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虫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3
ISBN:9787506318464
作者:林白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玻璃虫》是一部作者虚构的关于自己电影生涯的回忆录,但如果不是作者的强调,很容易误会林白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真实使人感到亲切,而虚构则带给作品生动的品质,使阅读更加愉快。
林白无限缅怀她的八十年代,那青春时代的爱与性,浪漫与懵懂,无畏、任性与漫不经心…
…相比较于九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文学狂热,八十年代的艺术狂热,八十年代的纯朴激情,
八十年代的各种鲜活欲望,是多么罗曼蒂克啊!在回忆中尽情想象,张开敏锐的感觉,林白创造出流动的、班斓的、洋溢着声色之美的叙述语言,它们令人心醉神迷。

内容概要

林白,原名林白薇。广西北流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居北京。十九岁开始发表诗歌,后以小说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守望空心岁月》、《青苔》等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子弹穿过苹果》、《致命的飞翔》、《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回廊之椅》等五部,散文随笔集《丝绸与岁月》、《德尔沃的月光》、《像鬼一样迷人》等 四部,另有诗集一册。有《林白文集》1、2、3、4卷出版。
有中短篇小说翻译成英、德、意、日文发表,长篇《一个人的战争》有韩译本,并有香港天地版,台湾麦田版。


 玻璃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那是一个把文学当回事,把艺术当回事,热血沸腾又很不靠谱的时代。一片混乱,什么都可能发生。那是个蛛蛛女流氓,爆发着生命的全部能量,天真无赖,敢冲敢闯,呼一下把自己点燃,呼一下把自己擦亮,词和短句噌噌的在书中响,像焰火一样开放,在高歌狂飙的青春姿态里一路激扬。大量的真实镶嵌在虚构的故事里,青春的爱与性,浪漫与懵懂,无畏与漫不经心。创造出流动的、班斓的带着声色之美的心荡神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回忆录。
  •     以心路历程的方式看待这本书,了解着林蛛蛛,一个在电影厂工作的女孩。把自己的内心活动以一种很文艺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被作者高超的想象力所折服。“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感到过来自相貌、衣服方面的压抑,这并不是因为我得到了某种先进理论的武装,思想超前,而是因为我经常意识不到自己是女性。”喜欢林蛛蛛的这种超脱。
  •     林白就是林蛛蛛。林白真的是林蛛蛛吗?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反正林白在最后开开心心地告诉你——“玻璃虫,多么可爱的一种虫子啊!林蛛蛛,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就是美妙的音乐。我将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件镶嵌进虚构的小说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当你以为它是真的时候,它有可能是假的;当你断定它是假的时候,它却可能是真的。”我不在乎林白是不是林蛛蛛,我只是在沿着她所描绘的八十年代的地图寻觅着过往的足迹,我放纵自己用断裂、破碎的记忆拼凑起遥远的八十年代,那个浪漫狂欢的八十年代,那个充斥着青春活力和躁动不安的八十年代,那个到处是诗人、作家、导演、明星,到处是概念和实践着概念的文艺青年的八十年代,那个热情、大胆、无畏、任性的八十年代……其实,我拼命踮着脚尖看到的也不过是八十年代模糊的身影,可是即使在十几岁漫不经心懵懵懂懂中却依然感受得到它灼热躁动的喘息。   ——“我们只看流行杂志上的诗,《青春》《萌芽》《丑小鸭》《青年文学》《青年作家》,谈论的是柯平、于坚、李钢,《年轻的布尔什维克》《蓝水兵》,这些就是我们的范本。它们一旦在杂志上出现,就犹如一发重磅炮弹落下,发出绚丽的火光和震耳的声响,我们几个人就像看见了信号,不顾一切地从城市的不同方向奔向对方,然后喘着气谈论各自对这些新诗的感受,就像在战地上重逢,看见了自己幸存的战友。”   ——“我说我不喜欢正常的家庭生活,传统的婚姻早就应该被砸碎了,要建立新型的男女关系。怎样才是新型的呢?不知道。所以要实验,要进行各种试验,我以我血荐轩辕。要搞实验婚姻,要试婚,要生私生子,要做单身母亲。女性要独立,人民要解放。一路说下来,各式新奇的东西纷纷灵魂附体,从虚无的地方、从远处从书本七零八落地贴到了我的身上,它们使我看起来不太像我这个人,我现在觉得她有点像卡通人,是一个假的,是扁的,你怎么转过身去也看不到她的后脑勺,她的皮肤没有毛孔,不会出汗,她的肚子里没有缝隙,不用吃饭,所以她才胆大妄为,竟敢说自己要生一个私生子,她不知道生私生子要脱多少层皮,即使知道她也不会痛。这样一个被观念缠绕的女人她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在文学的时代里扔掉工作,私奔,为了一个作家而不顾父母的眼泪,放弃南宁,漂泊,在路上,到了四十岁回到南宁,坐在米粉店卖米粉。这也是我的生活。我的女友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我对文学的盲目狂热没有表现在私奔,而是另一种幼稚。这样的事情只有在文学风烟滚滚的八十年代才会发生。”   ——“在八十年代,有什么事情比得上为张艺谋打工更让一个电影人感到无上光荣的呢?”“那一年正是王朔年,王朔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已成燎原之势,我是流氓我怕谁(这句话说得多痛快啊,无奈的小人物口念此语,身上顿时充满了力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有多少混沌中的青春热血受到王朔语录的召唤,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领袖的语录在我们的心中还历历在目,王朔的语录就已经长驱直入,它们混淆在一起,使我们的热血像开水一样沸腾,像火焰一样招展。”   ——“至于雅斯贝斯和马尔库塞,蛛蛛暗地里把二人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从人物家出来就直奔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一本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并坐在书店门口的台阶上迅速读完了两本书的译序。”——“美术馆和音乐厅,是美丽女人出没的地方,美术馆犹如日照充足的花园,音乐厅则像一块巨大的天鹅绒,她们的脸像瓷器一样浮在黑暗中,多么高雅的音乐多么优美的女人,‘酷’这个字眼还没有降落到1988年,她们没有冰冷的脸,没有披头散发,充满力量的叫喊仅仅属于男人崔健。”——“更多的时候是看电影。影协总有好片子,美院也总有好片子。法国片和战争片。辉煌的梦境,残酷的战场、生与死、痛苦、悲哀、爱情、美丽的女人、异国的风景、床、床上的男人和女人、接吻与做爱,特写与远景,所有这一切,密集地分布在我的正前方,它们穿插在北京的街道、公共汽车和我居住的地下室里,是我幻想和模仿的来源。它们切割我在现实中的活动,使我的日常生活缤纷而灿烂。”——“一部接着一部。安东尼奥尼的《奇遇》《放大》,黑泽明《乱》《罗生门》,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威尔弟的《公民凯恩》,《野战排》《达斯加》《日落大道》《邮差总按两次门铃》《美国往事》《毛发》〈目击者〉〈去年在马里安巴〉〈不朽的女人〉〈尤利西斯〉它们滋味各异,有的爽滑有的奇涩,但它们各自的营养在我的体内暗暗滋生。”…………………………我相信记忆是一个炼丹炉,它能把假的变成真的,把真的变成假的,而真假共生,真与假互相拯救互相依存,在记忆的影子里我回头看八十年代,就像打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觉得它可以任由无数双手来揉捏成各种样子。我偷偷地把那些八十年代狂热的文艺青年们称为“濒临灭绝的动物”,他们永远定格在“文學之外需得對音樂、美術和電影保持一定品味,願意研讀關於革命與反叛的歷史,崇拜早熟,崇拜經典,深思,苦悶”的形象之中。我迷迷糊糊地看到,在当下,成长在“网络即自然”,习惯了全球化与往往因为观光与政治要求而扁平化的“本土”,“个人”的概念与“潮流”吊诡同谋,向往可爱而不向往成熟的世界的人们之间,忧郁的“文艺青年”将成为史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呵,七十后的独白。
  •     TXT完整版哪里有QAQ
  •     青春期的力量是世间最庞大最隐秘的力量~
  •     還行。讀起來心情大好~
  •     有画面感的文字 优美如藤
  •     回忆张艺谋,追忆体制黄金年代
  •     很好!
  •     "对我来说,有什么比电影更像我真实的故乡呢?""打板,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只有拍电影才要打板,打板是凡俗生活和电影之间的本质区别。""性爱在一个艺术家那里是一种催发剂。人身上的精神性都是从内在冲动开始的。艺术家应该拥有道德特权。"
  •     林白只有两本好书
  •     第一次接触真正的女性文学!我的启蒙老师!
  •     这个怪女人的怪文字,深深吸引我了!
  •     这就是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我只有四个字,我勒个去……
  •     不懂
  •     老大看到书名笑了。呵呵。
  •     那个令人羡慕的时代。
  •     喜欢文字,里面的人物关系实在是有些混乱
  •     虚构自传
  •     小激动嘶嘶地冒出来,绽满双眼。。
  •     网上的版本不全……
  •     林蛛蛛
  •     奇怪的语言和叙述。
  •     林白同学很可爱。
  •     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
  •     充满正面能量的书。就像鲜奶油,又像番石榴,或者像大白兔奶糖,亮堂堂的,明晃晃的,像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朝着一个方向。那里面的林蛛蛛,敢冲敢闯,天真而又无赖,呼一下把自己擦亮,又呼一下把自己点燃,像个大火球在屋里爆发青春的热量。她简直是我的榜样。   
  •     可能有八年了吧,八年前我在上高中,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对其中的很多想法都大为惊讶,八年后的我,竟然都懂了大半,女性的解放,女性的自由也一直在延续,我们广大的女同胞都不要中断,活出真正的自己吧!
  •     读起来很赞,心理描写很多,能够引起不少共鸣。人生还是需要多经历啊
  •     读一半没了。网上还缺货,不晓得哪里有完整电子版的
  •     愉快的阅读.
  •     因为写的是南宁,很熟悉的感觉。虽是虚构,却又很真实。
  •     文字上不同一般的女性文学,风趣直白又不失细腻。全文看下来,却又觉得女性极了,塑造的男性仿佛永远是臭的,傻的。以至于几个瞬间,觉得文中的林蛛蛛是个拉拉!!!
  •     你那鲜活的情感 刺透我 记得记得
  •     林白的语言和白日梦尊心牛逼呜呜呜呜,最牛的素无论意识流流多远,最后又会绕回来TAT
  •     真实也是虚构
  •     从听,从看,八十年代人们对艺术文学的追求都更加纯粹和狂热。曾听某人说,昔日北大和清华的音乐青年还会在未名湖畔斗琴,输了的当众摔毁。那种浪漫情怀现在也许还有,却总是或主动或被动的染了一层世故,不纯朴了
  •     我更愿意用文章里的一句话在总结这本小说——“电影就是我的生活,它与真实的生活交替穿过我的身体。” 所以 电影就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
  •      “你的面容鲜明如昨日,而我则神思恍惚。” 读林白的《玻璃虫》让我对南宁生出无限向往,十一月份的南宁,肥厚的墨绿,深秋的意境,袅袅婷婷的凉爽,无不吸引着我。
  •     林白写的好,然后这本也让王晓冬没收走了,呵呵后
  •     作者虚构的一本关于电影生涯的回忆录,以前读过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所以读起来还挺真实的。里面有一段对北京白菜炖豆腐的描述,很香~
  •     然后我就问小二 电影厂在哪呀 你去过没有
  •     很郁闷的时候看的一本和郁闷的书。
  •     不知道图书馆的是不是盗版,错别字各种多。但是林白难得写这么活泼的文字,好喜欢
  •     热烈奇崛的想象,散漫无畏的性格。很喜欢她。
  •     好书不需要有多高深,读着惬意就行。虽然是七八十年代的小说,里面很多对电影的"槽点"我觉得现在也没有过时,文字看着很舒服。确实被骗了,以假乱真,以为这就是林白亲身经历。
  •     很粗略的过了一遍。年轻的回忆总是最好的。
  •     青春
  •     这个女人脑子里尽是古灵精怪的想法。
  •     读这些文字,感觉就像无数无尽的彩色气球向你涌来,你伸手刚一触到这一个另一个无数个又已敲在你的手臂、你的额头、你的头发、你的皮肤,无数的色彩,无尽的感官,包围你,让你眩晕又紧张,你动也不敢动弹,怕一个呼气的瞬间它们就全飞走了。
  •     喜欢那种漫不经心
  •     “我很好,可以爱很多人,同时。”
  •     相当好 还带着点广西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