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0865353X
作者:[加] 卜正民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2009年,一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从历史、地理、文字、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描述了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其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未解之谜。本书为面向一般大众的非虚构类历史、地理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超乎想象的地图
第二章 海洋封闭论
第三章 在牛津大学阅读中文
第四章 约翰·萨利斯与中国船长
第五章 罗盘图
第六章 从中国启航
第七章 天圆地方
第八章 塞尔登地图的秘密
结语:长眠之地
附录一
附录二
插图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时间索引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教授。卜正民还是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of Ming Studies)半年期刊《明史研究》(Ming Studies)编委会成员。自2008年起,卜正民成为哈佛大学六卷本《中华帝国史》的主编。卜正民曾于1975年秋进入复旦大学,师从文学批评史学者李庆甲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1977年,他在李约瑟的安排下参与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分册的编写。
卜正民著述颇丰且广受好评,其作品《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颁发的列文森奖和加拿大历史学会每五年评选一次的最高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Death by a Thousand Cuts)曾获加拿大历史学会颁发的华莱士·弗格森奖,《维梅尔的帽子》(Vermeer's Hat)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联合颁发的马克·林顿历史奖。2006年,卜正民获得古根海姆学者奖。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一个寻宝的故事,对寻宝故事套路烂熟于心的我一脸惊诧。地图不和宝藏一起捆绑,怎么能勾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又怎么保证一本书的销量呢?边看这本书我边思索着这个问题,终究没有找到答案。也许,地图不一定非要和宝藏捆绑在一起才能落入俗套;也许,地图也有他自己的独特的美和智慧能够足够吸引人;也许,我们抱着从新阅读历史的心态就能找到那颗安详的心。人生并不一定总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也许还有一种云淡风轻的生活方式。这本《塞尔等的中国地图》,或许就选择了这种云淡风轻的方式。对于中国的过往历史的兴趣,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我很好奇第一个去英国、去美国的中国人如何认知这个除了天朝之外的其他番邦,也很好奇外国人如何看待这个黄皮肤黑眼睛外加大辫子的中国人。这个好奇在本书中没有得到最大的满足,也是给中国地图的揭秘做了最完整的铺垫:最早的中国地图是怎样的?他到底有多少秘密不为世人所知?他与《华夷图》和《禹迹图》有什么不同?又与《水经注》里记载内容的到底多少是相符的?种种的疑问带领这我去阅读这本书,也想要通过文字的线索去解读心中的疑惑。一般的,外国人讲故事逻辑性很强。体现在这本书里面的形式就是前面两个章节看起来毫无意义,甚至连最基础的背景介绍都算不上。当你读完整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你错了,错的很离谱;前面两张的逻辑不仅仅是介绍塞尔登的个人经历和中国的地图在异国他乡的遭遇,更多的是为后文塞尔登地图的秘密做伏笔;在你读到“塞尔登地图的秘密”的时候,你又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啊,原来,是这样的啊。一切秘密解开的时候,所有的惊叹都显得毫无意义;塞尔登地图则让这个惊叹有一个重生的慰藉,让你重返地图的来龙去脉,让你了解地图本身是个传播介质,大西洋的秘密才是真正的永恒主题。这张以海洋为中心的中国地图在中国历朝历代都不曾是主流的身影和形式,虽在英美被誉为和美国建国地图相媲美的尊贵,但在中国却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即使这幅地图里藏着中国南海的真正主权分割细节,但也不至于作为外交辞令的有理证据而倍加珍视。这个地图与中国人或许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连最普通的现代中国地图都比不上,但其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旅程,形成了这本书的精彩纷呈。海洋中心论不曾占据中国历史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曾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塞尔登人热衷的《海洋法》在中国也是一个不太得到认可的辞令,我们如何去认识海洋的价值?认识很重要,不仅仅关乎主权,更关乎未来。对塞尔登地图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这本书很好的帮我理解了中国曾经有这样一幅地图,他以海洋为地理中心,把最初的疆域刻画在可以长久保存的木质器材上,长时间的流传增加了这幅地图本身的价值,但他自身所蕴藏的知识财富、历史瑰宝更是我所希望挖掘和发现的。作者本人是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有绝对的痴迷和专业的掌控,阅读此书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本书写作手法新奇、写作思维清晰、逻辑性很强,没有落入南海之争的俗套,不媚俗,专心的讲解塞尔登的地图和这幅地图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对于那种正真喜欢读历史的人来说,无意迎合了他们的求知欲。对一些纯历史的东西,很少有人能提得起兴趣读下去。这本书中前面部分精彩纷呈,中间揭秘塞尔登历史的部分则稍显拖沓;为中国地图的揭开重重迷雾埋下伏笔的塞尔登的历史,给了中国地图的秘密添加些许花絮;在最后重述秘密的过程中,无疑又回到了最初的沉寂和冷清——答案显而易见,揭秘的最终总是心如止水。笑看风云变幻,历史不仅仅是伟大人物上演的精彩戏码,更是我们了解过去重新规划未来的绝佳教师,他教会我们兴亡更替的哲学道理,更是让我们明白冷静和理智才能做出自己最正确的判断。读这本《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不仅能读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更能知晓那些曾经的智慧在现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云淡风轻的日子,读着这本书,好不惬意。
  •     当今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往往是经济问题——“全球化”便集这三者于一身。由于资本、物资甚至劳动力本身,都越来越趋于跨边界流动,因而现代工商业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国际性的,必须从全球视角才能予以正确地认识。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么说:在这相互紧密联结的世界里,不同国家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整个体系的变化所做出的回应,因而仅将目光聚焦在一个局部的地方是不够的。这并不是到今天才出现的新状况,而是自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以来不断加速的现象。地理大发现不仅只是“一些白人跑到遥远的世界各地寻找财富”的故事,它也意味着在新的技术体系和经济结构下,各地的自给自足及其伴生的独立性自此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条通往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不归路,欧洲列强就像在一辆停下来就会爆炸的公共汽车上,必须在海外扩张才能确保不至于陷入自我毁灭。一如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所指出的,西欧各国“不得不或者组织、保护并确保世界性的供应基地,或者冒贫困并退返拙劣工艺的危险。……如果新生代技术经济要生存下来的话,只能让自己的工业和政策建立在国际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任何别的出路。”这就是为何“塞尔登的中国地图”(原名《东西洋航海图》)会那么重要——这份17世纪时最大的壁挂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欧洲人对东亚的强烈兴趣,还证明了不知名的中国绘图者对东亚海域的了解。它因最初归英国律师约翰•塞尔登收藏而得名,不过,塞尔登虽然出于对中国知识的兴趣而完好地收藏这份珍贵的地图,但他其实完全不懂地图上的汉字。1654年接受塞尔登这份捐赠的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在1604年首次开始收纳来自中国的手稿,但当时整个英国无人能识中文(话说回来,中国当时也无人懂英文),直至八九十年后,来自南京的中国基督徒沈福宗才翻译出了这部手稿,它自此成为英国研究东方学的重要文献基础。不难设想,正是出于一种放眼世界的内在冲动,才促使一个17世纪的英国宪政律师想要了解东亚海域,并进而收藏一份他其实读不懂其文字的地图。固然那个时代的英国知识分子大多都有对古代东方语言的兴趣,但那时英国人心目中的“东方”,通常指的是埃及、黎凡特和两河流域,最远通常也就到印度为止。塞尔登只不过相信“任何一本蕴含东方知识的手稿,都可能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而已。因此,“塞尔登的地图”并不只是关于地图的一个故事,而在于地图提供了一种可能,使我们意识到四百年前的人们眼里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世界,而我们今天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正是从那时开始发端的。一如卜正民所说的,“我之所以用一整本书的篇幅来讲述一幅地图,绝不是要给一个古董的巡回展览做宣传。其实,我是要把这幅地图作为一个引子,来考察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那是一个极富创造性和变革性的时代。”在当时,英国在大航海活动中还只是追随者(卜正民显然赞同《白银资本》的看法,认为整个欧洲的航海家,都“只是亚洲主导的航海大戏的配角”),但显然已受到葡萄牙、西班牙、尤其是荷兰人航海活动的激发。塞尔登这样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更是如此,借用书中的话说,他“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新思想和新制度,新的贸易通道和牟利方式,个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新理念,都在酝酿产生。”的确如此。作为一个后起的追赶者,英国那时在模仿荷兰(例如同样成立东印度公司)的同时又与它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两国甚至还心照不宣地合作:作为新兴的新教列强,英荷都竭力谋求打破之前教廷授予西葡两国对世界海域的垄断权。所不同的是,荷兰主张“海洋自由”,而塞尔登则辩称海洋既允许自由通行,又应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种相反相成的主张都服务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但正是它们奠定了今日国际海洋法的基础,他们是创制规则的人。塞尔登的地图所呈现的,也是航海者的视角:它准确地画出了中国曲折的海岸线和东亚海域,而且是先绘制航线再填充海岸轮廓,与我们今天的做法恰好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其实不是地图而是航海路线图。学界对明代地图制图水平的评价并不高,所谓“有明一代地图学无甚精彩,宋之地图不如唐,而明之地图不如元”(陶懋立《中国地图学发明之原始及改良进步之治疗》),可以说,这张图的价值不在于其精确性,而在于其所折射出来的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地图上对日本海岸的一些地名所标注的汉字,既非日文汉字,也非日语发音的音译,却是根据当地的葡语发音写成的,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航海制图者与往来于东亚海域的葡萄牙人已有相当程度的交往。它只是一张商业航海图,并不怎么在意政治,因而表现出一种与朝廷大一统观念相当有所不同的看法:那不是“从内陆向海岸眺望”,而是“从海上向沿海眺望”。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明末清初的中国就已处在和英国相同的竞争位置。虽然卜正民把当时的欧亚海域描述为一个紧密联结、认知上彼此呼应的态势,但说实话,即便是在今天,世界各地卷入全球化的程度,也是深浅不一的。就当时的中国而言,东南沿海或许是深深地卷入了国际贸易体系,但中国并未作为一个整体自觉地参与体系的运作。从当时的士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与好奇心来说,更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大航海时代,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卷入了全球化,那都是我们的后见之明。从根本上说,中国缺乏英国那样不得不冲向世界谋求前进的强大动力,因为和英国不同,它不这么做也能过得好好的。耐人寻味的是,这份地图自1659年以来就一直沉睡在牛津图书馆里,之后也不时有人翻动过,但在英帝国如日中天的年代,大概人们也丧失了像当初塞尔登那样想要了解东方的强烈冲动,而地图又被认为不如书籍那样具有多高的文献价值。专治中外交通史的著名学者向达1930年代曾在牛津发现罕见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但对这幅外观并不破旧的地图也未在意。只是在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思潮、以及学界对地图和图像资料的日渐重视,美国学者Robert Batchelor才终于在2008年重新发现了它,经过两年多精心(且昂贵)的修复之后,最终在2011年对外公开展出;他也由此写了一本《伦敦:塞尔登地图与一个全球城市的形成,1549-1689》。在这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这幅地图与“全球性”联系起来,它不只是一幅旧地图,也被视为是一把了解并重新认识当下这个时代的钥匙。从这一点看,在四五百年后,不早不晚刚好在这时候发现这份地图,难道只是偶然吗?已刊2016-1-11《三联生活周刊》勘误:p.13:耶稣会传教士李明(Lonis Lecomte):应为Louis Le Comtep.46:虽然诗人约翰•米尔顿称塞尔登为“本国的博学传世的第一人”:弥尔顿p.53:1659年,柏应理经过一场艰苦的海路旅行来到中国,途中还是去了他们的领队——耶稣会高级绘图师人弥格:卜弥格(Michel Boym)p.57:许甘弟大是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天主教徒徐光启的孙女:严格来说是许徐甘第大(Candida),许太夫人p.61:译注:泰卢固语是印度东部德拉维拉地区的语言:达罗毗荼p.65:在这幅地图上,长城从中国镇东关海岸(这个在塞尔登地图上并未体现)一直向西延伸到中国西部的玉门关:山海关?p.99:[李约瑟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时]我只有11岁——若干年后,我曾两次在夏天取道友谊关到他那里,作为一名研究助理为他工作:友谊关?p.100:张燮即不是领航员,也不是船长:既,p.128:“即有‘Nagasaki’……又有”,也当作“既”p.102:酬酢之皆夷产闾左儿艰声切而惯译通:“夷产”之后应逗点p.104:水手乞求妈祖在大海上庇护他们:祈求p.105:轮船在2小时24分钟能够航行24千米:17世纪中国无轮船,应是帆船p.123:海门以出,洄沬粘天,奔涛接汉,无复崖埃可寻,村落可志,驿承克计也。长年三老鼓木世扬帆,截流横波,独特指南针为导引:按这段出自张燮《东西洋考》卷九“舟师考”,但此处错别字甚多,“沬”当作“沫”,“驿承克计”当作“驿程可计”,“鼓木世扬帆”当作“鼓枻扬帆”,“独特”应为“独恃”,又,“崖埃”中华书局本原文如此,但疑应作“涯涘”p.124:圭屿、提门和五虎门:似有误p.145:柯勒律治在他的《帕克斯世界旅行记集成》一书的472页前睡着:写着?p.364:上面写着:“金阮上都”:金元?p.172:任何妨碍贸易达成的人,应当依法应受到惩戒:第二个“应”字重复p.191:托马斯•海德感兴趣的“红毛住”:前文作“红毛居”
  •     一、巧妇敢为无米之炊2015年9月,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赛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航海大时代》中文版与读者见面。我是从某个社科微信公众号中得知本书的相关信息,于是双十一“剁手”的时候就顺便捎了一本。这是一本不会让人失望的书。卜正民是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师出名门,曾在著名汉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负责《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册的编写。长期以来,卜式主要以明清史研究为志向进行学术研究。读《赛尔登的中国地图》之前,我只知道卜氏还写过一本书,叫《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杀千刀》与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相类,都是从一个很小的历史细节切入,深入考察中西文化差异,解读中国历史。事实上,关于《杀千刀》一书我也只是看过观点摘要,并未通读全书,因而不是很了解卜式的写作风格。初看书名《赛尔登的中国地图》,许多人可能以为这是一本关于藏宝或海盗轶事的小说;待到细看副标题“重返东方航海大时代”时,读者才回过神来,这是一本关于中西关系史的严肃历史著作。通读《赛尔登的中国地图》一书,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卜氏作为文学出生的汉学家(哈佛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对文字的运用可谓如火纯清,虽然翻译的部分句子不是很顺畅(英语水货一枚,专就翻译的中文语句而言),但这丝毫不影响本书的趣味性。本书的卓越之处不仅在于文字的优美,还在于作者的独特视野和野心。常人在面对一幅地图时,纵然有再多的感慨,不过写一篇考证论文。在卜正民笔下,竟成了一本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的历史著作,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作者的史学功底。历史学研究强调一份史料说一分话。在有限的资料内,写成一本书,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卜正民就敢为无米之炊,跳脱地图的局限,以地图为引子,讲述了东西方航海大时代,全书却从未脱离地图本身,在经过一番研究探讨之后,最终又回到地图本身,解开赛尔登地图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细节。二、文正则自引人入胜卜氏的书不长,全书共14万余字,然本书可谓有图有真相,段段成文章。全书共分为八章,外加结语部分,各章之间环环相扣,又各成一体。解读过程中,卜氏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小心翼翼的求证,大胆的假设,虽然文中也有许多主观臆断,但读者并不会怀疑其解读的独到以及合理性。本书第一章,赛尔登开门见山的向读者介绍了“赛尔登中国地图”的由来及历史。这是一幅出版四百余年,尘封了三百余年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地图。为什么说它独一无二的呢?其一,是因为这幅地图没有副本,仅此一份,其他书籍上并没有引用过本图;其二,这是一幅中国人绘制的地图,但它却与以往的中国地图制图体例迥然相异,赛尔登的中国地图并不是以当时明朝本土为中心,而是以南海为地图中心。赛尔登中国地图是一幅航海,而且是特约定制的,别无副本。本书的第二章,卜式向我们介绍了地图的拥有者,海洋国际法的权威赛尔登的生平。卜正民用近似小说般的叙述手法向读者展现赛尔登的贡献,他与格老秀斯的惺惺相惜,以及他如何将地图捐献给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第三章,介绍了给地图做注的两位关键人物。其一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牛津大学校长威廉·劳德;其二是第一位到达英国的中国人沈福宗,一位来自中国的天主教徒。用一句话概括:一幅地图引发的中英首次学术交流合作。第四章,卜正民将视线拉回东方的航海时代,带领读者了解地图背后的历史。讲述了约翰·萨利斯与倭寇海盗李旦之间的故事,以及海禁背景下的海上商业角逐。直到本书的五、六、七章,又回到地图本身,作者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卜正民通过研究罗盘、星相、航海技术、航海经验,逐一解读了地图文本所蕴藏的密码,为最后一章破译地图的秘密做铺垫。本书第八章,作者开始解开关于地图的秘密,得出结论。——————微阅读时代,很少有人认真啃一本书。我们已经习惯抱着不求甚解便知足的态度去读书。普通大众很少涉猎专业的学术著作,专业领域内的学者对待大多数的学术著作而言,基本看看前言、目录、后记,囫囵吞枣了解下基本观点足矣。然而《赛尔登的中国地图》却让我忍不住花了四个小时一口气读完,让人一发不可收拾又意犹未尽。读卜式的书就像在阅读推理小说,看完这一章急切的想知道下一章讲什么,大有“好学如好色”的赶脚。上一本让我这般沉醉的历史著作,是美国汉学三杰之一,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那时正值研二,被书名所吸引,遂向同学借来一览,不晓一发不可收拾,从早至晚,读罢意犹未尽。心想国内的历史学者何时能出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严肃历史著作。评价卜正民的著作,首先是文笔优美,即使是在翻译语境下读起来也完全没有违和感。其次是著作的写作结构布局,环环相扣。恰如推理小说,一步一步引人入胜,最终解开地图的秘密。最后是作者深谙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将学术与趣味糅合,将碎片化的信息重新建构,在夹叙夹议、研究&描述中完成了本书的写作,真正达到了文正自引人入胜的效果。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里我并不想过多的谈论书本的主体内容,这将会过度“剧透”。我想借由卜氏的书谈谈历史的叙述以及话语权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得出结论:历史的叙述属于作为个体的每个人,而历史叙述的话语权则更多的掌握在被称为历史学家的群体手中。我们所处的时代深受后现代史学的影响,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的记录者。人们都通过文字、图像、视频讲述自身的故事,每个个体都是自我乃至他者史料的记录人;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解读历史,乃至建构历史。在以上情况下,历史学家的叙述话语权就受到极大的打击。事实上,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新科学就逐渐突破、瓦解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知识结构,历史学学科的地位就在不断的下降;现代社会,受信息爆炸及后现代史学的冲击,今日的历史学仍在衰落的过程中。如果历史学家们固守过往的经验,沉浸在细节考证、宏大理论叙述、以及严肃的学术小圈圈内,历史学会因为固步自封,丧失基本受众面而走向进一步的衰落。并不是说细节考证和宏大理论叙述、以及严肃的学术态度不可取,而是历史学者不能仅仅关注历史学主体的自身,还要关注作为知识传播的历史学客体。学历史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严肃的历史学术著作少有人问津,基本都是一版一印,多半还卖不出去,其受众面尚不能涵盖历史学界本身,多半只能在某个学术领域内流传,只有称之为经典的著作才有可能突破学术领域,能影响到大众的历史著作更是寥寥。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著作的叙述的可靠性、可读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历史学相关的学术成果如能在叙述手法上下功夫,将趣味性及学术性融为一体,那么历史著作的受众面将突破自身的学术小圈子,影响更多的人。历史学者的话语权将成倍扩大。历史著作的严谨与可读性合一,有效的宣传了历史学者的理性观点,随意的解读、结构历史情绪就会降温,这也将有效的抵抗后现代主义史学对传统史学的冲击。受制于学科特点,历史学科不可能像某些人文学科,可以用理论来支撑论点本身。历史学必须建构在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基础之上,故而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一年发表10篇以上的历史学论文,可以用极端高产来形容,当然目前学界也有许多“严肃”过度的学者轻易突破这个标准。一般而言,一个历史学者一年至少会写上几篇文章,如果能将这几篇文章用心打磨一番,写个趣味版发表于博客、论坛、或微信平台等相关新媒体,扩大历史学的影响。在这一点上,目前国内的学者基本没有做好。虽然我们也有许多趣味性的历史期刊杂志,但学术性又很难得到保证。做的比较好的有,如《文史知识》,但终究比较少。推及历史学专著基本就没有了,前几年流行的《五胡录》、《明朝那些事儿》等历史著作为我们所知,但上述基本属于将现有的学术成果作趣味性解读,或者压根就没体现学术成果。虽然西方也有许多学究气质的学术专著,但西方学者在历史学叙述方法上还是比较多元的,就历史学叙述的方法而言,向西方史学同行的学习依旧任重道远。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都是戏~
  •     实为中西方交往的历史片断杂说。
  •     有趣而不当,视角(脑洞)很好,但是材料所限并不精彩,是一座宏伟巨室门前不错的蹭脚垫。
  •     外国人的视角,值得一看~
  •     写的太散了,可读性不高。
  •     一幅地图背后的秘密,重回大航海时代
  •     拓展阅读:向达校注《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张燮《东西洋考》
  •     #航海日志# 西方人写书有个习惯是把主要内容放在副标题里,结果这本从书名到副标题都仅仅是全书的一部分而已。前一半多部分闲聊生平逸事还有海权论的内容实在有点略多了,更何况这张地图在历史上本就不怎么出名一下就感觉不剩多少干货可读了。可是《维梅尔的帽子》读起来却又不是这种风格呀......
  •     地图的画法和航线看得有点晕。描述地图绘制时代的世界较为成功,对解读古地图有启发~文字上有些小错,书封易磨损= =
  •     重构了大陆民族的一隅海洋历史,但是一部考究地图的书居然没有在正文内穿插详细图表示意,简直荒唐。中信不靠谱不是一天两天了。
  •     只有汉学家才会写成的一本书:独特的跨越中西视野以及极佳的叙事能力。可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更像是卜老师看到一张极为有趣的地图然后信手写一些玩票性质的文字,围绕与这幅地图有关的人与事,叙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最有意思的实际上是第五、六、七章,中国与欧洲在海洋,即也在这幅地图上相遇,欧洲人、中国人、日本人、南洋人在这块小小的地方开展了一系列传奇的故事,这幅地图,是明朝中后期全球交流的标志。
  •     喜欢这样的文字和故事,翻译得极好。
  •     历史的天空,从来都是变化无穷。中国历史以海洋为中心的时代才刚刚开启,却早有先例;这段不曾出现在主流视界的历史,需要被重新发掘并珍视。
  •     书不错,翻译太烂,编辑没好好校对吧。多处语句不通,不是水平是态度问题。
  •     南海问题不是什么问题
  •     第一章删了很多
  •     恭喜中信又毁了一本书~
  •     外行人看热闹,虽然东拉西扯的,但还是写得很热闹啊。我觉得这是李华梅的地图,哈哈哈。
  •     posthumous child
  •     一些人改变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一些人改变了后来的时代;而塞尔登同时做到了这两点。也许,他的中国地图只是他留给我们的成就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但即便如此,它也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值得我们永远记住它。PS:开篇几章和最后章节很值得阅读。
  •     内容很新奇,结构略拖沓。
  •     很见微知著的一本书 主题有趣 从一张 17 世纪流落到英国的中国地图入手 讲述那个遥远的大航海时代 被尘封 被忽略的历史一角。独特的视角 以及诸多的真切史料 让人着迷。遥远年代也变得真实起来 还有 不得不感叹 那些铭刻历史存在的物件中也藏着命运的魔力
  •     卜正民今天的演讲以本书为切入点,让世人明白了17世纪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异曲同工,当人类看世界的视角从陆地转向海洋之后,世界的雏形逐渐显现。李孝聪的评议认为本书的精华在于第八章,在我看来之于更深远的地图学层面,本书的精华在第七章。卜正民说他20年没来北大了,今天的演讲精彩连连,让人豁然开朗,明白了本书的深意。
  •     翻译有点。。。竟然出现了” 次元 吊诡 “这些用语,作者是中国史学家,作为翻译的正宗中国人,怎么却连中文都丢了? 虽然后面翻译问题还是有,但是作者的思路总算看明白了。的确可圈可点。从一幅地图,串起了当时的中,西,关于海洋,贸易等的历史,法律等,描述了不少当时的中国人物,英国人等等,从地图上推断出的种种,这样的研究精神,我觉得就很值得学习啊
  •     史景迁第二,我的意思是说他的书和史景迁一样的水。
  •     亚马逊¥14.99买的,然后发现京东可以畅读,气哭,最讨厌的是本以为是写「中国」结果人家重点是在「塞尔登」和「地图」上,不好看!亚马逊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     看了前面部分,对了解海权概念的形成有帮助。其余以后待看。
  •     足不出户,便将天下各国尽收眼底。 向达校注《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张燮《东西洋考》。
  •     精彩程度没法跟《维梅尔的帽子》相比,可惜了
  •     多吸引人的题目呀,为什么写得这么不令人满意呢。卜正民想以小见大,想借一隅而窥大航海时代东西方精神往来的全局,但材料如此有限,那写篇论文就好了嘛,何必要牵扯拉杂,从格老秀斯到东方学,勉强凑成一本书,离题又远又不好看。本书只读最后一章即可。这个题目好是好,但要有足够的材料才能写好,卜正民只要针对地图本身细读就能比现在写得紧凑。
  •     立意新,然而叙述杂乱无章。
  •     很简单的一个东西。这个地图有什么秘密呢?其实什么秘密都没有,白开心。写绘图技术、二十四宿分野,好无聊。随便看看
  •     打着of china的旗号来吸引中国读者的吗?
  •     啊,看到后来就涣散了。但可以证明我真的从小就讨厌地理,直到现在。
  •     确实用不着用一整本书来写,情怀到了,内容太发散。(翻译也一般
  •     重要地图的传奇,非常有趣。
  •     读起来很好玩
  •     从迪拜飞里斯本的航班上读完,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     全球史实践的典范。
  •     卜正民的著作,比较简单的一部书,但其对于一幅古中国地图的追究,却甚显功力。特别是最后一章,卜教授就像一个历史侦探,条分缕析,丝丝入扣,还原出这幅地图后面的真相。尽管其结论有可讨论之处,但其分析还是颇有趣味。惟中信的书,选题皆不错,但编辑与翻译都有些问题。
  •     卜正民真的很闲啊,写的好舒服,以后可以说,史景迁的电话簿,卜正民的小摆件
  •     在读状态中
  •     立意不错,但看起来太琐碎,东拉西扯的
  •     书本身是很好的,问题在于译本。第一章删了很多,考虑到审查制度可以原谅。但翻译大量的错误让人瞠目结舌,日期都能写错。斯图亚特王朝翻成斯图加特王朝(而且两者在书中同时存在),“talmudicall and Rabinicall books”被翻译成“犹太语和希伯来语书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