说大学二年级已经可以阅读法文原著,创作的小说曾多次获得台湾文坛的各种奖项,从台湾第一名牌学府台大心理系毕业后远赴法国深造······在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前夕用水果刀刺穿自己的心脏,以一种极端而血腥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真不愧为一个艺术家,居然可以把自身的死亡的这种绝望的行为超越现实,在美学层面上把它上升为一种行为艺术,可惜这是一种极端病态的审美观,以终结生命为代价去触摸美、感知美,纵然再美也是枉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最近一年因为心境的缘故吧,除了法律文书和工作报告外写不出任何一篇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书评、影评,但我仍然坚持要写这篇文章。我承认,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作者是真真正正地在用她的灵魂和生命来书写她的心迹,诚实而勇敢地剖析她的爱与恨、她对爱情的反思、追悔、感悟。她的灵魂充满了炽热的激情,炽热的激情催生了极其强烈的爱欲,极其强烈的爱欲在她艺术家般过于纯粹的精神世界里无从宣泄,最终变成了尖锐的双刃剑,刺穿了她自己也刺穿了爱她的人。关于那个叫做絮的女子,我相信始终絮在内心深处一直爱着她的Zoe,即使在她的肉体背叛了Zoe的时候她仍然是爱着她的,不知道“第十九书”--《金黄的盟誓时代I:絮在台湾,Zoe在法国Tours》是否是絮在两人热恋时期写给爱人的信,我把这章反复看了好多遍,这章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章。Zoe深知絮对她们之间爱情的憧憬就是“幸福是一种绵长而柔软的充实,一种稳定和平静”。如果“第十九书”真是絮写给Zoe的亲笔信,这就是絮对其爱情憧憬的最好诠释。可惜Zoe的艺术家天性使然,终其一生都活在内心激烈冲突的状态里,从而把深爱自己、渴望和自己安安静静生活在一起的絮隔绝在外,吊诡的是这种内在的核心矛盾并不是集中在Zoe对同性之爱的认知及其产生的道德、社会压力之上,而是集中在外部世界中絮对她的背叛和伤害以及絮纵容自己的家人对她的伤害的态度,Zoe因此深陷痛苦而不能自拔。而Zoe也始终深爱着絮,直至在絮背叛她以后痛苦得无以复加的地步仍然愿意把自己的“灵魂完完整整地交给她,并且只交给她”,无怨无悔,从而“忠于一种永恒之爱”。然而絮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两人始终有一天是要分离的,“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这是宿命。不管爱得多狂烈,不管爱得多狂烈,不管曾经共享多少时刻的平静宁和的‘接近’,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看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其实絮才是那个真正睿智的人,她看穿了Zoe和她之间的本质问题在于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而绝非是二个女性之间所产生的爱情。Zoe和絮的确是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絮渴望的是“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安安静静在摩托车后面听你说话,安安静静让你帮我扣大衣扣子,安安静静摸你的头,用手指头梳你的头发,安安静静和你一起理书,安安静静分享你喜欢或我喜欢或我们都喜欢的东西。”这些凡尘俗世里的小幸福,“假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小幸福,细水长流,连绵不绝。然而絮所爱的Zoe从骨子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她的爱由着生命的激情而产生,是纯粹到了极致的爱,为爱而爱的爱,早已超越了凡尘俗世的小幸福的爱,絮无法承受如此纯粹而沉重的爱,被压得透不过气,只能逃离了。至于背叛Zoe、纵容自己的家人对Zoe的伤害也许只是逃离的一种方式而已。絮的逃离深深地刺痛了Zoe,痛彻心肺,由于其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纯洁性,Zoe陷入了狂乱的绝望当中,于是曾经深爱,此刻依然深爱彼此的二人开始了互相折磨和伤害的过程,狂乱而绝望的Zoe甚至对絮拳脚相向,在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比以爱的名义施暴更令人心寒的了,这种行为远比暴力本身更具有杀伤力,絮伤透了心,决定把Zoe从自己的生命里连根拔除,Zoe意识到了絮的行为,因而愈加绝望,恰好此时二人共同精心养育的兔兔死去了,兔兔一直被Zoe视为二人爱情的结晶……Zoe的世界彻底地崩溃了,萌生了寻死的念头,开始了遗书的写作过程。从第一书到第二十书,似乎她对灵与肉、爱与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尘世间的种种束缚,达到了遁入空门、大道无形的境界,然后在成书之时又以无比毒辣的姿态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休止符,永远地活在她所向往的世界里。Zoe作为艺术家的生命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她只能活在激情里,当她的激情燃烧殆尽,她的生命也就谢幕了,她的灵魂非常纯粹,因而无法抵御来自现实世界的丑恶、伤害、不理解、背叛,我们作为一届凡夫俗子,即使在遭遇无数伤害、背叛之后,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和世界妥协才能活下去,但Zoe不能,所以我们注定了只能是凡夫俗子,Zoe注定了必定是个艺术家。从这一点来说,我相信Zoe的性取向即使是异性恋也好,无论如何深爱对方也好,只要她的内心不平静、不安宁,最后她也还是逃脱不了相同的命运,那个男子版的絮最终也会被逼走上背叛她的道路。其实Zoe的人生恰好验证了老祖宗“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论,一个思想、性情、行为如此激烈的人,凡事爱走极端,无论男女,都不可能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获得内心的一方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本应漫长的生命旅途只走了短短的一程就戛然而止,这个结局不难猜! 由始至终,我心疼那个叫做絮的女子,我们都是凡人,渴望的都是在凡尘俗世里单纯、宁静的小幸福,然而命运偏偏给了你一份艺术家的纯粹而激烈的爱情,把你和你的Zoe一同燃烧成为灰烬。你只是一个尘世里卑微的小女子,你的Zoe深爱着你,愿意用她的生命去承担你的一切,悲哀的是你却永远无法、更没有能力去承担Zoe的世界和她沉重的灵魂,在Zoe举刀刺穿自己心脏的瞬间,你的心也一定被刺穿了吧。Zoe的灵魂和肉身穿越生死,到达了永恒的乐土,而你却必须拖着一具没有灵魂的沉重皮囊永久地流浪。Zoe,这难道就是你所选择的爱絮的方式吗?我为你哀叹,为絮痛心。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只想和相爱的人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一起就足够了,我相信宁静可以致远;面对激烈的爱情,我宁愿不爱也不要被它吞噬。

爱欲与死欲的最强结合

读蒙马特遗书的时候,完全就是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在读的,有时觉得邱妙津就是自己,有时觉得小咏更贴合自己的状态。但爱和人性都是共通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欲的人生,才会最终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肉体,让爱灵得以永生。“我羡慕你,羡慕你能得到一颗美的心灵全部的爱,且这爱是还会成长,还会自我调整,历经劫难还会自己回来,还是活生生,还会再孕育生产新东西的爱。”“我所渴望的是为你做一条永远深情且艰苦的水牛,做一条能真正爱到你又能真正让你的人生有依靠的水牛。”“我感觉到你并没有完全对我麻木、无感、无情,只要我还能感觉到你对我有一丝接受力,那对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我就还能告诉自己我可以给予你。”——第一书那会是需要多强的意志和期盼,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全身心付出的爱,受尽了折磨和挫败,还要自我调整好活蹦乱跳的回来。不知Zoe在选择死亡之前,絮是否拾回了她背叛的那份爱,是否贴住了那头水牛的心,是否知道自己原来被这样一份浓郁的爱欲包围着。当爱欲达到极端却无法得以汇报时,保住爱欲的唯一方式,就是死亡。还没能骑车载着你在巴黎的街道穿行,还没能为你亲手烹制早餐午餐晚餐,还没能在白天陪你去卢浮宫,没能在我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时给你空间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还没与你同呼吸同坐卧,什么都没达成的我,是否就要将这份爱连同埋葬兔兔一般让它沉寂了,还是用死亡,用动态的宁谧来储存这份热情、激情。“我疼惜自己能给予别人,给予世界那么多,却没办法使自己活得好一点。”I miss you. I want you. I love you. But I can't.

时间里的老鳄鱼。

邱妙津2009-09-13 22:25抛开一切来说,好吧,抛开偏见,抛开主义,甚至抛开我们自私的对自己对生命打定的一切注意-----还有比邱妙津更爱欲深沉纯净的人么?他勇敢的推敲爱和生命,反复咀嚼,至死不渝,那这样的题目问天,问上帝,你在嘲笑他么?不耐,是因为尴尬还是不屑还是因为丢人的陷在泥巴里面朝天空啐上一口?我曾经说过他是留在时间里不愿前行的老鳄鱼,一切不干净的人都无法爱上他的全部。让他活在世上,都是太残忍的事,现实对于这样勇敢纯粹又易碎的人,都太残酷了。=======================================太认真的人活不久。从千千万万角度走到同一个末路,在这一个时刻,看清世界和情感和奋斗的山峰,他们选择死亡。可是在那时候,究竟还是活下来的人更勇敢吧?真理与自由小组的主题啊。=======================================之一:一位朋友在偶然间告诉我,人生是由一大堆偶然性组成的,如果我相信有什么必然性,那只是我的幻觉,如果我还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什麽必然的价值与意义,那麽,我就大缺少现代性而倾向古典了。我仍然相信著必然性,但我也经常被瓦解的必然性击溃,击溃得一次比一次更彻底,更片甲不存,不是吗?小咏,我是个胆大包天的赌徒吗?。。。纪德说:我们故事的特色就是没有任何鲜明的轮廓,它所涉及的时间太长,涉及我的一生,那是一出持续不断、隐而不见、秘密的、内容实在的戏剧。之二:三百多封书信,使我爱情的性灵灿烂地燃烧。此情此恩啊,我怎能朦上眼睛骗自己说,还有更美丽的人在等我,我怎能关掉心里的声音而告诉自己说我还可以更爱另一个人,我怎麽可以佯装没看见我的生命所被她剪裁出来的形式,而说我还能再归属於另一个人,说「爱情」不是这样,是别样,不在这里,而在他方……=========================================以上一段是本年度发掘的最美情话!!!!!!

《蒙马特遗书》

我得说,这是一本好书。打开第一页时,由于文字中透出对爱情的执守过于炽烈,读起来有些喘不过气,但也正因如此燃起了我对这份纯粹最终结局的期待。作者是一个有着精神洁癖的人,哲学的思考方式成为作者彻底看透爱情本质的工具,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向世俗生活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坚持着灵魂与肉体、自我与主动的高度一致性,正如书中作者描述轻津那般,非每个女人都能像轻津这样经历过完整、丰富的人生,且能脱落一切凡俗的迷障与羁绊,拥有一颗如此自由飞翔,晶莹剔透,洞穿真实的心灵…… 书中每一句对爱情观念的哲学阐述,都能引起我良久的思考,她帮助我看清爱情的原本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情感和特征的最真切定义,这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曾经对朋友讲过,读过三毛,就会明白,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看的足够透彻,又不愿意孤寂苟且的活着,那死亡是最好的解脱。对于,作者邱妙津,我仍怀同感。我是个世俗的人,但对她们这些不愿坠落已千疮百孔的现实中的人总是怀有敬意,想象着自己也能将世间苍凉看尽的同时也能保有这份最原本的心。

獨特的文風.深刻的文字力量!

一本關於愛情.關於生命日記.也是關於作者遺世前的身心註記...同性戀的愛情.如此濃烈熾熱.即便作者具有獨特的文風.及深刻的文字力量.也無法將自己帶出憂鬱的泥沼.... 如此深遂之生命. 26歲便撒手而去.令人痛惜!嗟嘆: 人生如無法達觀 . 寧願愚些較幸福吧 !

深情果然逃不出一场悲剧

用大半夜时间读完.在法国那个叫做蒙马特的地方,葬有一名色泽艳丽的灵魂.我相信他是将此真正当做遗书来创作的,字字沉淀殇饬.我的愿望已不再是在生活里建造起一个理想的爱情,而是要让自己生活得好一些.不要再受伤害,也不要再制造伤害了,我不喜欢世上有这么多伤害.当世界上还是要继续有那么多伤害,我也不要活在其中。理想爱情的愿望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过一份没有人可以再伤害我的生活.他把幸福看的太远,也太透.所以生死作为考量人性坚强与脆弱的标尺时,他便倒塌了.一片富丽的情感田园,至此下陷,但仍有发自血肤的眷恋.他只想跟随爱情而去.【第一书】到【最后一书】穿越了他的半个人生,吾与你同在.

爱你到如此我只能死去

“理性,真的可以拦住一个人使他不要死亡不要发疯,真的可以拦住一个人不要任意对所爱的人不忠,或是可以使人不在瞬间被不忠的雷电劈死吗?我很绝望,尽管到最后一天,这些答案对我来说还是NO,尽管到最后一天,我还是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被绑在一种不得不去爱她的宿命里,并且注定要被她无法扼止的不忠、背叛、抛弃之雷电劈死。 我从没后悔这样爱过她。”

我庆幸自己活了下来

在飞机上看的电子书,忍不住流泪。邱妙津把文艺女青年的戏剧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只适合从绝望和背叛中走出来的人看。我羡慕她的才华,还有她这样不顾一切的真实。我也曾经给几位爱过的人写过信,但是没有一封寄出去。后来总是发现其实他们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爱,只是过于炽热的灵魂太想燃烧起来。理想主义者总是想得太多,并且不能接受世界和他人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邱妙津说的很多话我都深有同感,只是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不再恨他们。是的,他们世俗,他们懦弱,但他们也因此鲜活可爱。我始终相信世界是公平的,若你把太多精力倾注在错误的对象上,怕是要沉迷于自毁。

之所以为遗书

邱的蒙马特遗书,与鳄鱼手记其实非常不同。鳄鱼手记里一切依然隐忍,在蒙马特遗书里她已经释放。很多时候,对于在文学上的共鸣,我们有时候会问: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为何没有写下来。那应该是因为一种生死的意志: 还不要写下来,还不能写下来。因为求生之人还在尽力以生存来消化,转换这些思绪为更现实的线索。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她的,蒙马特遗书。她说,对于她来说,在法国学到的就是,真诚,勇敢与真实。五星,给那种无尽的对生之热情,死之无畏。======================================有一次和别人推荐她的鳄鱼手记。那个人没有反应过来,随后说: 哦,鳄鱼日记。我以为是自己记错,后来发现没有记错,我读的是印刻文学的版本。后来以为日记是内地版采取的表达习惯(想想其实很没有必要如果真有这种对同是华语的表达作更改。),今天查找过,发现广西师范出的 依然保留了 手记一词。邱大概会很厌恶这种对词语的不敏感吧。太宰治在邱的文字里也跳出来会说:世人让我感到不安。我生气不起来,我只有无奈。阿弥托佛。

安息。

知道邱妙津的同一天,便也知道她已经不在了。“已故”二字在空格后单独的出现,分外的刺眼。是自杀。又是自杀。看到那句“水果刀刺胸身亡”心痛不已,好像有一把刀正死死的插在自己胸口之上,出不来,也进不去。好像这条路,处处都是瓶颈。当你独自在某个角落里颤栗,紧紧的收住下巴,眼睛直直的望着刀刃。是惊恐,还是悸动,给你一此机会,生命最后一分钟,握住刀柄,是否要救赎自己,还是用劲摁住它,往里插入的更深?好像从高处跳下不是坠落感,而是“滑翔”。这二字有魔力,能吸尽你的意志与希望, 自愿的献出或伟大或渺小的灵魂,还有或贞洁或屈辱的躯体。彻底的在这个世界消失。有时候觉得,失去躯体比失去灵魂还要可怕。常常在不经意间想起佳,很难受,是那种不能承受的难受。记得那晚,在G家里喝酒,无酒量,很快就醉了。说到佳,G说 觉得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也觉得。脑中常会浮现出她在深夜里往江里走的情景,就像《蝴蝶》里小蝶的母亲拉着她往深海里走,只是没有那么平定和安静,我看到佳一味的要往江心里冲,一味的要死,要去死。洋说那晚后来起风,连下了好多天的暴雨。我不知道那晚江水有多冷,水底下有多黑,我只是在冥冥中觉得你要去死只是为了要得到更多,可惜你走了之后,却失去了所有。 剩下洋,这么多年她一直跟着你,我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早点嫁人,是再找个T,还是还是一辈子守着你。 每次同样印象在脑中反复,你就这么死掉,我心疼,我心疼。就像此时我也心疼邱妙津,看着贴吧里那寥寥几张照片。 怎么说,怎么说,笑容好亲切,不自主的叹气,叹到眼神呆住。昨晚在YouTube上看台大戏剧社拍摄的《鳄鱼手记》看到那个叫拉子的T。邱你知不知我好景仰你,一个小小的女主角的昵称就这样影响了广大的L群。 就这样有了“拉拉”,原来也确实诧异过这二字的由来,现在知道了,也不禁默笑。百科里说“著名的女同性恋作家。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相当深远。”相当深远———这四字足以我甘愿称臣于你,邱妙津在上,我的王,愿你安息。这些天断断续续看《蒙马特遗书》,一直没有勇气一气读完。记事本格式文件和文字本身一样伤人。她不是亦舒,也不是黄碧云,更不是李碧华。这不是《流金岁月》流淌老港的经典岁月中没有红姑,Maggie一席校服白裙的清纯美好。没有连贯的情节,清晰的人物。只有她读不懂的生活。 这确实是一封长遗书,一字一句,日日夜夜记载了她死前的岁月。 一书一书过去,一颗心在崩溃,一个生命就要落去。95年。我跟F说,我们 还在长小102班。 P大的样子,还在听从班长起立和坐下的指挥,还在举手后得到老师允许方可去远方操场上的厕所。而你,已经完成了自身价值,已经写下长长的遗书,在情人的背叛,整个梦想破灭的痛苦中生生的了结了自己的生命。那具躯体仍然伟大,她的灵魂已散落在那片片文字中,散落在各个L的身上,如今,已有一颗在我心中萌芽。 望有一天,人尽头上闪烁你的光环.愿你安息。 惶惶一天,不得安心,回来的路上,路过教堂。从未进去过,只是今天好想在里面独自安静的待会,因为这片灵魂已不安定,我没有多少信仰,也没有对上帝或是佛祖多虔诚,我只是想被宽恕,想这条路被保佑,能够安稳的走下去,希望这条路上的人都能在生活前笑颜,希望你在天之灵看到世间一切,能欣慰。 愿你安息。

Last Tango in Paris

清晨醒来。在十一月的巴黎。床头放着一位台湾朋友送的《蒙马特遗书》,他讲,书是邱妙津写给一个叫絮的女生。记录着她和絮在巴黎的林林总总,语调热烈激荡慷慨缠绵。写完此书,邱妙津戳胸而死,她的激烈把自己推向高度的暴力和自毁。想来,若我是她身边的女生,亦会离开。十一月的巴黎和三月的巴黎风景有异,人亦不同。在北大现当代建筑史课堂上,老师时常提起这座城市,华美沧桑。我仍爱它,可没了当时的欣喜和热情,只是暗暗生出一种懒散的眷恋。我甚至提不起劲来去枫丹白露,很长时间以来只是呆在Ritz靠阅读以前的书信打发日子,往日的一切不断像幽灵一样浮现在我眼前。我最终的结论是:太多了,我得到的太多了。对一个人的命运来讲,我得到了太多的善良,这让人抬不起头来。

致我們的二十六歲

妙津:妳—— 一個女人——在二十六歲時終止了生命,而我—— 一個男人——已經度過了二十五歲,正朝著二十六歲前進。我在兀自流逝的時間裡遇上妳已經凝止的時間,驀然照見自己。妳在教我,我在學妳,怎麼去愛女人,這不是走上邪路了嗎?妳只會一種女同性戀的,徹底失敗的愛的方式。但是異性/男性之愛女人豈是天生正確的呢?我們都清楚,我們從不曾擁有過正確性,我們的心無論放置在世界哪個角落,都那麼不合時宜。二十六歲,妳我都還能感受到靈魂的成長。也許是最後一次,以後,或斷滅,或停頓,或封閉,都落空了。J'arrive pas,這句魔咒就鐫刻在妳我額頭上,每次對鏡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從未因愛失落如妳,或許因為從未情深如妳。我只戀愛過一次,失戀五年來,我嚴格禁止自己去渴望、嫉羨、追逐、祈求,甚至不許自己思考、談論。愛情是可怕的陷阱,一旦觸碰,就會陷溺不得解脫。我只好對它嗤之以鼻,把它稱為形而上學最後的殘骸,把它當成人類尚未擺脫的幻覺。長年的書齋生活已經敗壞了我的現實感,我不再能分辨,這到底是我的深刻洞見還是逃避的藉口。妳被愛欲(eros)佔據了,主導著,妳有能力識別身體的好壞,像藝術品一樣去鑒賞,去品評,將愛欲中的靈與肉剝離又結合,妳懂得。我卻怎麼也克服不了對於愛欲的羞恥感,我隱藏著,像一顆種子錯過春天,等來最漫長的嚴冬。它的結局擺在那裡,它只能凍死在嚴冬裡,它會用“我本來可以……”的虛擬語氣來安慰自己嗎?做人多可笑,活著多可笑。我感覺自己快要一直沉睡下去,直到妳的文字打開了我。妳身上女人的positive的一面,佔有的、亂暴的,但卻是精神的、純粹的、“藝術熱情”的那一面。我對妳渾沌野蠻的愛欲充滿恐懼。但我完全向妳敞開了,敏銳地隨著妳的情緒漲落起伏,我竟然能與妳如此貼合無間。俗世中只容得下平凡夫妻,註定要有種種磨損,種種抓扯廝打。感謝妳在告別人世時卻用文字搭就一座橋,引我走向妳。妙津,妳自省過,深沉思省沒能探測到妳悲劇的根源,我要說,雖然妳是那麼聰明的人,妳卻不能揭開蒙住妳雙眼的面紗。妳殘缺的愛就是它本身,只能如此,要麼如此要麼沒有。我不是站在高處才看妳看得這般清楚,不是在妳上面,而是在妳的最遠處。我是妳的對蹠人,正因此,我和妳之間的連線才穿透了世界的核心,這失敗的、冷漠的、醜陋的世界啊!妳的脾氣、妳的思想、妳的相貌,沒有一樣我喜歡。但喜歡不是愛。活過二十五歲我才能夠明白,當命運擊中一個人,他就沒有任何算計、挑剔與權衡的餘地。愛就是這麼fatal(致命的),無論喜歡不喜歡,我都只能接受。妳準確地挑揀到了那個字susceptible(能接受的,易感的,妳甚至用佛教的話語來翻譯“易染的”)。Laurence說:“那時我不相信自己可以和世界和解,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自己救活;在活下去……”然而她依然活下去了。人的天賦不同吧,有人不和解也能活下去,有人不行。但每個人都要給自己找到結局,我卻不敢像妳那樣找結局,不是不想,是不敢。看電影《單身男人》(摯愛無盡/A Single Man)時,George把手槍喂在嘴巴裡卻畏畏縮縮扣不下扳機,我就知道他跟我一樣,只能自我鄙夷地活下去。這是最不堪的尾巴。我要帶著這條尾巴過完一生。妙津,若死後或來生得緣見妳,我應當要大大方方走向妳,學著妳喜歡的方式跟妳打招呼。Zoë, je m'appelle Didier.愛妳的,瑾昕猻

或许,我是真的不够爱你

你眼里那个世界,与我看到的世界,至始至终都注定不会是同一个世界。即使我们看过同样一片风景,轻唱过同一首歌,长途跋涉同一段艰辛的路途。但却注定依旧无法触摸到彼此的灵魂。或许,你会觉得我不够爱你,或许,我是真的不够爱你。

邱妙津,你永在了

承认没有好好读完这本书,但是她的感情却表现的真真切切。正如看到别人在我旁边用左手书写,我以为看女同也没什么令我好惊讶或者不适的。可是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个声音却在不停的告诉我,这是一个女人写的文字,一个女人,因着另外一个女人。爱情这种事情,没有经历过,根本不可能感同深受。何况是拉拉文学。因此读的时候,一再提醒自己,不要不适应,不要想别的,就当是看一部爱情剧。好吧,邱秒津不应该算是一个女人,她应该是,一个渴望爱 也 忠诚于自己 唯一之爱的人。一个失去了所爱,为爱而死的人。一个侨居法国的,身边诸多拉拉朋友的人,因为自己失去了恋人 又渴望爱情永在的人。她26岁。 学识渊博。 个性独立。 爱情却是她的硬伤。那个和她分手和别的男人生活的女人占据了她死前的痛苦时光。她怀念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疯狂而凄惨的怀念着一切。甚至,那只她们共同养过的兔子的死,在她而言都是一个天大的重创。邱秒津啊,他人即地狱。 爱着一个离你而去的女人,别人很清楚她不会回头你却笃定她会回来的人。使你如在地狱般深受煎熬。经受的伤可以慢慢复原,但是你一一找到那些伤口,在那些地方,插上了路标。你伟大的,停止不了的,注定占据你生命的爱情。昆德拉说 ,机遇,巧合,构成生命之歌。我也觉得,错过了这辆车,慢慢等,终究还有解救之法。你摇头,无法,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等待內地出版。

這是一本非常深澀自我的書,要跟著邱妙津專牛角尖的思路才能看下去,字裡行間強烈的愛與恨,太濃厚。所以我老是浮出來透氣,斷斷續續的一個月才看完。較及前書鱷魚,對於性向的問題已然克服,她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本質了。這次的問題是愛情,這裡zoe更像是個討厭的獨裁者,自卑與自戀極致的存在在她的身上。因為知道自己纏繞在這樣一種情緒中,所以寫字,使勁的想要梳理清晰好讓自己不至於溺死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感情裡,她要跨過這道坎,活下去。書的最後貌似光明了,但,遺憾的是,一個月後,邱妙津用一把水果刀插進自己的胸膛,心臟,魂歸蒙馬特。

伤害不是无法跨越的曾经

昨夜读完,这本书读的很艰难,很长时间,从开始读我就知道我也许无法下笔写出关于这本书的任何内容。也许用水果刀刺入胸腔是她结束生命的最好方式。伤害贯穿了一个人的情感中,背叛,不忠,被抛弃所有的感情被无限放大,邱妙津的每一封信都需要很努力的让自己的情感不会沉浸其中,也许是因为同样的感情太过熟悉,如遇见从前的自己。是因为无力坚持更久的一生才会结束现有的生命,让一切变成永恒,却不知带了的不过是不久后的遗忘而已。读完胸口浓雾重重,是连碳酸饮料都无力炸开的闷郁。

摘抄而已

1. 纪德说:我们故事的特色就是没有任何鲜明的轮廓,它所涉及的时间太长,涉及我的一生,那是一出持续不断、隐而不见、秘密的、内容实在的戏剧。《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388-1390 2016-09-13 01:35:162. 人性有致命的弱点,而「爱」也正是在跟整个人性相爱,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美丽的悲惨的,「爱」要经验的是全部的人性资料,或随机的部分资料,包括自身及对方《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379-1380 2016-09-13 01:34:503. 我说我的人生只要可以常常和她一起并行在这样的夕阳底下,就可以过得很好。《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342-1343 2016-09-13 01:34:144. 从我五年前认识她起;记忆里没有任何一句:我爱你,脑中仓库堆积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感情的话语,或是更糟的冷漠言语,甚至是一些因她的冷漠而导致的我们之间的争吵言语……然而,作为体验一个人的心,不听其言只观其行,这种特殊的原则,用在她这种特殊的人身上,绝对是没错的,这也是我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才学会的《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295-1298 2016-09-13 01:32:555. 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具体地受著地这种懦弱的伤害,我也因著爱的信念而固执地承担住她之於爱情的懦弱人格,直至我一身的生命崩溃《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272-1273 2016-09-13 01:31:236. 她既不要主动地来与我沟通,使我了解她在想什么,她也总是轻易地倾向於拒绝我所给予她的沟通。《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263-1264 2016-09-13 01:31:027. 在公共电话亭里,我瞬间死去,经验到半年里我内在被她的不忠所累积的暴力及死亡的全部意涵。《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123-1124 2016-09-13 01:28:098. 福是一种绵长而悠久的充实,一种稳定和平静。《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049-1049 2016-09-13 01:24:499. 唯有我的生命不再需要絮,不再能够从她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不再对她有任何愿望,不再对她有一丝「占有性」,我才能如我所要的那样爱她,尊重地的生命,平等,民主。《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959-961 2016-09-13 01:21:1510. 是那种「离开你」的诱惑,那种想要无声无息地自你生命中永远消失的诱惑,一种永远「取消」自己,使你永远再也「找不到」我的诱惑(我似乎总是在寻求某种「绝对」的方式来爱你或被你所爱。《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872-874 2016-09-13 01:17:0411. 我该死的「愤怒」已把一切你对我婴儿般的「信任」都毁掉了。然後是漫长直到现在且愈来愈不动摇的你对我的「冷漠」,我相信你也是恨我的,只是你表现伤害与恨的方式便是「冷漠」。《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839-841 2016-09-13 01:15:2312. 太宰治常说:世人都在装模作样,世人令他恐惧。《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36-736 2016-09-13 01:12:2513. 我生命中最精湛处,最深邃处,也唯有你有天赋理解。《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28-728 2016-09-13 01:11:3614. 可是唯有我一人才能衡量,在温情深处,酝酿多少的酸涩,在自我牺牲之中,隐藏著多少分的绝望,又有多少恨意夹杂在爱意之中,被我羞辱的少年人丢回给我的,是他忠诚不二的凭据,害怕失去一切的少年人找到了这个方法让我永远眷恋他。《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96-698 2016-09-13 01:10:5215. 因为如今你在现实中的行为引起我太多一时消化不完的伤害与痛苦,所以你在现实中接触到的我都是狂怒与巨恨的火焰,《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86-687 2016-09-13 01:09:4816. 因我从不曾也再不可能那样去伤害世上另外一个人《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03-604 2016-09-13 01:06:4617. 我从不曾也再不可能那样去溺爱世上另外一个人,这是我整个身身心心再清楚不过的一件事,也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个已显现的谜底。《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599-600 2016-09-13 01:06:2918. 我也相信,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崩溃”。因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被玷污!是真正一个人的“纯洁性”被玷污,并且是以一种最野蛮,最狠暴,最丑陋的方式给奸污,正像一个处女被强暴……所以我彻底崩溃了。《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502-504 2016-09-13 01:03:4719. 我已失去了你,不会再失去更多了,即使你去结婚生子或死亡,我真的都不会再失去更多了,你能了解吗?《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59-360 2016-09-13 00:56:4020. 如今我自己由於怨恨变得丑陋不堪,也由於你不爱我伤害我而待你如仇敌。《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49-350 2016-09-13 00:54:0621. 我对你的爱并非一种疾病,并非因为需要依赖你,更非因为你身上能给予我什麽东西,也非因为我有特别伟大之处,而是因为超乎这一切之上的某种命运。《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45-347 2016-09-13 00:53:4922. 唯有完完全全地爱著我,或勇敢地来告诉我,说你要跟我完全分离,你不要再接受我的爱,并且禁止我再给予你爱,你要退还我的爱,勇敢地来跟我说清楚,然後,我们必须彻底做到在现实里完全分开。唯有这两者才是对待我的正确方式《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25-327 2016-09-13 00:52:1023. 我们只能完完全全在一起或完完全全分开,否则你确实会一直伤害我,而我也会因这伤害而伤害你,因为这是属於我们之间非常基本的爱情道理。我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你不能用错误、不适合的方式去演奏一把琴,否则它就是会被摔伤、摔裂。你的生活里只能全心全意地爱我,或完完全全与我无关地去爱其他什麽人(或什麽也不去爱),不能是两者都要,不能是介於两者,这不是我所规定,更不是我在对你下命令,限定你的人生,而是我了解我自己的性质,我的性质之於你一直都是如此,那是一种再清楚不过的事实。《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13-317 2016-09-13 00:51:0924. 。你现在还不知道「你爱我」到底是什麽,其实你是深爱我的,但是,三年来你并未走到「知道」它是什么的点,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起码当你遭遇到自己的死亡,或遭遇到我的死亡的时候,你会「知道」的。《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07-309 2016-09-13 00:49:2825. 我之所以没真正了断与你的关连,是因为我还体验到你在爱著我,你渴望著我的灵魂,但这一切却以非常微弱而扭曲的方式呈现出来。《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21-222 2016-09-13 00:42:3926. 我把自己彻彻底底地奉献给一个不能领受我的爱与美的人《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02-203 2016-09-13 00:41:1227. 她的生命由於长期爱著一个不当的人,实已造成灵魂一部分无可救药的残废与病态《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94-194 2016-09-13 00:40:2228. 「我们之间不要有rupture──断裂。《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58-158 2016-09-13 00:39:1029. 只要我的生命还存在,它都会渴望听到我的声音,渴望听到我的精神生命所流出的音乐。《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51-151 2016-09-13 00:37:3030. 来不及爬起来电话铃声就停了。我放弃了可能是你打来的念头。在这段努力要将我甩开、视我如洪水猛兽的时期,你大约不可能勉强榨出几滴真心关爱来罢。《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37-138 2016-09-13 00:36:2331. Tu es le mien, Je suis le tien.《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95-96 2016-09-13 00:33:1432. 我一生能有的两次永恒理想的爱情都已谢去,我已老熟、凋零、谢落了。小詠,我已完全燃烧过,我已完全盛开了。一次是因为我还太年幼而错过,另一次则是由于我过于老熟而早谢了《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7-38 2016-09-13 00:28:43

努力的去死

1.只看到十三書,因為網路就這麼多,改天該去挖挖這本。2.老實說要是在多年前看到這本書,看完大概也就懸梁了,因為一定很有共鳴感。3.你走的太早,殊不知現在台灣大街上處處都是光明正大的同志,何來罪惡之有。不過如果你還在法國,大概又會想死了,前幾天法國反同志大遊行。4.你找到了屬於自己人生的意義,為求永恆,走上自己的道路,那很好的,我不會跑去跟你說死亡是多麼罪過的狗屁大道理,大概只會問你買了保險嗎?如果笑你死的可笑,那大概我也活得很可笑。5.我認為你一定是對她幹了什麼肉體傷害,再層層的用愛來包裝告訴我們,你做錯了,嗯,你沒說過自己錯,錯的是內在對愛的不滿足。其實現在很多家暴的人也都這麼幹的,前幾天有個拿刀捅死老婆的男人,也說自己很愛,不同的是,他懦弱的不接受事實,而你,也正如你所言,是個勇者,所以選擇面對,用你的生命來面對。6.對於你的愛情我很是敬仰卻不羨慕,若同你一樣,我需要扭曲自己的意志,關閉五感,不去感受對方給我的回應,一昧的強硬撐開對方的嘴巴,將我那巨大的源源不絕而又濃烈無比的.....愛,用盡全力的灌進對方的身體,對方要不要我不知道,反正我在灌輸愛的過程中,我很爽,嗯,聽起來,其實跟性侵沒什麼兩樣,只是罪犯用的是老二,而你用的是精神。7.你會覺得我在傷害你了吧?人能不能停止互相傷害的愚蠢呢?可我不覺得正在自己傷害你,猶如你從未覺得自己世俗、功力、佔有、自私、侵略、破壞、支配。8.好吧,書寫的很好,文字很棒,同性戀沒錯,你對愛情、永恆、生命的定義也沒錯,但你幹麻老覺得別人錯了?9.我好像對你太過份了,對不起,那我送上遲來的生日快樂。

終結在蒙馬特的生命

還是完結了閱讀這一本書,從我找尋到我終於得到,到我從得到之中細味書中的文字。從書中得到的是邱妙津的文字,那種天生的藝術家,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一種真正尊重文字的的文學家。就這樣她在蒙馬特中永遠消失,永埋在愛的封緘之中。以自己的生命作為文學,以自己的故事,就這樣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那個不忠的情人,從當中寫出一個女子對女子的愛,展開出的一場真實的愛情廝殺。26歲的僧侶,26歲的ZOE,26歲的邱妙津。年輕的生命,走了。她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對生命的忠誠,生命的完美性,生命的不如意,內心的挣扎。有很多人都說看這本書會讓人抑鬱,有人看不明白當中的內容。筆者對文學的知識,欣賞比較淺,但我明白作者的內心。一個人在異地學習心理學,法語只是一般,自己與愛的人分離兩地,當很多東西糾纏,當人有了慾望,當一切都隨著人性而改變,對一個人傷害會是很深很深。當全心去愛那一位,而那一位放逐她的忠誠,當她要成為魔鬼,而你那一刻崩潰了。就這樣面對著不忠的情人,第二十書是開始與終結的一步。從她們的兔兔死去,一個人在蒙馬特的日子面對著不同的女人,包括了遠在台灣的她,法國女同組織的成員。一直暗戀她的情人輕津,一個曾經的情人小詠。自殺前的日子,她知道她的生命應該做什麼,死前去日本看一個知她生命的朋友。一步一步步近死亡…終於到了那年的六月從蒙馬特傳來的壞消息。生命的渺小,生命的脆弱。離開是為了回來,一個藝術家的終結,作品的永恆。P.S很感謝死去的你留下一本很好的作品給我。 你肉身死去了但我仍然感覺你的靈魂在你的作品中。給了我某一些的思想,給了我一種新的寫作手法,擴大了我的眼界。我祝福您幸福健康但我不再能完成您的旅程我是個過客。全部我所接觸的真正使我痛苦而我身不由己。總是有個什麼人可以說:這是我的。我沒有什麼東西是我的,有一天我是不是可以驕傲地這麼說。如今我知道無就意謂著無。我們同樣沒有名字,必須去借一個,有時候。您供給我一個地方可以眺望。將我遺忘在海邊吧。我祝福您幸福健康。–安哲羅浦洛斯〈觀鳥踟躇〉 2007/10/25szeman.mocasting,com

为什么不读邱妙津

把恨用爱的语言表达出来。她恨她的爱人了,并且用爱与死亡来惩罚她,因为那些是她唯一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这不是一本因爱而写的书,是复杂的怨念。最激烈的爱欲是没有方向感的,如同最绝望的仇恨。她在用她的文字描绘那绝对单向的付出的同时,也是在向人间播种仇恨的种子。她开启的是无尽的索求。这正是她的报复。从我们还小的时候,写第一篇情书,就开始了漫长的爱的欺骗。没有任何文字是我们最真实的情绪表达,全部都是戏仿。“如果没有听过别人谈论爱情,人们不会懂得如何去爱。”我们收集外界的讯息,总结可能的规律,寻找自己的路径,关于爱情,一直都是在模仿、在尝试、在推翻、在重建、在突破、在体会。没有绝对完美的爱情,当然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付出。完全单向,没有任何回收的付出是不可能的。人总在付出的同时就已经获得了和付出同样多的感受,这没有什么特别的,更无可遗憾或抱怨的。“陌生女人的来信”没有,更没有无私的邱妙津。没有什么特别的爱情,但,爱情何必特别?如果曾经绝望过,就能完全理解邱的所为。绝望的原因是无法在未来拥有过去曾经得到的全部感情。于是我们向未来索取,而未来永远无法超越曾经。但是这是真实的吗?我也想过要爱女孩子,因为我想被女孩子爱,我知道我们女性的“接受性”是无比的温暖的软巢,可以变形变色溶入我所有的棱角,但正因为如此,女性也是更懦弱更社会性的,随时保持投降的姿势。这到底是答案还是谜题?没有完全“女性”的女性。假设完全女性的女性碰到完全男性的男性,他们会加速撞击到一起制造一个黑洞。一个呐喊自己是“艺术家”的人和一个呐喊“爱”的人,都是骗子。不管她是想骗别人,还是骗自己。从来看不清自己的,以为哪种“爱”是必须的,以为哪种生活是超脱的的人,从来看不清自己或者别人,在狭小的空间里把自己活活憋死,把可能跳动的生命毁灭干净。我们都是骗子,我们说无私的爱的时候就是想掠夺和拥有。她写着写着肯定笑了,她自己都不信,或者她是偷笑的,她是故意的,她就是恶魔,最终只能回到她自己一手缔造的地狱里。人到底是应该勉强得活着,还是提心吊胆得纯洁着?她死得那么年轻,好可惜。如果她活过那一劫,可能会写出真正的爱意,可能会温暖我们已经坚固的内心。但是现在她给我的是燥热,一种病态的燥热,在读过之后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本毒素很高的书,她在用她最擅长的文字魔咒去占有或毁掉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完成这个魔咒的代价是她自己的生命。她既是最邪恶的人,同时也是最可怜的人,她的确是极致。爱成那个样子,成了自己和别人的负担。为什么那种深爱就必须要死?因为“独占”和“永在性”是不符合人类本性的,甚至都不符合“神”的愿望,人不可能安全得只“信仰”另外一个人,那是不成立的,是飞蛾扑火一样必然走向黑暗和邪恶的角落。对于她来说,如果“满足”,便无法“创作”。因为创造是为了填补“缺憾”。很多人写作是隐蔽得求爱,让某种人想要认识他(她)帮助他(她)进而拥有他(她)。邱的绝爱,与任何其他人关系不大,她的针对性让人害怕,仿佛一旦被她指出,便要死亡。在写作中,她甚至是在利用“她”,完全为了自己的写作。她是我见过的最“自给自足”的作者。她创造自己的“不满足”,再运用那不满足所带来的痛苦刺激自己更紧张得创造,用以维系那一线生机。她把自己的疯狂和盲目隐藏在看似合理的词句中,在撕裂之后不断得缝补。她语无伦次得要与世间的“世俗性”、“功利性”、“占有性”、“自私性”、“侵略性”、“破坏性”、“支配性”划清界限,证明自己的“艺术材质”,但又同时在所有的文字中表现出极强的所有她所唾弃的“世间性”。这种矛盾的讽刺,竟是我看到的她表现出的最“艺术”的特质,完全自我独断,一双眼睛只能看见自己,自我膨胀的同时自我萎缩,彻底的独立。她说艺术家的责任是唤醒人类爱人的能力,但是她要么不知道她错了,要么在骗人。她说她决定自杀不是为了抗议或者惩罚,她要么不知道她错了,要么在骗人。她从来不真的在乎别人是真的怎样想。“以死亡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还有比这句话更荒谬的言论吗。她在攻击世人的“虚伪性”的同时,自己句句“谎言”。她是因为无法对自己“忠诚”才会遇到那么多的“背叛”。人只能在言语的瞬间为言语负责,那就是最大程度的真诚,所有言不由衷的人都应该向她道歉忏悔,而她又必须向所有瞬间的自己道歉忏悔。我可不想说“爱”是什么,这种定义总是会封死自己的活路。我必须要抵抗她。人无法读也不应该读这本书,因为如果你真的理解她同情她,那么就只能在她的谜题漩涡里下坠灭绝。而如果你只觉得她美,觉得作品美,那么你离她很远,没能读到她心里,是种伪阅读。所以只要读这书就是伪阅读,你或者不懂她,或者你必须抵抗她、背叛她、鞭笞她、骂她、抛弃她。扔掉这本书吧。连那最后一种可能也早就被她除抹干净,你无法去拯救,她已经猛烈得离开,留下那么大的裂洞。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来在我最难受的时候,为了抑制疼痛和下滑的速度,我把文学和艺术全部关在门外,劝告自己那些都是某种阶级的游戏,是无聊无稽的,其实是因为它们是消耗“命”的,在这样的时候完全不可能给我安慰。那段时间我每天跑步,长跑五千米,跑得很快,在奋力跑步的过程中我不断得分裂出一个软弱如泥跌倒在地无法前行的自己,我就打她,在脑子里打她,把她打到死。在我脑子里的黑狱中,她蜷缩在地,不断求饶,她说,求求你不要这样对我,我就是难受就是疼,我就是没有力气。但是我不跟她说话,就是一拳一拳把她打死消失为止。直到下次她再从我坚硬的意识里分离出来。我是这样拥抱活的可能性的,我在绝望中也没有停止寻找“活”和“爱”的可能。不像她,她在文学的真空场域内不断得加速下滑,不受任何阻力,也不主动寻找攀爬的支点,自由落体。我不想看这本书,却也看完了。我不希望更多人看这本书,但是人总是没法不好奇想看别人的遗书,借以接近最神秘的死亡。有什么用。我们总会自顾自的燃烧,或快或慢,但即使最慢,也无法收集到自己的灰烬,无法像邱妙津那样撕开自己的骨肉界线,手擎皮囊,在死的瞬间将它点燃。

死也不足为惜。

如果说[蒙马特遗书]之所以会被人关注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本书俨然是一本同志文学 作者邱妙津在写完这本书之后的日子里用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胸口来结束生命 那是一九九五年的巴黎蒙马特 因此[蒙马特遗书]也就成了遗作TO 邱妙津:我实在不理解读这本书的意义何在 这当然不是你的错 错就错在出版社把这些文字出版为书 这么偏激扭曲的文字除了摧毁大家以外还能做什么 很显然你在写书的时候已经不能用正常思维去思考 完完全全的成了一个病态偏激的人 一个台大心理学系毕业的人如果连自己都解救不了自己 你以为小咏可以救得了你吗 你以为兔兔的死真的只是一个导火线吗 还是你真的可以从其他女人那里重生自我 你口口声声想要表达自己是多么的放不下絮 是多么多么的爱她 其实你写这书的时候你已经完全不爱她了 如果她再次回到你身边 你真会让她这辈子都不离开你吗 真的很可笑 你一点也不懂什么是爱情 你把爱情凌驾于精神依托之上 事实上你需要的只是一个soulmate而并非lover 任何一个能够真正了解你的soulmate你都可以让她成为你的爱情 所以你又何必让自己的死身边的人造成如此大的压力呢 你就连死都是在报复絮 只是你没有用表达出来而已 否则你为何不把这些文字烧的一干二净呢连你的情人在你的嘶吼都那么冷漠的说 你一定是为情而死 你活着真是一个悲剧 恐怕絮对于你的死会显得更加的淡然 与之前种种的愧疚现在都灰飞烟灭了吧 我想不出除了死你还能做什么 所以你还是用死这样的方式来减轻你的痛苦吧 喜欢你的人大多都是女同 这更说明了这本书之所以会被关注的原因 没有人会为你的爱情买单 你的另一半又何苦让自己为难 你败给的是你的精神依托 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自己的悲伤扩大 无非怎么转都围绕着女人 情 所以最后你自己把自己杀死了 无论你的眼界还是心胸都窄的要命 一个生命里只有爱情而看不见友情亲情的人哪怕死也得不到同情的你走吧走吧 不要折磨自己折磨他人了 如此这类自杀派真的不适合这个世界 不知你是否认识太宰治 也许他会是你下一个的soulmate 这本书大家千万别看 作为反面教材也不必 就像你书中最后所说的那样 Oubliez-moi du cote de la mer 将我遗忘在海边吧

完美的死亡

从没有一本书的厚度是直接关联作者的神经脆弱程度,这本是。邱妙津从精神崩溃到自我了断,只用了写完这一本不到200页文字的时间。如果这本书一直没有完结,该有多好。我惊吓于她对死亡的理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一个人的信仰全部被抽干,信念全部被毁灭,自尊全部被击碎,他应不应该就此了断?或者说,值不值得?没有答案。在我看来,自杀这件事就好像走夜路时总感觉到的身后黑影,你总觉得它在那里,总觉得它下一秒钟会吞没你,但当你回过头去,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但邱妙津并未做那个战战兢兢的回头动作。在生命的最后,她认为她的死,是为了成为一个更有尊严的完美的人。但是,完美并不存在,完美的人并不存在,完美的爱情并不存在,完美的分手也并不存在。她认为与絮曾经拥有过完美,所以当完美变成了不完美,她只能用整个个体的摧毁来斩断与絮的联系,至少留下最后一个完美——死亡。我只是单纯且愚蠢地在想,如果当时她回了那个头,她现在,或许头发已留长,像个40多岁的妇人了吧。

很巧有些很熟悉的东西

注:给还行不是还行的意思,是没有评价的意思。(貌似只能五选一才能发评论)在冯平山突然想把这本书看一看。很顺利的找到了。一开始觉得比较枯燥的一本书,年纪大了对一上来就那么排山倒海的感情有排斥反应;受不了“兔兔”这种叠字;而且很困惑:因为这种对兔子的低幼叫法而觉得她像一个我认识的香港人,继而导致整个文章在很巴黎,很台北,很东京的基础上很诡异的很港。看的时候死也想不清楚这个香港人是谁,书里每一个“我”字都催得我脑海里的这港女的单薄身影出现、随即又消失在蒙马特清晨的薄雾里。刚才收到豆油HOCC要搞荒岛演唱会,我顿时就跟被雷劈了似的明白了——我脑海里的香港人是HOCC。当然顺着雷的启蒙作用我体会到她又不完全是HOCC,而是HOCC和ET的合体。1、ET的FB日志简直跟她的文章是双生儿,那种赤诚到淌血的激情,还有那高尚的遣词造句。2、去巴黎的时候住在蒙马特(蒙马特猛犸象蒙马特猛犸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对那一片的调调有感性的认识。3、里面出现了我喜欢的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纪德的散文和太宰治的小说4、有半夜埋死蜗牛的经历,看她写半夜翻墙埋兔子。她写的很喜人,当然不是有喜感的那种喜人。主要因为有上面四点顺利的看进去了。比较喜欢里面东京风味治愈系的部分,很感动,像能走在巷子里、坐在寿司店里一样。好吧,我世俗死了。再就是Laurance相关的部分,感觉超出了自身性取向的局限,很难得。对“我的人生是由不忠走向忠誠,她的人生是由忠誠走向不忠”所展示的逆生变化颇有感触。其他的看得难受,很担心歇斯底里会传染。不敢看完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留出时间看《民法61讲》。可能还有就是觉得她爱的太明白了,如果仔仔细细从头到尾读了领会了,以后就难有那种迷迷糊糊的可爱感情了。有些该80岁明白的事情,20岁的时候书里提前告诉了,是件很着恼的事。

好吧我也来借你的苦痛遣一下我的悲怀

“小咏,我日日夜夜止不住地悲伤,不是为了世间的错误,不是为了身体的残败病痛,而是为了心灵的脆弱性及它所承受的伤害,我悲伤它承受了那么多的伤害,我疼惜自己能给予别人,给予世界那么多,却没法使自己活的好过一点。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这本书对我的意义,可能绝大部分都凝聚在这一段话上。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陷在有生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课业一塌糊涂(数学三十多分,满分一百二),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听不懂人话头痛欲死,被灵魂伴侣否定和抛弃,成绩一路下滑,前途渺茫,痛哭只有躲进厕所隔间。那个时候我的表达能力太弱,才希望借别人之口,喊出我自己的苦痛,想要彻底离开的挣扎。就好像喜欢看人被当街凌迟,揣摩如果自己也有那么一天情形如何。我从来不以为生的价值大于死的,因此也并不为你的选择惋惜。我只悲痛你尚未领受足够的欢乐,就匆匆离去。我觉得如果人生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希望你曾经狂喜,曾经饱足,然后就算是暴毙街头,也无所谓了。如今我似乎已经从那个阴影以及之后的好几次阴影之中走出,我又认识了那么多美好的人,经历了那么多神奇的事件。但我也不以为活下去一定是更好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看待你。今天翻到那个时候写的旧文,发现原来头痛与自杀倾向,在那个时候也已经有十年历史了,那么到现在也就是十五年了啊。虽然那个时候做作又矫情,可是竟然硬着头皮看下来,湿了眼眶,觉得自己或许还是值得拯救的……虽然结尾看得我又吐了一次……虽然家底那么薄,可是总算也扒拉出来一盆冷饭,姑且贴在下边儿,当做揽镜自照。——————————————————和尼采一样,我总是与过去的自我决裂。成长是一个如此艰难的过程,人们由于某种本能愿意留下一些痕迹,我亦如此。昔日的文字,虽是过去自我的残骸,稚拙不堪令人脸红,却也有小小惊喜,以及与今日做对照之作用。所以明知暂居此皮囊的这个自我将被抛弃和鄙视,我仍愿写下这篇小文,记录我今日的粗浅和鄙陋。写作最大的窘境是,为某些氛围和句式激动过手舞足蹈过,当终于有机会坐在计算机前的一刻,灵感已变为镜花水月不可再描摹了。即兴而发的东西,事后回望倒常有惊喜。最大的失败是第一篇小说,某个想要再现刻骨的心境又妄图凭空拉出一个救星的小说。因为太贴近灵魂,太多感触、太多苦水,想要把给我一生带来严重影响的惨淡的三年全面总结一下,并且还是放在虚构的故事中,这个挑战未免太大。写得极为辛苦,断断续续手写了将近五千字,再录入电子稿。数度修改,反复请人提意见,来回跑老师办公室——每个写作者都会经历类似的事情,不值一提。我顺便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毫无准备的重创,某个曾以为此刻相同终生相伴的灵魂,大约终于从这小说中发觉了我的拙劣愚笨,做出了让我在想象中都不敢面对的决定。并且解释说“当初我以为你既成熟又独立,现在发现不是,很失望”,以及“我以为你是和我一样强势的人,可惜不是……”我以为人生无非体验,无论好的还是坏的,追求它的高浓度,不喜平淡。某种决裂的确令我后来一段时间每次回想他的第一句话来都突然窒息,心脏冻结,天旋地转,并且连个哭泣的空间都没有。似乎很多人都曾经在路刚开始不久的时候确信(并非只是希望),某个人会相伴走到最后。然而生活的复杂性不得不一再打我们耳光,直到我们承认错误。那时的我的确是弱的,比我自知的还要弱。生活在虚妄的期待中——可惜此刻我都忘记了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了,由此更显出今日记录之意义。总之,以前给我巨大收获的精神事件无不是以某中奇迹或者惊喜的形式出现的,而18岁这一年——果然成年之后就有变化了——它是以毁灭式的打击的形式出现的。现在的感悟是,如果不及时把长错位置的心头肉毫不犹豫地割掉,就只能在受难地徘徊不前。并且,我们自以为所有的事情都为我们而存在,其实不然。树荫给我的快乐与我何干,不过是大树和阳光的嬉戏,偶尔惠及我的心灵。如果不是做好了随时丢失的准备,怎么能够好好享受?同时我认为,能够真正领会并做到上一句话的精神的人,无不失去过最珍贵的东西。那种切肤之痛和新生,绝不是看几吨小说能替代的。我们必须有所经验,才能及时发觉某些观点的分量,甚至他的背景,畸形的原因。我想要感谢那一个人,他给我的强烈触动,使我成长和转化,使我更深刻更直观地认识自己,使我的人格更加趋于圆满。虽然,他的冷静和果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本的少投入。但如果对这一事实有所怨恨,就仍然是自囚于内心暴力的犯人,我只感恩。必须提及另外一个人,被我多次在信中称为生命中第一个奇迹的人。刺鸟是我对他的称呼,他本人并不知晓。其实是对自己的某种心态的描述:“但是,当我们把荆棘放入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了解的,但是我们依然要,依然要把荆棘放入胸膛。”这个人的影响——尽管我曾费尽唇舌进行描述——一句话概括足矣:“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我曾于失眠的夜里千百次地回想仅仅两次的会面的每个细节,揣测他成长的足迹,把过往的信件当作性格拼图碎片,试图拼凑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一个名字也一直是让我从无边的身体不适造成的消极怠惰状态中跳起的力量。我快马加鞭地追赶,心里明白,一个天赋与努力俱佳的人的十年是不可能被追上的,结果却使神经衰弱加重了。神经衰弱与头痛是什么关系?或许十年前就开始不时来拜访我的头痛,正是神经衰弱的前兆。换言之,以我的体质与性情,神经衰弱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相信它将是伴随一生的影子,肉体上的倒刺,将来必死于相关疾病。巴尔扎克死于饮用咖啡过量导致的心脏病,但巴尔扎克可能不喝咖啡、放弃写作么?不可能。所以这种死亡是“非如此不可的”,(Milan Kundra)我未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持有哪种人生观,如同骨骼一样的某些性情是不可能被重塑的,所以我的死法也是非如此不可的。虽然,高一的漫长岁月里,每日勉强的4个小时的床上睡眠,白天的昏沉,稍一动脑就头痛如绞,甚至因为无法反应过来而难以与人进行一般的对话,学业上和自我认知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经验本身却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如果不能从我们经历的一切事物中获得培养,就只有变得更坏。如果不是高一耽误了物理的学习,或许我今天就会是一名过晚发现自己能力有限的痛苦的理科生了。随着生命的展开,隐隐地越来越清楚自己大致的方向,就不能不庆幸当初情况不十分明了时的选择。虽然我的心路看似总是漫长崎岖,却也逼出了一些非凡的本领呢。感谢那些被头痛惊醒的夜晚,终于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一再被生命枯干的预感逼迫着,我不会一再努力梳理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生命的目标,活着的动力;在疏于自省时把我从悬崖边推进深渊,使我明白必须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地练习飞翔。最倒霉的一次是身边没有去痛片的时候,从3点等到天亮,北方的2月穿单层连衣裙在走廊里徘徊,被头痛压迫得没法思考,在脑中反复模拟颅压过高引起脑浆迸裂的场面。以及,第二天老师发现时的反映,她准会说:“这孩子,活着不让人省心,死了还死得这么难看让我费神打扫!”突然发觉,今日占据我生活的,似乎十年前就已有所显现。十年前不但开始头痛,还问过这么一个至今仍被时时提起的问题:“孤独和寂寞有什么区别?”一个小宇宙气场与我迥异的朋友,对这俩词的理解竟然跟我完全对调。孤独形容客观状态,寂寞形容心态;到她那里,说有时偏头看侧前方的我,“心中静的寂寞”,显然是指客观状态。我现在已经不再热衷周国平的那一套爱与寂寞的说法,某些东西一旦于你而言成了常识,再看别人反复的宣扬就觉面目可憎了。我时常疑惑,一个哲学博士的见解竟是如此粗浅?寂寞是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才有的体验,老虎和狮子们只孤独而已。这既是事实,又是有趣的隐喻。每个人都在遭受痛苦;每个人都有难以排遣的寂寞;每个人,包括扫地的,都觉得自己被低估了。我最近总说,如果觉得命运给的太少,多半是因为被剥夺得还不够。可惜我们总是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终于不再大声宣告我的痛楚、无助、和窘迫,这是一个进步,虽然只是换成了另一个自我对这个主体的恣意嘲笑和鄙视。我曾激动得手舞足蹈,发明了一套讨论永生之不可能、不可以实现的理论。其中心内容是,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为了顺应变化这一根本准则,大自然必须不断产生新的组合。在这个理论中,生命与非生命体并不是划分标准,并且都是变化的,只是生命被单独提出来讨论而已。生命显然不是各种组合的最基本组成元素,所以势必要产生和消亡。而基本粒子通过这么多年的、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探索,被证明是无限可分的,所以我们根本永远甭想知道最最根本的,在这个理论中不灭的那一级别的元素,它究竟是什么。或许心怀这种认为人无法认识到终极的思想去努力生活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不过我可不缺少这种勇气。我也曾经半夜惊醒,为政治书里对宗教下的狭隘概念和武断评价忿忿不平、辗转反侧大半夜,还连发好几条短信给政治班主任倾诉苦恼。其实我也知道,编政治书的人对宗教的了解,如同我初中班主任对于网络的了解。我至今十分乐于回想她对网络下的结论,在她那里,上网=聊天=没好事,“……你一个啥能耐没有的小破初中生,人家凭啥和你聊?!人家还不就是为了把你拐卖到大山沟里卖钱,男生给人家当儿子,女生给人家当媳妇?……”我还曾经沉迷于对死亡的思考,连续几个月。爱看恐怖片并试图总结出有用的启示。死并非是一件一定要被迫发生的事,我们的确可以选择去死,当自己觉得非如此不可的时候。不过人的勇气总是会再生的,我热爱以毒攻毒的招数,所以最终还是觉得,虽然有无数去死的理由,可是还是不妨活着一直活下去直到没法活,看看究竟还会有什么更坏的事情发生更加充分的自杀理由出现。顺便说一句,我第一次持续一段时间的想要自杀的想法也发生在十年之前。我开始能够理解,那些与说理和提升精神境界无关的文学作品。比如意识流,比如洛丽塔,后者开启了某一道神秘的门。同时,灵异事件仍然伴随我,比如说某些有预兆的梦,比如说跟不止一个人有着惊人的先天的默契。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有机会亲眼见到更多科学一时半会儿还解释不了的真实存在的事实。再顺便提一下,我关注灵异事件或者说鬼故事也是在十年之前开始的呢。我的前任语文老师说我有灵性,本文提到的第一个人曾经形容我“很可爱,很聪明,肯思考,饱经忧患,有成大器的潜质”,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个对我比较准确的评价。不过我也在作文里写:“有无数次想写信给老师,向他表明,所谓的我的灵性,并不是所谓的文学灵性,而是广义的对生命和自我的一种关注和探究,期待变得深刻;对于真理和宽广的渴求和长期习惯性的坚持,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这话有个概括性作用,既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和方向。我就是热爱思考,热爱深刻以至于过分认真,过分认真以至于一再被伤害,过分认真以至于严重缺少安全感,过分期待以至于一再失望。那又如何,我只是从一次次跌倒中爬起并变得更轻盈。我希望长期的思索能建立起健康的、不受世俗偏见和条框荼毒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即使会有扭曲也能认清黑白、不被任何不义打败的强大精神世界,完整圆融的人格。我热爱哲学、科幻小说、音乐、跑步、游泳、大自然、夜深人静的思考时刻、与友人的神交的默契,总之一切真、善、自由和美的事物。我是个不可知论者,但不妨碍对这个世界有广义的爱。我认为为了全人类,我们就是不应该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在马路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为了全人类,我们就是不应该浪费资源。我认为花几千美元吃正宗鱼子酱并且吃干净的人比经常剩饭的人靠谱得多。某一个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家伙在自己的第一篇长篇或者说中篇总之是他写的最长的科幻小说的后记里头写道:“北大中文系没什么好,但唯一一点好,在众多巨人脚下,你会明白,任何野心与抱负都意味着恐怕是毕生的付出,因为你需要走出的不只是巨人的阴影,还有自己的。”嘿嘿,或许我的确还年轻,反正我是不怕的。反正某一种热爱追逐探索的天性已经深深扎根,既然荆棘已经插在胸膛,就只能放声歌唱了。同时,这歌声能否被听见甚至理解甚至共鸣,都不是我应该考虑或奢求的了。我同意余杰的说法,我们能做的惟有扛住闸门而已,至于孩子们愿不愿意跑出去,已经没我们的事儿啦。我。我?我,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了解,我今日的不悔的坚持和对她的期待,永远也不要做一个放弃了灵魂,放弃原则,为了某个卑微的目的活者的人。表达自己,尤其是试图概括,无疑是最困难的。但是我尝试了,为了给未来参照。希望未来可以傲视这一篇文章,笑言我没有辜负期待。写在18岁,我的,痛楚与希冀,无悔和坚持,美梦和热望,欢笑和泪光。我的青春和生命。

Je vous souhaite bonheur et santé

只是想记下这本书结尾的这首诗:je vous souhaite bonheur et santé mais je ne puis accomplir votre voyage je suis un visiteur tout ce que je touche me fait réellement souffrir et puis ne m'appartient pas toujours il se trouve quelqu'un pour dire: c'est à moi moi je n'ai rien moi avais-je dit un jour avec orgueil à présent je sais que rien signifie rien que l'on n'a même pas un nom et qu'il faut en emprunter un, parfois vous pouvez me donner un lieu a regarder oubliez-moi du côté de la mer je vous souhaite bonheur et santé ----Theo Angelopoulos <le pas suspendu de la cigogne>我祝您幸福安康但我无法完成您的旅程我只是个过客我感受到的一切真令我痛苦而我身不由己总是有人可以说:这是我的我,没有什么是我的是否某天我能骄傲地说现在我明白 没有就是没有我们都没有名字必须去借一个,有时您给我一个地方可以眺望将我遗忘在海边吧我祝您幸福安康----西奥·安哲罗普洛斯《鹳鸟踟蹰》

伤感

所有les的感情都有邱妙津如此深度么C'est pas lui !不是他,当久别重逢的2个人,发现彼此从对方眼睛里读不出什么的 要知道此刻我是边听雅尼边听蒙马特遗书,好像在看魔鬼的自白,充满了破坏权威和反对严肃的一切灵巧,这魔鬼的微笑,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嘲笑这一出痛苦的爱与火,

一個瘋狂的愛情故事, 一個偏執狂的獨白

著名的"拉子"文學. 我們口中說"拉子", 也是從她的文字而來. 不少人抱著看八掛雜誌的心態看這本書, 想知道作者邱妙津為甚麼尋死. 書中的文字很艱澀, 像一個已然瘋狂的人寫的自白, 很難看懂但其震撼性令我邊看邊想"快點完吧". 讀完後再也不敢打開這本書一次.Zoe 與絮的故事. 裂縫出現於Zoe 赴法留學之後. 絮在台灣開始進公司工作, 面對的是現實的生活. Zoe 剛到法國, 孤獨寂寞, 漸漸變得竭斯底理. 她常問絮"你為甚麼如此吝嗇來法國看我" 而絮卻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默默等著Zoe 回台. 絮去了法國2次, 一次到Clichy 跟Zoe 渡過一斷虛擬但失敗的婚姻生活, 一次到巴黎打算挽回吊在懸崖的關係. 結果Zoe 先後兩次把絮推開. 而最後絮厭倦了Zoe的陰晴不定, 她說, 自己不是能給她幸福的人. 她外遇, 而Zoe 發飆. 她先後企圖自殺失敗, 本是想再活下去的, 給絮寫了30個信封, 要給她寄30封信. 我們能在信中窺見她的越見瘋狂. 17書後她就沒有再給絮寫信, 而是寫給自己的, 時而請自己活下去, 時而訴說自己的消沉的哀號的遺書. 她要死, 並不是因為絮不愛她了, 而是她不懂如何去愛自己了. Zoe(很多書評乾脆的寫作者的名字邱妙津) 是那種我最討厭的人類, 極端自我中心的偏執狂. 不懂自己身處的幸福, 不懂得別人對她的愛對她的忍耐. 喜歡時說自己對對方愛得天崩地裂, 不喜歡時說對方對自己有恨. 都是自己說的. 喜歡最後兩書的內容. 一是Zoe 剛到法國時身在台灣的絮給她寄的信, 一是兩人感情出現裂縫後絮跑去法國前給她寄的信--Zoe 一封都沒有回覆的. 朋友認為全都是假的, 我卻不以為然. 最後的一封信絮寫著"我知道我終於要失去Zoe" 邱妙津自己寫到, "生者何哀". 邱妙津自殺身故快11年, 絮背著"殺人兇手"的罪名11年. 啊這情何以堪. 想知道絮的生活. 對比起邱妙津本身的生命, 我對絮的生活更感興趣. 曾跟邱妙津, 邱妙津的前度情人和情人(想必是絮) 同屋的學妹也沒有提過她半句. 10年來她會不能安睡嗎? 她會後悔在Zoe 把她推開之後退開嗎?

以此为戒,勿失勿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在想邱妙津的死是源于她对爱情的幻灭,还是对残酷现实世界的不融合?死是解脱,是她矛盾的爱情观与现实世界渴求融合而产生排异反应的产物。读她的文章你会为这狭隘的爱情中的哲学表述惊叹,她不断用近似理性的视角刨析着爱情的本质,但文艺的感性不断扰乱着她生命的节奏,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蒙马特遗书>。悲哀的是一部真正的遗书,可喜的是我们读到了一部真实的教材,一部论述"爱是如何将生命热情消失殆尽"的教科书。以此为戒,勿失勿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爱与生命

“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是领悟到有一件事是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有一个人是自己真正要去爱的。”(《蒙马特遗书》)第一件事不容易,第二件事不可能。真理尚且无限接近,何况寄托于他者之真爱。否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离散,那么多不安的灵魂?尘世真爱,不过是特定情境下的随遇而安。除非内求真爱当无可能。——熊培云 “她的生命由於长期爱著一个不当的人,实已造成灵魂一部分无可救药的残废与病态。"“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世界并没有错,只是我受伤害了,我能真的消化我所受的伤害吗?如果我消化不了,那伤害就会一直伤害我的生命。我的悲伤和我所受的伤害可以发泄出来,可以被安慰吗?在我的核心里真的可以谅解生命而变得更坚强起来吗?”“每一个人都只能也必然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而且,那负责是独自在自己内心进行而无关乎他人的,这是我这次明白的。我要很释然地说:“从头到尾,我确实为我之于你的爱付出了完完整整的代价,之于我背弃他人选择爱你的犯罪负起了真正的责任。”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孤独。“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理查德.耶茨说。而有一些人是天才,可是却更为孤独。也许,越是注重心灵、内心丰富有才华的人,越是渴望一份认同,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遇到合适的对象,那种想要投射心底一切热情的欲望是很强烈的。这种孤独不是找几个人陪陪玩玩就能解脱的,而是深入骨髓的孤独。但是悲剧常常在于,对方不一定会如此,对方可能也就某一个点和你像而已,而悲剧在于常常以为得到了这个点就觉得自己得到了全世界,投入很多的热情,其实对方甚至觉得配不上你或者最终有压力就逃走。纯度太高的事物都太危险。“一位朋友在偶然间告诉我,人生是由一大堆偶然性组成的,如果我相信有什 么必然性,那只是我的幻觉,如果我还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什麽必然的价值与意 义,那麽,我就大缺少现代性而倾向古典了。我仍然相信著必然性,但我也经常 被瓦解的必然性击溃,击溃得一次比一次更彻底,更片甲不存,不是吗?”也许,你我只是,萍水相逢,碰巧相遇。David L. Goodstein的State of Matter中写道:"Ludwig Boltzmann, who spend much of his life studying statistical mechanics,died in 1906, by his own hand. Pual Ehrenfest, carrying on the work, died similarly in 1933.Now it is our turn to study statistical mechanics..."只是这究竟应该不应该成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呢。梵高说,“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谁要是为自己选择贫穷,并且安于贫穷,认为这是一宗了不起的财宝,他就会经常清晰地听见他的良心的声音;谁要是听到并且服从这个声音的话(这是上帝的最好的赏赐),他终会在其中找到一个朋友,永远不会孤独。”梵高还说,“当人们心情忧郁的时候,到光溜溜的海滩上去散散步,去看看有着长长白条波浪的灰绿色的海,该是多么好啊!但是如果人们感到需要感受某种宏大的,某种无限的,某种使人感知到上帝的东西,那么他不需要到远的地方去找它。”如果邱妙津活不下,她也许会在40岁看开吧。因为,活着可以做好多事,一个人的痛苦若干年后一定会变得渺小而不值一视。因为活着阿,还可以拍电影、画画,用艺术来将心头的许多东西升华,也许有一天终将会成为一个很平和和光明的人呢。的确,生活很现实,总会趋于白开似的平淡。越来越相信,人生本来就只是种种体验的堆砌,也许来不得什么内涵与意义。这本书于我,是灵魂的一面镜子,是一个提醒,是一种警告,是一种宽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全身心的爱一个人,以他(她)为理想,对自己承诺,甚至想为他(她)生孩子,这样的爱,无论你说她自私也好,傻也好,我都深知这之中的脆弱与温柔。这样的一个人,这样和我相似的一个人,让我发自内心怜惜,想要维护他。是阿,这样的偏执,这样的,怎么让人不心疼呢。


 蒙馬特遺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