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塘村纪事》书评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506344708
作者:徐俊国
页数:149页

对孩子灵魂世界的诗性建构

对孩子灵魂世界的诗性建构苏艳霞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箴言和枯燥的行为规范,而是对孩子灵魂世界的诗性建构。在看似诙谐轻俏的笔调之后,诠释着这样一些极其严肃的宗旨和命题: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关爱生命、善待生灵、关注弱小、富有同情、悲悯情怀、勤劳奉献、朴素即美、坚忍不拔、珍惜幸福、心存感激、心怀祝福、和平友善、惩治腐败、祛除邪恶、崇尚自我、心地明彻、热爱学习、不断进步、尊重知识。如果我们的孩子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具备了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意志品质,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民族一定会更加文明,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这首诗成功地借鉴了童话的写法,展开丰富大胆的想像,动物与人类形神互具,理想和现实交融妙合,使这首诗极富童话色彩。诗中展示的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诗中动物形象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为主,如小蝌蚪、小蜜蜂、小蚂蚁、小兔子、小公鸡、小蝴蝶、小萤火虫等等,其善恶评判、是非标准也以儿童所能接受的思维惯式和审美取向来界定,如蝌蚪、耕牛、蜜蜂、蚂蚁、兔子、丹顶鹤、公鸡、等代表美好事物,罂粟花、乌鸦、大灰狼、蛇、狐狸、黄鼠狼等代表丑恶事物,这些动物形象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观、是非观,加之诗人那优美奇妙的想像,灵气闪烁的点染,机趣盎然的构思,涉笔成趣的描写,很能引起孩子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从诗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动力,使他们受到滋养和熏陶,从而健康成长。 关于这首诗,诗人自己是这样评价的:“里面的确暗含了不少因素,自然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美学的,但更是本真的、纯粹的,字里行间散发出良善、温情、悲悯、谦卑、执著、慈爱的光彩。我无法确知这首短诗打动过多少人,但我自己却一直被这些清澈见底的句子感动着。其实,这些句子无论出自谁手,我都会喜欢,都会诊视。” 当前,真正符合童心、童情、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几近于无。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拿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奉献给孩子?如何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对美的旋律的需求?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这是诗人(包括一切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欢迎《小学生守则》这样的好作品,让我们为徐俊国这样的诗人鼓掌喝彩!   

岛城新锐诗人纪实(二)徐俊国

岛城新锐诗人纪实(二)徐俊国从11月28号起,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晚播报》晚上10点强档推出“城市的风没有方向——岛城新锐诗人纪实”节目。第二辑为《青岛电视台岛城新锐诗人纪实(二)徐俊国》,链接过来,保存。岛城新锐诗人纪实(二)徐俊国徐俊国,1971年生于山东平度,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十月》《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等数十种刊物。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二届“青春诗会”。诗集《鹅塘村纪事》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7年卷)。获“全国十佳散文诗人”称号。[(导语)]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岛城新锐诗人纪实,下面走进我们镜头的是平度九中美术教师徐俊国,凭借《鹅塘村纪事》系列组诗,徐俊国成为了闯入中国诗坛的一匹黑马。[(正文)][字幕] 11月16日下午4点 平度市第九中学教学楼高二(5)班[现场](徐俊国上课前恰从这间教室经过)(学生诗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老师讲解)海子是大学诗派的一个代表人物 作品表达了一种纯净的 对质朴生活的向往 所以诗的题目就叫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正文)]11月16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了平度诗人徐俊国所在的平度九中,碰到了正在上美术欣赏课的徐老师。[现场]3050 好了 翻到48页 这时期出现了四个画家 能找到吧 哪四个画家 齐白石 黄宾虹 潘天寿 李可染 这是借古开今方面的四个代表人物 他们是借用中国绘画的传统加以继承和发展[正文]一节课过去了,我们本以为可以跟面前的这位徐老师好好聊几句,但他却夹起画夹,接着又走进了高三美术毕业班的画室。[现场](7)1117 大底子铺好了 再把笔换成小一点的 然后一点一点地 丰富颜色和分离笔触 这些我已经强调过了吧 一定要知道 [(正文)]借着学生们专心练画的空儿,我们跟眼前的徐老师聊了两句。[同期声]徐俊国0259 每天7点半进学校 一进这个画室 面对这么多学生 不可能考虑写作和诗歌 因为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比你的写作和诗歌更重要 只有等到晚上9点半放学以后回家 这段时间才真正属于我自己[(正文)]徐俊国是平度九中的美术老师,除了要给13个班级的教授美术欣赏课,还要专门给一个美术毕业班的学生教画,因为学校目前只有两名美术教师,所以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于是,我们决定先从这个学校的师生口里,认识一下这位徐老师。[同期声]李正耀 校办主任0632 星期天 只要能够挤出一点时间 他就回家看望年迈地父母 中国有句古话 孝者为先 只有孝敬父母了 才是我们同志们轧伙 交好的基础 付国庆 副校长(4)0457 我记得我看过他的一首诗 反映了当今城市社会当中 乱写乱画 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 看了以后给我的感觉 确确实实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在快速发展当中 很不和谐的一些镜头 我感觉教育意义还是很深刻的教师1636 这个人吧 别看他个头挺矮 但是很有才 外界也是这么说 1532 你看过他的诗吗 看他的诗 看过看过 有什么样的感觉 看不明白 你觉得他诗写得怎么样 诗 非常好 很贴近生活现实 1403 反正感觉读他的诗以后 感觉很朴实 语言不是很华丽 但是能够让人回忆起童年的很多事情1940 因为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 所以我读了他的诗 从内心来说触动很大 学生2237 知不知道在咱们学校里就有一位诗人 那不就是俺美术老师 你读过你们老师的诗吗 《鹅塘村纪事》2640 徐俊国老师 全国非常有名 非常有文采 诗歌写得很棒 散文也写得很棒 您读过吗 我读过 您读过他的什么作品 有获散文金奖的 还有(诗歌)《小学生守则》[字幕]10月16日晚10点 徐俊国家中 [正文]10月16日晚10点,我们跟随下班回家的徐老师一起回家。一进家门,还没坐稳,徐老师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就要为我们朗诵诗歌。 [同期声]诗朗诵徐小雪 徐俊国的大女儿2547 起风啦 我爱你芦苇 野茫茫的一片 顺着风 在这遥远的地方 不需要思想 只需要芦苇 顺着风 野茫茫的一片 像我们的爱 没有内容[现场]内容啊 真好 那个东西照着我 来小雪再整一个 来小雨咱俩下棋吧 下棋喽 耶[同期声]徐俊国(7)0848 有一天我当学生的时候 高中 回家时 看到梧桐树上 一只老娘用翅膀遮住一只小鸟 下着雨 这种感觉用小说没法表达 我就用诗把它写出来了 只有用诗的语言 才能表达诗的感觉 再后来我的第一首诗 在《语文报》上发表 一下收了一百多封读者来信 全国各地的 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从此走上了文学的不归之路崔东萍 徐俊国妻子2736 我和徐俊国是同事 他早我一年到平度九中工作 当时我们每个星期天晚上都要开一个例会 我随便抽了一个本子 领导在上面讲话 一看他里边写的是诗歌 我一看就觉得非常可笑 这小孩还写诗歌 然后看了半天没看懂 真得没看懂3019 结婚以后 说来也怪 我们结婚以后 我再拿起他的本子他的诗歌 我全能读懂了 全理解了 我说给他听 非常非常对 感觉心有灵犀似的徐0926 我给乡村写作有个整体命名 叫《鹅塘村》 鹅塘村是我虚构的一个村庄 它与当代城市 与当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相对立 我想通过写鹅塘村 留住乡村那种非常宁静非常纯朴的感觉 人在心灵里应该有所保留 为美好的记忆做一个保存 1156 后来参加了在中国诗坛比较有影响的青春诗会 那个受关注比较大一 些 每年《诗刊》社向全国推出十来个诗人 应该说力度比较大 在这个事之后 紧接着我的诗集《鹅塘村纪事》等于中国作协 还有中华文学基金会出资 给你出这本诗集[诗朗诵]《鹅塘村》节选其中一部分你们从外省过来 但愿你们的鞋底不是太硬 在鹅塘村 小草的腰是软的 蛐蛐的鸣叫比冰凌还脆 别四下乱瞅 当心碰疼羔羊的目光 它的柔弱和善良会折弯你们的清高和富贵 来到鹅塘村你会惊讶不已 这里的河水如绸 蓝蓝的天空下大地在喷香 村庄很大 无数个我在劳动 有的我在锄地 有的我在捉害虫 有的我混迹家禽之中看不见那草帽 来到鹅塘村 你们会情不自禁地拿起农具 爱上缓慢岁月 半斤果实 十斤汗水 来看看就行了 看完就走吧 白鸽会送你们 一只在前 为你们引路 一只在后 招呼你们不必一步三回头 走吧 要想再来就等下辈子吧 亡灵已经显现 在花丛中看你们呐 他们怀抱干净的谷穗 微微含笑 无声地说“去吧 去吧”[同期声]崔3251 我们生孩子是99年 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这几年精力都在孩子身上 除了认真教学 他写诗歌 我都想不出他用什么时间来写 但是从那几年起 他的一些作品陆续得到发表 徐1423 其实现在大众层面上的读者 还是一般的受众也好 对诗有偏见 他们认为一个写诗的人少 实际我们在家里 在单位里面感觉写诗的少 一旦出去参加(笔会)这样的活动 或者上网搜索一下 浏览一下你就会发现 写诗的人非常非常得多[隐黑] [字幕]11月18日下午 徐俊国携小女儿返回平度老家冷哥庄[正文]11月18日,星期天,徐俊国在下午带着小女儿小雨回到平度老家冷哥庄看望父母,小雨见到两个堂姐妹,显得很兴奋。而徐俊国告诉我们,每次回到老家,他都要去村后的大湾转一转。[现场] 徐 (11)3732 现在这个大湾 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 每天都要经过这个地方 3816 现在这个湾被挖掉了 但那种忧伤的记忆 是永远挖不掉的 我想以后在我的诗中还会出现这个湾 还有与这个湾相关的记忆[正文]当晚,徐老师的父母看到儿子回家,他们十分高兴,做了一大锅萝卜馅儿包子,全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现场]萝卜馅的 挺好吃 我爱吃荠菜的徐俊国母亲4124 还是在家里安安稳稳地教学 从昨天我就说 别写诗 教好学为原则 就指着教学吃饭 是正经工作 别去胡寻思 [正文]晚饭后,徐俊国又来到了姐姐家里做客。 [同期声]徐俊国姐姐4459 以前没读过 此今年夏天 在看了他那首《鹅塘村纪事》 从看了这首诗才知道 以前只是听他说 他写了一首诗获奖了 徐俊国姐夫4604 如果放下教师工作 专门写诗 对于我们在家里务农的人来说 百分九十要反对 为什么 当教师有稳定的收入 从上班到退休工资都非常稳定 没有很大的风险 如果把教师工作仍了 单独搞创作 写诗 从短期利益看 赶不上教学 从以后发展看 咱们农村长大的孩子 根本看不到潜力可挖[正文]谈起家人对自己写诗所持的态度,徐俊国和爱人莞尔一笑,在这方面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同期声]崔(11)因为徐俊国 让我也喜欢上了诗歌 我现在也经常看一些有关诗歌的论坛 通过诗歌也认识了很多名家 诗歌在经济上没有让我们家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稿费是有限的 但是够徐俊国零花钱的徐1826 一个农民 年龄也比较大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 但出于对诗歌非常固执的那种爱 为了参加一个笔会或者改稿会 把自己家唯一的劳动工具 把牛给卖了 然后搭上路费交上学费参加这个活动 这我就感觉有点不值 归根结底精神再重要 还需要处理好基本的生活状态 如果连生活都处理不好 我想些诗是成问题的 1931 写诗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就是海德格尔说的那句话 我们要非常有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之上 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字幕] 11月19日上午 徐俊国老师带着美术毕业班的同学到公园写生[诗朗诵]选用部分从热爱大地一直热爱到一只不起眼的小蝌蚪 见了耕牛要敬礼 不鄙视下岗蜜蜂 要给捕食的蚂蚁让路 兔子休息时别喧嚣 要勤快 及时给小草喝水 理发 用雪和月光洗净双眼才能看丹顶鹤跳舞 天亮前给公鸡医好嗓子 厚葬益虫 多领养动物孤儿 通知蝴蝶把“朴素即美”抄写一百遍 劝说梅花鹿把头上的骨骼移回体内 鼓励萤火虫 灯油不多更要挺住 乐善好施 关心卑微生灵 擦掉风雨雷电 珍惜花蕾和来之不易的幸福 让眼泪砸痛麻木 让祈祷穿透噩梦 让猫和老鼠结亲 和平 共处 让啄木鸟惩治腐败的力量和信心更加锐利 玫瑰要去刺 罂粟花要标上骷髅头 乌鸦的喉咙 大灰狼的牙齿和蛇的毒芯都要上锁 堤防狐狸私刻公章 发现黄鼠狼及时报告 形式太多 刮掉地衣 阴影太闷 点笔阳光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尤其要学会不残忍 不无知 [同期声]董福寿 平度市作协副主席2253 在历史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文学比较热门 一首诗歌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他的命运就可以改变 他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都可以改变 现在不少人说诗歌走到了一个边缘 热爱诗歌的人还大有人在王展 《当代小说》杂志社副主编 1442 徐俊国先生 他在全国 他的作品 本来不为人知 但是通过刊物发表以后 大家看到后耳目一新 给我们很多惊喜1524 过去很多人想象中诗歌是孤傲的 是偏颇的 但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这中距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 当我们读到这些作品的时候 我们感受到这些作品 他们的生活场景 他们的语言 都是在生活中捕捉到的 给我们很多感动 也是这个社会最珍贵的文化的感动董福寿 平度市作协副主席 3204 大家要想从诗歌这方面捞到什么好处 恐怕不多特别是物质上的东西 仅凭诗歌获取的稿费 一年三头四百根本不顶用 但是大家觉得内心有种东西需要宣泄 3255 确确实实从内心来讲 不得不写 不写就不行 并不是为了图些什么东西 就是对这片故土 这片热土 不得不去歌颂它 不得不去报答它的感情 [音乐]+[诗朗诵]不要轻易说话 一开口就会玷污这个早晨 大地如此宁静 花草相亲相爱 不要随便指指点点 手指并不干净 最好换上新鞋 要脚步轻轻 四下全是圣洁的魂灵 别惊吓他们 如果碰到一条小河 要跪下来 要掏出心肺并彻底洗净 如果非要歌唱 要先咳出杂物 用蜂蜜漱口 要清扫脑海中所有不祥的云朵 还要面向东方 闭上眼 要坚信太阳正从自己的身体里冉冉升起崔 (11) 0108 我觉得诗歌带给我们家的还是很多很多 有一些是我们不能用言语来说的 我有的时候跟他出去 到北京或到哪些地方去 那个时候我就要重新认识徐俊国了 不是在家里这个老实巴交的徐俊国 外面那么多的名家 对徐俊国的肯定 对他的诗歌的肯定 他现在取得成绩 对我们的孩子也是一个榜样徐 1948 曾经有记者问过我 你的诗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说有关系 但是我告诉你 写诗在我的生活中之占百分之一 百分九十九都是用来生活 但这百分之一 写诗的百分之一 恰恰是生活中最割舍不掉的 因为我热爱它

——《这个早晨》赏读

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个早晨》赏读潘兰林 一方面,是早晨的清新、淡远、静谧与和谐自然之美;另一方面,是歌者对自然的热爱、崇拜与敬仰。在圣洁纯美的自然面前,抒情主人公仿佛进入了一种虔诚的宗教境界——他不仅“换上新鞋”,而且“脚步轻轻”、掏心洗肺,并“咳出杂物”、“用蜂蜜漱口”、清扫脑海中所有不祥的云朵——这纯粹就是一种“走火入魔”般的钟情与热爱。贯穿于整首诗作的,其实是一次“人与自然”的对话,诗人的赞美诗般的歌唱与敬仰着眼前自然美丽与圣洁,并同时窥镜自视,进行了一次体内和灵魂中“杂物”的清空,完成了一次人格的提升与升华。通篇充盈的是对自然、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类自身灵魂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当然,我们在诗作中也一定可以感受到一份对美好人生的强烈向往与渴望。《这个早晨》徐俊国不要轻易说话一开口就会玷污这个早晨大地如此宁静花草相亲相爱不要随便指指点点手指并不干净最好换上新鞋要脚步轻轻四下全是圣洁的魂灵别惊吓他们如果碰见一条小河要跪下来要掏出心肺并彻底洗净如果非要歌颂先要咳出杂物 用蜂蜜漱口要清扫脑海中所有不祥的云朵还要面向东方闭上眼要坚信太阳正从自己身体里冉冉上升——摘自《青年文摘》2006四月下

徐俊国的这组《零点月亮》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从我个人阅读经验来看, 徐俊国的这组《零点月亮》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在场、朴实、及物、疼痛……语言细腻,情感把握得恰到火候。《家书》里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结合,就能看到徐俊国在语言层面的努力,以及他的诗歌野心。从“落日盛大/我心悲凉”到“孙儿 一定/回家”,诗人已引领我们体验了古汉语的苍莽与悲怆,也感知了现代汉语的关怀和温度。汉语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短短十五行诗,诗人替自己,也替我们消解了与世界间的紧张、矛盾和焦虑。而在缺少了宏大叙述背景的当下,徐俊国总能很好地找到诗歌的切入点。甚至可以这样说,他已精通了以小见大的技艺。《六个》中“树叶——人”的对比,《忆》中“小生灵”让“锨刃颤抖”……等等,无一不体现出诗人对世界的诗性关照和人文情怀。当然,一个坚信“鹅塘村”是“燕子”“乳娘”的诗人,一个有着清醒写作背景的诗人,一草一木、一鸟一人,皆为徐俊国内心世界的宏大事件。读《零点月亮》让人兴奋,还在于有着乡村文化背景的徐俊国,并没有沉溺于对贫穷的嗟叹和呐喊,而不能自拔。从《环卫工》、《夜色》里,诗人已把“粗大的关节”和“月饼盒子”提升至了“夜色”与“曙光”中的苦难。我相信,徐俊国能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背景的国度里,厘清贫穷与苦难,徐俊国是担当得起《人民文学》的期待的。假以时日,徐俊国一定会把他的苦难,锻造成诗歌的黄金和高贵。读者:思无邪

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鹅塘村纪事》阅读印象

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鹅塘村纪事》阅读印象题记:“我不清楚我所等待的人到底是谁 / 但是 只要我等他 他就正在路上 / 将来有一天 也许是在阳光下的荒凉里 / 谁看见我泪流满面 我就与谁拥抱 跟谁走” ——《等待》灵 焚[1]很少这样,读完之后感到那么熟悉的一部书却让我几天来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来写一篇印象文章。我从来所要写的任何一篇关于诗歌的评论文章都不可能占用我三天的时间,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一个昼夜里就可以完成的。可是这本书却让我三天三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让我一直无法动笔。我的写作习惯是根据读完后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冒出一个题目,有了题目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接着拟出几个要写的小标题,就完成了百分九十,剩下的就是让自己的灵魂叠合在作者的灵魂上重温那个过程,让自己成为作者,对着电脑把那种曾经的律动敲出文字来。可是这本书却让我犯难,因为觉得哪一种题目都不合适,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我的感受。阅读最初两辑觉得这是一种现实乌托邦的显现,可是读到第三辑《时光重现》和第四辑《半跪的人》这种感觉完全消失了,乌托邦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的理想国,然而这里除了最初的童话般祥和的世界之外,却让人触摸到悲凉的、无奈的、贫穷的、甚至死亡阴影到处游荡的世界。接着就想到了这是面向城市的孩子们讲述的一部发生在乡村的灰色童话,全书的内容一半是童话般的美好和向往,另外一半则是一群贴近乡土随遇而安的小人物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悲喜苦乐,所以说是灰色的,不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可是,童话哪有灰色的,童话是为孩子们提供梦境的,而这里所发生了的许多故事我倒希望能从孩子们的心灵中永远消失,虽然贯穿全书的善良、悲悯、知足、感恩是需要的,然而这种善良、悲悯、知足与感恩所换来都是尘土般微不足道的、悲凉的、甚至不幸的结局,人们都是那么听天由命地对生存的境遇逆来顺受,令人叹息。除此之外,还想了很多,比如乡土的指纹,善良人灵魂的栖息地等等,都不合适,最后,只能以“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作为主题[2],笼统地表达我的阅读感受。因为,这本诗集表现的正是一个出生于农村的诗人所经历的那些渗透骨髓的乡土事件,以及一颗质朴、善良的灵魂对于自然万物的平等与虔敬的生命姿态。诗人在这里似乎是要倾注他对于这块乡土的认同、亲近、依恋、以及深深的同情和美好的愿望。一、一部中国乡村的缩影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比较完整地浓缩了发生在中国农村的乡土故事,而这些故事是通过灵魂话语和凝炼的细节得以呈现的。之所以说“比较完整”,那是因为在这里诗人所涉及的心灵事件涵括了一个贫穷、落后,山东地图上“小小的甲虫”一般大的村庄(《暖风》)的全部日常,以及所有的亲属和邻里的生存痕迹。这里涉及到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这些属于乡村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在亲属关系中,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叔、婶,兄、弟、姐、妹,妻子、儿女,熟悉的乡亲等,这些中国家族伦理中最主要血缘者的日常都是诗人的审视对象。在一本薄薄的诗集中能够这么全面地涉及到中国乡土文化构成元素的作品,在我的读书阅历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作者所揭示“鹅塘村”当然不一定就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小村庄,这应该是诗人所创造的乡土中国的一座灵魂的村庄,把那些世代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乡里、亲属、甚至生息在这块大地上的生灵、五谷、六畜们的全部角色,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与生命过程相关的事件都放在这个“村庄”里发生。这些元素,当然是滋养了作者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灵魂的水土,它已经成为血液一般渗透到诗人骨髓中的生命底色。这里所说的小,只是一个浓缩性概念,其实这里所发生一切,可以放大成整个乡土中国。正如诗人在《致蜗牛》中写道:“房子 亲人 大地 五谷 六畜 / 一切就绪 预备——开始 / 缩小成一百倍 一千倍 一万倍 / 缩小成心脏 缩小成你背上的小漩涡 / 给你足够的路途和眷念 / 在背阴的角落 缓慢地去爱”。他就是要把一个几千年来偌大的乡土中国,缩小成一个“鹅塘村”,并把镜头拉近到当下,近到自己所经历的成长经验来叙事和展现。所以,这里的每一个人所背负的命运,也是乡土中国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生存状态的聚焦、缩影。按照本书的划分,全书共有《俯身大地》、《我的鹅塘村》、《时光重现》、《半跪的人》四辑,第一辑属于诗人的灵魂宗教,提供了一个乡土乌托邦世界的图景。第二辑属于第一辑的思想与情感延续,但是显得更为具体,表现作者与这个灵魂村庄的关系。第三辑与第四辑基本上表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乡土的情感与思想来源以及自己的成长经验等。所以,作为一部乡土中国的缩影,主要内容在第二至第四辑中得到了具体体现,不过第二辑里具体的现实场景比较少,除了《故乡》、《村里发生的事》、《平度和鹅塘村》、《暖风》之外,基本上都是一种灵魂村庄的场景。而我们会在这里注意到,这四首作品的内容都与母亲有关。诗人在这部诗集中多次写到母亲,每一次写到母亲都显得那么地具体而亲近,充满了深深的感恩之情,这是否暗示着诗人与乡土关系的来源认识,我想是的。正如诗人自己所说,一个人可以有许多选择,就是无法选择出生,这种选择与母亲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一个女人嫁到鹅塘村是命 / 我被生在遍布牛粪的苦菜地也是命”(《故乡》)。而母亲在诗人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恰恰是诗人与这片乡土无法割舍命运的媒介。即使多年之后诗人已经离开了这片土地,母亲的探亲到来又会给他带来往昔乡村经验过的日常,只要母亲存在,诗人无论走到哪里,他的乡土就带到哪里。正如母亲所说的那个瞎眼老太“天天拄着拐棍围着村里的枯井转圈 / 她总唠叨 如果她的光棍儿子先她而去 / 剩下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村里发生的事》)。所以,诗人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我在这座小县城教书 写作 / 这座小县城是树梢和虚幻 / 老家是我的根 枯叶与肉体的安葬地”(《平度和鹅塘村》)。关于乡村所发生的事件,诗人的成长经验主要集中在第三辑《时光重现》和第四辑《半跪的人》。从标题来看不难发现第三辑是诗人成长的回忆,而第四辑属于诗人眼中的匍匐在土地上卑微地活着的缘亲乡里。在这里,诗人仍然多次写到母亲,比如《上学》、《夕照》、《摇篮里的孩子》、《娘》、《爱》、《半跪的人》等,当我们读到《半跪的人》,基本上可以明白,诗人成长经验中所有的人,都是这个被母亲所代表的生存意象:“半跪着”。诗人对于这个生存意象,发出了对于乡土中国“你还有多少寂寞和苍凉必须有人半跪着来担当”的慨叹。在诗人为我们所提供的关于母亲的意象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隐忍、善良、勤劳、病弱、坚强的女人,这个女人植物一般朴素、泥土一般卑微,背负着乡土的贫瘠、辛劳,没有一声怨言、默默地忍受着生存所强加给她的一切。而鹅塘村中出现的其他亲属、乡里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个母亲的存在而派生出来的,甚至父亲也是。在这里,父亲在《上学》和《骑在父亲的肩上》两次出现,一次酗酒,一次是带着幼年的作者逛庙会。其他的亲属如妹妹、姐姐、弟弟等,还有乡里中病危的老人(《娘》)、疯女人(《疯女人》)、好人老帮头、光棍曾旗(《村里发生的事》)等都是与母亲有关的存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人。可是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女人们,基本都是跟母亲一样的苦命的人,诗人所看到的每一个农村女人的一生,就是由女儿变成了某人的媳妇,然后“她像一盏摇摇晃晃的灯笼 / 在疼痛中守护着微弱的火苗 / 劳动 生儿育女 / 倒下的时候 / 闪电又在她的坟上狠狠抽了一鞭子”(《命运》)。而男人宛如附属性的存在,要么带着病体,比如“父亲”的胃病、“下巴长满茅草的那个人”带血的干咳、村民“聂高贵”的心脏病等,要么常年离家不在,在外谋生,如“离家多年的爷爷去了边疆”、漂泊的“盲艺人”、外村来的“瓦工”等,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农村的那些男人除了那捆绑他们的土地之外,偶尔还会在外走动,而留在村里的家园主要是靠女人们守着,许多女人可能一生没有离开过她们生活的乡村。男人当然也跟那些女人一样的穷苦、寒酸,但他们却偶尔可以抽烟解闷、甚至酗酒发泄,而女人只有默默忍受(《上学》),实在走投无路时,除了选择自杀(《苦命的人》),她们没有其他可以表达反抗命运的行为。而在乡村,死去一个人如一片树叶飘落,回归泥土激发不起一丝波纹。按照诗人的理解,那是“肉体落地 灵魂终于松绑”(《我所理解的死》)。确实,在这个贫穷、劳苦的人间,只有死亡对于她们才是解脱。也许是受到这种现状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在第二辑到第四辑的这些篇章中,死亡的气息幽灵一般笼罩着鹅塘村。一共101首的作品中,有43首都出现与死亡有关的信息。从小学上学路上可以踢出骨头,到童年伙伴的夭折,孤寡老人的病危、苦命女人的投湖自尽等,村边的墓地是童年的诗人坐在土墙上就能目及的场所(《晚了》),连捉迷藏也会遇到数天前还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新坟”(《捉迷藏》)。死亡在这里似乎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是的,在这里死亡属于日常事情,所以,那么自然而然,看不到人们多少悲痛的痕迹。甚至死亡的世界不但不可怕,有时却是美好的,那是我的“出身地”(《如果你来看我》)。在诗人看来,对于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的人来说,那也只是“多少年了 岁月收割一批人 又播种一批人 / 一个姓氏在大地上摇曳 一岁一枯荣”(《回家过年的人》)而已。以上就是诗人成长经验里的乡土,由于篇幅关系不能继续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病痛”在这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侧面。可是这里没有医院、当然也没有电影院、图书馆、娱乐场所等,唯一的有一所可以供作者上学的小学是这里的孩子们观看外边世界的窗口。这就是哺育着诗人童年、少年时代的村庄。诗人所看到的那些亲人和乡里,他们一个个都是与自己的母亲一样“半跪”着生存,活着只是逆来顺受、任劳任怨。她们勤劳、善良、卑微,自己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一切都交给了自己的“命”。即使这样,这些乡野麻雀一般卑微的生命,“但我从来没有看见它们哭泣 停止卑微的生活”(《我所见的麻雀》)。正如母亲一样,即使活到了六十三岁,“再过二十年 / 如果还能活在这世间 / 她一定还会在同一种秋风里弯腰除草……娘最爱干农活 / 看着庄稼拔高 吐穗 / 一寸寸接近天堂 / 娘捶捶干瘪的胸口 / 长时间不说话 / 我知道 / 她爱这牢狱般的广袤大地 / 但就是说不出”(《爱》)。这种乡土之“爱”,基因一般遗传给了这位母亲的孩子——诗人,正是由于这种即使大地“牢狱”一般囚禁着自己,却仍然可以“爱”着的生命的生存之坚忍,成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这块贫瘠、落后、朴素得“萤火虫”一般的乡土产生了深深眷恋和悲悯的原因之所在。二,灵魂的乌托邦为谁而建?我之所以要先从后面三辑的问题说起,梳理出诗人的成长经验与灵魂底色的来源,就是为了理解在本书的前面两辑、特别是第一辑《俯身大地》中诗人所构筑与吟哦的灵魂乌托邦的思想与情感基础。可是,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和谐的律动,仍然是一种强烈的矛盾、不和谐的感觉梗在胸口。因为从诗人的成长经验来说,不应该产生书中所揭示、呈现的那种乌托邦构想的。那么,难道诗人背叛了他的乡土?在第一辑和第二辑的一部分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祥和、自足、充满生命和谐的乡土。这个环境仍然是诗人从小所熟悉的“鹅塘村”,可是这个“鹅塘村”却与前面所见所闻的乡土情调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崇尚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安详宁静、赏罚有序、知足常乐的生命乌托邦。这当然是诗人为我们建设的一个乌托邦。在这里,一头牛的祖国是一亩三分地,一只蚂蚁的祖国是一棵参天大树(《祖国》),一朵花的凋零有人为之招魂(《为花招魂》),一只瓢虫爬到躺倒在地上休息的我的嘴唇休息(《月亮升起》),一只小小的蚱蜢靠着我的脚背安然睡去(《躺在黄昏的麦秸垛上》),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有人为之疗伤(《告诉丹顶鹤》),有人为松土的蚯蚓让路(《我不是一个完全闲下来的人》),有人为爬行的蚯蚓捡去途中的玻璃渣等等。同样写到死亡,在这里的死亡只是“告别一部分亲人 去见另一部分亲人”(《在深处》),只是“累了,想小睡一会儿”,稍等,将会在一株小草、一颗露珠,一只小羊纯洁的泪眼中之“另外一个地方醒来”(《小睡》)。我们只要注意,不难发现,我在这里所说的“有人”其实都是诗人自身,都是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所以,我才说这是“诗人为我们建设”,而不是让我们在这个“鹅塘村”看到了其他人行为中的这些生命的自觉追求。诗人除了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鹅塘村中的这种理想生活之外,还为鹅塘村的孩子们制定了“从热爱大地一直热爱到一只不起眼的小蝌蚪”到“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尤其要学会不残忍 不无知”的20条行为守则(《小学生守则》),还演绎了一场设在三间砖瓦房中的乡村法庭上关于昆虫、风、人、挖掘机、汽车、流行音乐、楼群等万物行为正当性与否的审判(《乡村判决》)等。正是由于整个鹅塘村的主角只有诗人,也可以说这里只是诗人自己一个人的乌托邦。诗人在这里向人们揭示了他的“俗世之爱”,那种“活全干完了我就在花香中歇息,“想你了我就回家”,在生命的最后那天,“你用皱皱巴巴的嘴唇亲着我说爱我”的自足、自在、自然的简朴生活理想(《俗世之爱》)。他知足地坦言:“爱一个人 / 不但得到了她的呼吸和白藕 / 她还一下子给我生下了两个女儿 / ——一份幸福就够了”,“失眠时 一勺月光就够了”,“失败时 一个温暖的词语就够了”(《够了》)。他很自信地告诉人们:“来到鹅塘村 / 你们会情不自禁地拿起农具 / 爱上缓慢的岁月 半斤果实 十斤汗水”。所以,希望大家能来看看,只要看看就行了的这样一个祥和安宁的童话般的美好村庄(《来到鹅塘村》)。当我们读到这些、或者从徜徉在这些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不禁会发问,究竟诗人的这些梦境来源何在?我首先想到的是,由于诗人看到了、经历过了太多的乡土日常中人们的艰辛、贫困、卑微等劳苦、不幸的生活场景,然而,那些人却仍然那么质朴地、植物一般自然地、俯首大地默默地生存着,由于那些人没有文化,“被灰烬封住嘴巴”(《巧合》),所以无法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诗人思考着这种隐忍的原因,作为他们的代言人,揭示了“那些正在忍受疾苦的人”的心灵世界,那个世界就是诗人所描绘的这个童话般美好、自然、宁静、知足的净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隐忍如此,平静地接受生老病死的境遇。可是,这样显然解释不通,因为诗人在书中多处出现祷告性的叙述,比如《大地上一朵小花》、《写在沙上的祈祷》、《暮色》、《愿》、《求你》、《活着》等。如果那些生存在这片贫瘠的乡土中平凡得尘埃般微不足道的生命,他们心灵的世界有一个童话般的乌托邦,那么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为了某种愿望祈祷。所以,我们只能认为这是诗人自己的灵魂宗教,是诗人在为那些微不足道的生命祈祷。特别是诗人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的这些思想的来源与“雅姆”有关(《雅姆与我》)[3],而被母亲所代表的那些被捆绑在土地上的人们是不知道“雅姆”是谁(《爱》)的。只是诗人自己要像“那个骑着驴子为穷人祈祷的人”雅姆那样,为这些乡亲们祈祷的。根据翻译家、诗人树才的介绍:“雅姆就是一位把土地当作命根子的自然诗人,他的一生都贴近土地,离不开土地,他的全部诗情都用来歌唱土地上的众生之善,万物之美”。这样看来,诗人徐俊国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情怀确实是受到了雅姆影响的结果。从《雅姆与我》一诗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自己这一点:“雅姆从我母亲怀中接过我 / 教我走路 认字 写诗 / 又教我给穷人和小毛驴做祈祷 / 看见胡桃树生病 / 他会绕树三圈 流下蔚蓝色的泪 / 碰到蚂蚁去世 / 他会让我挖坑深埋 敬献花圈 / 雅姆说 / 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 / 要脱帽致敬 先让他们过去 ……”。显然,上述的这种诗人所建设的乌托邦理想村庄与这首诗中所揭示的雅姆的自然观是一脉相承的。然而,问题是诗人为什么要把这种自然情怀作为灵魂的宗教来建设他的“鹅塘村”。难道“鹅塘村”的亲属和乡亲们的贫困与不幸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所致,所以需要这种宗教?可是,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分析,诗人在他的成长经验里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乡亲们违背自然生存的内容,相反地,那些善良的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着来自于大地、疾病、人文对于他们的生存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那种听天由命的生存也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生存。那么,他们无论怎样认识到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也是不能够改变自己的生存苦难的。从诗人为我们提供的乡土经验来看,他们贫苦的根本问题在于近于麻木的隐忍,而对于这些人,进一步给予他们以“雅姆”为文化与精神象征的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这就等于进一步给予一群愚昧、麻木的人,加上一副精神的麻药。所以,我才会怀疑诗人背叛了他的乡土,因为他的乡土绝对不能再进行这些洗脑。然而,我坚持相信诗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乡土的,相反地,他对于那片虽然贫瘠、但仍然充满亲情的乡土流下了满腔同情的泪(书中有关泪水的意象随处可见),更是表现出诗人发自灵魂的感恩。比如:雅姆“他回到了他的比利牛斯山 / 我留在了我亲爱的出生地 / ——需要我心疼一生的老中国”(《雅姆与我》),“那时 你就是我辽阔的天 / 我还叫不出白云 / 一如我无法喊你一声娘”(《摇篮里的孩子》),“如今 她病重 余日不多 / 我不知道拿什么来偿还三十年前的恩情”(《娘》),“我这一生 一共需要多少热泪 / 才能哽住落向鹅塘村的一页页黄昏”(《半跪的人》),等等。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背叛的行为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既然诗人不会背叛他的乡土,却又像他人一般地为那个贫瘠的鹅塘村、那些默默忍受着艰辛和贫困的父老乡亲建立了一个与万物和谐共处,知足常乐的灵魂乌托邦,这种矛盾、不和谐灵魂的根源究竟何在?无论诗人怎样一厢情愿地希望让“地上受苦的人四处有家”(《暮色》),而“那些正在忍受疾苦的人 / 十有八九会被灰烬封住嘴巴”(《巧合》),他们是无法自己喊出苦难与疼痛的。所以,正如诗人少年时代所经历的那样,不管自己如何对于那个苦命的投湖女人说自己“爱她未散的悲愁 淡蓝色的苦命”(《苦命的人》),却仍然无法阻止不幸的发生。因为诗人所企图表达的爱的方式,同情的方式从根本上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我想说的是,诗人在这里的立场是极其不明确的、矛盾的、甚至令人怀疑的。作为一个来自于农村,目睹着、经历过贫困与艰辛的诗人,不应该产生这种灵魂乌托邦的自我欺骗。这种乡土乌托邦只有对于那些住在城里,没有经历过乡村的落后、贫困、劳累、疾苦的人的“强说愁”式的所谓回归自然的“贵族病”幻想,对于仍然处于尘埃般生存着的那些世世代代被捆绑在土地上的人们,这种所谓美好、自然、知足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带着粉饰苦难的“贵族”理想世界,这是极其不公平的。所以,我只能不客气地指出,这座乌托邦只是为城里人建设的,在这座乌托邦里,那些住在贫瘠乡村里的人的艰辛生存现实是被忽视的、被排除在外的。从这个意义来看,诗人在这部诗集中所体现的灵魂状态是分裂性的。三、作为乡土经验者的在场与作为诗人的不在场那么,诗人本身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诗人如果意识到这一点,他不会如此粉饰他所见证过的贫瘠的乡土、卑微的父老乡亲所承受的、现在仍然一直在承受着的贫困与疾苦的。诗人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在于诗人的灵魂还没有穿透自己的成长经验,没有把自己的成长经验上升到更高的属于灵魂的宗教高度。换一句话说,那就是诗人在自己的灵魂中存在的地狱和天堂之间的通道还没有真正打通的时候,他就已经从这片贫瘠的乡土上出走了。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到诗人作为乡土经验者的在场,与作为诗人不在场的交叉叙事。《村里发生的事》这首应该可以作为这种在场与不在场叙事的代表性作品。这首诗表现的是牵念着孩子的母亲从家乡来,与已经离开贫瘠的乡村,在县城里教书的儿子(诗人)一场母子拉家常的场景,很温馨,充满了浓厚的母子共处的天伦之美。作为母亲的孩子,母亲所说的“谁家娶了媳妇 谁家的猪下了崽 / 谁孝敬父母 谁做了亏心事被鬼缠身”,以及谁生了什么病,谁死了等等,这些都是诗人作为乡土生活的经验者所熟悉的家常,对于诗人来说,他是曾经在场的,所以母子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可是,在这里通过母亲转述的方式,说明了诗人此时已经不在场了,他退到了旁观者的位置,属于倾听者在经历着乡土。虽然在诗的最后,当母亲的手被针扎了一下时又一次把诗人拉回到乡土的现场,而全诗基本上都在揭示作为诗人对于乡土的不在场。除了《村里发生的事》之外,从这部诗集中我们还可以多次遇到诗人的不在场叙述。比如《兄弟俩》中,诗人勾勒着自己与弟弟的不同人生,弟弟从小就要帮父亲一起干农活,而“我天生柔弱 偎在草窝里读课文”,多年之后,兄弟俩都长大成人,诗人已经是城里人,从外面回乡,递给弟弟一支烟,“我触摸到蛤蟆皮一样的手 / 风吹响屋后的高压线 / 弟弟缩回了他瓜藤一样的目光”。这一首作品很重要,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读书对于农村孩子命运的意义。在整本诗集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诗人是这个乡村接受过教育,所以走出鹅塘村,改变了自己乡土生存命运的人。而父亲也把儿子(诗人)从乡土出走当作自己家族的荣耀:“俺大儿子在城里教书 会画画 写诗……/ 顺着眼前这条灰白色的土路忘过去 / 我似乎看到父亲正掏出半截将军烟”(《四月四日偶遇四叔》),等等,这些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作为曾经乡土经验者的在场,与从乡土出走之后,作为诗人之后的同一个人的此时对于乡土的不在场、即从亲历者向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正是这种命运与角色的转变,使诗人眼中的“鹅塘村”变成了一个乡土乌托邦,诗人才会拥有“够了”的知足常乐的生存姿态,面对在二十年前曾经遭受过雷击的那棵玉兰树,“当我重回故乡 / 它递来更多的浓香”;才能感受到这里的“大地如此宁静 花草相亲相爱”(《这个早晨》);才能从容地做到“如果一只益虫需要帮助 / 我愿意放低身子 / 该蹲的时候蹲 该跪的时候就跪”(《我不是一个完全闲下来的人》);才能抵达“我只是来到这里 / 只配静静地看 痴痴地想 暖暖地感恩”(《大地上的一朵小花》)的生存境界……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一种作者作为诗人面对乡土时自身不在场的写作,无意识中陷入了一种站着说话不要疼的局外人状态。因此,可以说诗人在第一辑中所体现的灵魂乌托邦的理想,属于诗人从乡土出走之后,生存状态被城里人意识改变之后重返乡土的审美结果,并不是诗人对于曾经乡土经验的升华结晶,不是的!诗人并不是穿过地狱之后,从地狱中看到了天堂,而是逃离了地狱之后赋予地狱以天堂般的幻想。虽然诗人也反复表示自己与这块乡土“息息相关”,他承认“在老家 除了爹娘 / 还有那么多事物与我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并也担心自己被忘却,“我不甘心被人忘却 / 但我会请求鹅塘村的风记住我”(《记住》);并且声明:“我不甘心就这样走 / 我想守着这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庄 / 一天天变老”,所以“我祈求自己早日驼背”(《记住》)。然而,出走似乎已经成为诗人的必然选择,他并不甘愿永远被捆绑在这块贫瘠的乡土,他知道“平度是我的前途 白日梦和车轮子”,而鹅塘村只是“一湖月光”,只有“小教堂由远及近的钟声”(《平度和鹅塘村》),那只是一种属于他的灵魂宗教,他的“前途”不在那里,尽管小县城平度也只是“树梢和虚幻”,然而他却认定那是他的前途。如果不是这样,诗人就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无论闯荡多久 总要回到出生地 / 这就是泪水汪在眼眶里的原因”(《回家过年的人》)。因为诗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亲历了这里的贫穷、疾苦、以及每一个亲人、乡里极其卑微的命运。他们的生存与蚂蚁无异:“有时候我们就是那只蚂蚁 / 在生活中失去痛觉 / 被深深地砸进泥里”,那是因为他们“活命的本领太小……眼睁睁看着灾难砸下来 / 甚至没有嗓子用来哭泣”(《蚂蚁》)。尽管诗人向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脚底下的虫子 / ——那也是一条命呀!”的良知的呼吁(《乡村词典》),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一只蚂蚁的死却微不足道 / 悄无声息 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蚂蚁》)。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肯定,那就是诗人对于哺育自己成长的这块乡土是认同的,他把自己的归宿放在这里,不管自己如何出走,他都不愿承认自己会离开。他告诉人们:“我只是随便出去走走 若干年后 一定回来”,“只是随便出去走走 / 我还要原路折回 / 一条缀满野花的小路 一架吱吱扭扭的马车 / 细雨中打瞌睡的那个老头 还是一贫如洗的样子”(《验证》)。他总是牵挂着自己的曾经乡土,比如,“我的妻子上香时的那缕炊烟 / 总飘向东南 而不是别的方向 / 看到老家的大姜长得茂盛 / 看到亲人们过得幸福 / 我携着更加温暖的祷告 久不散去”(《息息相关》)。所以,他想象着自己晚年回归乡土、让自己的骸骨回到这里安葬的场景。他要让“儿女们在我的身体上面耕种 / ……我努力把胸口朝上 / 让走过大地的脚感到温暖”(《在深处》)等。这些叙述,都深深地透露出诗人的渗入骨髓的乡魂。也许,对于生存在乡土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读书打开了自己与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么出走与回归,看世界之后落叶归根的人生过程似乎属于一种宿命般的生存,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几千年来乡土中国读书人的生存境遇。诗人徐俊国也一样,他知道鹅塘村“是我的根 枯叶与肉体的安葬地”。其实何止肉体,那也是诗人灵魂的安葬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对于诗人建设灵魂乌托邦的初衷进行重新审视呢?比如,我们可以考虑,诗人之所以以一种崇尚自然、知足常乐的心态赋予自己的乡土经验一个祥和宁静的乌托邦,那是因为诗人成长的经验过于贫穷、清苦、卑微,所以,只有给予哪怕一点点的条件改善都是那么知足、感恩,通过自己的感恩,给予当今被商品经济鼓捣得日益膨胀的人的欲望提供一种提醒。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鹅塘村纪事》就不再是一种诗人的乡村情绪,不再是灵魂的乌托邦,而是具有某种针对乡土中国知识分子人文情怀的警示,一种呼唤。可是,当我进行这样解释的时候,诗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白否定了我的假设,“我不清楚我所等待的人到底是谁 / 但是 只要我等他 他就正在路上 / 将来有一天 也许是在阳光下的荒凉里 / 谁看见我泪流满面 我就与谁拥抱 跟谁走”(《等待》)。很显然,诗人对于自己究竟追求什么,“等谁?”是不明确的,他还在想着随时准备“跟谁走”。然而,我想,那个被诗人等待的那人,除了他的父老乡亲,还会有谁呢?如果那样,诗人应该是从父老乡亲的日常中看到生命的神性内涵,看到他们生存中表现出来的灵魂乌托邦的倾向,而不是诗人赋予他们的,那些属于诗人一厢情愿的个人乌托邦。结 语我是极其痛苦地完成了这篇文章,痛苦的一方面是我把握不准诗人的心灵律动、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所以文章写得很痛苦。另一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那就是感到了这部诗集对于自己良知的提醒。我自己也是来自农村,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一旦自己远离了曾经的生存苦难,成为社会与历史的话语担当者,我们在自己的话语中,总会多多少少忘却一些曾经的境遇,相反地,却自觉与不自觉地粉饰、美化了乡土的苦难,这种反思让我陷入痛苦之中。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可以为我们敲响良知的警钟。所以,我不想从赞美的角度看待“鹅塘村”的乡土童话、不想肯定诗人在这里建立一座灵魂乌托邦。诗人徐俊国作为当代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他是当之无愧的。我曾经对朋友说过,如果要我阅读圣琼•佩斯,我宁可阅读徐俊国,如果要我认真地阅读《瓦尔登湖》,我宁可把时间花在《鹅塘村纪事》上。现在许多作者,至今仍然带着殖民地的大脑阅读与写作,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情感与审美,并且只会模仿那些被人翻译的诗歌、文学作品。写出来的东西,根本看不出那是中国人还是西洋人,都是翻译诗歌的句子和场景的模仿。把中国元素丢得一干二净。而徐俊国的作品不同,一看这就是中国的,只有乡土中国才能产生如此朴实无华、却光芒四射的审美意象。虽然他说受到过雅姆的宗教自然观影响,然而,从徐俊国灵魂中吐出来的血仍然是带着中国泥土味的。对于这一点我是发自肺腑地想喊一声:俊国兄弟!可是,对于他的灵魂状态所存在的审美分裂,我感到很伤感,他应该更进一步挖掘自己的乡土深度,应该从那些平凡、朴素得植物一般的父老乡亲身上读出他们豁达与自尊,读出他们身上散发出神性的光芒。而不是让他们继续作为尘埃般微不足道的存在,背负着乡土的苦难与沉重,成为同情与悲悯的对象。徐俊国还年轻,他的质朴、善良、知足、感恩的品质,加上他的聪明与才华,我相信他会很快让我们看到他那从地狱看到天堂的思想性升华的。在这本诗集的封底,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这是一本值得静心一读的诗集,作者用充满爱心和悲悯情怀的笔触,展示出一个中国小村庄的美丽、这种美丽是纯朴,更是清澈、清苦,还有悲伤;于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人性的褒扬、对自然的敬畏、对世界的感恩 / 徐俊国对乡村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这来自他的乡村骨肉般的联系。而作为一个习过现代美术的诗人,浪漫与写实、想象与现实,都在细节的重新剪辑中完成,并以超出常理的联想与乡村本来就蕴含的冲突,出奇制胜,力透纸背的诗句犹如神来之笔”[4]。我觉得这种评价基本符合读者们可能抵达的阅读感受,特别是对于徐俊国的诗歌写作手法的评价是极其中肯的。我一直以为新诗是不需要细节的,也不适合表现细节,然而,徐俊国的诗歌颠覆了我的偏见,他的诗中随处可见极其高妙的、通过细节展现其思想、情感、审美的佳句。除此之外,徐俊国的诗歌语言极其朴素、许多地方接近口语性叙述,然而,有时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名词的妙用、甚至视觉、听觉、或者触觉在细节、场景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全诗充满审美、思想、情感的张力。可以说,无论哪一首拿出来单独阅读,都会让人回味无穷,原来诗歌可以写得如此贴近生活,又超越生活,有的直逼梦境。所以,如果只是单独地拿出一首,或者全书的某一种类型的作品全部归类阅读,上述的封底的第一段综述性评价可以说是很到位的。然而,遗憾的是,把徐俊国的诗歌全部集中起来阅读,我所分析的审美与思想、情感在灵魂中的冲突感觉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作者没有注明写作时间,我看不出作者的心路发展历程,我只能抛弃纵向审视,而采用了横向的比较,那么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灵魂的分裂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封底的那段话只能说明评论者要么没有全部读完,只是选了部分分析,在喜欢的作品阅读中得出了上述的印象性结论,要么只看到作者所提供的情感与思想表象,没有更深一步去思考这种“美好”的展现对于作者究竟是否合理,所以,无法发现作者作为乡土生活的经验者与作为诗人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使这段评述只是谈到其所体现的和谐的一面,停留在浅阅读状态。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叶延滨为本书写了一篇《<鹅塘村纪事>读稿心得》的序文[5],我对其中的许多观点都有共鸣。比如:“这是一个属于徐俊国的独一无二的鹅塘村,每棵草和每只小虫都重新变成诗人徐俊国独一无二的美学对象”,“诗人对家乡写下的这本诗集,从基本特征来讲,就是将储存的生活细节,重新拼接和组合,完成诗人对故乡的重新诠释”,“诗人徐俊国笔下的鹅塘村,正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村庄,那个喂养我们的童年,又让我们离去的穷困的母亲!”等等。可是,他的结论性的一句话让我不敢赞同:“诗人以动人的亲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正在消失的乡村农耕文明那凄美的晚景!”,我倒希望这个“凄美”的乡村,能够尽快从我们的大地上消失。因为这种“凄美”对于我们住在城里,在繁荣和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生存的人们来说它似乎具备“凄美”的审美性,甚至产生一丝“贵族性”乡愁,可是对于世世代代匍匐在那里的人们,那是一种无奈,一种贫瘠和悲凉。我甚至感到某种悲哀,悲哀他们的那种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接近愚昧的隐忍。2010年8月17日 草于睡云斋--------------------------------------------------------------------------------[1] 灵焚,本名林美茂,男,1962年生,福建人,留日归国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2] 罗小凤博士有一篇评论周庆荣散文诗的文章:《灵魂叙事视阈下的“我们”——观察周庆荣散文诗<我们>的另一维度》的文章,本文的“灵魂叙事”的概念借用于此。[3] 弗朗西斯•雅姆(1868-1938),法国旧教派诗人。他笃信宗教,热爱自然,他的诗把神秘和现实混合在一起,大都写得质朴,很少有绚丽的辞藻。作品有《早祷和晚祷》(1898)、《裸体的少女》(1899)、《诗人与鸟》(1899)、《基督教的农事诗》(1911-1913)等。 [4] 徐俊国著《鹅塘村纪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1月)封底。[5] 徐俊国著《鹅塘村纪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页。


 鹅塘村纪事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