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最新修订精装纪念典藏版!

出版日期:2014-11-1
ISBN:9787214133415
作者:林语堂
页数:800页

作者简介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也是林语堂先生最富盛名的恢弘巨著。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系统讲述了曾、姚、牛三大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恨纠葛,全景再现了现代中国50年来的生活画卷,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

书籍目录

著者序
关于《京华烟云》
人物表
上卷 道家女儿 001
/第一章/ 后花园富翁埋珠宝 北京城百姓避兵灾 002
/第二章/ 遇乱兵骨肉失散 贴告白沿路寻人 017
/第三章/ 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绝处逢生 030
/第四章/ 沐恩光木兰入私塾 探亲戚曼妮交新朋 048
/第五章/ 母溺爱长子成顽劣 父贤达淑女富才情 068
/第六章/ 长舌妇恃恩行无状 贫家女倾慕富家郎 077
/第七章/ 平亚染疾良医束手 曼妮探病曾府栖身 089
/第八章/ 病榻前情深肠空断 绝望中徒祈幻成真 111
/第九章/ 拜天地孤独不成偶 入洞房凄凉又辛酸 124
/第十章/ 马祖婆呼风唤雨 牛大人作势装腔 140
/第十一章/ 训纨绔姚思安教子 食粘粽曾平亚丧生 149
/第十二章/ 北京城人间福地 富贵家神仙生活 158
/第十三章/ 乐郊游喜姚孔相遇 谈教育倡男女求学 168
/第十四章/ 为饯行曼妮设宴 苦离别银屏伤怀 187
/第十五章/ 沐书香寒门出才俊 别美婢纨绔痛出洋 204
/第十六章/ 遇风雨富商庇寒士 开蟹宴姚府庆中秋 215
/第十七章/ 听命运木兰订婚 逃圈套银屏出走 236
/第十八章/ 离香港迪人回北京 隐陋巷银屏迎故主 246
/第十九章/ 公子哥儿话时尚 莫愁妹子展辩才 257
/第二十章/ 终身有托莫愁订婚 亲子被夺银屏自缢 270
/第二十一章/ 木兰出嫁妆奁堆珠宝 素云吃醋唇舌逞毒锋 294
中卷 庭园悲剧 317
/第二十二章/ 施干才姚木兰管家主事 遭恶报牛财神治罪抄家 318
/第二十三章/ 牛家失势捉襟见肘 曾府燕居适性娱情 333
/第二十四章/ 迪人向善华妓从商 木兰生子暗香遇救 351
/第二十五章/ 遭子丧富商购王府 慕兄势劣妇交娼优 361
/第二十六章/ 迁新邸姚家开盛宴 试对联才女夺魁元 376
/第二十七章/ 红玉阿非纯情挚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401
/第二十八章/ 娼妓做夫人煞有介事 劣妇追时尚得意忘形 413
/第二十九章/ 赏奇士莫愁嫁立夫 怀骨肉陈妈寻爱子 428
/第三十章/ 贪利追欢素云甘堕落 因情应势木兰议从商 441
/第三十一章/ 老多病遗臣却聘归隐 少年游才俊临水登山 456
/第三十二章/ 北京城新学旧派人文荟萃 静宜园淑媛硕彦头角峥嵘476
/第三十三章/ 论中西辜老发奇论 悟签文玉女溺荷池 494
/第三十四章/ 利欲熏心王府探宝 职责已尽四海云游 520
下卷 秋季歌声 537
/第三十五章/ 堕落无耻素云遭休弃 钻营有术怀瑜又高升 538
/第三十六章/ 挥笔为文孔立夫结怨 爱国游行青少年遭殃 561
/第三十七章/ 姚木兰痛悼爱女 孔立夫横遭拘囚 583
/第三十八章/ 审案件法官发迂论 入虎穴木兰救立夫 600
/第三十九章/ 素云伴舞银屏得祭 姚老归来木兰南迁 623
/第四十章/ 老实人偏拈花惹草 贤父女知釜底抽薪 649
/第四十一章/ 疯狂掠夺日本走私 病榻缠绵木兰探父 675
/第四十二章/ 制毒牟利牛素云被捕 伤时忧国姚思安遗言 690
/第四十三章/ 报国洗前愆香消玉殒 除奸生差误李代桃僵 707
/第四十四章/ 日寇屠杀曼妮自缢 京华沦陷经亚南逃 728
/第四十五章/ 追随政府携稚小木兰入蜀 全民抗战汇洪流国力西迁 742

内容概要

林语堂 1895-1976
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京华烟云:最新修订精装纪念典藏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中国最好的小说都是家族式小说,而《京华烟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围绕着曾、姚、牛三个家族以及其中男男女女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从清末民初、军阀割据到中日战争期间,新旧制度交替、外来文化侵入时期,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时代儿女的起起伏伏。似乎只有家族兴衰的故事才更具中国特色,格外心有戚戚,也更荡气回肠。这段故事有聚首、有别离、有悲、有喜,虽然只是京华一瞬,却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展现纸端。毫无疑义林语堂先生在这本书中是想重现那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由拳祸之乱以降,是中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将木兰与莫愁的故事放在其间,虽要讲述他们的故事,却无时无刻不伴随着那些历史,木兰由于拳乱而走失,曾家由于清覆而起伏,立夫由于执言而系狱,阿满因为军阀而丧生,素云因为爱国而牺牲,及至中日战争爆发,这些家族中的每个成员终于融入到中国大地上,与千千万万誓死抗战的战士、举家迁徙的人民走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我们与木兰一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体验,历史也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是林语堂先生写作这本书最想向全世界所表达的吧,中国人民是勇敢善良坚强而绝不会屈服的民族,就如那首军歌所唱: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作者同时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美的世界,虽然以拳乱开始,却不失从容,人们自有其生存之道,道家则更是顺天应命的。而人们生存于其间的老北京之美自成一统,四时景色皆迷人,生活于此的人们安闲舒适,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古代中国,人们泰然自若地生活其间,这个世界中没有嫉妒与猜忌,只有稳定的阶级,这个世界较少痛苦,更多忍让,作者笔下的老北京似乎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似北京又非北京,那也许是中华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万古如一瞬,用自己的自信与魅力去征服一个个征服者。另一个为人着迷之处则是林语堂先生为我们塑造的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书中巧妙借用了《红楼梦》中人物却又大胆打破陈规重新杂糅,如莫愁如宝钗之稳重,红玉似黛玉之敏感,桂姐如凤姐之能干,珊瑚似李纨般静水无澜,阿非如宝玉般多情不一而足,其他立夫之才气纵横,孙亚之开朗,姚老先生之智慧都是极其吸引人的,甚至是一干配角,也都令人过目不忘。这张作者编织的家族人际关系大网中,最复杂最难形容的当属木兰,我想木兰绝对称得上是文学史上最令人着迷的女性之一,她见识广博、出身高贵,却不骄纵平易近人,她时有奇思妙想,实际上引领了身边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的命运。一生经历过数次跌宕而从容化解,最终她从找到自我到丧失自我,体验了真正的生活与激情, 林语堂先生在写给郁达夫先生的信中说: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作者是想创造出一个他最喜爱的人物角色,其中要有湘云的爽利,又要有陈芸的雅素,还要不拘小节之奇思妙想,而全无一般人物的缺点,难怪作者本人也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而在这一切背后,作者似乎也为我们阐述了隐含于天地之间的“道”之含义,天道循环,自有其深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顺应,并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内心的修为与自持,不论外物或喜或悲,我们能修炼的始终是内心的心性与德行,克制与隐忍,以获取内心的宁静。只有这样才能持盈保泰,拥有福气,木兰与立夫的感情也是如此,就如2005版电视剧《京华烟云》中,将木兰莫愁立夫营造成一场闹哄哄的三角恋一般,或许现代人难于理解木兰的选择,但是木兰却顺应天道与命运,将爱深埋在心底,度过了平稳适意也坦然的一生。道家的精神真可算得上中华民族最美好的礼物,也许一切总有尽头,但是道家的思想必是于危急中拯救世道与人心的珍贵遗产。合上书籍的最后一页,激动的心境稍显平静,继之而来的是一点苍凉,在时间永恒奔流的大河中,作者为我们撷取的只是一朵美丽的浪花,人如一瞬之烟云,万古永固的却是京华,以及那些无知无识的甲骨玉器、断壁残桓、无字碑文。ps:本书译文是最常见的张振玉版且经过全新修订很多地方做出了改动润色,与郁飞译文的差别非常明显,郁飞先生不拘小节语意流畅确是名家风范,而张振玉先生的版本各章节附上章回标题更添古意,与书籍相得益彰,却在某些细节方面失之流畅,但是两个版本均算得上品,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     京华烟云——嘈嘈切切错杂谈我喜欢故事的下半部,很让人激动。代表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特别是学生们一二九运动时。(姚木兰的女儿在一二九运动中被军阀的机枪扫中,不幸牺牲。)这部书记录了从义和团进京、姚木兰家离开京都逃难到逃难途中小木兰的马车在拥挤中被挤散,从小木兰在人贩子那里遇到暗香,到木兰被曾家人搭救(曾文伯认识姚木兰的父亲,知道木兰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认识甲骨文的小女孩——当时甲骨文研究还在雏形中,姚曾是比较早意识萌化的人群。);从小木兰在曾家居住,和曾家大儿子的预定媳妇曼妮结为金兰姐妹,到木兰找到的消息被姚家人知道,并赶来带回了木兰;从木兰遇到孔立夫,孔立夫入场,孔立夫和姚家姐妹木兰、莫愁的相识、相知,特别是木兰和孔立夫爬泰山途中聊天的惺惺相惜,以及穿插的木兰哥哥迪人和姚家富有南方气息很给力很有霸相的丫鬟锦儿之间的感情以及两人和家里(主要是迪人母亲)的抗争,到曼妮嫁给曾家大儿子平亚,平亚重病亢奋中多食粽子死去,曾家二儿子娶牛鬼蛇神的女儿素云,木兰嫁给曾家三儿子孙亚。前半部基本是这样的内容,在历史的长河描写中穿插大家族的生活,或者说在大家族生活中讲述历史的演变更为合适。里面讲到的曾家代表着清王朝遗老势力,曾文伯最初也是排斥短发、西药、学堂不像学堂,教一些物理化学之类的,最后西药让自己的病变得舒服了些后,自己也慢慢开脱出来,渐渐适应当时的社会。姚木兰的父亲是个商人,研究甲骨文,为人喜欢老庄,生活里奉行的也是老庄的学问,年轻时风流倜傥,也干过吃喝嫖赌的风流史,结婚后忽然就改性了似的(当然这也是剧情发展需要,人物性格所固定化的人生轨迹,也是对社会的一种适应)。姚木兰的父亲是个很开化的人,不仅接受西方的东西,没有让孩子裹脚,在后期还苦行僧似的离开家人,独自去深山老林、寺庙里生活过。很“甄士隐”的一个人物。木兰,圈内流行一句话是“要做就做姚木兰”,“要娶就娶姚木兰”,我寻思着为什么大家想做姚木兰呢,姚木兰适合什么样的人呢,假如孔立夫和姚木兰结合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反复想木兰和孔立夫的结合,孔立夫和莫愁的结合,两种结合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哪一个是适合彼此呢。我想这也是林语堂先生在写作中思考的吧。在我的认识里,我觉得姚思安身上有林语堂的影子,或者说姚思安是理想化的林语堂,林先生一生也在抗争一些东西,摆脱一些东西,适应一些东西,姚先生所生活的时代也是林先生生活的时代,庄周晓梦的感觉。木兰和莫愁是林语堂理想化的女儿,他对木兰、莫愁的婚姻设计也是对自己女儿的一种希冀(当然希冀往往与现实是有些出入的,她女儿林如斯的婚姻是自由婚姻,并不美满。林先生也很伤心)。在上半部介绍姚、曾、牛家的时候确实是有《红楼梦》的影子,几大家族的荣辱史,不过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受的局限性不同。不过,林先生的文字确实很棒,译文也很棒,在上半部里,文字都很有画面感,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血肉肉的真实感觉,让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喜欢。里面对婚姻的金木水火土理解很让人动心。下半部是激动人心的,是中国的抗战史,外国势力介入,军阀的动荡不定,到党派合作,到日寇进犯,特别是木兰女儿一二九运动中被军阀机枪扫射,美丽的处女寡妇曼妮躲到深山乡村里,遇到日寇,上吊自杀,尸体还被日寇欺侮,木兰的儿子进战场做无线电专线员,莫愁的儿子入军队,曾家故事里的故事的家丁陈三入军队,矛盾由上一部的要不要离开京都回到乡下,转入下一部里的要不要进入军队,抑或是苟且偷安,在战火中求得一丝安宁的家族讨论中。话题转到木兰身上。木兰有两处让人惊艳。姑且不谈她淡薄品性,一直努力从富家女蜕变成向往乡村生活、简单生活的乡村女人,以及她妙想家的本性(我猜木兰是射手座,你觉得呢?),单是她进入军阀头目那里以自己的口才和胆量,智中救得孔立夫(那场景真的让人惊艳),以及她在遇到丈夫情感欲出轨,和姚父两人合作处理自己婚姻危机,并且最后竟然和丈夫的“情人”成为朋友,双双出现在丈夫跟前(当然这都是木兰姚父预定好的故事情节)。你可以想象姚木兰丈夫看到自己妻子向自己介绍自己的情人的时候的感觉吗?这是一个女人的聪明之处,而这种聪明不是林黛玉式的聪明,也不是薛宝钗式的聪明,也不是王熙凤式的聪明——这是姚木兰式的聪明。而这种聪明是很少女人有的,或许这也是我没有的。或者说是男生都没有的的聪明和气量,这是我佩服的地方。如果你是男生,你会娶聪明达观,能和你谈诗歌谈人生谈历史,能给你带来好多生活妙趣,的姚木兰,还是温存善良,会处事,能计算家庭开支,把你的日常生活照顾得妥妥的姚莫愁呢?或者说男生想要的是这二者的结合体?(笑)你觉得孔立夫更适合的妻子是谁呢?姚木兰?姚莫愁?抑或是性格决定命运,孔立夫?的耿直刚硬性格决定了他的妻子是温润的土一样的姚莫愁?你觉得呢?这真是林语堂先生带给我们的有趣思考。这也是大家的妙处。拜服。——枕梦阁 2015.8.5
  •     京华如梦-----读《京华烟云》 文/纪汐与电视剧不同的是,从小到大,孙亚是爱木兰的。而且孙亚并未和曹丽华有太多情爱纠葛时,就已经被木兰发现了。并且由睿智的姚老爹导演了一场戏,使孙亚对曹丽华的喜欢之情及时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又重新发觉对木兰的爱,也使木兰认识到所谓的理想乡村生活只能是个梦,不切实际。当然无论电视剧还是书,我是爱极那个蕙质兰心的木兰,所以才会再次重读《京华烟云》。林语堂老先生,最开始是打算翻译《红楼梦》让世人了解中国和国人的。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无法如愿。转而决定写下这个与红楼梦类似结构的巨作《京华烟云》。所以该书也有现代版《红楼梦》之称。而且该书还曾在1975年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最终并未获奖,但却被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并屡获好成绩,可见它的魅力。《京华烟云》讲述的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它始于战争也止于战争。在写小人物的生活同时,也书写了大时代下的各种战争。从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青年“左倾”,到卢沟桥事变导致的二战爆发。关于人物书中着重笔墨三个人物,木兰作为儒道结合的理想女子,她既学会了母亲的儒家生存智慧,又学会了父亲道家的逍遥自由,正如孙亚称之为“妙想家”,她浪漫,活泼而有生气,喜欢游历山水,钟情诗情画意之生活,她又能够作为不怒而威的主事,让底下的佣人能够严记她作为主人的尊严,是个可亲可敬之人,而莫愁,在莫愁身上可以看到很重的《红楼梦》味道,这个薛宝钗式的女子,谋事细致周全,善于理财投资,精打细算,让立夫有个安稳的家庭,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懂得风筝式的拉住立夫这匹野马,让其在对她爱恋的同时,又深深感激这个女子对他的包容和付出。不可否认这样的女子适合过日子,但是欠缺了些许的浪漫,更多的是茶米油盐的务实日子。而孔立夫,刚正不阿,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善良孝顺,虽然性急,愤世嫉俗,但对伪善之事绝不容忍,敢言别人不能言之事。当然还有姚老爹对于道家的理解,那种逍遥自由,洞察世事的睿智,红玉如林黛玉的多才和多愁善感,阿非的善良正直,以及牛家人典型的中国式恶人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书中所提及的战争背景,亦让我感触颇多。浮生若梦,正如外来的侵略之于北平,只是一瞬。正如生的生命,之于那些玉物,那些无字碑文,只是一霎。我们以为的永远,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时光如梭,刹那间繁华落尽。关于战争该书始于战争,止于战争。对于战争,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林先生还是放了不少笔墨在书写这块,虽然更多的时候对于战争当时的情形并未太多描述,而因为战争带给人们的反思,以及因为战争而提及的人性,选择,更是让整个小说绽放出色彩。譬如小说的篇末,木兰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那因为战争让所有渴望和平的人,誓死捍卫家乡的老百姓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了,正如老先生所说:“如果说曼妮觉得仗必须打,那么中国就会赢,如果说曼妮觉得仗没必要打,那么中国可能会输。”看似不明白,细细想来,却又没错,曼妮代表的就是老百姓,连老百姓都不愿意苟延残喘,夹缝中求生存,证明隐忍的中国人已经不愿意再隐忍了。虽然阿通,肖夫都知道,战争的可怕性,可是仍然选择走入前线去参军。虽然木兰,莫愁知道,战争其实早已拉开帷幕,阿满的死,立夫的入狱,也曾让他们选择逃避,但是战争还是在继续,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最终只能选择了面对。读完全书,或许这一切,之于我们读者亦是浮生如梦,无论是战争,抑或是他们的人生。所谓京华烟云,更是京华如梦,如烟,如云。2015年8月3日星期一本书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要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504@qq.com。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林语堂赞过《浮生六记》里的芸为文学里最可爱的女人,他也试图塑造一个可以与之媲美的女子——姚木兰。木兰是否可爱见仁见智,在允许丈夫纳妾的大度上,她们倒是不分伯仲,高度统一。
  •     那么多的人物,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该做个什么样的人,跟谁比较相似比较好,虽然时代背景的变迁该是一个看点。看到孙亚和曹丽萍,想起了一个旧识,他的逻辑和孙亚好像,同样的场景,我相信他能说出一模一样的话,只是现实的故事里没有大胸襟的木兰也没有聪明的曹丽萍,所以说不是谁都有孙亚这份福气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样幸运的结局。另,阿非和红玉还有宝芬是致敬红楼梦的么…
  •     木兰,女子之豪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     这应该是我初中时候看的书,所以没看完就还了
  •     读完读懂一本文学名著很耗费时间。读完后觉得这部著作深受红楼梦影响,读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如果非要说出一个,那就是莫愁。《红楼梦》里我喜欢平儿。不过京华烟云还是值得一读,但因为所处战争背景时代,需要读者自己补充很多额外的知识才可以更好的理解。我到目前都没有记住直系,奉系等。另外也想查一下林语堂的家庭背景。感觉他一定出生在一个如姚木兰一样的大家庭。否则写不出上等社会人家的生活。文章把姚木兰写的很是完美,但我不喜欢她。似乎在任何场合她都要显得与众不同,比别人聪明几分。即使是真的聪明也不喜欢她那样的显示。相比较莫愁则另有不同,她很本分。但文章最后,木兰终于因为战乱融入了大众。
  •     因为喜欢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我会把自己的女儿也取名叫做木兰。嗯,同时我也好希望她能够真像姚木兰那样,成为一个脱俗的道家女儿。
  •     看过很感动,无论在盛世还是国破的时候,一家人都可以团结起来,那份感情叫人羡慕,每个人都是那样善良。
  •     买来重读一下。比较喜欢开头和结尾部分。
  •     林语堂先生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我本女儿身,叹,木兰之境界,非寻常女子可达也。寻常女儿家,做寻常事,欢喜寻常之欢喜罢了。
  •     “听着,孩子。要知道,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几百个主人了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来说,我是主人。一百年之后,又轮到谁是主人?”
  •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老北京似乎是中国的缩影,万古如一瞬!
  •     抱着被称为当代红楼梦的目的看了这本书开始有点像红楼梦富贵人家的生活后来感觉好像脱离了红楼梦,也不光写富贵生活他们的那种教养学识不是一般人家能够赋予的前半部还算平淡后半部看着自己都激动了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有那种民族情节看到曼妮死时感觉差点要哭了当然最佩服的还是木兰娶妻当娶姚木兰。
  •     称为“民国版红楼梦”未免言过其实
  •     第一次尝试看中国文学小说就爱上了她。以前因为专业关系,看的大多是国外的文学名著,从来没有接触过国内的文学名著,没想到,第一次看就爱上了。很喜欢里面的木兰,很遗憾他不能和立夫走在一起。他们之间,也就只能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了。
  •     “若为女儿身,必做姚木兰;若为男儿身,必娶姚木兰” 姚木兰是吸引人的,她的睿智大方,既能安抚小家,又能出入狼口虎穴救出立夫,我觉得这是睿智老人姚思远成功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唯一的姚木兰。但是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好像没有让人十分讨厌的女性形象。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即使是莺莺,除去她的卖国和风流韵事之外,她的独立的思想我是可以接受的。她为丈夫筹划未来打理家庭,虽说耍了一点小手段,但不得不说她也算得上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     部分观念冲突,当历史课本看不错。正当我以为这本书已经全然没有惊喜的时候,结尾竟然很燃。
  •     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     觉得作者还是偏爱木兰的。
  •     什么真爱啊婚姻啊,都是甜蜜的小忧伤,打起仗来,王孙贵胄最后也只能千金散尽。希望和平这个财富能够一直继承下去。
  •     现代版的红楼梦。。但文字没有红楼梦那么耐读。。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木兰算是里面最复杂的一个女子了吧,既有着新派女子与众不同的思想,又渴望缠足和鼓励丈夫纳妾,这样的女子有着独特的魅力,她对古玩对文化的独到见解,的确她喜欢立夫,但是不在一起,似乎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     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     林先生不能算真正成功的说故事的人,大家族的起起伏伏,人物的生老病死是那么的轻描淡写,理所应当,并不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前面的部分就像林先生的女儿所说,是一部人生的哲学书,特别是姚先生和他教养的如此成功的俩女儿,绝对是不错的哲学老师。其中曹丽华的这个小插曲小危机,被姚氏父女如此机智可爱的化解,绝对是一大亮点。(却被后来的电视剧为了戏剧冲突改成多种狗血版本,真的是只能呵呵了)另外书中人物所经历的这段近代史交代的非常之完整,加上历史政治事件的穿插记录,可以说林先生给我好好补了一堂近代史的课。反倒是最后抗日阶段的三个章回写得最为感情饱满,让人动容。故事停在抗战初期,所有人都情绪激昂充满希望的投入了战争。挺好。真的到抗战结束的话,这些生长在上层社会的佼佼者们只会对政府和民族失望,无奈离去。如战长沙。
  •     娶妻当娶姚木兰
  •     “现代版的《红楼梦》”,我只想说,我不敢苟同,但是我太佩服并且向往翻译者的水平了!
  •     虽然也不是特别喜欢,但不得不说,赵薇版的电视剧拍残了
  •     觉得并不多么好看。电视剧改编增加了冲突。以为迪人就是宝玉,对待银屏这件事上。后来又有阿非,跟红玉活脱脱就是宝黛,说话也像。木兰孤身入虎穴救立夫这段应该再多加渲染,这种身段气魄。太赞同木兰的说法:日本人没有占有中国的气数。不管当时中国再怎么败落,大气的气质始终还在,本身就有一种威严。日本与中国相比,还是过于小气了,气上就不能享有。
  •     很长 但读得进去读得下去 从晚清到抗战结束 个人 家族 淋漓尽致 很精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