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神分析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微精神分析学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7-08
ISBN:9787108005779
作者:(瑞士)S·方迪
页数:371页

方迪尊佛洛依德,而似乎略有微词于荣格的样子。

书中内容粗读一遍,看不懂的太多。联想有些:1、似有虚空生人的意思,似和汉地儒宗同于大化一词尚有差异。2、物理到化学到物理中间似应有个人的生命体价值核心的东西,纯物理化,不应否定人,似汉地儒宗这一点搞得更为清楚。3、王夫之有一人的定位,似不是道转人而是人转道,或与人能弘道,非道宏人相关。此书理论或后面还有未出,而此书表现似强调虚空过甚,颟顸虚空之生意,或能反见汉地儒宗唯物之真了。4、荣格之学或比此人更有价值。5、重视佛家阿含经类、重读其相续之说。6、市利阿罗频多之圣神人生论于常人更有价值。7、太谷学派对儒宗的引述佛道的解读而归宗于儒,或许圣人方法见地皆有相通层次而已,当重视儒宗方法可实践的人与社会之意义,其仁解若普贤遍在之行;其人无慝心,默而识之,即见天地之心等说更切近于人的方法。8、此有内觉,并有心理学方法,也许其方法所述表面上必须如此,而其实际境界其有知乎无知乎?谁玩谁知道吧。9、其理论流俗未必比理学末流满大街跑圣人的过患小。还是科学技术好。

从自我说起

最近重新看了方迪先生的微精神分析学,有了些新想法。我们知道西方中公民和政治的单词来源于城邦(polis),在古希腊,个人是和集体主义、公共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如同伯利克里在著名的阵亡将士葬礼上说的,公民的德性和价值来源于城邦。这个观念和近代发展起来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很不同的。对康德,罗尔斯这样的自由主义者来说,道德是抽象和先验的,它不依赖于具体社会的美德(良善生活)。也许我可以自称为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者,也许可以说自己了解一些知识和艺术,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但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却乏善可陈,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真正了解。英国哲学家willams曾批评康德的道德哲学,他认为道德是个人生活化的,经验的。他说每一个希望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的人类个体都要思考“我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在这种反思中,准确(accuracy,即那种努力获得真信念的倾向)、真实(authenticity,即那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并把它们诚实地表达出来的倾向)和诚实(sincerity,即那种把一个人相信是真的东西说出来的倾向)就成为了我们需要拥有和坚持的美德,而且,为了使得人类生活根本上变得可能,这些美德就必须成为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方迪先生的微精神分析学很早以前看过,很喜欢他的说法,不过当时的理解只是虚空承载万物,一切源于虚空,一切归于虚空这样的观念。其实他在序言中直截了当的说到: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源属于我“。如果是这样,也许我们可以放下自我,以另一种心态看世界,不让自我阻挡与外面世界的联系(connect or disconnect),在我和你之间取得平衡,在拥抱他人的时候也拥抱自己。毕竟,one live with not only himself, but also millions of living things.

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一段N年前写的读书笔记)

方迪认为母亲对哺乳婴儿的另外一个过激行为是狂乱性在场。“狂乱性在场是母亲对哺乳期婴儿有一定意识的兽性态度。”尤其是在喂乳母亲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哪怕只是一瞬间,这种态度的流露——那是被关起来的疯子的眼神,冷漠、呆滞、慌乱。而作为某种自恋的投射,这种态度是雌性动物面对自己后代所具有的令人难以捉摸的、野蛮的过激行为的表现。方迪认为这种狂乱性在场的后果是使婴儿直接与虚空相接触,并使婴儿加强了对虚空的亲和力。“虚空”是方迪的微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术语。某种意义上他的微精神分析学就是围绕这个中性的词展开的。它类似文学或心理学范畴的词语“空虚”的含义,但又不尽然。在微精神分析学范畴中的虚空不仅包括心理的空虚,还包括物质的空虚。前者似乎很好理解,存在主义者已为之写满了黑暗的注脚,正如萨特在他的那本厚厚的《存在与虚无》的最后写下了的结语: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而物质的空虚虽然在现代物理学那里已被解释,即:虽然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但每个原子都是无限的,每个原子的内部包含着一个宇宙。然而方迪却走得更远,他在《微精神分析学》1988年版序中这样写道:“……我确定了微精神分析学的三个基本的要素:一、我的细胞甚至血液不源属于我;二、我的尝试本能及其能量不源属于我;三、我的所有的梦构成一个梦,这个梦不属于我。于是我才明白: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源属于我;这正是我曾经拒绝、怀疑、犹豫的原因。”

既操蛋又迷人的智慧

“人想要时间,就有了时间。后来呢?结果还不是时间占有了人。”“人完全是无责任的。”“不存在一个人的尝试比另一个人的尝试更成功之说。”“尝试这个概念很迷人,又能使人平静。有了它,再也不会责怪谁,或对谁感恩戴德。谁也不欠谁什么,对什么都会既不反对,也不拥护。就会明白,人的一生都在尝试。试着做什么事,随便什么事,随便什么人。”“除了人,没有任何动物为了杀害动物而杀害动物。”“见到色情的东西就兴奋或愤怒的人肯定有病。”“一切,甚至连自杀都没有必要。”“其实,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是幻影。但是,一般人还是死死抓住生命不放。”。。。。。。 在《微精神分析学》中看到上述文字,不得不说,这些文字既操蛋又迷人,它们似乎能让你瞬间洞穿生死之谜。但问题就是,在否定了时间、责任、事业、情感乃至生命之后,人还剩下些什么?人究竟为何而存在?人作为人的出路是什么?是“做我想做的,但我不要我想要的”?

比死更可怕的事

很多中国人都很迷信,而迷信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强迫症。例如中国人讨厌“4”这个数字;例如中国人认为“宁受一世饥,不娶白虎屄”;例如中国人正月不剃头,因为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月剃头死舅舅。。。人为什么会有强迫症?我在《微精神分析学》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强迫症千方百计否认虚空。。。因为认定死是虚空,穷是虚空,祸是虚空,所以人们逃避它们,不想和它们扯上关系。而这多少有些不智,因为就像《微精神分析学》作者方迪说的那样:你的细胞、血液、尝试本能、能量、梦都并不真正属于你。。。连细胞和血液都不属于自己,更不要说其他东西了。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它是绝对的虚无。那些百无禁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因为他们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精彩、更刺激、更有滋有味。至于那些一心想要消灾免祸的人,他们将白白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勇气,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这是比死更可怕的事。。。

看之前请先站稳

微精神分析学的两大关键词:“虚空”和“尝试”虚无主义大家也司空见惯了,无非是死后原知万事空之后没下半句了,个么此时此刻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考量,原子是空的原子核也是空的,当然里面也有夸克,但谁知道夸克是不是空的,就体积而言,可以说原子百分之百是空的。要是把所有空隙都去掉的话,全世界的人连个乒乓球都塞不满。我们就是靠着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不知道什么东西而“活”着的。我们真的存在么?(笛卡尔是个骗子,他在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还没提出“我在”,已经先有了“我思”的“我”,等于没说。)或者,正是由于虚空我们才存在,是虚空中性动力让事物运作。虚无感难道不是心理对于物质本身的虚空作出的遥远呼应么?甚至不是心理,是隐约的来自细胞的先天反应。人的一生要是从不觉得虚无那才是天大的怪事。“伊德”(Ide)也称作“尝试本能”(instinct d'essais)。“伊德”只是为方便起见取的名字罢了,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附在你每个细胞上、宇宙万物每一寸上的极微小的能量,像是生物电,像是脑波,它产生无数完全随机的“尝试”,我们借由“伊德”来完成自我。而死亡,就是伊德震荡减弱到人类标准以下,它们离开人体去干别的事情了。(你知道吗?人不仅仅是动物性的,还是植物性的、矿物性的。想想人体组织构造。)我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说:你不再尝试的时候,你就死了。介绍这两个概念只是为了方便我之后的论述。现在来说说我迟疑的原因。“人完全是无责任的”“希望人不断完善自我是毫无根据的”“成功的尝试与失败的尝试没有任何差别”“人把时间都用于打发他自己潜意识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时间”“人之所以睡觉,是因为他必须做梦才能生存”“发明根本无视聪明才智”“子宫就是战场……胚胎只有躲避母亲施加于他的心理打击才能得以生存”“人类的胚囊食人肉”“抛弃性尝试是母亲母亲对孩子做出的第一反应”“人类的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很像一个恶性肿瘤”“所有的胎儿都是弃儿”“人,为打孩子而打孩子,为杀孩子而杀孩子”“婴幼儿可以食用”“一切,甚至连自杀都没有必要”“除了人,没有任何动物为了杀害生命而杀害生命”“凡尚未杀生的人,都是伺机而待的凶手”“性活动,是伊德与冲动的结合,它试图摆脱那无所不在的虚空固有的孤独”“爱情,是避免孤独的尝试……这一场是迟早要失败,任何手段都不能使它摆脱失败的命运”“没有比永恒的爱情更短暂的东西了”“个人和集体的一切犯罪行为均源于母亲”“性高潮越成功,爱情越失败”…………还要继续看吗?你要是觉得崩溃了绝望了对世界失去信心了那就说明我的迟疑是有道理的,你要是无动于衷,那我的迟疑还是有道理的。理都在我这边。这本书与其说是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的,不如说是哲学的(这就是为什么杜小真参与了校阅),但却是通过物理的,生理学的入手,把形而上到形而下全部打通。再看伊德的三大特性:中性、相对性、无目的性。这难道不是天地不仁、有无相生、道法自然?最微观的和最宏观其实都是一样的,不可思议啊。照理说这本书把什么都否定掉了,也没提出解决办法,应该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才对(它甚至否定了自杀!),但奇怪的是,一觉醒来反而无比舒畅——界限消失了。既然尝试是中性的,为什么不是这个而是那个?既然没有失败的尝试,那为什么不是这个?知道了一切焦虑的源头都是死亡焦虑,而死亡也只是尝试的一种,不是更好的也不是更坏的,你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于是你就不焦虑了。当生则生,当死则死。这里面的奥妙真的很难说清楚,你要靠理解去接近,用感受去抵达。有没有可能超越?或者抵达本身就是超越?超越虚空?有必要么,我们本来就是虚空的一部分,无生有,有生万物。你如果站得够稳,那就看一看。

童年期战争:你的童年记忆是什么颜色?

题记:父母的粗暴往往无缘无故……破坏欲才是这类行为真正的原因……简单地说,人为打孩子而打孩子,为杀孩子而杀孩子……以无情的冷漠……重复自己千古未变的行为模式……关于童年和精神分析学,萨特曾经这样写道:“……童年仍是在偏见的死巷里摸索;童年有如套上了马勒的小驹,感觉环境之限囿,有如缰绳之紧勒,横冲直撞,希图挣脱。今日,唯有精神分析学使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当孩童在黑暗中摸索,试图有所作为,而每每与其一无所知的成人世界之社会力量相冲突的辛酸历程。只有精神分析能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已迷失于其扮演的角色里,不管他试图规避,或想将自己完全同化于其中。只有精神分析能告诉我们一个成人的全人格,那便是说,使我们不但认识他现在决定其方向的力量,也了解其既往所赋予的重担。……无疑地,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偏见、观点、信念皆是‘无可奈何的结果’(dead - ends),因为它们早已经决定于童年的经验。我们的非理性反应,我们对理性的无理抗拒,至少有一部分得自我们童年的无知,我们当时的无限惶惑。既然如此,这容易造成固置(fixation)的童年,为什么不该令我们深深地关切,力求理解呢?”我们的童年是我们的乐园吗?电视机里的肥皂剧等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美满、色彩缤纷的肥皂泡。棒棒糖和童车,圣诞礼物和七彩积木,漂亮的幼儿园阿姨和狼外婆……可我的私人经验却让我迷惑,我想起我的童年总会陷入悲伤。虽然我已经遗失了几乎全部的童年的记忆,可我知道有一大片黑色笼罩在那里。我会看到那时的我躲在墙角哭泣,地板上是被爸爸打碎的玻璃,他歇斯底里的吼骂声不绝于耳。我想起那时我总想着离家出走,在爸爸睡醒之前,去另外一个地方,在那里没有人伤害我——或许那时形成如萨特所说的“固置”,便决定了我的一生,只是继续着我童年时的未完成的逃亡之旅?在S·方迪的著作《微精神分析学》中,有一段关于“童年期战争”的内容,那里有更加阴暗且残酷的事实在等待着我们。方迪认为儿童期的战争会使婴儿本我的一部分变成自我,自我的一部分变成超我。即形成如下的心理层次:1.自我构成自卫缓冲,它试着使本我适应外界环境,即:使本我服从现实的原则。自我的表面可以成为意识的一部分,构成一个人可见的外表,即:他(她)显示给自己和社会的自我。由于不断受到本我的干扰,自我全力以赴施展各种计谋,当它的潜意识部分受阻时,自我的反应时焦虑,它必须使用相当的能量,从身心两个方面吸收焦虑;2.超我构成禁忌,它试着造就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它同样受到本我的骚扰,于是,它一面避开来自本我的追捕,一面又要忙于自我的再教育。超我通过意识,尤其是潜意识,对本我和自我进行的控告表现为负罪感,从身心两方面吸收负罪感同样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可以看出,这样的心理层次的分工具有很强的战争的特点。方迪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因为,幼儿今后必须面对整个家庭。如方迪所说,那些阴险的敌人无所畏惧——他们在家庭范围建立一个小型暴政,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对幼儿进行陷害和打击。无论是否是有意识的行为,是否情愿,这些敌人的战略被方迪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身体方面的伤害。方迪在这里统计了两组可怕的数据:一、每年,全世界有十万儿童被他们的父母虐待致死;二、每年,全世界有一千万儿童被父母弄成终身残废。下面是一位接受微精神分析的精神病医生的叙述:“……1976年,在日内瓦有过一次专门研究父母虐待儿童问题的大会……儿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报告表明,受暴行儿童综合症并不是一个稀有现象……死于父母暴行的儿童远远不是什么个别现象……父母的粗暴往往无缘无故……破坏欲才是这类行为真正的原因……简单地说,人为打孩子而打孩子,为杀孩子而杀孩子……以无情的冷漠……重复自己千古未变的行为模式……(两分钟沉默,然后:)……当然,没有必要没完没了地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的确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怎么解释男孩子比女孩子挨打挨得更厉害?……母亲一般喜欢虐待早产儿、畸形儿或者发育不好的儿童?…………这种疯狂好像是因为妊娠期的破坏欲望没有能够完全得到实现…………而且,这种过激行为的表现往往与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没有任何关系,这又怎么解释呢?……(两分钟沉默,然后:)……我有一个想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核心也许是仇恨……它滋养着某种没有性活动色彩的……中性虐待狂……”对儿童的身体伤害,在中国无疑更是多见。在我们“长本位”的文化体系里,许多儿童都身处于一种更加可悲的境遇。“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之类的理论在父母之间流传着。而在古代更是有着《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这样可怕的故事:“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个故事的版本我见过几个,但区别或是那个孩子的岁数,或是那个土坑的深度,而在汉人刘向《孝子传》版“郭巨埋儿”中,这个郭巨原还是富人,只是将钱财都给了自己的兄弟,而后的情节发展和“二十四孝”版完全相同。我想这是我读过的所有故事中最荒诞无稽的一个。可就是这篇主题黑暗、结尾荒诞的短文,和另外23个故事,被一个无聊的元人拼凑成《二十四孝》,并成为过去中国人学习文言的启蒙书籍。难怪鲁迅在他的那篇《二十四孝图》中说出了这样恶毒的话:“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也曾多次耳闻一些成年人在茶余饭后气定神闲地交流体罚儿童的心得,并多次看到一些成年人在公众场合打骂自己年幼的孩子。他们似乎认为伤害自己孩子的身体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为了孩子好才去做的,而这个所谓的“好”,又多少有着“养儿防老”——这条古老且阴暗的经济理论在作祟。如果说在西方父母伤害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那么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它便可能被习得和传承,而这些被伤害的孩子有一天也将为人父母。第二个方面是心理方面的伤害,这里方迪在其著作中列举了两组数据:一、每年,全世界有一千万儿童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掉;二、一亿儿童被父母抛弃,四处流浪。至此,方迪这样说道:“除了微精神分析学家,无人能够估量正常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残酷程度。”方迪总结出正常父母一般通过如下的两种做法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一、“夹板”,表现为同时向孩子提出矛盾的、不可调和的要求。二、父母之间的不和与争吵。虽然“夹板”往往表现为明显的虐待,但是父母之间的争吵更使孩子不知所措,那些争吵让孩子分成了两半,从而可能形成心理疾病——因为他们感觉只有躲在心理疾病的黑色区域里,才能感到安静和安全——而这也是他们的幼小心灵挽救自己和家庭的完整的最后尝试……

大部分都很好

毕竟同是“姓”方,小有灵犀,呵呵,挺喜欢的,不过从第225页到266页的那部分还是不要看为好,少儿不宜!虽然也有些看不懂,但是对我个人的影响不小,顶一下,方迪的~

总觉得与其说是在分析,不如说更像实验文本

大学里同学送了这本书给我,到现在前前后后看了很多遍,具体的看法也没什么,每次看的时候想法都多少有差异.但基本不变的,是怀疑很多.也许本身就是在我已知事物之外的一个体系,所以在只有这一本书作为阅读对象的时候,总怀疑与其说是在阐述理论,不如说如同试验一般.并且作者很多地方使用的语言都如同诗歌,参照其所举的分析事例,常常产生这样的分析对象也未免范围太过狭隘,简直如同玻璃搭高塔一样.我倒很想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对这本书的阅读是否会带来新进展.说得好似很讨厌,其实这本书的阅读带来很多乐趣.一开头作者说"如果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切都是尝试,读者不禁会皱眉头;接下去读到尝试发生在虚空之中,读者会发出怀疑和嘲讽的微笑."其实这样说让人觉得"本来不就该是这样么?",或者"这样也未尝不可."

关于微精神分析学家

关于微精神分析学家应该具备:1 精通量子力学2 一个觉者3 微精神分析方面的天赋这样的人,几十年出一个就足够方迪的才华毋庸置疑,前部分的理论根基似乎马上就触到了最真实的部分,却非常可惜的走向了歧途,以致后面的分析整个就是一场巨大的跳大绳。

人生是无目的的积极向上——《微精神分析学》读书笔记

据说昨晚的雪是北京去年入冬以来最大的雪,而今天北京则是刮了一天的风。坐在屋子里,窗外的风呼号不停。这种天气很适合思考一些很傻逼的哲学问题。最近我很喜欢思考这类问题,而思考这类问题的好处就是能一点一点消灭一些心魔,并能弄清自己为什么恐惧或焦虑。昨天在超市里转,听见一个保安说他是91年出生的。90后的小男孩儿都出来做保安了,估计90后的小女孩儿应该也有很多出来做小姐了吧——你想不想玩一个90后的小女孩儿?几千年来来压抑人类的道德是不道德的?追求成功的尝试和导致失败的尝试没有任何区别?性高潮越成功,爱情越失败?据说人一生要拉30吨大便,而男人一生要射出一汽车油箱的精液——怎样活才能觉得自己这一生没白活?就是拉好射好?人生是无目的的积极向上,人生是无意义的积极向上——记不清是哪个哲学曾说,尽情享受,这是一个不能不犯的错误——所谓的积极向上其实就是尽情享受吧,可以是精神享受,也可以是肉体享受——可以是舍身取义,也可以是聚众乱交;可以是精忠报国,可以是精尽人亡;可以是悲天悯人,也可以是放浪形骸。。。

微精神分析的诞生

在某个时期,我们为了这个精神而分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精神分为两部分:精神的活动之所和精神的本体。精神的活动之所包括精神的活动精神场所和准物质场所;精神的本体有三:精神、意识、本论体。精神为了达到活动的目的于是来到了精神空间,因此才有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微精神分析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