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后现代性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翻译与后现代性

出版社:人民大学
出版日期:2005-9
ISBN:9787300068190
作者:陈永国
页数:411页

作者简介

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领域,翻译理论无疑成为又一个理论节点,跨文化实践的多样性直接促发并激化着理论家们的思考与立场。在翻译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资源几乎都参与其中。因此,翻译理论的讨论必然对批评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关联性意义。本书选目精当而且视野宏阔,除了本雅明的经典文本《译者的任务》外,还收录翻译理论研究不可绕过的诸如德里达的《巴别塔》、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等名篇,可以说是为目前日渐深入和抛球铁翻译理论研究准备了一个基础性的读本。

  全书汇集相关于翻译与后现代文化政治的经典文本计25篇,广涉语言、文化、政治;贯通哲学、文学、神学;论及话语、权力、身份;涵盖南/北、东/西、全球。编者志在勾勒后现代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理论全景图。

书籍目录

代序:翻译的文化政治第一编  译者的任务  巴别塔  “结论”:瓦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翻译的狰狞——瓦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围绕巴别塔的争论第二编  翻译与哲学  翻译的延异  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  翻译的语言方面  什么是“确切的”翻译?  翻译的神学  翻译、共性、乌托邦第三编   翻译的政治  关于翻译的问答:游移  马哈斯三塔·德维《想像的地图》:译者序跋  全球市场上的翻译  热尔曼娜·德·斯塔尔和加利亚特里·斯皮瓦克:文化掮客  语言的切换;北/南的东/西第四编  作为阐释的翻译  作为语际间阐释的翻译  性别与翻译的种种隐喻  写作、阐解与控制意义的权力斗争:来自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科兹兰尼的景象  巴尔干的巴别塔:翻译区,军事区  附录:翻译研究的名和实

编辑推荐

  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领域,翻译理论无疑成为又一个理论点,跨文化实践的多样性直接促发并激化着理论家们的思考与立场。在翻译理论的进程中,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资源几乎都参与其中。因此,翻译理论的讨论必然对批评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关联性意义。本书选目精当而且视野宏阔,除了本雅明的经典文本《译者的任务》外,还收录翻译理论不可绕过的诸如德里达的《巴别塔》、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等名篇,可以说是为目前日渐深入和热烈的翻译理论研究准备了一个基础性的读本。

内容概要

陈永国,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语系访问学乾、美国杜克大学英语系富布赖特学者。近年来发表的重要著述包括:专著《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以及论文《互文性》、《翻译的不确定性》、《翻译的文化政治》等20

图书封面


 翻译与后现代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翻译的不信任态度今天是很普遍的,除非你从未有过阅读翻译文本的经历或缺乏母语之外的任何语言的能力。事实上,翻译正处于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境地。探讨翻译的不可译性即便很热闹,但对于翻译的现状却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毕竟,翻译一直没有中断,如同关于翻译的思考一直在延续一样。因此,对翻译问题的思考应该建立在可译性以及可译性在何种条件下可能的前提之上。翻译的实践似乎一直在提醒着我们,翻译如果有好坏之分的话,那也就是译者之间的区分。于是我们冀望于大师的出现,我们等待着定本的诞生。但今天看来,这种冀望与等待让人焦急得近乎绝望。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翻译问题,而关于翻译的理论如果继续探讨可译性问题,那无异于将我们暂时抛离跨文化交流的语境,而这种暂时的抛离最让人揪心的后果就是我们无法用母语之外的任何表达来交流,当然这绝不仅仅是词汇的问题,更是我们对一些全球性的交流方式的陌生。因此在继续讨论可译性的同时,我们似乎需要更加急迫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翻译是什么?翻译研究终于来到了探讨本体问题的阶段。幸抑或不幸,现在已经不是本体问题可以得到平心静气探讨的年代,因此,翻译问题迅速成为文化理论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理所当然地是反本质主义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俨然成为这一讨论的最著名文本,也是一个起点。正如保罗·德曼所言,在这一领域,如果不对《译者的任务》说点什么,你就一文不值。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来说,这样说也未尝不可。本雅明在这篇著名的文本中,在重新思考文本可译性问题的时候,试图超越源语言和译文的框架。在固有的框架里,我们只能坚执在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之间,这对于问题的深化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必须面对翻译的艰难,翻译的艰难正是基于翻译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内在动力。在枯涩的理论文字之中,穿插“风琴”与“陶罐”这样清新的明喻,并不是本雅明理论文本暂时的休憩,而是延续了其一贯的精致而谨严的文风,为我们贡献的两个相当耐人寻味的“概念”。每当谈起翻译过程中两个文本之间的接触时,本雅明都称其为“瞬间”。至少在三个场合,这种“瞬间”性得到了强调,而且总是为了确定与意义相接触的位置,语言几乎轻拂而过那个无限小的意义点(“语言间的和谐在这里如此深切,以至于意义就像一只风琴那样被语言之风吹拂”)。这个无限小的意义点是什么?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呢?这个隐喻本身既是问题又是答案。下面是另一个隐喻,即那个陶罐,它不再关心一条直线的无限延伸,而关注连接一个碎片的断线达到扩展的效果。“正如一个陶罐的碎片一样,如果能够重构成整体,那么各个碎片的每一个最小的细节都必须接合,但不必完全一致,所以,翻译不是要恢复类似于原作的意义,而应该在爱的运动中充分细致地把原文的意图模式传入自己的语言。因此,正如那些残骸被认作是同一个陶罐的碎片一样,原文和翻译作为一种更大语言的碎片也是可辨认的。”本雅明希望在复制源语言和完全的创造及反抗的论争中走一条新的道路。本雅明的语言风格在今天看来是精致的、苦心经营的,但同样也是晦涩而模糊的。文本间的相遇,在本雅明看来,仅仅只是互文性的关系,源文本与翻译文本的关系也只是如此,源文本的意义不是待追寻的,而是再生成的,两个文本之间的意义节点并不偏向任何一方,它只是存在,存在而游移,游移而昭示,昭示而晦暗,晦暗而令人迷醉。原文和翻译作为更大的语言的碎片,不是指在碎片中意义会更显豁,而是在重整碎片的过程中,碎片作为浑整的痕迹,作为文化和社会语境的互动中介,所彰显的文化和社会的意义。所有关于翻译的文化政治学问题的思考都基于对语言的全新理解。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存在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文本的存在,语言不单单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虽然这种工具的作用我们无法也无意彻底加以摒除。译者与源语言以及对译文的假想都是特定文化政治语境中的微小因素,翻译文本的存在状态最终都不是取决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个别因素的单独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合力在推动,可以名之为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战争,战争不一定都有胜负之分,即便在文化之战中有力量的强弱,但跨文化实践的最终目的仅仅是实践本身,在实践消逝的踪迹中我们打扫文化之战后的废墟。不能不指出的是,在西方理论的旅行中,翻译理论的研究者似乎特别自信地看待非欧洲语言区对欧洲主流的理论语言的自动抵抗和颠覆,他们认为在西方主流理论话语被接受之时,反抗也就随之开始了,而且西方理论的意识形态内涵往往被削弱,甚至被改写。这种理论假想的一相情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至少在一个译者面对源文本的时候,他首要做的不是用母语来抵抗源文本,毋宁说,找到一种译者认为是对等的词才是其最先面临的问题。至少在译者内心,他所选择的翻译词汇的语言体系在能力上与源文本所处的语言体系有对等的可能。因此,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直接指导具体翻译实践,它仍然是理论间的嬉戏。翻译理论跨越的理论疆域十分广阔,几乎在后现代主义之后的重要的理论思潮都在对它发挥作用。因此,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必然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的深化起到相应的关联性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实践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现象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对翻译理论的思考就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回应。既然我们必须在一个全球化的文化氛围中生存,我们就应当正视发生在生活中的翻译的艰难,这主要是指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和相异语言间的战争。我们不可能带着一种固有的观念去对翻译说些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收拾战争之后的废墟,追寻没有胜负之分的踪迹。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奇怪哦,这书自己翻译得就不咋地嘛。
  •      这本书真的很差劲,翻译国外的论文,竟然连原文作者的名字和论文的出处和标题都没有注出来,清华大学的博导做主编怎么连这个最基本的关都不把一下!
  •     适合翻译专业或方向的研究生阅读。开阔思路。文章选取的都是名篇。对照原文阅读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     中文太差
  •     不错的书,老师推荐的
  •     着重读本雅明、德里达、保罗德曼的文章,这本书翻译本身增加阅读难度,谢天振编、陈浪译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相比就会平易畅达得多。
  •     刚拿到书不久, 还没有时间阅读, 看书的标题应该对我有一些启发吧.
  •     各种玄虚。。。
  •     还蛮好,看不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