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三卷)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807624745
作者:爱德华·吉本
页数:429页

作者简介

全六卷本简体中文版《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纵横一千三百年。全书涵盖三大特点:一是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社会生活,帝国扩张与防卫、内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权力拔河,二是蛮族入侵与其间之重大战争,三是基督教的发展,政教之争,回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颂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彩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颂。
在对古罗马兴替盛衰的研究中,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其眼界宽阔、功力精深、资料广博、文笔典丽而成为顶峰之作。这部巨著的主要观点,是罗马亡于蛮族与基督教。作者“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所传播的自然神论的观点,从而掌握了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对基督教传统教义、信条进行批判的武器。” 叙述了兴盛强大的罗马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的进程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分析了导致其灭亡的内因和外因,发人深思。

书籍目录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  阿里乌斯教派受到打击  圣安布罗斯的事迹  马克西穆斯的第一次内战  狄奥多西的性格作风、治理事国和知错悔罪  瓦伦提尼安二世殒世尤金尼乌斯的第二次内战  狄奥多西驾崩(340 A.D.-397 A.D.)第二十八章  异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  基督教对圣徒和遗物的崇拜(378 A.D.-420 A.D.)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两子继位后完全分裂  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当政鲁菲努斯和斯提利科统揽大权  吉尔多在阿非利加叛变后被歼(386 A.D.-398 A.D.)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大掠希腊后。在阿拉里克和拉达盖苏斯率领下两度入侵意大利  斯提利科击退蛮族  日耳曼人蹂躏高卢  君士坦丁王朝在西罗马帝国被篡夺的状况  斯提利科被迫亡身(395 A.D.-408 A.D.)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  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对策  罗马第三度被围城破遭受哥特人的暴行掠夺  阿拉里克之死哥特人撤离意大利  君士坦丁王朝的没落  高卢和西班牙为蛮族所据有  不列颠的自  1408 A.D.-449 A.D.)第三十二章  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  优特罗皮乌斯掌权后失势盖纳斯之叛  圣克利索斯托受到迫害  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  波斯战争与瓜分亚美尼亚(395 A.D.-460 A.D.)第三十三章  霍诺留殒身  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位为西罗马皇帝  母后弄权埃提乌斯和卜尼法斯的对决  汪达尔人攫取阿非利加(423 A.D.-455 A.D.)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征战成就及其宫廷状况狄奥多西二世坠马身亡  马西安继位为帝(376 A.D.-453 A.D.)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进犯高卢为埃提乌斯率西哥特人所击退  阿提拉入侵意大利后被迫撤离  阿提拉、埃提乌斯和瓦伦提尼安三世相继逝世(419 A.D.-455 A.D.)  第三十六章  汪达尔人国王根西里克垂涎罗马  西罗马帝国后继诸帝为马克西穆斯、阿维图斯、马约里安、塞维鲁、安特弥乌斯、奥利布里乌斯、格利西里乌斯、尼波斯和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灭亡  奥多亚克是统治意大利的第一位蛮族国王(439 A.D.-490 A.D.)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过程及其影响  蛮族信奉阿里乌斯教派依皈基督教汪达尔人在阿非利加的宗教迫害  阿里乌斯教派在蛮族中遭到禁绝(305 A.D.-712 A.D.)  第三十八章  克洛维当政及其改变信仰  战胜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和西哥特人在高卢建立法兰西王国  蛮族的律法  罗马人的景况  西班牙的西哥特人  撒克逊人占据不列颠西罗马帝国衰亡的一般评述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罗马帝国行政区图(314 A.D.)

编辑推荐

《罗马帝国衰亡史3》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于游历罗马城废墟时发思古幽情,遂穷毕生之力,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其著作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朝的黄金时期,直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精彩生动,充满洞见,堪称如椽巨笔。六卷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自著竣至今已经200余年,吉本时代的典雅文风和宏阔精神为现代的拘谨和功利所横绝,西方史学界再无能望其项背的著作问世,使这部煌然巨著终成声遏行云的绝响,如同莎士比亚戏剧一样再难复制,后人引为一叹之余,备加珍惜和推崇。而今,举观西学经典,虽繁如沙粒,能与《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无几。西方人每言及昔日荣光,必称罗马;每言及罗马,必称此书。可想见其在西方的地位。《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最早进入中国学界视野的西方经典著作之一,然则因为其篇幅庞大,迻译困难,大陆一直没有全译本问世,只有商务印书馆出过两卷节译本,仅相当于全书三分之一。二十年来,大陆学界译事繁荣,乃至惠及西学二三流的著作,而如《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样超一流的巨著,竟付之阙如,通行仅为节译本,大陆学者和藏书家一直引为遗珠之憾。今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全译本,译文为台湾翻译家席代岳先生所作,席代岳先生国文西文兼长,以迻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为平生大愿,并费十数年之功力,终遂此愿。席代岳译笔优雅朴素,颇有古风,足以传神吉本之风骨。同时《罗马帝国衰亡史3》业经大陆学者进行了严谨校勘,臻于完善。合海峡两岸之力,一代伟大史著的中译本终成完璧,大陆学者和藏书家终于等来迟到二十年的喜讯。没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西方史学界将光华黯淡;没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完整中译本,中国大陆翻译界将引憾含羞;而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藏书中没有一套完整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书柜又怎能向他人展示和夸耀?《罗马帝国衰亡史3》看点:1、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遂穷毕生之力,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其著作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朝的黄金时期,直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精彩生动,充满洞见,堪称如椽巨笔。其文学光彩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颂。2、台湾翻译家席代岳先生国文西文兼长,以迻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为平生大愿,并费十数年之功力,终遂此愿,此次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正是席代岳先生的了愿之作。3、《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样超一流的巨著,在中国大陆通行仅为节译本,大陆学者和藏书家一直引为遗珠之憾。今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全译本,实为大陆学者和藏书家迟来的喜讯。

内容概要

爱德华·吉本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运用渊博的学识素养和启蒙时代的哲学理念,写出英国最重要的一部历史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叙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风格,不仅是学术名著,更是文学杰作,两百年来傲视西方史学界,要是与我国的史书相比,誉之为欧洲的《史记》和《汉书》亦不为过。
译者简介
席代岳 湖南省东安县人,1939年生,10岁时随父母来台,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炮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炮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
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笔忠实,文风流畅。译作有《西泽战记》(2001)、《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2001)、《战争的罪行》(2002)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肃献: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 A.D.1794 A.D.)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运用渊博的学识素养和启蒙时代的哲学理念,写出英国最重要的一部历史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叙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风格,不仅是学术名著,更是文学杰作,两百年来傲视西方史学界,要是与我国的史书相比,誉之为欧洲的《史记》和《汉书》亦不为过。

章节摘录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 阿里乌斯教派受到打击 圣安布罗斯的事迹 马克西穆斯的第一次内战狄奥多西的性格作风、治理事国和知错悔罪 瓦伦提尼安二世殒世 尤金尼乌斯的第二次内战 狄奥多西驾崩(340八D_一397八D.)一、格拉提安早年的功业和偾事的性格(379 A.D.一383 A.D.)格拉提安(Gratian)在二十岁以前,名声已胜过最有成就的君王。温和友善的个性赢得友人喜爱,和蔼亲切的言行获得人民拥戴,文人雅士欣赏君王的慷慨大方并赞扬他的学识和口才,勇敢过人和熟娴弓马也获得军队的推崇,教士认为格拉提安谦卑的虔诚是他最无可比拟的完美德行。科尔马(Colmar)的胜利解救西方免于可怕的入侵,东方行省充满感激之情,把狄奥多西的成就和国家的安全,归之于伟大的君王有识人之明。格拉提安在完成令人缅怀的事迹以后,不过四五年便被弑身亡,只有过去的名声残存下来。其实在他被谋害之前,一般来说已经失去罗马世界的尊敬和信任。格拉提安的性格和行为发生惊人的改变,不能全归于旁人奉承和谄媚的影响,事实上身为瓦伦提尼安的嫡子,从小就为阿谀之徒包围,此不足为怪;也不能说是他的刚愎和任性所以致之,因为这是他温和的个性一直想要极力避免的行为。设若深入观察格拉提安的生活,可以了解到他让公众失望的真正原因。身为一国之君,他的德行不是借由经验和逆境所养成,而是皇家教育早熟和人工催成的果实。他的父亲用溺爱的亲情刻意栽培,延请各门学科和各种技艺的明师,塑造年轻皇子的身心。岂不知天下事物愈难到手愈受重视,反之亦然!他们费尽心力传授的知识,只能表现出夸张的成果和过誉的赞许而已。格拉提安的个性柔和顺从,接受明智的训示可以产生美好印象,缺乏热情可以解释理性过强。那些教过他的导师逐渐升到高位成为国家的大臣,巧妙掩饰现在已经是他们在当家做主的事实,因此君王在一生之中每遇重要关头,行动就显得很坚定、适切而正确。然而精心教导的影响力无法穿透表面发挥作用;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正确引导皇家门生,无法把积极进取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灌输到他软弱和怠惰的心灵中,可是唯有运用此一原则,才能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幸福的生活在永无止息的追求荣誉。等到时间和意外使这些忠诚的顾命大臣离开宫廷,西部的皇帝逐渐堕落到原形毕露的地步,把管理政府的权力委弃给野心分子,任其玩法弄权,自己则沉溺在毫无意义的消遣之中。无论是宫廷还是行省,卖官鬻爵苞苴公行,这些一无是处的封疆大吏,唯一功绩是追查亵渎神圣的罪行。君王为信仰而蒙蔽良知,只听从圣徒和主教的指引。他们获得皇帝的诏书,对于违犯、忽略和不知“神圣法条”的人,当成十恶不赦的大罪来惩处。年轻的格拉提安经常锻炼体能和武术,特别喜欢演练成效显著的项目,像是调教马匹、拉弓射箭和投掷标枪。这些都是士兵的看家本领,却被皇帝用在不务正业的狩猎;而且帝王为了享乐,围起面积广阔的园林,供应数量繁多的飞禽走兽。格拉提安忽略身为九五之尊的职责和威严,把整天的时光浪费在卖弄技巧和勇气的捕猎活动。罗马皇帝为自己擅长一种技艺感到骄傲和满足,却不知最卑贱的奴隶,所拥有的技艺比他更为高明。无数观众回想起当年的尼禄和康茂德(commodus),好在格拉提安因本身的纯洁和节制,所以没有产生他们那种恶魔式的兽行,他的手里只沾染动物的鲜血。二、不列颠的叛变和格拉提安被弑(383 A.D.一387 A.D.)世人虽认为格拉提安的品德已经堕落,只要没有伤害到士兵的感情,激起军方的厌恶之心,倒也不会危及统治安全。年轻的皇帝听从老师的教导,宦称自己是军队的朋友和学生,花很多时间在军营里与大家亲切交谈,对于忠心耿耿为自己服务的部队,要把他们的健康、生活、酬劳和职位视为最关切的事务,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等到格拉提安不理政事沉溺于射猎活动,若是大臣中有人具有高明的狩猎技巧,君臣就会常聚在一起,从而产生密切的感情。例如有一小队阿兰人(Alani)从军队被派到皇宫担任勤L务,他们以前就习惯在西徐亚广大无边的平原上游猎,高卢的林园和围场相形之下小得太多,使他们的精湛技能更能大显身手。这支受到宠爱的卫队,格拉提安对他们的才干和习俗都赞不绝口,因为信任有加而让他们单独负起护卫皇帝安全的工作。他经常穿着西徐亚武士的装束,带着他们的武器,背负长弓和华丽的箭囊,身着毛皮的服饰,出现在士兵和人民的面前,好像有意引起公众反感。罗马君主毫无意义的打扮,等于是否定本国的体制和习俗,使军团所有成员的内心充满悲愤和恼怒;连在帝国军队里的日耳曼人,拥有强大势力而使人侧目,但是他们对于北国蛮子的奇装异服,也表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谁知这些来自北国的野蛮部族,不到几年工夫,就从伏尔加河浪迹天涯来到塞恩河畔。一股理直气壮而且毫无顾忌的怨声,在帝国西部的军营和守备部队中滋长回响。温和而怠惰的格拉提安忽略事态的严重,没有及早扑灭不满的征候;由于缺乏臣民的挚爱和尊敬,因此臣民对君王不会产生畏惧之心,君王也无法发挥影响力以获得所期望的支持。想要推翻现存的政府,事实上是极为困难的工作,而且格拉提安的帝位稳如泰山,从君士坦丁建立帝国的政策以来,受到传统、法律、宗教以及政军权力平衡等诸多重要因素的保护。探求不列颠产生叛乱的原因并非重点所在,意外事件通常是社会骚乱的根源,叛变的种子落在僭主和篡夺者的手里,才会发芽生根成长茁壮。驻守偏远岛屿的军团,长久以来就以弥漫着僭越傲慢的风气而著称于世。马克西穆斯(Maximus)的大名在天下板荡之时脱颖而出,获得士兵和省民异口同声一致拥戴。在他未来命运的发展还未定夺之前,这位皇帝也可以称之为叛徒。他是西班牙人,就是因为连狄奥多西这位同乡、战友和对手都能身登大宝,因而激发起羡慕和愤恨之心。他一生主要的事迹都发生在不列颠,并非我不愿找出他结婚的证据,据说他与一个领主的女儿订有婚约,这位领主的领地在卡纳芬夏(Caernarvonshire),相当富有。这种省民阶层正好让人知道出身寒微,再不然就是被放逐的家族。就算马克西穆斯身为政府和军队的官员,没有获得总督或将领的职位。那个时代只要能做持平之论的作家,都承认他有卓越的才能和廉洁的操守,虽然是狄奥多西的手下败将,可说功勋彪炳仍旧受到当代人士推崇。马克西穆斯当时感到不满,并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仅是指责君主的行为而已,如此一来却等于煽动部队的情绪,使得流言四起怨声载道。处于群众骚动的状况之下,他可能是玩弄权术故作姿态,也可能是没有严辞拒绝帝位。当然他发表的声明也相当可信,说是被迫接受紫袍加身的险恶局面。背叛帝国带来同样的危险,从此刻起马克西穆斯离弃正统合法的君主,违背忠诚服务的誓言,要是他局限自己的雄心壮志在狭小的不列颠,不仅没有长治久安的希望,甚至难保自己的性命。他下定勇敢而明智的决心,要使格拉提安无法得知他篡夺的企图,很久以后还让人记忆犹新,以为是不列颠的部族发生大迁移所致。皇帝平时住在巴黎,得到敌军接近的警报,于是把原本浪费在狮子和黑熊身上的标枪,现在要用在对付叛贼的正途,但是积弱太久而且积习已深,状况恶化到不堪回首的地步。等到大事临头,军队的防守能力无法发生任何作用,唯一可恃之处是人民和盟友的支持。高卢的军队不仅没有阻止马克西穆斯的进军,反而兴高采烈用忠诚的欢呼迎接王师。民众也跟着行动让君王感受背弃的羞辱。部队的配置是为了能立即对皇宫提供勤务,现在位于巴黎附近的单位,首度丢掉格拉提安的旗帜。西部的皇帝向着莱昂(Lyons)逃亡,只有三百名骑兵随护,他希望在沿路通过的城市找到庇护,至少能得到一条穿越的通路。现实的残酷让他知道真相,每处城门紧闭不肯接纳落难的君主。要是他没有被莱昂行省奸诈的总督出卖,还是可以安全抵达自己兄弟的领地,带着意大利和东部的部队打回去。格拉提安听到矢言忠诚的保证感到安心,怀着获得支持的希望。谁知这一切都没有半点效果,等到马克西穆斯的骑兵主将安德拉盖西乌斯(Andragathius)领军抵达,他的愿望全部落空。断然执行篡贼命令的军官毫无怜悯之情,等格拉提安用过晚餐以后,将他交到弑君者手里(383年8月25日)。甚至在苦苦哀求后,还不愿将尸体交还给他的兄弟瓦伦提尼安二世。皇帝逝世以后,接着是最有实力的将领梅洛包德斯(Mellobaudes)被处死,这位法兰克人的国王到生命最后一刻还保持敌友难分的名声,这也是他“坐山观虎斗”投机策略应得的报应,基于国家安全,这种斩草除根的行动确有必要。成功的篡位者权势受到西部各行省承认,难免要吹嘘自己的功勋并且感到极为得意,说除了在战争中阵亡的人以外,他的胜利没有沾染罗马人的鲜血。鼎革的事件造成极为迅速的帝位接替,使得狄奥多西来不及进军解救他的恩主,已经获得格拉提安战败和被弑的消息。就在东部皇帝真正感到忧虑而且装出极度悲悼的时刻,马克西穆斯的内廷大臣抵达,带来很大的困扰。担任这个职位是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并非往常那样选用宦官担任,要把不列颠篡位者的严正立场和克制态度,向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公开宣示。使臣用谦卑的语气详尽说明,他的主子行为正当且有充分理由,同时用模棱两可的辞句郑重昭告,谋杀格拉提安确实罪无可逭,完全是士兵在突发状况下的狂暴行为,马克西穆斯根本不知情也没有同意。使臣接着用坚定而处于平等地位的声调,向狄奥多西提出和平与战争的建议让他选择,并且以充满活力的宣言终结他的讲话。虽然马克西穆斯的作为像是一位罗马人,身为臣民的君父,他的选择是运用军队防卫国家安全。要是他的友谊受到拒绝,那么他已经全副武装完成准备,不惜为了争夺整个帝国,在战场一决高下。对方要求立即而且断然的答复,狄奥多西处于此紧要关头,同时要能平抚内心的情绪,又要能善尽国家的责任,感到格外的困难。基于个人的荣誉和感恩的心情,大声疾呼要复仇雪耻,由于格拉提安的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他才得到君王的冠冕。他的忍耐会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以为他仍然深记往日的伤害,而忘却尔后的恩德;如果他接受对方的友谊,就必须分担弑君的罪行。要是宽恕马克西穆斯的罪恶,司法原则和社会正义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篡夺获得承认造成的先例,会使帝位传承结构趋向解体的地步,在未来的世代将帝国再度投入罪行和灾难之中。感恩和荣誉的情操永恒不变的节制着个人的行为,就君王的立场而论,居高位所负的责任更为重要,要是让无辜的民族因他的惩罚行为而受到伤害,基于法律和人道的准则,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也只有放过不予理会。谋害格拉提安是篡夺的行为,但是格拉提安掌握帝国能征惯战的行省,结果尚且如此;东部因为哥特战争的灾难和争锋弄得民穷财尽,最让人感到忧心忡忡之处,就是等到帝国的实力在相互争战中消耗殆尽,即使获得胜利的征服者也会成为北方蛮族的俎上肉。狄奥多西在深思熟虑权衡轻重以后,决定忍住愤怒之情,接受僭主提出的盟约。他提出重要条款要求对方遵守,马克西穆斯必须以获得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为满足,格拉提安的兄弟确定保有意大利、阿非利加和西伊利里亚的统治权,还有一些相关条件列在协议之中,用来保障故世皇帝的死后尊荣和法律权益。按照当时的习惯,三位帝国共治者的肖像要陈列供民众瞻仰。我们不该轻率认定,在举行庄严的典礼订约复交的时刻,狄奥多西私下竟怀着毁约和复仇的打算。三、狄奥多西的受洗和格列高利的任职(340 A.D.一380 A.D.)格拉提安虽然藐视罗马军队,激起士兵怒火,白白丧失性命;但是他对基督教的教士却特别尊敬,所获得的回报是这个势力强大的阶层,对他表示出赞许和感激之情。多少世代以来,无论是在世间和天国,他都获得超凡人圣的殊荣。正统教会的主教表示哀悼,他的逝世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他们同时也感到欣慰,因为格拉提安把东部的令牌交到一个君王的手里,这位活跃的人物用他全副精神和能力,支持谦卑的信仰和狂热的激情。在教会的恩主之中,狄奥多西的光荣足可匹敌君士坦丁的声名。要是君士坦丁的功劳在于树起十字架的旗帜,那么他的后辈可以一较长短的勋业,是清除基督教的阿里乌斯异端和消灭罗马世界的偶像崇拜。狄奥多西是第一个受洗之际真诚信仰三位一体的皇帝,虽然他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按照那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和实际状况,总会尽量延后实施人教的仪式,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年底,患了一场大病差点性命难保,使他不愿再冒延迟受洗的危险。他再度进入战场对付哥特人之前,由帖撒洛尼卡的正统教会主教埃科里乌斯(Acholius),为他举行神圣的洗礼(380年2月28日)。等到皇帝从圣水洗礼盆中缓缓抬起头来,全身洋溢着再生的温暖感觉。他颁布一份义正辞严的诏书,公开宣示自己的信仰,为臣民指出应该皈依的宗教:吾人甚为欣慰(这是皇帝的官式用语),接受仁政治理的各民族,对于圣彼得传授给罗马人的宗教,能保持虔诚的信仰传统。现经由教皇达马苏斯(Damasus)和使徒荣衔的亚历山大里亚主教彼得所宣布的宗教,要能坚定不移地皈依,遵照使徒训谕和福音教义,让我们信仰圣父、圣子和圣灵这唯一的真神。我们虔诚相信三位一体有同等的神格和尊荣,我们裁决追随这种教义的信徒才有资格称为正统基督徒。同时我们也判定所有其他教派全是极度愚昧的疯子,应把他们打上可耻的标志,称他们是异端分子。同时在这里宣布,他们不合法的聚会不得僭用教会这个可敬的名字,除了神的正义要定他们的罪,他们在尘世也要遭到严厉的制裁。我们的权威接受最高智慧的引导,会考量对他们施加适当的惩罚。一个士兵的信仰是接受教诲所产生的结果,并非孜孜不倦探究经典所获得。皇帝常把注意力放在正统教派此一显著的目标,这是他经过审慎选择后所做出的决定。阿里乌斯派神学家那种似是而非的题材、狡猾诡谲的争辩和暧昧含糊的信条,无法对他的宗教观念产生任何影响。有次他表示那么一点兴趣,要与能言善辩而又学识渊博的优诺米乌斯(Eunomius)晤面谈话,优诺米乌斯已过着隐退生活,离君士坦丁堡不太远。接见会产生危险的后果,皇后弗拉西拉(Flaecilla)担心夫君的救赎问题,皇帝在她恳求以后听从她的劝阻。狄奥多西具备粗浅能力可以理解哲学辩论,使得他的信念更为坚定。他刚把奥古斯都的头衔和地位授与长子阿尔卡狄乌斯(Arcadius),两位君主都坐在庄严的宝座上接受臣民的效忠。……君士坦提乌斯是这位将领的名字,他率军解阿尔勒之围并驱除吉隆提乌斯的部队,如日中天一般快速擢升。他生来就是一个罗马人,在帝国的臣民处于尚武精神衰微之际,这种不平常的征兆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将领本人表现出雄壮威武和仪态庄严的样子,一般人的看法是他有资格成为帝位的候选人,事实上他后来还是不负所望。他在与朋友私下交谈时显得和蔼可亲,欢宴时也不会板着哑剧的面孔,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应酬话。但等到作战号角响起,当他骑在马上,躬着腰像是俯身在马颈上面(这是他非常怪异的骑马姿势),就会凶狠瞪着充满生气的眼睛注视战场。君士坦提乌斯会让敌人惊吓万分,保证可以获得胜利,激起士兵高昂的战志。他接受拉文纳宫廷赋予的重要任务,要荡平西部行省的叛乱活动。自封为皇帝的君士坦丁在苟延残喘相当时日,又有一支无敌大军包围他的首都,然而这段间隙让他掌握到时机,能够与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成功完成谈判。他的使节伊多比克(Edobic)率领一支军队,立刻前来解阿尔勒之围。这位罗马将领不等敌人进攻他的阵线,很明智的决定要渡过罗讷河去迎击蛮族,在他的指挥下展开机警和秘密的行动。君士坦提乌斯的步兵正面开始接战,他的部将乌尔菲拉斯(Ulphilas)率领骑兵,衔枚疾走在敌人后方占领有利的位置,一声令下发起突击包围敌军将其歼灭。伊多比克的余部为了保命不是逃走就是投降,他本人从战场出亡去投奔一个毫无诚信的友人。这位出卖朋友的家伙非常清楚,可恶来客的头颅要是交给皇家的将领,一定会获得大笔犒赏和酬庸。在这种情况下,君士坦提乌斯的行为表现正统罗马人的宽宏大量,完全克制自己的猜忌情绪,公开赞扬乌尔菲拉斯的英勇和功绩。他转过来对于杀害伊多比克的行为,表现出极为憎恶的态度,同时非常严正表示,在他的指挥之下不容忘恩负义的人出现在他面前,也不能让丑行污染他的营地,因为这些人违犯交友之诚和待客之道。篡夺者从阿尔勒的城墙上向四周远眺,已完全丧失最后的希望,只有寄望于征服者能对他宽大处置,为了获得个人安全的庄严保证,在神圣的基督教长老面前举行按手礼,这样他才敢打开阿尔勒的城门。他后来还是有所体验,那就是君士坦提乌斯的行事能够遵守荣誉和正直的原则,在面对政治的现实要求也只有退避三舍。罗马的将领拒绝让君士坦丁的鲜血玷辱他的桂冠,于是废帝和他的儿子朱利安在严密的戒护下被送回意大利,在还没有抵达拉文纳之前,就遇到前来执行死刑的大臣(411年11月28日)。在这样一个时代,帝国每位臣民要是认为凭着功绩登上君王宝座,远较靠着家世和血统为优,就会有一批篡夺者不管前车之鉴,还是前仆后继抢夺不休。高卢和西班牙的行省特别感受到这种灾祸之苦,由于战争和叛乱之故,社会秩序和纪律已荡然无存(411 A.D.416 A.D.)。君士坦丁脱除紫袍之前,就是围攻阿尔勒进行到第四个月之时,皇家的营地接获信息,说受到阿兰人国王戈亚尔(Goar)和勃艮第人国王甘提阿里乌斯(Guntiarius)的怂恿,乔维努斯(Jovinus)在上日耳曼的门兹(Mentz)登基称帝。他们要把帝国授与这位傀儡,就带着大群难以抗拒的蛮族军队,从莱茵河两岸向罗讷河前进。乔维努斯的统治期间很短,整个情况很难了解清楚同时也很特别。就常理来说,君士坦提乌斯是作战勇敢且经验丰富的将领,一定会亲率大军,在战场上靠着一刀一枪来维护霍诺留的帝业。他快速退兵一定有充分理由,证明是至当行动,他并没有经过一番血战,就放弃高卢的所有权。根据记载只有禁卫军统领达尔达努斯(Dardanus)是唯一留下的官员,拒绝屈从篡夺者的意志 西多尼乌斯?阿波利纳里斯(Sidonius, Sollius Modestus Apollinaris, 430 A.D.479 A.D.,诗人、克莱蒙主教)在指责君士坦丁的反复无常、约维努斯的机智灵巧和吉隆提乌斯的奸诈背信后,认为这些僭主所有的恶行都集中在达尔达努斯一个人身上。然而这位统领在世上已获得可敬的名声,甚至教会对他也都极为推崇,他与圣奥古斯丁和圣杰罗姆保持通信,何况后者对他用“尊贵的基督徒”这个称呼。。哥特人围攻罗马之后两年,已在高卢建立起根据地。

图书封面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三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当当网购买了一套吉林出版社出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席代岳翻译,原价480元,当当网5.5折,266元。昨晚随手翻翻,发现译文糟糕透顶,现在后悔不迭。不久前买过吉林出版社出版的马内阿的《论小丑 : 独裁者和艺术家》,非常欣赏,误以为该出版社是新秀,有些眼光;仔细浏览了当当网上对《罗马》的评论,发现好评如潮,大多数人特地提到什么“译文流畅典雅”等等;又错误地相信台湾人的治学态度比我们要严谨些,不会胡乱翻译经典;结果是,如今看见书架上这套大部头胡言乱语,显然是鸡肋一根,只有苦笑不得。 席代岳译文的典型缺陷是主谓宾不分,长句中人物、主次和因果关系混乱,原因恐怕是他弄不懂英文从句对主语/名词的修饰关系,即使弄懂了,也不知道如何把它们译成通顺的中文。举例如下:“萨拉森人在“欧洲之柱”或“欧洲之岬”登陆,后来以讹传讹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字直布罗陀。” (第5卷,P253)。这里原义显然是“欧洲之柱”后来名叫“直布罗陀”,但是按照他这样翻译,读者会以为“萨拉森人……成为名字直布罗陀”。 “阿拉伯部族的归顺加强默罕默德的权势,集结一万士兵用来征服麦加,偶像崇拜者处于弱势的一方,很容易安上破坏停战协议的罪名。”(第5卷,P164)。这里的主语应该是“归顺”,谓语是“加强”,那么“集结”这个动词的主语在哪里呢?“偶像崇拜者……很容易安上”:主动、被动语态不分。原文:The power of Mahomet was increased by the submission of the Arabian tribes; ten thousand soldiers were assembled for the conquest of Mecca; and the idolaters, the weaker party, were easily convicted of violating the truce. “他们在毫无准备之下进入霍纳因山谷,两边的高地被塔耶夫联军的弓箭手和投石手占领,在兵力劣势、军纪混乱和士气涣散的状况下,古莱西人看到穆斯林即将遭到歼灭的命运,不禁喜笑颜开。”(第5卷,P166)在这个长句中,是谁“兵力劣势、军纪混乱和士气涣散”?原文:They descended without precaution into the valley of Honain: the heights had been occupied by the archers and slingers of the confederates; their numbers were oppressed, their discipline was confounded, their courage was appalled, and the Koreish smiled at their impending destruction. “默罕默德愿意把自由赐给塔耶夫的奴隶,显然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把果树全部砍倒也违背自己所制定的法律。他要矿工从地面开挖坑道,好让部队从缺口发起攻击。围攻作战进行二十天以后,先知发出撤收的信号,退兵时却唱着胜利的赞美歌曲,为这个不信真主的城市,装模作样的祈祷它能彻底悔改和获得安全。”这个长句中的因果关系混乱,甚至还有误译。原文:But it was in vain that he offered freedom to the slaves of Tayef; that he violated his own laws by the extirpation of the fruit-trees; that the ground was opened by the miners; that the breach was assaulted by the troops. After a siege of twenty-days, the prophet sounded a retreat; but he retreated with a song of devout triumph, and affected to pray for the repentance and safety of the unbelieving city.“默罕默德到六十三岁那年,体力还能应付世俗和宗教使命所带来的辛劳。癫痫病的发作会让人产生同情并不会引起厌恶,有关这个传闻完全是希腊人恶意的诽谤。但是一位犹太妇女为了报复而在卡伊巴对他下毒,倒是让他信以为真。”(第5卷P169)“有关这个传闻”:什么传闻?“倒是让他信以为真”:对什么信以为真?原文:Till the age of sixty-three years, the strength of Mahomet was equal to the temporal and spiritual fatigues of his mission. His epileptic fits, an absurd calumny of the Greeks, would be an object of pity rather than abhorrence; but he seriously believed that he was poisoned at Chaibar by the revenge of a Jewish female.文法混乱比比皆是,译成这样,真是糟蹋名著,如果吉本的英文如此粗糙,还能流传至今?也有人说译者花了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值得称赞。但是翻译得极差,能叫“完成任务”吗?有人说他的文辞典雅,我看其实是吉本的文辞典雅,用金山译霸倒腾一遍,估计也有这样的效果。这样的译文,如果卖10元一本,随便看看消遣也罢。实在不值得收藏。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从奥古斯都开始到奥古斯图卢斯(其实应该是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后被加上拉丁“小”词尾,也就是小奥古斯都,很讽刺!)的结束,一个伟大的帝国灭亡了。其实灭亡对于罗马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快了灭亡的进程:腐败、内战、苛税...当然蛮族的入侵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
  •     斯提利科+埃提乌斯
  •     我在卡皮托的山上见证中世纪的帷幕升起
  •     刚看了《蝇王》,正好对吉本在最后一章表露出来的历史乐观主义打了脸……
  •     “我们大可以欣然接受这个可喜的结论:世界上每个时代都为人类增加财富、幸福、知识和德行。”
  •     异教在狄奥多西的统治下完全消失了踪影,而它的圣物崇拜却成为基督教的必备仪式之一。等到狄奥多西的两个儿子继位为东西罗马皇帝,累积几代的习俗隔阂终于进化为精神隔离。哥特人大乱东部帝国,而西部帝国作壁上观,罗马帝国至此从名义到实质真正分为两个帝国。霍诺留与阿尔卡狄乌斯有辱其父声名,哥特人后又肆虐西罗马,抢劫共和国时代就堆积的金银财宝圣物。拉文纳成为西罗马帝国皇帝耻辱的避难所。汪达尔人从高卢肆虐西班牙,最终征服阿非利加。西罗马财路断了一半,海盗从此横行意大利、伯罗奔尼撒、西班牙。阿提拉统领诸蛮族横行东西罗马,然而在高卢折戟,被联军大败。狄奥多西的后裔多为女性,实为讽刺。主教开始取代总督和统领,成为罗马落难之时的中流砥柱。蛮族成为僭主,羞辱西罗马皇帝,逼其退位,并废除皇帝之位。自此,西罗马帝国灭亡。
  •     @这时的罗马更加的风雨飘摇,分成东西两大帝国的现实使得外敌更加容易借着内部的不和来侵略,基督教会内部仍旧腥风血雨斗争不断——帝国的衰弱最终使得行省分崩离析变成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作者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大笔书写帝国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沉重但并不消极,于历史深处发出兴亡之叹和省人之论。把读之时不禁想起中国历史,两者似乎只是名字的差别而已。
  •     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但看完要写读书笔记了,,,以论文的形式,,,我就完全晕了
  •     作为罗马史经典之一,爱好者当然应该收藏!
  •     罗马的衰落伴随着无能奥古斯都们的自毁长城最终导致罗马的覆灭
  •     西罗的灭亡。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看不下去了。。 变成一个东方化文明了。。 没意思,不如前两集好看
  •     爱德华·吉朋 这套看完了心生大智。
  •     西罗总算灭国了。信息量太大记不住啊
  •     史诗巨著,慢慢体会。希望席将军的翻译不会令人失望。
  •     进击的蛮族。人类已经忘了蛮族的恐怖,躲在君士坦丁堡的高墙内过着安逸的日子,直到……
  •     终于把西罗马帝国给折腾死了,撒花庆祝。
  •     西罗马帝国...亡了...
  •     西罗马帝国,挡不住蛮族,挡不住腐败的上层,挡不住宗教的泛滥与争夺。便是斯提利科,也无力回天了。
  •     罗马帝国,挡不住蛮族,挡不住腐败的上层,挡不住宗教的泛滥与争夺。记得的英雄有 阿拉里克 阿提拉 克洛维 貌似罗马皇帝一个都记不住了!
  •     翻译越来越差
  •     翻译实在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