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不结婚:事实婚,爱的新形式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3937072
作者:渡边淳一
页数:160页

后记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30多岁时,还是札幌医科大学的骨科讲师,作为爱好,他一直为北海道的文学杂志写稿。1968年,在他35岁时,他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这起心脏移植手术引起了日本广泛关注,也招来不少质疑,引起了一场医学科学进步与日本人固有伦理观之间的大战。渡边淳一也是质疑者之一。他认为,心脏供体当时还没有真正脑死,这次手术不能不说有悖伦理。根据这一事件,他创作了小说《心脏移植》(后改名为《白色之宴》),这也成为他离开大学,走上专业作家之路的契机。    作家生涯之初,渡边淳一创作了大量以医疗为题材的社会小说,如《白色之宴》《麻醉》《无影灯》等。医生以人体为工作对象,对病人来说,医生如同操纵生命大权的“神”,这种绝对的权力和医生必须遵守的人伦规范之间的矛盾,成为他的医疗小说的主要题材。同时,他也是传记小说的好手,描写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传奇生涯的小说《光与影》为他夺得了1970年的直木奖。投入8年时间写就的日本细菌专家野口英世的传记《遥远的落日》获得了1980年的吉川英治文学奖。    不过,他创作得最多的,还是对浓烈的男女之爱不吝笔墨的情爱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以《失乐园》为代表,他的一系列描写中年男女炽热性爱的小说,在日本和中国都引起了很大反响。尽管褒贬不一,但“失乐园”一词还是成了1997年的流行语。    《失乐园》1995年开始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以不伦之恋为主题,其中的性描写在当时的报纸连载上十分少见,连载之初就成为一大话题。小说以日本著名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情死事件为蓝本。有岛武郎1923年与已婚的女记者波多野秋子相恋,受到波多野秋子丈夫的威胁,最终两人在轻井泽双双上吊自杀。留下的遗书中说:“这一瞬间才知道,在爱面前,死亡如此无力。”渡边淳一把这个故事搬到了90年代的日本,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内心疲惫的中年上班族和外表端庄的家庭主妇,憧憬着阿部定式的毁灭式爱情,让众多在忙碌生活中渐生麻木的现代人从内心获得同感。两年后这部小说改编为电影,更是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    渡边淳一的情爱小说,常带着末世的颓废感和强烈的日本式官能之美。他说,正因为了解死是一种灰飞烟灭的事情,才要疯狂地爱。他小说的主人公,不论社会地位如何,之前的人生如何,最后总都会皈依自己内心和身体的欲望,如飞蛾扑火般,从相爱、融合中找到自己的新生,甚至不惜以死亡为爱定格。这种狂热的爱情理想,为他赢得了不少拥趸。在这一点上,札幌医科大学的异类、比起医学进步更关注具体个人感受的渡边淳一,一直没有变,了解自然科学上的死亡,让他更尊重血肉鲜活的人。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和身体的需求,都是重要而珍贵的,在他眼里,自然人永远比社会人更符合人类的真面目。    渡边淳一同时也是一位高产的随笔作家。他的随笔主题,也主要聚焦在两性、身体、婚姻、爱情上。他擅长剖析现代人感情和婚姻的困局,因为有医生的客观之眼,他对男女情事、男女两性各自的弱点,从不进行道德评判,而是如病理剖析般,了解病情,分析病因。例如,在小说中,他是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的继承者,他的小说《化妆》,可以说是谷崎名作《细雪》的致敬之作,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女性的冷眼观察和鞭辟人里的精神分析。在剖析女性心理的《女人这东西》中,他说:“越是出轨得厉害的女人,一般越是美貌。但是,她们却是相对精神上得不到满足、肉体上性感缺失的女人,并且也是几乎从来没有体验过满足滋味的理想主义者,不肯低三下四面对男人的自信者。”这段评论看似有大男子主义的嫌疑,仔细回味,爱情中患上傲慢症的人并不在少数。两性相吸,在某一阶段也是个人魅力的角力,而因为爱情滋生的各种疾病、傲慢、卑微、易变、执迷,在他笔下并无是非之分,他了然于胸,对症下药。    2011年年底,日本出版了渡边淳一的这本最新随笔《在一起,不结婚——事实婚,爱的新形式》。近年来,日本年轻人的单身倾向越来越严重,结婚越来越晚,其结果是少子化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对此,渡边淳一尖锐地指出,日本落后的婚姻制度是罪魁祸首。    关于日本人的婚姻,大多数中国读者脑中的印象,还是由父母陪同的相亲,夫唱妇随、对丈夫毕恭毕敬的日本妻子等等。事实上,在日本,情况早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剧中的美满婚姻更像是上个世纪的童话,东京这样的大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公司和男性担任同样重要的职位,她们也开始提出,公司里的端茶递水并不是女性的分内之事;婚后立即辞职,也不再是女性的必经之路,仅靠丈夫的薪水,家庭经济状况会变得拮据,更多女性选择婚后继续工作。女性越来越独立,相比之下,男性显得越来越软弱。“草食男”越来越能代表日本年轻男性的面貌,他们礼貌、整洁、脾气好,但相对凶猛的“肉食女”来说,显得越来越没有雄性动物的狩猎本性。于是,“草食男”和“肉食女”,或许会在工作后结伴绕弯去酒馆喝一杯,倾诉工作上的烦恼,最后还是各自回到自己的小窝。    现代生活方式让单身更加容易,婚姻带来的生活复杂化,是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的一大原因,这在世界各地都是趋同的现象。但日本的夫妻同姓制度,儒家传统下视女性为男性附属的观念,让更多日本年轻人觉得婚姻太沉重,不愿轻易套上枷锁。为此,渡边提出改革日本婚姻制度,承认事实婚,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    所谓事实婚,是相对法律婚而言,指未履行结婚的法定程序便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婚姻。与法律婚相比,事实婚更注重的是“两人之间的契约”,注重婚姻实质,形式上更尊重夫妻双方的自由和平等。因为不存在依附关系,让婚姻显得更轻松。事实婚在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已经普及开来,这还要归功于事实婚的先驱、著名的法国情侣——萨特和波伏娃。萨特和波伏娃曾互相约定,两人结为终身伴侣,但经济生活上相互独立,并相互容忍各自的浪漫关系。两人对相互之间的爱情满怀信心的超脱姿态,打动了许多他们的倾慕者。目前法国有超过两成的事实婚人数,与这两位先驱的影响不无关系。    渡边在书中呼吁,事实婚让双方独立平等,对婚姻更有信心和责任感,是“心与心的实质结合”,社会要给事实婚者更大的空间。在日本,事实婚未受到法律承认,事实婚者各方面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因法律婚压力过大而不愿结婚的人也不愿轻易选择事实婚,这无疑丧失了更多潜在的准备结婚的人群。    他特别提到,事实婚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适合二婚、三婚的想要重新出发的人。对这些人来说,婚姻更接近它的本质,是一种可以影响日常生活幸福感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近年来,渡边淳一在呼吁公众对老年问题的关注上不遗余力,他20lO年出版的小说《孤舟》就描写了退休男性因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引起家庭风波的社会现实。他认为“衰老是一种学习,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其中也包括情爱和婚姻的重新开始。渡边曾说,他是一个年近80还在恋爱的老人,无论在什么年龄段,人都有对爱的渴望。这恐怕也是这位年近80的老人,还在为年轻人争取宽松的婚姻制度的原动力吧。    刘玮    2013年1月8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

渡边淳一的两性随笔和社会随笔《钝感力》《欲情课》《幸福达人》《在一起,不结婚》《优雅地老去》等在日本乃至亚洲影响甚大。本书在《白金Style》上连载时即引发热议,结集出版后更是掀起阅读热潮。渡边淳一耄耋之年提出的“熟年健康法”,倡导人们击碎对衰老的既成概念,挣脱“人生只能如此”的桎梏,不 自卑,不自负,也不羞怯,优雅地去跟人生谈恋爱。渡边一派的“活好后半生才是关键”“年老的性能优势”等全新生活理念,被读者誉为增强“爱力”、给健康加龄的良方。从现在开始,体会白金一代活法的精华,设计、享受你的晚年生活!

书籍目录

目录
前 言 高度自由的制度孕育实质的爱情
第一章 事实婚,爱的新形式
第二章 年轻男女不结婚的六大原因
第三章 传统的婚姻形态已经崩溃
第四章 事实婚的好处和弊端
第五章 事实婚是心与心的实质结合
——与社会民主党主席福岛瑞穗的对谈
第六章 现身说法之一:平等独立的事实婚
第七章 现身说法之二:自由的忘年事实婚
第八章 现身说法之三:解除事实婚
第九章 多一种选择
——和五位女性的座谈会
第十章 事实婚让男女更平等
——和事实婚男性的对谈
第十一章 和律师的对谈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在一起,不结婚:事实婚,爱的新形式》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前言

前言 高度自由的制度孕育实质的爱情     如今,在日本,青年男女的未婚率正急速攀升。     首要原因,应该归结于年轻男性的结婚意愿日渐低迷吧。导致的结果,就是女性的未婚率水涨船高。     那么,年轻男性为什么不想结婚?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原因,是当今日本的婚姻制度“过于沉重”。     和中意的女性约过几次会后,虽然会觉得“这女孩不错,真想和她一起生活”,但谈到结婚,就会把双方的家庭、父母兄弟、三亲四戚,甚至是供职的公司卷进来,变成一场大骚动。   特别在地方上,结婚是一大盛事,简直是一生一次、影响下半生的重大事件。   而且,一旦结婚,就算爱情消失,也不能轻易分手。因为各自的家庭也卷进来了,还要顾及社会舆论、面子问题、经济问题等等。   另外,现行的婚姻制度下,离婚需要夫妻双方的同意,但双方在同一时点上感到“厌倦了,想分手”的可能性很小。当然,如果能善始善终倒是万事大吉,但也说不准哪一方哪一天就会变心。要么咬紧牙关苦苦忍耐,要么还是难逃离婚闹剧的泥沼。   结婚,只意味着经济负担和社会责任变重的话,实在令人无法承受,这是他们的心声。    这样下去,无法指望年轻世代变得热衷结婚,少子化也无法阻止,前途堪忧。   有没有更轻松、更自由的“婚姻形式”?能不能由当事者双方协议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现代社会,这种需求不是越来越多了吗——这个想法,启发我开始注意“事实婚”,最终写成了本书。      那么,什么是事实婚呢?   我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我个人将它理解为“孕育实质性的爱情、高度自由的制度”。它还能适应人心和社会的各种变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伴侣形态。   实际上,瑞典有四成以上,芬兰、法国、荷兰都有三成以上的女性选择了事实婚(这是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的数据,详细参照P18)。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瑞典有“Sambolagen”,法国有“PaCS”[ 都是关于同居、事实婚的法律。],事实婚被公开广泛承认。伴侣之间生出的孩子也没有嫡生子、非镝生子的区别,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障。   困扰于少子化的法国,自引进这一制度,出生率有了奇迹般的反弹,传为佳话。   不得不承认,日本远远落后于这种世界性的潮流。事实婚不仅没有法律保障,甚至无法修正民法、改为夫妻别姓,这是日本的现状。      不过,我并不是说,日本要上下统一实行事实婚。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选择事实婚。   满足于现行婚姻制度的人,就按现行的办。有女性会感到结婚更换姓氏很幸福,也有男性无论如何也要守卫自家的墓葬传统。这种人也不必勉强接受事实婚。   不过,对现状不满的人,感到现行的婚姻制度“太沉重”的人,我就想向他们推荐事实婚这种婚姻形式,提醒他们,还有这种选择。   除了现行婚姻制度别无选择,不能百分百接受现行制度的人会很辛苦。现行婚姻制度独霸天下,会导致思想僵化,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需求。   不论在什么问题上,日本都倾向于统一意见,整齐划一,但在婚姻这种个人问题上,应该更加自由。尊重每个个体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和家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意志,这是不言而喻的。尊重个体的意见,设置多个选择项是最好的办法。   也就是说,事实婚只是选择项之一,大家各自自由判断,作出选择即可。   因此,本书中不仅阐明了事实婚的优点,也列举出了它的弊端和不稳定因素。   另外,我们还以对谈和座谈会的形式收录了实际选择事实婚的人们的感想和意见、单身女性对事实婚的看法等。希望让读者也听到“当事者真实的心声”,对新时代的新鲜男女的生存状态有所了解。      最后要说的是,成熟的社会是承认多样性的社会。   石头脑袋的政治老人们掌权的日本,现在要马上修改民法,实施多样化的婚姻制度,难度很大。至少,我希望大家能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创造一个能包容形形色色人群、容纳各种各样想法的宽容社会。

内容概要

渡边淳一
情爱小说大师,日本文坛一代大家。
1933年10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自札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在母校授课行医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作品以医学、情爱题材为主,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其以医学实践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情爱小说,尤为受读者喜爱,仅《失乐园》在日本即畅销达600万册,《无影灯》也因先后四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促使销量突破500万册。平生获得多种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于各国出版,在全球拥有亿万读者。八十高龄仍活跃于文坛一线,被誉为日本文坛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这么多维持着无爱婚姻的夫妻,大概也只有日本了吧。在中国的时候,我看到有过两次、三次婚姻的女性还在兴致勃勃地工作。中国从很早以前就允许夫妻异姓了。现在日本还说自己是世界先进的国家,真是岂有此理。可以说,在婚姻方面,日本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渡边淳一比起形式上的夫妻,请考虑心与心结合的事实婚吧!《在一起,不结婚》向传统婚姻的死水投去一石,激发男女生活新方式。——《LEE》(集英社旗下时尚杂志)事实婚,一把划开时代的利刃……现在自己想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怎样生活……人们只有抛开成见,活出真我,才能打破停滞,国家才能进步。——《读卖新闻》什么都遵循别人的决定,这是古老而懦弱的生存方式。重要的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来思考,自己来决定。以事实婚为契机,我期待每一个人都能自信满满地把自己的人生抓在手心。——《ECLAT》(集英社旗下生活杂志)不愧是“情爱作家”证明自己存在的有力之作!——《UOMO》(集英社旗下男性杂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章年轻男女不结婚的六大原因 少子化的原因中,最近最受瞩目的是适龄男女的不婚倾向。特别是“草食系”[与“肉食系”相对,指对恋爱不积极,缺乏欲望的男性。]男性,对结婚的消极态度超乎女性的想象。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边看数据边来剖析年轻男性逃避婚姻的心理和行动。 生涯未婚率[指处于五十岁阶段的人们的未婚率。]的增长 如今,年轻男女中,不愿结婚的男性越来越多,这成为一大问题。 特别是生涯未婚率,男性的比率压倒性地高。 这里所说的生涯未婚率,是根据45岁到49岁、50岁到54岁的未婚率算出的,50岁时的未婚者的比率。 看看图3就很清楚,1950年,男性的生涯未婚率是1.5%,女性的是1.4%。 之后,1960年、1970年、1980年,三十年间女性的生涯未婚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到1980年增长了近两个百分点,男性则很低。然而,从1985年开始,男性的生涯未婚率急剧增长。从1985年的3.9%开始,5年后的1990年是5.5%,1995年是8.9%,2000年继续增长到12.4%,2005年达到15.6%。 伴随着单身男性的反常增多,独身女性也日益增多。但到2005年女性的生涯未婚率也只有7.2%,增长速度和男性的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这些数字并非代表终身未婚人群的比率,不过如果到了50岁还没结婚的话,不难想象,接下去结婚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这对女性来说是一大难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P29图3生涯未婚率的推移(根据总务省统计局《日本的长期统计系列》(1950—2005年)数据绘制)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男女的未婚率逆转,差距日渐拉大。可以看出,以泡沫经济为契机,本来的传统婚姻观发生了改变。 结婚的最大弊端:失去自由支配的时间 现在,适龄男女是怎么看待结婚的呢? 图4详细分别列出了男女不愿意结婚的理由。 P30图4结婚的弊端(根据厚生劳动省《对“少子化”现象的公共意识调查》(2004年)数据绘制) 年轻单身男性 年轻单身女性 (从左到右) 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 行动受限制 自由支配的金钱变少 对方父母、亲戚等社会关系变复杂 被家务束缚 压力大 有了供养家庭的责任 工作无法继续,只好辞职 交际圈变窄 无法自由恋爱 必须离开父母 生活水平下降 缺少知己 结婚的弊端中,在亲戚往来等人际关系和家务这两点上男女差别很大。对女性来说,关于“家庭”的琐事如今也成了负担。 首先,年轻的单身男性(20岁至32岁的未婚男性)中,选择“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这一理由的超过50%,占第一位。紧接下来依次是“自由支配的金钱变少”,“行动受限制”,“有了供养家庭的责任”,还有“对方父母、亲戚等社会关系变复杂”,“压力大”。 看到这些,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最先想到的是,这些理由好幼稚。 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变少、供养家庭的责任,等等,这些理由还用特地列举出来吗?只要结婚,这些问题当然会产生,这是现实。讨厌这些,就像是在供认自己根本就没有结婚的资格。 “所以我们才不结婚啊!”年轻人会说。真是幼稚、不负责任的想法。没办法,现代社会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些老人不得不头疼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年轻单身女性举出的结婚弊端中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行动受限制”等,和男性差不多。


 在一起,不结婚:事实婚,爱的新形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渡边是众所周知的情色大师,不过他的情色写作总是充满了对人社会属性的批判,蕴含了浓烈的还原自然属性来解放人本来欲望,进而知晓爱与恨、生与死真谛的色彩。所以他写了这本强调爱是男女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婚姻只是形式,甚至其中有些许批判日本婚姻制度的半调查半随笔性质的作品。事实婚的问题在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圈中着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首次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还是大学婚姻法课上,老师对同居、事实婚姻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的议论。加之实习和专业所致,所观离婚案件很多,深感婚姻在现在的中国状态不容乐观。尤其是北京这种发达的、文化融合交叉的、历史与现代并存且各种生存生活压力扭曲盘踞之地。也许与其他社会人的想法不同,法学学科的人不会对同居、事实婚有过多反感,法学理性所致的感性冷漠,使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法学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讨论的更多的是财产、权利、子女继承乃至税务等在非法定登记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异议,公序良俗问题不是法律的根本问题。而且随着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崩溃,这也不再是社会主流的抨击点,至少在大城市是这样的。渡边作为一个作家,很好的看到了这一点,即传统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已经对同居和事实婚构不成原有的制约,与其放任其自由发展产生诸多社会矛盾,不如学习欧洲国家制定事实婚制度与相关法律,明确这种非传统婚姻关系的权利义务。当然渡边赞成事实婚制度不单单是从法学、社会学角度出发,也有其一贯的人本思想在其中。另外,日本现有婚姻制度中夫妻同姓问题,以及近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日本女性独立意识日渐增强,“草食男”与“肉食女”问题,都与其现行婚姻制度交错。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日本独有的,这是东亚文化圈固有公序良俗与市场经济模式以及西方文化结合后,传统与现代冲撞产生了难以用东方或西方单一方式解决,至新世纪全球化加速使其更加激烈的不确定变动。在这一点上,中日韩等中华文化圈国家无疑走在同一条矛盾的道路上。那中国是不是也会在未来建立事实婚制度或者起码出现对事实婚的大范围讨论呢?我认为短时间内还不会形成大的浪潮:其一,传统的制约在中国以更隐性的形式仍然处于支配地位,尤其是在几个特大城市以外的广大区域,甚至处于明显的显性支配地位,这种固有秩序不容易突破,也不会被执政者轻易默许破坏,这一点东亚各国情况类似,只是复杂程度不同;其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还远没有到达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如今的水平,尤其是社会自治程度和文化水平,仍然处于极低未自觉的状态。这一点并非耸人听闻,我们的社会形式和文化走势的主导权仍在公权力手中,民治和民智还处于或者被压制在较低水准。没有较为发达的自治组织和自觉发展的文化,任何上层建筑都是不能够凭空存在和扩展的;其三,现今的婚姻法律制度就登记婚姻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还没有完善好,诸如医保、税务等问题还不在婚姻关系核心讨论之列,原因是现有社会生活还处于生存阶段,没有进入生活阶段或者称福利社会阶段,这需要起码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可以着手建设。所以在以上三种现实下,中国没有条件进行国家层面的事实婚制度构建,甚至没有条件出现全社会层面的事实婚讨论。但是这不代表事实婚不是不应该讨论的问题,起码在北京这已经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了。可是其出现的结果也不易造成对事实婚的讨论,我认为原因如下:其一,很多年轻男女性同居的出现并非出于结婚目的,短期扶助或者性关系造成其分离很快,并不会出现在一起而不结婚的趋势,简单说稳定的两性同居关系发展久了就会演变为婚姻关系仍是主导;其二,同居造成怀孕的结果并不会造成事实婚结果。国外的事实婚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实婚夫妻的非婚生子女权利问题而被完善,可非婚生子女问题在中国不会必然造成事实婚趋势。同居而怀孕的选择之一是人工流产,根据今年最新的非官方统计结果,中国的非公妇科医院每年的人流手术平均在6000例上下,这还是正式私人医院,不含所谓的黑诊所,真实人流量在中国的数量每年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不选择人流的,大部分会“奉子成婚”成为法定登记婚姻。所以,同居产生子女问题在中国事实婚问题中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三,事实婚制度的一项重要作用是给中老年以后丧偶、独身和离婚的人群提供一种便捷的共同生活制度,这类人群或者对法定登记婚姻丧失了信心,或者没有进行繁复登记婚姻的必要,或者经济独立且子女成人、亲属关系复杂,总之不适合法定登记结婚,可是又希望过法律有所保障和认可的稳定两人生活,事实婚就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可是在中国,这种情况要么独身到最后(当然,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各种两性关系,不过都不发展成婚姻关系或同居关系或不会保持长久),要么再次缔结法定登记婚姻。这是社会大环境和文化传统所致,从改革开放至今也还没有质的变化。综上,事实婚制度在中国没有适合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土壤,其隐而不显、存而不生的原因在此。不过,我也从这本书诸多对事实婚、法定婚、独身的男女访谈中有所感悟,即人是否能摆脱其自然属性呢?动物在自然界很少有永久稳定的、唯二雄雌性之间的两性关系,或者说没有一夫一妻的固定家庭关系。当然不乏北极狐等动物有一夫一妻的永久伴侣关系,但是考虑到这些动物生命上限大都不超过二十年,其“夫妻”关系不会因此维系超过十八年,不能断定这些动物在更长期的时间内能够继续维持此种关系。动物界更多的是基于繁殖需要,每年或者短时间内就会变动的频繁的两性关系,诸如一夫多妻制(且可能很短时间内就会因为出现了更强的雄性个体而造成集团整体变动)、一妻多夫制(为了寻找基因更好的雄性,雌性频繁更换交配对象,或者为了保护幼崽频繁更换交配对象)、自由短期结合制等等,这就是两性关系中所谓的动物繁殖的自然属性。人类创造了家庭和婚姻这些概念,就是认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尤其是创造了人类文明后,自身已经超越了本身的自然属性,两性关系不再单单因为繁殖而存在,更多的是形成家族生活乃至一种比同性间更为丰富的相互扶助生活制度(当然也有同性扶助制度,不过这单单从科学统计上讲就还处于绝对的少数)。但是这种以社会属性为基础的两性关系,其绝对出发点或者萌发点,我认为还是基于自然属性,自然属性也将长期作用于这种两性关系中(可能直到双方都失去了生育能力,这种关系就会更多基于社会属性存在,也许这是婚姻一旦存续至晚年,就不易破裂的原因),所以很难断绝自然属性对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原因很简单,人归根到底还是生物。当然,我不是为婚姻破裂或者出轨等问题,寻找生物学依据,不过这至少是基于考察后的一种事实结果或猜测。抛去负面因素,这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斗争也许还是维系人类婚姻这种特殊两性关系的原因,因为人是建立复杂社会概念的生物,创造于斯,亦受制于斯。为了维系社会属性或者说为了维系自我辨别为“人”以及周边将其辨别为“人”的社会感,会努力平衡自身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这种自我抑制不单单存在于婚姻关系中,它广泛存在于人类所创造的,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简言之这就是人类婚姻等特殊两性关系的矛盾、乐趣以及值得研究所在,是人类文明的特殊财富。
  •     前几天有一位咆哮的大爷红透网络,电视台记者本想采访他关于子女不常回家看看违法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没想到原本笑容满面的大爷突然激动起来,咆哮道:“孩子经常不回家看我他违什么法?三十岁了不结婚的才违法!该判刑!”事情广为传播之后网友笑言:“该判他什么刑?无妻徒刑!”然而在笑过之后不禁心酸,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们,他们很少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都是子女的幸福,所以他们认为子女们找一点找到自己的归宿明显比回家看自己要重要得多。这么深沉的爱对于大多数的子女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找个对象,赶快结婚”对大学毕业后的男男女女们简直就是一道催命符,因此,在中国实现“事实婚”的难处和日本有着最为关键的不同,就是来自父母的压力。看多了渡边淳一的小说,还以为他写的散文会情感特别丰富,没想到这本书是建立在严谨的数据调查之上的一本文集,渡边本人并未将个人立场过多渗入文中导致情绪化的一边倒,倒是符合他医学科出身的学术态度。他立足于小小的婚恋问题,着眼点却不止如此,在日本“事实婚”的践行者们“痛并快乐着”的处境下,不仅反映了日本婚后女性改性、葬入夫家墓地等传统习俗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更凸显了男女地位不平等、社会意识普遍落后、生育率下降等社会问题,而渡边更剑指始作俑者——制定法律的老家伙们,认为是“有恶法而无刁民”,正是落后的法律条例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说实话,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事实婚”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就是同居吧”的认识上。而实情是,“事实婚”和“法律婚”大致是一样的,只是少了去结婚登记这一项手续罢了,两个人过着长期稳定的夫妻生活,甚至生育了儿女。这是一种把同居关系的性质给稳定下来的婚姻关系,是一种男女双方自愿结成的契约关系。在欧洲这样的婚姻关系大行其道,在法国和瑞典甚至出台了专门保护事实婚的法律,解除了人们对于契约婚姻在权益上的疑虑。看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就是这项法律的坚决执行者,他和他的伴侣记者瓦莱丽•特里埃维勒一起入住爱丽舍宫,在瓦莱丽之前,奥朗德与社会党的赛格琳•罗亚尔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共同生活了25年,并育有4名子女。他的两段事实婚姻并未对他个人的声誉有丝毫影响,更没有人觉得他不结婚是个问题。据渡边淳一的调查,在相关的法律出台后,法国本已接近负增长的出生率终于强势反弹——这也是他认为日本应该立法保护事实婚的一大重要条件,近些年日本青年人生育和结婚的意愿都低到谷底,是该转变的时候了。在初看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事实婚真是一种良好的婚姻关系,它更轻松也更自如,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这意味着我们不做家务不生孩子不伺候公婆的话也不会被指指点点,真正地把婚姻变成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既然是缔结契约,那么就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而没有传统的“结婚之后就该如何如何”的道德和舆论压力了。然而冷静下来思考之后,我想,在现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之前,在中国能够有意愿去实行“事实婚”的人势必不会太多。就我本人而言,如果我的男友向我提出“我们事实婚吧,不要去登记了”,我首先想的不是他给了我独立自主的空间,而是要不免于俗地想:“他是不是不想负责任,只想玩玩而已?他是不是恐婚?”而即使两人达成一致,还有父母为代表的社会压力是最难渡过的一关,在中国传统心理之下,“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法律保障的婚姻很难得到亲友的认可。因为日本结婚之后女方必须改姓并加入男方的户籍,导致所有身份资料都要更改的麻烦,所以许多人选择较为简单的事实婚,而相比起来,在中国事实婚则基本不会给男女双方带来任何的便利,反而是要面对许多客观存在的障碍,最简单的,没有结婚证的话去旅游同住一屋都有可能被“抓嫖”,更别提事实婚的孩子要被打上“私生子”的标签,很可能连准生证和户口都办不下来。因而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同居关系很常见,然而构成契约关系的事实婚姻则很少见。渡边淳一在调查日本“事实婚”的情况时,考虑到了不成熟的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按照这个思路来比照国情,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目前广泛存在的非主观意愿选择的“事实婚”是如何产生的了。在当下的中国,事实婚最大的群体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农村青年男女往往还不到法定婚龄,便草草办了酒席,以夫妻的名义生活在一起,很多人直到生了孩子去上户口的时候,才会去补办结婚手续。然而,双方一旦发生纠纷,现有的法律对事实婚姻中较弱势的一方(通常是女方)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因为女方生了女孩而离婚,因为不是法律婚姻,女方和孩子都得不到赡养费。而不给女孩上户口,方便多生几个男孩的情况就更是普遍了。另一方面,由于子女入学及房产限购政策等“恶法”的影响,城市中的法律婚家庭有不少选择离婚,被逼过上了事实婚。为应对离婚率人为地大幅度上升,南京鼓楼区甚至出台了离婚摇号的政策,可见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人们家庭关系的影响有多恶劣。而媒体在批判人们“钻空子”的行为时,更应反思的是当初制定法律的初衷,可有从人性化和维护婚姻的角度出发。所以到了最后,我发现事实婚和法律婚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值得深思的反而是人们为何会趋向于选择某一种婚姻状态而非另一种,人们大多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就像如果法律真的按大爷所想,三十岁没结婚的要被判刑,那么大家肯定都选择在三十岁之前胡乱找个人先结婚再说。当某些法律声明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我们要警惕的是这是不是代表着有少部分的人的利益被无情地牺牲了。渡边淳一在文中指出:“成熟的社会是承认多样化的社会。我希望大家能够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创造一个能包容形形色色人群、容纳各种各样思想的宽容社会。”相比起来,在冰岛前女总理携她的同性夫人访华都能成为爆炸性新闻的中国,离成熟和宽容的社会还有很远。
  •     你只要不是套中人,当你到了20多岁,就不免会接触到婚姻这个话题。总结而言,这个话题一般有这么几类说法:一是人心不古说,大抵是年纪大的家长感慨,现在的小年轻说离婚就离婚,一点责任感都没有。然而,我觉得之所以离婚率高,不恰好证明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执着吗?因为爱而在一起,也因为不爱而选择分手,也只有在男女相对平等的今天,我们才能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二是婆媳说,看过电视上诸多的婆媳剧的朋友肯定可以理解,当然,我们还可以加上凤凰男等说法,说白了,其实不论是婆媳矛盾还是凤凰男家庭矛盾,都是一对夫妻与背后的家庭发生的矛盾,尤其是在城市化巨变的今天尤为凸显。三是折腾说。据说现在南京离婚都开始排队了,当然离婚的主力军不是不负责任的年轻人,恰好是负责任的中年人,他们是为了买房子,或者为孩子就学而假离婚。从以上种种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婚姻其实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他还牵涉到双方的家庭,甚至国家大事。因此,一方面稍有不慎,两个人的爱情就面临现实的考验,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享受爱情,又能平衡社会吗?渡边淳一在《在一起,不结婚》给出的答案是事实婚。所谓事实婚,不同于我们中国理解的事实婚姻,在中国,人们传统上认为摆个酒就算昭告天下了,但现在中国的法律是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渡边淳一说的事实婚是指在法国等国实行的合约制度,双方不去登记,但签订条约规定,这个制度最初是为了同性恋而放开的口子,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参与,逐渐形成潮流。当然,渡边淳一之所以提倡事实婚,是针对日本的少子现象,现在的日本人,尤其是男人恐惧结婚,导致出生率的减少。我一直觉得,日本就是中国最好的借鉴,或许过不了多少年,中国也会出现——或者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按渡边淳一的说法,现在的男人可以在社会中解决以前需要女人解决的问题,吃饭有外卖,洗衣服有洗衣店,还有钟点工,连性需求也有发泄的途径,还免除了不少麻烦。而女人,尤其是工作的女人更不愿意被婚姻所牵绊。而在婚姻中,面临着家庭的重压,这点倒和中国类似,“嫁”实际上是“嫁”给了一家,于是人们越来越不想结婚,更不要说生孩子了。在书中,渡边淳一举了不少事实婚的好处,说白了,就是事实婚更忠于爱情,更倾向于个人的自由。当然,渡边淳一也举了不好的例子,就是法律问题。比如私生子继承问题,配偶减免税问题。这里值得一说的,或许还是配偶减免税问题,在日本,如果一方是没有工作的,另一方交纳的税是可以退一部分的,其实,这也是考虑家庭是两个人组成的原因——当然,日本不少是职业家庭主妇——联系到房子限购问题,为什么政府在管的时候可以按家庭算,而在松的一方面又按个人算呢?本文的最后一章,是讨论事实婚的法律问题。这段最让我唏嘘的是,作为一个作家,渡边淳一在本书中更像一个社会运动家,鼓励大家去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要求议员通过法案等等。当然,或许每个人都可以是社会运动家,这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近80岁的高龄还能这么潮,佩服。前半本的数据分析比较给力,对大城市越来越低的结婚率调研和探讨颇具代表性,后半本的采访与座谈则稍显乏味。不过无论渡边淳一如何吹捧,这一制度当前在东亚都没什么可行性。
  •     是否缔结婚姻,是否生育儿女,是否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都不过是是否有自我思考,自我负责,自决的权利这一问题的表象。没有人有资格定义一种好的或合适的形式,任何一种对私人问题的评断、批判都是一种厚颜无耻且无知自大的表现,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尤为如此。以上为观点。至于这本书,理解这个题目,但其论证事实婚价值的方式真是令人失望,找了一些本就赞同的人陈述观点,全书目的性很强,走上另一种不平等不客观的道路,赢得真是无趣。
  •     两个人在一起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只是做形式上的夫妻,真是浪费人生。 以能否让自己快乐为基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自由生活就好。 重要的是,自己想怎样和对方相处。
  •     介绍情况而已,客观的评论日本的婚姻状况
  •     作为不婚族,这标题是符合心情的。但内容看上去像在读规范的论文……
  •     够自由,不过很多人没勇气接受吧。新年第一本。
  •     这是渡边2011年出版的一本随笔,描述了日本的婚姻现状以及流向。在国内大城市中也逐渐出现事实婚的现象,但是其实事实婚本身对双方本人的要求度极高,因为它更像爱情产物,但是男女之爱又是如此的容易转移。而法律婚呢,越来越像是妥协的产物,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因为需要婚姻来给自己安定的信心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法律婚不过是因父母朋友以及周边的舆论而诞生的男女组合形式。如果此生有幸能够遇到精神伴侣,那事实婚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啦...
  •      第一次听说“事实婚”,在日本主要好处是“夫妻异姓”,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困扰,应该没有什么价值吧。
  •     描述了一种事实婚姻 更适用于日本 或者浪漫主义者 读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趣
  •     之前自己也有想过类似的问题,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这种方式叫事实婚。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个人觉得不大,毕竟我们是天朝子民,结了婚女方也不用换姓氏。作为一名90后,我觉得在天朝年轻男女基本还是会结婚的,只不过婚礼方式上的想法会与长辈有所不同,这个是难点。
  •     通篇都是在说日本女性结婚后要不要改成夫姓的问题,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觉得讨论这个对我们为说很无聊。引用的数据和实例都比较老,不知日本现在社会还是不是这样情况。总之,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什么意思,比起我看过的渡边的其他作品来说不是很喜欢。
  •     .「相爱之后,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何必做形式夫妻。 」.渡边淳一 在我看来,真正相爱,长期的磨合与默契,是能够明白的。只是,真爱,也许很难。
  •     资料内容很旧 是2010年的材料和数据 整本书就从倡导日本实行事实婚出发 整个相当于推销 虽符合日本国情 但对我们来说不适用 我是新闻专业所以培养了我在采访或者交流中不带个人倾向的色彩 但渡边在采访或座谈中 倾向很明显 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个人觉得这本书网上看就好 花钱买有些不值。之前我以为是讲两性关系、探讨家庭的书 真是误导严重啊
  •     比较一般,只是阐述一种婚姻方式,主要还是针对日本婚姻现状
  •     不好说
  •     ……
  •     渡边老头作为一个“情感专家”所表达的思路可供我们这些在情路和生活之路上有所迷茫的青年参考。
  •     2016年10月 事实婚姻
  •     不想结婚的亲们,可以一看~日本中间有十年经济大萧条,天朝的泡沫还明晃晃的挂在那~结婚成本这么高,结来干嘛...
  •     国情局限性很大,尤其是日本改姓的制度。从这本书看,觉得婚姻里羁绊最多的是经济利益和孩子的感觉。个人不支持事实婚,不过如果有像法国,瑞典那样保障的法律制度还是不错的。
  •     感觉在中国的话还是结婚要比较好吧。
  •     2016年5月29号读完
  •     完全是論文的形式。分析挺透彻,受益匪浅。
  •     头痛时很有意思的消磨时间的一本书
  •     相爱应该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相遇而不是融合。在婚姻中保持一定的平等和独立很重要。如果中国需要冠夫姓我想我也不愿意结婚。 然而事实婚带来的婚姻责任的削弱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吧,毕竟恋爱和婚姻不应该是同一件事情。
  •     看到书名后感觉很有意思就拿来读了,值得一看,符合我的婚姻观。
  •     这么好的题材,结果浅尝辄止,给人一种闭门造车全凭臆想的感觉,有点失望
  •     听说闺蜜们被逼婚了,赶紧找婚姻方面的书读一下。以前睡前跟我妈聊过不想结婚啊,也谈到一点书里的“事实婚”巴拉巴拉的。我妈直接三个字“有毛病”
  •     不现实,但还有比婚姻制度更适合的制度吗。。苦恼还在继续,生活还将继续。另外,这本书不是随笔
  •     不简练,缺少干货,3000字可以说清楚的却弄成了一本书。
  •     渡边淳一的一个偏学术的随笔。有统计数字,有分析图表。更像一个学术作品。
  •     这本书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购买,商品介绍里已经把大部分的东西介绍了,书中很多的篇幅都是访谈。而且,不适合中国的社会。作者觉得不结婚最大的麻烦是改名。可是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觉得,脱离中国社会现实,在日本,也不是很现实的。这个想法只是作者一个观点,作者也说,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有更多的难题。不过,书里介绍了现在社会结婚率逐渐降低这个现象,倒是真的,可以简单了解下。
  •     说实话,大概是了解了一点日本的婚姻制度以及国家的一些禁锢。不太民主自由٩(๑´3`๑)۶另外,渡边淳一我读他的第一部作品。怎么有点像报告文学的感觉?实在有些乏味。
  •     过年回家我要把这本书供起来,摆在一进门的地方。
  •     虽然说和中国传统和国情不太一样,但是也还是反应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比方说我现在就想追求事实婚,但和文中提到的那种不太一样,既然举行了婚礼,那在中国就意味着是夫妻了,我主张不举行婚礼仪式,可以领证,不知道这种婚姻可以用什么名词形容?
  •     很有研究价值,跟社会学相关。看了以后,觉得很不错。
  •     论如何,一切的附加效应都应该为两个人的关系服务,而不是相反的,这才是健康的婚姻
  •     合法同居……
  •     符合自己所想,推荐啊
  •     主要针对日本婚姻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看看也行
  •     随手看了几页,发现其实说的就是同居不领证的两人生活。但在大中国来讲,这不实际。未婚生子这类的,应该都上不了户口吧!!想退的,可惜撕了包装纸。5555~~~
  •     文中的事实婚姻与我国法律中的事实婚姻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显而易见。其实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大概婚姻关系是可以靠法律去维护的,如保障婚姻双方的利益,而爱情则完全不是这样,它可以说是盲目没有根据。按书中的意思,也是要靠法律来保障事实婚,事实婚姻的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拟定一份合同来约束这份婚姻关系,而这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我认为这是对爱情理想和生存现实的不错的平衡的方式。大概真正推广起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我觉得值得一试,理想爱情需要事实婚姻这样一个载体。
  •     不想点心 没意思
  •     没任何新意,确定是渡边淳一写的?
  •     主要是写日本的婚姻状况,男人很向往,但女人就未必了,在中国实行难!
  •     渡边淳一的一本围绕“事实婚”的随笔访谈集,不但列举了事实婚的优点,也毫不掩饰它的弊端和不稳定因素。建立多元而包容的社会不容易。事实婚在日本有其国情所限的原因,感觉日本保守势力强大,改革更加艰难。另,译后记有句很感触的话:“衰老是一种学习,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
  •     只能说初衷是好的,我们需要一个越发宽容和多样化的社会,婚姻制度也是如此不要太单一
  •     对国人借鉴意义不大。
  •     一开始读还蛮感兴趣的,以为是深入浅出介绍“事实婚”。不过看到后来发现不如看几篇相关的论文:)内容和日本特有的文化联系紧密,(也有点窄哦)缺乏类比性。
  •     渡边的随笔字少行距大看的很舒服,内容是2010年的有些旧了,看完逃避可耻在再来看这个就觉得事实婚在日本普及度还是很有提高的
  •     大势所趋,结婚什么的真的好沉重
  •     无论是事实婚还是法律婚,都需要两人的心意相通相互信任共同前进。书中列举的不婚的理由很符合我的观点,但是我还是更加倾向法律婚。中国没有日本的婚后改名制度,住房财产问题却更为突出,有法律保护才更加安心。
  •     因中国的法律婚在对女性的利益上并没有太多干扰,书中所提到的事实婚似乎在国内没有太多的参考性,确实无异于同居。但若能像法国一样不分性别的事实婚都可以得到社会保障,我应该会举双手赞成吧!
  •     事实婚在日本被重视是因为,1、日本女人结婚要改姓式,2、法律承认的户籍、税收、等一系列政策才能享受,这在中国就是哺育小三的温床么
  •     为作者的人生态度点赞
  •     看的是节选, 到第六章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     我们可以选择晚饭吃米或者面 我们也应该有权利选择婚姻的形式
  •     里边提到说,现在周边各种速食,男人不需要一个像妈一样的女人来做饭什么的,所以对婚姻需求度降低,因为没有婚姻也不见得过不好,其实女人也是如此。如果是害怕自己生病没人照顾,那就好好锻炼身体吧~不依附其他条件所来的爱情才能更加纯粹吧~
  •     其实看了才知道这其实像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主要论述了在日本进行事实婚与法律婚相较而言,事实婚的各种利弊。事实婚指未履行结婚的法定程序便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婚姻。其实他在日本所推崇的事实婚就中国的婚姻法与现况来说,国人没有如同性,年龄不符合规定等特殊原因,都没有必要去进行此种事实婚。中国的婚姻法相对来说已经十分自由,且国人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家族匹配、年龄相差、财力相当等都不是阻碍结婚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婚姻法相对比较自由的情况下,且男女都不存在再婚期的限制和次数,且离婚也可以由双方自愿或判决解决的。还有特别重要的一条,书中事实婚的实际生活其实与很多国人现状已经几乎无差别,夫妻搬离家族和长辈,自己生活育儿,不受传统观念和家族影响的婚姻已经普遍。故能选择受法律保护的婚姻还是选择法律婚较好。
  •     姓氏
  •     “山根:因为我不太计较小事,所以才能幸福到现在。” 本书可以作为写论文的提纲范例。
  •     嗯,更像是基于事实婚的调查报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